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财税史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
![陈共《财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0301fbc964bcf84b8d57b27.png)
第十章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0.1复习笔记一、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1.税收制度概述(1)税收制度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①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侧重点是税收的工作规范和管理章程②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侧重点是以税收活动的经济意义为中心。
(2)关于税收制度的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
①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
②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复合税制。
2.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和主体税种的交替的历史过程。
二、税制改革理论简介1.公平课税论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方面。
①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解决;②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③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④主张按纳税能力征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提出了自己的衡量方法,即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计期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它也有助于降低名义税率,从而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或福利成本最小化。
2.最适课税论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最适商品课税理论和最适所得课税理论三个方面。
(1)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国开《税务会计》课后练习1-10章
![国开《税务会计》课后练习1-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07549de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9.png)
税务会计第一章税务会计概念框架随学随练1.以下属于税务会计对象的有(ABC ) 多选题(4 分) 4分A.税款的计算、缴纳B.税款退补与减免C.税收滞纳金与罚款、罚金D.预约定价安排2.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BCD ) 多选题(4 分) 4分A.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是独立存在的B.税收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C.税务会计既要遵循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也要遵循与税收法规不相矛盾的那些财务会计一般原则D.在实际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在会计所得的基础上调整为应税所得。
3.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BD ) 多选题(4 分) 4分A.在财税分离会计模式下,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的差异之处按税法要求进行处理B.财税合一会计模式下,无需进行纳税调整C.财税合一会计模式的优势是会计信息质量较高D.我国应建立流转税会计与所得税会计并重的税务会计模式4.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模式包括(ABC ) 多选题(4 分) 4分A.财税分离会计模式B.财税合一会计模式C.财税混合会计模式D.财税协调会计模式5.以下关于会计模式叙述正确的有( AD ) 多选题(4 分) 4分A.非立法会计模式下,会计实务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B.非立法会计模式以税法为导向C.立法会计模式以投资者为导向D.美、英、澳、加等国属于非立法会计模式6.以下关于税务会计叙述正确的有( BC ) 多选题(4 分) 4分A.以现行会计准则为准绳B.运用了会计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C.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D.需要在财务会计之外单独设置另一套会计账表7.能够提供涉税会计信息的会计系统有( ABCD ) 多选题(4 分) 4分A.税务会计B.管理会计C.财务会计D.其他专题会计8.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BD ) 多选题(4 分) 4分A.税务会计处理程序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申报。
B.税务会计的每一个处理程序都必须以税法为准。
C.在我国,税务会计一般是独立于财务会计单独设账。
财政(仰)9_10_12章练习及答案
![财政(仰)9_10_12章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dd94ef6137ee06eff918fe.png)
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2、税收的收入效应指由于征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3、税收的替代效应指国家实行选择性征税使纳税人相对(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含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4、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表现为课税(激励)纳税人更多地工作,以维持税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5、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表现为课税降低了实际工资率,使劳动者以更多的(闲暇)来替代劳动。
6、古典经济学认为一切税收都减少各阶层收入,影响资本积累,妨碍经济发展,因而主张(税不重征)。
7、以(瓦格纳)为代表的社会政策学派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认为税收不仅仅是财政收入的手段,而且也是经济调节手段。
8、凯恩斯学派认为税收是调节经济、避免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既是经济本身的(自动稳定器)、又是政府可运用的稳定经济的(人为稳定器)。
二、单项选择题1、课税使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是指(D)A、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B、税收的替代效应C、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D、税收的收入效应2、课税降低了实际工资率,使劳动者以更多的闲暇来替代劳动,是指(C )A、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B、税收的替代效应C、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D、税收的收入效应3、从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中,按一定比例扣除因通胀所增加的名义所得部分,是指所得税指数化的(A )。
A、特别扣除法B、税率调整法C、指数调整法D、实际所得调整法4、税收既是经济本身的“自动稳定器”、又是政府可运用的稳定经济的“人为稳定器”,是由(D )提出的。
A、斯密B、瓦格纳C、凯恩斯D、萨缪尔森三、判断题1、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收入效应是非中性的。
(×)2、就对商品比价关系的影响而言,税收的替代效应是非中性的。
(√)3、如果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课后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课后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c34c7208a1284ac85043cc.png)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课后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例-单选题】属于关税法定纳税义务人的是(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B.进口货物的代理人C.出口货物的代理人D.出境物品的携带人网校答案:A网校解析:货物的纳税人是经营进出口货物的收货人、发货人。
物品纳税人包括:入境时随身携带行李、物品的携带人;各种入境时随时携带自用物品的持有人;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入境个人物品的所有人;进口个人邮件的收件人。
【例-单选题】下列机构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
A.事业单位B.有限合伙人企业C.非企业单位D.社会团体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有限合伙企业不属于所得税纳税人。
【例-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是( )。
A.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的甲公司B.依照中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内的乙公司C.依照中国法律成立,在境外设立机构、场所的丙公司D.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在境外,单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丁公司网校答案:D网校解析:居民企业于非居民企业的区分标准:(1)根据中国还是外国法律成立,(2)实际管理机构是否在进内。
【例-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下列判断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得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
A.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B.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C.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D.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投资方企业所在地确定网校答案:D网校解析: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例-单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不属于企业销售货物收入确认条件的是( )。
A.货物销售合同已签订,企业已将货物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B.收入的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C.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D.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的成本能够可靠的核算网校答案:C网校解析:销售货物收入确认一般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确认收入实现的条件。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课后习题及答案六含答案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课后习题及答案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910e6549649b6648d747cc.png)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课后习题及答案六含答案【例-单选题】在社会消费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政府消费需求B.企业消费需求C.个人消费需求D.社会团体消费需求网校答案:C【例-单选题】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进入成熟后,财政支出的重点是( )。
A.法律和程序B.交通设施C.社会福利D.环境卫生网校答案:C网校解析: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公共支出逐步转向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
【例-单选题】瓦格纳法则认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阶段导致B.政府活动扩张导致C.公共收入增长导致D.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因“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例-单选题】皮考克和魏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内在因素是( )。
A.洪涝灾害B.经济发展C.战争D.地震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理论”:在正常条件下,在税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公共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
【例-单选题】衡量财政分配规模应采用的指标是( )。
A.财政收入/国民收入B.财政支出/国民收入C.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D.财政支出/国民生产总值网校答案:D【例-单选题】关于购买性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B.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就业C.购买性支出间接影响生产D.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A购买性支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A错。
C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因此C错。
D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因此D错。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https://img.taocdn.com/s3/m/4d97dde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2.png)
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x 1/NUMS1《中国财税史》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1、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费改税B.利改费C.利改税D.费改利参考答案:C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C3、()我国取消了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成为历史。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参考答案:C4、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收入的有()。
A.关税B.营业税C.消费税D.中央企业所得税参考答案:B5、分税制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和营业税组成。
A.资源税B.农业特产税C.消费税D.屠宰税参考答案:C6、()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正式在全国实施。
A.2007年1月1日B.2007年10月1日C.2022年1月1日D.2022年10月1日参考答案:C7、分税制后下列属于地方收入的有()。
A.土地增值税B.城镇维护建设税C.车船使用税D.房产税参考答案:D8、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界定了财政投资范围,将投资项目划分为()三大类。
A.公益性、基础性、竞争性B.公益性、建设性、竞争性C.建设性、基础性、竞争性D.公益性、基础性、建设性参考答案:A9、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收入有()。
A.增值税B.资源税C.证券交易税D.营业税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1、建国初期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的原因()。
A.军费庞大B.政务费增加C.救济支出数额很大D.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参考答案:ABCDA.战争缴获B.筹款募捐C.打击土豪劣绅D.组织群众贡献财务参考答案:ABCD3、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新的财税政策()。
A.救国公粮B.农业统一累进税C.发行公债D.打击土豪劣绅参考答案:ABC三、判断题共4题1、1994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试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试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2af982af90242a895e5f7.png)
2020年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考试习题及答案十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减税免税称为()。
A、税基式减免B、税率式减免C、税额式减免D、法定减免2、法定减免的依据是()。
A、税法B、社会经济情况C、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的需要D、国家宏观调控情况3、税法中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A、纳税人B、负税人C、代扣代缴义务人D、代收代缴义务人4、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课征商品5、税制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以()为基础确定。
A、税率B、纳税人C、征税对象D、负税人6、关于税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税目代表着征税的深度B、所有的税种都规定了税目C、划分税目可以进一步明确征税范围D、税目是计税依据的具体化7、税率是()之间的比例。
A、应税收入与年度利润B、应纳税额与净利润C、应缴税收与营业收入D、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8、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按同一比例征税,这种形式的税率称为()。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D、递减税率9、累进税率将征税对象按()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
A、数额大小B、征税范围C、计税依据D、纳税人10、对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数额的部分,分别按照各自对应的累进税率计征税款,这称为()。
A、额累B、率累C、全累D、超累11、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是()。
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率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12、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是()。
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超倍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13、在定额税率中,税额的多少与()有关。
A、征税对象的性质B、征税对象的数量C、征税对象的价格D、征税范围14、下列属于行为、目的税的是()。
A、印花税B、车船税C、增值税D、消费税15、税收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下列属于从量税的是()。
第十章财政平衡与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习题
![第十章财政平衡与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fc0d1d59eef8c75fbfb3a5.png)
第十章财政平衡一、填空题1、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属基本平衡,两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或大体平衡。
2、只有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平衡,才可能分析财政平衡状况的原因和结果,探求改善财政状况的对策,也才可能运用财政政策有效的调节经济的运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稳定和发展达到目标。
3、周期性赤字是有经济周期决定的,他具体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递减。
4、与私人一样,当收入不足以弥补时政府必需向公众借钱,几发行国债,发行国债与赤字融资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化,政府与私人私人不一样的是,政府拥有,可以通过货币创造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5、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因而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是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夸张作用,因而有极大的可能导致。
6、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而言,财政平衡本身并不是总供求平衡一种手段。
7、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制定几既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采取紧缩性政策,不能由主观意志决定,应当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式和当前的正确分析。
8、经济学在研究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时,通常是将包括国债利息的赤字称为原始赤足或者基本赤字,加上的赤字为总赤字。
二、判断1、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的应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因而赤字政策不是个别年度或少数年度存在赤字,它的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2、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经给定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成为充分就业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内生变量,它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税制》 课后练习题及模拟题参考答案
![《中国税制》 课后练习题及模拟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e39c4ce2f0066f533223d.png)
《中国税制》课后练习题及模拟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一部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按课税对象性质,税收如何分类?答:以课税对象的属性为标准,税收可分为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特定目的税和行为税等税类。
商品劳务税是指以各种商品劳务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税种的集合。
这类税种的税额一般是企业经营成本或商品劳务价格的组成部分,与企业盈利与否没有关系。
纳税人只要取得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就要纳税,我国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均属于这一税收类别。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各项纯所得或利润额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其基本立法精神是,有所得者征,无所得者不征,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因而具有较强的经济适应性,较好地体现了量能负担、公平税负的税收原则。
不过,这类税收的征收管理成本相对商品劳务税要高,而且,收入的稳定性相对也较差。
我国现行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是指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它包括对资源普遍课征的一般资源税和对资源级差收入课征的级差资源税。
开征资源税不仅可以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促使资源合理开采,鼓励企业公平竞争。
目前,我国对资源课税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
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如房屋、土地、交通工具、遗产等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房产税、车船税等税种。
课征财产税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能调节财产所有人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特定目的税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开征的一类税收。
这类税种的课征有的是以取得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有的则主要是为了限制某种行为。
我国现行的特定目的税主要有城市维护建设税(含教育费附加)、耕地占用税和烟叶税。
行为税是国家为了对某些特定行为进行限制或开辟某些财源而课征的一类税收。
这类税课税对象灵活、收入稳定性差、征收管理难度大、调节及时。
我国现行的行为税主要有印花税和契税。
2.税制结构有哪些主要的模式类型?答:当今世界各国主要存在三大税制结构模式,即以所得税为主体,以流转税为主体,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双主体。
中国税制课后习题
![中国税制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e42c1b6c85ec3a87c2c5e9.png)
练习题第1章导论第一部分练习题一、术语解释1 税收制度2 课税对象3 税法4 起征点5 税制体系二、填空题1 以课税对象划分税种分为、收益额、、资源和人身等五大类。
2 税率的三种主要形式包括、累进税率和。
3 税收法律关系包括、客体和三个要素。
4 按照税负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和。
5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经营活动中负有并向国库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行政手段和。
7 减免税规定是对特定的和特定的所做的某种程序的减征税款或免征税款的规定。
8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增大而的税率。
9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和。
10 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上又分为、差别比例税率、和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1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
()2 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 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即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 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增值税、关税、车船使用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5 我国的税收诉讼法规仅在《税收征管法》中做了具体规定。
()6 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税区别费的主要标志。
()7 在处理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的问题时,国内税法应处于优先地位,以不违反国内税法为准。
()8 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与之相互配合的复合式税制体系。
()9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0 计税依据是税目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四、选择题1 税收法律关系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A 货币B 纳税主体C 实物D 行为2 累进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A 全额累进税率B 比例税率C 超率累进税率D 定额税率3 纳税期限是税收的()在时间上的体现。
A 固定性B 强制性C 返还性D 无偿性4 税目设计方法有()。
A 从价法B 从量法C 概括法D 列举法5 下列税种中以资源为课税对象的是()。
中国财税史复习题
![中国财税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124f00cfc789eb172dc838.png)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
13、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
20、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23、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
![财政学-习题集及答案(陈共)](https://img.taocdn.com/s3/m/556a1997f121dd36a32d8272.png)
财政学习题集第1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二、填空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产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性。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入与支出的对称。
6、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四、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1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财政的特征包括:A、阶段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业C、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第2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二、填空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
财政学:税收制度概论习题与答案
![财政学:税收制度概论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3c0fe2bed5b9f3f80f1c0c.png)
一、单选题1、按照计税依据的差异,流转税可以分为()。
A.周转税和增值税B.直接流转税和间接流转税C.多环节流转税和单一环节流转税D.货物税和劳务税正确答案:A2、最早开征增值税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正确答案:A3、以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去所购进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投入物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的增值税类型为()。
A.收入型增值税B.销售型增值税C.消费型增值税D.生产型增值税正确答案:D4、下列关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增值税属于价内税B.我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C.我国消费税的税率为10%D.我国消费税属于一般消费税5、我国适用比例税率与定额税率相结合的消费税税目是()。
A.啤酒和黄酒B.卷烟和白酒C.电池和涂料D.木制一次性筷子正确答案:B6、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A.365B.200C.183D.100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所得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得税属于间接税B.个人所得税综合课征对征管系统的要求较高C.所得税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会影响劳动供给正确答案:A8、下列所得中,不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B.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所得C.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所得D.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所得9、以课税范围为依据,财产税可以分为()。
A.静态财产税与动态财产税B.一级财产税和二级财产税C.财产价值税和财产增值税D.一般财产税与特别财产税正确答案:D10、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
A.海盐B.原油C.天然气D.森林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根据计税时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金额能否扣除以及如何扣除,增值税可以划分为()。
A.消费型增值税B.销售型增值税C.收入型增值税D.生产型增值税正确答案:A、C、D2、我国消费税主要针对下列哪些消费品征收()。
中国财税史
![中国财税史](https://img.taocdn.com/s3/m/82d197f39b89680203d82559.png)
中国财税史一、单项选择题1.赋役包括赋税和(B.徭役)两大类。
A.劳役B.徭役C.兵役D.伐役2.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 C.土地王有制)A.土地公有制B.土地私有制C.土地王有制D.奴隶主占有制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A.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A.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B.奴隶制的出现C.科学技术的发展D.剩余产品的出现4.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A.贡法)A.贡法B.助法C.彻法D.刑法5.夏、商、周三代时期实行的财政管理原则( A.量入为出 A)A.量入为出B.量出为入C.租税合一D.分田制禄6.春秋时期税制改革的目的(C)A.收取地租B.废除井田制,把土地分配给人民C.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兵员补给D.加速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建立7.国家借债始于哪个朝代(B)A.商B.西周C.春秋D.秦8.以下哪一个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财政支出(D)A.军事支出B.俸禄支出C.王室支出D.债务支出9.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是以下哪个人物提出来的(B)A.管仲B.商鞅C.吴起D.李悝10.历史上最早的工商税是(C)A.落地税B.通关税C.关市税D.买卖税1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中国财税产生的(C)A.社会条件B.经济条件C.物质条件D.政治条件12.两汉时期田租以(D)为主,属于比例税制。
A.什一之税B.什五税一C.二什税一D.三十税一13.(C)是汉代创设的一种“调剂粮食”、“备荒振恤”的措施A.义仓B.公仓C.常平仓D.备仓14.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A)A.口赋B.算赋C.户赋D.献赋15.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C)以上。
A.二十分之一B.十五分之一C.十分之一D.五分之一16.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D)A.均输B.平准C.商业D.官营17.牲畜税始于以下哪位君主时期(D)A.汉景帝B.汉文帝C.汉献帝D.汉武帝18.按爵位等级定俸禄的制度始于哪个朝代(A)A.秦B.汉C.隋D.唐19.漕运体制在秦代时就已初步建立,其特点是以(B)为目的。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财税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国财税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adc39ef78a6529647d53e9.png)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性质C.领导人素质D.政府职能2【单选题】(10分)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A.财政制度B.其他都是C.财政政策D.经济结构与方式3【单选题】(10分)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A.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B.财政制度与政策C.其他都是D.财政发展本身规律4【单选题】(10分)熊彼特将西方国家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A.财政收入形态B.社会性质C.经济发展阶段D.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5【单选题】(10分)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A.劳役财政B.实物财政C.货币财政D.国家财政6【判断题】(10分)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
A.错B.对7【判断题】(10分)“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出现。
A.错B.对8【判断题】(10分)专业史学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A.对B.错9【判断题】(10分)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
A.错B.对10【判断题】(10分)财政史是财政学的“流”。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A.比例税制B.定额税制的贡法C.劳役租D.十一税率2【单选题】(10分)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A.均田制B.井田制C.屯田制D.土地私有制3【单选题】(10分)井田制盛行于A.西周B.商朝C.夏朝D.春秋4【单选题】(10分)“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C.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5【单选题】(10分)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A.行政隶属关系B.完全独立C.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D.中央集权型6【判断题】(10分)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315e085d0d233d4b14e698b.png)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NUMS1
《中国财税史》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制度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 9 题
1、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改为交纳所得税,称为()。
A . 费改税
B . 利改费
C . 利改税
D . 费改利
参考答案C
2、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红色政权收入的主要来源()。
A . 战争缴获
B . 筹款募捐
C . 打击土豪劣绅
D . 组织群众贡献财务
参考答案C
3、()我国取消了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成为历史。
A . 24年
B . 25年
C . 26年
D . 27年
参考答案C
4、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收入的有()。
A . 关税
B . 营业税
C . 消费税
D . 中央企业所得税
参考答案B
5、分税制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和营业税组成。
A . 资源税
B . 农业特产税
C . 消费税
D . 屠宰税
参考答案C
6、()企业所得税新税法正式在全国实施。
A . 27年1月1日
B . 27年1月1日
C . 28年1月1日
D . 28年1月1日
参考答案C
7、分税制后下列属于地方收入的有()。
A . 土地增值税
B . 城镇维护建设税
C . 车船使用税
D . 房产税
参考答案D
8、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界定了财政投资范围,将投资项目划分为()三大类。
A . 公益性、基础性、竞争性
B . 公益性、建设性、竞争性
C . 建设性、基础性、竞争性
D . 公益性、基础性、建设性
参考答案A
9、分税制改革后下列不属于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有()。
A . 增值税
B . 资源税
C . 证券交易税
D . 营业税
参考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共 3 题
1、建国初期财政支出急剧增加的原因()。
A . 军费庞大
B . 政务费增加
C . 救济支出数额很大
D . 进行必要的经济恢复
参考答案ABCD
2、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红色政权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 战争缴获
B . 筹款募捐
C . 打击土豪劣绅
D . 组织群众贡献财务
参考答案ABCD
3、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新的财税政策()。
A . 救国公粮
B . 农业统一累进税
C . 发行公债
D . 打击土豪劣绅
参考答案ABC
三、判断题共 4 题
1、 1994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
对
错
参考答案
错误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共发行了四期经济建设公债。
()
对
错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