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的报告分析-最新资料

当前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的报告分析-最新资料
当前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的报告分析-最新资料

当前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的报告分析

一、大学生师生关系调查研究的情况说明

目前大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普遍和老师缺乏沟通,学生们也经常秉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观念。大学生经常是平时不积极,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很多人在大学都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特别是经过的“高压”的高中生活后,觉得大学就是用来放松的。本报告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来向大家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里的两个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不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成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高校师生关系是当代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它反映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良好,对于高校的教育发展质量以及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这次调查主要是想要了解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并且通过学校性质、专业类型、年级、性别和毕业后的打算这五个因素来分析大学生师生关系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案,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出一份力。(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进行研究。(其中问卷由教师篇与学生篇两部分组成)。对于数据的处理方法,我们采用SPSS19.0录入、管理及分析。

(四)调查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含法商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工程大学、文华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工商学院等武汉高校师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共发放1120份问卷,回收的问卷数量为1093份,回收率为97.59%,有效数量为

1082份,有效率为98.99%。由于这时正处于快毕业季,大四的学生基本上都不在学校,因此我们这次的问卷调查基本上集中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有效回收的1082名问卷对象中,大一462人,占42.7%;大二367人,占33.9%;大三211人,占19.5%;大四42人,占3.9%。男女比例基本对等。在专业类型方面的比例情况是: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

二、大学生师生关系调查数据的分析说明

由于本次调查研究中教师问卷的发放数量有限,且回收率不太高,所以我们这次对教师卷的一个研究可能会得不到比较准确的结论,则这里主要是针对学生卷的分析。

(一)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描述

1.大学生师生关系总体状况

本问卷在问卷的末尾设有自检题样,请调查对象自行对自己的大学生师生关系进行评价,所有被试在此问题上的反馈情况如下:

表1:师生关系状况大学生自评分数

由表可知,被试对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的评分集中在60~70分和71~80分这两个阶段,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师生关系的肯定度处于肯定与较肯定的状态。这种梭子形态的频数分布状况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生师生关系还存在着些许“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研究。

2.不同类型学校的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

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大学生的师生关系会不会有有所不同呢?对此变量,我们进行了如下检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α=0.05,下同)

表2:不同类型学校的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的比较由上表可知,被试在学校类型上对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统计表明,在通过检验后,可以看出三本类和高职高专类大学生在师生关系的合作性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一本和二本类大学生;不同学校大学生对自己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的评价上的

差异表现不太明显;而在冲突性上,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师生关系表现出特别的差异,一本二本三本的得分都高于高职高专类院校,呈现出显著差异,表明本科类院校的大学生师生关系冲突性较高,反之,高职高专类的冲突性较低。3.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

对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师生状况的探讨,本研究将学生专业类型划分为文史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比较结果如下表4。

表3: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比较

由表3可观测到,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在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和合作性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在冲突性这一维度上的差异不太显著。经多重比较和检验发现,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师生关系满意度和合作性维度上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在师生关系高于文史类和艺术类大学生;冲突性维度上显示,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冲突性问题存在的情况相似。

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

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特点,那么其师生关系是否会有不同呢?对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

表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比较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冲突性、合作性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都存在差异,可以看到,在满意度上大一对大学生师生关系满意度最低;而在合作性上大四学生的师生关系的分又显著低于大一、大二或大三;而在冲突性维度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大三高于大二,大四的冲突性得分最低。

(注:其他变量在对大学生师生关系的影响面上表现的不够突出,或是目前的统计方法和知识有限,不便一一说明,这里将不再进行讨论)。

(二)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的调查结论

1、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自己的师生关系的肯定度处于肯定与较肯定的状态。

1、大学生师生关系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年级、目标等方面的差异。

2、大学生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一定的被动性。

(三)建立良好的大学师生关系的建议

1.加强xx间的交流

老师和同学要加强沟通交流,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在教师和学生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老师可以试着多关心学生,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学生也应主动和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你最真实的想法,以便更好地教育教学。

2.改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配置,减轻教师科研压力,使其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开展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让大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收获。要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

3.学生应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明白大学和高中的区别:大学的老师不会督促你学习,学习全靠自己,要学会主动学习。要定好自己的目标,并为自己打的目标努力。就拿考研来说,你要从大一就开始准备,不要等到大三。同时,你要多和老师咨询相关的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