《伶官传序》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课堂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一.了解本文所总结的历史教训

二.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

三.进一步了解词类活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过了是宋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两个朝代之间又有无数个小的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交替出现,它们就如同昙花一现般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们本如流星一般的在夜空划过,但是事隔多年后,人们还要旧事重提,将那段尘封的史事昭然于天下,宋代的欧阳修就做了这么一个史记之人。我们今天就来拜读一下欧阳修先生的《伶官传序》,看老先生在这片史论性的文章中到底要向我们讲述什么呢?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教师范背

说到背诵,其实一点也不难。要不我先给大家范背一次,大家仔细听,看我有没有背错的地方。如果你们认为我背的好,请给我点掌声鼓励。

四.诵读指导

(一)指导诵读第一段

全班齐读第一段

师:“呜呼”二字在这个地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字?

生:(“唉!”)

师:这是一种什么情绪?该怎么来读呢?

生:(惋惜的情绪,读的时候要运用气息,先吸口气,读的时候,把气息呼出来)

师:开篇就给人一种哀婉之情,那么作者所叹息的是什么呢?

生:(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师:从哪个史事得出的呢?

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由这个史事推出来的?

生:(原)

师:“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推究,探源)

师:很好,这第一段话就三句,层次很清晰。咱们合着书有感情的试着背诵一次?

全班齐背诵

(二)指导诵读第二段

师:庄宗为什么得天下,怎么得天下的这些都吸引着我们心。欧阳修又是怎么向我们讲述的呢?

全班齐读第二段

师:整个故事围绕什么东西在叙述?

生:(三矢)

师: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晋王”和“庄宗”)

师: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刻画?

生:(晋王着重写了他的语言,庄宗着重写了他的动作)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段临终遗言,读完了请同学点评

师:“遗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吗?

生:(“遗恨”是遗憾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样)

再请全体男同学读后半部分,思考用了哪些动词来刻画庄宗的形象?

生:(“受”“藏”“遣”“请”“盛”“负”“纳”)

全班熟读第二段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看连环画背文言文

1.出示第一幅图画,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内容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师:在这句话中,“组”和“函”的含义是什么?

生:“组”指绳子,“函”指用盒子装

2.出示第二幅图,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内容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师:“告以成功”用现代汉语怎么讲?

生:用成功告之,这是一个省略兼状语结构后置的句子

将一二幅图同时出示,用文中的那句话概括两幅画面的共同点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3..出示第三幅图,用文中的语言概括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师:“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夜”在这里名词活用为状语,是“在晚上”的意思。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活用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所学的知识点)

师:再回到图中的内容,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大的历史背景下,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你的推断?

生:“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4.这时的庄宗在干什么呢?出示第四幅图,用文中的语言概括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师:“东”在这里怎么讲?

生:“东”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的意思

师:我们前面也遇到了一个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例子,大家看看着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生:分别是时间性的名词和方位名词

师:那你能总结出一点语法规律吗?

生:时间性的名词或方位名词放在动词前,活用作状语

5.逃亡的滋味一定不好受吧,这一路上君臣又会作何感想呢?出示第五幅图,用文中语言概括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出示四五幅图,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种景象?

“衰”

出示图一至图五,学生看着图画,自由背诵。

去掉图画,小组抽背和学生个人单独背诵,检查背诵的效果

6.对于这段历史,欧阳修的发出了怎么样的感叹?

学生齐读本段的后半部分

师:“岂……欤?抑……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哪种句式相同?

生:"难道……吗?或者……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选择疑问句

男女同学非别试着齐背这两句

师:欧阳修引用了前人的话,作为自己的论据,是怎么说的呢?

生:“《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师:由此得出什么样的自然之理?

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背诵后半部分,教师检查

(四)指导诵读第四段

师:结论已经有了,那么写后面的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生:有必要。起到了“照应文题”和“点明主旨”的作用。(一)有哪些名言警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二)你还能写多少相关的名句?

(三)任选文中一则名句,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你身边发生的事情

2.你自己的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