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答案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表述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和意义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具体的内容,供参考。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6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平衡的呵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代人类的生存环境,还涉及我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
环境、生态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的问题。
目前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
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保障当代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后代人的社会保障要求,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保障资源为代价来保障当代人的保障利益,不要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太大压力。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它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可持续发展知识:从多维度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知识:从多维度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越来越高涨。
但是,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维度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方面,它指的是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发展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不会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环保产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等环保产业;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团体应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呼吁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二、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车、勤惜用水等,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
政府应该审慎批准环境敏感项目,坚决打击环境污染和违法排污行为。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稳定、公正、和平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保障民生,推动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
四、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传播和弘扬文化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鼓励艺术表演和文化交流。
五、政治可持续发展政治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政治制度的合理、有效运转和政治环境的稳定和谐,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全面、稳定。
民主法治是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该加强民主法制的建设,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可持续发展,但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好多人观念比较模糊。
对此,科教室翻阅了很多有关的资料,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此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个定义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发展的观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的观点: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
1、可持续发展需要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2、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而社会进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再生速率。
3、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
这种价值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方面,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方面。
4、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生态系统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它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了他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也是可以统一、协调的。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议题,因为它能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经济发展,往往是通过牺牲环境和资源来换取短期的高速发展,这种做法无疑会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生态失衡。
而可持续发展则不同,它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并在不损害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创。
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非常重要。
社会稳定和和谐不仅依赖于不同社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还需要满足人们对教育、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
而这些需求需要通过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得到满足。
因此,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我们维护地球家园的基本任务,这需要我们采取有效
的措施,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通过减少废气、废水、垃圾等排放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使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还涉及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期望和要求。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使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由联合国《21世纪议程》于2000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一次大会上首次提出。
它是一种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科学观念,又是一种政策理念;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发展观和政绩观。
可持续发展既强调经济増长,又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既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又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
可持续发展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程度。
它不仅要求人们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要求保证后代人满足其不断増长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及其资源、生态环境和其利用所面临威胁和机会的不同组合方式,强调对发展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环境质量改善与人口増长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程度。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科学理论,而且是国家政策、区域战略或社会政策;它涉及所有人在满足自身需要之后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它要求将。
可持续发展的五个角度
可持续发展的五个角度一、引言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以确保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环境、政治和文化等五个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角度1.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指以低碳、高效、环保为特征的经济模式。
它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鼓励创新技术的应用,并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活动中。
通过推广绿色经济,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2.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通过优化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企业竞争力。
3. 社会责任投资社会责任投资是指投资者在考虑收益率的同时也要关注企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通过社会责任投资,可以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三、社会角度1. 公平与包容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2. 参与与合作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合作。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3.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源泉之一。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各种文化传统和习惯,并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四、环境角度1. 能源转型能源转型是指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通过减少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2.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3.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指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
全球普遍认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浅谈可持续发展●姓名:李自力学号:119012008049●学院:人民武装学院专业:国防教育与管理●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它是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涵义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它需要世界各国尊其原则共同努力奋斗。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一)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较早的时候,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
它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
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该研讨会的成果不仅发展而且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定义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二)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简称《生存战略》)。
《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在这九条基本原则中,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又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是公平和持续性,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人与自然环境的公平,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人与自然环境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强调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
–共同性原则:全球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
–阶段性原则:根据国家发展阶段和国情,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基本权益。
–环境目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资源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进步: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政策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国际合作。
4.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目标和实践,对于我们积极参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如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以及人类社会如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同时包括: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
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其社会学的内涵、经济学的内涵、生态学的内涵和伦理学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内涵强调的是“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点,离开了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可持续发展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前提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在报告中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概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是在不破坏资源、不牺牲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就要求在生产中采取清洁的生产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少排不排废弃物、保护环境、将环境成本纳入生产成本核算中等等,从根本上转变对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概念(精编版)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概念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100多种,但被广泛接受影响最大的仍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
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当代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在社会舆论中已经被广泛讨论。
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本文尝试从三个角度进行解析。
一、经济角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经济活动需要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保证未来世代的经济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和消除不公平的贸易壁垒。
在实践中,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政府政策的鼓励,绿色产业已经成为了不少企业的发展方向。
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2. 不公平的贸易壁垒是阻碍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一个障碍。
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组织正在通过调解和协商来消除这些障碍。
二、社会角度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社会面的问题。
它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所有人提供充足的教育、医疗保障和住房,以满足其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我们还需要关注社会权利,包括民主、参与和正义的实现。
在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和医疗是基本的人权,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政府需要开展相应的计划和政策,保证所有人可以享受这些基本服务。
2. 可持续发展同时意味着实现平等和公正。
政府需要着力解决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以提高社会的公正性和平等性。
三、环境角度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另一个方面是环境保护。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维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政策措施,以确保我们的天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能够得到保护。
在实践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并降低污染,例如建立排放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我们还要注意到,环境和资源是有限的。
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未来世代的需求和资源需求。
政府需要维持沙漠化、森林覆盖率、水源利用等问题的平衡,确保我们的资源可以得到持续利用。
结语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是寻找合适的平衡点,以满足我们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需求。
可持续发展知识:从全球化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知识:从全球化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极大地影响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可以更好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挑战、解决办法以及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危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这一理念最早在1987年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并在《我们未来的世界》报告中得到确认。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取得平衡,既要保障经济增长,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又要保护和改善环境。
这一概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中忽视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的弊端的纠正,是对未来持续发展能力的追求。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加速了资源的流通和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全球化也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推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战略目标。
二、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流动加剧了资源的不平衡消耗。
一些发达国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已经让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陷入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危机之中。
全球化也带来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企业跨国经营加速了资源的外流和环境的污染。
再次,全球化也导致了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质化,大量的标准化产品和消费方式造成了对环境的更大负担。
全球化还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一些地区和人群的生活质量下降,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些挑战都彰显了全球化在加速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方面的负面影响,使可持续发展面临了更为严峻的局面。
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面临的共同难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要求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当前需求的不损害后代子孙的需求的发展方式。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要求。
一、理论层面的可持续发展1.1 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消费和投资等方面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推广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2 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加大投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实施扶贫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3 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增长模式等手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2.1 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
各国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引导企业和个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展活动。
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支持相关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例如,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所出版的《找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概念是:.人类应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生存利益’.实际上这只是哲理性的概念,类似于中国的成语“功在当代.利在千伙’.也可以说是一种主张,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由于这一概念涉及的倾域、空间和时问十分广阔,所以对其理解也就有不同的角度和涵义.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荃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书中,对可待续发展的定义为:“人类生活在永续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容量中,同时又要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二强调既要注意环境容量,又要改善生活质量,让人类世世代代过好H 子.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发展的目的.世界资源研究所在"1992-1993年世界资源’一书中则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x基础的经济发展’.这是强调不要以牺性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在不破坏自然和社会的基础条件下,完成经济发展这一最根本的任务.该书还从科学技术方法的角度.提出一些学者的观点:“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强调节约有效和清沽化的技术,认为这是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1991年国际生态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联合会(IUBS)则共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提倡保持最佳的生态系统以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下去.”哲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定义比较完整,但也还有待完善。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强调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三个原则tl.公平性原则,如当代人与人、代际之间以及在分配有限资源方面的公平性;2.持续性原则甲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保持发展的持续性;3.共同性原则,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因此地球的整体观和人类互相百依存则表现为共同性.这二个原则很重要,但还汉有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与以往的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所在.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要同时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要满足人类的需要;要限制人口增长,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争取地区、国家和代际的公平。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它关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旨在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地球的长期可持续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骤。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 由联合国于1987年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2.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追求长期稳定和可持续性。
3. 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来保护环境。
2. 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改进资源使用效率和推动创新来提高竞争力。
3. 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公正,包括减少贫困、提供教育和医疗等基本服务,以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平的机会和权益。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骤1. 制定明确的目标: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指标,如减少碳排放、提高再生能源利用率等。
2. 促进政策和法规:制定和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政策和法规,以鼓励环保行为和经济活动。
3.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物产生。
4. 推动创新和技术发展:鼓励创新和技术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形成。
6.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和发展挑战。
7.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制定决策和规划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总结: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发展理念。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创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以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df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后,全球范围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1、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属性定义这类定义如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发展应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同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经济学家科斯坦萨等人则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够无限期的持续下去而不会降低包括各种自然资本存量在内的整个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巴比尔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经济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这类定义还有如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
这类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但可持续发展定义中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动态的人类经济系统与更大程度上动态的、但正常条件下变动更缓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的生存能够无限期的持续;人类个体能够处于全盛状态;人类文化能够发展。
但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必须保持在某些限度之内,以免破坏生态学上的生存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2、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观,尤其强调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
认为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无从谈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有的学者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封闭式的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缩小技术差距,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能力。
同时,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更有效的使用矿物能源的技术,并通过适当的技术选择,停止某些化学品的生产与使用,逐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生态学家从发展的自然属性的角度提出来的,即所谓的生态持续性。
最终答案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表述
名词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绿色消费: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型社会: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循环型社会,是以3R为取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知识:从全球化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知识:从全球化角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危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全球化则是指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交流和融合,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资源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以下将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
首先,全球化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这为资源、技术和经济要素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可持续能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通过全球化的合作和交流,将这些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发展中国家,帮助其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其次,全球化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全球化导致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它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
此外,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土地沙漠化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针对全球化给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一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
各国应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建立环保标准和机制,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是推动多边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改革,建立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
应加强对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监管,促使其履行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得以牺牲环境和社会为代价获取利润。
三是加强教育和文化交流,提升全球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文化交流和国际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促使全球公民更加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最后,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能力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冲击力大大增强,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于是环境问题开始作为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由一些科学家提出。
“环境问题”的提出,人们首先根据传统理论研究治理方法和技术,同时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仅靠科技手段,用工业文明方式作为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打着工业文明烙印的思想和观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悄然兴起,并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是列入国际社会议程。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年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都一次作为重要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
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美、日等国家也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
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同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绿色消费: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型社会: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循环型社会,是以3R为取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生态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1.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表述?1.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生态持续性”,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为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2.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或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4.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即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上则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综合性定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2.如何认识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
发展是前提,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
作为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具体为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3.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简述从哪几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着重做好的工作:(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快林业建设和发展。
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二)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不断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加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
(四)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农村和流动人口为重点,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切实降低高生育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
进一步完善基层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搞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妥善解决好老龄人口养老问题。
4.论述中国21 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该《议程》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其基本思想是:改变现行的政策,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争取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的未来。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实施;制定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和防灾减灾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议程》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首要条件。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等。
5.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那几个方面?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
6.环境论理学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在实践中,环境伦理学的根本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在理论上,它的根本要求是确立意义深远的价值理论,以此为它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7.简述《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的主要观点?《寂静的春天》:化学药品的滥用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会引发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正视这个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
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增长的极限》: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
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全球性环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是由于全球系统的五个因子之间存在的反馈环路决定的,这样就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3、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在均衡状态中,技术进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受欢迎的。
这里的技术是经过生态化调整的技术。
最后,他们认为向全球均衡状态的努力是对目前这一代人的挑战,必须在当代人的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延误时机,将之传给下一代。
《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1.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2.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3.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报告深刻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正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8.什么是大气资源和大气环境容量?大气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大气资源泛指大气圈以及相关方面为人类提供的能源或者生产生活资料。
一般而言风能、太阳能、气候的季节变化产生的经济效应等都算大气资源。
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不超过人体健康要求的阈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
【大气资源:可供人类生活和生产利用的某些大气气体。
大气环境容量:在一定的环境标准下某一环境单元大气所能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
大气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且须臾也不能脱离的重要物质,因而可以看成是一种资源.因此也是具有价值。
】9.什么是水资源?简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什么是湿地资源?简述湿地资源的功能和作用。
一.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1)全球气候异常(2)人类对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和破坏(3)用水量急剧增加(4)水质污染和用水浪费.(5)城市用水集中.(6)森林植被减少.(7)水资源管理分割。
二.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