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程设计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基础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基础桩的受力原理、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基础桩的检测与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基础桩知识,分析桥梁工程中基础桩的选择与应用。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基础桩的简单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3. 学生能运用检测方法,评估桥梁基础桩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质量观念,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知识基础,对桥梁基础桩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基础桩的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桩概述- 基础桩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基础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基础桩受力原理- 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桩身强度及稳定性分析3. 桥梁基础桩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桩径、桩距的确定- 桩基施工图的绘制4. 桥梁基础桩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制桩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 桥梁基础桩检测与验收- 检测方法与技术- 验收标准与程序- 桩基工程质量评定6. 案例分析与讨论- 现有桥梁基础桩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 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 素填土, 层厚约1.5m, 稍湿, 松散, 承载力特性值fak=95kPa(号土层: 淤泥质土, 层厚3.3m, 流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65kPa。

(号土层: 粉砂, 层厚6.6m, 稍密, 承载力特性值fak=110kPa。

(号土层:粉质黏土, 层厚4.2m, 湿, 可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165kPa。

(号土层:粉砂层, 钻孔未穿透, 中密-密实, 承载力特性值fak=28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3.1和表3.2所示.表3.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孔隙比e含水量W(%液性指数I L标准贯入锤击数N压缩模量Es(MPa)素填土---- 5.0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粉砂0.81 27.6 -14 7.5 ❍粉质黏土0.79 31.2 0.74 -9.2 ⏹粉砂层0.58 --31 16.8表3.2 桩的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土层编号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3.5m。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 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 横向承重, 柱网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3.3所示, 该表中弯矩MK 、水平力VK 均为横向方向。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3.4所示, 该表中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

表3.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K(kN)MK( kN.m)V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2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3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4 1875 2160 2080 205 204 213 139 149 1345 2040 2280 2460 242 223 221 145 158 1486 2310 2690 2970 275 231 238 165 162 1537 2568 3225 3170 293 248 247 174 179 1658 2670 3550 3410 299 264 256 183 190 1709 2920 3860 3720 304 285 281 192 202 19110 3130 3970 3950 323 302 316 211 223 230题号FK (kN)MK( kN.m)VK(kN)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桩基础基础知识

桩基础基础知识

• 2 端承桩 • 1) 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端阻
力承受。较短的桩,桩端进入微风化或中等风化岩石时, 为典型的端承桩,此时桩侧阻力忽略不计。即桩顶极限荷 载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而桩侧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
桩。这种桩其长径比较小(l/d<10),桩端设置在密实砂
类、碎石类土层中或位于中等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基岩顶面。
– 深基础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和沉井等。基础是由埋于地基土中的若干根桩通过承台(或盖梁) 将其联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一种基础型式。
桩身可以全部或部分埋入地基土中,当桩身外露在地 面上较高时,在桩之间还应加横系梁,以加强各桩之间的 横向联系。若干根桩在平面排列上可成为一排或几排,所 有桩的顶部有承台联成一整体。在承台上再修筑桥墩、桥 台及上部结构。
桩基础设计正确,施工得当,则具有承载力高、稳定 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抗震能力强,适应性好,机械化 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耗用材料少、施工简便等特点。在 河水河道中,可避免水下工程,抵抗河流冲刷,简化施工 设备和技术要求,加快施工速度并改善工作条件。
三、桩基础的适用条件
基础类型往往通过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下列情
• 2)钢桩的形式与规格:
• A 钢桩形式:钢管桩与宽翼工字形(H型)钢桩等 型钢。
• B 钢桩规格:截面外径为400~1000mm,壁厚为9, 12,14,16,18mm。工字形钢截面尺寸为 200mm×200mm,250mm×250mm,300mm×300mm, 350mm×350mm,400mm×400mm,钢桩长度根据需要 定,可用对焊连接。
• C 钢桩的端部形式:钢管桩桩端分敞口和闭口两 种,工字形钢桩分带端板和不带端板两种。
• 3)钢桩的优缺点:钢桩承载力高,材料强度均匀 可靠,作护坡桩可多次使用。费钢材、价格高、 易锈蚀。采用防腐措施,如阴极保护,或在外表 涂防腐层。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实用版】目录1.课程设计的概述2.桩基础的定义和作用3.12 根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设计成果及对今后工作的启示正文【课程设计的概述】本篇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了 12 根桩的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它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码头等大型工程中。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桩基础的定义和作用】桩基础是指通过桩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的一种基础形式。

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桩基础可以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利用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减小不均匀沉降:桩基础可以避免直接承受地表土层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小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3.提高建筑物稳定性:桩基础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根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 12 根桩的桩基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桩基选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特性、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型。

常见的桩型有预制混凝土桩、钢管桩、钻孔灌注桩等。

2.桩位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桩基选型和荷载分布,合理布置桩位,使桩基承受的荷载均衡,避免局部荷载过大。

3.桩身设计:根据桩基选型、桩位布置、地基土特性等因素,确定桩身尺寸、材料、配筋等参数。

4.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根据桩身设计参数、地基土特性、桩基选型等因素,计算桩基础的承载力。

5.桩基础沉降计算:根据桩身设计参数、地基土特性、桩基选型等因素,计算桩基础的沉降量。

6.桩基础稳定性分析:根据桩身设计参数、地基土特性、桩基选型等因素,分析桩基础的稳定性。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地基土特性的不确定、桩基选型的选择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地基勘察:通过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了解地基土特性,为桩基础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桩基础在工程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承载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等特质。

因此,优质的桩基础设计是建筑物的基础,在建设项目中有重要的地位。

针对桩基础课程设计,从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设计依据、设计流程、施工技术等方面来分析,构建一套完整的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框架。

一、理论基础知识桩基础知识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地质学和力学知识,包括地质地基及其特性,地质力学原理、基础桩的类型和性能、桩的结构和形成机制、桩的试验方法等内容。

二、基本原理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有三个方面:1)地质力学原理:桩基础设计要考虑地质地基和地质力学特性,充分发挥桩基础特性,承载力和稳定性。

2)桩设计原理: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尺寸、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以保证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研究原理:在设计基础桩时,要利用各种研究方法,最多可以使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

三、设计依据桩基础的设计依据要素有:1)建筑物的荷载和重量:要考虑建筑物的静荷载、动荷载及风荷载等,并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重量,确定桩的尺寸、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

2)地质条件:要仔细调查地质条件,合理判断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并考虑地质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包括地质力学性质、坡度、深度等。

3)计算原理:要考虑桩基础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挠度等参数,根据计算原理,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四、设计流程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流程包括:1)前期准备:对桩基础设计做初步调研,收集有关资料,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设计分析:测定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尺寸、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等,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进行设计分析;3)施工计划:制定施工计划,包括工程周期安排、人力配置、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等;4)监理管控:对桩基础施工过程进行监理管控,以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1)施工准备:定位桩、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保持孔内湿度、确保桩周围稳定等;2)施工方法:地基支护、桩芯施工、浇筑、桩芯处理等;3)施工质量检测:取样检验、桩芯的分析试验、桩基础抗压实验等。

桩基础课程设计(1)

桩基础课程设计(1)

桩基础课程设计(1)一、概述桩基础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

桩基础不仅具有承受建筑荷载的能力,而且可有效地降低地基沉降,防止地基侧移,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桩基础的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桩基础的深刻理解。

二、课程大纲2.1 桩基础原理•桩基础的定义•桩基础的分类•桩基础的荷载传递机理•桩基础的作用2.2 桩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桩基础的荷载-位移特性分析•桩基础的设计参数选择•不同种类桩基础应用场合与设计方法2.3 桩基础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桩基础施工过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传授桩基础的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使学生对桩基础有系统、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包括桩基础的施工现场观摩、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查和实操演练等。

四、考核方法考核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

4.1 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察学生对桩基础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

4.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桩基础施工现场观摩和实操演练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一份通俗易懂的桩基础设计教材•一份桩基础设计软件——STAAD.Pro•一份桩基础施工操作手册六、教学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理解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掌握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和计算桩基础的荷载-位移特性•熟练掌握桩基础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具备解决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的能力七、桩基础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习桩基础课程对建筑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桩基础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

桩基础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
第10页/共26页
(4)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z i z quk w / q
其中 对于 sa 的 6群d桩基础
z
0 (F G) 2(a0 b0 ) qsikli (a0 2t tan )(b0 2t tan )
对于
s的a 群6桩d 基础
z
4(N
(de
u qsikli )
0 — 冲切系数; — 冲跨比,=a0 / h0, a0为柱或承台变阶处到桩边水平距离,当 0.25时, 取0.25;当 1时,取1;
F — 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柱底的竖向荷载设计值;
Ni —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冲切破坏锥体内基桩
或复合基桩的反力设计值之和。
2t tan )2
第11页/共26页
第12页/共26页
(5)桩基沉降验算
采用实体基础假设,以分层综合法计算。
s e s
第13页/共26页
5、桩身结构设计
构造要求 桩身配筋
预制桩配筋——由起吊和吊立的强度计算控制。 M1=M2=0.0429kql2,As=M/0.9fyh0.
灌注桩配筋——按桩身内力进行计算配筋。
第7页/共26页
(1)基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轴心 saf N R
偏心 saf Nmax 1.2R
地震作用效应Βιβλιοθήκη 合轴心 N 1.25R 偏心 Nmax 1.5R
N F G n
N
max
F
G n
M x ymax yi2
M y xmax xi2
1.2R
第8页/共26页
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受弯承载力和配筋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桩基础知识PPT课件

桩基础知识PPT课件
桩径大小无关。
• 一般粘性土中打入桩的临界位移 1~7mm • 砂土中打入桩的临界位移 4~10mm • 非挤土桩的临界位移大于挤土桩的临界位移
因为非挤土作用桩与 周边土体的摩擦作用
较小
桩侧极限摩阻力
✓ 按库仑强度理论表示的桩侧极限摩阻力:
u ca x tana
ca、φa——桩侧表面与桩周土之间的附着力和摩擦角,与土的性质、桩身材料、桩的设置效应
2、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原则
按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需满足下列规定: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 ✓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贯
试验参数确定 Ra 值; ✓ 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可按下式估算: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 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 验确定;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
静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基本标准,其他方法是静载试验的补充。
✓由于Nγ与Nq接近,q且p桩u径b远小cc于N桩c深* h,故桩端1b阻N力的* 理论表q达h式N可q*简化为:
q pu
ccNc*
qhN
* q
桩端阻力深度效应(临界深度)
与桩侧阻深度效应一样,桩端阻也存在深度效应现象。
即当桩端入土深度小于某一临界值hcp时,极限端阻
随深度线性增加,而大于该深度后则保持不变,这一 深度称为端阻的临界深度。
2、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法确定 ✓ 静载试验装置及方法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桩基工程课程设计引言: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桥梁和其他结构物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桩基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将桩植入地下,来提供额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桩基工程的课程设计内容,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桩基工程概述1.1 桩基工程的定义与作用桩基工程是指通过在地下打入或钻进桩体(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将结构荷载引入更深的土层以增加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土木工程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特殊土地等工程项目中,可以有效解决地基沉降、抗倾覆等问题。

1.2 桩基工程的分类桩基工程可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摩擦桩、端承桩、复合桩、静力压桩等。

每种桩基有其适用场景和特点,工程师在设计时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桩基类型。

二、桩基工程的课程设计内容在桩基工程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以下重要内容:2.1 地质勘察与桩基设计地质勘察是桩基工程设计的关键步骤,通过调查和采样地下土壤,了解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并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和环境要素,以确定合适的桩基设计方案。

2.2 桩基工程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和桩基设计规范,进行桩长、桩径、桩间距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他们将研究不同的荷载情况,并通过模拟测试和现场实验来验证桩基设计的有效性。

2.3 桩基施工工艺了解不同桩基类型的施工工艺是桩基工程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各种施工方法,并了解桩灌注桩、循环钻等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2.4 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学生将学习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对桩基质量的监测和检测。

他们将研究不同的质量指标,并学习如何确定和改进桩基施工的质量。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桩基工程的写手,我对这门课程设计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桩基工程在目前的土木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重大工程项目需要可靠的基础支撑,桩基工程正是为此而生。

《桩基础设计》课件

《桩基础设计》课件

桩基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计算
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
群桩承载力计算
群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桩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桩基承载力验算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
03
桩基础设计流程
地质勘察
总结词
获取地质信息
详细描述
通过地质勘察,了解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信息,为桩型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施工质量控制
01
施工质量控制是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到施 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检测等方面。
02
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施工设备管理、严格控制材
03
料质量、强化施工过程监督和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
05
桩基础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层建筑桩基设计
高层建筑桩基设计概述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荷载较大,对桩基设计的要求较高。本案 例将介绍高层建筑桩基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步骤。
设计要点
包括桩型选择、桩径和桩长的确定、承载力计算、沉降分析等方面 。
工程实例
通过具体的高层建筑桩基设计案例,展示设计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 。
案例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设计
桩基础类型
根据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
根据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通过锤 击、静压或振动等方法沉入土中;灌注桩是先成孔,再在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桩 身。
桩基础设计原则
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 求。
优化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桩型、桩 径、桩长和布置方式,降低工程造价 。

桩基础知识及施工要点讲义图文并茂ppt

桩基础知识及施工要点讲义图文并茂ppt
桩基础知识及施工要点讲义 图文并茂ppt
2023-10-30
contents
目录
• 桩基础概述 • 桩基础设计 • 桩基础施工 • 桩基础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桩基础概述
桩基础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桩基础是一种将建筑物荷载通过桩传递到地下土层的结构形 式。
特点
具有将荷载分散到较大面积的土层中、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减少沉降量等优点。
地下工程中桩基础的施 工难点和解决方案
地下工程中桩基础的实 例分析
05
总结与展望
桩基础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总结:桩基础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方法,用于提高建筑物和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桩基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发展趋势 • 多元化: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如建筑、桥梁、道路等。 • 精细化:桩基础技术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注重细节和精度,要求更高的质量和安全性。 • 绿色化: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等新技术。 • 挑战 • 技术更新迅速:桩基础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 • 高质量要求:随着桩基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复杂地质条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软土、山区等,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验收程序
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 验收,确保桩基质量符合要求 。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孔斜
钻孔或挖孔过程中可能出现孔 斜现象,影响桩基质量。解决 方案包括调整钻头或挖孔机的 转速和压力,确保垂直度。
塌孔
钻孔或挖孔过程中可能出现塌 孔现象,造成孔口漏水或塌陷 。解决方案包括采用护筒、泥 浆循环等措施保持孔壁稳定。

4.桩基础课程设计

4.桩基础课程设计

甲级
乙级 丙级
桩基础设计内容
(1)选择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 (2)确定单桩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设计值 (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 (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 (5)桩身结构设计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 (8)经济技术的方案比较
基本设计资料
1.设计桩基之前必须具备各种资料:建筑物类型及其规模、岩 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机具和技术条件、环境条件及当地桩基 工程经验
基础工程
桩基础课程设计
退出
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设计原则 桩基础设计内容
基本设计资料
桩的类型、截面和桩长
桩的根数和布置
桩身结构设计
承台设计
桩基础设计原则
1.桩基极限状态
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受荷达到最大承载能力导致整体失稳或发 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变形达到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 限值或桩基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
④框架—核心筒结构桩阀基础将桩相对集中布置于核心筒和柱下, 外围框架柱宜采用复合桩基
总而言之:
①桩数较少而桩长较大的摩擦型桩基,无论在承台的设计和施工方 面,还是在提高群桩的承载力以及减小桩基沉降量方面,都比桩数 多而桩长小的桩基优越。 ②如果由于单桩承载力不足而造成桩数过多、布桩不够合理时,重 新选择桩的类型及几何尺寸。 ③同一结构单元宜避免采用不同类型的桩。 ④同一基础的邻桩桩底高差,对于非嵌岩桩,不宜超过相邻桩的中 心距,对于摩擦型桩,在相同土层中不宜超过桩长1/10。
在高层或重型建筑中,采用大直径桩是有利的。但在碳酸岩类岩石地基, 当岩溶很发育、而洞穴顶板厚度不大时,则宜采用直径较小的桩和条形 或筏板承台
桩长的选择

桩基础基本知识点全解析

桩基础基本知识点全解析

桩基础基本知识点全解析桩基础是一种承受建筑物或其他工程重力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土层的一种基础形式。

它由桩体及其相应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组成。

下面是对桩基础基本知识点的全面解析。

1.桩基础的作用: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的重力荷载通过桩体传递到地下土层,同时还可以通过桩体的摩擦或桩端阻力来抵抗土体的侧向力和抗滑倒力。

2.桩基础的分类:桩基础可以根据桩体的材料、桩端工作状态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按材料分为木桩、钢桩、混凝土桩等;按桩端工作状态分为端桩和摩擦桩;按施工方式分为静压桩、动压桩、振动桩等。

3.桩基础的设计:桩基础的设计是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地下土层的条件以及桩体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桩的类型、数量和布置方式。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桩体的承载力、变形性能以及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4.桩基础的施工:桩基础的施工是将桩体深入地下土层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设备和工艺的选择、土质条件的检测和处理以及桩身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5.桩基础的承载机制:桩基础的承载机制主要包括桩端承载和桩周承载两种机制。

桩端承载是指桩体通过桩端的摩擦和桩端阻力来承受荷载;桩周承载是指桩体通过侧面的摩擦力来承受荷载。

6.桩基础的检测和监测:桩基础的检测和监测主要是用来评估桩体的承载性能和变形性能。

检测方法可以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发试验、钻孔观测等。

监测工作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使用阶段进行。

7.桩基础的优点和局限性:相对于其他基础形式,桩基础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较小的沉降变形以及较强的抗侧力和抗滑倒能力等优点。

然而,桩基础的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并且对地下水位和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8.桩基础的加固与加固:在一些情况下,桩基础可能需要进行加固与加固。

加固是指对已存在的桩基础进行加固,例如通过增加桩体的数量或改变桩体的类型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加固是指在已存在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桩体,例如通过在原有桩基础上打入新的桩体以提升整体的承载能力。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1. 引言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它能够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并传递到稳定的土层中。

本文将讨论桩基础的设计过程。

我们将从桩基础的类型、设计要求、计算方法和施工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桩基础类型桩基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摩擦桩:通过桩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

- 立桩:通过桩与土壤的承载力来传递荷载。

- 预应力桩: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以增加桩体的抗弯能力。

- 钢管桩:由钢管组成的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侧向力能力。

3. 桩基础设计要求在进行桩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 承载力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要求,确定桩的承载力。

- 稳定性要求:确保桩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发生倾覆和滑移。

- 抗浮托要求:应对桩基础可能遭受的浮托力进行抗浮托设计。

- 碰撞考虑:考虑桩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与其他结构或设备的碰撞情况。

4. 桩的计算方法4.1. 摩擦桩计算方法:摩擦桩的承载力主要由桩侧面土壤的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

根据土的性质和桩的几何形状计算桩的总承载力。

4.2. 立桩计算方法:立桩的承载力主要由桩端的承载力来传递。

根据桩端土壤的性质和桩的几何形状计算桩的总承载力。

4.3. 预应力桩计算方法:预应力桩的抗弯能力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桩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桩的长度和预应力的大小。

4.4. 钢管桩计算方法:钢管桩的设计需要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和钢管的材料强度。

通过计算桩的承载力和桩体的变形来确定钢管桩的设计参数。

5. 桩基础施工步骤5.1. 桩基础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和土壤的性质,确定桩基础的类型和设计参数。

5.2. 桩基础施工准备:准备施工现场,测量和标记桩位,并进行土壤勘探。

5.3. 桩基础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的打桩、拔桩或钻孔设桩的工艺。

5.4. 桩基础质量控制:进行桩基础的质量监测,包括钢筋的布置情况、混凝土的振捣和强度的检测等。

项目11.桩基础设计PPT课件

项目11.桩基础设计PPT课件
项目11.桩基础设计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桩基础设计概述 • 桩基础设计流程 • 桩基础设计计算 • 桩基础设计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桩基础设计
介绍桩基础设计的概念、原理和 特点。
适用范围
说明桩基础设计在不同类型建筑 和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目的和目标
目的
明确桩基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 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沉降和 变形。
设计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桩基类 型和尺寸,以确保建筑物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还需要考 虑施工方法和成本等因素,以 实现经济合理的目标。
案例二:大型桥梁桩基础设计
大型桥梁桩基础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包括水流、地质条件、桥墩荷载和桥 面跨度等。
大型桥梁桩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 方法和成本等因素,以实现经济合理 的目标。
总结词
地质勘察是桩基础设计的前提,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详细描述
通过地质勘察,了解工程场地的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位等情况,为桩 基选型和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桩基选型
总结词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
详细描述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结合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如预制桩、灌注桩等 。时要考虑施工条件、环境因素等。
结构设计
总结词
基于地质勘察和桩基选型的结果,进 行结构设计,确定桩径、桩长、配筋 等参数。
详细描述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桩基选型,进行 结构设计,确定单桩承载力、群桩承 载力等参数,并完成相关计算和分析。
施工图绘制
总结词
基于结构设计结果,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指导施工过程。
详细描述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

12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原创实用版)目录1.桩基础课程设计的概述2.12 根桩的设计要求3.设计过程与方法4.设计成果与分析5.总结与展望正文【1.桩基础课程设计的概述】桩基础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桩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计算技巧等多方面的知识。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由 12 根桩组成的桩基础,以检验学生对桩基础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12 根桩的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 12 根桩基础,要求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桩的数量:共设计 12 根桩,其中 8 根主桩,4 根副桩。

(2)桩的类型:主桩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副桩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桩。

(3)桩的尺寸:主桩尺寸为φ600mm×3000mm,副桩尺寸为φ500mm ×2500mm。

(4)桩的基础深度:主桩基础深度为 20 米,副桩基础深度为 15 米。

(5)桩的布置方式:主桩布置间距为 5 米,副桩布置间距为 3 米。

【3.设计过程与方法】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类型、尺寸、基础深度等设计参数。

(2)选型与方案比选:对可选的桩类型进行方案比选,从经济性、技术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方案。

(3)桩基础设计计算:根据选定的方案,进行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包括桩的承载力、沉降量、稳定性等方面的计算。

(4)绘制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计算结果,绘制桩基础的设计图纸,包括桩的布置图、详图等。

【4.设计成果与分析】经过以上设计过程,我们得到了 12 根桩的桩基础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计算,该方案在承载力、沉降量、稳定性等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5.总结与展望】本次 12 根桩的桩基础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桩基础设计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下土层中。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的桩基础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如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2. 桩的数量和布置: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桩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计算出桩的适宜直径和长度,以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

4. 桩的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5. 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根据选定的桩基础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6. 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尺寸和材料特性,计算桩基的承载力,以确保桩基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7. 桩基的沉降和变形计算:根据桩的尺寸和地质条件,计算桩基的沉降和变形,以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 桩基的施工监测和验收:对桩基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验收,以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的桩基础设计涉及到桩的类型选择、数量和布置、直径和长度、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承载力计算、沉降和变形计算以及施工监测和验收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桩基础,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分支,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桩基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部分(1)桩基工程概述:包括桩基工程的定义、分类、应用范围等。

(2)桩的种类及其特点:包括钢管桩、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桥墩等。

(3)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静力法、动力法等。

(4)桩基施工技术:包括钻孔灌注法、静压灌注法等。

2. 实践部分(1)现场勘察:对选定的建筑物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建筑物周边环境。

(2)设计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和理论知识,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施工过程模拟:通过模拟施工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桩基试验:进行桩基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课程设计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桩基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桩的种类及其特点、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桩基施工技术等。

2. 实践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设计方案和试验验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流程1. 理论部分(1)第一阶段:讲授桩基工程概述及桩的种类及其特点。

(2)第二阶段:讲授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3)第三阶段:讲授桩基施工技术。

2. 实践部分(1)第一阶段:现场勘察。

(2)第二阶段: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模拟施工过程。

(3)第三阶段:进行桩基试验,并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五、课程设计评估方式1. 理论部分:考试形式。

2. 实践部分:实验报告和操作技能考核。

六、课程设计注意事项1. 确保安全:在进行实践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确保准确性:在进行桩基试验时,要控制好各个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合理分工:在进行设计方案和模拟施工过程时,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课程设计目录1 .设计资料 (1)1.1 上部结构资料 (1)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1)2.1 选择桩型 (1)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4.1 ①—C柱的桩和承台的确定 (4)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承台) (5)6 .桩顶作用验算 (6)6.1 四桩承台验算(①—C承台) (6)7 .桩基础沉降验算 (7)7.1 C柱沉降验算 (7)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9 .承台设计 (10)9.1 四桩承台设计(C柱) (10)10.参考文献 (13)1.设计资料1.1 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mm350。

柱截面尺寸均为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mm5005001.2 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表3.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续表表3.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sk q 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pk q 单位:kPa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②层是灰褐色粉质粘土,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故:m5.1=++=+h8.221123.8由于第①层厚1.5m,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1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6m,即承台埋深为2.1m,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22.8-2.1=20.7m。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时,桩边长取300~400,故取350mm×350m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下段长11m(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3m,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2.2.1。

图2.2.1土层分布示意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式中sikq --- 桩侧第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表5.2.8-1(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

pkq ---―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表GE5.2.8-2(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值。

对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结的填土和以生活垃圾为主的杂填土不计算其桩侧阻力sikq 。

根据表1.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查表得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表2.3.1)。

表2.3.1 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层序 液限指数 经验参数法I L )(a sk kP q)(a pk kP q② 粉质粘土 0.867 42.552 ③淤泥的粉质粘土0.60856.912④粉质粘土0.80038.8001391.428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k sk uk Q Q Q p pk i sik A q l q u +∑=[]428.13910.3518.3812912.56)6.03.8(552.4235.042⨯+⨯+⨯+-⨯⨯⨯=450.170152.1469+=kN 1639.602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65.1==p s γγ)kN Q ppks698.99365.1602.1639Q R sk==+=γγ所以最终按经验参数法计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即采用kN R 698.993=,初步确定桩数。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下面以①—C 的荷载计算。

柱底荷载设计值如下:最大轴力组合: 最大轴力3121kN , 弯矩32 kN •m , 剪力20kN 最大弯矩组合: 轴力 3002 kN , 最大弯矩197 kN •m , 剪力62kN 最大轴力标准值:2400 kN4.1 ①—C 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F=3121 kN ,M= 32kN •m ,Q=20 kN初步估算桩数,由于柱子是偏心受压,故考虑一定的系数,规范中建议取1.1~1.2, 现在取1.1的系数, 即: ()根14.31.1698.99331211.1n =⨯=⨯≥R F 取n =4根,桩距 1.05m 3d =≥a S ,桩位平面布置如图4.1.1,承台底面尺寸为1.9m 1.9m ⨯。

图4.1.1四桩桩基础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该桩基属于非端承桩,并n>3,承台底面下并非欠固结土,新填土等,故承台底面不会于土脱离,所以宜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按复合基桩计算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目前,考虑桩基的群桩效应的有两种方法。

《地基规范》采用等代实体法,《桩基规范》采用群桩效应系数法。

下面用群桩效应系数法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①—C 承台) 承台净面积:22212.335.049.1m A c=⨯-=。

承台底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KPa f q k ck 22011022=⨯==kN n A q Q c ck ck 6.171412.3220=⨯==kN l q u Q i sik sk 152.1469==∑kN q A Q p p pk450.170==分项系数70.1,65.1===c p s γγγ因为桩分布不规则,所以要对桩的距径比进行修正,修正如下:4.235.049.19.1886.0886.0=⨯⨯==b n e A d a S09.07.209.1==l Bc 群桩效应系数查表得:64.1,8.0==p sηη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cece c c i c icc A A A A ηηη+=承台外区净面积2222.1)35.09.1(9.1m A e c =--=承台内区净面积92.12.112.3=-=-=e c c i c A A A m 2查表63.0,11.0==ec i c ηη31.012.32.163.012.392.111.0=+=+=c ece cc i c i c c A A A A ηηη 那么,C 复合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kN Q Q Q R cckcppkpssks 025.91370.16.17131.065.1450.17064.165.1152.14698.0=⨯+⨯+⨯=++=γηγηγη6 .桩顶作用验算6.1四桩承台验算(①—C 承台)(1)荷载取C 柱的max N 组合:F=3121 kN ,M= 32kN •m ,Q=20 kN 承台高度设为1m 等厚,荷载作用于承台顶面。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的重要性系数0λ=1.0.由于柱处于①轴线,它是建筑物的边柱,所以室内填土比室外高,设为0.3m ,即室内高至承台底2.4m ,所以承台的平均埋深m d 25.2)4.21.2(21=+=。

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竖向力有F,G,但是G 的分项系数取为1.2.kN G F 94.331594.19431212.12025.29.131212=+=⨯⨯⨯+=+作用在承台底形心处的弯矩∑=⨯+=kN M 5212032桩顶受力计算如下:kN y y M n G F N i 652.8506.046.052494.3315)(22max max =⨯⨯+=⨯++=∑∑ kN y y M n G F N i 318.8076.046.052494.3315)(22max min =⨯⨯-=⨯-+=∑∑ kN n G F N 985.828494.3315==+=kN R kN N 63.1095025.9132.12.1652.850max 0=⨯=<=γ0m in 0>N γkN R kN N 025.91398.8280=<=γ 满足要求(2)荷载取max M 组合:F=3002 kN ,M= 197kN •m ,Q=62 kN∑=⨯+==+=⨯⨯⨯+=+kNM kNG F 25916219794.319694.19430022.12025.29.130022桩顶受力计算如下:kN y y M n G F N i 152.907917.107235.7996.046.0259494.3196)(22max max =+=⨯⨯+=⨯++=∑∑ kN y y M n G F N i 318.691917.107235.7996.046.0259494.3196)(22max min =-=⨯⨯-=⨯-+=∑∑ kN n G F N 235.799494.3196==+=kN R kN N 63.1095025.9132.12.1152.907max 0=⨯=<=γ0min 0>N γkN R kN N 025.913235.7990=<=γ 满足要求7. 桩基础沉降验算采用长期效应组合的荷载标准值进行桩基础的沉降计算。

由于桩基础的桩中心距小于6d ,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

7.1 C 柱沉降验算竖向荷载标准值kN F 2400= 基底处压力kPa A G F p 820.7099.19.12025.29.19.12400=⨯⨯⨯⨯+=+=基底自重压力kPa d 63.331.21.26.03.175.15.15=⨯⨯+⨯=γ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 d P P 19.67663.33820.7090=-=-=γ 桩端平面下的土的自重应力c σ和附加应力z σ(04p z ασ=)计算如下: ①.在z=0时: 1)103.18(12)102.16(7.7)103.17(6.03.175.15.15⨯-+⨯-+⨯-+⨯+⨯==∑ii c hγσ=172.54kPakPa p b z b l z 19.67619.67625.044,25.0,02,10=⨯⨯=====ασα ②.在m z 2=时:kPa h i i c 14.189)103.18(254.172=-⨯+==∑γσkPa p b z b l z 324.21219.6760785.044,0785.0,1.29.142,10=⨯⨯======ασα ③.在m z 3.4=时kPa h i i c 23.208)103.18(3.454.172=-⨯+==∑γσkPa p b z b l z 96.5819.6760218.044,0218.0,526.49.16.82,10=⨯⨯======ασα ④.在m z 7.5=时kPa h i i c 69.220)109.18()3.47.5(23.208=-⨯-+==∑γσkPa p b z b l z 162.3519.676013.044,013.0,0.69.14.112,10=⨯⨯======ασα 将以上计算资料整理于表7.1.1表7.1.1z c σσ,的计算结果(C 柱)在z=5.7m 处,2.016.069.220162.35<==cz σσ,所以本基础取m Z n 7.5=计算沉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