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工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工业的概念、意义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认识工业的分类及各类工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和主要工业基地,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地位与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业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对工业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包括:1. 重点: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工业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不同工业门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效果,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资料准备:收集有关工业的图文资料,包括各类工业的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
2. 教学环境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3. 学生预习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概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在开始新的课题之前,为了引起学生对《工业》这一课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现代化的工厂、工业园区以及工业产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工业生产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4.2 概念介绍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工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工业的定义,即工业是利用各种资源、能源和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
随后,通过举例说明,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都属于工业范畴。
同时,强调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是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工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3 教学内容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PPT、图表、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使学生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格局。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4. 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格局5. 工业发展的意义和挑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格局。
2. 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格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地图、数据等地理信息。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4. 结合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工业发展战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格局。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如东北老工业基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总结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格局。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发展的意义和挑战。
6.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工业发展战略,如“中国制造2025”计划。
2. 探讨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 分析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带动就业、促进城市化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关于工业分布与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度。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
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农业与工业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53,了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
(三)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案例,讲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四)课堂活动a.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有哪些?b.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c.如何评价我国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五)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54练习题1、2。
2.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六)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在巩固练习环节,及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5.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不足之处:1.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内容可能过于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2.课堂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
改进措施:1.在讲解抽象内容时,尽量使用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
2.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
我会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他们所知道的工业基地位置,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接着,我会提问:“这些工业基地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可能会回答:“它们都靠近港口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状况。
3.了解高新技术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进行技术处理,把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清楚。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工业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板书二、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
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明确: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再由教师展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区域图,可进一步对每个区域进行介绍,如各个区域的位置、主要工业城市等。
(此为扩展性的内容,老师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斟酌。
)指导学生完成P104页活动题。
板书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同学们初步学会了分析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了解了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部门。
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同学们生活在中关村地区,高科技产品我们用的很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等),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
工业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三个模块教学方式: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从生活入手,认识工业生产及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慧眼析图,以图导文分析我国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产业引领,运用资料分析高新技术是我国带动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工业及其重要性。
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并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分布、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1.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
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
2.调查自己的家里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为我们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本节课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明确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节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工业(2课时)”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内容包括工业生产的定义、特点,工业的分类,工业布局的原则,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工业知识系统掌握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农业、商业的基本知识,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的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同时,学生对于身边的工业生产实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学会分析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工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工业布局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实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农业、商业的基本知识,进而引出工业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初中地理_第三节 工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的4大工业地区、看图说出我国工业中心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学生联系实际,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工业发展和分布情况,树立爱国情感。
【微视频导入:】观看微视频,了解“老师的一天”中,不论生活学习出行都离不开国民经济中什么部门提供的产品。
【教学过程:】一、工业及其重要性【畅所欲言】你能列举教室中有哪些产品属于工业产品? 提问:汽车生产和服装产业包括哪几个阶段呢?这些东西从哪来哪?如:开采铁矿,为冶炼钢铁提供原料→冶炼钢铁,为汽车制造厂提供钢材→生产汽车。
【总结过渡】工业的定义。
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工业哪?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假如没有工业。
【角色扮演】假如我是农民、建筑师、司机、科学家,谈一谈工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图片说明工业的重要作用。
工业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数字十年看中国】播放视频我国工业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状况。
【过渡】了解了工业的重要性及我国工业发展现状,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的工业都是怎么分布的哪?二、我国工业的分布【自主学习】根据课本103页图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填出沿海工业中心,四大工业基地,长江沿线工业中心,并自己设计图例,将工业中心超过5个的用同一图例表示出,5个以下的同一图例表示出时间:5分钟【小组讨论】【总结】分布地区【过渡】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哪【小组讨论】东部地区工业密集的有利条件【自主探究】分析四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小结】【本课小结】谈一谈你的收获,请同学上黑板指图【达标测评】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A.开采铁矿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说课稿新人教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工业发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工业的魅力或特点。
5. 以我国某个工业基地为例,分析其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题型说明:
1. 描述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
2. 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特点。
3. 探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解决办法: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分析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提高实践能力。
3.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尝试制定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介绍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等知识点时,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在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环节,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小组讨论法:在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特点、讨论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工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以及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工业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特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工业产品,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特点,以及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工业布局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说课稿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高学生对工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工业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工业的分类、布局及影响因素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中的工业实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工业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工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认识到工业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难点: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如何运用这些因素分析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地展示工业的分类、布局及影响因素,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工业产品为例,引发学生对工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介绍工业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工业的含义。
(2)讲解工业的分类,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
(3)分析工业布局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从地理、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认识工业布局的规律。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实际问题。
3.课堂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工业发展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农民收获粮食(填属于或不属于)工业,对农产品的加工和再加工(填属于或不属于)工业。
二.工业有什么重要性?
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和、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三.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目前,我国工业门类,基础,规模,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其中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国。
。
4读图回答
(1)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比较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差异。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辅导
同伴互助,展示交流
自主探究内容
1.小组合作,交流答案
2.同伴互助,解决难题
3.展示交流自学成果
4..疑难汇总
精讲点拨,突破疑点
一.阅读图,认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答:工业中心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均工业总产值高,较富裕。
2.比较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差异。
答:内蒙古和山东省虽然人均工业总产值相同,但两个省的人口相差非常大,所以山东省的工业总产值高。
三.深度思考,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教师点拨:
从矿产资源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地形平坦;从交通图上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从人口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上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工业发展,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教学准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掌握我国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2.难点: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工业案例、图片、数据等素材。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座位安排合理,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工业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富饶的祖国”中的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布局及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工业发展历程、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工业知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重要性,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2.难点: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业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工业案例,用于分析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3.小组讨论题: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工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工业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918111
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2.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工业分布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培养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图、分析,养成用图的好习惯。
重点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一、导入新课教师:工业为我们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假设你是一位知名钢铁、煤炭公司总裁,你准备把你的资金投入到哪些地区?你能说明一下原因吗?学生:钢铁工业投资在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市场消费量大的地区;煤炭工业应投资在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教师: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究竟是怎样的。
二、讲授新课教师:阅读图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对照图例,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成果,教师指导订正,适时评价鼓励。
学生:从图中信息可看出,我国已有很多实力雄厚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中东部。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有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四大工业基地。
西部主要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活动,同桌之间合作交流,最后由一名同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巡视指导订正,适时评价鼓励。
阅读图4.21“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认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教师:阅读图4.20,观察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
(1)找出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
(2)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找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的分布。
学生:观察图中图例表示的工业中心,可以看出:(1)我国沿海主要工业中心有:天津、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
(2)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我国主要工业中心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本节是《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第三节课。
本节内容有三个标题:工业与我们,工业分布的大势,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的分布是这节中的一个突出的重点,如何突破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工业分布的特点,是这节课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设置材料很简单:归纳性的文字叙述和一幅我国工业分布图。
如果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也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仔细地分析教材以后,我决定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图,以读图分析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活动。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局限性,要引导他们去看图,去找出规律,就要一步一步地启发他们结合地图进行。
首先,引导学生读中国工业分布图,让学生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并归纳工业分布有何明显的特点。
同学们会回答“多在铁路线附近”、“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图上读出哪几条铁路干线上的工业中心最多最密集,学生回答后,在图中动态显示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是我国的一个工业密集地带,验证学生的答案。
然后让学生读图,找出长江沿线主要的工业中心,并在图上作标记。
指出长江沿线也是我国的一个工业密集地带。
接着提出问题: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两省哪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黄河下游地区有我国著名的哪些油田?这部分内容给学生补充说明,并在图中作出标记,顺势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能源开发的工业密集地带。
继续指导学生读图: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城市众多,主要有四个密集地区。
分别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
然后请学生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为它们命名。
并指出:沿海地区是我国又一个工业密集地带。
最后,让学生归纳我国工业分布的特征,引导他们得出结论。
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思、做有机配合,使学生学会探究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欠缺,特别是在活动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