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课件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教案课件.pdf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教案课件.pdf](https://img.taocdn.com/s3/m/d0075859ad51f01dc281f1e7.png)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精讲教案修辞本义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小学语文常用的八大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下面就每一种修辞手法的概念、作用、注意事项等结合例句进行详细讲解,并附练习供教案使用。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句: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
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句: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四)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注意: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排比 修辞手法课件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排比 修辞手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1891f31711cc7931b7169d.png)
环节一:认识排比
短语或句子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内蒙古,它美丽、干净、广阔。
环节二:学写排比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要点: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等。
特征
细节
环节二:学写排比
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例:运动会上的同学们强健的身姿遍布在操场上的每个地 方。有的像旋风一样,在快速飞奔;有的像乱蛙一样, 在努力跳远;有的像飞鸟一样,在向空中掷球。
环节三:活用排比
用好排比句,增强结尾的力度。
例:我爱我的书,我要跟书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改:我和我的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
而哀愁,为书而处罚……我爱我的书,我要跟书做一辈 子的好朋友。
试试写排比句。
1. 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看哪,那天上的白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变成了乖 巧的小白兔;一会儿变成了威武的龙;一会儿又变成了凶狠的 狼……白云真是太神奇了啊!
排 比
修 辞
环节一:认识排比
排比句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环节一:认识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 结构相同或相似
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 短语或句子
环节一:认识排比
三个或一:认识排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
我最喜欢春天,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 晨,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新的起点。春雨贵如油,把大地 万物都唤醒了。春天是绿色的,树叶吐出了绿丝,小草发 出了绿芽,连湖水也碧绿而清澈。 在横线前加上“我最喜欢春天,因为”。
要点:有说服力、高度概括、浅显易懂 例: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环节二:学写排比
例: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 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 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 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易错点辨析课件(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易错点辨析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45a9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a.png)
C.闻一多先生的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写满了密 密麻麻的小字,像一群小蚂蚁排着队伍。(运用比 喻,突出闻一多先生写字的工整。)
D.你们是初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老一辈人对青年人的期 待。)
下面修辞手法使用有误的 是 : A.刚踏进校门,教学楼就在向我们鼓掌表示欢迎。
B.鸟儿将窠巢安在鲜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唤友地卖弄清脆地喉咙。 C.天上的云,一会像骏马在奔腾,一会像画清新。 D.青蛙忘情地唱起歌了,但他尽量压低声音,不去惊扰别人的小草。
下列修辞手法及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A.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能画的出祖国的面 貌呢?(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多调一些 颜色就可以画出祖国的面貌)
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突出中心在分:类在整选理择的材基料础上时,,学要生明可确以文构建章知的识中网心络思,想将各,个并知围识绕点中有心机地思联想系来起组来织,材形成料完。整这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学生清 样可以让晰地文了章解更自加己有的重知识点掌和握条情理况,,避发现免自偏己离的主薄题弱或环节文,不有对针题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小升初总复习方法
总结技巧(一) 二、强化薄弱环节,突破难点重点
不能混淆对偶和 对比
(1)对偶主要是结构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 相)同或者类似。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 (2)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不管结构 形式是怎样。例:复是一种修辞手法,起增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例: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 而重复是一种语病,一般表现为用不同的词表示相同的 意思。 例:天气渐渐的慢慢的变冷了。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4.四季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微课公开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4.四季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微课公开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83092ec3a87c24028c438.png)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 手法,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 拟人 人来写,使它有人的言行、 神态、和感情。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例
春天到了,森林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有的微笑着
唱起了歌,有的欢快地跳起了舞,有的在讲悄悄话。
如
人的神态 人的言行 人的情感
5.风在轻轻地拍打着水面 。
6.星星在空中眨眼睛。
同学,下节再见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看 图 猜 季 节
春天
秋天
1
夏天 冬天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美文赏析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谷穗弯弯, 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1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是夏天。”
“我就是冬天。”
1
微笑
唱歌、跳舞、讲悄悄话 欢快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含有拟人手法的词语
1
鸟语花香
4
狗急跳墙
2
百花争艳
5
兔死狐悲
3
花枝招展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龙争虎斗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拟人句欣赏
1.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 2.蟋蟀在草丛中欢快地弹琴。 3.老虎在树下打呼噜 ,睡懒觉。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
修辞——初步认识拟人句
部编版语 文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1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草芽和荷叶都 像人一样会说话。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课件ppt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7f876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a.png)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 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A、缩小夸张 比如:王若飞被关在巴掌大的牢房里。 B、夸大夸张 比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词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 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如: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
比喻: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 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的方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 上。
比喻词:像、像……一样、仿佛、好像、如同
①他长得像他爸爸。(作比较)
②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人参…… (表示举例)
拟人 夸张 反问 比喻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下课了!
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不限制结 构。 对偶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 相同或相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 为别人想得多。
下列古诗中的句子采用了哪种修辞 手法?请连线。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④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
人。
(表示说明)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 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 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 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比较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A、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孩子们的眼睛。( 比喻 ) B、星星眨着眼睛。( 拟人 )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反问 修辞手法课件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反问 修辞手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84fc2458fafab069dc02e1.png)
环节三:反问的特点
反问句:一般只问不答,答案就在反问句里。而且都带有较浓的感 情色彩,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反问句包含肯定意愿与否定意愿两类。 1.肯定意愿,常用否定词“不”、“没”、“没有”等; 2.否定意愿,常用语气词“难道”、“岂”、“还”或疑问代词“哪 2. 儿”、“哪里”、“怎么”、“什么”等。
环节二:反问的作用
(1)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
1.难道时间可以倒流吗? 2.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环节二:反问的作用
(2)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太阳》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草船借箭》
环节二:反问的作用
(3)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养花》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海上日出》
环节四:反问与设问的异同
内容架构上
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多是问而不答,可以从文句本身体会答 案,有时也问而又答。
例: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我有这么笨吗?(强调自己并不笨) 3.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4.学语文一定要背书吗?是的。
环节四:反问与设问的异同
表现形式不同
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一般是紧接问句摆出答案; 反问则是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要么用肯定句表示否定内 容,要么用否定句表示肯定内容。
环节四:反问与设问的异同
符号不同
设问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注意:问号后面有文字表述,并不一定是设问。 例如:你不觉得你这样做有点自私吗?还这么不知羞愧。
(问号后的文字并不是回答前面所问,来自以不是设问)环节五:陈述句改反问句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习《排比修辞手法》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习《排比修辞手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a9366269dc5022abea0020.png)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排比句的作用
排比的运用: 写人时:
“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 和刚强,
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 丽和宽广。”
在这里分别介绍了人的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 个方面,又分别用了两个词来形容他,那么,读完以后, 这个人是不是就呈现在你的面前所以用排比写人,可将 人物刻画细致。
课堂小结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 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 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 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 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 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练习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1、掌握排比句的含义、特 点及作用。 2、学写排比句。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看下面的句子
这个句子,在这里它主要写了滴江的水静的特点,清的特点 和绿的特点,这句话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排比句,现在咱们来认 识下排比句。
排比句的定义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 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 致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一种 修辞手法。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与运用》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与运用》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460c0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2.png)
气得 (火冒三丈) 穷得 思念 (一日三秋) 危急
(揭不开锅) (千钧一发)
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们,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课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指正,提出您
的宝贵意见!
四、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 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 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夸张的作用:
人教版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开心极了。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喜得快要发疯了”比“开学极了”更能生动形象地表 达出八儿高兴的程度,激发读者展开想象,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填空:
人教版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
富得 (流 油) 浪费 (一掷千金)
统编版语文学科六年级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火眼金睛
舌头和嘴的夸张
嘴和眼睛的夸张
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夸张就是故意把事物的某一特征 进行 扩大或缩小,以达到表达效果,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例句:
1.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
扩大夸张 例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张的种类
缩小夸张 例句:在这巴掌大的地方,连转
身都很困难。
超前夸张 例句: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
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词句: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之反复的修辞手法》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之反复的修辞手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ed78fd453610661fd9f4a6.png)
夏天,在阴凉下读书,我喜欢; 四季的喜爱
之情。
秋__天_,__在__果__园_里_ 采摘,我喜欢;
冬天,在火炉前闲谈,我喜欢。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
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
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
状态……
反复
忙碌、辛劳的母亲
课堂小结
课文多次运用反复的手法,增强了作者 所要表达的感情,把一个辛劳忙碌的母亲的 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比
震惊 心着我。
反复的修辞手法
强调、增强语势的 作用。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 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 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运用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春天,在细雨中散步,我喜欢;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渴望读书
家庭贫穷
矛盾
母亲的工作环境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 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 如身在蒸笼。
环境恶劣,酷热难耐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 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 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 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 睛……
反复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课件)-小学语文必备基础知识系列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课件)-小学语文必备基础知识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4a4b7b1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e.png)
02 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1)比喻
比喻的种类: 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 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农民们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02 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1)比喻
比喻的种类: 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 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
7.难道你忘了她刚失去妈妈吗?
(反问)
8.一串串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尽深潭。 (反复)
9.一群红领巾正在养老院表演节目。
(借代)
10.她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比喻)
感谢观看!
例: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 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 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句子排比:
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02 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1)比喻
比喻的种类: 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 物的相似点。 例: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02 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1)比喻
比喻的种类: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 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 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Βιβλιοθήκη 02 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夸张》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修辞手法夸张》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46850726fff705cd170a3f.png)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缩小 )
2.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 超前 )
1.农民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
出面包的香味来了。”
( 超前 )
先出现
后出现
后出现
先出现
以真实为基础 要合乎逻辑
燕海山南雪花大如席。
带有夸张的成语
一步登天 一目十行 寸步难行 地动山摇 山穷水尽
再见!感 谢 您 的 参 与。
【致读者】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你能阅读到此文章,希望此能对您有 所帮助。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资料,同时促进你我共同成长, 希望你在阅读此文章后,如果觉得好,请您点赞;如果文档有改进之 处,请您留言告诉我,我将改进不足之处,对文档进行不断完善。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的需要,是我最大的愿望。 谢谢!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步步高升!
部编版小学语文总复习
课题:修辞手法--夸张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好的好 Nhomakorabea坏的
大的 小的
拔高特点 高 强 快 多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夸大 )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大 )
往小处说 低 弱 慢 少
1.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改: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3)学校的操场真小
改:学校的操场只有巴掌大。
(4)那个巷子里的酒真香。
改:那个巷子里的酒香飘十里。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本课反思
1.请你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本课学习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修辞手法:夸张》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修辞手法:夸张》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4e2e8a67ec102de2bd89d4.png)
改写成夸张句: 7、他的心眼儿很小。 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 8、这个面包太小了。 这个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
改写成夸张句: 7、他的心眼儿很小。 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 8、这个面包太小了。 这个面包小得连塞牙缝都不够。
改写成夸张句: 9、那个巷子里的酒真香。
改写成夸张句: 9、那个巷子里的酒真香。
那个巷子里的酒香飘十里。
改写成夸张句: 9、那个巷子里的酒真香。
那个巷子里的酒香飘十里。
10、看到这个蛋糕,我太想吃了。
改写成夸张句: 9、那个巷子里的酒真香。
那个巷子里的酒香飘十里。
10、看到这个蛋糕,我太想吃了。 看到这个蛋糕,我垂涎三尺。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 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6、他的心很痛。
改写成夸张句:
5、学校的操场真小。 学校的操场只有巴掌大。
6、他的心很痛。 他的心痛如刀绞。
改写成夸张句: 7、他的心眼儿很小。
改写成夸张句: 7、他的心眼儿很小。 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
改写成夸张句: 7、他的心眼儿很小。 他的心眼儿只有针眼那么大。 8、这个面包太小了。
③提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 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 流血,心内成灰。
带有夸张的成语:
一步登天 寸步难行 惊天动地 地动山摇 顶天立地 胆大包天
垂涎三尺 震耳欲聋 气吞山河 十万火急 一毛不拔 一日三秋
火冒三丈 度日如年 人山人海 一手遮天 高耸入云 一落千丈
改写成夸张句: 1、广场上人很多。
改写成夸张句:
3、这座楼真高。 这座楼高耸入云。
4、教室里真安静。
改写成夸张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修辞手法:夸张课件(配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修辞手法:夸张课件(配套)](https://img.taocdn.com/s3/m/756835f825c52cc58bd6bea2.png)
• ③夏天很热,大家都觉得很热。
——是否运用想象
• 这些都不是夸张句
夸张的目的
•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 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 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指为了启发读者或听者 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 容事物。
夸张的作用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 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夸张的作用
• ①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 ②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
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 ③有的夸张可以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使语言更为雄辩。
如有一句西方格言说:“如果胡须长就等于博学,那么 山羊便是博士了。”把错误的道理即谬论,夸张到荒谬 的程度,谬论自然被击败,真理也在夸张的语言中不言 而喻了。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我非常饿的时候能吃一大碗米饭。
注意
• 构成夸张的关键: • ①夸张的事物必须是客观现实的事物; • ②有夸张类型,也就是有夸张方向。 •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夸张不能成立。
例子
• ①天上的星星眨着眼。
——是否是其他修辞
• ②我非常饿的时候能吃一大碗米饭。 ——是否是实际情况
夸张的作用
• ④夸张往往具有幽默感和哲理性。 • 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如读了上面这句格言,你会在会心的微笑中,悟出
某种深刻的道理,李白和汪伦的友情很深。
分类 • 根据夸张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时间特征,可分为两类三种。
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1)普通类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 ……”的夸张形式。 例如:这道题太难了,比上天还难。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aac5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3.png)
拟人
总结词
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特征和情感。
详细描述
拟人通过将非人的事物描绘成具有人的外貌、行为和情感,使描述更加生动有 趣。例如,“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将春风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赋予其人的动作 和情感。
排比
总结词
通过并列多个结构相似或意义相关的句子或词语,增强语势 。
详细描述
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 相似的句子或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力。例如 ,“我爱大海,爱它的浩瀚无垠,爱它的波涛汹涡,爱它的 宁静美丽。”
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修辞的多样性和 妙处。
实践运用,提升能力
仿写练习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 写,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 力。
写作实践
布置与修辞手法相关的写作任务,鼓 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提升修辞运用水平。
05 教学案例分析
04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与修辞手法相关的情境,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修辞手 法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故事化教学
将修辞手法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让 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修辞的魅 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结合课文,深入解析
课文精讲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结合其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深入解析,让学生理解修辞在 文章中的实际运用。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学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 •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特点 •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的教学策略 • 教学案例分析 • 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作用讲解及练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作用讲解及练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ba86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a.png)
连续问答式
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此种设问, 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 具有强大旳论辩力量。
注意
一.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 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
二.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 情旳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
三.设问句,要用在节骨眼上,不 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
五、反问
常见旳修辞措施有哪几种?
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 设问 夸张
一、比喻
定义 比喻句,就是打比喻,用浅显、
详细、生动旳事物来替代抽象、 难了解旳事物。
比喻句旳基本构造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旳事物)
喻词(表达比喻关系旳词语)
喻体(打比喻旳事物)。
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 人轻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详细, 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旳事物提前 一步旳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 见这么鲜绿旳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旳香味 来了。” 又如 宋·范仲淹《御街行》中旳 愁 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这个意
注意
夸张是体现幻想旳必要手段之一
夸张旳作用还在于它能够突出某一事物 或某一形象旳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 地揭示他们旳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 强烈旳印象。例如《胖子学校》对小胖 子旳肥胖作了强烈旳夸张描写,使读者 对肥胖旳危害有更鲜明旳印象,并产生 更强烈旳震撼。
表达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 表达感谢。(《小珊迪》)句中旳“好 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达猜 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旳心思……(《可 爱旳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 是为了加强语气,阐明估计旳精确性, 只是猜测而已。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 中旳“好像”也是表达推测、判断,不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对偶 修辞手法课件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对偶 修辞手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f403b0fab069dc502201e1.png)
环节三:对偶的方式
串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 偶形式。 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句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前 者写绿树在村边环绕,后者写青山在村外平斜,既有均齐之美, 又意思联贯,自然而不呆板。
环节四:对偶的种类
4.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 【如】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请给下面的句子写出下联 :
清晨雨纷纷。 黄昏路漫漫。
春风起,看彩蝶翩翩舞动。 夏雨落,听大水哗哗流淌。
看祖国大好河山片片。 闻儿童悦耳书声琅琅。
天上星光,河边倩影,袅袅娜娜风姿绰约。 镜中容颜,眉间明眸,羞羞怯怯妩媚妖娆。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刘禹锡《陋室铭》里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分 别从“谈笑”和“往来”两个角度写陋室的朋友,一个“有” 字,一个“无”字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环节三:对偶的方式
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子牛。
《书·大禹谟》里“满招损,谦受益”句子分别从“自满”和 “谦虚”两个相对立的方面去谈,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环节四:对偶的种类
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六国结束,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
来。
环节四:对偶的种类
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
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对句对偶句。 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着彰。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
对 偶
修 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为夸张句
• 1、这间房子真小。 这间房子如巴掌一般大。 • 2、教室里很安静。教室里静得连绣花针掉到
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 3、我的心很痛。 我的心如刀割一般痛。 • 4、天气真热呀! 天气热得就要把人烤熟了。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 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
4、它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 夸张 )
5、鲸的身子那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虾和小鱼,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设问 )
6、泉眼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比)喻
7、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 着什么。(拟人)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拟人)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 子们。(设问)
14、骆驼是沙漠之舟。(比喻)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 着绣花鞋!(拟人)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十一、判断题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 后面打“√”错的打 “×”
1、游泳队员打破小了学一次语又文一次复世习界纪录。( )
2、《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和《景阳冈》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走进修辞王国 写的。( )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的。( ) 4、屈原、项羽、大禹、张飞都是《史记》中描写的人物。( ) 5、《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 6、《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7、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 8、《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9、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史记》。( ) 10、 《西游记》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 ) 11、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 12、“你们谁见过这么脏的作业本?”是反问句。( ) 1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比喻句。( ) 14 、“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用了拟人的手法。( ) 15 、“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是比喻句。( )
小草探出了头。
辨别比喻和拟人
比较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 A、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孩子们的眼睛。(比喻 ) B、星星眨着眼睛。(拟人 )
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个事物 的相似点。 拟人的重点在“当作”,它直接把物当人来描述。 注意:拟人句中不能有“人”出现,否则就变成 了比喻句。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
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 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比喻 排比)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比喻)
拟人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 咬树根,钻树心。( )排比
如: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花。
这样三个结构相同的三个句子排列
在一起,就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 语言的感染力,就更突出了梅花的秉性。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 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 行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引起
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实践 的重要性。 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 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不遵守纪律,就该挨批评。 再看一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
们的劳动群众。(设问句)先提出问题,启 发思考,然后回答
对偶
• 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 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 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 下事,事事关心
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 拟人 ) 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比喻 )
反问: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 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 答,问中有答。也就是说:用 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用否 定的形式来表示肯定。
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 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设问与反问
•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 外)
• 如:为什么桑娜要抚养西蒙的孩子? 不为什么,这完全是发自她善良的本质。 • 反问也是明知故问(问而不答,答案在问
认识夸张句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作必要的扩大 或缩小,以加强语言的表达力度。夸张不等于 说大话、说谎话。 怎样写夸张句
• 从数量上进行夸张。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 在程度上进行夸张。 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 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 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 夸张。 A、缩小夸张 比如:王若飞被关在巴掌大的牢房 里。 B、夸大夸张 比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生活。 8、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拟人) ( 反问)
9、这就是黄河源头吗?对,这就是黄河头。
(设问)
仿写句子
读——了解句子大意 悟——悟出修辞手法 想——想想自己怎样表达(表述的语
言要美、要合适、要能打动别人)
写——尝试写出相应修辞手法的句子 读——读中检查是否合适
仿写:(课内选做2-3题)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 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比拟)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拟人)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比喻)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 计,莫如树人。(排比)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 678、、、危 花 老楼儿师高是在百 园欢尺 丁笑, ,,手 我鸟可们儿摘是在星花歌辰朵唱。。,(小夸比草张喻在)翩翩起舞。(排 拟比 人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 头来。 ( 拟人)
• 1、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 这句话把(
)比作(
)。比喻词是( )
•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 这句话用( )比喻( )。比喻词是(
)
• 3、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 这句话把( )比作( )和( ),比喻词 是( )。
• 4、小姑娘的心灵像(
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拟人)
3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 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 拟人 )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把 漓江的水 比作 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 命燃烧不止。
一、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
光。(比喻)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拟人 )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
到嘴边.。(夸张 )
4、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
怀?( 反问 )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
1、一棵小榕树就像一把撑开了的绿绒大伞。
仿写:
2、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这园中这一
片宁静。
仿写: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仿写:
4、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仿写:
5、、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
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仿写:(
)在唱歌,( )在唱歌,( )
在唱歌,( )也在唱歌。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 “摇篮”呢?反(问 )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排比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2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对偶)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设问)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 态万千。(排比 比喻 )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______一__条__玉__带______。 (改为比喻句)
•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天空中的明月像个大圆盘。
• 3、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讨论着问题.
• 4、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 幕,一会儿飘__来__一__只_ 狮子; 一会儿_跑__来__了__一_条小;狗
。
按要求转换句子: 1、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 拟人句: 比喻句: 2、考场上很静。 夸张句: 3、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 排比句: 4、像这样的老师,我们会喜欢她,会愿意和她亲近。 反问: 5、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 夸张句:
读成语、辨修辞
• 岁月如流 归心似箭 冷若冰霜 (比喻) • 一步登天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 (夸张) •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 (拟人)
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设问 )
6、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力量。
排比
(
)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 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 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 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也就是 说,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 物。比喻表达的效果将内容写 得形象生动。
比喻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