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一块实心的橡皮,不管是大橡皮还是小橡皮,在水中都是沉的;一个实心的木块,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在水中都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型,它能漂浮在水面上,而揉成一团时则会沉入水底。

这是因为形状改变后,它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船型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船,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

船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

- 在制作小船时,要考虑船的稳定性、牢固性等因素。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船的宽度、降低船的重心等方法来提高船的稳定性。

5. 浮力。

- 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测量浮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

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重力F,浮力大小F_浮 = G - F。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ρ_液是液体的密度,V_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 = 9.8N/kg)。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例如,在水中下沉的石块,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全集 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全集 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全集完整版1. 物质与能量- 物质:构成一切物体的实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能量:使物体发生变化的能力,可以分为动能、潜能、热能、电能等。

-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质的溶解、融化、沸腾、凝固等过程。

-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形式,如热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等。

2. 地球与太阳系- 地球:我们居住的星球,由固体地壳、液态水和气体大气层组成。

- 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八个行星、卫星等组成。

- 昼夜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使得地球上出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导致的现象,使得不同季节气温和日照时间不同。

3. 生物与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如森林、湖泊等。

- 食物链: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链条,包括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 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

4. 计量与测量- 计量单位:用于衡量物体某种特性的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 体积与容积: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可用升、毫升等单位来表示。

- 温度:衡量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可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 测量仪器:用于进行测量的工具,如尺子、天平、温度计等。

5. 机器与能源- 机械能:机器具有的能够做功的能量,包括动能和潜能。

- 杠杆原理:利用杠杆的运动原理来改变力的大小或方向。

- 电能与电路:电能是电荷具有的能量,电路是电能传输的路径。

- 能源:用于产生能量和推动机器运转的物质或自然力,如石油、太阳能等。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的全集,内容涵盖了物质与能量、地球与太阳系、生物与生态系统、计量与测量以及机器与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简述小学科学探索未知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回顾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奇妙知识点之旅。

本课程我们主要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探索,从物质的神奇变化到植物的生长奥秘,再到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丰富有趣。

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尝试着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年级科学下册,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回顾下全册的知识点吧。

1. 介绍科学课程的重要性首先科学课让我们了解身边的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比如说我们每天都在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但背后的原因和科学原理,可能大家并不清楚。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给我们提供光和温暖,而月亮和星星则是离我们很远的星球发出的光。

这些知识点,不仅让我们更加明白生活的常识,更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

再说科学课可是培养我们动手实践能力的绝佳场所,大家都知道,理论很重要,但真正能动手去做一做,感受会更深刻。

像做实验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亲自动手验证知识,加深理解。

这样的实践机会,可是培养我们成为小小科学家的好方法哦!总之呢五年级的科学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大门。

这里充满了知识、乐趣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奇妙世界吧!2. 概述本册科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当我们翻开这本五年级科学下册的教材时,我们会发现里面充满了有趣的科学知识和实验,都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全册的知识点。

五年级的科学教材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它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从天文到地理,从物理到生物,各种领域都有所涉及。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单元一:植物生长与发育孩子们你们是不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呢?特别是那些从种子破土而出的小苗,逐渐长成绿叶萦绕的植物,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让我们一同走进“植物生长与发育”的世界吧!想象一下你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寄托着生命的希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动物与生物:
- 动物的分类: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 动物的生长发育:昆虫的变态过程、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等。

- 动物的适应环境:各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其特点。

2. 植物与生物:
- 植物的种类和特征: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繁殖方式等。

- 植物的适应环境:各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其特点。

3. 物体的属性:
-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其使用功能的影响。

- 物体的材质和用途:物体的材质对其强度、导电性等性质的影响。

- 物体的变化过程:固体的熔化、液体的凝固等物体的变化过程。

4. 天体与地球:
- 星球和行星:太阳、地球、月亮等天体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 天体运动:地球的自转、公转等运动。

- 天气现象:天气的变化规律、季节的变化等。

5. 环境与保护:
- 能源与环境: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意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保护措施。

以上只是科学下册的一部分知识点,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您参考教材中的详细内容,以及老师的指导。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广阔的学科,是理解世界和探索自然的关键。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科学现象。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的知识点总结如下:一、生物与生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栖息地的特点,栖息地的改变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鸟类的观察:鸟类的栖息场所,鸟类的食物,观察鸟类的外部特征和行为。

哺乳动物的观察:哺乳动物的种类和外部特征,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哺乳动物与人的关系。

植物的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生存环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

昆虫与环境: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态角色,昆虫的捕食关系。

海洋生物的观察: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特点,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微生物的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作用,发酵和变质。

二、物质与能量水和空气:水的存在形态,水的运动方式和对生物的作用,空气的特性和对生物的作用。

石油和煤炭:石油和煤炭的形成,石油和煤炭的利用方式和环境问题。

火的作用:火的产生和传播,火的危害和预防。

声音和光:声音的传播和特点,声音的变化和利用,光的传播和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磁铁:磁铁的性质和吸引力,继电器和电磁铁的作用。

电的实验:电的产生和传输,电池的结构和原理,使用电池组灯泡的实验。

电的危害和防护:电的危害和安全用电常识,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传输。

三、科学探究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观察和实验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调查和记录: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调查结果的整理和记录。

科学问题和探索:提出科学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答科学问题。

科学思维与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的知识点涵盖了生物与生命、物质与能量以及科学探究三个方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最新整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整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整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图些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脸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在实脸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跄结论更准巩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生里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脸中的偶然现象。

⑵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遥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3.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脸说明:(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城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改变的条件:光照。

⑵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填、空气等O实脸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条件:光照二氧化碳+水 ------------ ►养料+氧气场所:绿叶3.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理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蒸),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吐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O4.植物具有向阳性、向水性等特性。

第4课蚯蚓的选择1.蚯蚓适宜生活在息膻、潮震的环境中。

2.在“了解蚯蚓对环境的选择”的实脸中,反复进了多次实验,可以避免依然因同于扰实脸结果,使实脸结论更准确。

3.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五年级科学下册主要探讨了生物、物质和能量、天体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本册中重要的知识点,并进行简要概述。

一、生物1.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本册介绍了动物和植物的分类标准,并以常见的动植物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2. 外部特征与生活习性:通过观察与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动植物的外部特征与生活习性,如蜻蜓的翅膀、鲤鱼的鳞片等。

3. 生物的呼吸与运动:文章阐述了生物的呼吸过程以及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鱼的腮呼吸和爬行动物的四肢运动。

4. 植物的传播与生长:介绍了植物的不同传播方式,包括自然传播与人为传播。

同时也探讨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存在状态: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介绍了状态的转变过程。

2. 物质的携能:本节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携能特性,包括导热、导电、吸热和放热等,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

3. 磁力与物质:探讨了磁力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如磁性物质能够吸引其他物质等。

4. 光能与物体:介绍了光能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包括透光、反射和折射等,并以实验验证为依据进行了讲解。

三、天体1. 星星与星座:描述了夜空中的星星,并介绍了一些主要的星座,如北斗七星、仙后座等。

2. 昼夜更替:阐述了地球自转的原理,引发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并解释了不同季节的白天和黑夜时长的变化原因。

3. 月亮的变化:讲解了月亮圆的原因和月相的变化,通过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太阳系的组成与行星: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并说明了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以上仅为部分知识点的概述,详细内容请参阅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总结: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涵盖了生物、物质和能量、天体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册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动植物的分类与生活习性,物质的存在状态和携能特性,以及太阳系和地球的运动规律等重要概念。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妙,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 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

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班级姓名沉与浮单元概念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与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就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就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就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就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就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就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就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与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就是不同的。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力与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常用力的大小来衡量。

有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或形状。

常见的力有推、拉、摩擦力等。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臂和作用力的乘积来表示。

二、物质与光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态。

光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形式,能够传播并照亮物体。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光的颜色可以通过折射、反射、散射等方式产生变化。

三、声音与杂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通过媒介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例如空气、水等。

声音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声音的特点来区别。

杂音是由多个不同声音同时发出造成的噪音。

四、电路与电流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的路径。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从高电位到低电位的方向。

电路中常见的元件有电池、导线、灯泡等。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形式。

五、天文现象与地理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彗星等。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

地理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六、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等。

观察是通过观察事件或现象来获得数据,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是通过实验设置来验证假设。

八、科技与创新科技是指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结合,是实现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指在已有知识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或发展,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方法。

九、安全与危险安全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受伤害的状态。

危险是指可能对人们造成伤害或威胁的因素。

我们要学会识别危险,正确应对危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结:在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力与运动、物质与光、声音与杂音、电路与电流、天文现象与地理、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科技与创新以及安全与危险等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资料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一块实心的铁块,无论把它切成多大或多小的块,在水中都是下沉的。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就悬浮。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其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状,比如船的形状,能增大它排开的水量,从而使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四、造一艘小船1、要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使它载重量最大,需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一些,让它排开更多的水量。

2、船的载重量跟它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五、浮力1、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的重力。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2、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溶解了其他物质,增加了液体的密度。

八、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液体,能使物体上浮;比同体积的水轻的液体,能使物体下沉。

第二单元热一、热起来了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等方式让身体热起来。

2、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二、给冷水加热1、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增大,重量不变。

2、水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但是受冷以后体积又会缩小,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三、液体的热胀冷缩1、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以下为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动物的生存与繁殖:了解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方式,例如动物的呼吸、消化、循环和生殖系统等。

2. 植物的生活繁衍: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植物的结构、光合作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种子的传播等。

3.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重量和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4. 能量与环境:学习能量的来源与转化,如热能、光能和动能等,并了解能量的节约与利用。

5. 地球和太阳系: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认识地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

6. 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锻炼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7.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环保意识,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相应的教材和课程要求。

全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全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空气和温度等。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土壤、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3)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

(1)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冬眠、迁徙、长毛、变色等(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很多链条组成食物网,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瓶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

第二单元(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022年最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2022年最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背诵版)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背诵版总复习版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

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

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15、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6、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17、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18、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22、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23、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体系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体系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概念、知识点(一)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

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

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

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造一艘小船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浮力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

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班级姓名沉与浮单元概念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35、塑料块在食用油中会沉。

36、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37、当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液体重时,物体在液体中就会沉。

38、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39、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盐,所以人比同体积的盐水轻。

40、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重量来自由沉浮的。

往水舱里注满水,潜水艇变重就下沉;往水舱里排空水,潜水艇变轻就上浮。

热单元概念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3、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4、因为羽绒衣不能产生热量,但是能保温,所以我们的身体会感到暖和。

5、双手相互摩擦能产生热量。

6、人站在阳光下会感到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7、米饭、土豆、番薯等食物能给人体提供热量。

8、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冷水袋里的水的温度会升高。

9、冷水袋放入热水中,先沉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冷水袋会上浮。

10、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体积会发生膨胀。

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重量不会发生变化。

1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冷水重。

12、同样重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热水的体积大。

13、水银是一种液体,它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银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实验室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4、气球鼓起来的原因不一定是空气受热膨胀了,如将气球吹大。

15、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的原因是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爆胎。

16、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体积变化更明显。

17、热气球升空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

18、大多数金属受冷时体积缩小,受热时体积膨胀。

19、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粗。

20、铜条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铜条传递到另一端。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我们称为热传导。

21、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否则到冬天时由于电线受冷缩短,电线就容易被拉断。

22、我知道热缩冷胀的金属有:锑、铋、镓。

23、“热传导”一般发生在固体中。

24、最合适用来制作锅铲柄的是塑料或木头。

25、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泡沫塑料、木头和橡胶等。

26、夏天天气非常热,有时由于供电不足会导致商店停电。

商店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以减少棒冰融化的速度。

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棉被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能够将冰柜的冰进行保温,能够有效地保持冰柜的低温而不易融化。

27、水在4度以下的时候是热缩冷胀,在4度以上的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28、如果两杯水的重量一样,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不一定相同,如果温度高会胀大,温度低会缩小。

29、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一定差,因为把热都给传丢了。

30、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入装有一杯冷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热水会浮在水面上。

31、铜、钢铁和铝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铜,最差的是铁。

时间的测量单元概念姓名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

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12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古代每小时的时长与现代每小时的时长相比较,古代的时长长。

4、中国古代利用光影来计时的是日晷。

5、水钟主要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

6、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前10毫升水滴得快。

7、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容器的颜色无关的。

8、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水滴滴速不匀、容器太粗、刻度不准等。

9、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我们自己做的摆,摆动的速度不变。

10、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长短有关。

1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白天晚上一样快。

地球的运动单元概念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运动。

2、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在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假说。

5、提出“地心说”理论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6、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7、在“地心说”示意图中,(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8、“地心说”理论: 地球是球体。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所有的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9、“日心说”理论: 地球是球体。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

所有天体围绕太阳运动。

地球在运动。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

10、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的观点后,人们很难接受这个观点。

1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12、“日心说”发表300年后,人们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13、傅科用一个长60米的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14、随着时间的推移,傅科摆的摆动方向会偏离刻度盘的指示方向。

15、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公认。

16、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7、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是不一样的。

18、北京、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

19、利用地球仪或地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

20、在模拟实验中,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2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转动)。

22、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逆时针)运动的。

23、利用(世界时区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时差。

24、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25、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为(0度经线)。

26、北半球的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27、人们在北极拍到了星星旋转的情况,而在南极也发现这样的现象。

28、围绕在北极星外的光环,是其他星星在某段时间里的运行轨迹。

29、一年四季中,北极星的位置是基本不变的。

30、人们发现,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31、北极星处于地轴的延长线上。

32、在地球的北半球,人们不一定能在头顶的正上方看到北极星。

33、地球仪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因为地轴是倾斜的。

34、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北极星)。

35、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星组成勺子的模样,这七颗星被称为(北斗星)。

36、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根轴称为(地轴)。

37、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38、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39、在模拟实验中,随着“地球”的运动,远近不同的“星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看上去会发生移动。

40、在地球公转模拟实验中,两颗“星星”的位置越远,看到的位置变化越明显。

41、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恒星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42、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的公转。

43、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4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转动)。

45、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或顺时针转动)移动。

46、(恒星的周年视差)是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47、第一个成功测出恒星视差的天文学家是(贝塞尔)。

48、在不同的季节,正午阳光下杆影的长度是不同的。

49、在模拟实验中,四个地球仪中间的电灯表示太阳。

50、在模拟实验中,四个地球仪的地轴都应该倾斜同一个方向。

51、春分或秋分这一天,阳光会直射在赤道上。

52、夏至时,阳光会非常斜射在北极。

53、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54、当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夏季。

55、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上就不会有四季变化。

56、夏季,北极地区一天24小时都被太阳照射,有几个月都能全天看到太阳,就叫极昼;南极一天24小时都没有太阳照射,有几个月都看不到太阳,这种现象称为极夜。

57、南极和北极的极昼和极夜的发生是相反的,夏季北极是极昼;南极是极夜。

冬季相反。

58、极昼期间,南极的气温不可能升至30℃以上,冰雪不会迅速融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