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用变分法解平面问题03-12
合集下载
第五章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决平面问题
(f)
第五章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边界条件
再将式(f )对s 积分,从固定的基点A到边
界任一点B,得
B Φ Φ ( ) B ( ) A f x ds, A y y (g) B Φ Φ ( ) B ( ) A f y ds. A x x 式( f )、(g)分别是应力边界条件的微分、积 分形式。
第五章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边界条件
⑷ 由式(i)的第三式,可求出边界点的 ΦB
值; 由式(i)的前两式,可求出边界点
的
Φ ( )B x
、 Φ ) (
y
值,然后再求出边
B
界外一行虚结点的 Φ 值。
第五章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求解步骤
4.应力函数差分解的步骤 (1)在边界上选定基点A, 令
Φ Φ 然后计算边界上各结点的Φ 、x 、 y ;
Φ Φ , ΦA ( ) A ( ) A 0 x y
(2)由边界结点的
Φ Φ 、 值,求出边界 x y
外一行虚结点的 Φ 值;
第五章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求解步骤
(3)对边界内所有结点列式(e)的方程,
联立求各结点的 Φ 值;
y
y
第五章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由于 ( T ) 2 T
y
10
T0 所以得 , 2h
这时,边界点2的 T2 是未知的,对2点 须列出式(d)的方程。此方程涉及到 T1 0 值,可将式(e)代入。
T1 0 T0
2h( q y ) 2
.
(e)
第五章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的求解方法
解析法
实验法
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 数学方程进行求解。适用于简单几何 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通过实验测试来测量物体的应力分布, 通常需要制作模型并进行加载测试。 适用于无法通过理论分析求解的问题。
有限元法
将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通 过求解每个单元的平衡方程来得到整 个物体的应力分布。适用于复杂几何 形状和边界条件的问题。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描述物体在受力后的应力 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描述物体在受力后发生的 位移和应变关系。
描述物体内部力的平衡关 系03
平面应力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的定义
平面应力问题是指在弹性力学中,物 体受到的应力作用在某一平面内,且 在该平面上没有作用力的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通常适用于薄板、薄壳 等二维结构,其中应力分量在某一平 面内变化,而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上 ,应力和应变均为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平面应变问题
平面应变问题的定义
平面应变问题是指在弹性力学中,应变和应力都仅发生在某一平面内的现象。在 此情况下,应变和应力分量都与离开平面的距离无关。
平面应变问题通常出现在薄壁结构、板壳结构等二维结构中,其中主要的变形和 应力分布都在一个平面内。
平面应变问题的求解方法
1 2 3
有限元法
通过将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利用弹性 力学的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求解每个单元 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跨学科的研究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可能会带来新的思想和 理论。例如,与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等学科 的交叉可能会为弹性力 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和思路。
实验与理论的结 合
实验技术的发展将有助 于更好地验证理论的正 确性和实用性。同时, 理论的发展也将为实验 提供更好的指导。因此 ,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将 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 方向。
位移变分法与位移变分法应用于平面问题
V
( f
x
u f y v f z w )dxdydz
( f x u f y v f z w )dS
f x u m d xd yd z
系数Am、Bm、Cm的 一次线性方程组
求出Am、Bm、Cm。
11
3伽辽金法
同样选择(11-9)中的位移函数,使其满足位移边界和应力边界。
u u 0 Am u m
m
V
Am
Bm
(11-10)
Cm
一次线性方程
v v0
B
m
m
vm
w w0
C
m
m
wm
(11-9)
10
2 里茨法
位移边界条件 由待定系数Am 、 Bm、Cm的变分来 实现。 构造位移函数
u u 0 Am u m
v v0
w w0
(11-10)
由形变势能的性质(见(11-3)式)可知, 是系数Am、Bm、Cm的二次函数,所 V
以(11-10)是各个系数Am、Bm、Cm的一次方程。
V E 2(1 )
[
1 2
(
u x
v y
w z
) (
2
u x
) (
2
v y
) (
2
w z
u
V
V v
v
V w
w
u m Am m
u m Am
m
m
V V V Am Bm Cm Bm C m Am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五章:有限差分发和变分法概论
§5-2应力函数的差分解
1、应力分量(不计体力)
一旦求得弹性体全部节点的 值后,就可按应力分量差分公式(对
节点0)算得弹性体各节点的应力。
0
•12 •8 •4 •5
h
x
x
0
2
y 2
0
1 h2
[(2
4 )
20 ]
• 11
•3
•0 •1
• 9
A
• 13
• 7
• 2
•6
y
0
2
x2
0
1 h2
[(1
3 )
20 ]
(5-9)
•10
B
h
• 14
xy
0
2
xy
0
1 4h2
[(5
7 ) (6
8 )]
y
图5-1
如果知道各结点的 值,就可以求得各结点的应力分量。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5-2应力函数的差分解
2、差分方程(相容方程) 双调和方程
•12
x 设:f f x, y 为弹性体的某一连续函数
h
•8
•4
• 5
•11 •3 •0 •1 •9 A • 13
在平行与 x 轴的一根网线上函数只随 x
• 7
• 2
•6
坐标的变化而变化。
•10
B
h
• 14
y
图5-1
在节点0 的近处将函数 f 展成泰勒级数
f
f0
f x
0
x
x0
1 2!
2 f x2
y x (3)由于 f 是 或 的二次函数,所以基本差分公式(5-1)
1、应力分量(不计体力)
一旦求得弹性体全部节点的 值后,就可按应力分量差分公式(对
节点0)算得弹性体各节点的应力。
0
•12 •8 •4 •5
h
x
x
0
2
y 2
0
1 h2
[(2
4 )
20 ]
• 11
•3
•0 •1
• 9
A
• 13
• 7
• 2
•6
y
0
2
x2
0
1 h2
[(1
3 )
20 ]
(5-9)
•10
B
h
• 14
xy
0
2
xy
0
1 4h2
[(5
7 ) (6
8 )]
y
图5-1
如果知道各结点的 值,就可以求得各结点的应力分量。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5-2应力函数的差分解
2、差分方程(相容方程) 双调和方程
•12
x 设:f f x, y 为弹性体的某一连续函数
h
•8
•4
• 5
•11 •3 •0 •1 •9 A • 13
在平行与 x 轴的一根网线上函数只随 x
• 7
• 2
•6
坐标的变化而变化。
•10
B
h
• 14
y
图5-1
在节点0 的近处将函数 f 展成泰勒级数
f
f0
f x
0
x
x0
1 2!
2 f x2
y x (3)由于 f 是 或 的二次函数,所以基本差分公式(5-1)
弹性力学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课件
弹性力学用差分法和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课 件
目 录
• 引言 • 差分法解平面问题 •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弹性力学简介
01 弹性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02 弹性力学与其他力学分支的关系
03
弹性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差分法和变分法概述
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约束方程f,如节点力平衡条件 、位移边界条件等。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Kx=f,得到每个节点的位移。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建立刚度矩阵
根据每个三维单元的物理特性,建立刚度 矩阵K,该矩阵包含了材料的弹性常数和
每个节点的位移信息。
A 定义三维离散网格
将连续的弹性体离散化为Biblioteka 限个小 的三维单元,每个单元之间通过节
点连接。
B
C
D
求解节点位移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Kx=f,得到每个节点 的位移。
建立约束方程
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约束方程f ,如节点力平衡条件、位移边界条件等。
06
总结与展望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优缺点比较
直观易懂,易于编程实现
差分法优点
对于稳定问题,解的精度和收敛速 度一般较好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优缺点比较
差分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变分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差分法和变分法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
平面问题概述
平面问题的定义和分 类
弹性力学中的平面问 题及其研究意义
平面问题的基本特点 和求解方法
02
差分法解平面问题
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01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网格上的数学问 题的方法。
目 录
• 引言 • 差分法解平面问题 •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实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弹性力学简介
01 弹性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02 弹性力学与其他力学分支的关系
03
弹性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差分法和变分法概述
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约束方程f,如节点力平衡条件 、位移边界条件等。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Kx=f,得到每个节点的位移。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建立刚度矩阵
根据每个三维单元的物理特性,建立刚度 矩阵K,该矩阵包含了材料的弹性常数和
每个节点的位移信息。
A 定义三维离散网格
将连续的弹性体离散化为Biblioteka 限个小 的三维单元,每个单元之间通过节
点连接。
B
C
D
求解节点位移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Kx=f,得到每个节点 的位移。
建立约束方程
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建立约束方程f ,如节点力平衡条件、位移边界条件等。
06
总结与展望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优缺点比较
直观易懂,易于编程实现
差分法优点
对于稳定问题,解的精度和收敛速 度一般较好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优缺点比较
差分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变分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差分法和变分法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
平面问题概述
平面问题的定义和分 类
弹性力学中的平面问 题及其研究意义
平面问题的基本特点 和求解方法
02
差分法解平面问题
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01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网格上的数学问 题的方法。
弹性力学—第五章—变分法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
由上式可知,弹性体的形变势能大于等于零,试证 明之。
弹性体的外力势能
外力所做的功称为外力功:
体力
面力作用面
面力
由于外力做了功,因此消耗了外力势能,则弹性体的外力 势能为:
位移变分方程
现在我们来考察,由于弹性体发生了虚位移 和 引起的外力功,外力势能和形变势能的改变: ,所
瑞 利 - 里 茨 法 ( J.W. Rayleigh , 1842-1919 , 英 国 ; W. Ritz , 1878-1909,瑞士。)
位移变分法例题(a-1)
设有宽度为 a 高度为 b 的矩形薄板, 在左边受连杆支撑,在右边及上边 分别受有均布压力q1及q2,不计体力, 试求薄板的位移。
位移变分法(2)
Am,Bm为互不依赖的2m个待定系数,用反映位移的变化, 即位移的变分是由Am,Bm的变分来实现:
形变势能的变分:
位移变分法(3)
代入位移变分方程:
按每个系数的变分合并:
位移变分法(4)
由于形变势能U是Am,Bm的二次函数,故上式是各系数的一次方 程。又因为各系数是互不依赖的,因此由上式可确定各系数。不 多的Am,Bm可以求得较精确的位移值,但应力却很不精确。
虚功方程
如果在虚位移发生之前,弹性体处于平衡状态,那 么在虚位移过程中,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功就等 于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
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或虚功方程)等 价于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或者说可以代 替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练习
已知右图中杆件中的纵向位移u 与横向向位移v之间的关系如下: y x l
增量
称为函数
的变分。
第五章 用变分法解平面问题-浙江大学
思考:
按照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由位移分量(h)求出的应力分量, 可以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二例设有宽度为2a而高度为(b)的矩形薄板,图5-10, 它的左边、右边和下边均被固定,而上边(自由边)具有 给定的位移,如下式:
u 0, v (1
x a
2 2
)
(i)
y
b
不计体力,试求薄板的位移
U A1
0,
U B1
0。
(l)
应用式(5-16),注意到位移的对称性,可见
E 2(1 )
2 2 u 2 v 2 v u u v 1 2 dxdy x y 2 x y x y
(e)
U1 x
x,
U1 y
y,
U1 xy
xy
结论: 弹性体每单位体积中的形变势能对于任一形变分量的 改变率,就等于相应的应力分量
2.2用位移分量表示形变势能
由几何方程代入(e)式,即得:
2 u 2 v 2 u v 1 v u U1 2 , (f) 2 x y 2 x y 2 1 x y
4、位移变分方程
1)在实际平衡状态发生位移的变分时,所引起的形变势能的变分, 等于外力功的变分。
U ( f x u f y v )dxdy ( f x u f y v )ds (5-22)
A s
2)极小势能原理
(U V ) 0
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之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 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 3)虚功方程 将 U 用式(5-21),表示,再代入位移变分方程(5-22),得到
第5章 平面问题(一)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第五章 平面问题(一)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5–1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三、弹性力学的研究方法
• 与材料力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 材料力学:除了引入“基本假设”,还根据不同对象引入补充假
设,如:直梁弯曲的“平面假设”,“纵向纤维无挤压”假设; 扭转理论中的“刚性平面”假设等。
❖ 弹性力学:除了必要的基本假设外,不再引入补充假设,而是严 格按照静力学、几何学、物理学三方面的条件建立基本方程和边 界条件,求得精确结果。因而可以对材料力学的理论和解答进行 验证考核。
四、弹性力学中的基本量 • 弹性力学中用以描述研究对象状态的基本力学量包括:外力、应 力、应变、位移。
❖ 外力 1) 体积力(体力):物体内部单位体积上所受外力称为体力 (矢量)。 如:重力、惯性力等。 2) 表面力(面力):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外力称为面力 (矢量)。如:静水压力、接触力等。
在弹性力学中体力、面力均为空间坐标的函数。
第五章 平面问题(一)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5–1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 弹性力学研究方法概述 1)研究弹性体内微分单元体的平衡,写出一组平衡微分方程; 2)由于平衡方程数少于未知应力数,必须考虑几何方面的关系:应 变分量和位移分量之间的微分方程。 3)再引入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物理关系——广义虎克定律。 4)边界上单元体的内部应力和外部载荷之间的平衡,得到应力边界 条件;考虑边界位移约束得到位移边界条件。 由上述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可以确定弹性体中的应力、应变、位
❖位移分量:
u u(x, y)
v v(x, y)
平面应变问题的例子
第五章 平面问题(一)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5–2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基础
三、平面问题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5–1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三、弹性力学的研究方法
• 与材料力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 材料力学:除了引入“基本假设”,还根据不同对象引入补充假
设,如:直梁弯曲的“平面假设”,“纵向纤维无挤压”假设; 扭转理论中的“刚性平面”假设等。
❖ 弹性力学:除了必要的基本假设外,不再引入补充假设,而是严 格按照静力学、几何学、物理学三方面的条件建立基本方程和边 界条件,求得精确结果。因而可以对材料力学的理论和解答进行 验证考核。
四、弹性力学中的基本量 • 弹性力学中用以描述研究对象状态的基本力学量包括:外力、应 力、应变、位移。
❖ 外力 1) 体积力(体力):物体内部单位体积上所受外力称为体力 (矢量)。 如:重力、惯性力等。 2) 表面力(面力):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外力称为面力 (矢量)。如:静水压力、接触力等。
在弹性力学中体力、面力均为空间坐标的函数。
第五章 平面问题(一)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5–1 弹性力学基本概念
• 弹性力学研究方法概述 1)研究弹性体内微分单元体的平衡,写出一组平衡微分方程; 2)由于平衡方程数少于未知应力数,必须考虑几何方面的关系:应 变分量和位移分量之间的微分方程。 3)再引入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物理关系——广义虎克定律。 4)边界上单元体的内部应力和外部载荷之间的平衡,得到应力边界 条件;考虑边界位移约束得到位移边界条件。 由上述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可以确定弹性体中的应力、应变、位
❖位移分量:
u u(x, y)
v v(x, y)
平面应变问题的例子
第五章 平面问题(一) 平面问题基本知识
§5–2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基础
三、平面问题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第五章 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答1
4U 4U = 22U=16 2 2 = 0 z z 4U (a) ) =0 2 2 z z
—— 相容方程的复变函数表示
3. 应力函数的复变函数表示
z 各积分两次 U = f1(z) + zf2 (z) + f3 (z) + zf4 (z) (b) )
为实函数, ∵双调和函数量 U 为实函数,所以式 (b)中应两两共轭,有 )中应两两共轭,
§ 5-2
假定不计体力, 假定不计体力,有
应力和位移的复变函数表示
2U 2U 2U + 2 =4 2 x y zz
2
1、应力分量的复变函数表示
(5-4) )
2
U U U σx = 2 , σ y = 2 , τ xy = y xy x
2
2
由方程( ) 由方程(5-4)得
(5-7) )
2U 2U 2U σ x +σ y = 2 + 2 = 4 x y zz
§ 5-1
(1) 复数的表示
应力函数的复变函数表示
y x
1、复变函数的基本概念
z = x + iy
(x,y) y x (x,-y)
z = x + iy z = ρ(cosθ + i sin θ ) = ρeiθ
(i = 1)
θ
ρ
θ
O
其中: 为虚数单位; 其中: i ——为虚数单位; 为虚数单位
ρ
(2) 共轭复数
[
]
将式( )代入, 将式(5-5)代入,有
σ y σ x + 2iτ xy
(5-8) )
2U 2U 2U = 2 2 + 2i xy x y
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2)
n 0 , p σn σ.
斜面上沿坐标向的应力分量为
px l , py m , pz n .
代入 px , py , pz , 得到
lσ x mσ
m yx n y n zy l
zx xy
lσ, mσ
,
(a)
nσ z l xz m yz nσ。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考虑方向余弦关系式,有
y
2 yz
2 zx
2 xy
)σ
(σxσ
yσz
σx
2 yz
σ y
2 zx
σz
2 xy
2
yz
zx
xy
)
0.
(c)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应力主向
3.应力主向
设主应力 σ1的主向为l1, m1, n1。代入式
(a)中的前两式,整理后得
yx
(σ y
m1 l1
zx
σ1
)
m1 l1
n1 l1
(σx
zy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Fx : Fy : Fz : Mx : My : Mz :
ab
a b (τ zx )z0 d x d y 0,
ab
a b (τ zy )z0 d x d y 0,
ab
a b (σ z )z0 d x d y F;
ab
a b (σ z )z0 y d x d y Fb,
平衡条件
取出微小的平行六面体,d v d x d y d z,
考虑其平衡条件:
F 0, x
Fy 0, Fz 0; (a)
M x 0, M y 0, M z 0. (b)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斜面上沿坐标向的应力分量为
px l , py m , pz n .
代入 px , py , pz , 得到
lσ x mσ
m yx n y n zy l
zx xy
lσ, mσ
,
(a)
nσ z l xz m yz nσ。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考虑方向余弦关系式,有
y
2 yz
2 zx
2 xy
)σ
(σxσ
yσz
σx
2 yz
σ y
2 zx
σz
2 xy
2
yz
zx
xy
)
0.
(c)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应力主向
3.应力主向
设主应力 σ1的主向为l1, m1, n1。代入式
(a)中的前两式,整理后得
yx
(σ y
m1 l1
zx
σ1
)
m1 l1
n1 l1
(σx
zy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Fx : Fy : Fz : Mx : My : Mz :
ab
a b (τ zx )z0 d x d y 0,
ab
a b (τ zy )z0 d x d y 0,
ab
a b (σ z )z0 d x d y F;
ab
a b (σ z )z0 y d x d y Fb,
平衡条件
取出微小的平行六面体,d v d x d y d z,
考虑其平衡条件:
F 0, x
Fy 0, Fz 0; (a)
M x 0, M y 0, M z 0. (b)
第五章 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弹性力学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课件
分析差分解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
05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分 法求解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分表示
总结词
通过将弹性力学平面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可以更方便地应用数学工具求解。
详细描述
在弹性力学中,平面问题可以用变分法表示为求取某一泛函的极值问题。这个 泛函通常是由物体的能量泛函表示的,反映了物体的弹性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联系
数学基础
两者都基于数学原理,差分法基于离散数学,变分法基于 连续数学。
求解过程
在求解过程中,差分法将连续问题离散化,而变分法则通 过极值条件寻找近似解。
应用领域
两者在弹性力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差分法更适用于数值模拟和 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变分法更适用于理论分析和解析解的求解。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应用选择
差分法的原理
差分法的原理基于泰勒级数展开,将连续的物理量用离散的差商近似代替导数,从而将微分方程转化 为差分方程。
通过选择适当的离散方式和步长,可以使得差分方程的解收敛于原微分方程的解。
差分法的应用
在弹性力学中,差分法可以用于求解 各种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如平面应 变问题、平面应力问题、弹性地基上 的平板问题等。
差分方程的收敛性
分析差分方程求解方法的收敛性,确保求解 过程的稳定性。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差分解法
差分解法的步骤
详细介绍使用差分法求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步骤,包括离散化、 建立差分方程、求解差分方程等。
差分解法的应用
举例说明差分解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板、梁、薄膜等结 构的分析。
差分解法的优缺点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分方程
总结词
通过变分法,可以建立弹性力学平面问 题的变分方程。
05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分 法求解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分表示
总结词
通过将弹性力学平面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可以更方便地应用数学工具求解。
详细描述
在弹性力学中,平面问题可以用变分法表示为求取某一泛函的极值问题。这个 泛函通常是由物体的能量泛函表示的,反映了物体的弹性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联系
数学基础
两者都基于数学原理,差分法基于离散数学,变分法基于 连续数学。
求解过程
在求解过程中,差分法将连续问题离散化,而变分法则通 过极值条件寻找近似解。
应用领域
两者在弹性力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差分法更适用于数值模拟和 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变分法更适用于理论分析和解析解的求解。
差分法和变分法的应用选择
差分法的原理
差分法的原理基于泰勒级数展开,将连续的物理量用离散的差商近似代替导数,从而将微分方程转化 为差分方程。
通过选择适当的离散方式和步长,可以使得差分方程的解收敛于原微分方程的解。
差分法的应用
在弹性力学中,差分法可以用于求解 各种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如平面应 变问题、平面应力问题、弹性地基上 的平板问题等。
差分方程的收敛性
分析差分方程求解方法的收敛性,确保求解 过程的稳定性。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差分解法
差分解法的步骤
详细介绍使用差分法求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步骤,包括离散化、 建立差分方程、求解差分方程等。
差分解法的应用
举例说明差分解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板、梁、薄膜等结 构的分析。
差分解法的优缺点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变分方程
总结词
通过变分法,可以建立弹性力学平面问 题的变分方程。
第5章 差分法及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力分量 f x、f y 求得于 B 、( ) B、( ) B 。取 A = ( ) A = ( ) A,于是
x
x
y
y
x
y
式(e)及式(d)简化为:
B ( ) B f x ds A y
B ( ) B f y ds A x
(5-13) (5-14)
值及 x
) A ( ) A 0, x y
值。 y
(2)应用式(5-16),将边界外一行各虚结点处的F值用边界内的 相应结点处的F值来表示。
(3)对边界内的各结点建立差分方程(5-12),联立求解这些结点 处的F值。
(4)按式(5-16),算出边界外一行各虚结点处的F值。 (5)按式(5-11)计算应力分量。
将 M 、 L 的已知值代入,并注意到16 1 ,得
211 16 2 2 3 8 4 4 5 7 20qh 2 0 (d)
对面内各点可建立和上相似的方程,共可建立15个,联立求解可得:
2 1 4.36qh, 2 3.89qh 2 , 3 2.47qh 2
B B B A ( x B x A )( ) A ( y B y A )( ) A ( y B y ) f x ds ( x x B ) f y ds(e) A A x y
由式(e)及式(d)可见,若已知 A 、 ( ) A、 ( ) A ,即可由面
14 10 13 9 ( ) ( )A , x B 2h x 2h 13 9 2h( ) A , 14 10 2h( ) B x x
(5-16)
2. 差分法的解题步骤
5-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2015/11/4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蒋一萱
5
§5.1
0
差分公式的推导
8 11 3 7 12 4 5 0 1 2 6 10
x
h
9
设:f f x, y 为弹性体的某一连续函数
在平行与 x 轴的一根网线上函数只随 坐标的变化而变化。
A
13
f f2 f4 2h y 0
(5 2)
2 f f2 f4 2 f0 2 y 2h 0 2 f 1 2 [( f 6 f 8 ) ( f 5 f 7 )] xy 0 4h
(5 5) (5 6) (5 7)
h
f f2 f4 2h y 0
2 f f y xy x 0 0 1 2 f 6 f8 f 5 f 7 4h
f f f 6 f 5 f 7 f8 y y 1 3 2h 2h 2h 2h
2015/11/4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蒋一萱
4
差分法是沿用已久的一种数值解法。随着 计算机的普及和相应的软件发展,此法成为解 弹性力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差分法—把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微分方程)近 似的改用差分方程(代数方程)来表示,把求解微分 方程的问题改换为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 差分法的数学基础:泰勒公式 这种近似方法属于数学上的近似
x
h A
x 0
2 1 2 2 [(2 4 ) 20 ] y 0 h 2 1 2 2 [(1 3 ) 20 ] x 0 h 2 1 [(5 7 ) (6 8 )] 2 x y 4 h 0
平面问题有限元解法(公式推导讲解)
位移边界条件:
应力边界条件:
若在su部分边界上给定了面力 和 ,则由平衡条件得出平面应力问题的应力(或面力)边界条件为:
其中,l,m是边界面外法线的方向余弦。
*
圣维南原理
在求解弹性力学问题时,应力分量、形变分量和位移分量必须满足区域内的三套基本方程,还必须满足边界上的边界条件。但是,要使边界条件得到完全满足,往往遇到很大的困难。
有限单元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物体离散化 单元特性分析 单元组集,整体分析 求解未知节点的位移 由节点的位移求解各单元的位移和应力
*
有限元单元模型中几个重要概念
单元 网格划分中每一个小的块体 节点 确定单元形状、单元之间相互联结的点 节点力 单元上节点处的结构内力 载荷 作用在单元节点上的外力 (集中力、分布力) 约束 限制某些节点的某些自由度 弹性模量(杨式模量)E 泊松比(横向变形系数)μ 密度
由于(d)图中,面力连续分布,边界条件简单,应力容易求得。其它三种情况,应力难以求得。把d情况下的应力解答应用到其它三个情况,虽不能满足两端的应力边界条件,但仍然可以表明离杆端较远处的应力状态,没有显著的误差。 图e,构件右端有位移边界条件, ,d情况的解答,不能满足位移边界条件,但e图右端的面力,一定是合成为经过截面形心的力F。所以把图d情况的解答应用于图e时,仍然只是在靠近两端处有显著的误差,而在离两端较远之处,误差可以不计。
按位移求解的方法,称为位移法。它以位移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
按应力求解的方法,称为应力法。它以应力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
*
按位移法求解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中,取位移分量u和v为基本未知函数。 从方程中消去形变分量和应力分量:
将几何方程代入上式
利用平衡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导出用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
应力边界条件:
若在su部分边界上给定了面力 和 ,则由平衡条件得出平面应力问题的应力(或面力)边界条件为:
其中,l,m是边界面外法线的方向余弦。
*
圣维南原理
在求解弹性力学问题时,应力分量、形变分量和位移分量必须满足区域内的三套基本方程,还必须满足边界上的边界条件。但是,要使边界条件得到完全满足,往往遇到很大的困难。
有限单元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物体离散化 单元特性分析 单元组集,整体分析 求解未知节点的位移 由节点的位移求解各单元的位移和应力
*
有限元单元模型中几个重要概念
单元 网格划分中每一个小的块体 节点 确定单元形状、单元之间相互联结的点 节点力 单元上节点处的结构内力 载荷 作用在单元节点上的外力 (集中力、分布力) 约束 限制某些节点的某些自由度 弹性模量(杨式模量)E 泊松比(横向变形系数)μ 密度
由于(d)图中,面力连续分布,边界条件简单,应力容易求得。其它三种情况,应力难以求得。把d情况下的应力解答应用到其它三个情况,虽不能满足两端的应力边界条件,但仍然可以表明离杆端较远处的应力状态,没有显著的误差。 图e,构件右端有位移边界条件, ,d情况的解答,不能满足位移边界条件,但e图右端的面力,一定是合成为经过截面形心的力F。所以把图d情况的解答应用于图e时,仍然只是在靠近两端处有显著的误差,而在离两端较远之处,误差可以不计。
按位移求解的方法,称为位移法。它以位移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
按应力求解的方法,称为应力法。它以应力分量为基本未知函数。
*
按位移法求解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中,取位移分量u和v为基本未知函数。 从方程中消去形变分量和应力分量:
将几何方程代入上式
利用平衡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导出用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
弹性力学有限元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用V表示外力的势能(以u,v=0的自然状态下的势能为0),它等于外 力在实际位移上所做的功冠以负号,则:
d U V 0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3 位移变分方程
d U V 0
U+V是形变势能和外力势能的总和,可以看出,在给定的外力作 用下,实际存在的位移应使总势能的变分成为零。 最小势能原理
积分可得形变势能。 平面应变问题作弹性常数的替换。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3 位移变分方程
设有平面问题中的任一单位厚度的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平衡。
u,v为其实际位移分量,假设这些位移分量发生了位移变分(虚位 移)d u, d v,成为:u u d u v v d v
考察其能量方面的变化。
b a a
增量的主要部分定义为泛函的变分,则
f f 代入d f,则 d I d y d y dx a y y
b
d I d f dx
b a
显然,存在关系式: d
b
a
f dx d f dx
a
b
只要积分的上下限不变,变分的运算和定积分运算可以交换次序
U1 U1 U1 dxdy f xd u f yd v dxdy f xd u f yd v ds e x de x e y de y g xy dg xy
虚功方程:方程右边各项称为应力在虚应变上的虚功。 如果在虚位移发生之前,弹性体是出于平衡状态,那么在虚位移过程 中,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等于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
b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1 变分法简介
第五章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根据能量守恒定xyzxyzzy?x?????33??xyxy?zxzx?yzyz?zz?yy?xx?u????????????211??????????2xy2zx2yz2z2y2x1122?21yx?xz?zy?eu????????????????????比能用应力分量表示在平面问题中??xyxy?yy?xx?u??????211由物理方程??e?????????????12yxxe???????34???????????2?????2xy2y2x2112??12yx?eu?????形变势能用应变分量表示12xyyxyxye????12?xyxyu?????1yyyxxuu??????????11比能对应变分量的偏导因此我们有比能对应力分量的偏导u????yyxxu??????11xyxyu?????135y二形变势能由于应力分量和形变分量进而比能坐标的函数所以整个弹性体的形变势能都是位置为
即
d x 2Φ d y 2Φ f 2 d s x s d s xy s
y
d Φ d Φ ( )s f y . ( )s f x , d s x d s y
再将上式对s积分,从固定的基 点A到边界任一点B,得
f f f 6 f 5 f 7 f8 2 f f y 1 y 3 1 2 h 2 h 2 [( f 6 f8 ) ( f 5 f 7 )] (5) y xy x 2h 2h 4h 0 0
10
Φ 应用应力边界条件,求出边界点 Φ 、Φ 、 值
x
y
⑴应力边界条件用 Φ 表示
由应力边界条件
l x s m xy s f
即
d x 2Φ d y 2Φ f 2 d s x s d s xy s
y
d Φ d Φ ( )s f y . ( )s f x , d s x d s y
再将上式对s积分,从固定的基 点A到边界任一点B,得
f f f 6 f 5 f 7 f8 2 f f y 1 y 3 1 2 h 2 h 2 [( f 6 f8 ) ( f 5 f 7 )] (5) y xy x 2h 2h 4h 0 0
10
Φ 应用应力边界条件,求出边界点 Φ 、Φ 、 值
x
y
⑴应力边界条件用 Φ 表示
由应力边界条件
l x s m xy s f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体有全部六个应力分量: x , y, z , yz , xy , xz
ym
i
jh
则弹性体的全部形变势能密度:
x
图 5-2
U1
1 2
x x y y z z xy xy zx zx yz yz
(a)
对于平面问题,则形变势能密度:
U1
1 2
x x y y xy xy
3、外力势能
外力功:外力(体力和面力)在实际位移上所做的功
弹性体受体力和面力作用,平面区域A内的体力分量为 fx 、f y ,
s 边界上的面力分量为 fx、 f y,则
W A fxu f yv dxdy s fxu f yv ds (5-17)
外力势能为:
V W
fxu f yv dxdy s f xu f yv ds
a2
) a
(1 b
), b
a
a
v
(1
x2 a2
)
y b
5(1 )
a2 16 b2
2(1
(1
)
x2 a2
)
y b
(1
y) b
v y
1
2
v x
u y
2
,
(f)
E
U 2(1 2 )
A
u x
2
v y
2
2
u x
v y
1
2
u x
v y
2
dxdy
平面应变问题时,将上述各式中的 E和 作如下替换
E
E 1 2 ,
1
注: 叠加原理不适合于形变势能
U (u1 u2 ) U (u1) U u2
)
(c)
因为不计体力,所以有fx=0,fy=0。则(5-26)可简化为
U
A1
s f x u1ds, (d)
U B1
s f yv1ds。(e)
U A1
q1ab,
(f)
U B1
q2ab。
(c)代入 式(f)
Eab
2(1
2
)
(2 A1
2
B1
)
q1ab,
Eab
2(1
2
)
(2B1
2
A1
1
2
v x
u y
2
dxdy
(m)
按照式(j)及式(k)求出位移分量的导数,代入式(m),进行积分 再将U的表达式代入式(l),得到A1及B1的两个线性方程, 从而求得A1及B1,最后由式(j)及(k)得出位移分量的解答如下:
35(1 )
x2 x y
y
u
42 b
20(1 ) b
(1
结论
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或虚功方程)等价于 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或者说
可以代替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5-3位移变分法
变分解法(瑞利-里茨法)思路:
1)设定一组包含若干特定系数的位移分量的表达式, 并使它们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2)然后再令其满足位移变分方程 (用来代替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在微分运算中,自变量一般是坐标等变量,因变量是函数
例如:v v( x) ,由坐标的微分 dx 引起函数的微分是 dv v dx x
在变分运算中,自变量是函数,因变量是泛函。
例如,形变势能U是位移函数v的函数,由于位移的变分 v
引起形变势能的变分是 U U v
v
2)运算方法是相同 因为微分和变分都是微量
(
A
x x
y
y
xy
xy
)dxdy
(5-24)
内力虚功=外力虚功
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 虚功等于应力在虚应变 上所做的虚功(条件: 弹性体变形前处于平衡 状态)
现在我们得出,实际存在的位移,除了预先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外, 还必须满足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或虚功方程)。
而且,通过进一步运算,还可以从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 或虚功方程)导出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
q2ab。
u q1 q2 x,
E
(h)
v q2 q1 y。
E
A1
q1
q2
E
B1
q2
q1
E
(g)
若在式(a)中除了A1和B1外再取一些其他的待定系数,例如A2和B2, 则在进行与上相似的计算后,可见这些系数都等于零。而A1和B1仍然
如式(g)所示,可见位移分量的解答仍然如式(h)所示。
(注:外力作为恒力计算)
(5-19) (5-20)
引起形变势能的变分:
U
(
A
x x
y y
xy
xy
)dxdy
(注:应力分量作为恒力计算)
4、位移变分方程
1)在实际平衡状态发生位移的变分时,所引起的形变势能的变分, 等于外力功的变分。
U
(
A
fx u
f y v)dxdy
s ( fx u f y v)ds (5-22)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1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和外力势能 §5-2 位移变分方程 §5-3 位移变分法 §5-4 位移变分法的例子
§5-1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和外力势能
弹性力学中所研究的泛函,就是弹性体的能量(如形变势能、 外力势能等),弹性力学的变分法又称能量法
1、形变势能
1) 在x方向上,有正应力 x 和正应变 x ,
A f xumdxdy
s
f
x
um
ds
U Bm
A f yvmdxdy
s
f
y
vm
ds
(5-26)
m=(1,2,3……)
Am , Bm的位移变分 方程
用位移变分法求得位移以后,不难通过几何方程求得形 变,进而通过物理方程求得应力,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 况:取不多的系数 Am , Bm,就可以求得较精确的位移,而通 过求导后的应力却不精确。 为了使求得的应力充分精确,必须取更多的系数。
2)极小势能原理
(U V ) 0
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之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 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
3)虚功方程
将 U用式(5-21),表示,再代入位移变分方程(5-22),得到
A ( fx u f y v)dxdy s ( fx u f y v)ds
思考:
按照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由位移分量(h)求出的应力分量, 可以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第二例
设有宽度为2a而高度为(b)的矩形薄板,图5-10, 它的左边、右边和下边均被固定,而上边(自由边)具有 给定的位移,如下式:
u
0,
v
(1
x2 a2
)
(i)
y
不计体力,试求薄板的位移
b
b
a
a
o
x
图5-10
而 Am , Bm 为互不依赖的2m个待定的系数,用来反映位移状态的变化 即位移的变分是由系数 Am , Bm 的变分来实现。
位移分量的变分: u um Am , v vm Bm
m
m
形变势能的变分:
U
m
( U Am
Am
U Bm
Bm
)
代入
m
( U Am
Am
U Bm
Bm )
(5-22)式
3、外力势能和形变势能的变分
由于位移的变分 u, v ,引起外力功的变分 w(即外力虚功)和
外力势能的变分 V
W A ( f x u f y v)dxdy s ( f x u f y v)ds, V A ( f x u f y v)dxdy s ( f x u f y v)ds。
分析: 取坐标轴如图所示。 按照式(5-25)的形式,但m=1, 位移分量的表达式设定为
u
A1(1
x2 a2
)
x a
y b
(1
y ), b
v
(1
x2 a2
)
y b
B1 (1
x2 a2
)
y b
(1
y b
),
(i) (k)
显然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u)xa 0, (u)y0 0, (u)yb 0,
§5-4 位移变分法的例题
第一例题
设有宽度为a而高度为b的矩形薄板,
图5-9 ,在左边及下边受连杆支撑, 在右边及上边分别受有均布压力q1和q2, 不计体力,试求薄板的位移。
y
q2
a
b q1
o
x
图 5-9
分析: 取坐标轴如图所示。 按(5-25)的形式,把位移分量设定为
u v
x( A1 y( B1
m
(
A
f x um
Am
f yvm
Bm )dxdy
m
s ( fxum Am f yvm Bm )ds
移项
U
m
Am
A fxumdxdy
s
fxumds Am
整理
m
U
Bm
A f yvmdxdy
s
f yvmds Bm
0
要使上式对任意的 Am , Bm 都成立,则有
U Am
(v)xa
0, (v) y0
0, (v) yb
(1
x2 a2
)
因为 fx 0, fy 0, S 0 于是式(5-26)可以简化为
U 0, U 0。
(l)
A1
B1
应用式(5-16),注意到位移的对称性,可见
E
U 2(1 2 ) 2
ym
i
jh
则弹性体的全部形变势能密度:
x
图 5-2
U1
1 2
x x y y z z xy xy zx zx yz yz
(a)
对于平面问题,则形变势能密度:
U1
1 2
x x y y xy xy
3、外力势能
外力功:外力(体力和面力)在实际位移上所做的功
弹性体受体力和面力作用,平面区域A内的体力分量为 fx 、f y ,
s 边界上的面力分量为 fx、 f y,则
W A fxu f yv dxdy s fxu f yv ds (5-17)
外力势能为:
V W
fxu f yv dxdy s f xu f yv ds
a2
) a
(1 b
), b
a
a
v
(1
x2 a2
)
y b
5(1 )
a2 16 b2
2(1
(1
)
x2 a2
)
y b
(1
y) b
v y
1
2
v x
u y
2
,
(f)
E
U 2(1 2 )
A
u x
2
v y
2
2
u x
v y
1
2
u x
v y
2
dxdy
平面应变问题时,将上述各式中的 E和 作如下替换
E
E 1 2 ,
1
注: 叠加原理不适合于形变势能
U (u1 u2 ) U (u1) U u2
)
(c)
因为不计体力,所以有fx=0,fy=0。则(5-26)可简化为
U
A1
s f x u1ds, (d)
U B1
s f yv1ds。(e)
U A1
q1ab,
(f)
U B1
q2ab。
(c)代入 式(f)
Eab
2(1
2
)
(2 A1
2
B1
)
q1ab,
Eab
2(1
2
)
(2B1
2
A1
1
2
v x
u y
2
dxdy
(m)
按照式(j)及式(k)求出位移分量的导数,代入式(m),进行积分 再将U的表达式代入式(l),得到A1及B1的两个线性方程, 从而求得A1及B1,最后由式(j)及(k)得出位移分量的解答如下:
35(1 )
x2 x y
y
u
42 b
20(1 ) b
(1
结论
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或虚功方程)等价于 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或者说
可以代替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5-3位移变分法
变分解法(瑞利-里茨法)思路:
1)设定一组包含若干特定系数的位移分量的表达式, 并使它们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2)然后再令其满足位移变分方程 (用来代替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在微分运算中,自变量一般是坐标等变量,因变量是函数
例如:v v( x) ,由坐标的微分 dx 引起函数的微分是 dv v dx x
在变分运算中,自变量是函数,因变量是泛函。
例如,形变势能U是位移函数v的函数,由于位移的变分 v
引起形变势能的变分是 U U v
v
2)运算方法是相同 因为微分和变分都是微量
(
A
x x
y
y
xy
xy
)dxdy
(5-24)
内力虚功=外力虚功
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 虚功等于应力在虚应变 上所做的虚功(条件: 弹性体变形前处于平衡 状态)
现在我们得出,实际存在的位移,除了预先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外, 还必须满足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或虚功方程)。
而且,通过进一步运算,还可以从位移变分方程(或极小势能原理, 或虚功方程)导出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
q2ab。
u q1 q2 x,
E
(h)
v q2 q1 y。
E
A1
q1
q2
E
B1
q2
q1
E
(g)
若在式(a)中除了A1和B1外再取一些其他的待定系数,例如A2和B2, 则在进行与上相似的计算后,可见这些系数都等于零。而A1和B1仍然
如式(g)所示,可见位移分量的解答仍然如式(h)所示。
(注:外力作为恒力计算)
(5-19) (5-20)
引起形变势能的变分:
U
(
A
x x
y y
xy
xy
)dxdy
(注:应力分量作为恒力计算)
4、位移变分方程
1)在实际平衡状态发生位移的变分时,所引起的形变势能的变分, 等于外力功的变分。
U
(
A
fx u
f y v)dxdy
s ( fx u f y v)ds (5-22)
第五章 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5-1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和外力势能 §5-2 位移变分方程 §5-3 位移变分法 §5-4 位移变分法的例子
§5-1 弹性体的形变势能和外力势能
弹性力学中所研究的泛函,就是弹性体的能量(如形变势能、 外力势能等),弹性力学的变分法又称能量法
1、形变势能
1) 在x方向上,有正应力 x 和正应变 x ,
A f xumdxdy
s
f
x
um
ds
U Bm
A f yvmdxdy
s
f
y
vm
ds
(5-26)
m=(1,2,3……)
Am , Bm的位移变分 方程
用位移变分法求得位移以后,不难通过几何方程求得形 变,进而通过物理方程求得应力,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 况:取不多的系数 Am , Bm,就可以求得较精确的位移,而通 过求导后的应力却不精确。 为了使求得的应力充分精确,必须取更多的系数。
2)极小势能原理
(U V ) 0
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之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状态中, 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成为极值
3)虚功方程
将 U用式(5-21),表示,再代入位移变分方程(5-22),得到
A ( fx u f y v)dxdy s ( fx u f y v)ds
思考:
按照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由位移分量(h)求出的应力分量, 可以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第二例
设有宽度为2a而高度为(b)的矩形薄板,图5-10, 它的左边、右边和下边均被固定,而上边(自由边)具有 给定的位移,如下式:
u
0,
v
(1
x2 a2
)
(i)
y
不计体力,试求薄板的位移
b
b
a
a
o
x
图5-10
而 Am , Bm 为互不依赖的2m个待定的系数,用来反映位移状态的变化 即位移的变分是由系数 Am , Bm 的变分来实现。
位移分量的变分: u um Am , v vm Bm
m
m
形变势能的变分:
U
m
( U Am
Am
U Bm
Bm
)
代入
m
( U Am
Am
U Bm
Bm )
(5-22)式
3、外力势能和形变势能的变分
由于位移的变分 u, v ,引起外力功的变分 w(即外力虚功)和
外力势能的变分 V
W A ( f x u f y v)dxdy s ( f x u f y v)ds, V A ( f x u f y v)dxdy s ( f x u f y v)ds。
分析: 取坐标轴如图所示。 按照式(5-25)的形式,但m=1, 位移分量的表达式设定为
u
A1(1
x2 a2
)
x a
y b
(1
y ), b
v
(1
x2 a2
)
y b
B1 (1
x2 a2
)
y b
(1
y b
),
(i) (k)
显然满足位移边界条件: (u)xa 0, (u)y0 0, (u)yb 0,
§5-4 位移变分法的例题
第一例题
设有宽度为a而高度为b的矩形薄板,
图5-9 ,在左边及下边受连杆支撑, 在右边及上边分别受有均布压力q1和q2, 不计体力,试求薄板的位移。
y
q2
a
b q1
o
x
图 5-9
分析: 取坐标轴如图所示。 按(5-25)的形式,把位移分量设定为
u v
x( A1 y( B1
m
(
A
f x um
Am
f yvm
Bm )dxdy
m
s ( fxum Am f yvm Bm )ds
移项
U
m
Am
A fxumdxdy
s
fxumds Am
整理
m
U
Bm
A f yvmdxdy
s
f yvmds Bm
0
要使上式对任意的 Am , Bm 都成立,则有
U Am
(v)xa
0, (v) y0
0, (v) yb
(1
x2 a2
)
因为 fx 0, fy 0, S 0 于是式(5-26)可以简化为
U 0, U 0。
(l)
A1
B1
应用式(5-16),注意到位移的对称性,可见
E
U 2(1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