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通过对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发现X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潜力。
在实验阶段,我们使用了一系列X技术,包括A、B和C等,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发现,使用X技术后,X产品的特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X技术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X技术、产品品质、效益、生产效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一直以来致力于提高食品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在这个背景下,应用新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和探索。
X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的可行性。
2. 方法2.1 X产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分析首先,我们对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低生产效率和品质不稳定等。
2.2 X技术介绍在分析了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后,我们介绍了X技术。
X技术是一种基于先进的A、B和C等技术的复合技术,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潜力。
2.3 实验设计和操作为了验证X技术在提高X产品品质和效益方面的作用,我们设立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A、B和C等技术,并将其应用于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同时,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以对比使用X技术前后的效果。
3. 结果与讨论3.1 X技术应用效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应用X技术之后,X产品的特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具体地,在产品质量方面,X技术的应用使得X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口感更加丰富,营养成分更加丰富。
在生产效率方面,X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3.2 X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而在X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势和局限性。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在密密麻麻的专业志愿中一眼就挑中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是我的兴趣所在,化学、生物,一直都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学科;“科学”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严谨、深入的一面;“工程”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好的发展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字当头,食品领域的知识当真应是无穷无尽的。
我的理解是,这门学科研究所有关于食品的知识,最终我们可以参与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等一系列的工作。
然而我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对这门学科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有的人谈到这个专业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是个吃货”,有的人将这门学科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混为一谈,甚至有人直接问我:“你们这个专业学完了毕业出来能干嘛啊?”由于周围人的不了解,甚至是个别人的误解,导致我身边的同学有不少人都想转专业,我想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个学科的不了解导致的。
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喜欢建筑、法学、金融这样的学科,因为家里人、朋友或者自己本身认为那些学科更加有用甚至更能赚钱。
但在我看来,赚钱并不是我们学习一门学科的真正目的,如果把赚钱当成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相信你的成就也就只能到达赚到钱为止了。
首先,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确实有不少都是“吃货”,他们出于对食品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专业,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确是很幸福的事;其次,食品质量与安全是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内的内容,但这门学科研究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它更多地是偏向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这一复杂的过程,综合性更强,也更实用;最后,相信能把这门学科学好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热爱食品的人,这样的人,何愁找不到工作呢?当然,若是眼高手低的话,相信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摘要1,3-位置选择性脂肪酶在1,3-甘油二酯(DAG)制备和油脂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脂肪酶催化油脂的醇解反应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酰基转移反应。
研究用特异性脂肪酶作为催化剂的反应过程中的酰基转移变化规律对于生产目标产物及1,3-位置选择性脂肪酶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1,3-位专一性酶lipozyme RM IM催化甲醇和棕榈油的醇解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底物比、反应温度和反应用酶量对醇解体系过程中产生的酰基转移的现象进行探究。
以期了解1,3-位专一性脂肪酶催化甘三酯醇解酯交换反应过程中的酰基转移,为1,3-位专一性脂肪酶在酶促醇解反应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棕榈油与甲醇的醇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的情况,包括1,2-甘二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甘二酯和2-单甘酯酰基转移后形成1(3)-单甘酯。
结果表明:当甲醇与棕榈油摩尔比小于3:1时,酰基转移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温度在50-60℃之间,酰基转移量会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酶量从4%增加到8%,酰基转移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酰基转移;醇解;脂肪酶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ABSTRACTAcyl migration has been researched by 1,3-positional specificity lipase(lipozyme RM IM)catalyzed palm oil with methanol in solvent free system,including acyl migration of1,2-diglyceride(1,2-DG)to 1,3-diglyceride(1,3-DG)and 2-monoglyceride(2-MG)to1-monoglyceride (1(3)-MG).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substrate molar ratio,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lipase loading on the acyl mig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methanol/oil molar ratio was not higher than 3:1, acyl migration increased with ration tim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rang of 50 ℃to 60 ℃,acyl migration increased great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and ration time.when lipase loading increased from 4% to 8%, acyl migration increased great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Key:Lipozyme RM IM;methanolysis;acyl migration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脂肪酶的存在 (1)1.2脂肪酶的选择性 (1)1.2.1脂质类型或底物的选择性 (1)1.2.2区域或位置选择性 (2)1.2.3脂肪酸和酰基供体的选择性 (2)1.2.4立体选择性 (2)1.2.5非选择性 (2)1.3 脂肪酶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 (2)1.3.1酯的水解 (2)1.3.2甘油解 (3)1.3.3酯化反应 (3)1.3.4醇解/酸解反应 (3)1.3.5酯交换反应 (3)1.4 不同因素对醇解产物的影响 (3)1.4.1底物摩尔比的影响 (3)1.4.2 温度的影响 (4)1.4.3 酶量的影响 (4)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4)1.5.1 研究目的 (4)1.5.2 研究内容 (5)第2章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材料与试剂 (5)2.1.2仪器设备 (6)2.2 实验方法 (6)2.2.1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6)2.2.2 醇解反应 (6)2.2.3高效液相分析反应产物 (7)2.2.4各因素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7)2.2.4.1底物摩尔比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7)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2.4.2温度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7)2.2.4.3酶量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7)第3章结果与讨论 (8)3.1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 (8)3.2醇解反应的产物 (8)3.3 不同因素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9)3.3.1底物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9)3.3.2温度对酰基转移的影响 (10)3.3.3酶量度酰基转移的影响 (11)第4章结论与展望 (13)4.1 主要结论 (13)4.2 问题与展望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7)酶促棕榈油醇解过程研究第1章绪论.1.1 脂肪酶的存在脂肪酶(lipase E.C. 3.1.1.3)又称三酰基甘油酯水解酶(triacylglycerol esterhydrolases),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学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导论》的心得体会姓名:曾日亮学号:49 班级:食品101我是一名以复读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南大的学生,因为复读时间冲冲过去了一年,因此我对选学校更加认真。
当问了几个老师后,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南大。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首先咨询了一下在南大上学的同学,他们更了解南大的什么专业更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一些专业,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作为第一志愿。
自己估计能录取到这个专业时,发现自己对这专业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个专业,都不怎么看好它,当我跟家里人说是这个专业时他们都不能理解。
所以我也有点忽视这个专业,希望自己不会被录取到。
但是,最终还是进入到自己选的第一专业,当得知自己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时,就慌忙向江南大学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同学询问这是干什么的。
她说:“我们实验做过粥。
”于是没开学就做了转专业的打算了。
又兼之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工资,更让我坚定了转专业的信念,连我妹妹都笑我以后是做麻辣的。
这是我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门课程的认识,即:这门课程很低端。
那时我对它的认识跟别人对它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后来由导论课的深入慢慢的对它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再是一个低端学科,当然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做饭,做麻辣等这些。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它涵盖化学,生物学,营养学,数学,甚至物理学、工程学等等,所要求的学科间的交叉程度也比一般学科要大很多。
虽然食品科学不像基础学科那样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前沿科技问题,但是食品科学却可以把它们这些部分已获得证实与解决的问题转换为造福人类的科技产品,使前沿科技由实验室的抽象走向大众的具体。
例如生物学、化学等学科新发现的检测方法能极大地提高食品的检测的速度与精度,微生物学的发展则极大地促进了发酵食品的生产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物理学发现的超流体现象使得食品加工与提纯加以改进。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旨在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综述论文将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热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历史背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对食品生产和处理的需求。
早期的食品科学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的改进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逐渐发展成熟,并且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包括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3. 研究方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模拟模型、数据分析和品评等。
实验室试验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内的模拟环境测试食品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模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食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数据分析则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已有数据,得出结论和预测结果。
品评则是通过专家和消费者的品尝和评价,评估食品的口感、香味和质量。
4. 热点领域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食品安全、食品营养和功能性食品等。
4.1 食品安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食品工程师通过控制和监测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环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和溯源,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4.2 食品营养食品营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品科学家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探索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他们还研究如何通过食物的选择和加工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
4.3 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一种通过添加特殊成分或改变食品的生产过程来提供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
食品科学家研究如何开发和制造功能性食品,以满足人们对特定健康需求的需求。
5. 未来发展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变化,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将不断涌现。
未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还将探索更多关于食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提高涉农本科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与研究[论文]
提高涉农本科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研究对涉农本科高校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传统现状进行分析,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进行了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和扩展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食品工程原理cai 仿真实验系统和实验室系统同步应用实验改革等多种形式改革,使得学生实验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教学质量实验技能食品工程原理是涉农本科高等学校食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考研课,在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如何提高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对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阐述的理论,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模式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实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和扩展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内容在严格执行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部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创新能力。
比如,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项目过多,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过少的问题,我们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主要是通过对实验项目进行了重组优化。
例如,我们对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实验;流体阻力测定;流量计校核三个实验进行重组优化,传统教学中,这是三个单独的验证性实验项目,通过重组优化后,我们把这三个实验综合成一个大的综合实验项目,不是单纯验证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在测定阻力时,把流量计可以看成局部阻力设施,测定出文丘里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的局部阻力系数,通过阻力大小比较各种流量计的优缺点,同时达到了强化课堂中对流量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阻力计算得出流量计校核的实验结论。
食品工程原理论文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不仅精于理论更重于实践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是食品学院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中详细的讲述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三传理论”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教会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食品工程设计及生产操作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把我们之前所学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等课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去解决食品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同时也为以后的课程作了铺垫,在大学的课程中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传理论之热量传递过程--------在自然界中,热量传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两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间,只要存在温差,且两者之间没有隔热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直到各处温度相同为止。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物料升温、冷却或保温,都涉及热量传递。
此外,有不少场合,热量传递是与其他传递同时进行的。
例如在干燥操作中,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同时发生;而在反应器中,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同时发生。
热量传递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移动或(和)振动来传递热量,流体中的热传导与分子动量传递类似。
对流传热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来传递热量,所以它只能在流体中存在,并伴有动量传递。
辐射传热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三传理论值质量传递过程--------例如敞口水桶中水向静止空气中蒸发,糖块在水中溶解,烟气在大气中扩散,用吸收方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转移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或工程上常见的质量传递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质量传递不仅是均相混合物分离的物理基础,而且也是反应过程中几种反应物互相接触以及反应产物分离的主要机理。
研究质量传递规律,不仅对传质设备(如板式塔、填充塔等)的设计很重要,而且对反应器的设计,特别在涉及受质量传递控制的反应时,也是很重要的。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是一门涉及食品加工、保存和营养学的学科,它综合了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学和化学工程学的知识,关注如何将原材料加工成安全、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食品。
在食品工程中,有许多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热处理原理热处理是食品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加热、制冷、干燥等过程,目的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热处理可以分为热处理、灭菌和杀菌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食品和操作条件。
真空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食品保存的方法。
通过将食品放入真空袋中,抽出袋内空气并密封,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真空包装技术的原理是减少氧气含量,降低微生物活性,避免氧化反应,从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酶促反应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酶促反应是指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能够促使食品分子之间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改变食品的性质。
通过控制酶促反应的条件和酶的种类,可以实现食品的改良和加工。
水活性水活性是指食品中水分子活跃性的程度,它对食品的微生物生长、口感和保存有着重要影响。
水活性越高,微生物生长速度越快,食品越容易变质;水活性越低,食品越容易保存。
在食品工程中,控制食品的水活性是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营养学原理食品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丰富的食品。
了解食品中不同营养成分的特点,掌握食品加工过程对营养成分的影响,是食品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通过合理设计食品原料和加工工艺,使食品既美味可口又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需求。
总的来说,食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第一篇: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科技技术也在不断成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本试验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 添加杏鲍菇菌汁进行乳酸发酵制成保健酸奶,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配方, 结果表明菌汁添加量15%、蔗糖用量7%、接种量、发酵时间为4.5小时,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 色泽微黄, 酸甜适中, 口感细腻, 具有杏鲍菇特有的清香味和淡淡的乳香味,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关键词:杏鲍菇;酸奶;保健食品:食品科学工程前言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又名刺芹侧耳, 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因其子实体具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1]。
在日本又有西洋侧耳、雪茸等美称, 其菌肉、菌盖和菌柄脆嫩, 味道鲜美, 具有杏仁香味, 风味独特, 故有“平菇王”、“ 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之一。
杏鲍菇自然分布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摩洛哥、中国新疆和四川西部等地。
杏鲍菇的人工驯化工作最早始于意大利国家,并且获得了成功。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 目前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已开始小规模生产, 并有大规模发展趋势。
开发杏鲍菇的深加工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杏鲍菇的产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2]。
所以杏鲍菇食用价值非常高。
据分析, 杏鲍菇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且都是L-型, 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同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寡糖。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我所认识的食品科学我的专业是生物工程,当我看到我的课表上有食品工程导论的时候,我觉得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学生物工程的要学习食品工程的知识啊,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但当我上过这些课后,我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原来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是息息相关的,食品工程离不开生物技术,等我们毕业后,一些有关食品工程的工作也是我们择业的选择。
当“食品”这个词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当然不会觉得它陌生,因为它之于我们的生命来说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虽然我们对食品很熟悉,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知识食品的成品,而对于它的制作却了解甚少。
一种常见的简单的食品都会经过比较漫长的繁琐的工序才能变成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摸样。
就拿我们每餐都要食用的大米来说,最初始的工序就是选种,而这些就业牵连到育种,要选取优质的父本和母本通过各种交配的到最优的种子;然后是种子的萌发,要考虑到种子萌发的温度以及湿度;再是幼苗下种的过程,要考虑到幼苗的行间距,还有水量;紧接着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要追肥、除虫以及补充养料等;稻谷成熟后就要采用机械收割,再用机械脱壳。
而这些脱过壳的大米还不能直接放到商场上销售,还要经过卫生部门的检查,检查合格后贴上商标才能成为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大米。
仅仅是生产一项大米就涵盖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等等一系列的学科,这说明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
食品科学不像一些前沿科学需要非常高端的科技,但是在生活中却是非常实用而且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储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是举足轻重。
就食品科学的涉足面而言,它也是一门博大的学科,它涉及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涵盖了食品生产运输与保存的各个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毕业论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可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的主题,并提供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研究,例如酿酒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等。
在研究中,学生可以探索改进现有技术、开发新的加工方法或者研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如何提高某种食品的加工效率,如何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或者如何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研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或者研究某种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去除方法。
在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例如PCR技术、质谱分析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纳米技术、冷冻技术等。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或者营养成分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变化规律,或者研究某种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营养评估方法和实验手段,例如营养成分分析、动物实验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如何利用食品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利用食品中的活性成分来抗氧化、抗炎等。
四、食品工程与装备的研究食品工程与装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工程问题或者装备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加工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或者研究某种食品生产线的优化和自动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基于突变温泉菌培养基的高蛋白质食品开发研究摘要:突变温泉菌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多样性,因此在食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以突变温泉菌为原料,利用发酵技术开发了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价值以及感官特点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在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独特。
因此,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质食品。
关键词:突变温泉菌;高蛋白质食品;发酵;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1.引言2.实验方法2.1突变温泉菌的培养和筛选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并纯化突变菌株,通过PCR扩增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物种鉴定。
2.2准备突变温泉菌发酵基质收集突变温泉菌培养液,并通过离心和过滤将细胞去除。
将菌液与发酵基质进行混合,使其达到最佳发酵条件。
2.3发酵条件将混合液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调控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因素,以促进突变温泉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3.结果与讨论3.1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通过分析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外观、质地、色泽以及水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我们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3.2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
这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品。
3.3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感官特点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对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口感、风味和香气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呈现出一种新颖的食品体验。
4.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突变温泉菌开发了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价值和感官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估。
结果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其营养价值丰富且口感独特。
因此,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质食品。
本研究为进一步突变温泉菌的食品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和理论指导。
食品工程原理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设计《Food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Design》ForewordFoo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odern life, and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people f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food industry, and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food engineering.Therefore, this book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its design principles. It include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xplores the food engineering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design of multiple food production lines.It is hoped that the book will provide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ofessional support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food engineering.Chapter 1 Introduction1.1 Overview of Food EngineeringFood engineering is a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which is used to process the raw materials into food and deliver them to consumers. Food engineering involves the use of chemistry,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to produce and process food.1.2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1.2.1 Principles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of scientific principles f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preservation and nutrition of foo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lude the principles of food chemistry, food biochemistry, food microbiology, food engineering, food safety, nutrition, and other related areas.1.2.2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Food engineering is the use of engineering principles to design and operate food processing systems and equipm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include thermodynamics, fluid mechanics, heat transfer, mass transfer, engineering mechanics, materials science, etc.1.3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The design of food engineering involves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equipment,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ntire system.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1)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2) The principles of process design;3)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 integration;4) The principles of equipment selection.。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也越发的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国际卫生组织(WHO)也将食品安全纳入到必须先要解决的11个问题之中。
督促各国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健康机制中必可不少的一项,并加快出台、完善各项政策,提供充足的资源来建立和强化各国的食品安全,包括针对减少食源性疾病之系统的和可持续的预防措施的开发和应用。
食品科技因此开始凸显其重要性。
本文就以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为主要路线,针对其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阐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科学;发展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研究在食品科学里是重要的研究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人口增长问题、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问题、食品生产工业化问题、及国际旅游方面和食品消费形式的变化等问题[1]。
而人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另外,在食品安全中的新技术也是关注的重点,包括食品辐射和源于新生物技术的食品。
而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考虑诸多因素(生物技术,营养和行为科学,化学和物理分析,信息技术,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的通力协作)。
学术界如何界定食品科学?对于食品科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解决的安全问题上,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将食品科学看做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它介于农业科学、营养科学和行为科学之间[2]。
目前,全世界的生物转基因技术都在以植物对害虫的抵抗力,对干旱、盐碱地等恶劣条件适应力,提高植物内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等为主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题目: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摘要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
由于杜仲具有防治高血压、提神抗劳、增强免疫功能、抗肌肉骨骼老化、清除体内“垃圾”、防癌抗癌等药理保健作用,杜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的开发项目中。
近些年来,杜仲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颇为热门。
本实验分别采用两种枯草芽孢杆菌以及两种酵母菌对杜仲叶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杜仲叶中绿原酸、多糖、蛋白质等成分的提取及测定。
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对于杜仲叶应用于饲料添加剂最合适的发酵菌种,可促进杜仲叶的深加工和利用。
关键词:杜仲饲料添加剂发酵绿原酸多糖蛋白质ABSTRACT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Chinese endemic species of woody plants and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Du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ucommia ulmoides has high blood pressure, refreshing,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fatigue resistance, ageing, musculoskeletal cleared body "junk", cancer prevention and fighting against cancer and pharmacological health care function,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widely used in health food, cosmetics, etc. In the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eucommia ulmoides oliv as feed additives research rather popular. The experiments were to use two kind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wo yeast of eucommla ulmoides were, and after fermenta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chlorogenic acid in, polysaccharides, such as protein component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e determined the eucommia ulmoides oliv for applied to feed additive the most appropriate fermentation strains, can promote the deep processing and use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不准确)Key Words:Eucommia ulmoides Oliv; feed additive;ferment; chlorogenic acid; polysaccharide; protei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文献综述 (5)1.1杜仲叶概述 (5)1.1.1杜仲叶的主要成分 (5)1.1.2杜仲叶的主要生理作用 (5)1.2杜仲叶饲料添加剂 (7)1.2.1 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及特点 (7)1.2.2 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加工 (8)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第二章实验部分 (10)2.1实验材料 (10)2.1.1 菌种来源 (10)2.1.2 杜仲叶样品来源:采集 (10)2.1.3 主要试剂 (10)2.1.4 主要仪器 (11)2.2实验流程 (11)2.3发酵方法 (11)2.3.1 培养基 (12)2.3.2 菌种的扩大培养 (12)2.4检测方法 (12)2.4.1绿原酸含量测定 (12)2.4.2 多糖含量测定——蒽酮比色法 (13)2.4.3 蛋白质含量测定 (14)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7)3.1实验数据 (17)3.1.1 绿原酸含量测定 (17)3.1.2 多糖含量测定 (18)3.1.3 蛋白质含量测定 (20)3.2结果分析 (20)3.2.1 杜仲叶在夏、秋两季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 (20)致谢 (22)第一章文献综述1.1 杜仲叶概述杜仲系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亦是重要的中药材。
食品工程原理论文
HACCPHACCP表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
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种不可接受的威胁。
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
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在HACCP中,有七条原则作为体系的实施基础,它们分别是:1)分析危害–检查食品所涉及的流程,确定何处会出现与食品接触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体。
2)确定临界控制点–在所有食品有关的流程中鉴别有可能出现污染体的、并可以预防的临界控制点。
3)制定预防措施–针对每个临界控制点制定特别措施将污染预防在临界值或容许极限内。
4)监控–建立流程,监控每个临界控制点,鉴别何时临界值未被满足。
5)纠正措施–确定纠正措施以便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临界值未被满足。
6)确认–建立确保HACCP体系有效运作的确认程序。
7)记录–建立并维护一套有效系统将涉及所有程序和针对这些原则的实施记录,并文件化。
需要指出的是,HACCP不是一个单独运作的系统。
在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中,HACCP是建立在GMPs和SSOPs基础之上的,并与之构成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体系。
HACCP更重视食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控制,使之与食品安全相关联。
例如从经营活动之初的原料采购、运输到原料产品的储藏,到生产加工与返工和再加工、包装、仓库储放,到最后产成品的交货和运输,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并制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s)。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涉及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采购与销售、仓储运输、生产、质量检验等等,为的是在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各个环节保障食品的安全。
另外HACCP还要求企业有一套召回机制,由企业的管理层组成一个小组,必须要有相关人员担任总协调员(HACCP Coordinator)对可能的问题产品实施紧急召回,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究[论文]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究《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工程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是该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
分析了在学习该门课程中学生工程能力的现状,建立多种教学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食品工程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食品工程原理工程素质〓学生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食品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科研和创新的能力及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工程素质就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内容概念多、物理量多、方法多、图表多、公式尤其是经验公式多且计算复杂,还有设备及其内构件复杂多样是本课程内容的一大特点,这些复杂的内容必须以实践的观点,从工程实践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而目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从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得在学习食品工程原理时不得要领,对有些内容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感到莫明其妙,尤其在实际问题面前往往束手无策。
所以,工程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成为该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学生必须尽早建立工程意识,会灵活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食品生产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这也是用人单位和社会对高校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一、学生工程能力的现状《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涉及到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中所用各种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
其中计算公式很多,计算量大。
学生普遍认为该门课程重要,但又感觉较为难学。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基础理论涉及高等数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机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范围较宽,内容较广,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
其主要表现在:(1)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衔接,只会从理论角度按照书本上的理论解题,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X公司红酒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
通过采用质谱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感官评价等方法,发现红酒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并且其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同时,红酒的总酸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酒的口感在储存过程中会逐渐变得酸涩,但这种变化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储存温度和时间的调节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引言红酒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酒类饮品,在储存和酿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酒的品质和口感。
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究红酒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对于提高红酒的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X公司的红酒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于20℃、25℃、30℃、35℃、40℃的环境下进行储存,共计6个月。
2. 化学分析:每个月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用质谱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的含量。
3. 感官评价:每个月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请10名专业品酒师参与感官评价,对样品的香气、口感、色泽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价。
结果与分析1.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储存过程中红酒中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加,且总酸度也逐渐升高。
其中,乙醛和乳酸的含量增加速率较快,乙酸的含量增加速率较慢。
2. 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储存3个月以后的红酒口感开始变酸涩,但香气和色泽基本保持不变。
储存6个月后,口感变得更加酸涩,但依然能够接受。
3. 结合化学分析和感官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20℃-30℃的环境下储存3个月左右为最佳,此时红酒的口感最佳,不过储存时间过长会导致口感过于酸涩。
结论本文通过对X公司红酒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红酒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同时总酸度会升高。
红酒的口感在储存过程中也会逐渐变酸涩,但这种变化是可控的。
因此,为了保持红酒的品质和口感,我们建议将其储存在20℃-30℃的环境下,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不仅精于理论更重于实践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是食品学院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中详细的讲述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三传理论”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教会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食品工程设计及生产操作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把我们之前所学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等课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去解决食品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同时也为以后的课程作了铺垫,在大学的课程中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传理论之热量传递过程--------在自然界中,热量传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两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间,只要存在温差,且两者之间没有隔热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直到各处温度相同为止。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物料升温、冷却或保温,都涉及热量传递。
此外,有不少场合,热量传递是与其他传递同时进行的。
例如在干燥操作中,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同时发生;而在反应器中,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同时发生。
热量传递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移动或(和)振动来传递热量,流体中的热传导与分子动量传递类似。
对流传热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来传递热量,所以它只能在流体中存在,并伴有动量传递。
辐射传热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三传理论值质量传递过程--------例如敞口水桶中水向静止空气中蒸发,糖块在水中溶解,烟气在大气中扩散,用吸收方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转移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或工程上常见的质量传递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质量传递不仅是均相混合物分离的物理基础,而且也是反应过程中几种反应物互相接触以及反应产物分离的主要机理。
研究质量传递规律,不仅对传质设备(如板式塔、填充塔等)的设计很重要,而且对反应器的设计,特别在涉及受质量传递控制的反应时,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在环境工程、航天技术以及生物医药工程中,质量传递都起着重要作用。
质量传递有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种方式。
分子扩散由分子热运动造成;只要存在浓度差,就能够在一切物系中发生。
对流扩散由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所引起,仅发生在流动流体中。
质量传递的中心问题是确定浓度分布和传质速率。
浓度分布可在已知速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对流扩散方程解出。
传质速率又称质量通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质面积所传递的质量。
求取浓度分布可作为确定质量通量的基础。
在对流扩散的研究和计算中,常将传质速率表述为传质分系数与传质推动力(浓度差)的乘积,于是确定传质分系数成了质量传递的计算和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质量传递的研究方法与热量传递的研究方法颇为相似;但热量传递过程中所传递的只是热量,而在质量传递时,物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本身在迁移着。
因之质量传递更为复杂。
简称传质。
物质系统由于浓度不均匀而发生的质量迁移过程。
某一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尚未达到相平衡即有浓度梯度存在时,这一组分就会由比平衡浓度高的一相转移入浓度低的一相,直至两相间浓度达到平衡为止。
一相中若浓度不均,传质也可以在一相内发生,两相流体间的传质在工业过程中较为重要,可借以分离混合物。
气体吸收,空气的增湿、减湿,以及液体的蒸馏、精馏,是属于气液系统的传质过程。
液液萃取是属于液液系统的传质过程。
固液萃取(即浸取)和离子交换是属于液固系统的传质过程。
干燥和吸附则是属于气固系统的传质过程。
三传理论之动量传递过程--------在流动着的流体中动量由高速流体层向相邻的低速流体层的转移,与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并列为三种传递过程。
动量传递影响到流动空间中速度分布的状况和流动阻力的大小,并且因此而影响热量和质量
的传递。
动量传递是化工设备研究和设计的基础。
动量传递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粘性流体流动。
动量传递速率由动量通量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动量。
由物理学的动量定理推知:动量传递的结果,在层间必出现剪切应力τ,大小等于动量通量。
对AA层来说,剪切应力的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反,它阻滞流体的前进;对BB层来说,剪切应力的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同,它推动流体前进。
动量传递研究的基本点是动量通量τ(即剪切应力)和速度梯度dux/dy(即剪切应变率)的关系。
对分子尺度上的动量传递,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率的关系反映流体的力学属性。
根据这种关系的不同,流体有理想流体、粘性流体、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之分(见粘性流体流动)。
对微团尺度上的涡流动量传递,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率的关系不仅因流体性质而异,而且与流动空间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边界表面状况和流动速度等有关。
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率的关系,常被运用于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运动方程之中,借以求解速度分布和流动阻力。
三传理论为食品工程原理这门课的主线,他包含了食品生产中各种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基本计算以及典型设备的构造原理。
只有深刻的掌握和学习好三传理论,才能学好食品工程原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更多专业课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