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词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唐词《菩萨蛮》、《忆秦娥》二阕,花庵以后,咸以为出自太白。 然太白本集不载。至杨齐贤、萧士赟注,始附益之。胡应麟笔丛 疑为委托,未为无见。谓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殊不然。如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西阳残照,汉家陵阙”等语, 神理高绝,却非金荃手笔所能。(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
▪ 梁武帝《江南弄》、陶弘景《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孝 穆《长相思》,皆具词体,而堂庑未大。至太白《菩萨蛮》之繁 情促节,《忆秦娥》之长吟远慕,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环内。 太 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足抵少陵《秋兴》八首。(清 刘熙载《艺概》卷四)
▪Fra Baidu bibliotek灞陵:汉文帝陵墓,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是汉唐人 折柳送别的地方。
▪ 乐游原:汉长安东南有乐游苑,唐代改称乐游原,是游 览胜地,在都城最高处,登之可以眺望全城以及周围汉 代帝王的陵墓。清秋节:即重阳节。
▪ 咸阳:秦朝的都城,是汉唐时从长安去往西北的必经之 地。音尘:本义为声音与尘埃,借指消息,音信。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 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 评论
▪ 《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宋黄昇《唐 宋诸贤绝妙好词选》卷一)
▪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 是为词中鼻祖。(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
▪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方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 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 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
▪ 注释
▪ “箫声咽”二句:用箫史、弄玉故事。《列仙传》载: 箫史是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穆公遂 将其嫁与箫史。箫史每日教弄玉吹箫,数年后,箫声似 凤鸣,有凤凰止于其屋。穆公为之筑凤台。箫史、弄玉 居其上数年后,随凤凰飞去。咽:呜咽,形容箫声凄切。 娥:秦晋之间,称美貌为娥,借用为美人代称。秦娥即 秦女。梦断:指被箫声从梦中惊醒。
▪ 陵:帝王坟墓。阙:陵墓前的牌楼。
▪ 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 半阙雄浑。词人融柔美和壮 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 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 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气势雄浑,意境高远。
▪
▪ 以词咏史,北宋王安石初开风气,辛弃疾继之而 振其势,到南宋始蔚为大观。
▪ 一般地说,咏史作品的大量产生离不开三 个方面的条件。首先,于民族危亡之际追 念历史上英雄们的业绩,抒发对历史沧桑 的感慨,原是人在历史的不幸面前最易产 生的一种情绪,这是咏史词得以大量产生 的现实基础。其次,个人的怀才不遇也会 引发作者对历史上的得意者产生向往之情, 并与失意者形成共鸣,这是咏史词得以产 生的情感基础。另外,还不能忽视词人的 史学修养,这是创作此类作品不可缺少的 材料基础
▪ 酒罢燕歌竞歇,途穷赵瑟难求。滹沱水抱太行 流,行过鄗南关口。 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 长楸。翩翩过客半鸣驺,笑尔冯公白首。
▪ 词用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之典。史载鲁僖公四年十 二月,晋献公听从骊姬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 次子重耳为避害出亡。经曹国,曹君遇之无礼, 曹臣僖负羁妻窥之,知其日后必贵,遂私馈之。 后重耳复国为晋文公,发兵灭曹以报其辱,并厚 赏僖负羁。词人从眼前的黄沙白草联想到了古代 英雄的故事,对自己眼下“蓬科未转”知遇难求 的境遇表示了忧虑。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陈维 崧显然是以重耳在自期。
的《忆秦娥》。
▪ 怀古和咏史,有共同的一面,描写的都是 历史时空,都是表现诗人、词人对历史事件或 历史人物的反思。也就是说,它的题材是写历 史,是过去时态。作者往往是通过历史来表达 对现实的一种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古 讽今”,或者是讽刺现实,隐喻现实政治,或 者是借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人生的失意。表面 上写的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实际上是要 表达对现实的某一种态度,作者不过是用一种 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思考 而已。怀古和咏史,在题材和创作目的这两个 层面上是相同的、相近的。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 勃 ,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
▪ 词人对历史英雄的期慕和其功业的歌咏,也从反 面表现了他对自己老大无成的焦虑。这本是一切 积极进取者面对历史时常有的心态。对历史上成 功者的向往和与失意者的共鸣,实际上是一种心 态的两种表现形式,只因对象不同才形成了两种 调子。
▪ 河流浩淼,去粘天无岸,白草黄沙古曹县。问居 人谁是,僖负羁妻? 谁惜我,十载蓬科未转。
▪
▪ 相异的一面:“怀古”的这个“古”,具体地说,是指一 种古迹,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事古人的幽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题结合在一起,怀古诗词,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 景物景观。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写王昭君,一开始就 写“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刘禹锡的 《西塞山怀古》,一开始是写历史:“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咏史词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象的阐释上。它也是 作者抒写自我的一种形式,是把“我”放在历史的时空 背景之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以显示自我生命在何 种程度上取得了与历史的认同。所以它的重点仍在“咏” 字上,历史所提供的主要是参考背景,是抒情主人公藉 以展现其情感世界的坐标系。
咏史怀古词
词本是一种纯粹抒情性的文体,擅长言情写景,拙于 叙事,但咏史怀古词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基本上能达 到叙事、言情、议论、说理相结合的标准.咏史词 主要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但作者的 用意往往不在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身,而是生 发开来,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情怀,或借古喻今,或借 古讽今,以图“古为今用”。咏史词始于盛唐李白
▪ 梁武帝《江南弄》、陶弘景《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孝 穆《长相思》,皆具词体,而堂庑未大。至太白《菩萨蛮》之繁 情促节,《忆秦娥》之长吟远慕,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环内。 太 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足抵少陵《秋兴》八首。(清 刘熙载《艺概》卷四)
▪Fra Baidu bibliotek灞陵:汉文帝陵墓,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是汉唐人 折柳送别的地方。
▪ 乐游原:汉长安东南有乐游苑,唐代改称乐游原,是游 览胜地,在都城最高处,登之可以眺望全城以及周围汉 代帝王的陵墓。清秋节:即重阳节。
▪ 咸阳:秦朝的都城,是汉唐时从长安去往西北的必经之 地。音尘:本义为声音与尘埃,借指消息,音信。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 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 评论
▪ 《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宋黄昇《唐 宋诸贤绝妙好词选》卷一)
▪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 是为词中鼻祖。(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
▪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方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 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 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
▪ 注释
▪ “箫声咽”二句:用箫史、弄玉故事。《列仙传》载: 箫史是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穆公遂 将其嫁与箫史。箫史每日教弄玉吹箫,数年后,箫声似 凤鸣,有凤凰止于其屋。穆公为之筑凤台。箫史、弄玉 居其上数年后,随凤凰飞去。咽:呜咽,形容箫声凄切。 娥:秦晋之间,称美貌为娥,借用为美人代称。秦娥即 秦女。梦断:指被箫声从梦中惊醒。
▪ 陵:帝王坟墓。阙:陵墓前的牌楼。
▪ 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 半阙雄浑。词人融柔美和壮 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 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 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气势雄浑,意境高远。
▪
▪ 以词咏史,北宋王安石初开风气,辛弃疾继之而 振其势,到南宋始蔚为大观。
▪ 一般地说,咏史作品的大量产生离不开三 个方面的条件。首先,于民族危亡之际追 念历史上英雄们的业绩,抒发对历史沧桑 的感慨,原是人在历史的不幸面前最易产 生的一种情绪,这是咏史词得以大量产生 的现实基础。其次,个人的怀才不遇也会 引发作者对历史上的得意者产生向往之情, 并与失意者形成共鸣,这是咏史词得以产 生的情感基础。另外,还不能忽视词人的 史学修养,这是创作此类作品不可缺少的 材料基础
▪ 酒罢燕歌竞歇,途穷赵瑟难求。滹沱水抱太行 流,行过鄗南关口。 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 长楸。翩翩过客半鸣驺,笑尔冯公白首。
▪ 词用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之典。史载鲁僖公四年十 二月,晋献公听从骊姬的谗言,逼死太子申生, 次子重耳为避害出亡。经曹国,曹君遇之无礼, 曹臣僖负羁妻窥之,知其日后必贵,遂私馈之。 后重耳复国为晋文公,发兵灭曹以报其辱,并厚 赏僖负羁。词人从眼前的黄沙白草联想到了古代 英雄的故事,对自己眼下“蓬科未转”知遇难求 的境遇表示了忧虑。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陈维 崧显然是以重耳在自期。
的《忆秦娥》。
▪ 怀古和咏史,有共同的一面,描写的都是 历史时空,都是表现诗人、词人对历史事件或 历史人物的反思。也就是说,它的题材是写历 史,是过去时态。作者往往是通过历史来表达 对现实的一种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古 讽今”,或者是讽刺现实,隐喻现实政治,或 者是借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人生的失意。表面 上写的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实际上是要 表达对现实的某一种态度,作者不过是用一种 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思考 而已。怀古和咏史,在题材和创作目的这两个 层面上是相同的、相近的。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 勃 ,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
▪ 词人对历史英雄的期慕和其功业的歌咏,也从反 面表现了他对自己老大无成的焦虑。这本是一切 积极进取者面对历史时常有的心态。对历史上成 功者的向往和与失意者的共鸣,实际上是一种心 态的两种表现形式,只因对象不同才形成了两种 调子。
▪ 河流浩淼,去粘天无岸,白草黄沙古曹县。问居 人谁是,僖负羁妻? 谁惜我,十载蓬科未转。
▪
▪ 相异的一面:“怀古”的这个“古”,具体地说,是指一 种古迹,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事古人的幽思。 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题结合在一起,怀古诗词, 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 景物景观。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写王昭君,一开始就 写“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刘禹锡的 《西塞山怀古》,一开始是写历史:“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咏史词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象的阐释上。它也是 作者抒写自我的一种形式,是把“我”放在历史的时空 背景之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以显示自我生命在何 种程度上取得了与历史的认同。所以它的重点仍在“咏” 字上,历史所提供的主要是参考背景,是抒情主人公藉 以展现其情感世界的坐标系。
咏史怀古词
词本是一种纯粹抒情性的文体,擅长言情写景,拙于 叙事,但咏史怀古词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基本上能达 到叙事、言情、议论、说理相结合的标准.咏史词 主要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但作者的 用意往往不在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身,而是生 发开来,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情怀,或借古喻今,或借 古讽今,以图“古为今用”。咏史词始于盛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