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解读之我见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今日看
一篇课文与数年前看一篇课文的视角、方法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革。这对在一线工作
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材解读的能力。教材解读,是
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是语文学科赖以处事立身之根本,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语文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语文教师价值的体现。现就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我觉得每个语文老师课文解读要做到五个方面的对话
(1)与作者对话
课文解读要做到“知人论世”,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时代背景,要学习
作者其它相关作品,了解作者的作品风格等。在这个方面一些经典作品、离现在年代
久远的作品、特定背景下尤甚。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就是要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要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只有做到与作者的对话才能实现
对的准确文本解读。
(2)与文本对话
教师细读文本是教材解读的重要前提,一篇课文不管以前有没有读过,有没有教过,都应该细细地读上几遍,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上师生对话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间的
对话与碰撞。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
教师对本文解读的独特性行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
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求教师在对文本形成阅读体验之前最好不要参看有关
资料,包括教师用书。
(3)与编者对话
只有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才能了解本单元本篇文章的选编意图。而明确选编意图对于每位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明白了选编意图,我们做教师的才能将这篇文章
定好“位”。这个位,是老师依据这篇文章实施教学的前提,是培养具有个性化语文
素养的学生的前提。如人教版教科书,它的选编意图是“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
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了体现教材整体意图,这套教材以语文教
学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选文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进行编排。具体到单册,我们会发现教材编写者按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的规律对教材整体选编意图做了
极为合理地分解。只有与教材编写者对话,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任何一篇文章,置于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有着它的作用与理由。而这又是你确定教学目标的重
要依据。明确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你就能确定教学目标,依据学情逐步实施你的教
学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
(4)与学生对话
这里的学生,是老师潜意识里的学生。与学生对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备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标准同时又明确指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如何组织、引导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
正确、准确、有创意地解读文本,这应成为老师在备课时着重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分析学情并制定教学策略的问题。
备课时,老师与学生对话,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来进行。教学以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语用技能为基础,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表现。我们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要“因材施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对我
们选定教学策略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备课时与学生的对话,目的就在于分析学情、
制定教学策略。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这篇文本
对于学生来说解读会存在哪些困难,他目前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所获得的语用技能处
于何种状态,他目前的非智力因素对他学习本文有多大影响,他的家庭状况、社区环境、校风班风对其影响有多大,他需要什么支持和帮助,他适合用什么方式来学习本文,他有多少发展、创造的机会,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他应该有哪些收获等等。
(5)与自已对话:
与自己对话要求教师在选择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时,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实践,必须结合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学校教学条件等),
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教师要不断通过与自己的对话,形
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寻求自己教学上的突破。
解读文本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座高山,我们必须积蓄力量去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