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件人民版必修2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 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例2]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 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 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 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D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64年11月~1976年2月),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史料三:……我们提出的最大的政治任务是实施根本的经 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请分析: 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有何特点? 2.史料二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特点?其目的有哪 些? 3.史料三表明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有何特点? 结果怎样?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主题一 比较认识苏联的三次改革
史料一:苏共中央全会决定: (一)认为发展谷物业,保证到1960年全国谷物总产量每年 至少是100亿普特,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
——《关于增加畜产品生产的决议》 (根据尼·谢·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 于1955年1月31日通过)
史料二:现在,进一步改进工业工作的问题作为极其重要 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了。组织良好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社会 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威力的基础。我国整个经济的顺利发 展,苏联人民福利的提高,苏联防御力量的进一步加强都取决 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都取决于工业工作的成果。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只是军事实力 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知识点三 莫斯科落日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①内容:制定“ 加强发展战略 ”,重视科技,用经济管理 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②结果:改革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2)政治改革: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 义”。 ②倡导“民主化 ”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名师学案 新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名师学案 新人教版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材分析】二战后,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国家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开始,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戈尔巴乔夫不当的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从而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本课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介绍了赫鲁晓夫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的改革及其影响;第二目:苏联的解体,主要介绍了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以及由戈尔巴乔夫改革所引起的苏联历史上的一次军事政变——“八一九事件”,它们都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知识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1、目的:主要是针对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2、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经济改革的重点:发展重工业2、影响: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但改革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1、经济改革:①背景:苏联的经济发展面临停滞的局面②结果: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2、政治改革:①背景: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②影响: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有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四、苏联的解体(1922—1991)1、立陶宛首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0年3月2、八一九事件:①时间:1991年8月19日②目的:维护苏联本来的联盟体制③结果:失败了④影响: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3、苏联解体:1991年12月,“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浪潮及其成果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浪潮及其成果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浪潮及其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亚洲的不少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带领与迫使下,许多国家倾向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虽在短时期内达到特定目标、取得一定成就,但它们忽视了本国国情,随着国家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明显暴露出来。

在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效率底,经济效益差,人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在政治领域,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特权和专权现象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在此基础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可划分为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浪潮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这三次改革浪潮都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成就。

一、第一次改革浪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首先由南斯拉夫发起,由于南斯拉夫坚持走自我发展道路,与苏联产生矛盾,为摆脱苏联的控制,南斯拉夫进行了自治改革,扩大民主,下放权利,对高度集权的苏联体制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随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逐渐暴露出苏联体制的弊端,并先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以苏联为例,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个人崇拜之风,有利于党内的民主化。

之后他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性的改革,在外交上,他提出“和平相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意欲“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在经济上,他大力进行农业改革,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同时,他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虽扩大了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总的说来,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一些成就,但成效不大。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九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二、了解国际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了解国际金融变化的主要变现,分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对现代中国的影响➋教学重难点一、本课重点: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本课难点:国际经贸体系与国际金融的具体内容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②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一战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仅作了解)A、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技术日益复杂,投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更加集中B、内容(仅作了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工业与金融业高度融合;采取兼并或联合方式C、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不利于经济长期建康发展,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发了一战(2)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①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美国柯立芝繁荣·仅作了解)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导致产能过剩③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危机;德意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发动了二战注:罗斯福新政(仅作了解)A、时间:1933——1939年B、内容·整顿金融业(银行暂时休业整顿、美元贬值);改革农业政策(减耕减产、实行补贴)·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节劳资关系、蓝鹰运动);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立法与行政)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关注民生,注重社会福利D、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E、影响:缓解了经济危机,维护了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①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A、背景/原因·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的推动·战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B、主要内容·国内:加强国家政府经济干预(适度的通货膨胀+增加就业+社会福利+干预生产)·国际:成立国际组织经济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C、历史影响·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7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困境”(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各国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高兴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核工业、生物技术·从事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人数增加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福利国家/社会:通过财富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④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局限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并且波及范围更大注·战后主要经济危机:1973年石油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1918至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政权、余粮收集制、单纯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③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④列宁新经济政策:粮食税、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社会经济得到恢复⑤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内容:工业上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上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特点:单一公有制,排斥市场调节;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国家指令性计划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追求高速度·影响: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从小农国家变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是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深层次原因⑥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改革陷入困境)·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扩大企业自主权、打开了苏联改革闸门·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军事实力增强、后期改革停滞·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成效甚微⑦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注·苏联解体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民族矛盾尖锐、西方和平演、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匈、捷、罗、保、东德、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①战后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南斯拉夫改革(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③波兰、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民主德国经济居东欧首位)④但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⑤19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3)中华人民共和国(1)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原先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2)目标: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国有经济与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3)成就(仅作了解)①20世纪60至70年代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以色列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②海湾产油国经济起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③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022年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注:截止2022年世界GDP前20中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韩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伊朗、沙特阿拉伯(4)挑战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②殖民侵略遗留下的边界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与政局动荡(印巴战争、中东战争)③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政策失误、人口快速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4、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源)(2)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扫清障碍)(3)跨国公司迅猛发展(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前身为关贸总协定)(5)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5、补充知识:资本主义国家模式、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对比表(仅作了解)1、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1)原因:战争与经济危机的爆发(2)表现: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3)影响: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2、1947至1995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建立:1947年在美国主导下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部在瑞士日内瓦(2)宗旨;国际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减少壁垒、取消歧视待遇)(3)性质: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临时性的关于关贸的国际多边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依然以美国为主导(仅作了解)(4)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3、1995年至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1)建立: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在瑞士日内瓦(2)宗旨:建立更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互惠、非歧视性、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准入)(3)意义①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②有利于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国际贸易最新变化:贸易形式更多样、交易手段更便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1)形成背景①二战使世界金融秩序混乱,战后各国渴望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②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其余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英镑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2)正式形成: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议》(3)主要内容①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双挂钩一固定A、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B、固定各会员国与美元汇率②建立以美国为中心国际金融机构经济发展(5)走向瓦解①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②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美元与石油挂钩,建立石油美元体系注:瓦解原因(仅作了解)A、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又爆发石油危机,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B、西欧、日本的经济崛起,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C、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致命缺陷·特里芬难题2、现代国际金融新发展(1)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2)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证券与保险),不同金融机构业务界限被打破(3)电子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日益普及(自动取款机、国际信用卡支付体系联网、手机电脑)(4)现代国际金融也具有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是全球性金融危机(5)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①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②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③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➍板书设计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国家(1)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2)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3)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宏观调控、福利国家、高兴技术产业)2、社会主义国家(1)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战后苏联三次改革(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东欧剧变(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4、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期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1947至1995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1995年至今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2、现代国际金融新发展➎课后反思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

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1、背景:(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

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

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

(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苏联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苏联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概况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国家名称、欧洲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捷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
(1)政治上,实行议会制、多党制
(2)经济上,实行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3)军事上,加入北约
启示
要根据国情搞建设,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结果
(1)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政局长期保持稳定,成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2)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遭遇到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随之增长
成功原因
能够依据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史实
1968年,杜布切克领导改革,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计划下的市场经济,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未达到预期效果
(4)都最终以失败告终
苏联改革失败原因
(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2)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
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问题和矛盾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苏联改革与变化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956~1991年)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56~1964年
1964~1982年
1985~1991年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苏联经济发展历程

苏联经济发展历程

苏联经济发展历程引言苏联经济发展历程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

自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开始推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在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联的经济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以及最终的崩溃。

起源: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个新兴国家中,私有财产被废除,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苏联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即对农产品和工业品进行强制征购和分配。

然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生产力的下降和农民的不满。

1921年,在面临农民起义和经济崩溃的压力下,苏联领导人引入了新经济政策(NEP),恢复了一定程度上的市场经济,并允许私人经营。

工业化:五年计划和集体化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并开始迅速发展。

1928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旨在迅速推动工业化进程。

五年计划通过国家投资和计划经济的方式,大规模兴建工厂、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并提高工业生产能力。

同时,苏联也进行了农业的集体化。

集体化政策将农民组织成集体农庄,并实行共同耕种和分配制度。

这一政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为工业提供廉价的粮食和原材料。

然而,集体化政策引发了农民的强烈抵制和反抗。

许多农民不愿意放弃私有土地并加入集体农庄。

这导致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和饥荒,给苏联经济带来了巨大困扰。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再次实行战时经济措施。

为了支持战争努力,苏联工业迅速转向军事生产,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调整。

苏联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也取得了重要胜利,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争结束后,苏联经济迅速恢复,并在战后几十年间取得了持续增长。

苏联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并在科技、航天、军事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崩溃:计划经济的困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

计划经济缺乏市场机制和竞争力,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和生产能力下降。

苏联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进程

苏联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进程
班子,马林科夫继任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主 持党中央书记处,在领导核心中突出位置的还有 主管外交的莫洛托夫和负责保安机构的贝利亚。 由于“斯大林模式”体制缺乏民主选择机制,所 以权力的继承是通过权力斗争来完成的,这场斗 争很快就在过渡班子中展开了。 清除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后赫鲁晓夫集中掌握了苏 联的党政大权。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 革尝试 。
东欧国家走上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既有 共同的背景,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共同 的背景,它们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 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并在苏 联的支配或影响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 所谓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立新政权的 过程中,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由于 历史条件、领导人不同、对形势的评估以 及与苏联关系的演变,分别选择了不同的 道路。
?2实行新经济体制?所谓新经济体制以经济学家利别尔曼提出的用利润作为核心指标考核企业的政策建议为指导思想1962年9月9日真理报发表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的文章计划利润奖金由此引起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利别尔曼提出用利润取代产值作为企业核心指标的观点得到领导层重视1964年初政府部门就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肯定了利润指标的中心意义试图在坚持中央计划经济框架的前提下适度改变对企业管得过死的状况通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在产品的供销和人员编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自主权并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亏损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由于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而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走向自己改革的尽头,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曲折。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发展
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
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它们是: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 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 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 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 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 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 苏联决裂,退出阵营)。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2 措施农业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3 评价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2 措施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3 局限性(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苏联模式之斯大林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之斯大林经济体制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后续改革
经济体制的斯大林模式早在战后初期就应该进行改革, 但是,斯大林把 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 认为二战的胜利是这一 体制的胜利, 没有意识到应该改革, 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阻碍 着改革。 赫鲁晓夫为了推行改革, 需要对斯大林的遗产有个清楚地认识:先要站 稳脚跟, 掌握权力; 必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通过对斯大林个人崇 拜的揭露与批判, 才有可能对苏联传统模式进行批判性的认识。赫鲁晓夫 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 成为苏联第一个改 革者, 给苏联历史留下了谁也不能抹杀的深深的印痕。 “如果说赫鲁晓夫只反斯大林不反斯大林主义, 那么, 勃列日涅夫既不 反对斯大林又不反对斯大林主义。”——陆南泉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 首先从经济领域着手改革的。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 导向的改革, 但是, 经济改革成了政治斗争的“人质”, 从1990 年底到1991 年底 苏 联剧变, 经济改革停滞并最后夭折, 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开始 的。
该时期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探讨,是 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规律性和苏维埃俄国具体历史条件为 依据的,解决了俄国从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系列问题,如 道路、步骤、方式和政策等。 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列宁在新经济 政策中关于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 制作用发展问题的阐述,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一、布哈林方案 布哈林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看法是: 俄国因其落后因此要走 一条迂回曲折、和平进化、民主法制和漫长渐进之路。 布哈林认为, 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形式”, 而要经历 一 个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 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还存在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还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还存在改造农 民的任务。 • 1、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 2、利用市场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 3、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必修二10.26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原卷版)

必修二10.26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原卷版)

第26讲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真题速递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

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3.(2018·江苏高考·18)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4.(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5.(2018·海南高考·1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

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B.越南战争爆发C.苏共“二十大”召开D.朝鲜战争停战6.(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战后苏联错失三次改革机遇的启示

战后苏联错失三次改革机遇的启示

战后苏联领导人错失改革机遇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上春山 2012211665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提得最多的是改革,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也是改革。

古语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原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前苏联,由于错失三次改革机遇,最终走向瓦解。

那么,以史为鉴,能够给我们怎样的提醒和警示呢?领导者是一个集体、组织内部的核心,也是最终的决策者。

可以说领导者的能力的大小关系着这个集体、组织取得成就的高低。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固然正确,但每一段伟大的历史肯定有一位伟大的领导人物。

纵观世界各国的历史,每一个国家的历史上都有名垂青史的领导人物,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优秀的领导人物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伟大的领导者对于国家社会的巨大贡献。

但同时一个愚蠢的领导人也可能会断送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甚至是使得整个国家民族倒退。

所以有时候,一个国家政府,怕的不是贪官,而是庸才为官。

如果发现贪官,可以立即除去官职,但如果是一个庸官,为官几十年却毫无作为,即使不贪却没法促进一个国家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而战后苏联之所以错失改革良机也与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战后苏联第一位领导人,斯大林。

斯大林高度集权化,并实行终身制,还搞个人崇拜,这使得苏联民主直接倒退。

同时,这也蒙蔽了斯大林的双眼,无法看清当时的国际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在其执政晚期,强烈阻挠国内改革,惩治主张改革的政府官员。

其次,后面两位主要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由于受斯大林体制的固话和影响,对于改革两位领导人也是毫无作为。

赫鲁晓夫急躁冒进,改革措施错综复杂不成体系,其改革不仅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反而更加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

而勃列日涅夫缺乏果断决策的勇气,对斯大林体制缝缝补补,没有进行彻底全面的改革,其执政期间没有多大建树。

最后,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的中间时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老人政治”现象,连续几届领导人都是高龄政治家,并且卧病在床。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

浅谈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与改革(1952-1990)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①在经济体制方面,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价值规律,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在政治体制方面,在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后来发展到极端则是个人崇拜的盛行与肃反运动的发生。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

斯大林留给苏联的也是一个问题成堆的、病态的社会。

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

而戈尔巴乔夫最后的一剂“猛药”,最终导致苏联分崩离析。

一、斯大林晚年至马林柯夫执政时期(1952-1955):改革之风拂起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国际环境、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等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对苏联在短时间内赶超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保证工业化的实现以及卫国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并非完美,例如,这种模式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精打细算,提高经济效益等等。

这些弊病,其实苏联早在战前就已经发觉,并酝酿进行改革。

但由于战争的到来,这种酝酿被暂时搁置。

战后初期,由于忙于国民经济恢复,也无暇顾及到此。

但是,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随着卫国战争的结束愈来愈突出的事实却是无法抹煞的。

1952年2月1日,斯大林写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②,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经济建设问题,对计划经济、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等问题都作了研究。

这表明,斯大林在其生前已经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某些问题。

在这本书中,斯大林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着矛盾。

斯大林突破了过去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消灭商品生产的旧观念。

(完整版)战后苏联历任总统采取的对外政策

(完整版)战后苏联历任总统采取的对外政策

战后苏联历任总统采取的对外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1.主张把战时同盟延续到战后,继续维持大国合作2.在东欧和周边地区建立保卫苏联的安全屏障,建立卫星国3.要求严惩德日,使之不能东山再起4.为裁军开展广泛斗争5.承认中国革命的胜利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外交总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1.提出的背景:(1)国内:谋求进行政治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2)国际:①美苏冷战关系紧张②核武器的出现③民族独立运动持续高涨④美苏出现一系列问题2.和平共处外交思想(1) 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当代国际社会生活得最高原则(2) 首次表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不要把和平共处政策作为国际阶级斗争的特殊手段的思想(3) 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唯一出路(4) 相互让步,超越意识形态是和平共处的首要条件(5) 以和平共处促进和平过渡3. 对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评价(1)积极方面:①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②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③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的客观现实④核武器对战争的制约(2)不足一面:①片面强调了和平共处为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②要求其它一些国家牺牲本国利益,服从美苏合作,是严重的大国主义③在推行和平共处政策的同时,大搞冒险主义4.赫鲁晓夫对外政策的实施(1) 解冻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和解的道路(2) 纠正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错误,调整改善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3)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手段,大力向第三世界渗透勃列日涅夫1.勃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第一阶段:1964-1968 酝酿阶段第二阶段:1968-1975 形成与定型阶段第三阶段:1975-1979 实施攻势战略阶段第四阶段:1979-1982 实施收缩阶段2.勃对外战略形成的条件(1) 苏联实力增强,经济上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军事上取得了与美国战略平衡(2) 美国由于越战的影响,经济危机的打击,实力相对下降(3) 在战略上,西方国家出现了妥协退让的绥靖主义思潮3.勃对外战略支柱(1)军事战略:①军事战略思想的调整②大力发展核力量③进攻性军事部署(2)缓和战略:主张实施美苏缓和目的:①争取时间,扩充实力②从西方谋取经济实惠③削弱西方防务意志④掩护向第三世界扩张(3)蚕食战略:主要针对第三世界目的:①谋取战略立足点②攫取战略资源,战略要道③消除西方在第三世界的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改革背景:(1)国内因素:①经济停滞②政治僵化③人民群众不满(2) 国际因素:①美国的反击②国际环境恶化2.戈的政治改革:第一阶段:1985年4月-1988年初改革的目标:完善社会主义①社会主义人民自治②公开性③更新干部制度④坚持党的领导第二阶段:1988年-1991年改革的目标:彻底更新社会主义,提出“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口号①放弃党的领导“一切权利归苏维埃”②修改宪法③实行总统制3.戈的经济改革:(1) 1985年-1989年的改革措施:①主张多种所有制并存②引进市场机制③改革经济管理体制(2) 1989年以后①实行私有制②完全的市场经济。

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
1985年苏联人均 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 美元, 年苏联人均 为 美元 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 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20世纪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 20世纪年代中期,苏联出现社会动 荡,经济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经济改革 用经济管理的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实际 上承认市场对经济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个体劳动和合作者发展起 来; 企业实现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一些集体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 庭农场;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
项目 年份
1968
美国
1054 1054 656 656 545 432 4300 11000 350 210 8500 10500 5100 4500 360 172
苏联
858 1400 121 1015 155 135 1300 4500 340 440 32400 50000 4000 4600 320 240
洲际导弹
8
战略轰炸机
1978 1968
核弹头
1978 1968
现役武装部队
1978 1968
坦克
1978 1968
战术飞机
1978 1968
水面战舰
1978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 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俄国“三夫”改革

俄国“三夫”改革

二战后苏联三“夫”改革山东陈伟一、“蛮”干的赫鲁晓夫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农业歉收、工业效率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了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同年,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赫鲁晓夫成为了苏共总书记,揭开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序幕。

他针对当时严峻的农业形势,选择农业作为突破口:用收购制替代农产品交售制;鼓励集体农庄员工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实行大规模的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产品卖给集体农庄等措施.经过初步的改革,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1955年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

1956—1960年,同期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这来之不易的转机助长了赫鲁晓夫的冒进思想,他曾提出要在几年内赶上美国人均畜产品产量这一不现实的目标。

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强求各地扩种玉米,乱指挥、高指标,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的气候恶劣的影响,1963年农业再度出现了危机,1964年不得不向外国进口粮食.同时,赫鲁晓夫还对工业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企业,尝试实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但企业未能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二、“重”干的勃列日涅夫由于赫鲁晓夫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束缚,1964年以失败黯然下台。

1966年勃列日涅夫上台,拉开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序幕。

为了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混乱,他继续进行农业改革。

在农业方面:①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赫鲁晓夫时期把地区党委划分为主管工业的工业党委和主管农业的农业党委,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勃列日涅夫又重新合并为统一的州和边疆区党委会,把原来下放给地方党委的权力重新划集体农庄、国营农场。

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一定5年不变。

从1965年至1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7次,价格指数提高60%以上.③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五苏联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一、单项选择:
1.斯大林去世后,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党和 国家领导人的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首先形成冲击 的是( A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东欧剧变
八一九事件
1、时间:1991年8月19日 2、目的:使国家结束分裂,摆脱危机。 3、结果:失败。 4、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 和能力,俄罗斯领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 裂进一步加快。实际上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 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独联体”徽标
“独立国家联合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独联体”)
分离趋势加剧,最终导致苏联 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 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 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
排队抢购食品
三、苏联解体
1、“8.19”事件
1991年8月19日,副总统亚纳耶夫(中)宣布 正在休假的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 责,由他本人代行总统权力。
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拉夫丘克、 白俄罗斯舒什克维奇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乔治· 赫伯 特· 沃克· 布什(“老布什” 1989年至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 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 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
点评: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虽然在某种程 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突破,政策的调整 和改革措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 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执政后期急噪冒进,又提出一些不切 实际的目标与口号;同时重蹈斯大林的覆辙,制造对赫鲁 晓夫的个人崇拜;再加上搞大国霸权主义等外交政策的失 误,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不满。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 “自愿退休”,苏联历史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简称为USS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苏联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这一事件标志着俄国帝国主义的结束,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 建立苏维埃政权(1917-1922)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苏维埃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土地国有化、工业国有化以及对工人和农民的权益保护。

2. 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1928)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苏联经济在十月革命后陷入困境。

为了恢复经济,列宁推行了新经济政策(NEP),允许私人经济活动的存在。

这一政策为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空间,但也引发了党内的争议。

3. 工业化和集体化(1928-1941)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计划。

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农业合作社的建立,苏联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民反抗集体化和工业发展不平衡等。

4.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1年,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入侵,但苏联坚决抵抗,并最终在1945年战胜了纳粹德国。

这场战争对苏联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但也展示了苏联军队的实力和人民的团结。

5. 后战时重建与冷战(1945-1953)战后,苏联面临着废墟和经济重建的任务。

同时,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苏联在这一时期继续推进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6. 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他试图通过“去斯大林化”和提出“和平共处”的理念来改善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然而,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并不完全成功,他在1964年被赶下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2 措施
农业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牺畜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尝试推选“物质利益原则”
3 评价
①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一定程度上冲
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修修补补。

③提出“20内建成社会主义”的目标,脱离了实际。

④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

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 措施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3 局限性
(1)错误认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停滞不前。

(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带来负面影响。

4.失败: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启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比较
相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④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不同: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入手;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借鉴: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的精神;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
●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不能背离方向;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