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及解析
课时作业29: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步步高)
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精练(2020·河北衡中调研)下图是“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率比较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城市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率高的国家经济一定发达B.城市化率高的国家老龄人口数量多C.城市化率高的国家环境污染严重D.城市化率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2.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①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增加就业机会②可以带动乡村的发展,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③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④有利于城乡之间交流,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根廷的城市化率较高,但是为发展中国家,并且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因此并没有出现老龄人口数量多的情况,老龄人口数量多出现在发达国家。
城市化率高的国家环境污染不一定严重,如荷兰。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城市化率高的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选D。
第2题,城市化促使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增加就业机会,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因此能够带动乡村的发展,促使产业由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同时城市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但是不一定会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有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交通通达度提高,人口迁移有利于城乡之间交流,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①②④正确,选C。
(2020·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陕西西咸新区城市车行道路略高于其两侧绿化带,道路两侧每隔几米设有一处排放口,路面积水通过排放口流入绿化带,排放口处有较大鹅卵石。
7月24日晚,西咸新区新城出现短时暴雨,两小时内雨量接近40毫米,但雨后路面无积水、内涝等景象出现。
下图示意陕西西咸新区道路与路边绿化带景观。
据此完成3~5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 )A、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B、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C、城市现代文明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D、城市居民十分向往乡村生活2、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B、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C、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D、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3、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4、读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B、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C、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D、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二、综合题5、读图甲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与图乙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城市市区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酸雨(2)为避免该问题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6、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2)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7、读上海各圈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及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城市化建设,路面硬化,地下径流减少,说明下渗水量减少,所以地下水位下降,A错。
地面径流增大,说明汇集速度加快,B错。
图中植被真坏,蒸发量减少,C 错。
地表径流量增大,所以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对。
【2】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答案】D【解析】读右图,②的洪峰水位较低,是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A错。
读左图,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比地表径流量变化小,B错。
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增加,C错。
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D对。
【考点】城市化过程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
例如城市化的进行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
学者在对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图中曲线表示径流量)。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和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仔细读图,图中曲线表示径流量,相同的径流量下,选择图中的等径流量曲线,对比横坐标与总坐标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①对。
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选某一城市化程度的横坐标做垂线与纵坐标平行(尽可能多穿过几条等径流量线),然后分析可知,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小,②错。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38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38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过程线,①曲线洪峰出现最早最高,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③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最低,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D.完善排水系统【答案】BD【解析】防治城市内涝,就是加快城市内地表水快速顺利流出城市,结合选项可知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满足要求。
(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图5 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 月地表平均气温图,读图,回答3、4题。
高N低0 10km1982 年2004 年3.该城区地表温度的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时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一般地,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表温度的高低变化与地表高低起伏应该是负相关关系,显然选项A 错误。
既然是气候变暖的影响,那么该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变化都应该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不应该高低不一,显然选项B 是错误的。
有1982 年到2004 年的该市7 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市7 月均温最低地区几乎没有变化,这只能说明这两个地区是河流,或者说是城市绿地,显然选项C 正确。
城市因看密集、工业发达、交通工具等的尾气排放量大、以及家庭炉灶等生活废气的排放等原因导致市区的气温升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风由高空吹向市郊,而近地面风则由市郊吹向市区,显然选项D 错误。
4.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 年到2004 年该城区A.建筑物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增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生态环境。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6 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22版: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步步高)
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1)植被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城市中心“岛屿”效应热岛效应城市市区气温经常比郊区高雨岛效应市区降水比郊区偏多。
原因:市区温度高,盛行上升气流;市区凝结核多湿岛效应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浑浊岛效应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4.改善措施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等。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利影响要素成因应对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有利影响要素影响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引农村剩余人口。
高三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城市海拔高度变化图,据此回答小题。
【1】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A.所有城市平均海拔都在200米以下B.各时期新创城市海拔都高于原有城市C.城市开发总体呈现由低到高的开发时序D.新创城市与所有城市平均海拔的变化趋势一致【答案】C【解析】读图,横轴表示朝代,纵轴表示海拔。
根据图中数值判断,有些城市海拔大于200米,A错。
在秦代和西汉,新创城市海拔与原有城市相同,B错。
城市开发总体呈现由低到高的开发时序,C对。
新创城市变化起伏较大,与所有城市平均海拔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D错。
【2】三峡地区的这种城市开发时序导致的后果可能是A.土壤盐碱化B.酸雨严重C.水土流失加剧D.热岛效应加强【答案】C【解析】图中反映的是三峡地区城市开发的海拔高度的变化,高海拔区的城市开发,破坏植被,可能导致水土流失,C对。
植被破坏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酸雨严重等问题,热岛效应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与海拔升高关系不大,D错。
【考点】读图能力考查,城市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的人群,不可能居住城市的高级住宅区,A错。
“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大部分是迫于就业或住房压力做此选择,B错。
“钟摆族”大多乘座公交车或火车上下班,C错。
“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D对。
【2】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C.优化配置道路资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答案】C【解析】“钟摆族”的出现,导致上班、下班时,上行、下行车流量的差异巨大,设置“潮汐车道”,主要是可能优化配置道路资源,使交通更通畅,C对。
高三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读题可知: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这是地区城市郊区化的过程,与外来人口控制,逆城市化无关,其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其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故A正确。
【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答案】B【解析】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改变了地表状况、径流、下渗、蒸发等环境受到一定的改变),故B正确。
这与主导风向改变无关;城市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城市热岛会明显减弱。
【考点】主要考察城市化知识的应用。
2.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以来我国连续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抑制房价的增长。
读我国某大城市房价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
【1】关于M、N两处房价的高低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M处房价偏高,交通通达度好B.N处房价偏低,交通通达度差C.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D.N处房价偏低,地势较低【答案】C【解析】两地都位于3 000元等房价线的外侧,但M处依山傍湖景色优美,远离铁路噪音,房价较高。
【2】某大型化工企业有意到该城市建设分厂,其选址合理的是 ( )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化工厂容易造成水污染,③位于河流的下游,远离市中心,地价较低,靠近铁路和河流,水陆交通便利。
3.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监测并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RS和GPS B.RS和GISC.GIS和RS D.GPS和GIS【答案】B【解析】要监测并估算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的变化,就得先获取各年的土地利用信息,这要用到RS,然后进行分析、管理、计算等,这要用到GIS。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Ⅱ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城市化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其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A. 地下水位下降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热岛效应加剧D. 洪涝灾害频率增加2、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减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下哪一项措施最有效?A. 扩大工业区规模B. 提高建筑物密度C.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D. 加快道路建设3、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热岛效应B. 城市内涝C. 植被减少D. 城市交通拥堵4、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A. 建设城市绿地B.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C. 建设城市地下管网D. 大规模拆除城市老旧小区5、城市化过程中,下列哪一种现象最可能引起城市热岛效应?A、①城市绿地面积增加B、②建筑密度增加,绿地面积减少C、③工业区外迁到城市边缘D、④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6、城市化导致的排水系统压力增加,对地理环境产生的问题主要是?A、①造成水资源浪费B、②导致城市内涝频发C、③增加土地肥力D、④减少空气污染7、以下哪种现象在城市化过程中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A. 工业污染B. 交通拥堵C. 绿化面积的减少D. 城市 TypeError8、下列哪些措施不是减缓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正确方法?()A. 建设碳中和城市B.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 扩大城市绿化面积D. 提高城市建筑密度9、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项现象不属于对地理环境的有害影响?A. 水资源污染B. 土地荒漠化C. 大气污染D. 生物多样性减少 10、在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 提高建筑密度C. 减少城市道路面积D. 扩大城市排水系统11、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地表水渗透率提高C. 地下水污染加剧D. 森林覆盖率上升12、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下列措施中效果较为直接的是:A. 加大公共交通投资力度B. 提高私家车购置税C. 扩建城市道路网络D. 实施限行措施1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益影响?A、城市绿化面积增加,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B、城市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C、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D、城市化推动了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居民生活1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A、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导致城市气候恶化B、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居民出行C、城市土地过度开发,导致耕地面积减少D、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15、城市化的进程中,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水资源污染加剧?A、绿地面积增加B、工业废水排放增多C、农业灌溉效率提高D、居民使用节水器具增多16、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大量使用了什么?A、种植植物B、硬化地面C、公园绿地D、湿地保护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些现象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A.抑制私人出租车B.优先发展公交车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D.减少就业压力【答案】C【解析】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即限制部分车辆进入市区,主要目的是减少市区的车辆,缓解市区交通拥挤状况。
【考点】城市化环境问题2.(13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3分)(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4分)(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年份(年)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3分)(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3分)【答案】(1)A>B>C(1分) A地位于市中心(1分),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
(1分)(2)D地(1分)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交通比较便利。
(3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1分)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1分)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1分)(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3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A位于市中心,有高速公路相连接,交通便利,地租较高;B位于近郊区,火车站附近,地租次之;C位于远郊区,地租最低。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首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于2010年9月28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主题为“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生态城市是目前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太差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答案】B【解析】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和城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差,不一定会使城市环境恶化,A和C错;城市环境虽然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但也是自净能力最差的地方,D错;只有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才是目前城市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
【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绿地是生态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功能区(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65%)。
【3】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答案】A【解析】本题可以从减少污染,使空气更清新的合理措施来分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分散城市职能,这些措施都可以。
而城市化进程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应大力控制,城市用地分散布置比集中布置空气更清新。
综上所述,A项正确。
【考点】城市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判断;建设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新疆阿拉尔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
阿拉尔在维吾尔语里是“绿色岛屿”的意思。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分钟小练 含答案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像粮食、石油等商品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
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美元。
专家评价,这一举措是“用最小的代价减少最多的污染物”的有益探索。
据此回答1~2题。
1.在上述四省三市中,目前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A.山东、河南B.江苏、山东C.江苏、天津D.上海、柳州2.所谓“排放权交易机制”是指在政府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最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
这种做法可能使()。
A.当地的环境质量保持不变B.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C.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D.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解析第1题,我国的重酸雨区有三大片,一是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一是在珠江三角洲,一是在长江三角洲。
第2题,本题重在对“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理解。
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污染物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这种做法由于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限定,所以不会使当地的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答案 1.D 2.C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像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4.北京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绿色面积扩大B.城市居民住房得到改善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5.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可行措施有()。
①扩大绿化地面积②完善城市道路网③提倡坐出租车④加强城市管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读图例可知,1991年与2000年的最主要变化是城区范围扩大了,即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第4题,城市化过程会使城市绿地面积减少,住房困难,交通拥挤,但文物古迹不可能普遍受到破坏。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禁止大货车进入市中心B.加强对城市交通的管制C.把大树大规模移进城市D.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答案】C【解析】大货车进入市中心,会造成交通拥堵,应限制;加强城市交通管制,有利于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提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但把大树大规模移进城市,一是不容易成活,二是破坏原生态环境,不适合城市发展;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能有效减少城市中心拥堵。
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城市环境问题。
2.回答下列各题【1】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A.农业人口比重下降B.绿地面积减少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D.经济发展趋缓【答案】A【解析】城市化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必然会引起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2】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C.城市规模无限扩大一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D.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答案】C【解析】发展私人小汽车会加重交通拥挤,A错误。
市中心地价昂贵,不应该发展住宅区,B错误。
环境污染严重不能以限制重工业发展为代价,应该合理发展, D错误。
建设卫星城是解决城市规模过大的重要方式。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城市建设后:①蒸发量减少;②地下径流减少;③地面径流增加。
从城市建设前后的数据对比可知,地下径流减少了18%,蒸发量减少了15%,地面径流却增加了33%,故降水后,大量雨水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正确答案选D。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径流增多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C【解析】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面径流增加。
(完整版)地理高频考点36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及解析
地理高频考点36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B.加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右图示意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信息表明()A.1995年以前,我国城市化稳步发展B.1965~1975年,我国城市化与世界同步发展C.1975~199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D.199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相适应4.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我国目前()A.城市化仍处于初期阶段B.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快速发展D.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
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6.图乙显示,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
读下图完成7~8题。
7.2010年世界的城市化水平约为()A.50% B.20%C.80% D.90%8.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甚至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
高一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1.下面漫画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湿地面积B.大量排放污水C.过度开采地下水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圣诞老人划船送礼是因为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造成的。
【考点】全球环境问题2.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答案】D【解析】直接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城市化导致了地面径流的下渗减少,故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城市化使水泥、沥青路面大面积的取代了植被地,故使地面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B错误;图示反映蒸发量减少,C错误;根据图示由于城市化之后,下渗减少,蒸发减少,故使地面径流增加,则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正确。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答案】C【解析】由于城市化使水泥、沥青路面大面积取代了植被地,故使下渗减少,故地面径流速度加快、流量加大。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直接根据图示内容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城市化前后的地面状况的改变对下渗、蒸发等因素的影响。
3.读图“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问题。
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1】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A.30千米/小时B.35千米/小时C.40千米/小时D.45千米/小时【答案】B【解析】利用图示车速35KM/小时,公共汽车和货车产生的NO的排放量都较低。
x的叙述,正确的是( )【2】关于大气污染物NOx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B.能引发温室效应C.产生酸雨危害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答案】C【解析】NO的排放属于酸性气体,故容易产生酸雨危害。
x4.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临沭质检]下图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雨水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墨尔本市采用这种雨水处理系统后,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表现在()A.地表径流增加B.大气降水减少C.水分蒸发减少D.地表水下渗增加答案:D解析:透水性人行道增加了雨水下渗,D项正确;雨水下渗增多,以及雨水蓄水池的建设使地表径流减少,A项错误;城市下渗水量增多,以及蓄水面积的增大会使水分蒸发增多,C项错误;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或者是水分蒸发增多导致大气降水增加,B项错误。
2.图中雨水处理系统中,对雨水净化效果最好的是()A.雨水花园B.透水性人行道C.绿地D.屋面答案:A解析:净化是湿地的基本功能,图中雨水处理系统中,对雨水净化效果最好的是雨水花园,透水性人行道及屋面只是汇流雨水增加下渗,相比雨水花园,绿地的净化功能弱些。
故A项正确。
3.这种雨水处理系统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A.气温日较差增大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C.地表径流汇聚速度加快D.城市内涝现象消失答案:B解析:这种雨水处理系统可使气温日较差减小,A项错误;使城市热岛效应减弱,B项正确;地表径流汇聚速度减慢,C项错误;可缓解城市内涝,不能使城市内涝消失,D项错误。
[2024·重庆九龙坡二模]邻里中心又称街坊中心,不同于大型购物中心,也不同于零散商铺,可为居民高效提供“一站式”服务,步行不超过15分钟即可到达。
邻里中心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成为城市土地科学规划和集约利用的新型案例。
读某城市社区邻里中心分布图(下图),完成4~6题。
4.影响图中邻里中心数量和服务半径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等级高低B.地块人口密度C.距市中心远近D.城市路网规划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邻里中心是集合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主要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以内可达,与大型商业区不同,邻里中心主要穿插布局在居住区内,居民区人口密度大,相同面积区域内的邻里中心数量越多,每个邻里中心服务半径越小,B正确;顾客以步行到达为主,因此城市等级高低、距市中心远近、城市路网规划对其服务范围影响不大,A、C、D错误。
高三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
高三地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1.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最可能原因是A.年降水量增大B.排水设施落后C.台风灾害频繁D.城市人口增加【答案】B【解析】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频繁发生城市内涝,最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面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排水设施落后导致的。
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排除A;台风影响的主要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排除C;城市人口的增加不能直接导致城市内涝,排除D。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2011年7月3日下午3点开始,2011年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成都,连续3个多小时的强降雨,造成了成都市内交通局部瘫痪。
这场暴雨,让成都成为泽国,城区内上百处低洼之处,积水至人膝部,达半米之深,到处可见有汽车泡在水里无法走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表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降水过后,自然状态的洪水汇集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面阻力作用、下渗,降雨后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洪水,洪水最高水位时间滞后降雨量最大时间,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最大值也应该滞后降雨量最大时间,城市化后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面阻力减小,洪水汇集时间缩短,汇集的水量增大,所以城市化后,洪水水量最大值及其出现时间都要比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洪水量大,出现的时间早,修建水库后,由于水库可以对径流起到调节作用,所以修建水库后洪水最大值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要比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洪水量小,出现的时间晚,根据以上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对应的曲线是①,故答案选A。
【2】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下图),造成此次成都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异常导致环节a增强②热岛效应导致b环节增强③排水设施不足导致c环节受阻④地面硬化导致d环节增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此次成都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暴雨,二是城市化对地表径流汇集过程的影响,对照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可以得出造成此次成都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异常导致环节a(暴雨)增强,加之④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导致d(地表径流)环节增强,洪水水位迅速上涨,河道排水能力较差,而形成城市内涝,故答案选D。
高中地理精品试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及其影响(一)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3.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如表所示,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年份就业人口(百万人)城镇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千亿美元)产值比重(%)就业人口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82879653857122860 20183181142386052575①第一产业产值上升②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③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④大量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 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5.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6.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基本农田建设②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③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④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D、因用地紧张导致大面积围湖造田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城市化。
珠三角地区的基塘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利用低洼地开辟鱼塘,使湿地增加。
故D项说法错误。
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
城市化由于改变了地面状况,故使下渗减少,则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减少。
故D项正确。
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工业生产大量排放废弃物。
4.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
A、林区
B、牧区
C、乡村
D、城市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5.要减少城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
城市地表径流远远多于郊区,部分径流不能变为地下径流,因此为了减少城市内涝,可推广使用渗水砖。
6.解决示城市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
解决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差的有效措施就是分散措施职能,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
7.目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工具等因素人为释放大量的热量,市区温带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选择C项。
8.在英国各城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
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
伦敦形成雾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严重,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9.城市化速度过快给“长三角”带来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居住条件差
D、环境污染加剧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
A项荒漠化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区为湿润地区。
B项本区为平原地区,水土流失少。
C项随着城市化过程,本区的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D项因大量工业的发展,导致本区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