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疏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准确、熟练的朗读,培养学生古汉语的语感,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情感目标: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1.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畅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系统介绍。
2.对口技者精湛技艺的描摹,生有浓厚的兴趣,只是对怎样突出口技艺人的特点,理解不全面,对此做重点讲解即可。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二课时
导入新课
问有同学会吹口哨吗?吹了试试看。有的技艺高超者不仅会吹口哨,还能模仿鸟叫,乐器声等,这就是口技。口技古已有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记叙精彩的口技表演的文言文《口技》。
一、文学常识
1、文体:小说
2、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
二、课文朗读
1、教师朗读,学生勾画应该注意的生字词。
2、做金榜字词部分。学生大声朗读一遍字词。
3、学生朗读全文。
三、课文疏通
1、参照书下面的注释自行翻译。拿不准的用铅笔勾出,向同学提问。
2、教师带领翻译。
3、文章2、5两个自然段写三行法。
4、文言现象归纳
二——三课时
课文内容品析
一、引子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一个字可以总领全文,这会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浏览课文,教师板书。)
2、学生答:善!
教师补充:的确,文章用一个“善”字开篇,统领全文,整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二、领悟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那么,就这个“善”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的呢?(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要说一场表演很精彩,要怎么告诉别人呢?一,描述表演本身:二,讲讲观众的反映。)我们来看看本文是如何表现的。
(一)首先,请同学们用圈点线勾画(用“﹏﹏”线)的方法找出课文描写口技表演者表演模仿声音的相关词句。
①、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同学中,两个找到第2、3两段中口技表演者所模仿的声音,另外两个找出第4段中口技表演者所模仿的声音。
小组展示:
2、3自然段:
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儿含乳啼声、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口技表演者模仿的这些声音逼真吗?作者如何评价:众妙毕备。
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倾盆器声、咳嗽
教师点拨引导:随着声音的变小,气氛也比较舒缓。
3、4自然段
大呼、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声、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曳屋声、抢夺声、泼水声
教师点拨引导:此时此刻是口技表演达到最高潮的地方,看看此时的声音多不多?
学生回答:多
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明其一处也。
②、教师点拨:
这是直接对口技表演者表演“善”的描写;它是直接表现口技表演者表演“善”的;像这种描写,它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你能说出来吗?正面描写。
作者通过直接描写口技表演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这么繁多的声音,来表现口技表演者的“善”,这种写法属于正面描写。
(板书:表演者正面描写表现)
(二)宾客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桌间相互讨论后,用圈点线勾画(用“——”线)的方法找出课文描写宾客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圈点线勾画找出相关句子后,进行交流。
宾客观看表演时的表现: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教师点拨:这是描写宾客听口技时的反映的句子,衬托了口技表演者的“善”。像这种通过第三者(或他人)的反应,来衬托所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板书:宾客侧面描写衬托)
这就是这篇文章写法上的一大特色: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口技表演描写得栩栩如生。
二、感悟文章潮起潮落动静结合的写法
1、本文写的口技表演,以一个家庭为中心,描写了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问是哪几个片段?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展现的?
“惊醒”——“入睡”——“大火”(按时间推移展现的)
2、有人评价说,这篇文章的三个场面既仅仅有条又极富曲折起伏,你能说说吗?
两个高潮。一个缓冲。动静结合
3、三个场面中模拟的声音是按什么安排的?
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而多,由单声到混声,由渐起而突发,由简单而复杂,最后“群响毕绝”。速度、距离、节奏、强弱、数量等方面多有变化,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充分体现了口技表演的“善”。
(具体分析三个场面)
三、理解开头和结尾重复交代口技表演者所借助的道具的作用。
A、请同学看看课文开头和结尾,从开头和结尾中我们了解到了哪些东西。作者给我们交代了口技表演者所借助的道具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B、学生齐读: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C、作用:
①、内容上:强调道具简单。突出这场表演主要是用“口”来进行表演,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衬托口技表演者“善”的技艺。
(板书:道具简单衬托)
②结构上: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
(板书:首尾照应)
D、老师总结:简单的道具衬托精湛的表演,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四、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五、写作特点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情节起伏曲折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