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专题训练
地球与地图练习题

地球与地图练习题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地图是我们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
通过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与地图之间的关系,提升我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帮助读者深入探索地球与地图的奥秘。
题目一:地球上的大洲是哪些?答:地球上的大洲共有七个,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题目二:请根据位置判断以下国家属于哪个大洲?1. 巴西2. 印度3. 加拿大4. 埃及5. 澳大利亚6. 俄罗斯答:1. 巴西属于南美洲。
2. 印度属于亚洲。
3. 加拿大属于北美洲。
4. 埃及属于非洲。
5. 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
6. 俄罗斯属于亚洲和欧洲。
题目三:地球上的主要洋是哪些?它们分别位于哪些大洲之间?答:地球上的主要洋有五个,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 太平洋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之间。
- 大西洋位于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 印度洋位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之间。
- 北冰洋位于北美洲和欧洲之间。
- 南冰洋位于南极洲周围。
题目四:请解释以下地图上常见的符号代表的含义。
1. 地图上的红色线段代表什么?2. 地图上的蓝色面积代表什么?3. 地图上的黑色点代表什么?答:1. 地图上的红色线段通常代表国家之间的边界线。
2. 地图上的蓝色面积通常代表水域,如湖泊、河流或海洋。
3. 地图上的黑色点通常代表城市或重要的地理标志物。
题目五:什么是经度和纬度?它们有什么作用?答:经度和纬度是地球上用来确定位置的坐标系统。
- 经度是指从地球的东西两个极点之间的线,以本初子午线(0度经度,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为基准,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
- 纬度是指从地球的南北两个极点之间的线,以赤道为基准,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可以帮助我们定位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从而在地图上准确表示地理位置。
题目六:请解释以下地理术语的意义。
地球与地图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地球与地图专题训练1.读图(外面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A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B.从C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西南C.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我国首座北极考察站——黄河站,建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其经度为11°56′E, 纬度78°55′N。
据此回答2~3题。
2.黄河站相对南极长城站(60°S,60°W附近)的方向()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3.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A.600千米B.900千米C.1 200千米D.1 500千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男女100米金牌全部被牙买加运动员包揽。
读牙买加位置图,完成4~5题。
4.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5.该图陆地面积约为()A.0.11万平方千米B.1.1万平方千米C.11万平方千米D.110万平方千米读下图,回答6~8题。
6.甲、乙、丙三艘船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A.同时到达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C.丙先到达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7.若甲船于4月1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此时它所在地点的区时是() A.4月11日11时40分B.4月12日11时40分C.4月10日8时20分D.4月10日11时40分8.关于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B.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C.丙在乙的西南方向D.甲在丙的东北方向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9~10题。
9.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B.在M点的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10.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正东B.正西C.先西北再西南D.先东北再东南下图所示全球处于同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 ℃。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50°25°T2505CT35。
10°15°(1)图中甲点所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经纬度位置,错误的是()A.甲(15°S,50°W)B.乙(35°N,25°W)C.丙(10°S,25°E)D.T(35°N,50°E)【答案】(1)D(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由经度可以看出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答案选D。
(2)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乙点的经纬度是(35°N,25°W),丙点的经纬度是(10°N,25°E),丁点的经纬度是(35°N,50°E)。
初中地理复习《地球和地图》专项综合练习附答案解析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经纬网围,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A. 120°E,50°NB. 120°W, 50°NC. 120°E, 50°SD. 120°W, 50°S (2)当甲地当地时间为8: 00时,乙地当地时间为()A. 5:00B. 6:00C. 10:00D. ll:00【答案】(1)A(2)B【解析】【分析】(1)根据经度向东度数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纬度向北度数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判定甲的经纬度是50°N,120°E。
(2)读图可知,甲的经度是120°E,位于东八区,乙的经度是90°E,位于东六区。
根据时区的计算方法,向东每一个时区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计算可知,此时乙地是当地时间6:00。
故答案为:(1)A;(2)B;【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方时计算的步骤: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4.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2.关于经纬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的形状是圆B.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C. 纬线相交于两极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 B【解析】【分析】解: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有各自的特点,纬线的形状是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经线相交于两极;纬线指向东西方向;B符合题意。
地图和地球专题训练

地球和地图1、(2007年北京文综卷)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
读图1,完成(1)-(2)题。
图1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示意图(1)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2)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②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A.7月4日B.7日12时C.8日4时D.9日12时2、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火炬传递将于2008年3月31日从北京开始,经过国内外135个城市和地区,8月8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
回答(1)~(2)题。
(1)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 58°22´W)出发,出发时北京时间为某日凌晨3时,11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火炬到达时当地的区时是:A.前一日15时 B.当日9时 C.前一日22时 D.当日8时(2)火炬在中国境内传递过程中,将经过“乌鲁木齐―敦煌―银川―西安”四个城市。
与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观依次是:①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②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域名城③城池壮观的历史古都④渠水环绕的塞外江南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一④一③一① C.②一①一④一③ D.④一①一②一③3、如右图,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4、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A比B的地方时要____(早或晚)____小时。
(2)B地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3)A地位于B地的方向。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A. 80°NB. 20°NC. 0°D. 40°S【答案】 C【解析】【分析】解: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纬度是0°。
故答案为:C【点评】重要的经纬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纬线:赤道(零度纬线,世界最长的纬线)。
南北纬90°纬线,南北极的极点。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极昼极夜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A. 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B. 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 位于鞍部,地形复杂D. 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2)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
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D(2)A【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①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山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不适合野外宿营;D符合题意。
(2)受地形条件影响,山谷中,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图中甲是沿等高线修建,虽然路途远,但是坡度小,安全,施工难度低;A符合题意。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培优地球和地图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①地球的自转②黄河是外流河③地球的形状④地球的公转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分析】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也说明了黄河是外流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A【点评】(1)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
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2.为提高《地形图的判读》一节的教学效果,邵阳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区域(如图)开展识别地形部位的实地教学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学生对图中虚线A处山体部位的识别正确的是()A. 鞍部B. 山峰C. 山谷D. 山脊(2)学生对该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登甲山峰,东坡比西坡省力B. 验证到甲山峰与③地间的高差约为350米C. 观察到乙河自南向北流D. 量得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20千米【答案】(1)D(2)A【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的等高线向低值凸出是山脊,D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登甲山峰,东坡(缓坡)比西坡省力;验证到甲山峰与③地间的高差约为400米;观察到乙河自北向南流;量得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2千米;A符合题意。
【点评】(1)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地理专题训练一:地球和地图(DOC)

地理专题训练一:地球和地图第I 卷(选择题共 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值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 度值),据此回答1— 4题。
1•图中同心圆表示晨昏线的是 A . 0°等值线B . 23° 26'等值线 C . 66° 34'等值线 D . 90°等值线2•若图中0°等值线与经线圈重合,则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 是A . 0°B . 23° 26' SC . 23° 26' ND . 10° S3•若图中丙地所在直线为北回归线,甲地为伦敦,则乙地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A . 180 ° B . 0° C . 20° W D . 160° E 4•有关此刻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降低 B .从北回归线向四周降低 C .从太阳直射点向两极递减 D .从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读某地的昼夜长短随月份变化示意图,回答5— 8题。
5•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A . 66.5 ° NB . 70° NC . 80 ° ND . 85° S6•某游客在该地拍摄了一幅落日余辉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 日期可能是A . 6月7日B . 11月7日C . 2月7日D . 8月31日 7. 下列有关7月31日观测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24 : 00时,该地仍阳光普照 B . 12 : 00时,南极点仍夜色朦胧C .北京昼长夜短D .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8. 适宜在该地生长的植物是 A .雪松B .苔藓C .梧桐D .亚麻北京、杭州等地曾受“日凌”的袭击,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与地图
线上同步测验
)
B.西方
D.西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1 000 千米
C.6 600 千米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A 2.B
读图,回答下题。
3.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③
4.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位于(50 °,N 20°E)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D.④
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解析:第3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30°~60°之间的区域,据此结合图示即可判断位于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
为
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
结合下图
回答
1~ 2
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方
C.东南方向
B.5 000 千米
D.20 000千米
中纬度的地点。
第 4 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50°N,20°W)。
② 地纬度为30°N,②地以南至30°S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
③ 地经度为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可知其以东为西半球。
④地所在经线为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答案: 3.B 4.D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 °S,45°E)和乙
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下题。
5.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C.③
6.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
是
A .①位于西半球
C.③位于大西洋
解析:第 5 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
B.②
D.④
()
B.②位于低纬度
D .④位于南温带
,则乙地经纬度为(30 °N,135° W) 。
图示四
地
坐标分别是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 W)、④(30°N,135°W)。
第 6 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①点位于20°W以东、°E
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
时针方向自转,可知③ 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
根据逆时针方向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
答案: 5.D 6.C
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
7.甲、乙两地均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飞往乙地。
结合所学知
识
C.北半球、西半球
8.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 .一路正西 3 330 km
B .先东南,后东北 6 600 km
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 6 660 km
D .先西南,后西北小于 3 330 km
解析:第7 题,从甲、乙两地经度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中心极点为南极点,
则外圆纬线为60°S,两地均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150°E和90°E,位于东半球。
第8 题,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
甲、乙两地均位于60°S,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甲、乙两地纬线上的距离为
60×111 km×cos 60 =°3 330 km 。
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 3 330 km。
答案:7.B 8.D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
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
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回答下题。
9.小明所在学校( )
A .从广场向正西方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10.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长51.5 cm,宽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A.1∶100
B.1∶1 000
C.1∶10 000
D.1∶100 000
D .南半球、西半球
解析:第9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
第10 题,
该学校长500 m、宽240 m,要绘制在长51.5 cm,宽36.4 cm 的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 代表实地距离500 m 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 000=1∶1 000。
答案:9.C 10.B
读江苏省某地的人口密度图,回答下题。
注:图Ⅰ中人口密度为500人/km2,图上 1 cm 代表10 km,图Ⅰ中每点代表
11.江苏省的实地面积约为10 万km2,在比例尺1∶10 000 000 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
上面积约为( )
A
. 1 cm2
B
.10 cm2
C
.100 cm2
D
.
1 000 cm2
12.若将图Ⅰ放大成图Ⅱ,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Ⅱ( )
A .比例尺变为1∶20 000 000
B .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10 km
C.每点代表 2 000 人
D.人口密度为500 人/km 2
解析:第11 题,江苏省的实地面积约为10 万km2,根据图上面积/实地面积=比例尺的平方,可算出图上面积约为10 cm2,B 项正确。
第12题,图Ⅱ面积是图Ⅰ的4倍,说明比例尺放大到了原图的 2 倍,即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 5 km,比例尺变为1∶500 000;图Ⅰ放大成图Ⅱ,点的数量没变,因此每点代表的人数不变;人口密度不会随比例尺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口密度仍为500 人/km2, D 项正确。
答案:11.B 12.D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赤道几内亚曾长期被列入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因开发石油而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人均GDP 已经超过 2 万美元。
巴塔是赤道几内亚最大的商埠和经济重镇,巴塔港原是一个吞吐量有限的简易小港,2014年12月由我国公司承建的巴塔港改扩建
工程竣工,该港成为非洲中西部重要的港口。
下图示意赤道几内亚地理位置。
1 000 人。
(1)描述赤道几内亚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赤道几内亚的气候特征。
解析:(1)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
析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
答案:(1)地处热带(赤道附近) ,低纬度地区;位于北半球、东
半球;亚湾),北邻喀麦隆,东南邻加蓬;位于非洲中西部。
(2)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2)结合位置分西临大西洋(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