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苇:上甘岭是谁的胜利
观红色电影《上甘岭》
观红色电影《上甘岭》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
村旁的两个高地是中部战线的要冲。
1952年10月在那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一座丰碑。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
而《上甘岭》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当时,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我主峰阵地山。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
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
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
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
他们饿了只能吃炒面,渴了只能喝岩壁上渗下来的泉水,最后连这泉水也喝不到,为了生存,为了阵地,战士们只好喝自己的尿水。
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不怕苦、不怕死、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谁没有年轻的生命?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谁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战场上,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那场战争眨眼就过去了很久了,经历过了英雄们也都变成了耄耋老人。
从他们们写的征文中,从那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中,我依稀还能感受到当年战场那如火如荼的战斗画面。
上甘岭战役,这部浸泡着苦难、热血和泪水,以鲜活的生命与昂扬的激情铸就的英雄史诗,以其恢弘的气势、严峻的史实,永远留驻在了我们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红色记忆之中。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事迹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原创版)目录1.上甘岭战役背景2.英雄人物黄继光3.英雄人物邱少云4.英雄人物孙占元5.总结正文1.上甘岭战役背景上甘岭战役,发生在 1952 年 10 月 14 日至 11 月 25 日,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坚守阵地,打出了国威,成为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2.英雄人物黄继光黄继光,四川仪陇人,1952 年 10 月 14 日参加上甘岭战役。
在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任务是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
黄继光主动请缨,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执行任务。
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连续攻克敌人数个火力点。
当敌人的一个机枪火力点猛烈扫射时,黄继光毫不犹豫地扑向枪口,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壮烈牺牲,年仅 21 岁。
3.英雄人物邱少云邱少云,四川铜梁人,1952 年 10 月 12 日参加上甘岭战役。
在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奉命攻占一个敌人高地。
邱少云坚守阵地,英勇作战,他所在的排成功攻克敌人一个火力点。
当敌人投放燃烧弹时,邱少云为了保护战友,扑向燃烧弹,用自己的身体盖住火焰,壮烈牺牲,年仅 26 岁。
4.英雄人物孙占元孙占元,山东临朐人,1952 年 10 月 14 日参加上甘岭战役。
在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负责防守一个高地。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孙占元带领战友们英勇抗击,坚守阵地。
当敌人突破前沿时,孙占元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 27 岁。
5.总结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军人,为保卫祖国、捍卫和平而英勇奋斗。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事迹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摘要:1.战役背景及意义2.黄继光事迹3.杨根思事迹4.其他英雄人物5.总结与启示正文:上甘岭战役是我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其胜利对于稳定朝鲜战局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场战役中,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战役背景及意义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 年10 月,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激烈的战斗,志愿军成功守住了上甘岭地区,稳定了朝鲜战局。
2.黄继光事迹黄继光是我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英勇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尤为突出。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黄继光主动请缨,承担了摧毁敌军火力点的任务。
他勇敢地冲向前沿,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壮烈牺牲。
黄继光的事迹传遍全国,成为英勇无畏的象征。
3.杨根思事迹杨根思是志愿军某部连长,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领全连与敌人展开了激战。
在战斗中,杨根思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在关键时刻,他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坦克,成功炸毁敌军坦克,为我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杨根思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上甘岭战役中又一名英雄。
4.其他英雄人物除了黄继光和杨根思之外,上甘岭战役中还有许多其他英雄人物。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安全,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5.总结与启示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展示了我国军队和人民在面对强敌时的勇敢和坚韧。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我们的民族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简介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1、黄继光堵枪眼。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
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
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2、邱少云放弃自救。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3、杨根思切断敌军退路。
朝鲜战争中,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8岁。
4、孙占元与敌人同归于尽。
上甘岭战役中,两腿被炸断的孙占元在弹药用尽后,爬到敌军尸体堆里,解下手榴弹投向敌群。
当敌人扑到身边时,他毅然滚入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5、奇袭白虎团。
1953年7月13日晚,夏季反击战役金城战役打响了,杨育才奉命率侦察班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手段,歼灭南朝鲜军“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
他们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直插敌军308高地,进入“虎口”415高地。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故事事迹胡修道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第91团第5连战士胡修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奉命坚守阵地,连续打退敌军进攻。
在班长调往其他阵地、战友负伤的情况下,孤胆奋战,激战一天,击退敌军数十次冲击,毙敌200多人。
胡修道的英雄事迹传到国内后,赞颂信象雪片一样,从祖国四面八方飞向朝鲜前线,一致赞扬胡修道的英雄行为。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有哪些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等。
秦基伟在上甘岭大战中
秦基伟在上甘岭大战中文丨吴东峰匚甘岭,是位于朝鲜五圣山下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
如果从空中鸟瞰,这个小村子在五圣山伸出去的两个山腿间,在军事上,这两个山腿被称为“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
再往前便是美军控制的平康、金化、淮阳(美军称“铁三角”)地区。
1952年初春,秦基伟率十五军接替二十六军的防务,在朝鲜中线的“铁三角”地区,约30公里宽的正面担任防御作战任务。
1952年10月,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战在这里爆发。
从此,“上甘岭”村名被升格为该战役名,而“上甘岭村”因炮火的毁灭就渐渐被世人遗忘了。
十五军官兵流血不流泪“白天阵地被敌人攻占,夜间我们发起反击,夺回阵地,反反复复,仗打得异常激烈和悲壮。
”崔建功晚年曾如此与笔者回忆上甘岭头七天的战斗。
四十五师打得异常艰苦,五圣山前的两个山头,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再失而复得,得而复失……10月15日至20H,四十五师的志愿军勇士们与美军就是这样在上甘岭两个高地上形成了拉锯式的残酷大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
四十五师按照秦基伟的部署,充分利用坑道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打得十分顽强,但经过几十次反复拼搏、争夺后也伤亡过半。
一次,597.9高地又一次失守。
一三四团团长张占华已无机动部队可调用,就把团部的勤杂人员,包括卫生员、司号员、通信员、宣传干事等,全部组织起来,由他亲自带着上阵地去。
他说:“人在阵地在,连队的同志牺牲了,还有我们呢!”崔建功师长拦不住,连忙打电话报告秦军长。
秦基伟先叫参谋打电话命令张占华下阵地,张占华正在火头上,根本不听。
参谋又报告秦基伟。
秦基伟怕张占华有闪失,亲自挂通电话:“张占华呀,不要冲了。
我命令你下来!”张占华刚说了声“军长”,便突然痛哭起来,大喊:“军长,我一定要把阵地夺回来!”不久,秦基伟接到消息,张占华已指挥“杂牌军”向敌人冲去,硬是把丢失的597.9高地夺回来了。
崔建功回忆,这时,秦基伟给他打了个电话,讲了一番传遍上甘岭阵地的话:“现在整个朝鲜战场就是上甘岭在打,这是十五军的光荣!”“告诉机关的同志们,十五军官兵流血不流泪。
上甘岭战役英雄人物和事迹
上甘岭战役英雄人物和事迹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经历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朝鲜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为保卫朝鲜的胜利和中国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场战役中,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最著名的人物和事迹。
一、黄继光
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战斗中,黄继光带领他的战斗小组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后续部队的进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牺牲被人们铭记在心。
二、邱少云
邱少云是朝鲜人民军的一名战士,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战斗中,邱少云被敌人的一颗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烧成了一个炭火球。
但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始终一动不动,最终被活活烧死。
邱少云的英勇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牺牲被人们铭记在心。
三、孙占元
孙占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在战斗中,孙占元被敌人的一颗炮弹击中,双腿被炸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用双手撑地,艰难地爬出了战壕。
孙占元的英勇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牺牲被人们铭记在心。
鏖 兵 上 甘 岭
鏖兵上甘岭苏亮杨丽上甘岭战役是志愿军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附近的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为主的阵地上,主要依托坑道工事,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役。
1952年秋天,敌人为了取得宣传上的资本,加强在停战谈判中的地位,发动了所谓“金化攻势”,上甘岭战役由此开始。
敌人发动此次攻势的目标是,通过攻占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夺取整个五圣山地区以扭转金化的防御态势,为以后进攻平康、金城以北地区创造条件。
其主攻方向就是五圣山。
为了实现上述企图,敌人将美军第7师部署在上佳山至松亭一线,将伪第2师部署在鸡雄山至外也洞一线。
另外,敌军参战的还有伪第9师等部。
10月14日凌晨4点半,美军第7师和伪第2师各一部共七个营在飞机的掩护下,动用了三百余门火炮和二十余辆坦克,向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发起了猛烈进攻。
当天,敌人向我阵地发射三十万发炮弹。
我方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坚守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的两个连,只好依托坑道工事抗击敌人的进攻。
傍晚时分,除五九七点九高地主峰及西北山脊仍为我军坚守外,其余表面阵地均为敌军占领。
我军只好退守坑道与敌继续战斗。
晚上,我军以共四个连的兵力实施了全面反击,全部收复阵地。
随后,我方派了两个营作为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的预备队,准备继续抵抗敌人的进攻。
在以后的四天时间里,敌人先后投入了两个团和一个营的兵力连续向我方阵地发起了进攻。
我军依托坑道的优势昼失夜得,与敌人反复争夺。
18日,敌人占领了五九七点九高地西北山脊表面阵地。
19日晚上,我军以五个连的兵力向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北山实施了反击,并全部收复了失去的阵地。
20日,敌人又以三个营的兵力向我方反扑。
傍晚时分,我方除了五九七点九高地西北山脊外,其余阵地再度被敌人占领。
由于我表面阵地被毁严重,我方遂转入坑道战。
敌人占领我方阵地后,开始对我方坚守坑道的军队展开攻击。
英雄的丰碑
“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 兰 •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 村人,公元1932年10 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 • 1946年成为中国共产 党候补党员。 • 1947年1月12日,不 幸被捕。面对敌人她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后在敌人的铡刀下英 勇就义,时年15岁。
“将军”~杨靖宇
谢谢观赏!!
“抗日小英雄”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 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25日,攻打隆化城的 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 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 学的任务。。董存瑞挺身而出, 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 的封锁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 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 炸药包,冲向暗堡,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 托起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 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 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 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英雄的丰碑
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 县一个山村,自幼家境寒。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黄始后黄继光在村 里第一个报了名。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在战 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 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 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 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 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1927年5 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 现在的靖宇县)保安三道崴子,只 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 以身殉国,时年35岁。
向英雄致敬!!
我们现在美好生 活是无数英雄用 鲜血换来的,请 珍惜现在、创造 更加美好的未 来…….
上甘岭战役中英雄人物和事迹
上甘岭战役中英雄人物和事迹上甘岭战役中英雄人物和事迹上甘岭战役是二战时期苏联军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1947年9月至1948年10月之间,历时两三个月,是二战中苏联军队在中国东北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
在此期间,苏联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值得提及。
以下是其中几位重要的人物:1. 伊万·尼古拉耶维奇·罗梅罗维奇·加加林加加林是苏联空军的杰出飞行员,也是上甘岭战役中最著名和最英勇的飞行员之一。
他在1947年9月的上甘岭战役中,驾驶着他的喷火战斗机对敌人进行了攻击。
在一次对空战斗中,他成功地击落了一名美国飞行员,成为二战中第一个在此类战斗中获得击落美国飞行员的苏联飞行员。
2.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卡冈诺维奇·卡勃洛夫卡勃洛夫是苏联坦克师的师长,也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主要指挥者之一。
他非常注重士兵的训练和战术,并在战役中带领士兵英勇作战,有效地遏制了美国军队的攻击。
在1948年5月的一次战斗中,他的坦克部队成功地突破美国的防线,为苏联军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3. 约瑟夫·维辛斯基约瑟夫·维辛斯基是苏联军队的一名士兵,也是上甘岭战役中的幸存者之一。
他是一名通信兵,在战役中负责传递情报和命令。
他坚持在前线战斗了三个月,并最终在1948年5月被美国军队击毙。
上甘岭战役是二战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苏联军队在中国东北取得的胜利之一。
这些英雄人物和事迹,展现了苏联军队的英勇和无畏精神,也为我们铭记历史和珍惜和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浴血上甘岭英雄话当年
浴血上甘岭英雄话当年作者:关捷来源:《党建》2019年第03期1956年12月1日上映的影片《上甘岭》,是新中国具有史诗品格的红色经典电影。
影片取材于抗美援朝战争中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原本是朝鲜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在此打响。
战斗惨烈程度世所罕见,美军调集大炮、坦克、飞机,向我志愿军两个连据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阵地上所有草木荡然无存,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焦土。
战役持续鏖战43天,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而巍然不动,最后取得胜利。
因而,上甘岭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志愿军英勇顽强战斗作风的精神高地。
影片《上甘岭》的创作者根据这次战役进行艺术加工,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收复上甘岭主峰的战斗经历,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那场气壮山河的战役。
1994年,寻访连长张忠发的原型是我在整个“寻找英雄万里行”活动中碰到的最难的一件事。
有人说:“张忠发是志愿军的形象代表,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人!”有人说:“有是有,可他牺牲在朝鲜了!”有人说:“确有这么个人,在哪里说不清!”询问扮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他说:“拍电影时我见过他,他叫张计发,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来往。
你要能找到他,请告诉我,有生之年我也想见他一面哩!”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关于上甘岭也只有烧焦了的一段枯木作为实物在那里摆放着,关于张计发更无一字记载。
终于,我在一篇题为《秦基伟在上甘岭》的文章里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志愿军十五军一三五团七连的坑道里,秦基伟遇上这么一件事:战士们已经整整7天没有水喝了,只好用自己解下的小便止渴。
然而,当运输员刘明生把在路上捡到的两个苹果送给连长张计发时,张连长将苹果给了步话员,步话员又传给了重伤员……苹果在坑道里传了一遍,又完整地回到了张连长手中。
照此记载,张计发是在十五军。
江上苇:上甘岭是谁的胜利
上甘岭是谁的胜利?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
他们不准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队的四十五师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万岁军”就做不到?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1、50年前的战火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相对于50年底鸭绿江边的岁月,中朝一方已小占便宜。
不过,在严酷的事实下,金日成已放弃要“统一朝鲜,解放南方”的一厢情愿的梦想。
历史的真相是:当时的情况曾是如此的严峻。
朝方扬胜讳败,令人很难找到中朝对当时战争的看法。
学者只好以美方的研究来叙述。
当时的事实是,9月和10月,联合国军连续攻下北朝鲜重兵把守的“喋血山岭(BLOODYRIDGE)”和“伤心岭(HEARTBREAKRIDGE)”。
联合国军损失了几千人,达到了战略目的;而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叫三角山)。
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5天内达到目标。
他动用了美第7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共7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在敌情判断上,志愿军则出现了巨大失误。
彭德怀指着地图对15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
失掉它,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但我方因为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15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西方的山谷地,五圣山方向只留下连秦基伟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45师,区区1万来人。
毛泽东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比较有把握的比例是3-4:1。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9黄继光拓展阅读上甘岭战役素材冀教版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开始。
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
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双方伤亡约3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
此战对朝鲜战争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最大最血腥的对抗,而且在中国战史中成为极具重要性的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统计,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其中美军阵亡365人,伤1174余人。
按照《抗美援朝战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于10月14日凌晨4时开始,参战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第45师3个团,15军29师87团,12军31师91/92/93团,和12军34师106团,总计兵力25000余人,使用67门高射炮掩护2个炮兵师共110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以及2个营共24辆汽车多管火箭炮参战,43天共发射炮弹40万发(含小口径火炮)。
联合国军出动美第9军第7师2个团又2个营,哥伦比亚营,韩第2师3个团,韩9师1个团参战,出动105毫米以上火炮288门,飞机278余架。
后来马克·克拉克在回忆录上指出,鉴于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伤亡过重,联军远东指挥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于一个营的战斗计划,由此,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参战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回国后组建成解放军第一支空降兵部队,作为战略快速机动部队,驻扎在湖北孝感市。
1。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迹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迹引言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朝鲜战争的一场重要战役,为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牺牲。
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一批英勇的战士,他们不惧艰险,勇往直前,让我们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
1.邱少云邱少云是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山西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困,他只上过两年小学。
然而,邱少云的爱国之心让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邱少云在战役中担任步兵排排长的职务。
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排被敌军重创,大部分战士牺牲,只剩下他一人。
面对强大的敌军,邱少云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继续战斗。
他跟敌军展开激烈交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生命的堡垒。
最终,他不幸壮烈牺牲,为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施工劳施工劳是另一个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人物。
他生于四川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困,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
尽管生活困苦,施工劳却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选择了报效祖国。
施工劳在战役中是一个炮兵班长,负责指挥炮兵射击。
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炮兵连受到了敌军的猛烈袭击,他的炮兵班成为了主要目标。
面对敌军的猛烈炮火,大部分士兵都选择躲避,但施工劳坚持留在了战场上,并带领炮兵们英勇抵抗。
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炮弹,保护了战友们的安全。
最终,他因重伤而壮烈牺牲,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3.张富清张富清是上甘岭战役中的另一位英雄人物。
他出生在河北一个贫苦农村的贫困家庭,从小就充分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然而,他心系祖国,选择了为国家的事业而奋斗。
张富清是一名炊事员,尽管他的岗位并不直接参与战斗,但他却是战士们背后的坚强后盾。
在战役中,由于敌军的猛烈炮火,许多伤员需要紧急处理。
此时,张富清主动请缨,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战场上,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士兵们手中,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
他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奉献感动了所有人,成为了部队的楷模。
结语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的荣耀,它见证了一批英勇无畏的英雄人物的壮举。
黄继光的战斗经历有哪些
黄继光的战斗经历有哪些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特级英雄,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饱受苦难。
但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
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敌人心窝的一把钢刀。
敌人为了夺取上甘岭,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志愿军的阵地倾泻了无数的炮弹和炸弹。
在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 5979 高地。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毫不畏惧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地堡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
敌人的火力异常凶猛,子弹像雨点一样扫射过来。
黄继光毫不退缩,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地向前爬行。
他的身上多处负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一步步接近敌人的火力点。
当他终于接近敌人的地堡时,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眼。
那一刻,他的英勇行为让战友们深受鼓舞,部队迅速发起冲锋,一举夺取了高地,歼灭了敌人。
黄继光的战斗经历,是一段充满英勇和无畏的壮丽篇章。
他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辉典范,激励着无数的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的一次壮举,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他代表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强敌时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黄继光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毅力。
他没有被敌人强大的火力所吓倒,没有被困难和危险所阻挡。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胜利,为了祖国和人民。
黄继光的战斗经历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像他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上甘岭的故事主要内容
上甘岭的故事主要内容上甘岭是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座重要的军事阵地,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军队进行战斗的主要战场之一。
上甘岭的故事充满着血与火的考验,也彰显出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坚定意志。
上甘岭位于朝鲜境内的一个山岭,地势险要,极易守难攻。
在1951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的交战进入关键阶段,上甘岭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中国军队早已认识到了上甘岭的重要性,因此决定全力守住这一阵地,以削弱美军士气,同时也为后续战役争取有利条件。
然而,美军并不甘心放弃上甘岭,他们派出了由数十万兵力组成的强大部队,准备夺回这座山岭。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硝烟弥漫。
我军依靠地利之便,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防守措施,如掘地道、修建战壕、布置地雷等,将美军的进攻阻挡在山下。
同时,中国志愿军在上甘岭发扬了“备战、连战、硬战”的精神,与敌人进行了近百次激烈交战。
上甘岭的战斗持续了数月之久,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每当夜幕降临,是敌是友几乎无法辨认,大雪纷飞中,中国军人用身体挡住弹雨,用生命守住战线。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和顽强,也为全世界树立了奋斗的榜样。
最终,中国军队成功地守住了上甘岭,使美军无法突破,为保卫朝鲜立下了赫赫战功。
上甘岭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但勇气和毅力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
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组织纪律,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和平。
上甘岭的战斗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战无不胜的豪情壮举。
上甘岭的故事令人感动,它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永远的记忆。
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和平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向他们致敬。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上甘岭战役发生在什么时间
上甘岭战役发生在什么时间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上甘岭战役的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上甘岭战役的时间上甘岭战役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场战役中中美双方都有非常惨重的伤亡,既然这场战役在历史上有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上甘岭战役的具体发生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根据相关历史记载报道,上甘岭战役时间为1952年10月14日在朝鲜的中部地区,中国军队和以美国为主的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双方的伤亡都非常惨重,这一场战役一共持续了四十三天,也就是说上甘岭战役时间从1952年的10月14号正式开始,期间双方艰苦交战四十三天,一直到1952年11月25号才结束在这艰苦卓绝的四十三天里中国在朝鲜的支援部队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通过不同的方式打入敌人年内部,向美国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无畏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中下旬终于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在有关于上甘岭战役时间的记载中有非常详细的解说,甚至有些战况精确到了某一天的具体时刻,在十月十四日时美韩军队的炮兵部队已经准备向中国的阵营发起攻击,在这一天的十二点双方已经交战七个小时之久,中国队的伤亡尤其惨重在当天的十点时,军队召开了紧急会议,作战略准备,在当天美韩军队的损失达到了一千九百多人伤亡非常惨重,这只是上甘岭战役的一部分而已,整个上甘岭战役造成的伤亡数字其实非常庞大。
上甘岭战役的背景上甘岭战役在中国的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场战役的胜利使得英美国家对于国际形势的评估有很大的改观。
那么上甘岭战役背景是什么呢?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的十月份,当时的世界上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作战军队为了能够摧毁美国等国家的联合攻击,在这一年的十月份在朝鲜境内发起了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的名字就是上甘岭战役。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之下,参加上甘岭战役的中国军队都英勇奋战,在加入朝鲜战争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进攻方已经受到了来自各方军队非常沉重的打击,为了能够修养兵力以便长时间的作战,美国军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军队传达谈判的意向。
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推荐文章
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是谁热度:孟良崮战役的指挥官是谁热度: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是谁热度: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抗日时期著名战役热度:
上甘岭战役指挥官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记录,在上甘岭战争中中国部队的主要指挥官是秦基伟、崔健功和李德生三个人,而在联军的军队中担任指挥官一职的是詹姆士、史密斯和丁一权三个人,这六个人在各自国家的名气都是非常大的,其中秦基伟除了担任上甘岭战役指挥官一职之外还担任第十五军的军长职务,他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基伟作为上甘岭战役指挥官,将自己的一生都沉浸在了中国的国家建设之中,秦基伟出生在1914年的湖北,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安危着想,正是因为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正确指挥,使得当时的中国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抵住了被称为“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在这一次攻击中有了秦基伟的正确指挥才让上甘岭战争能够这么快就取得胜利,作为上甘岭战役指挥官他的所有决策都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他顶住了压力在其余俩位指挥官的辅助下正确指挥作战,最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作为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官,他们都有超高的心理素质,引领军队在困境中取得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甘岭是谁的胜利?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
他们不准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队的四十五师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万岁军”就做不到?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1、50年前的战火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相对于50年底鸭绿江边的岁月,中朝一方已小占便宜。
不过,在严酷的事实下,金日成已放弃要“统一朝鲜,解放南方”的一厢情愿的梦想。
历史的真相是:当时的情况曾是如此的严峻。
朝方扬胜讳败,令人很难找到中朝对当时战争的看法。
学者只好以美方的研究来叙述。
当时的事实是,9月和10月,联合国军连续攻下北朝鲜重兵把守的“喋血山岭(BLOODYRIDGE)”和“伤心岭(HEARTBREAKRIDGE)”。
联合国军损失了几千人,达到了战略目的;而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叫三角山)。
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5天内达到目标。
他动用了美第7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共7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在敌情判断上,志愿军则出现了巨大失误。
彭德怀指着地图对15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
失掉它,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但我方因为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判断失误,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15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西方的山谷地,五圣山方向只留下连秦基伟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45师,区区1万来人。
毛泽东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比较有把握的比例是3-4:1。
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6-7倍的优势兵力,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这场战役似乎已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
两个高地背后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上甘岭。
于是,战役被称为“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为“三角山战役”。
美军的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6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
在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炮火支持,一天伤亡550多人;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45师师长崔建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敌人爬上前沿阵地,战士则各自为战。
一天里,敌向上甘岭发射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即便如此,45师的前沿部队仍然坚持了4天,直到10月18日,才因为伤亡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该师逐次投入的15个步兵连被全部打残,最多的有30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
19日晚,45师倾力发动了反击。
597-9高地的9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顶部的巨石下掏了一个地堡,我军攻击受阻---地堡后来再现在《上甘岭》的电影里。
19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起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的炮兵拦阻射击,一发炮弹把他的左腿齐膝炸断。
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说,地堡就在我们的主坑道口上面,隔出450米。
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很清楚。
龙世昌是拖条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
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被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
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了。
龙世昌就用胸脯抵住往里压,压进去就炸了。
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乱飞,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在0号阵地上,135团的6连仅存16个人。
在对4个子母堡的爆破中,3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只剩下营参谋长张广生、六连长万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没喊后来那句让4.5亿中国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代价是黄继光、吴三羊牺牲、肖登良重伤。
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已7处负伤。
他爬起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
他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大为不满,上书陈情。
志愿军总部遂追授“特级英雄”称号---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种级别的荣誉。
15军战后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说道,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只有这样民族的优秀儿女,才能这样地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20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
45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21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数以上。
联合国军投入了17个营,伤亡7000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40个人。
美国的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战斗进入了坑道战。
电影《上甘岭》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
10月24日晚上,秦基伟把军部的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120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长,25个兵。
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
10月30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动用了133门重炮。
美7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
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
每秒钟一发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的战士在10月14日面对的是每秒钟6发的狂轰。
5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
次日凌晨,南朝鲜2师31团和阿比西尼亚营反攻,发动了40余次攻击。
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31团便完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战斗力。
11月1日,美7师、南朝鲜9师再度反扑,打到2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597-9全部表面阵地。
45师补充后,用于反击的10个连也全部打光。
11月15日,南朝鲜的9师和美187空降团分五路进攻,45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后送: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山打败了。
先后屯过300-400人的一号坑道,只走出了8个人。
下阵地的时候,又在炮火下牺牲了2个;到军部,又被饼干和牛肉罐头撑死一个。
随手抓把土,数出32粒弹片,一面红旗上有381个弹孔,一截一米不到的树干上,嵌进了100多个弹头和弹片。
上甘岭战役,双方的伤亡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毫无例外都有夸大对方损失、少报己方损失的毛病。
我方战报:歼敌25000余人,15军伤亡11529人,其中阵亡5213人。
美方战报:损失9000余人,中方死伤19000余人。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被鲜血浸透了。
2、谁的胜利?我们对朝鲜的历史,负得起责。
北朝鲜人对自己的历史,却未必负得起责。
板门店的谈判桌上,只有北朝鲜和联合国的旗帜。
北朝鲜人认为,南韩人不配作为谈判对手,而中国人,如果过分突出他们的功绩,那么“主体思想”的伟大之处如何体现?他们认为,这是金日成思想---即“主体思想”的伟大胜利,所以撤去了中国的国旗。
上甘岭注定要和“伤心岭”、“喋血山岭”一样,被北朝鲜的历史书所遗忘。
但历史终将恢复其本来面目,我们自己永远都不要遗忘先人们在另一片国土上为国家争来的荣誉。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可以叫做英雄。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是役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纪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1/4,美军共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弹,我们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区区3.8平方公里区域---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中,这两个第一天就该拿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此役之后,美军再没有向我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线上---战役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
朝鲜86年出版的50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
这是历史的崇山峻岭,让人们一眼就看见了她---呵,这是上甘岭!原本是二等部队的15军45师,这一战基本上打光,但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61年3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3支主力---第一军、第15军、第38军,交给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这位上将选择了15军,理由是15军是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15军。
历史记不完那一万多在战火中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和朝鲜半岛的五圣山揉和在了一起。
但这一役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
将军们也赢得了荣誉:几十年后,秦基伟将军踌躇满志地登上国防部长的位置。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得多。
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手雷---当时,这个东西我们造不出来,也没有那么多钱进口。
美国人会动用B-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已算是很奢侈了。
当年,美国的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大写道,(中国)的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
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从不和自己的祖国讲条件,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持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
他们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舞台艺术往往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夸张,美国的大片《珍珠港》就是例子。
历史事实是,日军损失飞机9架,飞行员21人,其中没有一架战斗机,但大家看到的是,美国搞掉了许多“零”式战斗机!但看看我们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可以说,没有一部中的英雄事迹是胡编乱造的,如果说不足,只能是他们表现的还不够,不能在屏幕上完整再现每秒钟6发重炮炮弹爆炸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