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辨析
1、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眼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4、"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5、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6、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7、世界统一于存在
8、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9、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1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11、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就是使主观同客观相一致。
1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1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1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6、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7、"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8、"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19、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0、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2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24、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25、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26、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知的。
2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28、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3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31、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3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33、"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4、假象是一种错觉。
3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6、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7、"人为自然界立法。"
38、"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39、"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40、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41、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4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43、规律是变化、发展的。
4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解决,就能把事情办好。
45、"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46、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4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4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49、"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0、"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51、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52、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53、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一、辨析
1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英国唯心主义者毕尔生的关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错误论断。
它虽然也讲运动,但把运动仅仅看做是精神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2
答:这是列宁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论断。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反应,包含着发展出生物反映形式的可能性。生物出现后,则具有了剌激感应性这种反映特性,动物则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动物心理这种反映形式。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而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列宁的上述论断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合乎事实的。
3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旧哲学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7种错误的看法。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去,成为专门的独立的学科。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功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4
答;(1)这是恩格斯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正确论断。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互相依存的: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须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第三,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是偶然性的基础和根据。
5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三,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6
答:这是对"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条件,或不处于一定条件之中,而是指它虽然处于一定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的条件,从而表现出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把"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解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同样割裂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而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