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合集下载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2. 工资关系、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参与率
按劳分配使得复杂劳动应比简单劳动获得 更多的工资收入,这样就能提供劳动者提高 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劳动力参与率 水平缓慢下降或缓慢增长。
3. 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参与率 4. 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5. 4. 个人非劳动所得状况与劳动力参与率 6. 非劳动收入增加,会降低人们谋生对于劳动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 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偏好的 次序.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性质的三点 假设:
〔1〕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任意两 个组合,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
〔2〕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3〕消费者对品种一样而数量不同 的消费品组合,永远偏好数量多的 组合
二、时间效用
➢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
本章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曲线
效用理论 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
收入效应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的流量 转移率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供给弹性 收入约束曲线
主体均衡 替代效应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的流量表
本章知识点扫描
1.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2. 劳动力供给的根本假设 3. 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4. 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5. 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无差异曲线 6. 个人劳动力供给的约束变量 7. 个人、家庭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8. 对劳动力共总供给产生影响的人口因素 9. 劳动力参与率及影响因素 10. 使用劳动力流量表
U1 W1
U2

庭 收
W2

பைடு நூலகம்
余暇时间
wr
wr 劳动时间
根本 收入
第五节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的效用或满 足的实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
每 天 收 入
0
2
4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10
闲暇时间
工作时间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递减(MRShy);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越高。
每 天 收 入
a b
c d
0
2
4
6
8
10
W
S
图2-1
L
2.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劳动力供给量的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即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 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Es
L / L W / W
A(ES=0) E(ES<1)
W
C(ES=1)
D(ES>1) B ES
(1)供给无弹性,即ES 0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 ES 1 (4)供给富有弹性,即 ES 1 (5)供给缺乏弹性,即 ES 1
思考:
1. 下列哪些人属于劳动力资源,哪些不属于劳动力资源? 残疾人、精神病人、未成年工、重新被聘用的退休职 工、农村中的半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 (潜在劳动力资源等于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劳动 年龄以外实际从事劳动的人口之和) 2.在校学习的青年学生是否属于现实劳动力资源?
(现实劳动力资源等于从潜在劳动力资源中减去那些虽具有劳动能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Y
c a b
0 U1 U2 H
U3
W=MRS
不参加工作的决策
Y
U1 U2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c. 工资率
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h→45h
.
17
(三)经验推导: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 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原因:
1、个人偏好的差异。在某一工资率下,有些人可能倾向 于减少工作时数,其他人则增加。这说明,所有个人劳 动力供给曲线都不是重合的,通常的情况,在每一均衡 工资率下,愿意增加的工作时数比愿意减少的工作时数 可能更多。
(一)劳动力供给弹性
定义:因工资率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 给的相应变动率。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 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的 比值。
ES=
L / L W /W
.
19
劳动力供给弹性值的分布区间为 【0,∞】,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 值,可将之分为五类: (1)无弹性,即Es=0。 (2)无限弹性,即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
2、较高保留工资的影响。保留工资指个人愿提供工作时
数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保留工资较高的人来讲,工资
率太低时,他们不愿提供市场工作,但他们的行为并不
会改变供给曲线的走向。当工资率较高时,工资率增加,
对他们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将无限的增加他
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效。 .
18
企业、行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
22
练习1:
当现有的工时总量不足以完成预期的生 产任务时,有三种办法: (1)招聘新雇员或雇佣临时工; (2)增加现有雇员制度工作时间内的工作 负担; (3)组织雇员于制度工作时间外加班。 分析哪一种办法对企业来说适用?
.
23
练习2:
建立一组简单的模型,说明医生的劳动 力供给曲线与护士的供给曲线的区别。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1)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2)现实的劳动力资源
2019/9/20
4
二、劳动力供给及其表达方式
1、含义: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
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 时间。
2、分析工具 1)劳动力供给函数
用 S代表劳动力供给,以 X i 代表影响因素,
则劳动力供给函数为:
SfX 1 ,X 2, ,X n Xi 1,2, ,n
2019/9/20
11
一、效用与闲暇--收入无差异曲线
(一)相关概念
1、工作:指从事有报酬的工作时间。 2、闲暇:指从事各种无报酬活动的时间。 3、效用:是从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 到的满足。
4、无差异曲线是用来描述某劳动者为获得某 一既定水平的效用,或满足的各种实际收入 和闲暇时间的组合。
2019/9/20
2)所有家庭决策相互依赖;
2019/9/20
21
3)某一家庭成员劳动供给决策部分依赖其他成 员所拥有的机会。
二、家庭劳动力供给决策
1、其他收入的影响:非工资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大 多数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而,引起市场工作时 间减少。
2、工资率提高的影响: 1)用于消费的时间减少,用于工作的时间增加 (替代效应);
I
懒汉
0
2019/9/20
闲暇 0
闲暇 16
二、预算约束
收入/天
预算约束线:
96
是指在既定的
72
工资率(工资
48
水平)条件下, 24
一个工人可能
获得的收入和
闲暇的所有组 合。
0
工作 24
2019/9/20
24 闲暇 0
17

第 2 章: 劳动力供给

第 2 章:   劳动力供给


其斜率为负 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 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 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 上移动
OY 劳动收入 tg OH 时间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即为个人放弃 闲暇从而获得收入的比率,即工 资率。另外一方面,亦可以看作 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图六:预算约束线
劳动力供给与福利制度

分析:AC段这个“钉子”造成了工作动机问题。原因有两
点: 第一,处于C点(不工作点)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 工作其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 减少而抵消,造成负“净工资”,这一计划造成的替代效应 显然妨碍人们工作。 第二,工人在C点比在f点(受伤前的工资与闲暇的组合) 境况更好,因为他处于无差异曲线 U2 而非 U1 上,这样,收 益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比工作时更好,产生了收入效应,阻碍 收益人重返工作岗位。


工作和闲暇:过去与现在的比较

一百年间,一个典型的美国成年男性工作 和闲暇时间的比较
年份 1880 年 1980 年 工作时间 家务劳动 睡觉、吃饭等 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所 必要活动 占比重 75 小时/周 12.5 小时/周 20% 68 小时 /周 42 小时/周 60%
66.5 小时/周 14 小时/周 44 小时/周 14 小时/周
中国城市女性就业历程

第一个阶段:迅猛起步阶段(1949年至1957年)
就业方式为不完全计划式,就业领域从集中于轻纺等 传统行业向商业、服务业、邮政业等较广泛的领域拓进。
规模: 60万人 比重: 7.5%

328万人 13.4%
第二个阶段:主观激增阶段(1958年至1980年)
就业方式为计划就业式。就业领域几乎包罗了所有行 业和多种职业。 规模:1960年,猛增到1008.7万人 比重:提高到20%,比1957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

第二章 个人劳动供给理论(一)

第二章 个人劳动供给理论(一)

• 更多的闲暇时间意味着较 少的工作时间.
0
24 闲暇时间
24
0 工作时间4Fra bibliotek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 负斜率
– 在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如 果想要获得更多的闲暇,必须放 弃一部分收入.
• 凸向原点
– 在闲暇时间很少的情况下,人们 愿意为换取多一单位的闲暇时间 而放弃相对多的收入. – 在闲暇时间较多的情况下,人们 只愿意以较少的收入牺牲来换取 闲暇时间的增加.
5
边际替代率
• 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为补偿 增加一单位的闲暇而必须 放弃的收入量. • 当闲暇时间为3(工作时 间为21小时)时,人们愿 意放弃4个单位的收入来换 取1单位的闲暇.
收入/日
4
1
• 当闲暇时间为8(工作时 间为16)时,为换取1单位 的闲暇时间,个人只需放 弃1单位的收入.
0
34
8 9
24 闲暇
30
收入维持计划
收入/日
$240 $160 $80
U2’
U2 I1
22 24
U1
0
16 18
I2
闲暇
27
福利制度的改革
• 1996年的福利改革法案主要包 括:
– 接受援助的期限限定为2年. – 大多数的公共援助都不发放给在 美居住期限不满5年的合法移民 – 获得现金福利的期限为5年.
28
Families (Millions)
第二章个人劳动供给理论一
个人劳动力供给理论(一):工作与闲暇
决策
1
1. 工作---闲暇决策: 基本模型
2
假设条件
• 工作与闲暇的个人决策.
– 工作指的是花费在有报酬工作的 时间. – 闲暇包括各种无报酬的活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不同闲暇偏好者的决策点
消 费/ 收 入 A U’
B
C
16 小
4 小 时 12 小
8 小
11 小 时
4 小
16 闲暇小时数 小 工作小时 时 数 0 小时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的三大因素
市场工资率
闲暇偏好 非劳动收入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可以假定家庭孩子和市场产品对于家庭来说是两种都可以带来 效用的产品,那么家庭就不仅关心孩子的数量(N),而且关心自 己所消费的市场产品的数量(X)。在孩子数量和消费产品数量之 间的权衡就构成了常规的无差异曲线。 家庭的消费活动同样要受到收入预算的约束。家庭增加一个孩 子的价格是PN ,获得额外消费品的价格是PX 。那么,在价格一定 的情况下,家庭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孩子数量和消费品数量组合。 孩子是一件十分昂贵的商品,除了衣食住行、教育等生活必 需品的开支以外,养孩子的成本还包括父母因退出劳动力市场或 减少劳动力市场时间来抚养孩子而产生的损失(机会成本)。此 外,孩子还是一个“时间密集型”的商品。因此,一个人的时间 价格(工资率)的上升对于养孩子的成本或价格的影响是非常大 的。
2.2劳动力供给理论的公共政策应用
2.2.1保留工资与劳动力参与 2.2.2收入补贴计划及其劳动力供给效应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本章学习要点
劳动力供给行为分析的简单模型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供给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应 用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工资率 上升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
48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如果劳动力市 场是个开放的市场,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 线就一定是一条从 左下方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劳动经济学
49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三、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W S
C
W2
W0
A
B
W1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在同一条劳动力供
给曲线上的移动。
0
(罐)
(个)
0
100
0
1000
50
90
100
900
100
80
200
800
150
70
300
700
200
60
400
600
250
50
500
500
300
40
600
400
350
30
700
300
400
20
800
200
450
10
900
100
500
0
1000
0
总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劳动经济学
5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一、劳动力
就业者(E):有工作可以做并且至少获得1个小时工资 支付的劳动者,或是从事非支付性的工作至少达到15个小时。
失业者(U):从某一工作岗位暂时下岗,或是没有工作, 但在参照周的前4周里一直在积极地寻找工作。
劳动经济学
6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规模: 60万人 比重: 7.5% 328万人 13.4%
第二个阶段:主观激增阶段(1958年至1980年)
就业方式为计划就业式。就业领域几乎包罗了所有行 业和多种职业。 规模:1960年,猛增到1008.7万人 比重:提高到20%,比1957年上升了6.4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女性就业历程
第三个阶段:理性调整阶段(80年代以来)
1. 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
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2. 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同质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
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率假说
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
业主
就业者
劳动力 16岁以 上人口 人口 完全失 业者 受雇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无差异曲线


重视闲暇 (A)
不重视闲暇 (B)
h
h
原因:主要是个人偏好差异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其无差异曲线也可 能不同
比如:女性在孩子小、孩子大的不同时 期,无差异曲线一般是不同的
孩子大的时候 孩子小的时候
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
即: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
其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 下,闲暇时间的变化量与劳动收入变化量之 比。公式:
劳动收入
Y1
Y2
U
h1 h2
闲暇时间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 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之间效用相同,不同的 无差异曲线效用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 曲线效用越大。
2. 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L3 L1
L2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市场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睡眠时间
睡觉占去了人大部分的时间,男性每周的睡眠时间一般在56个小 时,而女性的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周56.9个小时。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 睡眠是由人的生理状况所决定的,但是最近的研究却表明,睡眠在某 种意义上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们配置时间这种稀缺资源的活动之一, 与市场活动一样。 在睡眠时间达到生理要求的情况下,人的睡眠需求是可以随着经 济环境的变化而作出反应的。 比如,在人的收入获取能力与睡眠时间之间就存在一种负相关的 关系。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的睡眠时间更少,每多受4年教育,平均每 周的睡眠时间减少大约1个小时。类似地,工资率上涨20%会导致睡 眠时间下降1%,或者是每周的睡眠时间减少34分钟。因此,当工资 率很高的时候,似乎做梦也变得越来越昂贵了。
21世纪劳动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一般原理
2.1.1 经济中的劳动力供给总量
出生率
死亡率
人 口
净人口 流入率
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数量
可使用 劳动力
周工作时间
劳动力质量
总量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实际劳动力和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劳动者个人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重合,彼此 平行 2、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3、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4、不同人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存在差异的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补充案例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胡学勤

补充案例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胡学勤

补充案例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胡学勤第二章劳动力供给案例案例1:巨额遗产会导致一个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吗,非劳动收入性质的巨额遗产会削弱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吗,一项研究首先讲在1982年-1983年间继承过遗产的人分为两个群体,即接受了小额遗产的群体(平均价值为7700美元)和接受了大额遗产的群体(平均价值为346200美元)。

然后这项研究分析了这两个群体在1982年-1985年检的劳动参与率变化情况。

毫不奇怪,那些继承遗产较多的群体更有可能退出劳动力队伍。

更为具体地说,接受小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在此期间从76%上升到了81%,而接受了大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却从70%下降到了65%,更令人惊奇的一个事实也许是,由于能够预见到自己将来会获得大额遗产,这些后来实际得到大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从一开始就比较低。

案例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当工资提高时,个人劳动力供给先随着工资的上涨而增加,当工资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劳动供给开始减少。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曲线。

问题:张三是个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编写程序。

工作初期,涨工资会使张三增加工作量。

当他成为一个软件高手之后,工资已经足够高了,张三的收入也相当高了,这个时候,张三面对涨工资的反应,不是选择加班,而是更多的来休闲和体育运动。

在工资较低的时候,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哪个更大,当工资上涨的足够高的时候,如果接着上涨,又是如何呢,案例3:男性和女性的时间使用情况(每周小时数)案例4:丈夫、妻子、邻居和凯洛格食品公司6小时工作制的终结经济理论指出,工作小时数量的供给部分地取决于人们对家务劳动时间,包括闲暇时间的价值认可程度。

这一点可以非常清楚地在凯洛格食品公司的工人们身上反映出来。

在大萧条时期,凯洛格食品公司因放弃了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改行6小时工作制,从而引起了举国关注,工人们愿意通过接受更少的工资性报酬和更多闲暇的方式,来与那些失业者“分享工作”。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一、名词解释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盗用的状态。

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

二、单项选择1.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假设。

两点三点四点五点2.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

边际效用心理效用消费效用生产效用3.对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是建立在()的经济决策分析基础之上。

生产者个体消费者个体劳动者个体消费者群体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就业、工资、()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5 .()在继承了基数效用论的部分理论基础之上,为效用理论的实际应用寻找到了可靠的方法。

A .边际效用论B .生产效用论C .消费效用论D .序数效用论三、判断改错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同样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不属于)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间歇性交替。

×(周期性交替)基数效用并不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

×(基数效用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序数效用论的假设中,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无差异曲线是可能相交的。

×(不可能)四、简答题1.试述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答:个人: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向影响。

第2章劳动力供给分析..

第2章劳动力供给分析..

2.2.3福利制度与劳动力供给
2.2.1个人劳动力供给假设
理性的经济人 完全竞争
匀质假设
2.2.2工作时间决策理论
(1)劳动和闲暇 (2)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3)工资,收入和预算约束线
(4)均衡的工作时间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6)工资变化与工作决策
(5)
(1)劳动和闲暇时间 时间划分: 在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时候,我们总 是做一下划分:一天24小时,分为可以 自由支配的时间(16小时)和不可以 挪用的固定时间(8小时),可以自由支 配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忽略 了家务劳动和闲暇时间的区别)。 工作决策:个人劳动力供给就是单个劳 动者在外出工作与闲暇之间的选择
(5)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率不变的情
况下,收入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 响 替代效应:个人可支配时间不变,收 入不变,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 影响
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变动。
因此,其影响是使得预算约束线平行移动。上移,闲 暇增加,工作减少。
Y
E2 E1 U2 U1 H2 H1 H H
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如图 二的E
图二:劳动力供给曲线
概念五: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工资率不变的 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 给的变动
图三: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1.1 自然因素
人口规模:长期影响因素
人口的自然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 构、民族构成(如:美国中年黑人男子 劳动参与率只有83.4%,而白人男子为 92.5%, Freeman) 劳动者自身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和 健康状况
劳动力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100 % 总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1
W5 W4 W3 W2 W1 X
日闲暇小时数 日劳动力供给小时数
工 资 率
SL
W*
A
日劳动力供给小时数
图2.13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推导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1、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一般形状
工资率
SL
市场劳动力供给量
图2.14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每日货币 收入(元)
Y1 Y2 Y3 Y4 H1 H2 H3 H4 A1
A2 A3
A4
U1
每日闲暇时间(小时)
图2.3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凸性
第三,不同人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存在差异的
每 日 货 币 收 入 每 日 货 币 收 入
闲暇偏好者X的 无差异曲线
货币收入偏好者Y 的无差异曲线
3、工作-闲暇决策
每日货币收 入(元) 160 E 80 40 B C U2 0 16 4 12 8 8 12 16 0 每日闲暇小时数(H) U1
U0
4
每日工作小时数(L)
图2.7 工作-闲暇决策
从图2.7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我们把一位劳 动者的无差异曲线与这条预算约束线合并 在一张图上时,我们可以看到三种无差异 曲线:第一种是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无差 异曲线(U0),第二种是高于预算约束线的 无差异曲线(用U1来代表),第三种是低于 预算约束线的无差异曲线(用U2来代表)。 但劳动者的最终工作-闲暇决策点却是无差 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一点,即图 中的B点。
1、无差异曲线
每日货币 收入(元)
Y1
A
B U1 U2
Y2
8
每日闲暇时间(小时)
图2.2 同一位劳动者的两条无差异曲线
从无差异曲线的图形中我们便可以看 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每一个人都会有无数条无差异 曲线,它们彼此相互平行,并且越远 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 平也越高。
每日货币 收入(元) 160 A
80
B
40
C
D 0 16 4 12 8 8 12 4 16 0 每日闲暇小时数(H) 每日工作小时数(L)
图2.6 预算约束线
在工资率一定的情况下,将一位劳动者可 能达到或实现的各种可能的闲暇时间和货 币收入组合联结起来,便构成了一条预算 约束线。预算约束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市 场工资率,它表示增加一个小时的工作时 间所能够带来的货币收入增量。此外,预 算约束线实际上构成了劳动者在工作时间 决策时所面临的资源边界,位于这条预算 约束线外侧或右上方的任何一种闲暇和货 币收入组合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1、收入效应
经济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增加, 但是市场工资率却保持不变(偏好在短期 内也是不变的),则他对闲暇时间的需求 将会增加。相反,如果其收入下降,而市 场工资率保持不变,则他的闲暇时间需求 会下降,从而导致工时数量存在上升的趋 势。经济学将这种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 况下,由于收入变化所导致的对闲暇时间 (或工作时间)的需求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income effect)。
每日货币收入 (元)
192
N
M 128 72 64 H G U2 U1
F
0 16 4 12 8 8 10 12 6
4
16 0
每日闲暇小时数(H) 每日工作小时数(L)
图2.10 工资率上升: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三、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推导
日 Y5 货 币 Y 4 收 入 Y3 Y2
不过,我们在图2.7中所举的例子只是描绘 了具有一种偏好的劳动者所做的工作-闲暇 决策的情况,由于不同的劳动者可能会有 不同的偏好,因此,即使是在面对相同的 预算约束线的情况下,不同劳动者的无差 异曲线与这条预算约束线的切点也会有所 不同。如图2.8所示 :
每日货币 收入(元) 160
UX
UY
80 40
B C
UZ
F
0
16
4
12
8
8
12 4
16
0
每日闲暇小时数(H) 每日工作小时数(L)
图2.8 不同偏好者的工作-闲暇决策
在相同工资率水平下,不同偏好的劳动者的理想劳动力 供给时间是不同的,所以统一规定每天工作8个小时的 工时制度就不一定符合所有劳动者的意愿,比如,对于 每天愿意工作5小时的劳动者来说,在8小时工时制度下, 他们就只能选择要么不工作,要么就必须每天工作8个 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没有机会实现个人效用最 大化了。然而,要想让同一位雇主能够为员工提供多种 不同的日工时制度选择,不仅管理成本极高,而且对很 多组织来说也不现实。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 面,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在可能的范围内为员工提供相 对灵活的工时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有些雇主已经开始 设计一些不同于传统的8小时工时制的新工时安排,员 工即使不能在同一位雇主那里实现多种工时制度的选择, 他们仍然可以通过选择雇主或者是一些新兴的职业来实 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工作时间决策。
(二)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与 工作-闲暇决策
在劳动力供给行为分析的简单模型中,劳 动者的时间分配决策或者劳动力供给时间 决策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劳动者的 个人偏好,二是劳动者所面临的市场工资 率,其中前者在图形上用无差异曲线来描 述,它体现了劳动力供给决策所受到的主 观约束,后者用预算约束线来描述,它体 现了劳动力供给决策所受到的客观约束。
周工作时间
劳动力质量
二、劳动力供给行为分析的简单模型
从劳动者个人的角度来说,广义的劳动力供给决策 包括两大类:一是是否工作以及如果决定工作,愿 意每周从事多少个小时的工作;二是一旦开始寻找 工作,自己愿意从事何种职业以及到什么地区去就 业。
(一)劳动力供给行为分析:几个基本假设
1.一个人只能将时间用于一种或两种事情上: 工作或者是享受闲暇 2. 一位劳动者如果去从事市场工作,则可以 获得一个不变的小时工资率 3.闲暇和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都具有边际效用 递减的性质 4.劳动者追求的是效用极大化
H 替代效应 >0 W Y
在现实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纯替代效 应的情况是很少的,这方面的一个例 子是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一位总 统候选人提出的一项计划.
3、工资率变化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
尽管在一些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我们可以观察到单 独产生的收入效应或替代效应,或者是在实验室 中创造出单纯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但是,在 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效应却是同时出现的,并且 作用方向常常相反。
UX
UY
每日闲暇时间
每日闲暇时间
图2.4 两种不同偏好者的无差异曲线
每日货币 收入(元)
A1 Y1 A2 Y2 A3 UX UY
H1
H3
H2
每日闲暇时间
图2.5 两种不同偏好者的无差异曲线对比
2、预算约束线
我们在前面谈到,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都有很多 条,位于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 会高于位于左下方的无差异曲线,因此,在没有 其他约束条件限制时,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位于 更靠上的无差异曲线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人们是不可能随意得到自己想要的效用水平的, 他们对效用水平的主观追求最终还会受到另外一 个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就是他们所面临的市场工 资率。这个市场工资率决定了人们只能在一个所 能够支配的资源范围内来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在劳动经济学中,工资率的约束作用是通过预算 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体现出来的。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理论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理论的公共政策应用
本章学习要点
劳动力供给行为分析的简单模型 劳动力供给弹性 保留工资与劳动力参与 收入补贴计划与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一般原理
一、经济中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分析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
净人口流入率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数量 可使用劳 动力总量
(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及其对工作-闲暇决策的影响
劳动者的工作-闲暇决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劳动 者个人偏好的变化以及市场工资率的变化都会导 致最佳决策点的变动。此外,劳动者除了劳动报 酬之外的其他收入(非劳动收入)或财富来源的 变化等,也会对劳动者的工作-闲暇决策产生影响。 由于我们假定劳动者的偏好在短期中是稳定的, 所以经济理论重点考察劳动者的非劳动收入(或 财富)和市场工资率两个因素对于劳动力供给决 策所产生的影响。在对这种影响进行分析的过程 中,经济学家们分离出两种重要的效应,即收入 效应和替代效应。
工 资 率 工 资 率
SL
W
*
SL
劳动力供给量
劳动力供给量
图2.15 水平的市场劳动力供 图2.16 垂直的市场劳动力供 给曲线 给曲线
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在某一工资率W*上,在市场上可以获得无限多 的劳动力供给。 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映的是这样一种 情况,即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维 持不变。 两种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上是一般市场劳动力供 给曲线的两种极端情况,大部分市场劳动力供给 曲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只是相对来说更接近水 平形状,还是更接近垂直形状而已。
由于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是相对的,而我 们所关注的重点是劳动力供给,所以后面 我们将选择用劳动力供给条件来阐述收入 效应。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我们可以 将收入效应定义为在工资率保持不变的情 况下,收入变化(ΔY)所引起的工时数量变 化(ΔH):
H 收入效应 0 Y W
每日货币收 入(元) 210 160 M
思考
那么,像彩票中奖以及得到遗产等诸 如此类的非劳动收入在现实中到底是 怎样对当事人的劳动力供给意愿产生 影响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