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
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
![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7a8014524de518974b7d92.png)
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伴随着人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而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和正常儿童明显不同,既冷漠麻木,又暴躁易怒。
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许多怪异行为都与其情绪失常有关。
一、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特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暴躁,不易控制,外部表现简单。
一方面,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冷漠,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情绪暴躁,喜怒无常,不易控制。
由于存在明显的语言发育落后及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他们的情绪表达方式往往很简单,只会用哭闹、尖叫、发脾气,以及自伤、攻击他人等冲动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反应,严重的会有撞墙、扯头发或咬手等自伤行为。
正常儿童的表情丰富而准确,他们可以借助于面部表情、动作表情、言语表情等多种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而自闭症儿童的表情则简单而粗暴。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很不稳定,有时会表现出极不适宜的、异常的、激烈的情绪反应。
比如,有时候会在兴奋的气氛下哭泣,也有时候会在悲伤的气氛下欢笑,一点点小事就会让他们暴跳如雷。
二、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处理(一)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导致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老师平时要仔细观察儿童情绪问题发生的频率、强度、对周围环境和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地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
(二)把握时机,积极处理导致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原因复杂,发生时间、频率也不固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儿童实际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那么,面对自闭症儿童的负面情绪,如何进行积极处理呢?1、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的情绪问题发生以后,不能进行简单的压制,那样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具体做法包括:拥抱孩子,让孩子有安全感;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绪;用心倾听,读懂孩子的情绪;先处理情�w,后处理事情,不急于下判断;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和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ppt课件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10b441fab069dc5122013c.png)
编辑课件
27
案例一
xx是一名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学生,休息时总爱到图书馆看书。
前因
休息时,xx在图书馆专注地阅 读喜爱的图书,坐在他前面的 两个同学正在高声地讨论刚才 测验的题目。
行为
后果
xx,猛力摇动椅子和喃喃自语,同学吓呆了,立即离开图书馆,
最后更把图书扔向同学。
xx继续看书。
行为问题的功能
编辑课件
10
功能评量
步骤: 1.清楚描述问题行为 2.观察、详细记录 3.资料分析,做出假设 4.调节环境以测试行为的功用 5.订定明确的行为目标
编辑课件
11
案例:
1、清楚描述问题行为:
四年级的自闭症学生x,男性,今年11岁。 对于外界声音敏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也较弱。常因为嘈杂的声音、咳 嗽声或是突然发出的声音等发脾气,难以控制。常表现出咬自己的手,用后脑撞 墙等攻击性行为。 很少有主动语言出现,较被动的。但对于信任的人如父母或熟悉的老师能 用简单的口语表达生理需要,如“上厕所”、“想喝水”等。 该生有一个正常的妹妹,现年5岁,妈妈为了孩子已经放弃了工作,用无 限的爱心和耐心去辅导孩子,但是对哥哥的疼爱多过妹妹,当林发脾气时,妈妈 的表现经常是过分的特爱;爸爸因为工作较忙的关系很少接触孩子。 该生已在特殊教育学校三年,在学校里,同伴没有较好的能力去理解和帮 助他,甚至无意间诱导他的不良行为或模仿同伴的不良行为。
编辑课件
14
表1.第一次观察记录表
第
第
第第
第
第
第
时间
一
二
三四
五
六
七
天
天
天天
天
天
天
行为 A
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
![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c1bc2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f.png)
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地精神疾患,是全面发育障碍的一种。
在特殊教育中如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是一个热点也是个重点。
本文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表现、特点,以及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法及对策,使自闭症儿童能够适应环境,并融入到正常地生活中去。
关键词:自闭症;特殊儿童;情绪行为;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一般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突出,行为刻板,智力异常,感觉异常;容易伴随其他常见行为,如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对于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如主要以下几种: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游戏治疗、音乐治疗、药物辅助治疗等。
一、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给儿童带来的困难。
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
二、行为矫正技术所谓行为矫正技术(Behaviormodiflcation),通常指的是依据学习原理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
(一)呼吸放松训练当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发生时,要求儿童立即将双手放在头上,从头开始、到肩、到腰、再到腿(坐姿、站姿均可),每个部位都可以停留15到30秒钟。
如果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或数数能力,指导者可以叫他数数(从1数到30)来计算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注意力。
如此反复练习,至到情绪稳定为止。
(二)忽略与强化忽略属于行为矫正技术里的“消退法”。
如果当儿童出现拉扯头发,撞墙等情绪行为时,如果指导者立即做出反应,有时可能往往起了反作用,反而增强了这一系列行为。
儿童自闭症的情绪感知和表达问题
![儿童自闭症的情绪感知和表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484f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7.png)
儿童自闭症的情绪感知和表达问题引言: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
在这些缺陷中,情绪感知和表达问题是最常见的。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闭症患者在情绪感知和表达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干预方法。
情绪感知问题:儿童自闭症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感知问题。
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语言语调。
这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经常出现误解和困惑。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分辨出他人的愤怒或悲伤,从而无法适当地回应。
这种情况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感到困难,也导致了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孤立感。
情绪表达问题:除了情绪感知问题,儿童自闭症患者还经常遇到情绪表达问题。
他们往往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无论是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还是语言表达。
这使得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难以传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爆发或沉默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内心状态。
这种情况不仅给他们自己带来困扰,也给他们的家人和教育者带来了挑战。
干预方法:针对儿童自闭症患者的情绪感知和表达问题,有一些干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这些困难。
1.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儿童自闭症患者可以学习如何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
这包括教授他们识别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语言语调的技巧。
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他们可以学习适当地回应不同的情绪,并提高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2. 情绪识别工具:使用情绪识别工具可以帮助儿童自闭症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绪。
这些工具可以包括图片、卡片或电子设备,用于展示不同情绪状态。
通过与这些工具进行互动,他们可以学习将自己的情绪与特定的情绪标签联系起来,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绪调节技巧:儿童自闭症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情绪调节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包括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情绪识别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情绪激动或焦虑,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论:儿童自闭症患者在情绪感知和表达方面面临着挑战,这给他们的社交互动和生活带来了困难。
儿童自闭症的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
![儿童自闭症的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9f81b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5.png)
儿童自闭症的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交流、语言能力和行为表现。
与其他儿童相比,自闭症患者在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儿童自闭症的情绪调节问题以及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认知、理解和管理能力。
对于儿童自闭症患者来说,情绪调节困难是常见的特征之一。
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也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可能导致他们的情绪反应异常或不适当,例如出现剧烈的情绪爆发或沉默寡言。
为了帮助儿童自闭症患者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1. 提供情绪识别的支持:儿童自闭症患者通常对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理解有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情绪,可以使用图片、绘画或其他视觉辅助工具来展示不同的情感表达。
同时,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及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情绪。
2. 建立情绪表达的方式:儿童自闭症患者可能无法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了帮助他们有效地表达情绪,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例如情感图表或情感日记,让他们选择和标记自己的情感状态。
此外,提供一些简单的情绪词汇,让他们能够用简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创造情绪调节的环境:儿童自闭症患者对环境的变化和刺激更为敏感。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可以创造一个稳定、有秩序和可预测的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规律的日常活动和建立清晰的规则来实现。
此外,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让他们在需要时可以独自冷静下来。
4. 教授情绪调节策略:儿童自闭症患者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深呼吸、放松练习、适当的体育运动等都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焦虑。
同时,教授他们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例如寻求帮助、与他人分享感受或使用适当的沟通方式。
5. 培养社交技能:儿童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交流方面存在困难,这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挑战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3557bd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e.png)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挑战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以社交互动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为特征。
自闭症儿童在行为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1. 重复行为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如摇晃身体、挥动手腕等。
这些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安全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提供替代行为:提供适当的替代行为,如提供绕椅子走动的选择,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 制定规则和时间表:建立稳定的日常规律,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某种特定行为。
- 提供感官刺激:提供一些感官刺激,如绳索、毛绒玩具等,以减少刻板重复行为的频率。
2. 社交互动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社交互动困难,例如难以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缺乏兴趣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为了帮助他们克服社交互动困难,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故事书和社交模型等活动,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能,如眼神接触、分享和回应他人。
- 创造社交机会: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交机会,如参加社交集会、与同龄人一起参加活动等,让孩子有机会与他人互动和交流。
- 鼓励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与他人共同分享的机会,以促进社交互动。
3. 沟通障碍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沟通障碍,包括语言发育滞后、语言交流困难以及理解他人的语言。
为了改善他们的沟通能力,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使用图像辅助工具:使用图片、符号或图表作为沟通的辅助工具,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进行沟通,避免使用复杂的语句和隐喻。
- 启发式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回应来教导他们正确的语言交流方式。
4. 应对焦虑和挫折自闭症儿童往往容易感到焦虑和挫折,因为他们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较差。
以下是一些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挫折的方法:- 预测和准备:提前告知孩子即将发生的事情,并帮助他们制定应对策略,以减少焦虑和挫折感。
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解决办法
![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154d7402768e9951e7381a.png)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部门:感统部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
对于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不良情绪行为。
情绪问题也是自闭症儿童的常见问题。
有些自闭症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情绪的认知和表达的能力有所进步,父母为他的进步而高兴,但进步也常带给照顾的另类问题。
例如:对别人欺负他的事情比较能理解而会难过生气,这时父母要怎样安慰他呢?看到他生气,回家后破坏东西、自言自语等,原先已消失的问题行为在遇到挫拆时,遇到不快乐、生气的事情时,反而更变本加厉,实在让父母不知所措。
还有,孩子也会嫉妒、报复,甚至反击,尤其是在电视上看到某人被人欺负后用武器报复的例子,而加以模仿,当被欺负时,他居然真的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去,而使老师家长乱成一团,要求家长把孩子留在家里“休息”几天。
随着能力成长,孩子的自尊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多,自主性越来越强,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但却对整体环境不够了解,而不明白他想做的是不恰当的事。
例如半夜要爸爸骑摩托车载他绕一圈,爸爸很累了不允许,但他认为他想要,为什么爸爸不答应他,就大发脾气。
像这样,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想事情,会使别人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没同情心?”又例如看到妹妹哭自己觉得难过,他想叫妹妹不要哭,但不知道用适当的方法,可能过去拍她两下,结果妹妹哭得更大声。
这就是因为不会站在妹妹的立场去想:她为什么哭?我要讲什么话用什么方法安慰她?也有些自闭症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问题没有减弱,并且出现自伤、他伤等问题,而年龄的增长也让我们无法阻止他的攻击或者自伤行为。
例如自己的身体不适或者有什么情感没有及时的去沟通就会撞墙或者拍打其他孩子。
对于没有自伤或攻击行为的自闭症儿童我们需要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进行相关的引导,例如:采用忽略与增强、积极强化、厌恶治疗、自我控制能力训练等方法。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435a08da38376baf1faeed.png)
•
•
图1. 可能原因分析 (第一次观察)
• 注:0—14 为发生行为的次数
• 图1的结果显示,该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身表达的能力有 限,导致不能让别人及时知道他的意愿,包括意愿未达成、环境嘈杂等。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
• 4、调节环境已测试行为的功用:
• 对目标行为的结果,主要是以教师或家长对目标行为及时处理的方式和态度,它们可
•行为问题功能检核架构图
•前因事件
•行为问题
•后果事件
•想要
•不想要 •其他
•他人 的注意、 感官刺 激、减 轻焦虑、 物品、 活动、 他人的 协助
•正在做的事情 被阻止、正在 操作的物品被 拿走、被要求 学习或做某事、 被骂或被处罚、 身体被碰触、 被不舒服的声 音或光线刺激、 被注意
•身体 不适、 紧张或 兴奋过 度、课 程或工 作太难、 不了解 状况、 服药或 停药
正向行为支持的目标除了减少或消除老师和家长们所关注的行为,还 包含了协助个体发展较佳的沟通、社会及自我控制技巧、培养与周 围 的人和事更正向的关系,以及在学校、班级或社区等生活环境中, 扮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
•个人行为领域
•学生资产
数学逻辑思维强 有艺术天赋 记忆力强
缺乏的行为
沟通能力弱 社交理解弱 情绪管理能力弱
不服从行为
•不遵守规则 不遵从别人的要求 和指示
干扰行为
乱发脾气 尖叫
破坏行为
攻击性行为 自我伤害 对他人的攻击 对财物的攻击
影响学生本身及其 他人的学习
影响整个家庭、课 堂或公共场所的其 他人
带给成人很大的 压力
对学生本身或其 他人产生危险
自闭症儿童情绪及行为处理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与干预措施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与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bff31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5.png)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与干预措施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互动、语言和情绪表达能力。
这些孩子常常面临着情绪调节困难,对于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控存在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并介绍一些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识别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难以准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表达,无法理解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的含义。
这使得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缺乏准确的情绪反应,导致沟通困难和误解。
2. 情绪表达障碍:自闭症儿童往往无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的困难,或者通过非语言方式(如身体动作、咆哮或自伤行为)来表达情绪,这给他们和周围人带来了困扰和不适。
3. 情绪调控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无法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爆发,表现出剧烈的愤怒、焦虑或沮丧,而缺乏应对和缓解情绪的技巧。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或自伤行为。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1. 情绪教育: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会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可以使用图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学会观察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提高情绪识别能力。
2. 情绪表达训练: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使用情绪图表、情绪日记等工具,让他们学会用言语或其他替代性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
3. 情绪调节技巧训练:提供情绪调节技巧的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会应对和缓解负面情绪。
例如,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运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控制情绪的激动,并找到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
4. 社交技能培训: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互动的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方式,让他们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情绪交流和合作。
5. 家庭支持和教育:家庭的支持和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孤独症孩子青春期常见情绪行为表现及处理建议
![孤独症孩子青春期常见情绪行为表现及处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4693842284ac850ac024294.png)
孤独症孩子青春期常见情绪行为表现及处理建议孤独症孩子青春期常见情绪行为问题1.焦虑情绪2.抑郁3.冲动伴攻击性4.自伤、自残5.性兴奋增高焦虑情绪表现为胆小、紧张、忧虑,由于他们的言语表达困难,不能正确地表达内心体验,只能靠观察到孩子的异常表现。
如对周围人及事物过分敏感,好猜疑,做事犹豫不绝,纠缠家里人,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怕黑暗,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坐立不安。
有的孩子拒绝上学,不能提及学校的事,如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即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吵闹不止,或伴有强迫动作,如反复关门,表现得非常警觉,反复上卫生间小便,实际又没有,发脾气哭闹等等。
有些孩子表现躯体不适:心跳呼吸加快,疲倦,四肢发凉,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食欲明显减少,个别伴有呕吐、腹泻、小便频、每次量少、入睡困难,黑白颠倒,易惊醒,多恶梦,情绪变化无常。
抑郁表现情绪不稳定,外界环境的稍稍改变,易引起情绪变化无常、低落、回避、退缩、怕困难、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差、兴趣范围减少,活动明显减少,整天闷闷不乐或不高兴,反应迟钝,与人接触更为减少,接触被动,不愿出门,问话回答极为简单。
有的孩子多卧床,生活懒散,洗漱、进食均表现被动或出现无缘无故的哭泣,社会功能受到影响等等。
冲动伴攻击性由于它们在青春期的人格尚未发育成熟,加上与人沟通及交往有一定障碍,言语表达落后于同龄儿童,做事往往不考虑后果,不考虑对家人或邻居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一点点要求不满足,即发大脾气,摔东西,毁坏物品。
如把东西从窗户扔到楼下,根本不考虑会砸伤别人.有时伴有突如其来的冲动,打人、踢人、揪头发,抓人,掐人,咬人,对亲近他的家人态度凶狠,专门欺负对他溺爱迁就的人。
有时竭尽残暴,把家里养的小动物从楼上扔到楼下,残杀虐待小动物等等。
个别孩子故意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或抹在墙上。
有的孩子看见玻璃制品就摔,好像是为了听响,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
有的孩子暴饮暴食.自伤、自残由于大多数孩子言语表达困难,他们很难完整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加上周围环境有时不能宽容,或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引起孩子的暴躁情绪,从而出现过激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与焦虑问题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与焦虑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f166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a.png)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与焦虑问题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和语言发展。
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情绪调节和焦虑问题,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焦虑问题,并提出一些帮助他们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情绪调节1. 确定触发因素:了解自闭症儿童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触发因素是帮助他们进行情绪调节的第一步。
这些触发因素可能是噪音、特定的颜色或声音、不熟悉的环境等。
在了解触发因素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它们的影响,例如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或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颜色。
2. 使用情感图表:情感图表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它通常包含各种表情图标,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适当的图标。
这种工具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与他人进行沟通。
3. 情绪管理策略:教授自闭症儿童一些情绪管理的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
例如,深呼吸、分散注意力、进行体育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这些策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角色扮演或绘本故事。
二、焦虑问题1. 提供支持和理解:自闭症儿童的焦虑问题常常与他们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恐惧有关。
为了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提供支持和理解。
与自闭症儿童进行耐心的对话,倾听他们的担忧,并确保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被孤立。
2. 创建预测性环境:自闭症儿童通常喜欢事情有规律可循,对变化抱有抵触情绪。
为了减轻焦虑,可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创造预测性和结构化的安排。
提前告知日程变化,为他们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指导。
3. 使用视觉支持工具:视觉支持工具,如日程表、提醒卡片等,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任务和活动。
这些工具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减少了焦虑情绪的产生。
4. 面对暴露疗法:当自闭症儿童面对焦虑时,逐渐引导他们暴露于焦虑源,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克服这种焦虑。
这需要逐步增加难度,结合正面的鼓励和奖励,以激励他们面对挑战。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问题分析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0020ce915f804d2a16c1ac.png)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常常像汹涌跌宕的激流,他们的情感世界又如同没有绿洲的荒漠。
面对自闭症儿童情绪、情感的奇异组合,我们怎么办?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因为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人际关系可能会很敏感,终有一天他们会期待理解和友谊。
但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和他们构建友谊的能力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距,这就会导致他们在高级情感沟通方面的挫折。
如果能及时给予帮助,可以指导他们修正一些行为,减少一些挫折,但是,能否从根本上修补他们的情感动机缺陷,还是未知。
能否在与同龄人的情感交往中做到协调互动,心领神会,还是未知。
从世界上现有的文献看,孤独症患者摘取人类心灵桂冠上的“情感明珠”,是十分艰难的。
情感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有障碍之一,我们可以依据心理科学关于情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发展给予教育干预。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实现相同的目标,但是,无论孩子能力的高低,无论障碍的多少,都是可以进行情感教育的。
促进孤独症儿童正常的情感需要出现,并一定程度地学会情感交流,享受到情感交流的乐趣,这是可行的,也是我们情感教育的目标追求。
肉体之上的“高级建筑”谈情感发育问题,首先应该谈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情绪是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激越的心理状态和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是社会化、稳定化、复杂化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反应。
情绪带有情景性,而情感带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心理学家们对情绪的分类具有许多争议,我们将其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
比如说,愉快、高兴、愤怒、恐惧,这些都属于简单情绪。
简单人和动物都会有。
像骄傲、自豪、羞愧、内疚、轻蔑、尴尬、懊悔部属杂情绪,复杂情绪则是人类特有的。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发展停留在简单碱谣上,社会化程度很低,缺乏高级的复杂情绪。
一般常人的情绪障碍是指情感活动的变态与失常现象,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界足以引起情感反应的刺激麻木不仁,引起情感丧失,对亲人不关心、不体贴,久别重逢甚至生离死别也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冷漠,内心体验贫乏;另一方面是情绪暴躁,喜怒无常,缺乏同情心。
自闭症情绪及行为问题
![自闭症情绪及行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3dfa6127284b73f2425035.png)
自闭症情绪及行为问题我们先来看看问题产生的原因,下面分三部分来进行说明:分别是脑科学、行为学,以及家庭的影响。
1、基于脑科学的部分掌管情绪的激素有很多,诸如内啡肽、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它们分泌于大脑不同的部位,同时对我们的情绪起到严重的控制作用。
众所周知的“产后抑郁症”便是和激素水平严重波动有很大的关系。
而人的情绪,本质上就是大脑的电化学作用。
所以,如何有效的控制不同激素的分泌,便成了我们控制情绪最直接的办法。
抛开深奥的脑科学不谈,我们今天来汇总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
内啡肽控制“快乐”的感觉,多巴胺提供“快感”,去甲肾上腺素能让人更有激情。
而内啡肽的分泌又会影响多巴胺。
首先,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可以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
比如杏仁、香蕉、芝麻、鱼、肉、奶等。
另外,β胡萝卜素,以及VC等抗氧化物也是比较理想的食品。
这里就不举例了,百度一搜一大把。
其次,较大计量的运动,是促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好办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打下来会感觉异常的“爽”!再有,就是充足的睡眠。
回想一下自己缺觉的日子,是不是沾火就着?孩子之所以产生问题行为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我们家长平日里,有意无意的给强化出来的!举个例子。
孩子路过超市,想吃薯片,但是你不想让孩子吃那么多垃圾食品,于是你拒绝了孩子的请求。
那么孩子接下来会怎么办呢?如果他乖乖的跟我们走了,这当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但是,大多数不会这样吧?于是,他开始用哭闹来挑战我们。
如果这时候我们迫于种种因素(可能是为了逃避旁人异样的眼光,可能是觉得孩子可怜,也可能是奶奶在旁边说情),而选择妥协,给孩子买了薯片。
孩子这次通过哭闹的行为得到了他想要的,那么下一次他选择哭闹的可能性一定会增加。
用ABA的话说就是,我们给出的结果C(给他买薯片),强化了孩子的哭闹行为B。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不哭闹,而用正确的行为来处理呢?这就是我们需要用ABA原理来解决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结果对行为的影响。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训练技巧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训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ddbb7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0.png)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训练技巧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其主要特征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严重受损。
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情绪调节困难,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并提供一些训练技巧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
1. 情绪调节困难的表现自闭症儿童常常难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很难理解他人的情绪。
他们可能缺乏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理解能力,难以分辨不同情绪之间的差异。
此外,他们还可能在情绪表达上存在延迟,无法及时适当地回应外界刺激,或者出现情绪爆发的行为。
2. 情绪调节困难的原因自闭症儿童情绪调节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们的大脑发育存在缺陷,导致情绪处理和调节的神经回路不正常。
其次,他们可能缺乏社交经验和情绪交流的机会,无法有效地学习和模仿他人的情绪表达。
此外,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感官过敏和感觉统合障碍,这可能使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加困难。
3. 情绪调节训练技巧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困难,家庭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技巧来帮助他们:3.1 情绪识别训练:通过使用图片、卡片或绘本等辅助工具,教育自闭症儿童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可以从基本的情绪(如快乐、悲伤、生气)开始,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情绪(如焦虑、失望、羞愧),帮助他们建立情绪的分类和辨别能力。
3.2 情绪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绘画、写作等方式,鼓励自闭症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
可以提供一些情境,让他们描述自己在不同情绪下的感受和反应,或者通过绘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3.3 情绪调节策略训练:教育自闭症儿童一些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技巧。
例如,深呼吸、数数、找个安静的地方等可以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此外,可以教导他们使用一些情绪调节工具,如情绪表达日记、情绪指数卡等,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3.4 情绪认知训练:通过教育自闭症儿童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问题及情绪调节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问题及情绪调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6e28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3.png)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问题及情绪调节方法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情绪表达能力。
自闭症儿童往往面临着情绪表达问题,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沟通困难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问题,并提供一些情绪调节方法。
一、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表达问题1.1 语言和沟通障碍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语言和沟通障碍,他们可能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有些自闭症儿童甚至完全缺乏语言能力,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来表达情绪,如哭闹、手势或肢体动作。
1.2 情绪识别困难自闭症儿童往往难以准确地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
他们可能无法分辨出他人的喜怒哀乐,导致在社交互动中出现困难。
这也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交环境,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1.3 情绪调节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情绪调节困难,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情绪爆发或情绪退缩的行为。
这种情绪不稳定性不仅给自闭症儿童本人带来困扰,也给他们的家庭和教育者带来了挑战。
二、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调节方法2.1 提供情绪识别训练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情绪识别能力,可以进行情绪识别训练。
通过使用图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学习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提高社交互动的能力。
2.2 使用图示和视觉辅助工具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图示和视觉辅助工具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以使用图片卡片或情绪表情图示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可视化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减少沟通障碍。
2.3 提供情绪调节策略自闭症儿童需要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帮助他们控制情绪和应对挑战。
例如,可以教他们深呼吸、数数或使用放松技巧来缓解焦虑和愤怒。
同时,也可以教他们使用适当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如使用简单的语言或手势。
2.4 提供情绪支持和理解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情绪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764d86980eb6294dc886c35.png)
浅谈自闭症儿童课堂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一、自闭症儿童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自闭症的课堂情绪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首先是内因,即学生的生理原因。
自闭症学生大多伴有语言障碍,他们很难表达基本的生理需要,例如:上厕所和吃饭。
他们不会用语言或者手势表达其需求,上厕所往往表现出上课突然冲出教室,想吃饭了就表现为大哭、大叫。
其次是外因,自闭症学生的不良情绪问题是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班级有一个学生因某种原因哭闹,其他自闭症学生就会也跟着哭闹,一个影响一个,形成了“羊群效应”,使正常的教育教学无法进行。
基于上述表现,往往使教师对他们产生错误的判断,有时候会“冤枉”他们,而学生为了让老师了解自己的真意,则加倍地发泄他们的情绪,使之对他们的教育无法进行,因此找出更多更有效的办法解决此类问题是目前特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对自闭症学生不良情绪问题的应对策略1、行为矫正必不可少个别学生的不良情绪通过不良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行为矫正。
根据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基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惩罚。
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例如:宋某某,11岁,重度自闭症,上课的时候经常尖叫、躁动,各科教师曾采用很多种方法进行教育。
如:从简单的大声制止到通过奖励其他学生冷落他,从拍桌子到告诉家长,始终都没有效果。
有一次他过生日,我买了个毛绒玩具打算送给他,可是他看见这个玩具不但没有欢喜反而掉头就跑。
后来我从他母亲那了解到,宋某某从小就怕带毛毛的东西。
通过这个小细节,我掌握了宋某某的特点,于是,他每次在课堂上产生情绪问题时,我就会让他摸一下毛绒玩具,并告诉他这是在惩罚你上课哭闹、大喊大叫,如果你下次还是这样,还会受到老师这样的方法惩罚。
这时宋某某的哭闹情绪有了明显的减弱,经过几次之后,他的情绪问题表现越来越弱,基本能到达可控的状态。
所以,掌握每个自闭症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并将惩罚和情绪问题建立联系,使之形成条件反射,这时自闭症学生的上课哭闹、尖叫的情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的困难
![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的困难](https://img.taocdn.com/s3/m/e4459c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6.png)
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的困难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情绪理解。
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面临许多困难,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的挑战,并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自闭症儿童通常面临着情绪表达和理解的困难。
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表情和身体语言,也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使得他们在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时感到困惑和沮丧。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区分快乐和悲伤的表情,或无法理解他人的不悦之情。
这种困难使得他们与他人的情感互动受到限制,导致他们在社交环境中感到孤立。
其次,自闭症儿童在情绪调节方面也存在挑战。
他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的特点。
他们可能会因为小事而感到过度激动或沮丧,而对于他人的情感变化则缺乏敏感性。
这使得他们在处理情绪冲突和适应环境变化时遇到困难。
这种情绪调节困难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行为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际关系。
此外,自闭症儿童在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思维方面也面临挑战。
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内心想法,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出现困惑和误解。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理解他人的幽默和隐喻,无法预测他人的行为和反应。
这种理解困难使得他们在与他人建立深入联系和共享情感经验方面遇到困难,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社交隔离感。
那么,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情绪理解方面的困难呢?首先,早期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早期的行为和语言疗法,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情绪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这包括教授他们识别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例如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
其次,提供情绪教育和认知训练也是重要的。
通过教授自闭症儿童情绪的基本概念和理解他人情绪的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情绪理解的能力。
此外,认知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发展透视他人思维的能力,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内心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专题:行为篇(四)情绪行为难题解答一.恐惧子平十分害怕动物,远远见到猫只或狗只便会尖叫。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自闭症学生接收和理解他们的感官世界,可以跟一般人不同。
有时他们对无伤害性的事物会产生莫名的恐惧。
这些恐惧可能是基于某一次不愉快的经验,而学生却固执地牢记那些事物带来的恐慌。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1.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害怕的是事物的那一方面,例如是害怕茸茸的狗毛,抑或是牠的吠声。
如学生未能指出惊恐的来源,教师可以透过观察尝试进一步了解。
教师可与家长联络,尝试找出学生恐惧的原因。
2. 订定一些合理的目标,例如在训练初期,害怕狗只的学生能够在远处见到狗只又不会产生恐慌便已足够。
3.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消除这些恐惧,同时亦可逐渐加长学生接触那些事物的时间。
4. 进行以上步骤时,亦可考虑作出以下各项配合:o 用柔和、平静的声线安慰学生o 给予一些轻松愉快的体验,例如让学生听轻音乐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少许恐惧的事物,例如狗的照片、吠声的录音带o 按学生的能力安排简单的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例如哼歌、随 音乐的节拍摇摆、一面跳一面数一至十等o 慢慢增加接触的时间,直至恐惧消除为止o 不要忘记每次有少许进步,便给予口头赞赏o 让学生接触一些会令他有较多恐惧的事物,例如一只真的狗,但却在一个远离的位置。
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恐惧减退为止。
二.情绪起伏德华不明白为什么在酒楼轮候不同人数的桌子时,别人比自己快轮到,因此大发脾气。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1. 由于他们不善于掌握因果关系,故往往为了无法明白转变的因由而发脾气。
2. 他们未必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及诱发情绪的事件。
3. 他们未必能够像一般人实时了解其它人的感受。
4. 他们往往没有怎样处理自己情绪的概念。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1. 把转变预先告诉自闭症学生。
2. 用清楚而简单的用语向学生解释因果关系。
3. 教导学生观察别人的语气、面部表情、姿势和动作等,从而了解别人的情绪。
4. 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感受。
5. 用提示鼓励学生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工作纸上方,写上「如果我有一些问题不知道怎样回答,不用担心,也不用发脾气,每一个学生都会遇到这些困难,可以向老师请教。
」。
三.哭闹、发脾气教师授课时非常忙碌,当小玲大喊大叫的时候,教师便要放下工作,处理她的情绪。
从此小玲便学会以大吵大闹,来表达她的需要。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出于以下原因,例如:1. 表达情绪及需要的方式:自闭症学生往往难以明白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也难以解读别人的行为,因此容易累积紧张及不满的情绪。
他们可能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纾缓内心的紧张及挫败。
2. 逃避工作:面对能力以外的工作,自闭症学生有时会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拒绝的态度。
3. 引人注意:教师可能忙于处理别的事情,学生安静时得不到教师的注意,大发脾气时教师才给予注意。
这样学生便学会以哭闹和发脾气,来引起教师的注意4. 对某种环境因素反应过敏:一些声音或环境因素,例如机器的声音或嘈吵的班房,都可能令自闭症学生不安,产生过敏的反应。
5. 对环境改变感到不安:自闭症学生常会固执坚持一些生活常规,因此稍为改变环境,例如:调位,会令他们难以接受,因而产生抗拒,甚至哭闹。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可以按照导致学生发脾气的原因来帮助他们1. 教导学生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包括:o 学习分辨自己是否发怒o 学习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我好嬲!」o 学习纾缓自己紧张的情绪o 学习用正面的角度,重估令自己发脾气的情境2. 训练学生用合宜的方法,表达自己不安的情绪。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教导学生鼓起面腮,表示不满,而不是蹲台底大叫。
教师也可亲自示范一些合宜的方式。
当学生开始情绪不安时,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培养学生学习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3. 指导自闭症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
此外,教师可因应学生不同阶段的行为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1. 初期o 教师可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姿态,识别他们不安或不满的情绪,或所受的困扰。
o 不需要立刻停止学生的活动,可在活动进行中,加插对学生的口头赞赏,例如告知他那一方面做得好。
o 倘若他稍为平静下来,便给予赞赏。
o 若然他未能平静下来,可以不用理会。
o 这时亦不用停止学生的活动,以免他籍着滋扰他人来逃避某些工作或活动。
2. 进阶o 学生此时可能会加剧滋扰他人的行为,例如大声回答或开始哭闹。
o 可以调整学生的环境和面对的活动。
o 学生可能很想逃避面前的工作,而以滋扰他人的行为令教师屈服。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态度要坚定,不得让学生借助滋扰他人而逃避工作。
o 学生也有可能因为面对的工作和活动太困难,令他产生困扰和焦虑。
教师可以按学生的能力给予合适的工作。
通常一些简单的工作容易令学生情绪稳定下来。
o 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选择,让他感到自己有自主权,例如:「你想做哪样工作先?」。
o 当他情绪稍为稳定时,教师可以给予赞赏。
待他安静下来,也可尝试让他继续刚才的工作。
3. 激烈期o 教师要避免与学生角力,亦要避免斥喝或说些威吓的话,例如:「你再这样我就要见你家长」,因为这样只会令双方争持不下。
o 教师可以用简短清晰的语句叫学生停下来。
o 如果上述方法用了几次仍没收效,便要改变应付方式,例如对于学生没有伤害性的行为,不加理会,处之泰然。
若仍没有停止,可能需要将学生带离开课室让他能冷静下来。
学生发脾气过后,教师须以平和的语气向学生解释或讨论整件事,并教导学生应有的行为。
四.伤害自己的行为志聪惯性撞头,他将头往墙撞,撞至额头红肿,还不肯停下来。
当教师不准他做某些事情,他会不停地撞头,直到教师妥协为止。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1. 伤害自己的行为(自伤行为)可包括打自己的脸,用头撞墙,咬手指等。
自伤行为并不是学生故意令自己受伤,而是这些行为在偶然中被强化而形成习惯。
2. 令这些自伤行为转成习惯,通常是为了自我刺激,例如用头撞墙会为学生带来快感。
3. 学生也有可能想引人注意或满足一些需要,例如每当学生撞头,教师便答应他的要求,学生便习惯以撞头来引起别人关注,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逃避太难的工作。
换句话说,自伤行为是学生用来表达自己需要的一种方式。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1. 危险的伤害行为包括用拳头打自己的头,用头撞墙,咬手指等。
o 遇上以上情况,教师必须立刻制止这些危险行为。
o 并吩咐另一学生,例如班长,向别的教师求助。
因此学校可以事先计划班房紧急事故之安排。
o 指导学生做一些自伤以外的舒展活动替代负面行为。
o 在学生冷静后进行个别指导。
o 至于有激烈自伤行为的学生,则有必要进行个别指导和寻求专业支持。
2. 分辨学生自伤行为的动机和谋求对策:o 如果学生是出于刺激感官,他大多数不怕痛楚。
例如撞墙的学生不怕痛,也不会因过度的冲力而停止。
若果是这样的话,就须寻求专业的协助o 如果学生是为了表达一些激动的情绪,例如不满,教师可以在学生冷静下来的时候,教导他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o 如果为了引人注意,学生首先会轻轻的撞,看看别人的反应。
若感到痛时便会停下来,这时教师可以不理会亦要避免随便答应学生的要求,要教导他正确的表达方式。
3. 可考虑用「ABC」矫正法来编排指导的方式,并留意自伤行为的前因与后果,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例如:撞墙的行为可分析为以下之串联动作o 前因(Antecedents):教师分配工作给-> 学生学生工作约二十分钟-> 站起来o 行为(Behaviour):用头撞墙o 后果(Consequences):教师看见会马上喝止,说:「不要再撞墙!」然后把带他离工作范围o 学生很可能觉得工作沉闷或太难,教师可考虑从「前因」入手,将工作时间缩短,或者增加学生休息的时间。
透过这种训练程序而成功减少学生自伤行为,并不代表学生有判断力,只是改变了他以往的习惯而已。
长远来说,应教导学生采用「取代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要改善自我表达的能力。
五.伤害他人的行为永玲不想教师站在她身旁看着她做习作,因而向教师吐口水,令他退开。
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行为?1. 伤害他人行为可以包括向别人吐口水,扯别人的头发,甚至咬人。
这些行为很多是为了表达学生自己的需要,但却用了错误的方法。
2. 学生学到吐口水这种行为,可以为他们带来好处。
例子中的学生很可能因为曾经用这种方法而成功达到目的。
3. 爱打人的学生可能是为了表达不高兴。
他们较难明白恰当的社交行为及有关的规范,因此一旦理解错误,便容易学习不恰当的行为。
要帮助他们,可尝试以下的方法:1. 实时制止:o 教师可以先用温和、平静及坚定的语气,告知学生这样做是不对的,例如会令人受伤。
如果不能够令他停止,就要斥责他,必要时以行动来制止学生伤害别人。
2. 如采用身体约束的方法,教师需留意以下原则:o 该方法不会对学生的身体构成伤害o 施行时限应取决于所需的最短时间,并要密切注视成效和学生的反应o 该方法应该是整套行为矫正计划的其中一个环节,在绝对需要时才使用,并且不可长期使用o 使用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不适当行为,并使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o 采用这个方法时,教师应保持理性及冷静的态度o 要定期跟进和检讨这方法的成效o 在正式推行「行为矫正计划」前,各有关专业人员必须与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如适当的话﹞一起商讨计划的详细程序,取得他们的同意,方可推行。
3. 让学生承担后果:o 处理吐口水的学生时,可考虑让他知道及承担吐口水的后果,冷静地要求学生用布将口水抹去。
用这方法时,必须留意学生吐口水的目的是不是引人注意,以免他误以为吐口水会得到别人的注意。
4. 用暂停方法:o 在不恰当的行为出现后,让学生坐在远离的位置,但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时间不可太长,例如五分钟,如有需要,可让学生面向墙壁以协助他安静下来。
若果学生中途站起来,或是大叫大嚷,则将时间延长一至三分钟。
若时间延长至三十分钟,则表示暂停的方法没有效,有需要改用别的处理方法。
5. 反应代价法:o 在不恰当的行为出现后,停止学生喜爱的活动,例如小息时不得玩乒乓球等,以作处罚。
教师需要用坚定及温和的语气,清晰告知学生那些是不当的行为,做了就会被处罚。
6. 调整环境:o 例如经常拿对象掷向别人的学生,就把四周容易抛掷的对象收妥,必要时在学生面前只摆放对人没有伤害的物件。
7. 教导恰当的行为:o 使用密集的方法强化学生某一项行动。
在处理自闭症学生那些不恰当地触摸别人衣物的行为,教师可教导他们要得到对方的许可,才能触摸别人。
处理学生在排队时经常触摸前后的同学,教师可预先给予口头提示,例如:「睇住手手」、「手放在衫袋内」。
8. 教导不兼容的行为:o 教师可教导学生一些不兼容的行为,用以取代危害他人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