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PPT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学习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学习ppt课件
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非连续技能:是指具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开
端和终点的技能,完成这种技能的时间相 对短暂(一般少于5秒)。
14
(二)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 封闭技能:主要依靠内部的、由本体感受
器输入的反馈信息来调节时的技能。 开放技能:当一种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环
境提供的信息而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 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时,这种技能就叫开 放技能。
10
(二)技能与习惯的关系 1、相同点 二者都是自动化的动作系统 2、区别 (1)习惯是实现某种行动的需要; 技能仅仅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方式,不一定与人的需要联
系在一起。 (2)习惯可以在无意中,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 技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的。 (3)习惯有好坏之分; 技能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但无好坏之分。
32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技能?有何特点? 2、技能与知识、习惯的关系如何? 3、练习在技能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请说
明之,根据你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有效 提高练习的效率。 4、结合自己的感受,说明心智技能形成的 过程。
33
的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内部 控制条件。
26
(三)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
1、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 (1)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
活动程序); (2)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
得到清晰的反映。
27
2、对教师的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
第六章 技能的学习
1
本章内容
一、技能的概述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2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一、技能的概念 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习得的合乎一定规
则程序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行为方式。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 三、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 四、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 以后进一步发展。
• 行为主义基本主张: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 化。信息加工认知主义者也还是客观主义的。
(2)理论应用 ①支架性教学 把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
实的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习者共 同完成某种文化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 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随着活动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 于学生的独立活动,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
②认知学徒制
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教 导下参与某种真实的活动,从而获得该 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 按此思路,教师 作为“师傅”在现场中对学生的认知活 动进行示范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 逐步更多地洞悉专家所使用的知识和问 题解决策略。
一种解释或假设
• ②知识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具体问题中需要有 针对地再创造。 ③知识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它的外在 形式在学习中由个体的经验背景重新建构起来,形成内 化的“思维中的具体”
(2)学生观 ①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
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②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
差异性。
(3)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③情景性教学 学习应与情景化的活动结合起来,
情景学习的具体特征为: a.真实任务情景 b.情景化的过程 c.真正的互动合作 d.情景化的评价
④抛锚式教学
锚式情景教学的主要意图是将学习活动与某种 有意义的大情景挂钩。“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 任务的真实情景。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 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主 动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理解情景,在教 师的引导和学习小组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06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06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 形、形成认知结构;
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 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不是受已成习惯所支配的,而是受主体 的预期所引导。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意义:
克服了以往学习理论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而推演到 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下 学习各种知识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 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 上;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 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 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
(1)“接竿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叠箱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 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
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是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 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心智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 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 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一、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有意 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
(一)算法策略 (二)启发式策略 (三)产生—检验策略 (四)头脑风暴法
14
三、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算法策略 算法策略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Eg: 一个保险柜有三个旋钮,每个旋钮上都有0~9个数字。要求 用尝试错误法打开这个保险柜,就要将三个旋钮上的数字随 机组合,共有10×10×10=1000种组合
24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经验 (二)问题的表征 (三)问题情境 (四)定式 (五)功能固着 (六)动机和情绪状态 (七)个性差异 (八)人际关系
25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经验
在问题解决时所需要的知识经验,有两层含义: 其一,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数量。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数量 越多,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二,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质量, 即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也就是活 的经验,即专家知识。
30
➢ (四)定式
➢ 解决某些相似的问题后,会形成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定势,其影响有积 极的,也有消极的。 卢钦斯量水实验(Luchins,42)
31
(五)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ation)
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个 物品的惯常用途,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用途,尤其是对某物品 的初次用途印象深刻。
7
专栏5-1 问题解决的“尝试错误”说与“顿悟”说
桑代克迷笼实验 苛勒对顿悟的研究
8
桑代克迷笼实验
尝试错误是美国 心理学家桑代克 (Thorndike, 1898)从动物 学习实验而提出 的,就是人们在 解决问题的时候 也可能采用随机 尝试的方法,经 过多次尝试错误, 最后找到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 好处: ①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②利于记忆的保持。 ③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 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⑤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间的间 隙。
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 学习的准备性: 激进的观点:“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 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 编排教材的最佳方式是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 呈现学科的基本结构。
发现学习是最佳学习方式
•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 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 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
答案。
• 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 原理原则。
• “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
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
识的一切形式或方法。”
发现学习是最佳学习方式
• “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 是科学家通过努力于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 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
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
思维去推理、解释周围的事物。
•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 后期及其以后的年代。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人关于现实世界 的内在的编码系统(coding-system),是一系列相 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 • 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籍以加 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 人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人 借助已有的类别来感知、处理外来信息,并基于外 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 • 学习在于超越所给的信息。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1.
2. 3. ① ②
心理健康:就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智力正常(正常人的智商是100左右,低于70表明智商有问题)
小学儿童教育心 理学教学
第一章、概述
1.
2.
① ② ③ ④
3.
① ② ③ ④ ⑤
研究对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教学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 心理规律,也就是研究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 理过程、教与学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不凭主观癔想下结论) 系统性原则(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完整的系统) 理论联合实际原则 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 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与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 方法) 行为研究法(将研究结果直接作用与被研究者,再利用被研究者的行为来修改研究 方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 象的原因)
6.
一、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 程,该策略要考虑几方面的问题: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试图回忆、位 置效应、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 二、精加工策略(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 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包括记忆和理解的精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 知识结构。有列提纲和画关系图等策略) 四、计划和监控策略(又称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 视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计划和监控策略)

第六章《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六章《教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学习
在不利的条件下,能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
四、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原因
– 在形成与使用过程中有了大量的过度学习; – 保持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小脑等低级中枢,其可能
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 许多连续的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比较简单。
• 动作技能的迁移
指已掌握的技能对掌握新的技能起促进或妨碍作用。 正迁移:
对于那些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进行练习、而此后又不马上 操作的一些技能学习来说,过度学习更为有效。
(3)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 –集中练习—指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练习,直到掌握某 种动作技能为止。 –分散练习—把练习分成若干阶段,在各阶段之间插入 适当的休息时间。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4)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 –整体练习—把要学习的动作技能作为一个整体重复加 以训练的形式。 –部分练习--把一套完整的动作技能分解成同时或按先 后次序出现的若干部分,每次进行其中一部分的训练 ,最后获得完整的动作技能。 –模拟练习、心理练习与实际练习
双侧性迁移 :由身体一侧学会的技能迁移到身体的另一侧。 语言-动作迁移:在动作练习前的语言训练对掌握动作技能有积极影
响。
动作-动作迁移:已学会的一种动作帮助和促进对另一种动作的学习。
正迁移发生的情况: 不同技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成分;不同技能之间包含着共同的原理。
– 负迁移 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如,一个会
的提高上。 –练习成绩随练习进程而逐步提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三
种形式—
• 练习进步的速度先快后慢; • 练习进步的速度先慢后快;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期现象: –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地上升,练习到一定时期会 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在练习中期出现,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一段接近水平的 线段。 –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而且并 非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 –旧的技能结构的限制,可能是引起高原现象的一个最重 要的原因。

教育心理学第6章

教育心理学第6章
应对方法
对于情感障碍,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同时,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此外, 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寻求帮助和支持。
03
动机、意志与教育
动机理论及分类
01
02
03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 的内部动力,它激发、维 持、调节并终止行为。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认为人格是由多种特质构成的,特质是稳定的、持久的行为倾向。
人格类型及其特点
01
02
03
04
A型行为模式
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侵略性、 自信心、成就感,以及容易产
生不耐烦、敌意等情绪。
B型行为模式
相对缺乏A型行为特点,比较 温和、有耐心、能够与人合作。
C型行为模式
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 绪,以及过度压抑自己的情感。
情感发展的阶段
情感发展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五 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情感的发展。
情感与认知关系
情感对认知的影响
01
情感可以影响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积极的情感
可以促进认知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阻碍认知活动。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反馈和强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和成就,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挫折应对与心理辅导
1 2 3
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 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目标无法实现时 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
挫折应对策略 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方式。积极应对包 括调整目标、寻求帮助、改变策略等;消极应对 则包括逃避、放弃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初中生心理的发展第01讲初中生发展的概述、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目录1.初中生发展的概述2.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3.初中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初中生发展的概述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初中阶段正好出于个体的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到来,使初中生在生理上产生急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外部特征上,也表现在内部机能上。

(一)身体的发展1.身高;2.体重;3.身体形态,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即第二性征。

具体表现为:男生主要是喉头突出、音调变低、上唇出现胡须等;女生主要是音调变尖、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等。

4.身体机能(1)心脏功能的发展;(2)肺功能的发展;(3)肌肉力量的发展。

二、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一,存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第二,运动需要显著增强;第三,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第四,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三、初中生主导活动的发展初中生的主导活动仍然是学习,但学习活动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学习内容上,科目明显增多,内容加深,开始学习学科的基本规律,学科体系也接近科学。

学习方法上,不仅要在课堂上善于听讲、记笔记并积极参加老师的教学活动,还要在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预习工作。

学习动机上,出现新特点:第一,远大的学习动机逐渐确立,学习的责任感增强;第二,学习动机的自觉性有较大提高。

学习态度上,初中生能认真、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并注重作业质量,但对作业的认真态度并不是自发形成的;此外,初中生对待分数的态度要更加客观和正确。

学习兴趣上,有以下特点:第一,兴趣的范围扩大;第二,兴趣出现选择性,主要表现在有的初中生有偏科现象,第三,学习兴趣的深刻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某种现象的原理感兴趣;第四,学习兴趣的自觉性增强。

第二节初中生心理过程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一)感觉,初中生感觉发展的特点是:①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②听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③运动觉和平衡觉不断发展。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
45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五)流畅性 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产 生的数量越多,思维流畅性越大,反之,思维缺乏流畅性。 吉尔福特把思维流畅性分为四种形式: 1、用词的流畅性; 2、联想的流畅性; 3、表达的流畅性; 4、观念的流畅性;
46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六)灵感状态 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之一。 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认知 飞跃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集中全部精 力解决问题时,因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 然出现的顿悟现象。
30
➢ (四)定式
➢ 解决某些相似的问题后,会形成习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定势,其影响有积 极的,也有消极的。 卢钦斯量水实验(Luchins,42)
31
(五)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ation)
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个 物品的惯常用途,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用途,尤其是对某物品 的初次用途印象深刻。
终止一连串导向目标的行为”
(2) 动机是个体创造能力的核心
个体由于某种需要而引发某种行为之后,会积极、努力 地采取行动,直至满足需要,完成动机目标。
49
四、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一)个体内部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1.动机对个体创造力发展影响
(1)动机
关于动机的表述,不同的着眼点会有不同的表述。泰
勒等人认为:“动机……被心理学家一致地认为是一个过
41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一)新颖性 与一般思维活动相比,创造性思 维最突出的特征是与创造性活动 联系在一起,其思维结果具有新 颖性。
42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二)敏感性
是指具有及时把握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创 造性观念的把握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感受性。 独特新颖观念就如歌德所说的那样,“像一 位陌生的客人”来到思想者身边,思维的敏 感性就是这位“陌生的客人”,富有创造力 的人的思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低路迁移与高路迁移 ——迁移发生的自动化程度
低路迁移指经过充分练习的技能,不需要反 省性思维而自动产生的迁移。
高路迁移指有意识地将先前习得的抽象知识 应用于新的情境。
三、学习迁移的意义
(五)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 ——迁移发生的情境与原经 验情境间的相似度来看
自迁移是已获得的经验对相同情境中任务操作的影 响,自迁移经常表现为原有经验在相同情境中的重复。
近迁移是已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 较相近的情境中。
远迁移是已获得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 极不相似的情境中。
例子
例:儿童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 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 叔”。
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指先前的学习内 容与后继的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 层次上处于不同水平,这样的学习活动之间产 生的影响就是纵向迁移。
(1)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 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
因循守旧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二)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迁移的作用反向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三)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迁移的范围
特殊迁移,又叫具体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 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 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 用到另一种学习中,即特定事实与技能的迁移。
近迁移:把学习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 学习境界比较相近的情景中。如把学英语 的方法用在学法语上
远迁移:把学习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 学习境界极不相似 的情景中。如学英语的 方法用在学化学上
(六)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 性迁移——迁移发生时的内在心理机制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直接 将原有的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 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将新事物纳入 原有的经验结构中的过程。
(七)知识的迁移、技能的迁移与态度 的迁移——迁移的内容或发生领域
知识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对另一 种情境中学习或其他行为的影响。
技能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所获得的技能对另一 种情境中学习或其他行为的影响。(动作技能/心 智技能)
态度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所获得的态度对另 一种情境中学习或其他行为的影响。
例子
自上而下的迁移。
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 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 习,如理解了“三角形”的意义有助于理 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等;掌握了乘法法则,可以更好地理 解和进行加法运算;掌握了一般平行四边 形的有关内容可以促进对菱形的学习,其 中即包含着自上而下的迁移。
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
请举例说明
同化性迁移例子
在同化性迁移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 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如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鱼”,由带鱼、 草鱼、黄鱼等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鳗鱼, 把它纳入“鱼”的原有结构中,既扩充了 鱼的概念,又获得了鳗鱼这一新概念的意 义。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 属于同化性迁移。
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 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 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
请举例说明
重组性迁移例子
如对一些原有舞蹈或体操的动作进行调整或 重新组合后,编排出新的舞蹈或体操动作。对网 络、战争、游戏等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就会形成 网络战争游戏的新概念。对知识和技能的重新组 合,能产生出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把蜂鸣器和水 壶组合在一起,成为蜂鸣器报警水壶,把眼镜片 放入眼睛中,形成新产品即隐形眼镜。可以看出, 通过重组性迁移,不仅扩大了基本经验的适用范 围,还包含有创造性的成分。
(2)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 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请举例说明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例子
自下而上的迁移。
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 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比如,在 概念学习中,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番茄、土 豆、萝卜、芹菜”等会有助于上位概念“蔬菜” 的学习;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老虎、狮子、牛、 羊”等动物本质特征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和概括 “哺乳动物”的特征;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 转化等学习过程中即包含着自下而上的迁移。此 类迁移也常见于归纳式的学习中。
顺应性迁移是指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 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调整原有的经验或 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 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变化的 过程。
特点是自下而上 请举例说明
顺应性迁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报纸、书刊、 广播、电视等概念,当这些前概念不能解释“计 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时,就要在我们原有的经验 系统中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媒体” 来标志这一事物。又如,学过了“胡萝卜”、 “芹菜”和“油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茭白” 这个概念时,原有概念不能解释新概念,这时我 们需要先学习“胡萝卜、芹菜、油菜都是蔬菜, 茭白也是蔬菜”,即建立起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 学概念“蔬菜”来标志这一事物。可见,新的科 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顺应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就是学习者在一个情境中学 到的经验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产生影响的 现象。
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行为习惯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一)正迁移和负迁移 ——迁移的效果性质
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
例:学习了“日”“月”对学习“明”的 影响。
一般迁移,又叫普遍迁移,是指学习者把所 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运用到具体的事 物中,从而对这种具体内容的学习产生影响。
请举例说明
(四)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迁移发生的层面
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个体把已学到的 经验应用到在内容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类 似的其他情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