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答: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简述科学和技术的异同点。

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其次,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它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对客观世界(作用对象)“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操作体系;再次,两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的发展途径如何,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来,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依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验目标的手段,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总体来说技术是可预见的。

最后,对二者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高的产品。

3、简述科学的及其本质属性答;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以及主体际性。

4、简述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关系答: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发明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

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指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其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一份自然辩证法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物质的绝对静止- C. 物质的相对静止- D. 物质的不变性答案:A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A. 因果律- B. 矛盾律- C. 辩证法- D. 逻辑法答案:B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A. 量变质变原理- B. 对立统一原理- C. 否定之否定原理- D. 形式逻辑原理答案:D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静止的- D. 随机的答案:B5. 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自然辩证法?- A.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 B. 自然界是孤立存在的- C.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 自然界的发展遵循辩证法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原理”。

答案: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这些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原理”。

答案:量变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限度时,会引起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性质和状态。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3.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原理”。

答案:否定之否定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来实现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被新的矛盾所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升华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结合实际,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亚里士多德所说科学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请结合科学研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谈谈自己的认识3.以托勒密的天文学为例。

论述“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这一问题4.论述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5.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试围绕这段历史谈谈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6.怎样评价伽利略的工作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谈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在古和近代初期,主要由技术充当主角,有"生产-->技术-->科学"的序列;近代中期以后科学地位升级,开始有"科学-->技术-->生产"序列;现代则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有"科学<――>技术<――>序列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的诞生。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

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全球性。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方向,也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应用的人文价值取向,必须组织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部门进行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解决。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揭示自然界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矛盾的复杂系统,它的变化和发展是根据内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进行的。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性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矛盾斗争和统一的互相转化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矛盾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统一则维持着事物的相对稳定。

(3)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前进或后退,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事物的旧形态通过否定得到超越,形成新的形态,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4)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它们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发展和变化。

3.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一分为二”,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并通过斗争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对立面,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通过“一分为二”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二、论述题1. 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但它们之间有以下主要区别:(1)方法论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对事物的简单剖析和分析,强调形式和数量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则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认识,关注事物的本质和质量的变化。

(2)理论观点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发展是线性的,并将最终的目标确定为死的不变的、稳定的状态。

而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包含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和变化过程。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答案均来自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精要研究》)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和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自然辩证法简答

自然辩证法简答

第一章1、如何理解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思想关联?2、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最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门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 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 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 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3、如何理解系统、系统自然观?4、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按一定关系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自然界不仅存在着, 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 而且会产生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 而且是复杂的;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5、如何理解进化与演化的关系4、答: 所谓进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不可逆过程, 或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过程。

演化比进化含义更宽泛, 演化除了进化之意义以外, 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 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答(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在自然界之中, 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 人也创造环境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一、比较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指出科学事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客观事实: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它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它仍然是一个认识范畴,即形式是主观的,且具有可错性。

但它与经验事实里的未经反复检验证明是真实的事实是有区别的,它的内容有真实的特征,有客观性。

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不针对个体所在的类。

科学事实可复核,可重现。

这是为了通过重演排除随机事件对观察现象的干扰,尽可能避免错觉,假象,以此保证科学事实区别于其它经验事实的根本特征——真实性。

科学事实应该精确、系统。

科学事实是发展新概念,新理论的起点和基础。

概念和理论归根结底要以科学事实为基础。

科学事实是在检验和评价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和主要手段。

二、如何理解“开放系统必然导致有序”,并举例分析。

开放系统就是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

系统的典型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和规律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外部条件和系统内部某个序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例如:城乡结合部就是一个耗散结构。

首先,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交换;其次,城乡结合部远离平衡态,其地域范围、人口结构、用地景观、经济状况、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次,城乡结合部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是非线性结构,如人口增长模型是非线性关系模型,同时其内部各个行业、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等非线性关系;最后,城乡结合部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进而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程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从而失稳发生跃迁,从当前的状态跃升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推动系统向前发展。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其基本内容有三大块: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2.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可自己减少)答: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

它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和规则,没有公式、没有时间表。

目前被多数人接受的是包括准备、孕育构思、潜伏顿悟和验证完善四个阶段的过程模式:第一,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思维者主要是通过学习或搜集资料,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概念,有意识地为他所规划的创造项目进行准备。

第二,孕育构思。

这个阶段,研究者围绕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思维加工,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直到思维达到饱和为止。

这个阶段的思维主要以意识活动为基础,间或有潜意识的渗透和参与,起作用的思维心里因素是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B2.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C. 机械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物质B. 能量C. 信息D. 意识答案:A4.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

A. 可变的B. 不可变的C. 随机的D. 人为的5.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

A. 直线式B. 循环式C. 螺旋式上升D. 无序的答案:C6.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矛盾是()。

A. 人为制造的B. 客观存在的C. 主观臆想的D. 偶然出现的答案:B7.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

A. 无规律的B. 有目的的C. 无目的的D. 随机的答案:C8.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进化是()。

A. 线性的B. 非线性的C. 可逆的D. 不可逆的答案:D9.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多样性是通过()实现的。

B. 变异C. 遗传和变异D. 环境答案:C10.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统一性是通过()实现的。

A. 物质B. 能量C. 信息D. 意识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统一性D. 矛盾性答案:ABCD2.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性表现在()。

A. 必然性B. 偶然性C.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随机性答案:C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矛盾运动包括()。

A. 对立B. 统一D. 静止答案:AB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包括()。

A. 实验B. 观察C. 推理D. 计算答案:ABCD5.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包括()。

A. 渐进B. 突变C. 渐进和突变的统一D. 循环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

这是正确的。

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

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简答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联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A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的基础上的一致性。

B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决定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C科学观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D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E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2、学习辩证法有何重要意义?答:A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

B掌握系统、完整的科技方法。

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

D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使我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

3、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起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久存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失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4、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答: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直接理论前提是什么?答:A十九世纪具体科学的发展成就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科学前提。

B德国的古典哲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哲学前提。

6、自然辨证法与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答:自然辩证法也叫科学技术哲学。

它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研究对象,阐明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和层次结构,自然界的内部矛盾及其个物质运动形式星河间联系和转化,描绘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辨证途径,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供了关于研究个门具体科学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它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的进展,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进步,必然会引起自然辩证法内容的变化,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点。

自然辩证法问题及相关答案

自然辩证法问题及相关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自然辨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包括哪些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1)自然界是自然辨证法的基本对象2)科学技术是自然辨证法的重要研究对象3)科学技术方法是自然辨证法的又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相对应,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也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2.学习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何意义?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于科技人员的整个科学创新活动的过程与行为之中。

人生观贯穿于科技人员的整个科学创新活动的过程与行为之中。

2)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思维的理论,它是在总结科技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学习科学技术方法论,可以了解科技方法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进展,懂得一些常用的基本科学思维方法,使自己在科研实践中提高自觉性,避免因方法不当而走弯路甚至失败。

3)有助于了解科技发展规律:要使科技合理发展和应用,必须按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适得其反——科技应用不仅不会带来积极后果,还有可能导致消极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另外,在发展科技和社会经济时,往往首先需要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一种求实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就是现在常讲的科学发展观。

没有这种观念上的革命性,科技上的革命是无从谈起的。

4)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3. 从古代到现代,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自然观:关于自然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经历了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和机械论自然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特点系统论和复杂性思维;交叉性;广泛的学科适应性2.自然辩证法的价值理解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与哲学;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专题一研究自然观的目的: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自然观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古代中国的自然观: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古代西方的自然观:种子说;原子论;四因说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事物的运动变化性世界本原的朴素简单性整体直观性机械唯物自然观的特征:A 机械性(和谐和秩序性) B 决定性因果必然性可预测性C 还原性 D 可逆性E 简单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

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2)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多样性】(4)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自然观(1)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性,又摆脱了古代自然观的朴素的、自发的属性,而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建立的新的自然观,它是建立在精确的观察材料上的;(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必然性(1)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此时的科学由收集资料到整理资料;各个学科同时迅速发展;研究对象由既成的事物向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转变。

(2)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由分析向综合转变。

物质系统的结构按其存在方式分为:——空间结构:材料的晶体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建筑物的力学结构等——时间结构:地球自转公转、潮汐、电谐振、生物钟、心脏的脉动等——时空结构:树木的年轮等系统的基本特点: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系统的种类:孤立系统——同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答案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

3).原子论思想。

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

4)亚里士多德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

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

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

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

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

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

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论述

自然辩证法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6.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9.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汇总一、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自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片面、孤立,缺乏深入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称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而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用阴阳几个含糊的概念,走不出形而上学的框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3)、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做人做事、处人处事的根本。

有了科学精神,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决不轻信盲从;有了科学精神,凡事都会讲究真确,决不随波逐流。

“科学”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但它本身并不意味着正确,相反,正是由于它本身包含着错误,才映衬出其正确性。

每一个科学理论的发现无一不是包含着对它之前一种理论的否定。

也就是当一个新的“科学”证明旧的科学是错误的了,那么它就是正确的了。

因此,“科学”精神的第一条,就是要敢于怀疑一切已有的科学理论——遇到什么问题,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它与我所见过的现象是一致的吗?有没有特殊情况?这就引出了科学精神的第二条,认真观察思考生活。

我们每天都会遇见上千种和前一天不同的现象,只是很多都被我们忽略了。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还要经过思考,对比才能逐渐证实。

我举个例子:我一直听说向日葵总望着太阳,一天早晨我去看,向日葵果然向着东边,中午一看,还是向着东边,晚上一看,还是向着东边,我观察了我们村的几株向日葵都是这样。

于是我得出结论,向日葵并不都是向着太阳的。

科学精神的第三条是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我把向日葵的结论告诉我妈妈,她说向日葵就是一直跟着太阳转的,然后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也都是这么说。

有一天傍晚,我把他们叫在一起,去看向日葵,他们才知道我说的是对的。

在科学的道路上,很多事不像这么简单,就像布鲁诺为了坚持否定“地心说”,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向权威屈服——几百年后,会有人知道他是正确的!科学精神的第四条是发现问题,不但得出结果还要知道原因。

关于向日葵,我后来查书,才知道,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是向日的;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

①非科学与科学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但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需要把“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区分开来。

科学精神拒绝的是不具备经验证据基础的、超自然的非科学,而不是带有探索性质的科学假说,因此对待非科学应当严格,对待科学假说应该宽容。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答: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②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以及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答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答: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的变革。

在自然观方面,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从古代的辩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完成。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这样就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之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实质及其发展的辩证规律,创造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形而上学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答:近代自然科学为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在对自然界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它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分析、解剖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为科学认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也是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这种做法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

2.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捕捉科研过程中的机遇所要求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4.科学技术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什么是系统方法?运用系统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6.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7.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8.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9.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11.类比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

1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3.数学方法的特点。

14.科学假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15.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16.什么是数学实验?它包括哪几个步骤?17.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基本特征?18.如何理解物质系统的辩证关系?19.如何理解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20.如何理解“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学科性质:①具有哲学的性质,哲学的二级学科。

②具有交叉学科和科学技术群的性质。

基本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与科学方法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与技术方法论。

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2.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客观性原则:在观察中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记录和描述事实和材料。

②全面性原则:在观察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被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③典型性则:在观察过程中,要选择能代表同一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典型事物进行观察。

3.捕捉科研过程中的机遇所要求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主观条件:指科研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条件。

包括:①要有敏锐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判断力。

②要有严密观察的良好习惯和较强的洞察力。

③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经验。

④勇于探索、勤于尝试,不局限于传统观念和传统步骤的束缚。

客观条件:受同时期科学发展水平与社会需要的制约。

4.科学技术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②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面貌。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人类智能状况的改善。

⑤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形式。

5.什么是系统方法?运用系统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系统方法: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来解决认识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的总称。

系统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方法、控制方法、反馈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模型方法、系统决策方法等多种,常用的还有功能模拟法、黑箱方法、图式识别方法等。

运用系统方法应遵循的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动态原则;③最优化原则;④模型化原则。

这四个原则中,前两个是基础,第三个是目标,第四个是手段。

6.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真理性-即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全面性-即能够全面地说明特定领域、层次、过程或方面的所有现象。

③系统性-即构成理论的各部分之间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并形成不同的层次结构。

④逻辑严密性-科学理论中的范畴和规律一般是逐个依次推导出来的,具有前后一贯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上的无矛盾性及完备性等特点。

7.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第二届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议程》集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①控制人口战略,其目标是减少无节制的人口,使之与地球的承载力相适应。

②节约资源战略,要求从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战略转化为集约型发展战略。

③环境保护战略,其根本点是改变现有生产技术,走“洁净生产”和“绿色技术”的道路,谋求基本无废弃物的新生产方式。

8.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①积极的求异性-要特别关注客观事物间的差异,现象与本质的不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②敏锐的洞察力-保证观察的可靠性,还要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的意外。

③创造性的想象-不断加工改造原有表象,创造新的表象,或借类比联想,启发人的思路。

④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这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题。

⑤善于进行思维调整-不能被思维定势所束缚,要不断变换思路,换角度进行思考。

9.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①搞好实验设计-明确实验目的及理论依据,选用恰当的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方法、步骤,了解关键问题的处理解决办法,并请专家论证。

②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以求实验的精确性。

③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情况,及时整理,并重复进行,以消除误差,尽可能取得可靠数据。

④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实验结果-以记录、整理、分析时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方能取得科学成果。

1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①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②经济功能-对国家经济实力、世界经济布局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③政治功能-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引发新社会革命。

④军事功能-科技决定武器的质量,而这是现代战争致胜的关键。

⑤文化功能-科技产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认知能力及精神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1.类比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

类比方法是指在比较基础上,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它在科研中的作用是:①是提出科学假说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所提供的线索,有时能够导致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发明。

③可作为阐明科学见解的辅助手段。

④为模拟提供逻辑基础。

1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指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其特征:①思维过程的开拓性-在常规思维无效情况下,思维超越逻辑的障碍和条件的限制,大胆探索,突发奇想,形成研究方案。

②思维方式的新颖性-不受既定思维方式与习惯的束缚,围绕科学问题的解决,融多种思维活动于一体,呈多向性、立体性思维状态。

③成果表达的创造性-其成果也往往伴随独创性的表达方式。

④思维的综合性-即要调动和使用各种思维方式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思考。

形成新的认识,作出新的判断。

13.数学方法的特点。

数学方法指将数学成果工具化,利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和规律,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序、形的分析、推导和计算,从而提示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方法。

其特点有:①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③具有精确性和广泛性。

④具有鲜明的辩证性。

14.科学假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基本要素有: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言和预见。

作用:①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②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③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15.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指把在不同时期被独立发现的概念、原理、定律等各种知识单元加以排列组合,形成完整地反映某一领域客体本质或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

包括:①公理化方法-就是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定律,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②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指按逻辑发展顺序与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原则建立理论体系,或与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③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在思维的进程中,把研究对象的多种规定性,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反映研究对象整体的理论体系。

16.什么是数学实验?它包括哪几个步骤?数学实验是在电子计算机(电脑)上对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试验,以求得对原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数学方法,也叫“计算机仿真”。

三个步骤:①建立描述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将它简化成电子计算机能作数值运算的形式。

②设置初始条件,使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转;③对“数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它的有效性一般能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试验得到验证。

“数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被模拟问题更深刻的了解和将数学模型转化为算法的方法的改进。

在大系统计算机仿真中,仿真软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7.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基本特征?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

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特征:(1)技术上的新颖性或创造性。

(2)经济上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

(3)技术创新的中介性或过渡性。

(4)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5)创新过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18.如何理解物质系统的辩证关系?(1)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的关系要素是物质系统存在的基础,物质系统则是要素的存在方式。

(2)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功能则具有较大可变性。

结构决定功能,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功能进而影响到其结构。

(3)系统和环境的辩证关系:A.系统的环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B.系统的复杂性与环境的复杂性具有相关性。

C.系统与环境具有双向选择性。

19.如何理解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物质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不同,其阶段特点不同,但大致都经历建构、稳定、解构、重构四阶段。

(1)建构阶段这是物质要素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建构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子系统的存在;其二是新的联系方式的确立。

如宇宙中几种相互作用方式的产生都是在宇宙演化的几个阶段中逐步分化和确定的,所以,物质系统的建构实际上就是把以原来联系方式确定的子系统通过新型联系方式形成高一级系统的质变过程。

(2)稳定阶段稳定性有双重表现:一是在系统的功能发挥和复制的过程中结构保持不变;二是这些过程中结构发生或多或少的局部变化。

实际上是从总的方面来看,决定物质系统基本结构和特有功能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3)解构阶段解构是对系统稳定性的否定,是与建构相对应的,解构过程是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表现为原有系统的逐渐解体,原先的基本联系方式所确定的稳定、平衡被破坏,内部原因是其要素的剧烈变化所致,外部原因则是系统环境的变化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