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电路分析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LM4890运放电路分析

LM4890运放电路分析

一、电路图先发个图来看看,这个图是LM4890在MPN中常用到的电路。

二、LM48920介绍1、大概描述LM4890 是一款主要为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式通信设备中的应用而设计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在5V 直流供电下,它可以将1W 的功率连续平均功率输出到8Ω 的BTL(什么是BTL 呢?)负载上,且总的谐波失真小于1%。

Boomer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为使用尽可能小的外部组件来提供高质量的输出功率而专门设计的。

LM4890 不需要外部的耦合电容或者自举电容,所以非常适用移动电话和其他低压应用,这些应用中的主要要求是功耗尽可能小。

LM4890 的主要特征是关断模式下功耗低。

当关断引脚的电平为低时即可进入关断模式。

另外,LM4890还有一个特征是内部的热关断保护机制。

LM4890 包含一个特殊电路用来消除从开启到关断转换时产生的噪音。

LM4890 的单位增益是稳定的,它可以通过设置外部的增益电阻来配置。

注:BTL,(Bridge-Tied-load)意为桥接式负载。

负载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放大器的输出端。

其中一个放大器的输出是另外一个放大器的镜像输出,也就是说加在负载两端的信号仅在相位上相差180°。

负载上将得到原来单端输出的2倍电压。

从理论上来讲电路的输出功率将增加4倍。

BTL电路能充分利用系统电压,因此BTL结构常应用于低电压系统或电池供电系统中。

在汽车音响中当每声道功率超过10w时,大多采用BTL形式。

BTL形式不同于推挽形式,BTL的每一个放大器放大的信号都是完整的信号,只是两个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反相而已。

用集成功放块构成一个BTL放大器需要一个双声道或两个单声道的功放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功放块都适用于BTL形式,BTL形式的几种接法也各有优劣。

典型的功放集成块有TDA2030A LM1875 LM4766 LM3886 TDA1514等。

三、应用说明1、桥式结构的例子如图1 所示,LM4890 内部有两个运算放大器,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放大器结构。

经典运放电路分析

经典运放电路分析

从虚断,虚短分析基本运放电路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瞭乱,是模拟电路中学习的重点。

在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时倘没有抓住核心,往往令人头大。

为此本人特搜罗天下运放电路之应用,来个“庖丁解牛”,希望各位看完后有所斩获。

遍观所有模拟电子技朮的书籍和课程,在介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时候,无非是先给电路来个定性,比如这是一个同向放大器,然后去推导它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然后得出Vo=(1+Rf)Vi,那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然后得出Vo=-Rf*Vi……最后学生往往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记住公式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将电路稍稍变换一下,他们就找不着北了!今天,教各位战无不胜的两招,这两招在所有运放电路的教材里都写得明白,就是“虚短”和“虚断”,不过要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就要有较深厚的功底了。

虚短和虚断的概念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 dB以上。

而运放的输出电压是有限的,一般在 10 V~14 V。

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 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短路”。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

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Ω以上。

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uA,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

故通常可把运放的两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

“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

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在分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时,首先请各位暂时忘掉什么同向放大、反向放大,什么加法器、减法器,什么差动输入……暂时忘掉那些输入输出关系的公式……这些东东只会干扰你,让你更糊涂﹔也请各位暂时不要理会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电路参数,这是设计者要考虑的事情。

运放绝对值电路分析

运放绝对值电路分析

电压绝对值电路,顾名思义就是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绝对值。

在很多运放的datasheet上可以看见绝对值电路的身影,就拿大家熟悉的OP07为例其绝对值电路如图1所示图1.OP07电压绝对值电路图现在我们来分析分析图1电路的工作过程。

(1)输入为正电压时电路可以等效为两个单位增益反向放大器级联,达到“负负得正”的效果。

可以将电路图拆分,得到前一个反向放大器如图2所示。

图2.前级反向放大器图2为什么是一个反向放大器的电路呢?主要是多了两个二极管,让我们觉得与一般的反向放大有些不同了。

我们可以看看它的工作情况。

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其中D1导通,D2截止。

这个比较好理解,电路从输入口流到运放的2端口,运放的输入电流很小(可忽略),所以电路一分为二,继续向前流,都遇到10K的电阻,也同样遇到了二极管,但是上面的是从二极管正端流入,下面的是负端流入,当然D1导通,D2截止啦!(我是这么理解的,不是很科学,但是比较容易懂)。

那么下面一个10k和D2的电路截止了,就可以忽略不计了,电路就可以当做一个方向放大器来理解了。

再加上后面一个方向放大,就“负负得正”了。

(2)输入电压为负时图3.负电压仿真当输入为-6.32V,输出为6.32V。

设输入为Vin,运放1的正相输入和反相输入端电压分别为V1+、V1-,运放2的正相输入和反相输入端电压分别为V2+、V2-,R1与R2间的节点电压为V o1,电路输出电压V out.由虚短可知V1+=V1-=0V,V2+=V2-,所以V2+-V1+=V2--V1-,即这两条之路的压差相等。

我们先不理会二极管D1与D2。

那么R1、R2支路与R5支路的压差相等,但是电阻为2:1,则电流为1:2.而这两条支路电路之和等于输入电流。

由这样的关系可以计算得:V2-=V2+=-2/3Vin,V o1=-1/3Vin,因此R2两端的压差为-1/3V in。

最后的输出为:V out=V2-+[(1/3Vin)/R2] *R3=-Vin。

十一种经典运放电路分析

十一种经典运放电路分析

十一种经典运放电路分析从虚断,虚短分析基本运放电路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 dB以上。

而运放的输出电压是有限的,一般在10 V~14 V。

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 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短路”。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

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Ω以上。

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uA,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

故通常可把运放的两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

“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

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在分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时,首先请各位暂时忘掉什么同向放大、反向放大,什么加法器、减法器,什么差动输入……暂时忘掉那些输入输出关系的公式……这些东东只会干扰你,让你更糊涂﹔也请各位暂时不要理会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电路参数,这是设计者要考虑的事情。

我们理解的就是理想放大器(其实在维修中和大多数设计过程中,把实际放大器当做理想放大器来分析也不会有问题)。

1)反向放大器:传输文件进行[薄膜开关] 打样图1图一运放的同向端接地=0V,反向端和同向端虚短,所以也是0V,反向输入端输入电阻很高,虚断,几乎没有电流注入和流出,那么R1和R2相当于是串联的,流过一个串联电路中的每一只组件的电流是相同的,即流过R1的电流和流过R2的电流是相同的。

流过R1的电流:I1 = (Vi - V-)/R1 ………a流过R2的电流:I2 = (V- - Vout)/R2 ……bV- = V+ = 0 ………………cI1 = I2 ……………………d求解上面的初中代数方程得Vout = (-R2/R1)*Vi这就是传说中的反向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式了。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第五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重点:1、运放的传输特性2、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跟随器等运算电路3、含理想运放的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 难点:1、熟练计算含理想运放的思路5.1 运放的电路模型5.1.1 运放的符号运放是具有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的半导体多端实际元件。

而在本章中,所讲到“运放”,是指实际运放的电路模型——一种四端元件。

其符号为+u-_o+ _图5-1 运放的符号在新国标中,运放及理想运放的符号分别为图5-2 运放的新国标符号5.1.2 运放的简介一、同相与反相输入端运放符号中的“+”、“-”表示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即当输入电压加在同相输入端和公共端之间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两者的实际方向相对于公共端来说相同;反之,当输入电压加在反相输入端和公共端之间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两者的实际方向相对于公共端来说相反。

其意义并不是电压的参考方向。

二、公共端在运放中,公共端往往取定为接地端——电位为零,实际中,电子线路中的接地端常常取多条支路的汇合点、仪器的底座或机壳等,输入电压、输出电压都以之为参考点。

有时,电路中并不画出该接地端,但计算时要注意它始终存在。

5.1.3运放的输入输出关系一、运放输入输出关系曲线在运放的输入端分别同时加上输入电压+u和-u(即差动输入电压为du)时,则其输出电压u o为uouAuuAu=-=-+)(d图5-3 运放输入输出关系曲线实际上,运放是一种单向器件,即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的控制,而输入电压并不受输出电压的控制。

由其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看出,运放的线性放大部分很窄,当输入电压很小时,运放的工作状态就已经进入了饱和区,输出值开始保持不变。

二、运放的模型au-uou+图5-4 运放的电路模型由运放的这一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将运放等效为一个含有受控源的电路,从而进行分析计算。

例:参见书中P140所示的反相比例器。

(学生自学)5.1.4有关的说明在电子技术中,运放可以用于1.信号的运算——如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2.信号的处理——如有源滤波、采样保持、电压比较等3.波形的产生——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等4.信号的测量——主要用于测量信号的放大5.2 具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5.2.1 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基础所谓“理想运放”,是指图中模型的电阻R in、R0为零,A为无穷大的情况。

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信息加密包括:(1)数据传输加密。目的是对 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方针有线路加密 和端点加密两种。前者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 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是保护 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后者则指信息 在发送者端对信息加密处理,并封装成 T C P / IP 数据包,成为一种不可识别的数据进行传输, 当这些信息到达目的地址后,再按照密钥重组、 解密,成为可读数据。(2)数据存储加密。目是保 护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安全,可分为密文存储 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 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 对用户资格、格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 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3)数据完 整性分析。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 象是否被更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 及属性,它在发现被更改的、被特洛伊化的应用 程序方面特别有效。只要是成功的攻击导致了 文件或其它对象的任何改变,它都能够发现。缺 点是一般以批处理方式实现,不用于实时响应。
U I= - (R 1/ R 2 )U R= U T 显然,当 U I>U T 时,U o′= U OH,所以 U o= - UZ (U Z 为稳压管的稳压值);同理,U I < U T 时, U o= + U Z。图 5 是 U R> 0 时 U o 与 U I 的关系曲线。 综上所述,分析比较器的步骤是:首先求出
一、运放的特点
尽管集成运放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但在 一般分析计算中,都将看成是理想运放。
1、线性区 当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其输入
信号与输出信号应满足 U o = A od (U P- U N)由于 Aod 非常大,为使其工作在线性区,必须引入负 反馈,以减小输入电压(U P-U N),保证输出电 压不超过线性范围。如运放的输出端与反向输

运放的跟随应用电路分析

运放的跟随应用电路分析

运放的跟随应用电路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运放的跟随应用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电路中电压跟随的原理和基本特点进行分析,给出了运放跟随电路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

最后,论文还探讨了运放跟随应用电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运放,跟随,应用电路,原理,分析正文:1. 前言运放(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 op amp)是一种基本的模拟电路元件,具有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多种功能。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运放经常被用于实现电压、电流的信号放大、比较和控制等功能。

此外,运放还可以用于激励信号的信号调节和驱动输出负载等各种应用。

将运放应用于电路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电压跟随。

电压跟随是指输出端电压全部或部分跟随输入端电压的变化。

这种应用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电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电路中信号源的内部阻抗变化、信号源输出的波形畸变等。

2. 运放跟随电路的原理运放的电压跟随电路是通常由一个运放和其它电阻、电容构成的(图1)。

输入端的电压通过运放的放大作用,在输出端得到一个经过放大或缩小的电压。

图1 运放电压跟随电路当输入端电压发生改变时,由于运放具有高输入阻抗和高增益的特性,输入端电流极小,其输出电压几乎等于输入电压,从而实现了电压跟随。

图2 经典跟随器运放跟随电路有多种形式,其中经典跟随器(follower)是最常用的一种(图2)。

经典跟随器是由一个运放和一个负反馈电阻组成的,它输出的电压几乎等于输入电压。

3. 运放跟随电路的设计设计运放跟随电路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工作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设计运放跟随电路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输出电流需求:根据所驱动负载的电流要求,确定输出端电流范围。

(2)输出电压范围:根据需要跟随的输入电压范围,确定输出端电压的范围。

(3)工作频率: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和带宽要求,确定运放的带宽和增益。

(4)负载特性:根据驱动负载的特性(阻抗、容性等),确定反馈电路的参数。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及分析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及分析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及分析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张小刚 李 明 韩 炬摘 要 介绍了由两个运放单元组成的仪表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应用该电路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仪表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 双运放结构仪表放大器在传感器、变换器及仪器仪表中被广泛使用,对于煤矿产品也不例外。

不过,最常见的是采用专用仪表放大器IC 或三运放结构的仪表放大器电路,而采用双运放结构仪表放大器电路的却很少,也许原因在于双运放结构仪表放大器电路很少为人所知,教科书上也很少介绍。

其实,双运放结构仪表放大器电路的使用效果也非常好,其结构、性能等都很优越,如果精度等要求不是非常高的话,使用LM324或LM358之类的通用运放就可以实现。

下面就介绍一种双运放结构仪表放大器电路,并对它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V 、)(-V 是放大器差动高阻输入,r V 是基准电压或偏置输入,o V 是放大器输出。

图1 双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1 输入输出关系由 )(111)(11111111+-⋅+⋅+⋅=⋅⎪⎪⎭⎫ ⎝⎛++V R V r V R V R r R p r p )(122)(22111111-+⋅+⋅+⋅=⋅⎪⎪⎭⎫ ⎝⎛++V R V r V R V R r R p o p 可得r p p o V r r R R V R r r r R r r r R V R r r r R V ⋅⋅+⋅⎥⎥⎦⎤⎢⎢⎣⎡⎪⎪⎭⎫ ⎝⎛++⋅+⋅-⋅⎥⎥⎦⎤⎢⎢⎣⎡⎪⎪⎭⎫ ⎝⎛++⋅+=-+2112)(21222112)(2122111(1)()())()(1)(21)(1-+---⋅--⋅+=V V R r V V R r V V p r (2) 当1212r r R R = 时, ()r p o V V V R r r r R V +-⋅⎥⎥⎦⎤⎢⎢⎣⎡⎪⎪⎭⎫ ⎝⎛++⋅+=-+)()(212211 (3) 当电阻不匹配时,会产生电阻不匹配误差。

运放电路分析2篇

运放电路分析2篇

运放电路分析2篇文章一:运放电路分析运放,即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电路元件。

它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增益、低输出阻抗、广泛的频率响应等特点,可用于放大信号、调节信号、滤波、积分、微分等多种电路应用。

因此,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运放电路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运放工作原理,然后分析运放的输入输出特性,最后讨论运放电路的应用。

1. 运放工作原理运放一般由差分放大器、电流源和输出级构成。

差分放大器又包括输入级和差动放大器。

输入级主要起到为差动放大器提供稳定的直流工作点和去掉输入信号的电源干扰。

差动放大器是运放的核心部分,它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反相输出和同相输出。

电流源提供恒定的电流极化,确保运放正常工作。

输出级将放大后的信号放大、过滤及驱动负载。

2. 运放的输入输出特性在输入信号较小的时候,运放的输出与输入的差异是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等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振幅越大的输入信号,放大倍数就越小。

这是因为运放的输出已经达到最大值,不能进一步增加。

另外,运放有一个输出的输入阈值。

当输入信号达到这个阈值时,运放就会饱和,输出电压不再随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饱和区的输出电压取决于运放的电源电压和极限摆幅。

若输入信号超出了这个范围,运放就无法正确工作。

此外,运放有一定的偏移电压和失调电流。

偏移电压是指输入信号为0时输出的电压,失调电流是指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的电流差异。

这些都会对运放的放大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3. 运放电路的应用运放电路有多种重要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用运放进行模拟信号放大。

它可以放大传感器、放大信号成形和调节等。

另外,运放也可以用于数字信号处理,如信号调理和滤波。

它还可以用于比较器电路、振荡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等。

总的来说,运放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控制、计算机等领域。

深入理解运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对设计和应用电路非常重要。

文章二:运放电路的几种经典应用运放电路是电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元件之一。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2. 典型电路
①加法器
u-= u+=0 i-=0
ui1
R1
ui2 R2
ui3 R3
Rf
i- _ uu+ +

+
+ u_o
ui1/R1+ ui2 /R2+ ui3 /R3 =-uo /Rf
uo= -(Rf /R1 ui1 +Rf /R2 ui2+Rf /R3 ui3)
比例加法器:y x1 x2 x3
1 R
(uz
2 3
ux
)
2
100 R
uz
PRa
( ux Ra
Rb
)2 Ra
ux
PRb
( ux Ra
Rb
)2
Rb
400 9Rb
R R 2R
_∞
+
+
+ u_o
PRf
1 R
(uo
2 3
ux)2Fra bibliotek1 R
(
4 3
ux
uy
uz )2
1600 9R
R 355.56Ω Rb 88.89Ω
返回 上页
电压为 2其x-中yx、-yz、。z 分别表示三个输入电压
的值,设x、y、z不超过10V,同时要求每一个电阻的
功率不超过0.5W,确定各电阻的值。

R
uy
R
R uz
ux R 2R
_∞
+
+
+ u_o
返回 上页 下页

Ry
Rz
Rf
Ra
R
Rb 2
PRy

虚短和虚断分析基本运放电路及用法

虚短和虚断分析基本运放电路及用法

虚短和虚断分析基本运放电路及用法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瞭乱,是模拟电路中学习的重点。

在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时倘没有抓住核心,往往令人头大。

战无不胜的两板斧,就是“虚短”和“虚断”,不过要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就要有较深厚的功底了。

虚短和虚断的概念由于运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都在80 dB以上。

而运放的输出电压是有限的,一般在 10 V~14 V。

因此运放的差模输入电压不足1 mV,两输入端近似等电位,相当于“短路”。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越大,两输入端的电位越接近相等。

“虚短”是指在分析运算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时,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

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短路。

由于运放的差模输入电阻很大,一般通用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都在1MΩ以上。

因此流入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往往不足1uA,远小于输入端外电路的电流。

故通常可把运放的两输入端视为开路,且输入电阻越大,两输入端越接近开路。

“虚断”是指在分析运放处于线性状态时,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

显然不能将两输入端真正断路。

在分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时,首先请各位暂时忘掉什么同向放大、反向放大,什么加法器、减法器,什么差动输入……暂时忘掉那些输入输出关系的公式……这些东东只会干扰你,让你更糊涂﹔也请各位暂时不要理会输入偏置电流、共模抑制比、失调电压等电路参数,这是设计者要考虑的事情。

我们理解的就是理想放大器(其实在维修中和大多数设计过程中,把实际放大器当做理想放大器来分析也不会有问题)。

好了,让我们抓过两把“板斧”------“虚短”和“虚断”,开始“庖丁解牛”了。

1)反向放大器:图一运放的同向端接地=0V,反向端和同向端虚短,所以也是0V,反向输入端输入电阻很高,虚断,几乎没有电流注入和流出,那么R1和R2相当于是串联的,流过一个串联电路中的每一只组件的电流是相同的,即流过R1的电流和流过R2的电流是相同的。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总结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总结

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报告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范围和电路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进行测量,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共模抑制比、增益带宽积、共模漂移等。

2、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反相放大电路、非反相放大电路、电压跟随器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3、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直流平移电路、带通/陷波滤波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滤波和分析。

4、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电路输出交流信号的直流偏置,实现输出直流电平的稳定。

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参数,并成功搭建了反相放大电路、非反相放大电路、电压跟随器电路、直流平移电路、带通/陷波滤波电路等,并对不同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三、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加强了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只有把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误差分析+汇总.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误差分析+汇总.

1. 共模抑制比KCMR为有限值的情况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为有限值时,以下图为例讨论。

VP=ViVN=Vo共模输入电压为:差摸输入电压为:运算放大器的总输出电压为:vo=A VD v ID+A VC v IC闭环电压增益为:可以看出,AVD和KCMR越大,AVF越接近理想情况下的值,误差越小。

2.输入失调电压V IO一个理想的运放,当输入电压为0时,输出电压也应为0。

但实际上它的差分输入级很难做到完全对称。

通常在输入电压为0时,存在一定的输出电压。

解释一:在室温25℃及标准电源电压下,输入电压为0时,为使输出电压为0,在输入端加的补偿电压叫做失调电压。

解释二:输入电压为0时,输出电压Vo折合到输入端的电压的负值,即V IO=- V O|VI=0/A VO输入失调电压反映了电路的对称程度,其值一般为±1~10mV3.输入偏置电流I IBBJT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是差分对管的基极,因此两个输入端总需要一定的输入电流I BN和I BP。

输入偏置电流是指集成运放输出电压为0时,两个输入端静态电流的平均值。

输入偏置电流的大小,在电路外接电阻确定之后,主要取决于运放差分输入级BJT的性能,当它的β值太小时,将引起偏置电流增加。

偏置电流越小,由于信号源内阻变化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也越小。

其值一般为10nA~1uA。

4.输入失调电流I IO在BJT集成电路运放中,当输出电压为0时,流入放大器两输入端的静态基极电流之差,即I IO=|I BP-I BN| 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存在,I IO会引起一个输入电压,破坏放大器的平衡,使放大器输出电压不为0。

它反映了输入级差分对管的不对称度,一般约为1nA~0.1uA。

5.输入失调电压VIO、输入失调电流IIO不为0时,运算电路的输出端将产生误差电压。

设实际的等效电路如下图大三角符号,小三角符号内为理想运放,根据VIO和IIO的定义画出。

为了分析方便,假设运放的开环增益AVO和输入电阻Ri均为无限大,外电路电阻R2=R1||Rf,利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得两输入端的等效电压和等效电阻,如下图所示则可得同相输入端电压反向输入端电压因AVO→∞,有V P≈V N,代入得Vo=(1+Rf/R1)[VIO+IIB(R1||Rf-R2)+ IIO(R1||Rf+R2)]当取R2=R1||Rf时,由输入偏置电流IIB引起的输入误差电压可以消除,上式可简化为V o=(1+R f/R1)(V IO+I IO R2)可见,1+Rf/R1 和R2越大,V IO和I IO引起的输出误差电压越大。

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初次试验, 基本掌握workbench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测定一运放器的放大倍数, 并与用节点法算出来的理论值进行对比, 验证节点法的正确性;用几个简单的电路, 验证线性电阻叠加原理。

二、实验原理运放器原理: 运放器的输入端, 分别加载电压U+和U-, U+与U-的电势差十分小, 约等于零, 经过运放器后, 输出电压为电势差的若干倍(可达到105~107倍)。

运放器模型图三、2.叠加定理: 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 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 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四、实验过程1.运放器:(1)画电路图, 测得结果如下图:(2)图中: R1=R3=R4=1Ω,R2=5Ω电压表读数为13.20v。

用节点法计算放大的倍数:该图4个节点如图所示, 节点2、4的节点方程分别为:)(0)(334433211223=-+=--+U G U G G U G U G U G G 根据运放器特点(即虚短虚断), 补充方程Us U U U ==142故解得==30U U Us R R R R R R R R 31424232-+v 20.13= 所以节点法可以用于计算运放器放大倍数的理论值。

2.叠加定理的验证(1)如下所示画出4个电路图图中Us1=6v, Us2=12v, Is=3A, 电阻全为2Ω四、电压表均测同一电阻的电压。

左上角图为Us1, Us2, Is 同时作用时的电压U0=-4v, 右上角, 左下角, 右下角电路分别是Is, Us1, Us2作用下, 同一电阻的电压分别为U1=2v, U2=2v, U3=-8v, 所以五、 , 即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得到验证。

六、实验体会由于首次使用workbench, 画电路图时, 不太熟练, 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才画出了这么几个简单的图。

通过这次实验, 巩固了我对运放器和叠加定理的认识。

运放中恒流源电路分析方法

运放中恒流源电路分析方法

运放中恒流源电路分析方法运放中的恒流源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结构,常用于对负载电流进行精确的控制。

它由运放和几个电阻组成,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电流输出,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运放中恒流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常见的应用。

恒流源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运放的负反馈特性,通过调节电阻来使输入端电流保持恒定。

在恒流源电路中,负载电流(IL)是通过运放控制的电流(Iref)和电阻(R)共同决定的。

其中,电流参考源(Iref)是通过一个稳压二极管和电阻网络来提供的一个恒定电流源。

在开始分析恒流源电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重要的运放参数:1. 输入阻抗(Zin):输入阻抗是运放输入端对外界电路的等效电阻。

在理想情况下,运放的输入阻抗是无穷大。

2.开环增益(A):开环增益是指运放在没有负反馈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比值。

在理想情况下,开环增益是无穷大。

根据以上两个运放参数,在运放中的恒流源电路中,可以通过将负载电流认为是运放输入端电流(I-),通过调节输入阻抗(Zin)和开环增益(A)来控制输出电流。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恒流源电路的方法:1. 给电阻分析法: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电阻(RL)来分析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恒流源电路中,负载电流(IL)是通过运放控制的电流(Iref)和电阻(R)共同决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电阻的方式,来计算所需的输出电流。

2. 利用负反馈法:我们可以利用负反馈的特性,通过调节输入阻抗(Zin)和开环增益(A)来控制输出电流。

当输入阻抗(Zin)无穷大时,输入电流为零,此时运放输出电流只取决于电阻(R)。

当开环增益(A)无穷大时,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例关系为无穷大,即输出电流恒定。

3.稳态分析法:在分析恒流源电路时,我们可以通过稳态分析的方法来计算输出电流。

首先,假设运放工作在稳定状态,即输入端电流等于输出端电流。

然后,利用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理论来计算输入端电流和输出端电流的关系。

运放电路分析

运放电路分析

5-21
§5.3 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负载电阻 RL与输出电 压u2 的关系为
R 2 // R L u2 = u1 R 1 + R 2 // R L ≠ R2 u1 R1 + R 2
加入电压跟随器后,
R2 u2 = u1 R1 + R 2
输出电压u2不受负载电阻的影响 即负载电阻的作用被“隔离”
5-22
5-5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3. 运算放大器的外特性
在直流和低频信号的条件下,运放输出电压uo 与差动输入电压ud的特性曲线 其传输特性可分三个区域: ①线性工作区:
ud<|ε|,uo=Aud
②正向饱和区:
ud >ε,uo=Usat
③反向饱和区:
ud <-ε,uo=Usat
5-6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ui1 − u − u− − uo i1 = i f ⇒ = R1 Rf
u+

Rf ⎛ Rf ⎞ − Rf ⎛ R f ⎞ R3 uo = ⎜1 + ui1 = ⎜1 + ui 2 − ui1 ⎟u − ⎟ R1 ⎠ R1 R1 ⎠ R2 + R3 R1 ⎝ ⎝
5-23
§5.3 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运算放大器可以完成比例、加减、积分与微分以及 乘除等运算,下面给出其中几种运算电路。
5-17
§5.3 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1. 加法运算
(a)根据“虚短”:
u− = u+ = 0
所以,电流为
ui1 , i1 = R1 ui 2 , i2 = R2 ui 3 , i3 = R3 uo if = − Rf

运放电路分析

运放电路分析

运放电路分析运放电路简介运放电路(Operational Amplifier Circuit)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由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和其他组件组成。

运放电路具有很高的增益、低输出阻抗和很大的输入阻抗,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对运放电路的原理、特性以及一些常见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运放电路的原理与特性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运放电路的基本结构由输入端、输出端和电源供电端组成。

其中,输入端包括一个非反相输入端(+)和一个反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一个相对于地的负载电阻,电源供电端为正负双电源。

运放器通过输入端接收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输出到负载上。

运放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基本的放大运算原理和反馈机制。

具体而言,运放器的输入端电压差会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通过适当的反馈电路连接将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

2. 主要特性(1)增益:运放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

通常情况下,运放器的增益可达到几十至几百倍,甚至更高。

这种高增益使得运放器能够有效放大微弱的输入信号。

(2)输入/输出阻抗:运放电路的输入阻抗非常高,输入电流非常小,可以看做无穷大。

而输出阻抗则较低,通常在几十欧姆至几百欧姆之间,这使得运放器能够有效驱动负载。

(3)频率响应:运放电路的频率响应非常宽,通常在几赫兹至数百赫兹之间。

这使得运放电路能够处理较高频率的信号。

(4)运放器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运放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通常由电源电压决定,一般假设电源电压为正负15伏。

二、运放电路的常见应用1. 比较器比较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运放电路,其主要作用是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并输出高或低电平。

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器常用于电压检测、开关控制、触发器等电路中。

2. 放大器运放器最常见的应用就是作为放大器使用。

运放电路可以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将微弱信号放大为可以驱动负载的信号。

运放应用电路及分析

运放应用电路及分析

运放应用电路及分析运放(Operational Amplifier,OP-AMP)是一种高增益直流耦合电子功率放大器,它经常被用作信号处理、电压放大、滤波和计算等应用中。

运放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而且具有高增益、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等特点。

由于运放具有很多优秀的性能,因此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运放的应用电路非常多样化,常见的有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积分器和微分器电路、比较器电路等。

以下将就几种常见的运放应用电路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放大器电路。

运放最常见的用途就是作为放大器来放大信号。

放大器电路有很多种类型,包括反相放大器、非反相放大器、仪表放大器、电压跟随器等。

其中,反相放大器是最基本的放大器电路之一。

它根据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和反馈电阻的比例来放大输入信号。

非反相放大器则是根据非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和反馈电阻的比例来放大输入信号。

放大器电路可以用于音频放大、振荡器、电压跟随等领域。

其次是滤波器电路。

运放还可以被用于设计各种类型的滤波器电路,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滤波器电路在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筛选出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利用运放的高增益和频率特性,可以轻松地设计出各种滤波器电路。

另外一种常见的应用是积分器和微分器电路。

积分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度进行积分,而微分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度进行微分。

这两种电路在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控制系统中用作控制器,或者在通信系统中用于信号处理。

还有一种常见的应用就是比较器电路。

比较器电路可以将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然后输出一个对应的逻辑电平。

这种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经常被用来进行信号的比较和判决,例如在ADC、DAC中的应用等。

总的来说,运放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作信号放大和滤波,还可以用于信号处理、信号调理、模拟计算等各种场合。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应用,运放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集成运放的电路分析

集成运放的电路分析
应注意的是,这些调零方法都属于静态调零。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运放的零漂。在 要求低漂移的应用中,最好选择具有动态调零方式的自稳零运放。
六、电路性能指标测试
运算放大器静态调试完成后就可对各功能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1. 方程组电路测试。 在vi1和vi2端分别加直流信号,vi1 = -0.2V, vi2 = -0.4V,分别测出vy、vx的值。 2. 信号转换电路测试。 连接vi1和vi2信号转换电路后,令vi1=1.5V, 测出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计算其增益。 3. 信号转换电路与方程组电路测试。 将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作为方程组电路vi2的输入,令vi1=1.5SinωtV (f=1kHz),用示波 器测量vy、vx的波形。计算与给定指标 -vy = vx = 10SinωtV(f=1KHz)的误差。 4. 精密全波整流电路测试。 将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入分别和方程组电路输出vy、vx相接,用示波器测量整流输 出的波形。计算与给定指标vom=10V的误差。用示波器X-Y方式,测量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 电压传输特性。
法运算电路的设计可以用图 3.1 所示的一个集成运放来实 vi2
A
vo
现。由图可得
R2
R3
图 3.1 基本差动放大器
vo
=
⎜⎛1 + ⎝
RF R1
⎟⎞ ⎠
R3 R3 + R2
vi2

RF R1
vi1
(3-4)
当R2=R1,R3=RF时,则
vo
=
RF R1
(vi2
− vi1 )
也可用图 3.2 所示的两个集成运放来实现。
(3 -11)
图 3.7 分别是单电源运放构成交流反相和同相放大器的偏置方式。图中C1、C2、C3为 交流耦合隔直电容,其大小可根据交流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L来确定,一般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放电路分析方法总结
学生: [38]陈再 指导教师:陈永强
摘要:运放电路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里主要是论述用“虚短”、“虚断”来对运放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也会通过几种典型电路分析,来讲述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运放电路;虚短;虚断;分析;方法
1 引言
随着我们学知识的深入,会发现运放中所学的知识应用越来越多,在这门学科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而在许多结构复杂的电路中,对它们进行分析,用运放知识 快速、简洁的找出输入输出的关系式非常重要的。

(这里主要是分析线性运放电路)
2 理想运放的特点
图 1
输入输出的关系:()o v id v v A v A v v +-=⨯=⨯-
3 虚短 、虚断的概念
虚短:因为理想运放开环增益:Av →∞→虚短,根据输入输出关系,得到:
v ≈v (同相端和反相端电位近似相等)。

虚断:由于同相和反相两输入端之间出现虚短现象,而输入电阻:Ri →∞→虚断,i =i ≈0 (同相端和反相端电流近似为零)。

输出电阻:Ro →0
4 线性应用分析
4.1 反相比例电路
图 2
* v v +
-≈=0(虚短) * 12i i =(虚断) 根据这个基本特点,电阻上流过的
111
i i
v v v i R R --=
= ;
222o o
v v v
i R R --=
=-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值。

得到
2
1
o i R v v R =-
⨯ (
3
R 不起作用)
同理得到:
2
1x i R v v R =-

图 3
4.2 同相比例电路
图 4 同相与反相比例电路要注意放大器输
v v -+≈ 12i i = →
111
2220o o v v i R R v v v v i R R -+
-+
-=
=--=
= 入端的接地极性(+ 和 -)
得到:2
1
(1)o R v v R +=+
⨯ 要灵活运用式子的转换
2
1
(1)o R v v R +=+
⨯ 图 5 因为有一端接地,所以是分开分析,后面就会有两端接地,要用叠加法。

得到:
i v v +=
2
1
(1)o R v v R +=+

图 6
得到:
3
34
i
R v v R R +=
⨯+ 这里的3R 和4R 相当于串联
4.3 电压跟随器
v可以得到:
i o v v =
图 7 首先
v v +-=,其次是v -端直接与o v 端相连,可以看成是o v v -=,而i v v +=
可以得到:
i o v v =
4.4 求差电路
viv这里就要用叠加原理
图8
(1)


图 9
得到:2
111
o i R v v R =-
⨯ 这里就没有了
2i v 相当于一个反相比例电路,
而1i v 作用反相放大。

(2)

图 10
得到: 24
22134
(1)o i R R v v R R R =+
⨯⨯+
这里就没有了
1
i v 相当于一个同相比例电路,
2i v 作用同相放大。

根据(1)、(2)叠加得:
12o o o v v v =+ 如果有:
24
13
R R R R =
则:2
211
()o i i R v v v R =
- 如果有:电阻都相等
则:
21o i i v v v =-
(3)扩展应用
vivi
图 11
得到:
2
1
()o i i R v v v R +-=
-
vivi
图 12
得到:2
1
()o i i R v v v R +-=
-
注意
i v +

i v -调位了,而放大器的极性也调了,分析与上面的一样。

注意细节!
4.5 求和电路
R3 1k
图 13 反相求和 (运用叠加原理)

R3 1k
图 14 让一端接地,得到一个反相比例电路

R3 1k
图 15
得到:3
11
o i R v v R =-

同理可以得到
2o v ,→12o o o v v v =+
而求同相电路也是利用叠加原理,方法和上诉方法一致。

(学会举一反三)
4.6 多级电路分析
R 1k
图 16
分析方法:(1)逐级分析(前级输出作后级输入)
(2)运用叠加原理分析(尽量把电路简化为同相、反相、求差等电路) 例如仪用放大器,就是利用虚短、虚断及多级分析法求解。

逐级分析
图 17
→v i2
v i1
图 18
利用虚断及虚短,得到:
12
12()3i i o o R v v v v R -=⨯-
4.7 积分电路
图 19
得到:
1
o i v v dt RC
=-

4.8 微分电路
图20
得到:
i o
dv v RC
dt =-
积分微分电路要注意电容的电压公式。

5 总结
(1)以虚短和虚断为基础,对反相输入端列KCL方程。

例如,反相比例、同相比例、积分和微分等电路的分析。

(2)以反相比例和同相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为基础,应用叠加原理对电路进行分析。

例如,求差电路和求和电路等。

(3)以虚短和虚断为基础,应用结点电压法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
[2] 邱关源. 电路(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