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表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掌握集体备课的基本步骤能够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1.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定义与意义集体备课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解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集体备课的概念和步骤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内容的整合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教学中的集体备课案例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集体备课的流程和教学计划示例白板:记录教学目标的讨论结果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要点笔记本电脑:用于编写和分享教学计划第三章:教学过程与组织3.1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主体讲解:讲解集体备课的步骤和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定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教学中的集体备课案例总结与反思:总结集体备课的要点和注意事项3.2 教学组织班级规模: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安排座位和小组时间安排:确保每个环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投影仪和白板等教学资源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的理解程度教学计划的质量:评估学生制定的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集体备课教案的建议和意见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我反思,调整教案和改进教学方法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支持5.1 教学资源教案模板:提供一份集体备课的教案模板,方便学生编写教学计划教学案例:提供一些实际教学中的集体备课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教学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集体备课的理论和实践5.2 教学支持答疑解惑:在课后提供一定的时间,回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和完成教学计划辅导与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效果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组织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学校或教育机构,观察和了解集体备课的实际操作。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1. 教学目标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教学目标描述目标1目标2目标32. 教学内容在这一部分,教师列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便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
教学内容应基于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实现目标。
教学内容描述内容1内容2内容33. 教学重难点在这一部分,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有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握教学重点,并针对教学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重难点描述重点1难点1难点24. 教学过程在这一部分,教师将详细描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知识、知识点讲解、示范与练习等环节。
教学过程应安排合理,环环相扣,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
引导性问题:1.问题12.问题23.问题3教学过程表格: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8:00 - 8:10 课堂准备学生入座并整理教材8:10 - 8:20 引入新知识学生倾听并参与讨论8:20 - 8:40 知识点讲解学生记录重要知识点8:40 - 9:00 示范与练习学生跟随示范并进行练习9:00 - 9:10 小结本节课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提问9:10 - 9:20 结束本节课学生整理教材并离开教室5. 教学资源在这一部分,教师列出了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确保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源,以支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资源描述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6. 课堂评价在这一部分,教师说明本节课的课堂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课堂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总结,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描述方式1方式2方式37. 课后作业在这一部分,教师给出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供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课后作业描述作业1作业2作业38. 参考资料在这一部分,教师列出了本节课所使用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章节一:导入新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前五单元所学内容,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前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回顾前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单元知识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章节二:课堂互动游戏教学内容:通过互动游戏,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步骤:1. 教师设计一个互动游戏,如“你画我猜”、“真心话大冒险”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趣事和感受。
章节三:优秀作业展示教学内容:展示学生在前五单元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信心。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学期树立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1. 教师挑选出前五单元的优秀作业,并进行整理。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展示一组优秀作业。
3. 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观摩,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章节四:学习方法分享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准备进行分享。
2. 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记录。
3.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章节五: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并填写在教案中。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难点:•知识点:•培养目标:•教学资源:1.2 教案编写人员•教师姓名:•学校:•时间:二、教学进程2.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2:•教学内容3:•教学内容4: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式:•导入新课的活动:•导入新课的时间:2.2.2 新课讲解•讲解1:•讲解2:•讲解3:•讲解4:2.2.3 课堂练习•练习1:•练习2:•练习3:•练习4:2.2.4 总结复习•总结复习方式:•总结复习活动:•总结复习时间:2.3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活动1:•拓展延伸活动2:•拓展延伸活动3:•拓展延伸活动4: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1:•教学资源2:•教学资源3:•教学资源4: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1:•评价方式2:•评价方式3:•评价方式4:4.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2:•评价标准3:•评价标准4:五、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问题:•建议改进:•下次备课注意事项:以上为《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的详细内容。
该模板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使用该模板,教师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集体备课工作,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该模板中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后记部分也为教师提供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学案全册(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例1及练习。
第二课时:例2、例3及练习
第三课时:综合练习
第五课时: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第二课时:.估算
第三课时:口算练习
第四课时:.笔算除法
第五课时:20页例2
第六课时:练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第七课时:22页例3
第八课时:第23页练习五1——8题。
第九课时:25页例4
第十课时:26-27页第4—7题
第十一课时:28例5
第十二课时:29页例6
第十三课时:31页例7及做一做
第十四课时:32页例7的第二题及做一做
第十五课时:33页练习八5至8题
第十六课时:11——12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十七课时:复习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第38页例1
第二课时:例2
第三课时:平均数第42页例1
第四课时: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五课时:练习十一练习题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第二课时:练习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表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备课组长及参与人员分工:主备:XXX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包括四篇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和《繁星》。
其中,《观潮》描绘了XXX这一天下奇观,展现了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出了“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了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花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则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这样做可以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理解文本,感受文字和情境之美。
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因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培养。
具体来说,《观潮》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
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走月亮》可以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绘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
《现代诗二首》和《繁星》则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本单元的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通过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研究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语言文字,想象画面,既能“看”到样子,还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等。
不要过于琐碎地分析语句,而要给予学生更多边读边想象的机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自然之美。
其次,有些内容可能与学生的生活较远,比如有些地方的学生可能没见过钱塘江潮的景象,也没有在海上看繁星的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图片、音像资料等,让学生增加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不宜过早和过多使用,避免用图像或视频代替学生的想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自学“辉煌”(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请你从2-4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
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三、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你们可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革命英雄,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关于台湾的课文吗?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掌握的资料。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难忘的一课
集体备课教案表(和复习)

集体备课教案表(整理和复习)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1.2 教学内容:回顾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2 学生自主复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复习相关知识点。
1.3.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和困惑,互相解答疑问。
1.3.4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成果,指出重点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章:数学知识整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整理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数学科目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分析常见的数学题型和解题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科目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2.3.2 学生自主整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整理数学知识。
2.3.3 解题训练:学生解答教师提供的数学题目,巩固解题技巧。
2.3.4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成果,指出重点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章:语文知识梳理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梳理和复习语文科目中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手法和语言特点。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语文科目中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2 学生自主梳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梳理语文知识。
3.3.3 文学鉴赏:学生分析和评价教师提供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3.4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成果,指出重点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四章:英语单词和语法复习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语文《丁香结》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丁香结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丁香结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三、教学方法:1. 集体朗读:通过集体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 小组讨论: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关键词理解: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培养其阅读分析能力。
5.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美好事物的短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集体朗读、小组讨论等环节。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控制:反思课堂教学节奏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2.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语文2. 年级:五年级3. 课题:《草原》4. 课时:2课时5. 编写人: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原的特点,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草原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
2. 教学难点:(1)描绘草原景色的句子理解与欣赏。
(2)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草原的特点,引入课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描绘草原的手法。
4.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气、情感。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描述草原景色。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
3. 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草原?你最喜欢草原的哪个特点?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草原图片和播放相关音频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草原的直观感受。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1-5。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1-5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1-5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6-10,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6-10。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6-10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6-10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三章:加减法初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老师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例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3. 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进行加减法游戏,看谁答对的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记录表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欢迎秋天”,包括《秋天的雨》、《停车坐爱枫林晚》、《暮江吟》三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审美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秋天的景色和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朗读、感悟诗意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文言文的接触较少,需要特别关注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钥、匙、趁”等10个生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凉、温柔”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感悟诗意。
3.理解文言文《暮江吟》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秋天美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秋天的图片、音乐、生字词卡片等。
2.黑板:用于板书课题和重点内容。
3.课文: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秋天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一、教案基本信息1.1 科目:语文1.2 年级:五年级1.3 册次:下册1.4 课题:《草原》1.5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学会使用字典和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祖国的大好河山。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掌握生字词。
3.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修辞手法。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利用字典和查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于草原的记忆和印象。
5.2 朗读与背诵: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纠正发音和语调的不准确之处。
5.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4 课文理解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5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写作。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拓展。
六、教学评估与反思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记录学生在讨论、朗读和写作环节的表现。
6.2 学生作业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作业,关注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集体备课教案表(和复习)

集体备课教案表(整理和复习)第一章:课程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内容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通过示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4 总结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4.2 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5.2 教学资源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第六章:教学实践案例6.1 教学案例介绍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例,展示集体备课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6.2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教学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7.2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第八章:教师专业成长8.1 教师学习与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教案表(和复习)

集体备课教案表(整理和复习)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巩固记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复习做好心理准备。
1.2 教学内容: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3 教学步骤:1.3.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3.2 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已学知识。
1.3.3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1.3.4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章:知识点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已学的知识点。
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2 教学内容: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
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点,提供相应的例题和解释。
2.3 教学步骤:2.3.1 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
2.3.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共同梳理知识点。
2.3.3 教师提供例题,解释重要知识点和难点。
2.3.4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巩固练习3.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涵盖已学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3.3 教学步骤:3.3.1 教师提供练习题,明确解题要求。
3.3.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3.3 学生与同伴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共同讨论。
3.3.4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疑问。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对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待和兴趣。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复习的内容和收获。
展望后续学习的知识点和目标。
4.3 教学步骤:4.3.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的内容和收获。
4.3.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4.3.3 教师展望后续学习的知识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4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1.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能够进行数字1-5的书写和点数1.2 教学内容数字1-5的认识数字1-5的书写和点数1.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1-5。
2. 讲解数字1-5的书写顺序和规则。
3. 进行数字1-5的点数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点数1-5的物品。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数字1-5的点数练习。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能够进行数字6-10的书写和点数2.2 教学内容数字6-10的认识数字6-10的书写和点数2.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6-10。
2. 讲解数字6-10的书写顺序和规则。
3. 进行数字6-10的点数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点数6-10的物品。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数字6-10的点数练习。
第三章:加法运算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3.2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3.3 教学步骤1. 讲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
2. 用图片或者实物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加法运算。
3. 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第四章:减法运算4.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4.2 教学内容减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4.3 教学步骤1. 讲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 用图片或者实物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3. 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1.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数数1.2 教学内容:引入数字1-5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1.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苹果、球等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数字的大小顺序1.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数数的练习题,如数一数有几只苹果观察学生的数数能力,是否能够正确数出数字1-5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2.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数数2.2 教学内容:引入数字6-10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2.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球、玩具等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数字的大小顺序2.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数数的练习题,如数一数有几只球观察学生的数数能力,是否能够正确数出数字6-10 第三章:加减法基础3.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加减法练习3.2 教学内容:引入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结果3.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苹果、球等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减法的结果3.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观察学生的加减法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第四章:认识货币4.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学生能够理解货币的用途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4.2 教学内容:引入货币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如1元、5元、10元等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用途,如购买物品4.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货币道具或图片教师出示货币,让学生进行识别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货币的用途4.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货币计算的练习题,如计算2元加上5元等于多少元观察学生的货币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识别不同面额的货币第五章:几何图形认识5.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5.2 教学内容: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如圆形无边界、正方形四条边相等5.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玩具、卡片等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几何图形的特点5.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几何图形的分类练习题,如将图片中的圆形和正方形进行分类观察学生的几何图形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基本的几何图形第六章:20以内的减法6.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学生能够进行20以内的减法运算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减法练习6.2 教学内容:引入减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减法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结果6.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苹果、球等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减法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减法的结果6.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减法的练习题,如3个苹果减去2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观察学生的减法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减法第七章:认识时间7.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生能够认识时钟的刻度和数字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流逝7.2 教学内容: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刻度和数字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流逝7.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时钟道具或图片教师出示时钟,让学生进行识别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时间的问题,如现在几点了?7.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如填写现在的时间观察学生的时间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时钟的刻度和数字第八章:测量与比较8.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的概念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学生能够比较物体的长度、重量等8.2 教学内容:引入测量的概念让学生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学生比较物体的长度、重量等8.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等教师出示物体,让学生进行测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测量的结果8.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测量的练习题,如测量课本的长度观察学生的测量能力,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第九章:分数的认识9.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分数形式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分数的比较9.2 教学内容: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分数形式,如1/2、1/3等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分数的比较9.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饼乾、水果等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比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分数的大小比较9.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分数的练习题,如比较1/2和1/3的大小观察学生的分数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比较基本的分数形式第十章:综合练习与复习10.1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通过综合练习和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认识货币、几何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10.3 教学活动:准备一些综合练习题,如购物场景、几何图形分类等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10.4 作业与评价:布置一些综合复习的练习题,如制作购物清单、几何图形拼图等观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字的认识和数数练习学生需要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数数练习,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数数能力,是否能够正确数出数字1-10重点环节2:加减法基础学生需要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加减法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重点环节3:认识货币学生需要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并理解货币的用途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货币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识别不同面额的货币重点环节4:几何图形认识学生需要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几何图形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基本的几何图形重点环节5:20以内的减法学生需要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20以内的减法运算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减法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减法重点环节6:认识时间学生需要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认识时钟的刻度和数字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时间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时钟的刻度和数字重点环节7:测量与比较学生需要理解测量的概念,并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测量能力,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重点环节8:分数的认识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认识基本的分数形式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分数认识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比较基本的分数形式重点环节9:综合练习与复习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

集体备课教案表格一、章节名称:第一章集体备课的意义与价值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定义和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备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团队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的态度和习惯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定义和特点集体备课的价值和意义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的定义和特点分析集体备课的价值和意义示范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教学计划和教案示例集体备课的工具和技巧介绍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集体备课的表现和反馈学生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学生对集体备课的接受和应用情况二、章节名称:第二章集体备课的组织与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使学生掌握集体备课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集体备课的管理方法和技巧集体备课的监督和评估方式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分析集体备课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示范集体备课的监督和评估方式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组织和管理技巧的介绍集体备课的评估表和监督工具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集体备课的管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学生对集体备课的监督和评估方式的接受和应用情况三、章节名称:第三章集体备课的主题与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确定使学生掌握集体备课的主题设计和内容安排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设计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确定集体备课的主题设计和内容安排集体备课的教学资源整合和方法选择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确定分析集体备课的主题设计和内容安排示范集体备课的教学资源整合和方法选择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教学内容和资源的示例教学方法介绍和技巧指导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确定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集体备课的主题设计和内容安排的掌握情况学生对集体备课的教学资源整合和方法选择的接受和应用情况四、章节名称:第四章集体备课的实施与反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集体备课的反馈方式和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并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集体备课的反馈方式和改进方法集体备课的有效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集体备课的反馈方式和改进方法示范集体备课的有效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指导反馈方式和改进方法的介绍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集体备课的反馈方式和改进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对集体备课的有效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接受和应用情况五、章节名称:第五章集体备课的案例分析与实践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使学生掌握集体备课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将集体备课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集体备课的实践方法和六、章节名称:第六章集体备课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续)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集体备课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集体备课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将集体备课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分析更多集体备课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探讨集体备课在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分享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成功应用集体备课的经验3. 教学活动:分析并讨论集体备课的实践案例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集体备课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学生分享实际教学中应用集体备课的经验4. 教学资源:更多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文献教学环境分析工具实际教学中应用集体备课的案例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集体备课实践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实际教学中应用集体备课的经验的接受和应用情况七、章节名称:第七章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结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和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如何将集体备课的成果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既能够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又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教学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和重要性如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成果相结合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和重要性分析如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示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成果相结合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个人备课的技巧和方法介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和协调工具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学生对如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的掌握情况学生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成果相结合的接受和应用情况八、章节名称:第八章集体备课的持续改进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使学生掌握集体备课的改进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持续改进和发展集体备课的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集体备课的改进方法和策略集体备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集体备课的改进方法和策略探讨集体备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改进方法和策略的介绍教学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的理解程度学生对集体备课的改进方法和策略的掌握情况学生对集体备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接受和应用情况九、章节名称:第九章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培养学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过程实证研究的工具和技术集体备课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3. 教学活动:讲解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过程分析实证研究的工具和技术进行集体备课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4. 教学资源: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的工具和技术介绍集体备课实证研究的案例数据5. 教学评估:学生对集体备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学生对实证研究的工具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学生对集体备课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的接受和应用情况十、章节名称:第十章集体备课的未来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备课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章节名称:第一章集体备课的意义与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集体备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原创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

原创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课时数:
•适用年级:
•教材版本:
•授课日期: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教学资源
•教材:
•辅助教材: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六、教学步骤
序号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
2
3
4
…
七、教学过程
1.引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导入新的教学内容。
2.知识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对新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
解。
3.示范演示:教师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知识点的应用。
4.多种实践:设计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操作,巩固知识内容。
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
养团队意识。
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
九、拓展延伸
•相关作业:
•拓展阅读:
十、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反思:
以上是原创集体备课教案模板表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使用该模板能够规范备课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丹县创新实验第一小学
总第 课时
班级
单元章节
主备教师 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活动教教师
二次修订
红色笔修订
团结 勤奋 求实 进取
崇德 启智 创新 笃行
志丹县创新实验第一小学
[集体教案]
团结 勤奋 求实 进取
崇德 启智 创新 笃行
志丹县创新实验第一小学
[集体教案]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团结 勤奋 求实 进取
教学计划完成情况: 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原因: 学生接受程度: 学 完全能接受 基本能接受 情 不能接受 原因: 反 学生课堂表现: 馈 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 不积极 原因: 作业完成情况: 完成数量: 完成质量:
崇德 启智 创新 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