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系统_APP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分析系统APP端建设方案

目录

1. 概述 (3)

1.1. 项目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3)

2. 设计方案 (4)

2.1. 系统建设的思路如下: (4)

2.2. 系统架构 (4)

2.3. 运行环境 (5)

2.4. 系统组成 (5)

3. 建设原则 (5)

3.1. 实用性 (5)

3.2. 先进性 (6)

3.3. 前瞻性和整体性 (6)

3.4. 集成性 (6)

3.5. 扩展性 (6)

3.6. 经济性 (6)

3.7.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7)

3.8. 安全性 (7)

3.9. 稳定性和可靠性 (7)

3.10. 可重构性 (7)

3.11. 设计规范 (7)

4. 架构设计 (8)

5. 功能设计概述 (12)

6. 表样设计 (13)

1.概述

1.1.项目背景

移动互联,是基于“个人移动数字信息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PDA 等)接入互联网,用户在移动的状态下同时能使用的互联网的业务。移动设备能力不断加强,操作界面不断优化,外观时尚轻薄,能满足8小时以上的连续户外操作的需求,价格也不断下降,智能手机的用户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上的3G网络不断发展,覆盖面至少到乡镇一级,理论速度都提升少2M以上;根据摩根(Morgan)的报告,移动互联时代的设备将超过100亿台,一个“人人有手机、时时在移动、处处在互联”的时代,将势不可挡的来临,企业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到工作业务中,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快捷。

XXXX在建的数据分析系统,为营销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服务器,为了使用人员能在脱离办公场所在外的地方进行数据查询分析服务,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模块升级扩展,建设数据分析系统APP移动客户端,方便使用人员在移动的环境下快速进行获数据查询分析工作,更有效率的开展工作。

1.2.建设目标

将先进的便携终端/移动通讯技术与现代卷烟营销模式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卷烟营销运作、管理和决策支持水平。

(1)在管理决策层面,及时掌握卷烟营销情况,为决策、调度提供信息依据。充分利用营销业务数据库、经营分析数据库等为领导层搭建宏观层面的监控

平台,将分散的、零碎的数据集中化,以可视化的手段展示在移动终端上,为营销管理层人员日常的调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其意义主要体现如下:方便快捷的获取营销数据信息。

拥有直观、方便的数据展现形式。

改善了传统信息中心定期汇总形成营销运营情况报告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随时随地为领导层提供监控、分析、决策等关键经营指标的数据依据。

(2)使用人员可以在移动环境下快速查阅分析精炼的客户数据,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市场、管理市场。

2.设计方案

2.1.系统建设的思路如下:

2.2.系统架构

在防火墙DMZ区域部署一APP端前置服务器,负责客户端APP与数据分析系统(服务端系统)的数据交换。客户端APP通过移动互联网从服务端系统下载要查询的数据。

服务端系统负责移动APP的数据提供;移动APP部分负责数据展示。2.3.运行环境

数据分析系统客户端APP应适用于市面上最主流的基于android的智能终端设备,可部署在安卓4.0版本以上的终端设备上,终端设备要求支持屏幕分辨率720X1280像素以上,运行内存2G以上,CPU1.5GHz以上。

2.4.系统组成

3.建设原则

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3.1.实用性

方案选择和功能设置应追求实用性,必须切合XXXX的实际,技术上要有一定高度,手段强调实用,操作直观简便,便于维护。同时,要满足行业要求,符合XXXX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不盲目追求不实用的技术,符合经济实用并适度超前的原则。

3.2.先进性

整体系统应充分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采用先进的、成熟的且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法,并与XXXX的实际相结合。

3.3.前瞻性和整体性

充分考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结合XXXX的实际,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具有前瞻性和整体性的设计。

3.4.集成性

系统应符合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的原则,具有开放、灵活、符合主流标准的集成架构,能够与全区、XXXX现有的、在建的、将建的各相关应用系统进行无缝的信息集成,做到业务流程的全闭环管理和数据层面的实时、准确传输。3.5.扩展性

使用广泛、先进、成熟的标准和协议,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升级前景,系统结构要求模块化,功能模块可以平滑扩充。

3.6.经济性

系统总体上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应适用于XXXX现有的网络条件,在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的相关系统兼容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造价,充分利用现有系统有价值的财富,保护原有投资。同时,在设计时要作到统一规划,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充性,避免重复投资。

3.7.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提供的系统应具有简单、直观、方便的维护和管理手段,尽量减少维护和管理环节,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3.8.安全性

保证数据的安全以及交换数据的安全和一致性,采用有效手段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3.9.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应具备必要的冗余备份设计,运行应稳定、可靠。要保证应用及数据的高可用性,任何一个运行应用的主机发生故障时,该应用系统能够在保证数据不丢失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其他主机上运行,即做到集群功能。

3.10.可重构性

系统应具备可重构性,保证系统在需要重构时,能够顺利实现系统的重构。

3.11.设计规范

本项目在系统设计、软硬件采购、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服务过程中应采用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主流国际标准,遵循但不仅限于下列标准体系和要求:

YC/T 203-2006 《XX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

《XX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要求》

《XX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