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博学笃行(山东友谊出版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解读: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要求把所学的伦 理道德规范应用于道德实践,他就把道德修养的全过程作 了完整阐述:闻一见一知一行。“闻”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和前提,道德修养要付诸实践,只有通过“行”。荀子所强 调的“行”,是要求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做到“身体力 行”。只有亲身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把所认识的伦理道德 规范付诸行动,才能培养出高尚的道
学习目标 1.诵读文本,了解“博学笃行”的含 义。 2.探究感悟“博学笃行”的意义。 3.结合现实,思考研讨经世致用的价 值,体会积极我行和专注学习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中国 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 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可是,究竟什么是“仁”?如何求 “仁”?《论语·子张》中,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认为:博览群书,广泛学 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 事,仁德就在其中了。《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是主张 只要能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 行动,坚持努力就可以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境 界。可见,从不同视角出发会对“仁”有不一样的认识和 表达,但是“博学”“笃行”是达到高层次修为的必要途 径。今天,我们尝试从《大学》《荀子》中探求“博学笃 行”的含义和价值。
一曝、十寒,萌芽生不出来的比喻,意味着智力因为没有 通过专心致志的学习,经常被削弱、分散或抵消,就得不 到足够的培养,从而不得发展和运用,失掉学习的效果。 这不能怪他没有智,而是由于他自己不努力,心思被别的 东西牵制,智力得不到培养。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zhu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 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 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 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 一 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 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 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
这一学习原则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书山苦海中寻找人生的真谛。其次还要学精,学实,要 学一门像一门,要有所成就。如果对什么都爱好,但不擅 长,那么必将被社会所遗弃。社会上各行各业均是如此。
故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好好使用和开发我们 的大脑,端正态度,勤勉实干,用知识的花朵,装扮美丽 的人生。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 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它道 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 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 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儒效》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
矣。”
——《论语·子张》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志向坚定,诚恳提问 并且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也就在其中了。”
思想解读:博学是广学;笃志就是记得很坚固, 也可理解为坚守自己的志向。切问,急着赶快问。 急着问,能够很快学到知识,但自己要肯参悟, 只有自己悟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体验。近思是对 自己所学的要认真思考其义,搞懂意思。孔子在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罔是迷惑,殆是疲累不堪,甚至是危险。 出现迷惑和危险,就可能会思到邪途上去了。所 以学了要思,这是近思。
思想解读:此文阐述了为学之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那就是“专”。这个“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 指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即学习时不开小差。只有专心致 志、集中精力地学习,才能够培养和加强思想的分析和判 断的力量-----智,以达到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目的; 二是指“术业有专攻”,即要专心于某一门学问,不能 “朝三暮四”。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 关系。荀子所说的“闻之”“见之”是感性认识,“知之” 是理性认识,“行之”是实践。荀子认识到,与实际行动没 有联系的知识不能算是完整的知识。因此倡导知行一致,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即学以致 用。这是荀子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在道德教育上的具体 运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 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 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 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 次数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 奸邪之人就去了,我即便想使大王有一点善良之 心的萌芽又怎么能够做到呢?
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理解 不如实行。学习到了实行也就到头了。实行,才能明白事 理,明白了事理就是圣人。//圣人这种人,以仁义为根本, 能恰当地判断是非,能使言行保持一致,不差丝毫;这并 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他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罢了。 所以听到了而没有见到,即使听到了很多也必然有谬误; 见到了而不理解,即使记住了也必然虚妄;理解了而不实 行,即使勤勉也必然会陷入困境。不去聆听教诲,不去观 摩考察,即使偶尔做对了也不算是仁德,这种办法采取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