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 讲卫生(知识学习)

合集下载

《勤洗手 讲卫生》(教案)-一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勤洗手 讲卫生》(教案)-一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勤洗手讲卫生(教案)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与体验的方式,帮助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保障自身健康。

教学内容
•卫生常识知识小测验
•为什么要洗手?
•如何正确洗手?
•手部清洗体验
教学步骤
1. 卫生常识知识小测验
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卫生常识小测验,根据学生答案引入本课程主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

2. 为什么要洗手?
通过引入病菌的概念,告诉学生手部是最常接触病菌的部位。

因此,洗手可以有效地清除手部的病菌,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

3. 如何正确洗手?
现场演示清洗手的正确步骤,并且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演示。

具体内容包括:用流动清水打湿手、涂上适量的肥皂、搓揉手心、手背、指缝、指尖、手腕等部位、冲洗干净、用干净毛巾擦干或者摇干,注意不要细菌污染。

4. 手部清洗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洗手步骤的正确性,现场进行手部清洗体验,引导学生动手亲自体验洗手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洗手中的每一个步骤,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到洗手对身体的益处。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性,既加深了学生对卫生常识确认度,又让他们体验到洗手的实际操作,使其注意卫生并形成好的卫生习惯。

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了不足之处。

例如,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引导。

同时,老师的带教方式也需要更加灵活地变通,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总体看来,教学尽管有一定不足之处,但其切合一年级学生诉求,让学生感受到了实际操作的乐趣和卫生的重要性。

勤洗手讲卫生健康知识

勤洗手讲卫生健康知识

勤洗手讲卫生健康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天可得好好唠唠勤洗手讲卫生这事儿。

你想想看,咱这双手,那可是一天到晚啥都摸啊。

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碰碰那儿,这得沾多少细菌啊!就好像是个小细菌乐园似的。

要是不勤洗手,那这些细菌不就跟着咱到处跑啦?洗手可不只是随便冲冲水就行咯。

得像给手做个豪华 SPA 一样认真对待。

先把小手淋湿,再抹上香喷喷的肥皂,搓啊搓,搓出好多泡泡。

手心手背,手指缝缝,一个地方都别放过。

就像给手来了个大扫除,把那些藏起来的细菌都给揪出来。

你说,要是不洗手,那不就跟带着一群小捣蛋鬼到处溜达一样嘛!说不定啥时候就给你惹出麻烦来。

比如,揉揉眼睛,哎呀,细菌就跑进眼睛里啦,眼睛就不舒服啦。

或者拿东西吃,那些细菌就跟着食物跑进肚子里,然后肚子就开始闹腾啦。

咱可不能小看洗手这事儿。

就好比是给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每次洗手,都像是给身体派了一队小卫士,把那些想入侵的细菌都给挡在外面。

你再想想,医生护士们为啥总是那么强调洗手啊?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呀!他们整天和病菌打交道,要是不勤洗手,那还得了?咱平时也得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从外面回来,得洗洗手;上完厕所,那更得洗洗手;吃饭前,一定要洗洗手。

别嫌麻烦,这可是为了咱自己的健康着想呢!你看那些爱干净讲卫生的人,是不是看起来就很精神很舒服呀?这都是因为他们注重这些小细节呀。

咱也得向他们学习,把洗手这件小事做好。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瞧了这洗手的功夫。

它就像是我们健康的小守护天使,默默地保护着我们呢。

让我们都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把那些细菌都赶得远远的,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别再犹豫啦,赶紧去洗洗手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讲卫生勤洗手课件

讲卫生勤洗手课件

讲卫生勤洗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讲卫生勤洗手》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属于教材中“健康生活”章节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的时间选择以及洗手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认识到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重点: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的时间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洗手液、肥皂、毛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说明洗手的重要性。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关于洗手的故事。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洗手的重要性,阐述洗手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湿手、涂肥皂、搓手心、手背、指尖、手腕、冲洗肥皂、擦干。

解释洗手的时间选择: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物品后。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组关于洗手方法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分析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洗手宣传的海报。

各组展示海报,其他学生评价并给予建议。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讲卫生勤洗手》2. 内容:洗手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的时间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2. 答案:洗手方法:湿手、涂肥皂、搓手心、手背、指尖、手腕、冲洗肥皂、擦干。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洗手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洗手方法的教学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洗手宣传周”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健康意识。

《活动二 勤洗手 讲卫生》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课

《活动二 勤洗手 讲卫生》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课

《活动二勤洗手讲卫生》一年级劳动课教案(北师大版)课程基本信息1.教材版本:北师大版2.年级:一年级3.活动名称:勤洗手讲卫生4.课时:1课时(约50分钟)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认识到洗手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

(2)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搓揉双手的每个部位,保持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3)了解常见病菌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小贴士,直观学习洗手的重要性和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洗手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完成洗手任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洗手重要性的图片、视频和洗手步骤的动画。

2.教学材料:洗手液、纸巾、肥皂头、剪刀、镊子、容器、收纳盒等。

3.游戏道具:贴纸、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图片:展示几张关于因不注意洗手而感染疾病的图片,如红肿的手部皮肤、孩子因病痛而痛苦的表情以及家长担忧的神情等。

这些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不讲卫生的后果,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些疾病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我们要洗手呢?”让学生了解洗手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勤洗手、讲卫生。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强调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的部位。

讲卫生勤洗手手抄报内容

讲卫生勤洗手手抄报内容

勤洗手,远离细菌
我们的手上是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的,如果不注意卫生,就有可能会因为细菌感染而生病。

因此,我们每个人要时刻注意卫生,多洗手,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以下是关于洗手的一些常识和技巧,希
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当手经常接触到脏物、患病人群或者动物时需要洗手。

在进食前后、厕所使用后、揉眼、擤鼻涕等操作后都应该及时洗手。

2、正确的洗手方式是什么?
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搓揉双手和手指缝,时间不少于20秒,再用
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即可。

3、洗手时需要使用肥皂吗?
肥皂可以更好地杀灭细菌,因此使用肥皂是非常有必要的。

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的健康更加安全,远离许多
传染病的侵袭。

大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自
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讲卫生小知识

讲卫生小知识

讲卫生小知识
讲卫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些讲卫生的小知识:
1、勤洗手:手是接触外界最多的部位,容易携带各种细菌和病毒。

所以,我们在接触外界物品、进行各种活动之后,都应该及时洗手,特别是在上厕所、接触食物之后更要如此。

同时,要使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确保彻底清洁。

2、保持个人卫生:每天都要洗澡、刷牙、洗脸等,保持身体的清洁卫生。

同时,要定期理发、修剪指甲等,避免细菌滋生。

3、保持环境卫生:我们的生活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卫生。

要经常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在公共场所,更应该注意保持卫生,避免细菌传播。

4、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有些物质对人体有害,如二手烟、有害化学物质等。

我们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它们进入体内。

5、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或水源,同时要合理搭配营养,保证身体健康。

总之,讲卫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只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才能使我们远离病菌的侵害,保持健康和快
乐的生活。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2《勤洗手讲卫生》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2《勤洗手讲卫生》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2《勤洗手讲卫生》教案一. 教材分析《勤洗手讲卫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明白洗手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从而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

但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卫生知识,但对洗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洗手的重要性,认识到洗手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完成洗手任务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洗手。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示范教学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2.准备洗手液、纸巾等洗手用品。

3.准备游戏道具,如贴纸、小奖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洗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我们要洗手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讲解洗手步骤,如湿手、取洗手液、揉搓双手、冲洗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洗手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洗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在学生洗手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洗手比赛,看谁洗手最快、最干净。

四年级《体育健康》讲卫生勤洗手教学课件

四年级《体育健康》讲卫生勤洗手教学课件
影响个人形象
不勤洗手容易导致手部皮肤粗糙、干燥、脱皮等问题,影响个人形 象。
传播病菌给他人
不勤洗手容易将病菌传播给他人,特别是对于儿童、老人和身体虚 弱的人来说,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03
如何做到讲卫生勤洗手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01
每天洗澡,保持身体清 洁。
02
定期洗头,保持头发清 洁。
03
每天更换内衣,保持衣 物整洁。
卫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03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人更加舒适、愉悦。
如何通过卫生保持健康
01
02
03
04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 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
部消毒液。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包括每天洗澡 、洗头、刷牙等,以及定期更
换衣物和床上用品。
环境卫生
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和 整洁,包括定期清理和消毒家
使用公共卫生间后,要记得洗手。
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以防病毒 传播。
04
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卫生对健康的影响
卫生状况差可能导致疾病传播
01
不卫生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增加疾病传播的
风险。
卫生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02
卫生状况差可能影响个人情绪和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
问题。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培养卫生意识
洗手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应教 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让 他们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
实践与应用
家校合作
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通过实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讲卫生勤洗手教师演讲稿

讲卫生勤洗手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谈一谈一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习惯——讲卫生,勤洗手。

在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公共卫生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演讲。

一、讲卫生,勤洗手的重要性1. 预防疾病传播众所周知,许多传染病都是通过手部传播的。

例如,流感、手足口病、腹泻等。

勤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2. 保持身体健康洗手不仅可以去除手上的病菌,还可以去除手上的污垢和油脂,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3. 提升个人形象讲卫生、勤洗手是展示个人素养的重要方式。

一个干净整洁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勤洗手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律意识,提高生活品质。

二、如何养成讲卫生、勤洗手的习惯1. 增强卫生意识我们要认识到讲卫生、勤洗手的重要性,将卫生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 制定合理的洗手计划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制定合理的洗手计划。

例如,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等,都要及时洗手。

3. 选择合适的洗手用品选用合格的洗手液、香皂等洗手用品,确保洗手效果。

4.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更好地去除手上的病菌。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洗手步骤:(1)用流动水湿润双手;(2)涂抹洗手液或肥皂;(3)按照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等顺序,揉搓双手;(4)用流动水冲洗干净;(5)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

5.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三、学校在讲卫生、勤洗手方面的责任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

2. 完善洗手设施学校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方便师生随时洗手。

3. 加强监督检查学校要加强对师生讲卫生、勤洗手的监督检查,确保卫生习惯的落实。

4. 开展评比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讲卫生、勤洗手评比活动,激发师生参与卫生习惯养成的积极性。

中班健康《勤洗手讲卫生》教案及反思

中班健康《勤洗手讲卫生》教案及反思

中班健康《勤洗手讲卫生》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知道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掌握洗手的步骤和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能够正确理解卫生的意义,知道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4.能够正确掌握卫生习惯,养成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健康的含义及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2.洗手的步骤和方法。

3.卫生的意义及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4.养成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孩子们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询问他们对健康的理解。

2.通过音乐和歌曲,拉近孩子与健康的距离,激发孩子对健康的兴趣。

(二)教学主体1.健康的含义及保持健康的重要性a.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们认识健康的含义,并与不健康的状态进行对比,让孩子们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b.通过游戏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分享一些保持健康的好习惯,如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等。

c.引导孩子们认识不良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如吃垃圾食品、长时间玩电子产品等。

2.洗手的步骤和方法a.展示洗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们讨论洗手的重要性。

b.分步骤向孩子们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如:用肥皂搓揉双手、十指交叉搓揉双手指间等。

c.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起进行洗手练习。

d.引导孩子们回答一些洗手的常见问题,如:什么时候需要洗手、怎么洗手更干净等。

3.卫生的意义及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a.引导孩子们认识卫生的含义,并与不卫生的状态进行对比,让孩子们理解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b.展示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不卫生因素。

c.孩子们分组进行环境卫生打扫活动,清理教室或幼儿园周围的垃圾。

4.养成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a.引导孩子们认识一些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如: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等。

b.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在不同场景中如何养成好习惯的角色,如:餐桌上不玩水不乱扔剩饭剩菜等。

(三)总结引导孩子们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来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如:什么是健康?为什么要勤洗手?为什么要讲卫生?如何养成爱护自己和他人的好习惯?(四)拓展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宣传卫生、养成好习惯的海报,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勤洗手讲卫生的教案及反思

勤洗手讲卫生的教案及反思

勤洗手讲卫生的教案及反思一、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勤洗手的重要性。

2.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

2.如何引导学生自觉保护自己的卫生健康。

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2.洗手液、肥皂、洗手间等实践操作的场所和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勤洗手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卫生的关注和思考。

Step 2,知识讲解。

向学生介绍勤洗手的重要性,包括洗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等。

同时,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肥皂搓手、揉搓指缝、清洗指甲等步骤。

Step 3,实践操作。

安排学生到洗手间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Step 4,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洗手体会和感受,引导他们总结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勤洗手的习惯。

Step 5,总结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们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反思。

勤洗手讲卫生的教案是一节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勤洗手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还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洗手,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同时,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其次,教师在知识讲解环节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勤洗手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另外,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勤洗手 讲卫生》(说课稿)-一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勤洗手 讲卫生》(说课稿)-一年级劳动北师大版

勤洗手讲卫生一、背景卫生习惯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当今世界正受新冠疫情影响,为了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我们需要从儿童时期抓起,加强儿童的卫生教育,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此,我们针对一年级劳动北师大版学生,开展勤洗手讲卫生教育。

二、目的通过讲解和实践,引导孩子们掌握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们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教学内容3.1 如何勤洗手1.选择正确的洗手时机。

如:在用餐、接触垃圾或菜地时。

2.选择正确的洗手方法。

首先,打开水龙头,让流水在双手上流淋;接着,取适量肥皂,涂在手心,搓揉至二十秒或以上;最后,用水冲净肥皂和污垢,擦干手。

3.2 如何讲卫生1.爱护健康,保持自己干净卫生。

如:保持室内通风、衣服、鞋子、头发整齐、清洁卫生间等。

2.尊重他人,不传播病菌。

如:避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司机车上玩手机、不随便脱鞋、共用餐具时注意卫生等。

四、教学过程4.1 清洁模拟1.准备好静态卡片,制作小“池塘”,并在池塘边放上小桶。

2.外教示范如何用肥皂搓手,并让一名学生在“池塘”里玩泥巴,另一名学生用肥皂和水清洗手。

3.观察清洁前和清洁后双手颜色差异,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

4.2 卫生讲解1.提问:“大家遇到过哪些环境不卫生的地方吗?怎么做才能让它变得卫生呢?”2.外教结合实际情况,讲解应该怎样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3 小游戏1.教师将教室中心贴满卫生标语,提供覆盖卫生标语的白色纸张。

2.让孩子们排队,每名学生依次用白色纸张覆盖掉一个卫生标语,直到全部覆盖完。

3.学生们自主发表对刚才所覆盖的标语的理解和意见,进一步消化当天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模拟中的动作是否正确。

2.通过提问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有关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3.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卫生、讲卫生。

《勤洗手,讲卫生》 教案 主题班会

《勤洗手,讲卫生》 教案 主题班会

《勤洗手,讲卫生》教案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同学们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了解正确洗手的步骤。

3. 强化同学们对卫生问题的关注,增强团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洗手的重要性2. 正确洗手的步骤3. 卫生习惯的培养4. 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5. 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卫生问题,引发同学们对卫生的关注,导入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洗手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3. 讲解正确洗手的步骤,示范操作,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5. 情景剧:设计一个关于卫生问题的情景剧,让同学们在欣赏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关于洗手的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加深对洗手步骤的理解。

8. 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洗手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同学们在课后洗手的行为,评估洗手习惯的改善情况。

2. 收集同学们关于卫生问题的建议,评估卫生意识的提高程度。

3. 统计同学们在游戏环节的正确率,评估对正确洗手步骤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洗手的重要性、正确洗手步骤等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2. 视频:关于卫生问题的案例视频,用于引发同学们的关注。

3. 游戏道具:用于游戏环节的道具,增强互动性。

4. 洗手液和纸巾:用于示范和练习洗手环节。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情景剧,提高学生对卫生问题的认识。

4. 设计互动游戏,巩固正确洗手步骤。

5.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洗手习惯,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关注学生的卫生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勤洗手,讲卫生劳动教育课件PPT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勤洗手,讲卫生劳动教育课件PPT
1.请尽量选择快用完的肥皂来制作,这样更环保。
xuǎn zé xī shuǐ xìnɡ hǎo de zhǐ jīn dà xiǎo
yán sè kě yǐ ɡēn jù zì
2.选择吸水性好的纸巾,大小、颜色可以根据自
jǐ de xǐ hào ér dìnɡ
己的喜好而定。
kě yǐ yònɡ xǐ shǒu yè dài tì féi zào tóu
细菌在小 朋友肚子里捣乱的视频:
dǎo xué dān
导学单
shì chǎnɡ shànɡ mài de féi zào zhǐ yǒu shén me tè diǎn
1.市场上卖的肥皂纸有什么特点?
zhì zuò féi zào zhǐ xū yào zuò shén me zhǔn bèi ne
zuò yì zuò
做一做
zhì zuò féi zào zhǐ
制作肥皂纸
qǐnɡ tónɡ xué men ná chū dǎo xué dān
请同学们拿出导学单,
kàn dào dì èr bù fēn
féi zào zhǐ de zhì zuò zhǐ nán
看到第二部分《肥皂纸的制作指南》,
1.独立完成 肥皂纸的制作。
féi zào zhǐ pínɡ zhěnɡ pào mò fēnɡ fù
2.肥皂纸平 整、泡沫丰富。
xué huì zhènɡ què de xǐ shǒu fānɡ fǎ
3.学会 正确 的洗手方法。
tuò zhǎn yán shēn
zuò yè
作业
jiào bà bà mā mā biān chànɡ xǐ shǒu ɡē biān xǐ shǒu

勤洗手讲卫生宣传知识

勤洗手讲卫生宣传知识

勤洗手讲卫生宣传知识
勤洗手讲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勤洗手讲卫生的宣传知识:
1. 洗手的重要性:手上常常会沾染各种细菌和病毒,如果不及时清洗,就容易将这些病菌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从而引发疾病。

洗手是预防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上厕所、接触公共物品、处理食物等情况下,更应该勤洗手。

2. 正确的洗手方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

洗手时需要用流动的水,因为流动的水可以冲走手上的病菌。

洗手时需要用肥皂搓洗双手,特别是手指之间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

搓洗的时间最好不少于20秒,这样可以更好地清洁双手。

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自然晾干或使用毛巾擦干即可。

3. 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讲卫生需要从小养成习惯,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同时,家庭和学校也应该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和用品,方便孩子和师生使用。

4. 注意公共卫生:除了勤洗手外,还需要注意公共卫生。

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同时,在公共场所用餐时,应该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勤洗手讲卫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2课《勤洗手讲卫生》教案

一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2课《勤洗手讲卫生》教案
让学生学会制作肥皂纸。
难点
培养学生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平时用什么洗手?
展示相关的图片,免洗手洗液,湿纸巾之类等。
2.同学们,出门在外,想洗手时,没有肥皂或洗手液,怎么办?
一片小小的肥皂纸就可以帮到你。
那么,肥皂纸怎样制作呢?
今天,就让我们从《勤洗手,讲卫生》中寻找答案吧!
一年级第2课《勤洗手,讲卫生》教学设计
课题
勤洗手,讲卫生
活动
活动2
学科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制作肥皂纸。
2.教育学生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和小贴士,知道使用肥皂纸的好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
出示课题。
设疑
思考
交流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劳动准备
市场上卖的肥皂纸有什么特点?
轻、小、有香味。
导语:制作肥皂纸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材料与工具:
纸巾、肥皂头、剪刀、镊子、容器、收纳盒。
二、劳动过程
(1)学习“七步洗手法”
①洗手学,用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用力搓洗。
你说有什么坏处?五、劳动日记
用自己做的肥皂纸洗手,你有什么感受?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1:我自己做的肥皂纸,使用起来特别开心和快乐!
学生2:我一次做,放肥皂水少了,第二次,我改过来了,我成功了,特别高兴!

勤洗手讲卫生(知识学习)

勤洗手讲卫生(知识学习)

勤洗手讲卫生(知识学习)勤洗手讲卫生教学目标: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清洁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清洁的卫生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肥皂、脸盆、水、干净的毛巾。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从课题中你知道我们今天这节健康教育课与什么有关吗?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洗手的话题。

2、(出示图片)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

学生看后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正准备去干什么?(吃中饭)他们的做法谁做得好,水做得不好?为什么?二、新授。

(一)、为什么要洗手?(出示图片)1、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2、总结:认得黄守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上很多的细菌、病菌、寄生虫卵。

据科学家发现,人的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垢里藏着有38亿个细菌。

3、过渡:但是细菌是极其微小的生物,它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张在显微镜下放大1000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倍的细菌图像。

4、细菌的种类很多,据统计,人的双手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种细菌。

这些都是不同种类的细菌。

5、细菌是有生命会活动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有生命的细菌、病菌是怎样活动的(出示视频图片)6、这些细菌一旦进入人体很多回导致疾病的,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不讲卫生的宝宝肚子里生长的寄生虫(出示图片)。

学生看视频后问:看了刚才的视频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总结:要想这些细菌、病菌不在你的体内生长繁殖,我们就必须让它们不进入我们的肚子里,所以我们要怎样?7、生答后(出示图片)勤洗手,洗掉手上的细菌、病菌,防止它们吃进我们的肚里,洗手是赶走细菌的最好办法。

(二)、什么时候要立即去洗手?(出示图片)(三)、怎样洗手才有效?(出示图片)勤洗手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洗手的方法不真气,就算洗了也徒劳无功,细菌还是会带到肚子里的。

1、同学们,你们以前是怎样洗手的呢?2、其实洗手是要讲方法的,据调查中国有96%的人不会正确洗手,那么怎样的洗手方法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勤洗手讲卫生》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勤洗手讲卫生》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勤洗手讲卫生》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卫生规定,主动洗手。

三、教学准备1.课件:洗手动画、洗手步骤图。

2.洗手液、纸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每天都会做哪些事情。

(2)引导幼儿说出洗手的重要性。

2.讲解与示范(1)教师播放洗手动画,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洗手步骤,让幼儿跟随学习。

3.实践操作(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洗手实践,观察幼儿洗手是否正确。

(2)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洗手过程中的错误。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洗手的心得体会。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都会做哪些事情呢?幼:吃饭、睡觉、玩耍……师:那你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我们要洗手呢?2.讲解与示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洗手动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吧!(播放洗手动画)师:刚才的动画里,小手经历了哪些步骤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幼:湿手、搓肥皂、洗手、冲洗、擦手……师:非常好!下面,老师来示范一下正确的洗手方法,请大家认真观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洗手步骤)3.实践操作师:现在,我们来进行洗手实践。

请大家分成小组,按照老师刚才示范的步骤洗手。

(幼儿分组进行洗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师:有的小朋友洗手时没有搓肥皂,有的小朋友洗手后没有擦手,请你们注意这些问题,重新洗手一遍。

师:刚才大家洗手都非常认真,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洗手的心得体会吧!幼1:洗手可以防止生病。

幼2:洗手后手变得干净舒服。

幼3:洗手可以消灭手上的细菌。

五、教学反思1.通过动画、示范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洗手步骤,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了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鼓励幼儿分享洗手心得,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洗手讲卫生
教学目标: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清洁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清洁的卫生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肥皂、脸盆、水、干净的毛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题中你知道我们今天这节健康教育课与什么有关吗?
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洗手的话题。

2、(出示图片)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

学生看后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正准备去干什么?(吃中饭)他们的做法谁做得好,水做得不好?为什么?
二、新授。

(一)、为什么要洗手?(出示图片)
1、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2、总结:认得黄守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上很多的细菌、病菌、寄生虫卵。

据科学家发现,人的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垢里藏着有38亿个细菌。

3、过渡:但是细菌是极其微小的生物,它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张在显微镜下放大1000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倍的细菌图像。

4、细菌的种类很多,据统计,人的双手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种细菌。

这些都是不同种类的细菌。

5、细菌是有生命会活动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有生命的细菌、病菌是怎样活动的(出示视频图片)
6、这些细菌一旦进入人体很多回导致疾病的,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不讲卫生的宝宝肚子里生长的寄生虫(出示图片)。

学生看视频后问:看了刚才的视频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要想这些细菌、病菌不在你的体内生长繁殖,我们就必须让它们不进入我们的肚子里,所以我们要怎样?
7、生答后(出示图片)勤洗手,洗掉手上的细菌、病菌,防止它们吃进我们的肚里,洗手是赶走细菌的最好办法。

(二)、什么时候要立即去洗手?(出示图片)
(三)、怎样洗手才有效?(出示图片)
勤洗手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洗手的方法不真气,就算洗了也徒劳无功,细菌还是会带到肚子里的。

1、同学们,你们以前是怎样洗手的呢?
2、其实洗手是要讲方法的,据调查中国有96%的人不会正确洗手,
那么怎样的洗手方法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3、现在来看一位护士阿姨怎么教我们洗手的方法。

(出示视频)。

4、教学七步洗手法。

5、不看图片一起记忆洗手步骤。

6、干洗手比赛。

7、唱洗手歌。

三、全课总结。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家庭作业:
六、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把手洗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