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养
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9155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9.png)
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慢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在慢性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从病因分析、治疗原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病因分析慢性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疾病等。
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治疗慢性肾病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中医将慢性肾病分为肾虚、湿热、痰浊等不同的证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治疗原理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治疗慢性肾病中的原理主要包括调整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清除炎症因子等。
中医中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激活自体防御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肾脏损伤。
同时,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渗透到肾脏组织中,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和肾脏的再生。
三、临床应用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针对肾虚证型的患者,中医会采用补肾益气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以滋阴养阳、补益肾气。
其次,对于湿热证型的患者,中医则会使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方剂,如茵陈蒿汤等,以清热解毒、利湿利尿。
最后,对于痰浊证型的患者,中医会采用消痰、化浊的中药方剂,如厚朴三物汤等,以消痰化浊、祛除病根。
除了中药的应用,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也常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络,改善肾功能。
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的优势在于其治疗过程温和,无明显毒副作用,符合患者的整体调理需求。
然而,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并非万能,对于一些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的患者,仍然需要结合西医药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中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以起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但其治愈慢性肾病的能力仍有一定局限性。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三阶段疗法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已经日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治疗慢性肾病的过程中,中医中药能够从病因分析、治疗原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治疗措施。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6e7e4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2.png)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作者丨胡献国编辑丨寸心慢性肾衰即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
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水湿、湿毒等病邪外袭,导致肺失通调,治节无权,脾失运化,水湿泛滥,肾失开合,气化失司,脏腑功能失常,造成水湿秽浊,壅滞三焦,清浊不分所为,当以清热利湿,泻浊解毒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风水泛滥型主要表现为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热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伴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当以散风清热,宣肺利水为治,可选用银翘散加减,药取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赤小豆、菊花、茅根各10克,麻黄、竹叶、薄荷、甘草、淡豆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麻杏石甘合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小柴胡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
水湿浸渍型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当以健脾利湿,通阳利水为治,可选用五苓散加减,药取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二丑、车前子、黄芪、党参、法夏、苍术、木瓜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五苓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威喜丸,或舟车丸,每次5克,每日2次口服。
脾阳不振型主要表现为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没,脉沉缓。
当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山药、薏苡仁、莲米、扁豆、砂仁、黄芪、枣皮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f4d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8.png)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有很多种,具体治疗方法和药方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以下是一个示例:
患者信息:
患者X,男性,35岁,肾病患者
临床表现:
尿蛋白增多、血尿、水肿、血压升高
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经过患者详细的辨证施治后,国医大师开出了以下中药方剂:- 石斛养阴汤: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等,具有清热养阴、祛湿利水的功效,可以改善肾病患者的症状。
- 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泽泻、葛根、白术等,具有利湿通淋、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症状。
2. 饮食调理: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限制高蛋白、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避免刺激过重的食物和饮品。
3. 生活习惯调整: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规
律作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必要时,可以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如血压控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但实际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实施和监控。
由于肾病的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与调护](https://img.taocdn.com/s3/m/443f3dc004a1b0717ed5dd17.png)
3、尿异常改变:尿异常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 尿量变化与水肿和肾功能情况有关,水肿期间尿量减 少,无水肿者,尿量接近正常;肾功能明显减退,浓 缩功能障碍者常有夜尿及多尿。尿比重(禁水10~12h) 不超过1.020,尿渗透浓度低于550mmol/L,至尿毒症 期,即可出现少尿(小于400ml/d)或无尿(小于 100ml/d),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一般在1~3g/d也可 呈大量的蛋白尿(大于3.5g/d)。蛋白尿可呈选择性 或非选择性。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血尿 一般较轻,甚至可完全没有,但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 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四)病理类型
4、膜性肾炎或膜性肾病:发病前通常无前驱感染史,多数 缓慢起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年为多,疾病早期就有 大量蛋白尿,1/3病例发生镜下血尿(少数有肉眼血尿),肾 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约占30-40%。病理常呈缓慢进展,对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疗 效不佳。
5、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肾 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 (GFR)下降,肌酐清除率(Ccr)降 低。但由于肾脏的代偿功能很强,当 Ccr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时,血清肌 酐及尿素氮才会升高。
(六)优势与难点Leabharlann 心探讨:中医是如何认
静 识慢性肾炎的?其治疗手
段和药物有何特色?目前
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就
根据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 订的辨证分型方案,慢性肾炎分为四个证型,凡 具备任何三项者,即可辨证为该型:
(二) 中 医 辨 证
(1)肺肾气虚:①面浮肢肿,面色萎黄; ②少气无力;⑧易感冒;④腰脊酸痛;⑤ 舌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2)脾肾阳虚:①浮肿明显,面色苍白; ②畏寒肢冷;⑧腰脊酸冷或胫酸腿软,足 跟痛;④神疲、纳呆或便溏;⑤性功能低 下或月经失调;⑥舌嫩淡胖有齿印,脉沉 细或沉迟无力。
肾病的中医治疗
![肾病的中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1bc2b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6.png)
肾病的中医治疗肾病是指肾脏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并且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治疗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肾病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优点和特点。
下面将从中医理论、中医药治疗、饮食调理等方面探究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为生殖、生长、发育和生命能量的基础。
肾主水液代谢、排泄体内余水和废物,维持体内水平衡。
肾分为阴阳两部分,阴阳两方面的互为制约和互为补充,构成了机体动态平衡状态。
肾病是肾阴阴虚、肾阳阳虚、肾阴阳虚、肾阴阳两亏等肾脏功能的紊乱状态。
中医治疗肾病主要从调整阴阳经脉、调整脏腑功能等方面入手。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肾病的药物分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两种,常用的中成药有龟鹿补肾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等,常用的中药饮片有生地、熟地、枸杞、山药、白术、茯苓等。
龟鹿补肾丸龟鹿补肾丸是一种补肾强阳、益气填精的中成药。
主要成分有麝香、沉香、龟板、鹿茸、枸杞子等。
它可以温肾助阳、补肾益精、固元降压等。
适用于肾阳虚以致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频尿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滋阴补肾、益气生血之品。
主要成分有熟地、山药、山茱萸、巴戟、牛膝、黑芝麻等。
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益气生血、通便止泻等功效。
适用于肾阴虚以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白术茯苓丸白术茯苓丸是一种健脾益肾,升阳固表的中成药。
主要成分有白术、茯苓、人参、制半夏等。
它可以健脾益气、升阳固表、滋补肾气等。
适用于肾阳虚以致脚腕痠软、夜尿增多等症状。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养是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病情、体质和季节等,进行相应的膳食调理可以对治疗肾病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平衡营养中医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
低盐低蛋白在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食用高热量、高盐分的食物,增加对低蛋白、低盐的食物的饮食。
肾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肾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4d4bee960590c69ec376b1.png)
病因 ------滥吃药可能引发肾病
• “肾脏很健康的人群吃这些药物如果剂量很 少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本身有胃肠道、肾脏 方面的疾患,就应列入易感人群,在用以上药 物的剂量和时间长度上应严格控制。”肾 毒性药物的毒性大小有异且中成药可以不 经医生处方自行在药店购买,所以患者应提 高用药安全警惕,避免盲目服药,最好遵医嘱 。
少,舌质淡胖,舌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 治法 温补肾补,化气行水。
2020/6/27
治疗
• 中医治疗肾病的来源已久,一般采取对症治 疗,有内服、外用(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 敷、中医直肠滴入等)
2020/6/27
2020/6/27
治疗 -----贴敷
• 战国时期,我国中医发现了“内病外治”的 方法,把膏药贴在有病的位置,将药力渗透到 病灶,达到治病的目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人 们又使用各种仪器将药物导入病灶,
• 闻诊
语声弱,虚喘,呃逆。
体格检查
2020/6/27
体格检查
• 问诊
寒热、疼痛、饮食、二便 小便清长色白
2020/6/27
• 切诊
脉沉滑。
体格检查
2020/6/27
诊疗计划
• 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 诊断,查三大常规、心 电图、血生化等。
2020/6/27
诊疗计划
治则治法: 1、中药拟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方,每日1付,分2次温服。 2、西药降压扩管、护肾对症治疗。
病 例 介绍
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 无潮热盗汗、咳嗽及咯血 ,无黑蒙及视物模糊、旋 转,无意识障碍等症,逐来 我院就诊, 门诊以中医诊断: 1.眩晕 2.水肿-阴水 西医诊断: 1.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 期)1.高血压病3级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1dbdb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6.png)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医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侵袭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正气不足主要包括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等;邪气侵袭常见的有风邪、湿邪、热毒等;脏腑功能失调则涉及到肾、脾、肺等多个脏腑。
一、脾肾亏虚型脾肾亏虚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证型之一。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当脾肾亏虚时,人体的水液代谢和气血生化功能就会失常,从而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症状表现: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夜尿增多,肢体浮肿等症状。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疗方法:以健脾补肾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减。
药物包括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山茱萸、熟地、泽泻、丹皮、肉桂、附子等。
二、湿热内蕴型湿热之邪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
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内生湿热,均可导致湿热内蕴,损伤肾络,从而引发慢性肾脏病。
症状表现:患者常出现肢体浮肿,小便短赤,灼热涩痛,口苦口黏,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以清热利湿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八正散合三仁汤加减。
药物包括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大黄、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等。
三、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也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证型之一。
久病耗气伤阴,或素体气阴不足,均可导致气阴两虚。
症状表现:患者常出现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参芪地黄汤加减。
药物包括人参、黄芪、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等。
四、血瘀内阻型血瘀是慢性肾脏病病程中常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
中医技术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技术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a9a1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a.png)
中医技术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的一些技术在肾病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技术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首先,中医药的药物治疗在肾病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组方来治疗肾病。
例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常见中药对于肾病患者具有保护肾功能、减轻症状等作用。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预防和延缓肾病的进展,通过合理搭配药物来达到减少蛋白尿、控制血压等目的。
其次,中医技术中的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肾病治疗中。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肾病治疗中,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肾经和脾胃经的穴位来改善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针灸疗法,中医技术中的中药熏蒸疗法也被用于肾病治疗。
中药熏蒸疗法是通过将中药汁液蒸发,使其挥发出有效成分,使其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中药熏蒸蒸气进入肾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使药物作用更直接、更快速地发挥,对于一些合并呼吸道疾病的肾病患者尤为适用。
另外,中医技术中的推拿按摩也被广泛应用于肾病治疗中。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身体的特定穴位和经络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能量流动,从而改善肾功能。
推拿按摩还可以刺激患者的自愈能力,提高免疫力,减轻症状和疼痛感。
最后,中医技术中的养生方法也是肾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强调养生和预防,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肾病。
例如,中医强调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尽量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合理控制体重。
此外,根据中医理论,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疲劳,也对于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调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42b0b948d7c1c709a14500.png)
加减: 肾阳虚甚,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明显-可加肉桂、补骨脂以助温补脾肾; 水肿明显--可用实脾饮合真武汤以温阳 利水; 伴有胸水而咳逆上气,不能平卧--可加 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下气平喘; 伴腹水--可加五皮饮以利其水,甚则可 加黑白丑、甘遂以逐肠间水邪。
34
3.肝肾(气)阴虚证 主症: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 耳鸣,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或口干咽 燥,腰脊酸痛。 次症:遗精,滑精,或月经失调, 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尿检有蛋白 及红细胞,血压常较高。
本虚标实,故多数学者都是从本证和 标证两方面进行辨治。
慢性肾炎后期(虚衰期)的辨治, 本讲座暂不讨论。
27
一.本证辨治 1.肺肾气虚证 主症:颜面浮肿或肢体肿胀,疲倦 乏力,少气懒言,易感冒,腰脊酸痛。 次症: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润、 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肾。 方剂:益气补肾汤加减。 药用:人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 20g山药20g山茱萸10g炙甘草6g大枣2枚
3
【病因病机】 (一)病因 肾中精气不足,则致气化、固摄等功能
失调,并产生水湿、湿热、瘀血等病理因素 的相应病证,如慢性肾炎的水肿、蛋白尿、 血尿、肾功能损害等。致病因素不外乎先天 禀赋不足及后天损伤因素。根据其起病方式 而分为内在因素致病或外在因素致病。
4
1.内在因素 (1)先天不足,房劳过度 患者禀赋薄弱,体衰多病;或父 母患有肾病,则先天精气不足,肾元 亏虚;或因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 气内伐,肾精亏耗,皆可导致气化失 司,水液代谢紊乱,水湿泛溢--水肿; 精微不摄--蛋白尿、血尿之证。
25
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可以出现因水肿、高血压、贫血及某些 代谢紊乱等造成的头晕、头痛、失眠、记忆 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7.并发症 慢性肾炎病人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呼 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等感染;发生感染后可 无明显症状,治疗也较为困难,应予注意。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848532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2.png)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治疗肾病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肾病的核心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会进行辨证施治,即辨别病机,然后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目的。
1. 阳虚型肾病阳虚型肾病表现为面色发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小便频繁,性欲减退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温阳补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当归、肉桂、人参等。
2. 阴虚型肾病阴虚型肾病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夜间盗汗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滋阴养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山药、枸杞子、石斛等。
3. 湿热型肾病湿热型肾病表现为小便短赤,口苦口干,尿黄短少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常用药物有黄芩、连翘、茯苓等。
二、中药调理中医在治疗肾病时,常常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中药调理在治疗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病人整体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减缓病情的进展。
1. 补虚药物中药中的补虚药物对于肾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补虚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等,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调整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 利水药物利水药物在中医治疗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利水药物有茯苓、车前子、海藻等,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体内的浮肿等症状。
3. 清热药物清热药物在肾病患者中也常常使用。
常用的清热药物有黄芩、黄连、栀子等,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消炎解毒,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插入特定的针刺点,调节患者的气血和脏器功能,达到治疗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穴位:1. 大血海穴大血海穴位于小腿外侧的肚肠横纹与小腿前外侧髌骨之间。
刺激大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
2. 中极穴中极穴位于足底中央凹陷处。
刺激中极穴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供应,增强肾脏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尿液状况。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与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e7cd2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8.png)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与调理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肾脏的疾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体系,对肾病的治疗和调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肾病治疗和调理方面的应用。
一、中医诊断肾病的方法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
对于肾病患者,中医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和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中医治疗肾病的主要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对治疗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熟地、山药等,它们可以改善肾脏功能,促进病情的好转。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对于肾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以达到治疗肾病的目的。
3. 中医推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肾病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改善肾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病情。
三、中医调理肾病的方法中医强调“养生”,认为调理阴阳平衡是重要的保健方法。
对于肾病患者,中医强调以下调理方法:1. 合理饮食:中医饮食养生非常重视,对于肾病患者也有相应的要求。
应该避免或减少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有益于肾脏健康的食物,如红枣、黑豆等。
2.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肾脏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肾病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 情绪调节:情绪不良会对肾脏功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医提倡良好的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平稳。
结语综上所述,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和调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通过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推拿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肾病患者的病情。
此外,中医还强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情绪调节等调理方法,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
当然,在进行中医治疗和调理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1ca4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5.png)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
年版)
概述:
消渴病肾病,也称为慢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功能逐渐减退为特征的疾病。
中医有多种诊疗方案可供选择,下面是2023年版的中医诊疗方案。
治疗原则:
1. 清热利湿、滋养阴液:通过清热利湿和补益阴液,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2.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自愈能力。
3. 调理脾胃、益气健脾: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提升免疫力,增强肾脏功能。
诊疗方案: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桑葚、山药、山核桃、薏苡仁等。
具体的剂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针灸疗法: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足太冲、肾俞等。
具体的针灸方案应由专业中医师判断和实施。
3. 食疗调理: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常用的食物包括绿豆、苦瓜、芡实、赤小豆等。
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中药。
3. 饮食调理需个体化,避免过度补益或过度限制。
以上是2023年版的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疗。
如有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ppt(完整版)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0ae3b26c175f0e7dd1372f.png)
• 五志: 喜、怒、忧、思、恐为“五志”。
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 眩、阳痿,甚至可置人于死地。
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情绪影响药效
• 愉快乐观的情绪能提高机 体的抗病功能。
• 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这 就是说,少吃盐就等于补钙。少吃盐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也是对健康最有益的方法。
温阳利水 通络散瘀
实脾饮合 血府逐瘀汤加减
2.辨证使用中成药:
1、尿毒清颗粒: 2、金水宝胶囊合 3、黄葵胶囊: 4、肾炎康复片 5、百令胶囊
中医辩证
3.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1、肾康注射液 2、丹参注射液: 3、黄芪注射液: 4、银杏达莫注射液 5、参附注射液:
中医辩证
4.其他中医治法
(1)穴位敷贴
适应症: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 下、脾肾阳虚患者。
效 果:温经散寒、防御保健。
中医辩证
(3)中药栓剂使用
用天直肠外用栓剂,首次用药 – 晚饭后1小时,1枚,食指将药物推入肛门2公分以上
(食指1~2指节),放药后,侧卧15分钟以上,双腿 微屈,忍便意,1小时后方可排便。
(4)穴位注射
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 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 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 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 适应症:慢性肾病易于感冒患者。 效 果: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CKD患者饮食原则
• 宜: 清淡、品种丰富、富含维生
素 、低脂肪、优质蛋白为原则;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bf5fd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3.png)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药的应用和针灸疗法。
一、中医药治疗肾病中医药在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将肾病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和肾精亏等类型,并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肾阴虚型肾阴虚型是一种常见的肾病类型,其主要症状包括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口渴等。
中医治疗肾阴虚型肾病常采用滋阴补肾的方法,如使用熟地、黄精等中药。
这些中药有补肾养阴的作用,可以调节患者的体内阴阳平衡,从而改善肾病的症状。
2. 肾阳虚型肾阳虚型是肾病的另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常常表现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肾阳虚型肾病通常采用温补肾阳的方法,如使用肉桂、肉苁蓉等中药。
这些中药可以温补肾阳,提高患者的体内温度,从而改善肾病的症状。
3. 肾气虚型肾气虚型是肾病的另一常见类型,其主要症状包括腰膝无力、短气懒言等。
中医治疗肾气虚型肾病常使用补益肾气的中药,如使用人参、山药等。
这些中药可以增加患者的体内气血供应,从而改善肾病的症状。
4. 肾精亏型肾精亏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病,其主要表现为遗精、早泄等症状。
中医治疗肾精亏型肾病通常使用补益肾精的中药,如使用龟板、淫羊藿等。
这些中药可以补充患者的精气,从而改善肾病的症状。
二、针灸疗法治疗肾病除了中医药,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肾病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神阙等。
这些穴位与肾经相关,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患者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肾病的症状。
此外,中医针灸疗法还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肾脏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可以根据肾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肾病症状。
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
![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a32dc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0.png)
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维持身体的内环境平衡、调节血压和排除代谢产物等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肾脏可能遭受损害,引发肾病。
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传统中医学通过综合运用中草药、针灸、推拿和调理膳食等手段来治疗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
一、中医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要负责生殖、生长和发育等功能。
肾脏不仅与生命的起源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人体的后天生理和病理状态息息相关。
据中医理论,肾主水,调节人体水液代谢;肾主气,调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肾主骨,与骨髓、脑髓等密切相关。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中医治疗肾病注重调理肾脏本身,以促进肾脏的功能修复和恢复。
二、中医治疗肾病的方法1. 中草药疗法中草药是中医治疗肾病的主要手段。
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师会配制不同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有肾阴虚的患者,常常会使用滋补肾阴的中药如黄精、山药等;对于肾阳虚的患者,常常会使用温阳补肾的中药如杜仲、肉桂等。
通过中草药的应用,可有效调理肾脏功能,促进肾脏康复。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肾脏相关的经络,来调节肾脏功能。
例如,中医师常常会选择肾经穴位如太溪、涌泉等进行针灸治疗。
这种疗法可以增强肾脏的生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改善肾脏病变。
3.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以手法刺激肾脏及其周围组织,来达到调理肾脏功能的目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肾虚患者,常常会使用温热手法如揉、捏、按摩等;对于肾阴虚患者,常常会使用滋养手法如拇指推和掐夹等。
推拿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肾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达到治疗肾病的效果。
4. 调理膳食中医认为,膳食是调理肾脏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制定不同的膳食方案。
例如,对于肾虚患者,常常会建议摄入一些温补食物如糯米、羊肉等;对于肾阴虚患者,常常会建议摄入一些滋阴食物如山药、黑芝麻等。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405c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4.png)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正虚诸证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溏,口淡不渴。
舌淡有齿痕。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溏,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
舌淡红少苔。
5.阴阳两虚: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
舌淡有齿痕。
(二)邪实诸证1.湿浊证: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2.湿热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3.水气证:全身浮肿,尿量少,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4.血瘀证:面色晦暗,腰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5.浊毒证: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皮肤瘙痒,尿量少,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倦怠乏力1.加强患者安全宣教,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
2.遵医嘱隔物灸(隔姜),取关元、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二)腰酸膝软1.指导患者起卧势缓。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3.遵医嘱隔姜灸,取肾俞、气海、关元等穴位行温和灸。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神门等穴。
5.遵医嘱中药塌渍,取肾俞穴、腰部及双膝关节。
(三)恶心呕吐1.观察及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及时报告医师。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内关等穴。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
(四)皮肤瘙痒1.协助患者剪指甲,指导患者避免用力搔抓皮肤。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
水肿明显者不宜采用。
3.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4.遵医嘱中药塌渍,瘙痒部位。
(五)水肿1.监测体重、腹围、出入量等指标。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beaa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4.png)
中医对肾病的治疗方法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在肾病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法。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强调平衡,促进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
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针灸、中药、饮食调理等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一、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肾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
针灸治疗肾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此外,针灸还可以缓解病痛,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感。
二、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通过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对人体进行调理和治疗。
在治疗肾病时,中药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帮助肾脏排出废物和毒素,达到保护肾脏功能的效果。
同时,中药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中药一般配合饮食疗法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三、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治疗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医饮食调理注重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引导人体摄取适当的营养物质。
在治疗肾病时,合理的饮食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
例如,减少盐分、蛋白质的摄入,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等,都有助于肾病的治疗。
四、运动疗法中医强调运动的重要性,运动有助于通经活血,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的氧气供应和营养供应,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
然而,运动疗法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以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
利用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中医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人体自身的修复和调节功能,达到治疗肾病的效果。
然而,鉴于每个患者的情况各异,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人具体病情进行调整和选择,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请注意,以上所述方法仅为中医在治疗肾病中的常用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养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88deb4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e.png)
正虚与 邪实并存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消化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症状 血液系统表现 骨骼病变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内分泌功能紊乱
三、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四、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和阴阳气血的平衡,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滋养肝肾
六味地黄丸合 二至丸加减
益气养阴
阴阳双补
济生肾气丸加减
参芪地黄汤加减
正 虚 诸 证
健脾补肾
脾肾气 (阳)虚
1.辨证使用汤剂
辨证使用中药
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
脾肾虚衰 水瘀互结
肾病及心 邪陷心包
滋补肝肾 平息肝风
六味地黄丸合 羚角钩藤汤加减
豁痰降浊 辛温开窍
温阳利水 通络散瘀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肾康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银杏达莫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中医辩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其他中医治法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将药物敷贴在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穴位、经络、脏腑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治疗慢性肾病阳虚证。 效 果:温阳补肾,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揉按丹田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
情绪影响药效
愉快乐观的情绪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功能。 相反,若病人有忧虑、悲哀、恐惧、郁闷、愤怒等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因素使病人产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黏滞性升高。治疗用药中病人情绪不良,是会影响药效的。
俗话说:“三分靠医,七分靠养” 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非常重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慢性肾病常久治不愈,预后欠佳,病人常有焦虑、内疚、沮丧等表现,异常的心理常影响病情。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课件ppt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1542bfa300a6c30d229f25.png)
影响药效的。Biblioteka 树立健康的心态• 俗话说:“三分靠医,七分靠养” 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非 常重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慢性肾病常久治不愈,预后欠佳,病人常有焦虑、内疚、沮丧 等表现,异常的心理常影响病情。
顺应四时,谨慎起居
起居要点
• 防寒保暖:多晒太阳,以补体阳;
增强体质,避免感冒;
• 早睡以养人体阳气; • 晚起以养人体阴气; • 在室内进行动静结合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
因时养生
• 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 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
调养情志, 心态健康
中医养生话“五志”
温阳利水 通络散瘀
实脾饮合 血府逐瘀汤加减
2.辨证使用中成药:
1、尿毒清颗粒: 2、金水宝胶囊合 3、黄葵胶囊: 4、肾炎康复片 5、百令胶囊
中医辩证
3.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1、肾康注射液 2、丹参注射液: 3、黄芪注射液: 4、银杏达莫注射液 5、参附注射液:
中医辩证
4.其他中医治法
(1)穴位敷贴
适应症: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 下、脾肾阳虚患者。
效 果:温经散寒、防御保健。
中医辩证
(3)中药栓剂使用
用天直肠外用栓剂,首次用药 – 晚饭后1小时,1枚,食指将药物推入肛门2公分以上
(食指1~2指节),放药后,侧卧15分钟以上,双腿 微屈,忍便意,1小时后方可排便。
(4)穴位注射
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 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 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 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 适应症:慢性肾病易于感冒患者。 效 果: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锻炼, 加强保健
• “生命在于运动”------适时、合理、适度 锻炼 “肾主骨,骨为肾之余” 。 • 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 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 一方面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 另一方面增强肾脏血液流, 有助于损伤修复,防止肾小球硬化 通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的目的。
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冬季护肾的有效方法。
常采取二种方法: • 搓擦腰眼 -------腰为肾之府 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腰眼,用力向下搓到骶尾部,左 右手一上一下同时进行,共30次。 “腰为肾之府” 搓擦 腰眼可疏通筋脉,有壮腰强肾、防治腰痛、增强肾脏 功能的作用。 • 揉按丹田 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按摩30—50次。此法常之, 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 作用。
总之, 主要针对CRF的不同病期及表现,采
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根据中西药各自的作
用,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整个治疗中,充分
发挥中医调整脏腑和气血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营养状态, 提高生活质 量的目的, 使患者带“带病延年”。
慢性肾脏病如何保养自己呢?
顺应四时,谨慎起居 调养情志,心态健康 科学饮食, 适度调补 运动锻炼, 加强保健
树立健康的心态
• 耐心和信心 肾病患者,在 治疗以及平常保养上需要有 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 良好的心态 患者本身情绪 波动也不利于肾脏病的恢复。 舒畅的情志有利于疾病的康 复。
科学饮食, 适度调补
CKD患者饮食原则
• 宜:
• 忌:
清淡、品种丰富、富含维生
素 、低脂肪、优质蛋白为原则; 忌烟限酒;适量饮茶; 忌辛辣肥甘及滋养太过。
树立健康的心态
• 俗话说:“三分靠医,七分靠养” 自我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非 常重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慢性肾病常久治不愈,预后欠佳,病人常有焦虑、内疚、沮丧 等表现,异常的心理常影响病情。 •
但是只要调整好心态,加 上合理的用药,是完全可 以把病情控制的很好的, 慢性肾脏病并不像想象当 中那么可怕。
中医辩证
3.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1、肾康注射液 2、丹参注射液:
3、黄芪注射液:
4、银杏达莫注射液 5、参附注射液:
中医辩证
4.其他中医治法
(1)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中医经络 学说的指导下,将药物敷贴在 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穴位、 经络、脏腑的刺激达到治疗的 目的。 适应症:治疗慢性肾病阳虚证。 效 果:温阳补肾,提高机体自 身免疫力。
1.辨证使用汤剂 脾肾气 (阳)虚
健脾补肾
参苓白术散 合右归丸加减 六味地黄丸合 二至丸加减
正
虚
肝肾阴虚证
气阴两虚证
滋养肝肾
益气养阴
诸
证
参芪地黄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
阴阳双补 济生肾气丸加减
脾肾阳虚 寒湿内蕴
温补脾肾 化湿降浊
温脾汤合 吴茱萸汤加减 无比山药丸合 黄连温胆汤加减
本
脾肾亏虚 湿热内蕴
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
肾内科 祝您早日康复!
中医辩证
(2)艾灸
艾灸具有温肾健脾、温通 经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 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 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 用。艾灸可使肾脏功能恢复, 对延缓肾脏衰老有重要作用。 适应症: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 下、脾肾阳虚患者。 效 果:温经散寒、防御保健。
(3)中药栓剂使用 用天直肠外用栓剂,首次用药 – 晚饭后1小时,1枚,食指将药物推入肛门2公分以上 (食指1~2指节),放药后,侧卧15分钟以上,双腿 微屈,忍便意,1小时后方可排便。
三、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2.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3.消化系统症状 4.心血管系统 5.呼吸系统症状 6.血液系统表现 7.骨骼病变 8.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9.内分泌功能紊乱
四、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如何延缓CRF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 迟进入终末期肾衰竭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七情: 人有喜、怒、忧、思、悲、 恐、惊的情志变 化,亦称“七情”。 • 五志: 喜、怒、忧、思、恐为“五志”。 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 眩、阳痿,甚至可置人于死地。 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情绪影响药效
• 愉快乐观的情绪能提高机 体的抗病功能。 • 相反,若病人有忧虑、悲 哀、恐惧、郁闷、愤怒等 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 因素使病人产生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 血液黏滞性升高。治疗用 药中病人情绪不良,是会 影响药效的。
• 含盐食品是“隐形杀手”。人们要小心暗含食盐的 “隐形杀手”。举例说,酱肉、香肠、烧鸡、熏肉 等熟食含盐量比一般菜肴高1—2倍。不仅如此,在 食用松花蛋、咸鸭蛋、甚至一些点心的时候,用餐 时都需要减盐。 • 餐馆做饭常使用较多的食盐、味精等调味,应尽量 避免在外用餐。
控制饮食
慢性肾病病人很容易在冬季因摄取过多蛋白质而导 致肾病加重。很多人起初误为消化系统出毛病,可能会 去消化科就诊。其实贫血、血压高、浮肿、腰酸都可能 是肾脏发病的前兆。所以,肾病患者在大吃大喝的时候, 要多想想自己的健康,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少吃, 尤其是肾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
顺应四时,谨慎起居
起居要点
• 防寒保暖:多晒太阳,以补体阳;
增强体质,避免感冒;
• 早睡以养人体阳气; • 晚起以养人体阴气; • 在室内进行动静结合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
因时养生
• 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 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
调养情志, 心态健康
中医养生话“五志”
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及保养
一、慢性肾衰竭概述
慢性肾衰竭(CRF)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 肾脏损害进行性发展, 导致肾脏排泄、内分 泌及调节功能衰竭的 临床综合征,为各种 肾脏损害的共同结局。
二、中医病因病机 病机特点: 正虚与 邪实并存
气、血、阴、 阳不足和五脏 六腑的虚损
水饮、湿浊、瘀 血、肝风等病理 产物聚集
(4)穴位注射
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 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发展起来 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 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 适应症:慢性肾病易于感冒患者。 效 果: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中医治疗
(5)药浴法: 肾衰竭水肿用利尿剂无效,而又不 能透析治疗者,以及部分透析患者有皮 肤瘙痒,可用中医“开鬼门”的药浴方 法。 常用药物:橘子叶、生姜、麻黄、 桂枝、柚子皮等透表发汗药。 方法:将药物煮开加入浴缸温浴 (38-40℃),浸浴20min左右以发汗, 使部分尿毒症毒素及多余水分随汗而出。
1、西医在处理CRF的许多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治 疗CRF进展的危险因素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改 善症状及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却不 理想 2、中医辨证施治,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和阴阳气血 的平衡,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的作用。
那么中医是怎样辩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呢?
辨证使用中药
健脾益肾 清热化湿
滋补肝肾 平息肝风
虚
标
六味地黄丸合 羚角钩藤汤加减 涤痰汤合 苏合香丸加减 实脾饮合 血府逐瘀汤加减
实
肾病及心 邪陷心包
脾肾虚衰 水瘀互结
豁痰降浊 辛温开窍
温阳利水 通络散瘀
中医辩证
2.辨证使用中成药:
1、尿毒清颗粒: 2、金水宝胶囊合 3、黄葵胶囊: 4、肾炎康复片 5、百令胶囊
少吃盐可减少体内钙流失
•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但是它却悄悄危害着人们的 健康。专家纷纷呼吁,应按WHO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日将食 盐的摄入量控制在5克。其中包括通过各种途径(酱油、咸菜、味 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 • 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这 就是说,少吃盐就等于补钙。少吃盐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也是对健康最有益的方法。 • 巧用瓶盖来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