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历届中考古诗赏析题2019.10
古诗《十五从军征》阅读理解及全诗翻译赏析
古诗《十五从军征》阅读理解及全诗翻译赏析古诗《十五从军征》阅读理解及全诗翻译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十五从军征》阅读理解及全诗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十五从军征》阅读理解及全诗翻译赏析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①阿谁:谁。
阿,语气助词。
②旅:通”稆”,不经播种而野生曰”稆”。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解析:从诗歌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看,主人公是一个八十岁才回来的征夫。
据此,可以概括诗歌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首古诗反映了兵连祸接的社会现实,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解析:诗歌的主题和战争有关,但诗歌中却没有一个字直接控诉战争,据此,可以判断诗歌的手法。
参考答案: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注释: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i 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36十五从军征
36.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版本导航:◎统编九下第23课;◎语文八下第17课;◎苏教七上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望)语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
错误!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从军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B.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
C.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两句是细节描写,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后令人心酸。
D. 这是一首第一人称的叙事诗。
该诗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
36. 十五从军征
1.(2分)B 【解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表现出老兵故居没
有人影,没有炊烟,只有野物出没,杂草丛生,一派破落、荒凉的景象,这是以哀景写哀情。
B项赏析有误。
《十五从军征》常考题目
《十五从军征》常考题目一、文章主题是什么?答: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中的“始”字赏析及这句话的修辞角度。
答: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上了一条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修辞角度:“八十”与“十五”形成对比,并用夸张手法,极写从军之久。
写出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归”与“征”相呼应,表明老兵中途一直未能回家,表现了他渴望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三、赏析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家累累”。
答:通过对话,得知家里已是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从侧面表现老兵盼望与家人团聚的希望瞬间落空的悲哀心理。
四、赏析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答:动作描写,描写了老兵家中做饭、做完却无人共享的场景,生动地表现出老兵内心悲哀、悲痛欲绝的心理。
四、赏析兔从狗窦入,锥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答:运用环境描写(或白描)描写了家中空无一人的凄凉破败之景,从侧面烘托出老兵与家人团聚的希望彻底落空的悲哀心情。
五、“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描写的画面及赏析。
答:画面: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在门口向东张望想找一个能跟自己一起吃饭聊天的人却连一个人影都不见。
面对眼前一幕幕凄凉之景,老人不禁泪落满面。
赏析:细节描写,写出门张望和老泪纵横两处细节,刻画了举目无亲,孤苦一人的老兵形象,将其内心,对家人团聚的期盼和因物是人非而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常考填空题。
1、《十五从军征》中以“兔从狗窦入,锥从梁上飞。
”用“兔,锥”写出家院荒凉凄清之景,反映了乱世百姓的深重苦难。
2、诗中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3、诗中诗人用“出门东后着,泪落沾我衣。
”直接写老兵的伤感。
十五从军征的赏析
十五从军征的赏析《<十五从军征>赏析:一个老兵的悲苦一生》《十五从军征》呀,这可真是一首超级让人心酸的诗呢。
诗里讲的那个故事啊,就像一把小锤子,一下一下地敲在我的心上。
我想啊,这个十五岁就去从军打仗的人,他当时得多害怕呀。
十五岁,那还是个孩子呢,就像我现在,每天想着上学、和小伙伴玩,可他却要离开家,去那充满危险的战场上。
他就像一只小绵羊,被硬生生地拽进了狼群里。
他当时心里肯定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这一去啊,就是漫长的时间。
在军中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每天都要面对战争,要听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说不定身边的战友今天还在,明天就没了。
他得有多累呀,就像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只不过他背负的是战争的压力。
我仿佛能看到他在战场上拼命的样子,脸上都是汗水和泥土,眼睛里满是惊恐和坚定。
好不容易,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他肯定特别兴奋,心里想着:“我终于能见到我的家人啦。
”可是呢,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啥。
他走啊走啊,回到了那个记忆中的家。
可是,家还是那个家吗?那景象可太惨啦。
他看到的是“松柏冢累累”,哎呀,他的家人都不在了。
他得多绝望啊,就像一个在黑暗里找不到路的孩子。
他的家变成了一片荒芜,那些松柏下的坟墓就像一个个无声的嘲笑,笑他回来得太晚了。
他心里肯定在喊:“我的家人啊,你们怎么都不在了呢?”他这个时候是不是会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从军呢?他走进家门,看到“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这画面可太凄凉了。
兔子和野鸡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就像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院子里长满了野谷子,井台上也都是野葵菜。
他这个时候是不是在想:“这还是我那个温暖的家吗?”他想找个熟悉的东西都难。
他想找个家人说话,可是一个都没有。
他开始自己做饭,“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他只能自己动手了。
可是,做着饭的时候,他心里得多难受啊。
以前做饭的时候,家里肯定是热热闹闹的,有妈妈或者家人在旁边帮忙。
现在呢,就他一个人。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5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7.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李雷不理解主人公为何不自己赶快回到家中,还要询问乡里人。
请你结合诗句向他解释。
48.诗歌结尾主人公流下了泪,这泪水中包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答案】47.示例:李雷,“家中有阿谁”这一句恰切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也表现了乡里人见到几十年未见的归人时惊喜、心疼、同情等复杂的心情。
如果只写主人公的急切,人物形象就显得不够丰满立体。
48.示例:主人公的泪水包括对亲人逝去的悲痛、家园颓败的辛酸、征战多年的痛苦、未来生活的迷茫。
【解析】47.本题考查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情感的分析。
根据《十五从军征》中的诗句,可知主人公十五岁就从军远征,直到八十岁才得以返回家乡,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遇到乡里人,迫切地询问“家中有阿谁”,这是他急于了解家人是否安在,家中现状如何的直接体现。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他长时间离家后的急切心情,也揭示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主人公通过询问乡里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忐忑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乡里人对他的同情和惊讶。
这样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人物情感更加丰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和家庭的深远影响。
所以,主人公的这一行为是出于对家乡和亲人的急切关心,也是诗歌情感表达的需要。
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4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分析。
根据“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可知,主人公看到的只是一片坟墓,亲人们早已离世,他无法与他们团聚,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
结合“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可知,这里描绘了家园荒芜的景象,野兔钻狗洞,野鸡在梁上飞,庭中生长着陌生的谷物,井上长满了葵菜,这些都是家园无人照料的象征,让人感到辛酸。
【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下列对《十五从军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A.“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从军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这四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
C.“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两句细节描写,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后令人心酸。
D.本诗是一首叙事诗,采用第一人称,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诗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写出了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萧条衰败的景象。
所以B项对这四句话“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2.古诗词阅读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十五从军征》古诗词鉴赏(含答案)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十五从军征》阅读【主旨情感】1.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2.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练字】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由远及近地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
【写作手法】1.“十五”“八十”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分)“十五”与“八十”相对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
说明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3.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描写了松柏冢累累、兔、稚、旅谷、旅葵等景,渲染凄凉、悲伤的心情。
【选择题】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E)(5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所见所思。
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体现了家中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场景。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4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5.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围绕应征多年的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布局,巧妙自然。
B.“十五”与“八十”相对照,“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极写从军之久。
C.诗中的两处语言描写,以对答的形式,表达了几十年未归的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
D.本诗以乐景写哀情,情真意切,语言质朴,颇能体现汉乐府善于议论的艺术特点。
46.本诗画线句与《梁甫行》中“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都写到了动物,在写法上有何共同妙处?【答案】45.D 46.(1)都采用白描手法/ 环境描写/ 侧面描写(手法),表现出环境的荒凉破败,人民生活的艰苦,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分析】4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本诗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诗歌能体现汉乐府善于叙事的艺术特点,而非“善于议论”。
结合“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可知,这是由远看到近见,描写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是以哀景写哀情,而非“以乐景写哀情”。
故选D。
4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本诗画线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意思是: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老兵家中的“兔”“雉”两种意象,突出了环境的荒凉破败,写出了老兵家中空无一人的凄凉场景,进而烘托出老兵内心的悲痛。
《梁甫行》中“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意思是: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狐兔”两个意象,写住处的荒凉,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十五从军征》《望月有感》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十五从军征》《望月有感》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从军征》由近及远描写了老兵家中的凄凉荒芜,选取“松柏”“冢”“旅谷”“旅葵”这些意象,倍增凄楚之感。
B.《十五从军征》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C.《望月有感》颔联中的“干戈”,其义与“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干戈”相同,均指战争。
D.《望月有感》尾联写诗人深夜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构筑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
16.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答案】15.A 16.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A.有误,《十五从军征》由远及近描写了老兵家中的凄凉荒芜;故选A。
16.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等语句写,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结果家人已经离世,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望月有感》“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点明背景,经历战乱,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兄弟分离;“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据此概括两首诗表达的相同情感即可。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过零丁洋》《十五从军征》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过零丁洋》《十五从军征》含答案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辛苦道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7.《十五从军征》一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来绘景写人,记叙了老兵返乡的所见所感。
当老兵看到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的时候,其境况恐怕用《过零丁洋》颈联中的“”一词来形容最为贴切。
18.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但是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过零丁洋》是诗人在战争被俘后誓不投降的心声,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昂扬的斗志;《十五从军征》以返乡士兵的遭遇,表现出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流露出作者对于战争的。
【答案】17.白描(或细节描写)零丁18.忠贞爱国视死如归舍生取义(任选其二即可)厌恶(或“痛恨”)【解析】1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句写景,由远看到近见,满眼凄楚的景象,突出老兵家的荒凉;“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运用语言描写,通过路人说出的哀景,衬托哀情;“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老人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所以无论是绘景还是写人,《十五从军征》都是以白描的手法,描绘老兵返乡的见闻。
《过零丁洋》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零丁”是孤苦无依的样子,符合老人的凄苦孤独。
18.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和理解。
《过零丁洋》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飘零,国家败亡的痛心,体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十五从军征》用两个数字“十五”“八十”写出了主人公从军时间久,用一组问答表现了主人公由①到的心情,用四种事物“”“雉”“谷”“葵”描绘了主人公家中的景象。
16.“泪”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捕捉这个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歌中的不同形象。
请根据你对下面作品的理解,完成表格。
【答案】15.示例:期望失望兔示例:荒凉破败16.悲伤痛苦的老兵思乡忧国【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第①空,根据“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可知,主人公“十五”从军,“八十”始归,背井离乡几十年的时间中,对家乡亲人充满了热切的思念,所以在路上遇到同乡之人时急切地询问家中亲人的情况。
这时主人公的心情应该是期待(憧憬、激动)的。
第②空,联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句同乡人的答话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家中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暗示主人公已经没有亲人了。
本是满心欢喜回家与亲人团聚,却突然得知已经天人两隔,所以这时主人公的心情应是失望(悲恸、沉重)的。
第③④空,诗歌“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两句意为: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这两句话借用“兔”“雉”“谷”“葵”四种事物,描写出主人公家中长久无人居住,已经被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所占据,一片荒凉破败的凄楚景象,使人倍感伤神。
据此可知,第③空填“兔”,第④空填“荒凉破败”(意思相近即可)。
16.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注意仿照“感时伤世的诗人”这一结构,将答案组织为四字词语加人物的形式。
古诗词鉴赏答案
《十五从军征》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幼年从军的老兵晚年归乡时无亲可依,家园荒芜的悲剧。
2.诗中描写老兵现在的家的环境的语句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的两句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4.用自己的话写出老兵回家时看到的荒凉景象: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这首乐府诗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不义的战争给百姓家庭带来骨肉分离的罪恶”这一作品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6.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杨花纷纷,子规悲鸣”等只可得1分)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3.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4.BC5.“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6.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7.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8.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语文版中考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鉴赏及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版中考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鉴赏及练习一、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①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
”?兔从狗窦④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⑤,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⑥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⑦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①始:才。
②冢(zhǒng):坟墓。
③累累: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④狗窦(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
⑤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⑥持:用。
⑦贻(yí):送,赠送。
【翻译】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乡。
路上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邻居说:“远远看过去是你家,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柏林中的一片坟墓。
”回到家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入,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边长满野生的葵菜。
用野谷舂米做饭,用葵叶煮汤。
饭菜都做好了,不知道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东方张望,一个亲人也不见,老泪纵横沾湿了衣服。
中心: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残酷的兵役制度下的痛苦。
赏析:诗的开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反映出古时老百姓服役常常是没有年限,老了才被放回。
老人回到家中看见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满眼都是荒凉凄楚的景象。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孑然一身,盼望了六十五年,可是回到家又无一个亲人相迎。
他在荒凉的家中默默无言地舂谷子做饭,采下野菜叶子做菜,当饭熟之时,他才恍然想起不知该给谁吃。
这情境,作者没有直接抒情渲染,却收到了比直接抒情更强烈的效果。
诗最后两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思念的老泪,扑簌簌落到满布征尘的衣襟上,“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含了深厚、沉痛的感情,叩击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训练】1、诗中的主人公岁从军,岁回家,整整年。
2、老人回到家中,看到:的一派荒凉景象。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首诗歌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诗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那么,诗人究竟要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此诗以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出了古时老百姓服役,常常是没有年限,老了才被放回,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痛苦。
《十五从军征》阅读鉴赏题 考点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十五从军征》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创作背景《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
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
这首诗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1. 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多年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
2. 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答:十五、八十。
3. 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答: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4.“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5.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兔从……葵。
”6.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答: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7.“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十五从军征》阅读赏析与答案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字词解析:1. 始:才;归:回家。
2.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 松柏(bǎi):松树、柏树。
6.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i 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7.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8. 雉(zhì):野鸡。
9. 中庭:屋前的院子。
10.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11. 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12.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3.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14. 一时:一会儿就。
15. 贻(yí):送,赠送。
16. 看:一说为“望”。
17. 沾:渗入。
赏析: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十五从军征》习题及答案
《十五从军征》习题及答案《十五从军征》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XXX?”“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XXX,中庭生旅谷,XXX。
XXX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XXX!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XXX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XXX旅葵。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XXX。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XXX。
中庭生旅谷,XXX。
5、《十五参军征》暗示老人孤苦孤独,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XXX。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剖析】B无生理描写。
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这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人的离去。
C、兔从狗窦入,雉从XXX。
中庭生旅谷,XXX。
近景描写。
运用白描手法,作者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从正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之久,物是人非,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十五从军征》中考阅读赏析试题集
《十五从军征》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古诗反映了兵连祸接的社会现实,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叙事诗,抒发了老兵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悲哀和痛苦和孤独凄凉的心情,表达了当时人民对兵役制度的不满,以及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 “八十始得归”,一个“始”字,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惨无人道。
4.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
5.“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的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6.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时间为序),由远而近,逐次描写,很有层次.人物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移换而变化,由起初的热望化为痛苦,陷入绝望之中.尽管诗中没有对老兵的心情作过多的正面描述(有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还有环境描写),然而从场景的描绘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越来越深沉的哀痛。
强烈的对比(“十五”与“八十”等等),表现出民生的悲惨。
从一个侧面反
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鉴赏《十五从军征》含答案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画线四句以乐景写哀情,由远及近,侧面写出老兵家园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荒芜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39.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38.B39.本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
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兔子、野鸡;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处处荒凉破败。
孤苦无依、内心哀伤;春谷作饭,采葵作羹,煮熟却不知递给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解析】38.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侧面写出”不正确,“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运用白描手法,作者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的情景,并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直接描写老兵家园的荒凉景象。
故选B。
3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老兵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下列对《十五从军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A.“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从军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B.“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这四句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
C.“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两句细节描写,将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后令人心酸。
D.本诗是一首叙事诗,采用第一人称,借一个老兵从军多年回家后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诗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写出了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萧条衰败的景象。
所以B项对这四句话“以乐景写哀情,写老兵出征归来,看见故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情形”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凉州词唐•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②阑:尽。
③意气:情意。
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1.诗歌一、二句写出秦中地区__________,而塞外__________,将二者景物进行对比,突出了塞外天气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结合内容分析.......,诗歌三、四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春色已尽(花鸟已阑、已是暮春时节、已至初夏),大风凛冽(风沙尤寒、尘沙漫天、冷酷严寒),寒冷恶劣2.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不禁思念起千里之外的家乡长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从军征》历届中考古诗词赏析题(2003-2019)(附答案)
十五从军征乐府民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 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题。
《十五从军征》
1、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十五、八十夸张,
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3、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0多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7题。
《十五从军征》
4、从修辞和词语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两句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4、修辞: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炼字: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5、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6、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7.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2题。
《十五从军征》
10、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描写老兵现在的家的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这首诗描写一个幼年从军的老兵晚年归乡时无亲可依,家园荒芜的悲剧。
1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2.这首乐府诗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不义的战
争给百姓家庭带来骨肉分离的罪恶”这一作品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2题。
《十五从军征》
9、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自己的话写出老兵回家时看到的荒凉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中所运用的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例子并结合内容说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是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0、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11、互文,“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
)
好处:诗句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语气强烈,语言连贯完整,凝练含蓄,意蕴丰富,又造成了一种错综的语言美。
引发读者兴趣。
12、全是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这首乐府诗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不义的战争给百姓家庭带来骨肉分离的罪恶”这一作品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
五、古诗文阅读(5分)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十五从军征(节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11.这两首诗都出自《乐府诗集》,都写了从军征战的时间长久,从表达方式看都属于
_______________诗。
(2分)
12.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1.叙事诗,
1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有互文的修辞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12题。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