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武夷岩茶“岩韵”介绍

合集下载

茶知识--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和十大功效

茶知识--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和十大功效

茶知识--喝武夷岩茶的九个理由和十大功效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

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

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

茶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饮茶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14条:(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

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

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

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

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

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85-90B.沸水C.80度左右D.75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100度沸水B.80度左右C.75度左右D.85-90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A.1条B.2条C.3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武夷茶文化

武夷茶文化

一、武夷茶武夷岩茶生长在风景秀丽、挺拔奇伟的闽北武夷山,这里海拔大都在几百米,有的达二千多米。

山中云雾缭绕,日照时间短,地质属丹霞地貌,土系沙质,为奇茗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岩茶加工过程非常精细,要经采、晒、捻、焙、剔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不允许有丝毫马虎。

武夷山茶历史悠久。

据记载,早在唐朝元和年间,就有采制武夷岩茶之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许多方士游臣、文人墨客都把品尝武夷岩茶作为一件赏心乐事,并留下不少佳词美赋。

明朝万历年间,荷兰人就运输武夷岩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

不久,美国人也到福州、厦门采购武夷岩茶。

此后,武夷岩茶便在美国、北非等国际市场上热销。

自古以来武夷岩茶就作为佳品,深受朝廷赏识。

元朝皇家宫廷将其列为御茶,并在武夷九曲溪畔的四曲建造御茶园,设立了“焙局”。

民间对武夷岩茶更是视若珍宝,至今在武夷山茶区流传下许多名茶、名丛的摩崖石刻,如“大红袍”、“半天腰”等。

据史料记载,武夷岩茶的品种多达360多种,福建闽南、广东等地及港澳台同胞,都把品尝武夷岩茶视为一种雅兴和享受,不少老华侨谈起武夷岩茶更是津津乐道。

武夷山现有茶园10万亩,主栽品种有大红袍、肉桂、水仙等。

武夷岩茶“臻山川精美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是茶界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自1989年连续六年被农业部、商业部评为乌龙茶类金奖,在1998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大红袍”、“武夷肉桂”荣获中国文化名茶金奖。

2001年,“武夷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

2002年,武夷岩茶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3年,武夷山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

2005年武夷山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武夷山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它是武夷岩茶高贵品质的象征,由于它品质优异、文化内涵丰厚,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到此,以一睹其芳容。

武夷岩茶知识问答(1)

武夷岩茶知识问答(1)

大红袍大通仙生态茶生态烟知识问答(培训提纲)一.茶类基础知识1.茶类基础知识中国有几大基本茶类,分别是什么茶类?中国有六大基本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

2.六大茶类基本品质特征?绿茶:绿叶绿汤;红茶:红叶红汤;黄茶:黄叶黄汤;白茶:香味清鲜醇爽或鲜醇,汤色杏黄或杏绿;乌龙茶:形优色美,品种分明,特征各异,香高味醇,千姿百态;黑茶:香味醇和而不青涩,汤色橙黄而不绿,叶底黄褐而不青。

3.乌龙茶属什么茶类?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

具有绿茶之清香与红茶之甜醇。

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台湾冻顶乌龙是乌龙茶的代表品种。

4.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在外观形态上为什么不同?武夷岩茶的外观形态是条形状,安溪铁观音的外观形态市卷曲形或圆结形。

因为在加工过程中揉捻工序不同,武夷岩茶在揉捻工序中把茶揉捻成条状,所以它是条形茶。

而安溪铁观音在揉捻工序中加有包揉工序把茶揉成卷曲形或圆结形。

二:武夷岩茶知识1、什么是武夷岩茶?依据地理保护标志管理相关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行政区域内种植的适于的茶树品种(品系)。

以特定工艺加工生产的茶叶称为武夷岩茶。

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

2、武夷岩茶的茶树有哪些品种?武夷岩茶的茶树品种有水仙、肉桂、奇兰、梅占、乌龙、佛手、黄观音、金观音、丹桂、紫红袍等等。

3、武夷岩茶的产品名称武夷岩茶的产品名称:用水仙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的成品茶称武夷水仙。

用肉桂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的成品茶称武夷肉桂。

用武夷菜茶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的成品茶称武夷大红袍。

用其余的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的成品茶称武夷品种、武夷奇种。

用武夷菜茶茶树品种选育出的名枞,其鲜叶制成的成品茶称武夷名枞。

4、大红袍产品指的是什么?大红袍产品有两个概念。

一是用大红袍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的产品称大红袍。

二是用武夷菜茶品种的鲜叶制成的茶叶经拼配后的产品称大红袍。

5、武夷岩茶中水仙、肉桂、大红袍产品它们的味有哪些不同?武夷岩茶中水仙、肉桂、大红袍产品因茶树品种不同,它的风味也不同。

武 夷 岩 茶 知 识

武 夷 岩 茶 知 识


[挑拣]: 烘焙后的茶叶经过初步的筛选,去除一部分的茶梗和非茶物质等 既成毛茶。
武夷岩茶品鉴

“香、清、甘、活”,“岩骨花香”。岩韵中的“骨”,是醇厚稳重,茶 汤里好像有“沙沙”的小颗粒,或像有柔韧不绝的细丝,很久茶的滋味还留 在口齿间,喉韵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耐储藏。

[采摘]:即采青。春茶一般在谷雨后开采至立夏后七天左右结束。 夏茶在夏至前后,秋茶在立秋后采摘。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雨天则用加温萎凋),是鲜叶生 理失水的过程。

[做青]:做青的过程,是半发酵形成绿叶红镶边的过程,也是形成 花果香的过程。

[炒青与揉捻]:其目的一是将经过杀青的青叶揉捻成条索(形成蜻 蜓头,蛙皮状);二是通过揉捻揉挤出茶汁,使之凝于叶表,有利 于内含物的混合接触和一定程度的转化,便于冲泡饮用。将品质相 对地固定起来,并纯化香气。高温下完成炒青,起锅后迅速于揉捻 上揉捻。然后复炒,复炒后趁热适当复揉。
泡出的水反而会更加的醇厚!一般外面的包装采用硬质包装,内袋用铝泊
袋或者塑料袋包装!只要做到不让茶叶跑气,每次喝完袋口扎紧,或者买 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锈钢的茶叶罐存放都可以。不提倡在冰箱低温保存。
2、
武夷岩茶的陈放:岩茶可以陈放的,但是岩茶可以能陈多久,目
前还没有定论。陈茶的存放的时间久,茶汤会更好,茶性温。三年为陈, 五年为丹,十年是宝。



味:醇厚稳重,茶汤里好像有“沙沙”的小颗粒,或者是好像 有柔韧不绝的细丝,很久之后,茶的滋味还在口中齿间回荡。甘有 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二是 初品稍有苦涩,但很快生津回甘。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 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舌齿清甘,喉咙开阔。 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同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 稠,茶味更浓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特征,有“南 香北水”的说。

话茶

话茶
8/4/2013
“三坑两涧”是优质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喜好茶叶的人更偏向用“三坑两涧”来概括代表正岩区里所产的 优质武夷岩茶。三坑分别是: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两涧则是: 流香涧、梧源涧。

“三坑两涧”之所以能够代表武夷岩茶的最高水平,和它们得天 独厚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大约在8000万年前,武夷山发生火山喷发, 火山岩风化后的含铁质岩石碎片沉积、渗透在土壤、湖水里,铁质因 为受氧化逐渐变成紫红色,幵形成岩层,这就是正岩的土壤天然优 势——土层厚,富钾、锰,多为砾质土壤,酸度适中、通气(水)性好。
流香涧(又名倒水坑)地理位置: 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 毗邻慧苑坑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8/4/2013
流 香 涧
8/4/2013
流香涧又名倒水坑,位于大红袍-水濂洞景区 内。说来也怪,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均由 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这条山涧, 自三仰峰北谷中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 故名。倒水坑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 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 “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 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 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 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 峡两旁危崖夹涧而立, 该 抬头仰望,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当中只留 下一线空隙,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流挂在 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顷刻之间,又化成一滴滴岩 溜,落入涧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十分悦耳动 听。炎夏游此,坐在涧边的石盘上,只觉得凉风习 习,寒气袭人,俨然一个清凉世界。
另外,“三坑两涧”周边峭石林立,少阳光直射,迷雾笼罩,相 对湿度大,在夏季茶树可避免阳光直射,在冬季可躲避西北寒风,幵 且岩隙流水保持常年供给,区内物种繁多,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链条, 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气候、地理环境。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4001 《茶文化》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著?()A.《大观茶论》B.《茶经》C.《茶录》D.《茶述》答案:B2.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答案:A3.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A.皎然B.卢仝C.陆羽D.赵佶答案:A4.《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赵佶B.李白C.神农氏D.陆羽答案:A5.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A.孙楚的《出歌》B.西晋杜育的《荈赋》C.王微的《杂诗》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答案:B6.《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A.北沙参B.莲子C.茶叶D.金银花答案:C7.“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朱元璋B.赵佶C.朱棣D.乾隆答案:A8.“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陈文华B.林治C.周渝D.吴振铎答案:D9.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一字至七字诗?茶》答案:A10.“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A.《大观茶论》B.《茶经》C.《茶述》D.《茶录》答案:C11.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明清时期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A12.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A.荼B.槚C.茗D.茶答案:A13.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B14.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A.大红袍B.铁观音C.大叶乌龙D.正山小种答案:D15.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6.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隋朝B.汉朝C.唐朝D.明朝答案:C17.黄茶的最大特点是?A.黄汤黄叶B.高香持久C.绿叶红镶边D.汤色清亮答案:A18.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A.日本B.韩国C.英国D.中国答案:D19.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A.印度阿萨姆红茶B.祁门红茶C.正山小种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答案:C20.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A.青茶B.黄茶C.绿茶D.花茶答案:A21.黑茶的干茶颜色是?A.纯黑色B.深褐绿色C.灰色D.紫黑色答案:B22.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A.红茶B.绿茶C.白茶D.黑茶答案:B23.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A.药用B.食用C.饮用D.药食同源答案:A24.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发酵过度C.发酵过轻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答案:D25.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A.安徽B.安溪C.安阳D.鞍山答案:B26.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酥油茶D.盐茶答案:C2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A.太平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赵飞燕答案:B28.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B.沸水度左右度左右答案:C29.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秦朝B.魏晋南北朝C.宋朝D.唐朝答案:C30.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A.茶叶用量B.泡茶水温C.冲泡时间D.茶壶质地答案:D31.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A.塑料杯B.金杯C.铁碗D.玻璃杯答案:D32.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A.客家人B.傣族人C.锡伯族人D.藏族人答案:A33.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A.三道茶B.奶茶C.竹筒茶D.盐茶答案:A3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A.调饮B.煮茶C.煎茶D.吃茶答案:A35.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A.秦朝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36.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答案:D37.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度沸水度左右度左右答案:A38.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A.运送丝绸B.运送大米C.茶马互易D.运送金银答案:C39.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条条条D.很多条答案:B40.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A.奶茶B.酥油茶C.红茶D.青茶答案:A41.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A.秦朝B.南北朝C.明朝D.唐朝答案:D42.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A.红茶B.黄茶C.绿茶D.黑茶答案:A43.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五大分类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五大分类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五大分类大红袍是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按区域分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

一、正岩茶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即为正岩茶,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等。

1、大红袍母树“古有名茶树,生于绝壁间”说的就是生长于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母树。

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

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将200g大红袍母茶茶叶作为赠送给美国总统礼物。

这200g茶叶已是当年大红袍母茶产量的半壁江山,可见大红袍母茶之珍贵。

自2006年5月起,武夷山市政府決定停採、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別保护和管理,故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2、三坑两窠两涧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牛栏坑盛产肉桂俗称“牛肉”)、大坑口,两窠指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以及竹窠,两涧指流香涧和浯源涧,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精品正岩大红袍冲泡10道之后仍有余香,汤汁醇厚回甘,香气高雅。

是不可多得的乌龙精品,是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

二、半岩茶半岩茶指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

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各类名枞,由于精心选种栽种,用心炒制烘烤,品质名优以致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

然而,名枞茶的产量很少,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三、洲茶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

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总之,武夷岩茶大红袍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国家标准从品种角度对大红袍进行的分类: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名枞分类包含: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北斗等;武夷岩茶品种繁多,有一千多种。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

林馥泉1943年调查仅“慧苑岩”茶树品种有280种。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及感官品质审评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及感官品质审评

087武夷岩茶是指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无性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是中华瑰宝。

乾隆皇帝在其《冬夜烹茶》诗中就有“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赞美。

由于独特的生长环境、传统的制作工艺,武夷岩茶独具岩韵,2002年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是武夷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唯一性和独创性,2006年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国家收录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主要分析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及感官品质审评方法。

一、武夷岩茶制作工艺1.武夷岩茶初制工序。

采摘→晒青或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初烘、摊凉、复烘)→毛茶。

(1)采摘。

武夷岩茶的采摘一般一年一次,在春季采摘,采摘时间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

采摘当天的气候对茶青品质影响较大,晴至多云、露水干后的茶青品质较好,雨天和露水未干时茶青品质较差。

茶青的采摘标准以新梢茶叶生育完熟,形成驻芽后为宜,俗称“开面采”。

“开面”是判断新梢老嫩度的依据,也是采摘的重要标准,其中包括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一般以中开面采摘为宜。

采摘方式有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

手工采摘要求掌心向上,以食指勾住鲜叶,用拇指指头之力将茶叶轻轻摘断,手工采摘适用于茶园分散、地形复杂的茶园。

机械采摘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一般使用双人式采茶机,适用于大面积的茶园。

采摘后的青叶要使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竹篓或复合袋装好,及时运往茶厂加工。

(2)萎凋。

萎凋的目的在于蒸发水分、软化叶片,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是形成岩茶香气滋味的基础。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及感官品质审评武夷山人也把这个程序形象地称为“倒青”,因为萎凋后原本坚挺的青叶就倒下去了,变柔软了,摇青时就不会把叶片摇断或摇碎。

萎凋程度以叶片半呈柔软,顶端芽叶下垂,失去固有的光泽,由深绿转为暗绿,水分蒸发到适度为宜。

茶文化满分题库

茶文化满分题库

茶文化满分题库一、单选题1.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C)A. 北沙参B. 莲子C. 茶叶D. 金银花2.“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出自哪部茶学专着?(B)A. 《大观茶论》B. 《茶经》C. 《茶录》D. 《茶述》3.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B)A. 孙楚的《出歌》B. 西晋杜育的《荈赋》C. 王微的《杂诗》D.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4.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A)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明代5.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A)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B. 《谢木韫之舍人赐茶》C.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D. 《一字至七字诗?茶》6.《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A)A. 赵佶B. 李白C. 神农氏D. 陆羽7.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A)A. 明清时期B. 唐朝C. 宋朝D. 元朝8.“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A)A. 朱元璋B. 赵佶C. 朱棣D. 乾隆9. 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D )A. 日本B. 韩国C. 英国D. 中国10. 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B)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1.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C)A. 隋朝B. 汉朝D. 明朝12.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 A )A. 荼B. 槚C. 茗D. 茶13.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A )A. 药用B. 食用C. 饮用D. 药食同源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C )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15.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B )A. 红茶B. 绿茶C. 白茶D. 黑茶16.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A )A. 黄汤黄叶B. 高香持久C. 绿叶红镶边D. 汤色清亮17.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B )A. 纯黑色B. 深褐绿色C. 灰色18.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D )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19.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 A )A. 调饮B. 煮茶C. 煎茶D. 吃茶20.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 D )A.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B.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C.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D. 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21.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C )A. 秦朝B. 魏晋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22.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C )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23.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C )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24. 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D )A. 茶叶用量B. 泡茶水温C. 冲泡时间D. 茶壶质地25.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D )A. 塑料杯B. 金杯C. 铁碗D. 玻璃杯26.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C )A. 85-90B. 沸水C. 80度左右D. 75度左右27.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A )A. 100度沸水B. 80度左右C. 75度左右D. 85-90 28.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C )A. 运送丝绸B. 运送大米C. 茶马互易D. 运送金银29.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B )A. 1条B. 2条C. 3条D. 很多条30.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哪个朝代?( D )A. 秦朝B. 南北朝C. 明朝D. 唐朝31.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 )A. 红茶B. 黄茶C. 绿茶D. 黑茶32.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着是什么( C )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33.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 A )A. 宋徽宗B. 明太祖C. 陆羽D. 皎然34.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着作是哪一部?( B )A. 《大观茶论》B. 《茶经》C. 《齐民要术》D. 《梦溪笔谈》35. 《茶经》的作者是谁?( C )A. 宋徽宗B. 明太祖C. 陆羽D. 皎然3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D )A. 致静B. 致清C. 导和37.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 B )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38.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 C )A. 陆羽B. 神农氏C. 皎然D. 李白39.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谁?( A )A. 卢仝B. 李白C. 李商隐D. 皎然40. .周昉是唐代着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 A )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41.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武夷岩茶的基本常识

武夷岩茶的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在山岩和岩石上生长的茶,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

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前人颂扬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古代浓茶或称为酽茶,酽与岩异字同音,也表达有气味浓厚的意思。

根据现的国家标准,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这里要注意的1.出产于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里土地上2,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条索状)。

3,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4,武夷岩茶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名茶二、为什么选择武夷岩茶?1、武夷岩茶性温和,不伤胃。

现代人处于节奏快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致使胃病普遍,气血偏虚。

对常饮用不发酵茶或轻发酵茶的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在咖啡因、单宁酸的长期浸渍下,常有搜肠刮胃之苦。

武夷岩茶介于红绿茶之间,系半发酵茶,它能充分兼收红绿茶的优点,将其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适合于绝大多数人饮用。

所以脾胃虚寒者更乐于接受茶性温和经过发酵制成的武夷岩茶。

2、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的武夷山,“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碧水丹山构成一幅天然画图,有如人间仙境。

山内群峰竞秀,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正因为此武夷山丹霞地貌,沟谷纵横,利用谷地、沟隙、岩凹,开园种茶,沿边切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长年冲积,使得沟谷土地富含有机质,茶园周边悬崖绝壁。

绝壁之上竹木葱郁,缝隙泉水叮咚,形成了特有的岩茶小环境。

3、深厚的文化底蕴武夷山的武夷茶史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曾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辉煌一时。

南朝时以“晚甘候”之称闻名,唐朝时即成为朝廷贡品,元时朝廷在武夷山创建御茶园。

武夷岩茶的简介

武夷岩茶的简介

武夷岩茶的简介武夷岩茶的简介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

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武夷岩茶的历史沿革乌龙茶中的明珠。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

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

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

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

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大红袍”最为名贵。

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

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

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的鉴赏武夷岩茶属六大茶类(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之一的青茶类,俗称"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具有"三红七绿"(三分红边,七分绿)特点。

岩茶与红茶

岩茶与红茶

武夷岩茶基本知识武夷岩茶武夷山有着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有着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称,故岩茶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在岩石上生长的茶,而这种岩石就是武夷山所特有的风化岩,所谓的风化岩就是指岩石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长期经风吹雨打日光爆晒而脱落下的小石块,而武夷岩茶种植的土壤却是风化岩石,故名岩茶。

根据现的国家标准,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岩茶的生长环境:正岩、半岩、洲茶正岩、半岩、洲茶:从的生长地环境来区分。

正岩是指在武夷山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半岩为除核心景区外周边的景区。

洲茶指河岸两旁,沙质土壤的茶园环境下生长的茶叶。

“三坑两涧”是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浯源涧”,其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

正岩茶园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

武夷岩茶主要品种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

据武夷岩茶申请“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后,颁布执行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18745-2002)。

按国标规定,武夷岩茶产品分为五个品种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名枞和奇种。

茶树繁育方式目前名枞大红袍茶的穗条扦插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方式)也已经繁育成功。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保留母本的基本性状,而且具有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茶叶是没有代数之分的,另外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一定科学的拼配方式,制作出口感醇厚与母本大红袍口感一致的商品茶,符合国家大红袍标准的岩茶,也称为大红袍!茶树繁殖方式分: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即压条扦插繁殖方式。

武夷岩茶的品质构成岩茶品质由多方面构成,主要生长环境,制作工艺,茶树品种构成1、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武夷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8-18.5℃,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日照较短,特别适合性喜温湿的茶树生长。

茶韵与岩韵

茶韵与岩韵
岩茶具有独特 “ 岩韵 ”, 是乌龙茶 中佼佼者 。上世纪 8 0年代
人说 “ 岩韵是只可意会 , 不可言传 的东西。 使初 尝武夷岩茶 ” 者, 望茶兴叹 , 这对武夷岩茶的推广有何 益处 ?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 , 有很 多评述 。 一般来说 , 不外乎外 形粗壮乌 润 , 泡后呈现 “ 绿茶红镶边 ”, 香气浓郁 , 滋味甘醇”; 骨指 品质 , 气概 。引
梁章钜 ( 7 5 14 ) 0岁时 , 17-89 7 游武夷 , 宿天游观 与静 住 参 羽士夜谈 茶事 , 把武夷 岩茶 的风韵 , 归纳 为 “ 、 、 、 活 甘 清 香 ”四字真谛 。 《 在 品茶 》中记述着静参谓至茶品四等 : 日 一 香, 花香小 种之类 皆有之 ; 之品茶者 , 今 以此 为无上妙 谛矣 , 不知等而上之 , 日清 ; 则 香而不清 , 犹凡品也 。 再等而上 , 则日 甘 ; 而不甘 , 香 则苦茗也 。再等而上之 , 日活 ; 而不活 , 则 甘 亦 不过好茶耳。活之一字 , 须从舌本辨之 , 微乎微乎 , 然亦必瀹
话武夷茶文化 》 《 中 岩骨 花香 之神韵 》) 当代 茶叶大师 的 将
“ 岩韵” 定义 , 伪托为徐寅 的评语 , 将武夷茶与武夷岩茶划等 号 , 是不知武夷岩茶是武夷茶 的内涵 ,而武夷茶是武夷 岩 “ 茶 的外延 。”爱好品茶啜茗 的人 , 大都有过饮后余味回甘的
茶的韵味是茶树 品种 、 生态 环境 、 培技术 和制茶工艺 栽 的综合效应 , 就是说各种名茶韵味 的形成 。这种效应是与 也 茶树 品种本身 的遗传性 , 栽培环境 中的 自然条件和栽培 的措
武夷之茶历史悠久 , 兴于唐盛于宋 ”。 “ 武夷 山茶僧诗人 释超全 《 茶歌 》 : 景泰年间茶久荒 , 云 “ 嗣后岩茶亦惭生”。 明 初武夷茶罢贡团茶 , 结束 了长达千年 的单一绿茶类 。十七世 纪初 , 创新 了半发酵 的乌龙茶 。 其所产的正岩武夷岩茶 , 蕴藏

武夷山大红袍的特点及分类介绍

武夷山大红袍的特点及分类介绍

武夷山大红袍的特点及分类介绍大红袍是武夷山岩茶分类中有名的一种,一直都受到大家的欢迎,并且有着独特的特点。

下面一起来看看武夷山大红袍的做法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武夷山大红袍的特点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

武夷岩茶系半发酵茶,集红茶、绿茶功效于一身。

色泽油润,内质香郁,味醇香甘,汤色清橙红,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边,叶瓣边缘红艳,呈绿叶红镶边状,饮用武夷岩茶,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岩茶的药作用,除了具备红绿茶的作用以外,它所含的糖类及各种矿物质较多,耐冲泡,能促进人体健康。

突出表现在会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有提神消食、生津止渴、减肥健美、防癌抗病之功效,又有“减肥茶”、“健美茶”之美称。

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委员会提出武夷岩茶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即武夷山市现行政区域范围内,分区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

武夷岩茶是有赖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只要是产自“三十六峰”、“九曲溪”之区域内的武夷岩茶,才有岩韵。

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才有资格称为武夷山岩茶。

武夷岩茶最有特色的是味甘泽而气馥郁的岩韵,因岩茶品种及种植的气候、土质、树龄、鲜叶老嫩、加工技术、武夷耕作法、施肥不同而有不同的喉韵特。

武夷岩茶按等级分为四大类,由好到差为: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

其中最好的是正岩茶,最差的为外山茶,正岩茶处于景区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由于武夷山是自然与文化遗产,茶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且在景区内要退茶还林,面积也越来越少,所以武夷茶的最珍品—-正岩茶越来越少了,这种茶是完全自然的,对人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成品茶最好的是大红袍条形为条索形,色乌黑,焙透火功,香气高、厚,且令人舒服,具有焦火香,汤色橙黄到橙红,很耐泡,九泡有余香,回甘明显,岩韵显著。

精制的大红袍条索壮美,冲泡后的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呈绿叶红镶边。

入口水仙,佳味清纯。

“岩骨花香”之品质特征。

正宗的武夷岩茶可连续冲泡六至二十道,色、香、味俱不变,耐泡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生长环境武夷岩茶中所说的正岩、半岩是什么意思?正岩,大岩,半岩,外山,洲茶,岩上是旧时提法。

从茶的生长地环境来区分。

正岩:是指在武夷山72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环境好的山岩。

半岩:为72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外。

旅游风景区,除核心景区外周边的景区。

“三坑两涧”:是正岩产区的代表为“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和浯源涧”,其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温差较小。

洲茶:指河岸两旁,沙质土壤的茶园环境下生长的茶叶。

外山:旧时提法,指风景区以外的环境。

正岩茶园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茶品岩韵明显。

正岩主产地有天心岩,马头岩,慧苑,竹窠,碧石,燕子窠,九龙窠,御茶园,玉花洞,水帘洞,佛国,桃花洞,桂林,三仰峰等等。

外山、半岩、正岩和老枞四款水仙对比武夷水仙是岩茶中主要品种之一,产量很大。

水仙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尤其是以老树(30年-50年以上树龄)制作的老枞水仙更具特殊的枞味,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为了区分产地对茶叶品质的作用,简单表述一下,选取了2007年的外山、半岩、正岩和老枞(树龄60年)四泡水仙,同时用盖碗冲泡,以便更好对比其中的滋味差别。

作为大家品饮的借鉴。

用具:白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投茶量:5克。

水:纯净加矿水。

第一泡: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钟。

品评:外山:茶汤汤色褐黄微红,滋味浓郁、重浊,但不持久,香气火香。

半岩:茶汤汤色褐黄,滋味醇和,有一定的刺激度(颗粒感),回甘,香气为花香。

正岩:茶汤汤色褐黄,滋味醇厚,饱满持久,回甘强,火香夹杂花香。

老枞:茶汤汤色褐黄浓稠,滋味醇厚浓郁,饱满持久,刺激强回甘强,明显的棕叶香棕叶味。

第二泡水温:沸水。

方法:顺碗边注水。

浸泡时间:1分半。

品评:外山:入口浓而苦涩,滋味杂,舌尖微麻,刺激强,咽下后胃中略感不适。

半岩:入口刺激明显强于上泡,颗粒感明显,回甘快,花香明显。

正岩:入口饱满醇厚,滋味浓于上泡,颗粒感强,回甘好,由喉间返上来花香。

红茶与岩茶基本知识---参

红茶与岩茶基本知识---参

三、红茶知识与泡法
红茶根据加工的不同,分为工夫红茶, 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工夫红茶是条 形红毛茶经多道工序,精工细做而成, 因颇花费工夫,故得此名。红碎茶是在 揉捻过程中,边揉边切,将茶条切细成 粒状。小种红茶条粗而状实,因加工过 程中有熏烟工序,是其带有松烟香
工夫红茶 是我国传统的独特品种。它因初 制时特别注重条索的完整紧结,精制时需费 工而得名。工夫红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 索细紧,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叶底红 亮,想起馥郁,滋味甜醇。因采制地区不同, 茶树品种有异,制作技术不一,因而,又有 祁红、滇红、宁红、川红、闽红、湖红、越 红之分。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属半 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 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 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 甲 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 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 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 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 夷岩茶之王。
调饮泡法
调味红茶主要有牛奶红茶、柠檬红茶、蜜蜂红茶、白兰地红茶等。红茶 的冲泡方法与清饮壶泡法相似,只是要在泡红的茶汤中加入调味品,具 体泡法如下: 备具 按人数选用茶壶及与之相匹配的茶杯,茶杯多选用有柄带托的瓷杯, 入制作冰红茶,也可选用透明的直筒玻璃杯或者矮脚的玻璃杯;茶叶罐、 烧水壶、羹匙。 洁具 将开水注入壶中,持壶要数下,在依次倒入杯中,以洁净茶具。 置茶 用茶匙从茶叶罐中拨取适量茶叶入壶,根据壶的大小,没60mL左 右水容量需要干茶1g(红碎茶没克需要70~80mL水) 冲泡 将90℃左右开水高冲入壶。 分茶 静置3~5min后,提起茶壶,轻轻摇晃,使茶汤浓淡均匀,滤去茶 渣,一一倾茶入杯,随即加入牛奶和糖,或一片柠檬,或一二匙蜜蜂, 或洒上少量白兰地,调味品用量的多少,可依每位宾客的口味而定。 奉茶 持杯托礼貌的奉茶给宾客,杯托上放一羹匙 品饮 品饮时,须用茶匙调匀茶汤,进而闻香.,尝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知识—武夷岩茶“岩韵”介绍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武夷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

武夷岩茶独具的“岩韵”,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专用术语。

2002年6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武夷岩茶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

1、“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
武夷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8-18.5℃之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日照较短,既无风害,更无冻害。

武夷山土壤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

茶园成土母岩,绝大部份为火山砾岩,剖面发育颇不完全,具有母岩的棕红色,径风化、冲蚀,表面呈棕色松散状,厚度1m以上,pH值为4.5-5.2之间。

据省茶科所对武夷山土壤调查,正岩茶产地: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两涧”,由于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谷底渗水细流,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气温年变差和日差较小。

正岩茶园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29%,孔隙度50%,土壤通透性能好,土层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制出如岩韵显。

半岩茶产地:青狮岩、碧石岩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铝含量高,钾特少,酸度较高,质地较粘重,制出的岩韵微显,马头岩一带主要是黄壤土,狮子口、九曲溪畔是冲积土,土壤中钙含量高,土壤肥沃,制出的君山银针茶韵不明显。

2、“岩韵”与树龄有关
茶农根据多年对“三坑两涧”等地采下的鲜叶进行加工,发现幼龄茶尤其是水仙,其香气容易做出,但韵不明显。

树龄短的茶树则有岩韵,20年树龄以上的老茶树,采制的茶不仅香气高,且岩韵十分明显。

3、“岩韵”与鲜叶老嫩度有关
大开面鲜叶表皮细胞较厚,角质层已分化完全,角质层外覆盖的腊质含有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脂肪是形成武夷岩茶香气的成分,较成熟的鲜叶中类胡萝卜素,淀粉、糖类,醚浸出物含量高,有利乌龙茶“岩韵”的形成。

4、“岩韵”与加工技术有关
武夷岩茶加工工艺独特,做青时采取“两晒两凉”,重轻结合,看青做青,双炒双揉、去沤提香、成条为主,初焙、复焙,熟化香气,色味俱全,是“岩韵”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5、“岩韵”与武夷耕作法有关
由于武夷茶区地形复杂错综,岩茶区大部分利用幽谷、深坑、岩隙、山凹和部份缓坡山地,以石砌梯,填土建园,另有峻险石隙,砌筑石座,运填客土,以土代肥。

在“武夷耕作法”中较突出的是“深耕吊法”、“客土法”,八九月挖山深翻时,将近根部有效养分吸收吊向行中,根部经日光曝晒、起除虫灭病和土壤熟化的作用。

客土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如:Fe、Cu、Mg、Zn、Mo、Cl等是形成岩韵的重要特质。

6、“岩韵”与施肥关系
在武夷茶区以施有机肥为主,不施化肥,种植夏、冬季绿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冬季茶园铺草,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创造“岩韵”提供条件。

岩韵,从物质的层面上说是一种大自然的气息;而从精神的层面看,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而品茶之人,他要做的,就是去领悟岩茶中那股大自然的气息,达到心灵与自然、心灵与自我的沟通,他不仅需要用感官、更需要用心灵去领悟的。

赵朴初先生生前游览武夷山,说在武夷山最好的感觉是在遇林亭的小瀑布前,坐于亭中,手捧清茶一杯,听山风阵阵,惬意无比。

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到:“峻岭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写的是他与朋友去郊外游玩,在斜风细雨中喝着泛着乳花的酒,品尝着春日山野中的野菜和新笋,感觉到“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清欢”讲的就是对平静简朴生活的热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许多现代人迷失了而又在寻觅的东西。

静静的找一个所在,最好能看见一些风景,品一杯岩茶,用心去体会,一定比在喧嚣的酒宴中更能洗涤心灵,而岩韵也就在你的口中、心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