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分析方法首都师大,卢明华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做出决策以满足其需求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预测市场走向,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首先,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研究者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从而得出结论。

实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规律等经济现象,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来验证经济理论。

研究者可以在实验室或者现实环境中进行实验,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反应,从而验证理论假设。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的偏好、生产者的决策行为等,为市场预测、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或不同时间的经济现象,来寻找规律性的差异和联系。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变动规律、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等,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推导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研究者可以利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建立经济模型,从而对市场行为、价格变动等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

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竞争、垄断行为等经济现象,为产业政策、市场监管提供理论指导。

总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为实践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观经济数据的统计方法分析

微观经济数据的统计方法分析

微观经济数据的统计方法分析微观经济数据是指在个体层面上得出的经济数据,如个人收入、公司利润、价格等。

统计微观经济数据的方法对于经济学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介绍一些统计微观经济数据的方法。

1.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在统计微观经济数据前,数据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据挖掘等多种方式进行。

不同的数据收集方式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分类是数据处理的第一步。

对数据进行分类是为了方便后续的统计处理。

分类应尽量细致,能够清晰地表述数据。

例如,对受访者的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本科及以上等不同的阶段。

2.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量来描绘数据的整体情况,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形态。

例如,对于一段时间内的个人收入数据,可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其平均收入、中位数、方差等来了解整体收入的情况。

3.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据的特征。

从而可以在总体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断。

统计推断的前提是根据统计原理,充分利用已有数据样本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例如,在统计价格时,可以通过对一部分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并分析得到的样本数据,推断整个市场的价格走势。

4. 经济模型建立经济模型是利用经济理论建立的对实际经济现象的描述性模型。

经济模型是利用经济理论建立的,通过具体的模型来揭示现实数据中隐藏的经济规律。

例如,某公司销售额与广告宣传费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经济模型来描述。

5.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它是指根据同一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对该变量未来的变化走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例如,对于某商品的销售数据,通过统计不同时间周期内的销售情况,可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从而对未来销售情况进行预估和分析。

以上介绍的是微观经济数据的常见统计方法,但实际上,由于经济数据的复杂性,只有不断地进一步改进统计方法,将更多的技术纳入统计,才能得到更加准确和有价值的微观经济数据。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市场运作,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系 统的总体表现和政策制定。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性
1 2
理解市场运作
微观经济学帮助我们理解市场如何运作,价格如 何形成,以及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 策。
指导政策制定
微观经济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 他们制定出更符合经济规律的政策。
详细描述
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决 定了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当市场上的需求 量和供给量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 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 为均衡数量。价格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 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市场重新达到均衡状
态。
边际分析法
总结词
边际分析法是一种分析经济决策的方法,它考虑了决 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以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02
03
政策应用研究
未来微观经济学将更加注重政策应用 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来制定价格,以保持或提 高市场份额。
价值定价
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 认知来制定价格,以吸引 目标客户并满足其需求。
消费者行为分析
需求分析
研究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以及需求的 价格弹性。
消费者偏好
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验来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偏好 和选择偏好。
购买决策过程
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 如信息收集、品牌选择、购买时机等。
05
微观经济学发展与挑战
新兴微观经济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
研究个体行为决策背后的心理、 社会和认知过程,将传统经济学 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微观经济分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微观经济分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纵向联系 竞合效应 竞合动因 竞争优势来源 竞争优势 税负 税率 秩序 福利歧视 社会风险 石油工业结构 石油工业布局 生态经济效率 理论基础 环境资源 环境 玛曲 特征研究 物流市场 物业税 混合交易系统 深圳 消费需求理论 消费率 消费与投资比例 流量分析 流动性假说 流动性 江苏省 汇率制度 民营经济 比较优势 村民自治 机制 有序多项选择模型 景洪市 旅游循环经济 旅游地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旅游产业生态化 新疆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 教育收益 教育 收入分配 支农绩效 技术进步 技术效应 承接外包 扩大内需 房价 战略选择 性别失衡
推荐指数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微观基础 全球价值链 行为经济学 演化博弈 滞胀 本土制造业企业 和谐社会 向量自回归 分享经济机制 出口 农民工 产品内分工 产业升级 互惠性偏好 中国经济 黄河水源地 高等教育改革 预防性储蓄 面板协整 非主流经济学 难题破解 障碍因素 陆稻 金融资源 金融市场 金融发展 逻辑框架 通货膨胀 边际消费倾向 路径 资本深化 资本成本 资产负债表效应 贸易量增长之谜 货币篮子 货币政策 财政收入 询价交易方式 设计 规划 西南边疆 行为失范 行业分割 融资 脉冲响应 联合产权制度 网络经济 结构方程 经济衰退 经济失衡 经济仿真 经济业绩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101页PPT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101页PPT

5.4 长期生产函数
5.4.1等产量曲线 5.4.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5.4.3规模报酬
5.5 长期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
5.5.1等成本线 5.5.2给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5.5.3给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5.5.4生产扩展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
5.6 利润最大化与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
3.3.2消费者均衡
3.4 恩格尔曲线和需求曲线
3.4.1收入变化和消费者选择: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 尔曲线
3.4.2价格变化和消费者选择: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 曲线 1.价格—消费曲线 2.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4.3消费者剩余
3.5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5.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3.5.2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5.3劣等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学类教材新系
第1章 导论
1.1 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1.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1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 1.2.2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1.2.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2.4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2.4 弹性概念及应用: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4.3需求的收入弹性 2.4.4需求的交叉弹性 2.4.5供给的价格弹性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效用理论概述
3.1.1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3.1.2总效用、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1.3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的推导
1.3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体系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
1.4.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1.显示偏好理论 2.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 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 突出重点, 简化推导, 图文并貌, 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 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 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 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 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长期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围绕垄断的争论;8.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学科,拥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众多的应用。

在现代经济学中,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方法论等方面,这些内容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

一、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

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汇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等政策分析。

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构。

它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的交互作用,主要包括需求、供给、价格、垄断、垄断竞争等微观经济指标。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理性行为分析、经济实验、博弈论等方法。

三、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它既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也包括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模方法。

其中重要的方法包括现代经济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学和统计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实验经济学方法等。

总之,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是广泛而深入的。

在实际经济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实证数据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以实现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更为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
.
(三)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关系
1、联系: 就经济学的内容而言,实证分析法是基础。
在实际的经济研究中,两者是无法分割的。
2.区别:是否以价值判断为依据 曼昆:确定什么是好政策,什么是坏政策,
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涉及到人们对伦理、宗教 和政治、哲学的看法。
正如生物学中,能否用基因技术复制人是科 学问题,而是否应该允许复制人则是与价值判 断有关的。
.
(二)规范分析法
定义: 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 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定 的价值判断标准为依据, 将客观事物与标准比较, 从而制定政策、采取措施, 使其达到标准。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研究 的结果不可检验。(如轿车是否应该进入家庭)。 它往往涉及到社会意义。
.
(二)对均衡的考察: 1、静态均衡分析:是指对均衡状态本身及其实现
条件的分析,不包括对达到均衡的过程的分析。 2、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是指对一件事情变动一次
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 3、动态均衡分析:是指从时间序列角度对经济现
象的分析。 4.局部均衡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
1.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 象之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论结构。简单地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 函数关系来表示就叫作经济模型。
2.为什么要建立经济模型? 为了简化现实生活
.
假设与模型
假设可以简化复杂的世界,使之更容易理解
比如: 为了研究国际贸易,假设世界上只由两个 国家组成,而且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尽管 在实际中是不真实的,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 的学习和理解现实世界

第10讲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首都师大,卢明华)

第10讲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首都师大,卢明华)

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统一的影响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影响
简化跨边境交易,带来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欧洲一体化引发的欧洲经济变革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过程
第一阶段,美加自由贸易 1988, 美加签定《自由贸易协定》 第二阶段,北美自由贸易 199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原则)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 比利时、卢森堡、荷兰
英国、爱尔兰、丹麦 希腊 西班牙、葡萄牙 奥地利、芬兰、瑞典 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 拉托维亚、立陶宛、 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捷克、 斯洛文尼亚、马耳他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经济贸易的可能影响:
商品市场统一的影响
贸易创造(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益) 贸易转移(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
第十讲 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
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区域性自由贸易的经济分析 区域性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欧洲经济一体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成员国之间 共同对 生产要素的 各种经济政 的自由贸易 外关税 自由流动 策的协调
发表《茂物宣言》,提出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2010、2020 进一步开放投资,设立“经济委员会”和有关中小企业政策的工作 组; 落实《茂物宣言》提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 发表《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动议程》,将贸易投资自由化与加强 经济技术合作作为支柱(原则、合作领域) 《马尼拉行动计划》各成员实施“单边行动计划” 克林顿提议信息技术产品自由化
时间 第一届部长会议 1989
地点 堪培拉 (澳) 新加坡
进展 12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东 盟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文莱)

《微观经济学》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微观经济学》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机制。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还将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通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1.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2. 课程代码:XXXXXXX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4.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通联。

三、课程内容和大纲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研究对象与范围- 供给与需求- 市场均衡与效率2. 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与数量-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分析3.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垄断市场与垄断定价- 寡头市场与寡占市场- 其他市场结构与行为4. 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选择- 成本理论及其应用5. 基本经济学分析工具- 边际分析-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价值理论与效用理论6. 不完全信息与不完全契约- 不完全信息的影响- 不完全契约的分析- 不完全信息与不完全契约的经济学解释7. 相关案例分析-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 微观经济学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情况的通联。

3. 研讨与研究相结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占比:30- 包括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小组研讨的表现、课外阅读的总结等。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经济学与稀缺性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 经济学与稀缺性

第一章经济学与稀缺性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是经济类、管理类和其他相关社会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非常重要。

是我们学习其他课程、其他学科时的基础课程。

微观经济学为我们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恰如高等数学对工程学科学生起到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一样。

当前国外的经济学系学生,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要学习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从浅显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到数学证明,再到前沿的微观经济学专题研究。

我们经常提到“经济学”,不少学生觉得经济学有用,那么经济学到底研究什么?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经济学家也经常提到“稀缺性”,稀缺性在经济学和经济社会中到底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本章将主要关注与经济学和稀缺性相关的一些问题。

一、经济物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物品,广袤的土地,充裕的阳光以及作为生命之源的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

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物品,既有能够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物品,如房子、汽车、衣服,食品等,也在制造着为人类带来各种麻烦的物品,如垃圾、汽车尾气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物品分为三类,即自由物品、经济物品和有害物品。

定义1-1:经济学中把那些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叫自由物品(free goods),如阳光、空气等。

这类物品的基本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人类有用而且价格为零,即买方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卖方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因此通常不存在供求双方形成的买卖市场。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愿意为呼吸的空气付给其他经济主体报酬,也是这个道理。

定义1-2: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也叫稀缺物品(scarce goods),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如房子、汽车,粮食等。

这类物品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定的市场价格,如果免费相送,人们得到的数量必然小于人们想要的数量。

显然,经济物品的第一个特点是有用性。

微观经济学31241882

微观经济学31241882
下一页
凯恩思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必须依 靠政府采取调节经济的措施,才能消除失业和生产过剩 的政策主张。其具体办法是: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运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弥补消费 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返回
第三节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 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 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 商品,以求人类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的社会 科学。
从经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其逻辑起点是 资源的稀缺,而其逻辑的终点是欲望的最大 满足,也就是人的福利最大化。
第二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边际革命 ❖凯恩思革命
总量分析法
以整个国民经济 总体为主(资源 利用)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全社会福利最大
虽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以上所归纳的多方 面区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 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分是相对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各有分工,又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2 月24日 下午4时 49分20 .12.242 0.12.24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 0年12 月24日 星期四 下午4时 49分40 秒16:4 9:4020. 12.24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2月下 午4时49 分20.1 2.2416:49December 24, 2020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既相互区别 又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两个分支学科。可以用下表 1-2来归纳它们的区别:

微观经济分析读书记录

微观经济分析读书记录

《微观经济分析》读书记录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在《微观经济分析》作者首先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及其决策行为的理论体系。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分析个体的决策来理解市场和整个经济体系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需求、供给、价格、生产、成本、收入等方面。

在需求方面,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这种需求如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收入、价格、偏好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的形成,以及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如何进行生产决策以实现最大利润。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如何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来源、分配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微观经济分析》这本书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介绍,使读者对微观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1 消费者行为在开始阅读《微观经济分析》时,我首先被第一章“消费者行为”所吸引。

这一章节详细介绍了微观经济学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消费者行为。

它强调了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做出购买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整个经济的供需平衡。

该部分阐述了消费者的基本偏好和对商品与服务的选择行为,详细介绍了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人喜好、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等。

这一部分强调了消费者的选择往往不是简单的、理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决策过程。

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或产品的忠诚度可能受到其口碑、广告、促销活动和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一部分也讨论了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收入状况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消费行为的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这一章提到了几种模型如消费者的生命周期模型和生命周期购买阶段模型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这些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消费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如何做出购买决策。

西方微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原理的数学分析

西方微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原理的数学分析

西方微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原理的数学分析
张立军
【期刊名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3)001
【摘要】本文用数学语言、数学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和论证了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效用原理、成本原理、厂商原理和生产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内部联系.【总页数】8页(P67-74)
【作者】张立军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6
【相关文献】
1.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反例 [J], 郭金生;唐玉玲;
2.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反例 [J], 郭金生;唐玉玲
3.数学分析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其矛盾概念 [J], 李庆玉
4.数学分析中几个重要不等式的矩阵形式 [J], 陈特清;徐金平;
5.数学分析中几个重要不等式的矩阵形式 [J], 陈特清;徐金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1(供给增加时,价格大幅度下降)
可编辑ppt
6
(效用论)需求 居民 供给
产品市场
供给(生产、成本论)
均衡价格 要素市场
厂商 需求
图2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
可编辑ppt
7
消费
效用定义(主观):商品满足人们欲望 的能力;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到的满 足程度
消费者均衡:在收入、价格、偏好给定 的情况下,消费者如何选择最优的商品 组合,从而使自己达到效用最大化
表1 各种弹性(弧、点)综合
价格弹性ed——价 格变化对需求的 影响 一般商品、吉芬 品、炫耀品
价 格 弹 性 es—— 价 格变化对供给的 影响
交 叉 弹 性 exy— —其他商品价 格变化对某商 品需求的影响
替代、互补关 系
收 入 弹 性 eM——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 影响
正常品(必需品、 奢侈品)、劣等品
在商品边际效用递减的假定下,人 们买得越多,边际效用越低,愿 意支付的价格也越低。
从另一方面来解释,需求曲线反映 了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和能够 购买的商品数量。给定收入的偏 好等不变,商品价格越低,消费 者愿意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越 多,反之则越少。需求曲线的斜
率一般为负。
供给曲线
实际上是生产者的边际成本曲线, 也是生产者出售不同数量商品时 所要索取的不同的最低价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 劳动和土地,或者劳动和资本。在其它生产要素(如土地、资 本)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地增加一种要素(劳动)的投入,每 个新增要素投入(劳动)所增加的产量(称为“边际产量”) 会越来越少,经济学中称之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换一个 角度说:当该种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时,每单位产品生产所使用 的要素量(劳动)投入会越来越多。由于生产要素是固定的, 如果用来生产每吨大米所需的劳动越来越多,不得不因此而放 弃的小麦产量也会越来越多,大米生产的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 这就是“机会成本递增”。
第2讲 微观经济分析方法
可编辑ppt
1
本讲主要内容:
局部均衡 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
总体均衡/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开放条件下
可编辑ppt
2
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
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 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需求曲线
表示在给定收入或预算约束下,消 费者在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时愿 意支付的价格。
既定成本下利润最 大化、既定产量下 成本最小化可编辑ppt Nhomakorabea8
表 厂商数目
产 产品性质 品 进出行业 供 市场价格 给 市 需求曲线 场 供给曲线 比 较 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
利润
经济效率
实例
完全竞争 市场
无数个
垄断竞争 很多个
寡头 纯粹寡头、 差别寡头
两个-几十个
完全垄断 只有1个
同质性 自由 被动接受 者 水平线 有
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者 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数量越多, 边际成本就越高,所要的价格也 就越高。
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 售的产品数量。根据供给规律, 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 售的产品数量(供给量)就越多。 在边际成本递增的假设下,供给
曲线的斜率是正的。
可编辑ppt
3
需求 方面
供给 方面
机会成本也可能是递减的。如果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越大 成本越低的话,这种可能性就会发生。
可编辑ppt
14
总体均衡
在封闭经济 中,产品的 相对价格等 于生产该产 品的相对成 本或机会成 本,也等于 产品消费的
边际替代率。
假定开放条件下大米的相对价格(P*r/P*w)高于封闭时大米的相对价格 (Pr/Pw),市场的均衡点就不再会在E 点了,生产和消费也不再在同一点 上了。在新的国际大米相对价格(P*r/P*w)下,该国的生产点在D(生产 可能性曲线与相对价格曲线相切,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生产该产品的相对 成本或机会成本),而消费点则在F(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曲线相 切,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产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一国生产量和消费量
一定支出水平上效用最大化——需求函 数(第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 二,需求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给定价格水 平上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消费 数量)
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情况下,随着一种 商品消费数量每一单位的连续增加,所
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递减)
生产
等产量曲线(边际 技术替代率(生产 要素)递减)
食物支出变化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收入变化
可编辑ppt
4
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市场价格由供求双方来共同决定
图1 中国的大米市场
动态变化(看不见的手,没有政府干预)
可编辑ppt
5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谷贱伤农(多收了三五斗)
P
D1 S1
P1
S2
P2
Q Q1 Q2
TR1=P1*Q1 =P2*Q1+ΔP*Q1>TR2=P2*Q2==P2*Q1+ P2*ΔQ 关键: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ed<1(需求比较稳定),
不同的偏好也是产生 贸易的原因之一。
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s, 简称PPC)表明一 个国家在充分和有 效地使用其所有资 源时能生产的各种
商品数量的组合。
可编辑ppt
11
图4 反映不同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各种不同的消费组合所带来的 社会福利程度是相同的;但较高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 表较高水平的社会利益和福利程度(地图上的等高线)
可编辑ppt
12
图5 不同机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所谓“机会成本”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大米)而必
须放弃的其它产品(小麦)的数量。大米的机会成本是小麦产量
变动与大米产量变动的比率,从几何概念上讲,这也正是生产可
能性曲线的斜率。
可编辑ppt
13
机会成本不变的假设是建立在只有一种要素投入而要素的生产 率又是固定的基础上的。
PPC< QPC> 无 最高 农产品
异质 较易 影响者
较为倾斜 无,无规律可 循 PMP< QMP> 无 较高 服务业
可编辑ppt
同质或异质
同质
不易
不可能
寻求者 相互有影响
较斜或很斜
制定者 最斜
POM< QOM> 有
无,无对应关 系 PPM<
QPM>

较低
最低
钢 铁 、 石 油 、 公用事业 汽车、通信
9
开放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图3 开放经济中的中国的大米市场
可编辑ppt
10
总体均衡分析
——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 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
总体分析。
无差异曲线 ——“社 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 用CIC 表示)。社会无 差异曲线反映一国的 平均消费偏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