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要求与说明
国有事、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填报注意事项

国有事、企业单位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审核要求一、报表上报说明各单位向市人事局报送汇总表,材料包括:一份完整的报表(有负责人签名及单位盖章)、电子上报数据及有关文字说明。
二、上报的时间:工资统计、国有事企业人才资源统计必须在2010年1月29日前完成,并报送市人事局计划培训科。
三、填报审核要求1. 今年统计是按岗位统计,凡是经单位人事部门办理了聘用、任用手续的,都要作为统计对象。
2.挂职锻炼的人员,如果人事、工资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的,由原派出单位统。
3.已经办理离岗退养的人员都不能作为在职人员统计,同时也不作为退休人员统计,待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当年起才能按“退休”统计在内。
4.学历、学位以教育行政部门认可或者组织部进行学历、学位清理后认定的学历、学位统计。
5. 填报时市直单位行政区域层次选“地(市、州、盟)”。
事业套表第一表: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1.该表填报范围是事业单位的全部人员,包括工人和临时工,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
2.本单位编制总数:不限编制数(例如医院)的单位按现在实有的正式人数来算。
3.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纳入岗位管理的所有人员,不仅指在编人员。
事业第二表、企业第一表:增加、减少情况统计1.上年末总数(包括各层次)要照抄上一年度报表的年底实数。
由于今年国有企业表和集体企业表合并成公有经济企业表,今年公有企业表的上年总数相当于去年国有企业表+集体企业表的总人数。
2. 年度内有人员既作增加,又作减少的两项都要统(如:某人员3月份调入单位,但12月份的时候辞职了,该名人员既要在增加那里反映,同时又要在减少反映);3.“调入”、“调出”列指从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调入或调出,如从非国有企事业单位调入或调出的不算;4.“其他”列出现数字的要作文字说明,如果因为单位改制出现转入或转出人员的,也填入“其他”列,同时作文字说明并附送有关文件复印件。
事业套表第三表、企业套表第二表:管理人才基本情况事业单位填报该表时要注意是按每个人对应的级别填,而不是按单位级别填。
20xx年党内统计年报表报送要求及具体内容讲解

20xx年党内统计年报表报送要求及具体内容讲解一、关于上报时间20XX年12月30日前:各单位上报党统报表。
二、关于年报表的封面1.必须加盖上报单位的公章。
2.上报单位负责人必须签字。
3.填表人必须签字。
4.必须填写“报出时间”。
5.必须填写“联系电话”。
三、关于年报表审核的原则要求1.各单位报表,凡“其他”栏有数据,要认真审核并上报说明。
2.各表各栏数据比上年同期相应栏数据变化异常的要认真审核并上报说明。
四、审核过程还要严防出现以下问题1.说明模板要求附说明而未加以说明的。
2.报表说明不合理的。
3.说明模板要求附名单而未附名单的。
4.名单情况与报表数据不相符的。
5.报表说明或名单首次核实有误,二次核实后再次修改的。
五、报表具体内容讲解第一表两年党员数综合比较一、与去年报表变化情况分别在‚发展党员‛‚恢复党籍‛增加‚重新入党‛‚停止党籍后恢复党籍‛两个统计子项。
二、需要注意的指标解释‚重新入党‛和‚恢复党籍‛的区别。
‚重新入党‛系指本年办理重新入党手续的党员,包括开除党籍后的重新入党、劝退或除名后的重新入党、停止党籍后的重新入党。
‚恢复党籍‛系指本年办理恢复党籍手续的党员,包括对停止党籍的恢复党籍和错误开除党籍的恢复党籍。
《关于做好留学回国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工作的意见》规定, ‚取得外国长期居住权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曾有党员身份的留学回国人员,本人要求恢复党籍和恢复组织生活的,按照出国期间未能与党组织保持联系的留学回国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的工作程序,由党的基层委员会审查,报县或相当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批准,可以恢复党籍和恢复组织生活。
加入过外国国籍、经批准恢复国国籍的曾有党员身份的留学回国人员,原则上不能恢复党籍,回国后表现好、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重新入党。
‛三、常见错误1、漏统省级汇总单位内部的整建制转入转出。
整建制转入转出统计的不只是省级汇总单位间的整建制转入转出,还包括单位内部,如市级、县级之间的整建制转入转出。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8年人事人才工资统计工作的通知

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8年人事人才工资统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9.01.09•【字号】吉组通字〔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8年人事人才工资统计工作的通知吉组通字〔2019〕3号各市、州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白山开发区工委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扩权强县试点市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人事(干部)处: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组厅字〔2018〕57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69号)的要求,为做好2018年人事人才工资统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次统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事业单位人员统计”、“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统计”三套报表。
报表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69号)规定的表式。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工作,按照中组部和人社部最新要求,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展。
各地在本轮机构改革完成前,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填报、汇总本地区工资统计工作的分工。
三、各地、各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把督促指导贯穿工作全过程。
严格按照统计报表填报说明、指标解释及审核要点的要求,认真布置,如实填报,严格审核。
确保填报、汇总和报送工作各环节按时完成。
如发现不进行审核,或存在数据虚报、假报、迟报、漏报,影响全省数据真实性和上报时间的,按照《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的规定》将逐级追究所在单位和相关人员责任。
人才统计报表及其指标解释

人才统计报表及其指标解释第一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统计表一、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本表统计国有、集体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有职称的工人)。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原则上由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
2、对管理人员的统计,原则上按职务进行划分,‚就高不就低”。
在两个及以上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兼任职务的人员,原则上由工资关系所在单位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其他兼职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
3、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4、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5、按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进行统计解释。
三、报告期表中存量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的12月31日。
人员的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1、各事业单位法人单位填报本表。
2、各填表单位在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基层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基层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五、主要指标解释●第一表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1、隶属部门:指本单位隶属于哪一类工作部门,为3位数字,按单位的工作业务分类。
代码中未列出的部门可填写业务相近的部门代码。
合署办公或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机构,以业务为主的一方机构进行填报。
2、登记注册类型:事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按其主要经费来源和管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比照《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确定。
●第二表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基本情况本表统计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1、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指在中国境内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士(下表同)。
人社统计报表

报表目录注:第一列的表号中均省略“人社统”三字。
如,“GS01号”的全表号为“人社统GS01号”。
(一)综合统计报表部分一、报表目录二、调查表式劳动力供给情况表号:人社统GS1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共财政补助就业和社会保险情况表号:人社统GS2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万元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三、主要指标解释(一) 人社统GS1号表1. 表中各类“招生”、“毕业生”人数均指全日制学生,均按学校所在地进行属地统计。
2.下岗失业人员:指年初结转和本年新增的下岗失业人员之和。
(二) 人社统GS2号表公共财政补助就业和社会保险情况表中均按财政直接补助项目的资金填写。
其中,财政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的为就业专项补助;财政专项资金直接用于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资金直接拨入社会保险基金账户),按险种计入社会保险基金补助。
财政补助按直接目的填写,不能重复计算。
如: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扶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就业困难人员补贴社会保险费的部分,其直接目的是就业,计入就业专项补助,而不计入社会保险基金补助。
四、附录及逻辑关系式附录:人社统GS2号表1.此表不包括由民政部门支付离退休费的人数和保险福利费用。
2.计量单位千元后不保留小数。
逻辑关系式:(一) 人社统GS1号表甲栏: (1)=(2)+(15)+(18),(2)=(3)-(10),(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二) 人社统GS2号表甲栏:(1)=(2)+(12),(2)=(3)+(5)+(8)+(9)+(10)+(11),(3)≥(4),(5)=(6)+(7)乙栏:(1)=(2)+(3),(3)=(4)+(5)+(6),(7)=(8)+(9),(9)=(10)+(11)+(12)(七)公有经济企业人才统计部分一、报表目录二、调查表式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增加、减少情况表号:人社统PM1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各类型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2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续表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分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3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4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续表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5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分行业情况表号:人社统PM6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 年11月续表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分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表号:人社统PM7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续表年龄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情况表号:人社统PM8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续表专业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工人分行业情况表号:人社统PM9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续表2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工勤技能人员分地区情况(中央单位填报)表号:人社统PM10号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2]118号有效期至:2014年11月填报单位:年单位:人一、经营管理人才总数单位负责人签章:处(科)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报出日期:年月日三、主要指标解释(一)人社统PM1号表1.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公务员表及企事业单位人才表的简要说明

公务员表及企事业单位人才表的简要说明公务员表及企事业单位人才表的简要说明各种报表及花名册各县各单位于2010年元月20日前交到州人事局花名册今年在填各项报表同时我们还要求各单位报工作人员花名册,内容涉及各单位在职在岗的所有人员。
请各单位到我们的网站上下载,花名册的内容大家认真填写,表格中不能增加或者减少我们设定好的栏目,否则我们不好进行汇总处理,交花名册时需要手工表一份,加盖单位公盖,电子表一份,另需交花名册上所列人员的电子照片,照片对背景无要求,红底白底或者其他底都行,内容为正常的证件照,电子照片名称取为该人姓名,必须与花名册上所列姓名一致,各县的花名册和照片不用汇总,形成县文件夹报来即可。
各县各单位的花名册填写好后,把花名册的名称改为单位标准全称。
公务员统计报表。
1、第一表,数量变化表,需要上年底数字的请于1月4日后打电话到州人事局信息中心询问,2、第九、十、十一、十二表,只有在2009年度内发生的才填,其余不用填。
3第十六表、2006、2007年录用公务员来源情况表所有的单位都不用填,4、统计范围仅限于机关单位进行了公务员登记的人员,未进行登记的不予统计。
5、仅统计政府正职,以及在党委、人大、政协班子没有兼职的政府班子副职。
乡镇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专职党委委员,以及人大主席、副主席,由组织部门分别按照党的机关公务员和人大机关公务员统计。
乡镇、妇女主任、团委书记、人武部长由人事部门统计6、关于第十表交流表的解释,交流表中的“调任”,指交流到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转任”是指交流到机关(包括本机关内部轮岗,以及交流到其他机关)。
7、第十一表,奖惩表只统计政纪处分,不统计党纪处分8、公务员转正定级不按晋升职务统计,不填报第九表(《公务员晋升职务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情况表》)。
9、试用期已满但尚未到公务员管理部门作登记备案的人员,仍统计在“试用期及其他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统计表1、第一表中,原为事业单位,新批为参公单位的上年末总数填0,然后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整建制转入栏那里填入人数。
全国人才资源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版)

系统主界面
功能菜单包括: 1、新建填报任务 2、打开填报任务/连接到数据库 3、另存(备份) 4、关闭任务 5、名录管理 6、接收下级数据 7、报送一览表 8、批量汇总/审核 9、查询 10、上报 11、退出
7
1、新建填报任务
填报人情况
密码保护
8
* . HDB
9
2、名录管理
10
3、数据接收
通过用户操作界面完成。
22
四、运行环境
软件要求 WIN98以上操作系统 ,MS OFFICE,
GMS2000
数据库: ORACLE8.1.7 标准版及以上
23
硬件
(1)中央级用户 小型机。 CPU INTEL至强 2.4GHZ, 处理器配置数目大于2, 2G 以上的内存, 120G以上硬盘。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 U盘 – 打印机
(4)县级用户
– 配备一台微机。P4 2.4G Hz或以上、DDR 512M 以上的内存、60G 以上硬盘,带软驱,USB 2.0接口 。
– U盘 – 打印机
25
(5)其他综合单位
– 配备一台微机。PIII 500 以上、128M 以上的内存、15G以上硬盘 。 – 存储介质 – 打印机
3
二、综合版
主要包括八套报表 机关党政人才资源综合表 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综合表 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综合表 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综合表 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综合表 地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地方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备情
16
7、预览、打印
系统支持页面设置、
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简明指南_范文模板及概述

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简明指南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监控和了解服务业的运行情况,填报服务业统计报表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然而,由于填报过程复杂、细节繁多,很多企业在填报时遇到困难和问题。
本篇文章将以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为主题,提供一份简明指南范文模板及概述,帮助读者系统了解和掌握该技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的重要性、常见的服务业统计报表和填写要点、填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以及结论。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的必要性、技巧和注意事项。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通过详细介绍服务业统计报表填写的步骤和方法,帮助读者提高对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为什么需要进行统计报表填写,并强调其对企业决策和规划的重要性。
此外,针对填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提高填报效率和数据准确度。
通过阅读本篇文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的重要性,掌握常见报表的填写要点,并了解填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最后,本文还会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来提高填报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读者在服务业统计报表填写方面提供实用且有价值的指导。
2. 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的重要性2.1 为什么需要统计报表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掌握服务业发展态势以及具体经营情况对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决策制定与规划至关重要。
而统计报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能够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帮助相关方了解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并进行分析。
2.2 统计报表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服务业统计报表能够向政府提供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来支持和促进服务业发展。
通过收集、汇总和发布统计数据,政府能够对服务业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问题和瓶颈制定解决方案。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一)人社统PS1号表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本单位编制总数: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本单位从业人员: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本单位从业人员等于实有人员数与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数之和。
实有人员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工作人员,含本单位正式在册人员和其他人员。
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实有人员数为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与其他人员数之和。
其他人员:指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中除正式在册人员之外,长期或临时聘用的各类人员。
本年度新进人员:指本年度内,本单位新招用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
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全额拨款: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经费自理: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已签订聘用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
占在册正式人员比例一般应大于95%.已签订劳动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未签订正式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尚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人员。
本年度新进人员其他方式新进人员需报说明。
表内校核式:甲栏:2=3+12;3=4+11;5=6+7+……+10;4≥5乙栏:1=2+3+4 去除无效行(5行);1=5+6+7 去除无效行(1、12行)表间校核式:PS1甲4乙1= PS2甲1乙15=PS3甲1乙1 + PS5甲1乙1 - PS5甲2乙1+ PS10甲1乙1(二)人社统PS2号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情况口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是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的总和。
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说明

主要指标解释(一)人社统PM1号表1.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2.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相当于高等学校所颁发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高校毕业生.3.应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中等专业学校所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毕业生。
4.军转干部安置:指军队、武警部队中军官和文职干部退出现役后安置到国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5.调入:指从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办理了调入手续,到本单位、在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
6.本年度增加“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落实政策等。
7.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8.辞职:指根据本人意愿,依据有关规定,辞去公职,并解除与单位工作关系,由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9.辞退:指按照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以及因其他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10.开除:指由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11.解聘:指按照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解除劳动或聘用关系的人员。
12.调出:指从本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办理了调出手续的人员。
13.本年度减少“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离开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包括:参军、死亡、单位整建制划出等。
14.本年末实有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人数。
15.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干部的总人数。
(二)人社统PM 2号表1.经理人:指在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按副总经理进行管理的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
2.党委(党组)负责人:指企业的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
(人才梯队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填报说明和指标解释

附件:《二〇〇四年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试行)》填报说明和指标解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2004年10月一、填报说明(一)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本表统计公有经济企业中在经营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三)报告期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的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1.各企业法人填报本表。
2.各基层填表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基层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基层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五)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工作使用。
二、指标解释第一表企业法人基本情况1.企业法人: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获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2.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
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
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3.法人单位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人才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人才统计报表制度
是由中组部、人事部等五 部门制发报表,先自上而下逐 层布置,再自下而上逐层综合、 上报,最终形成全国人才资源 统计资料旳统计制度
人才统计报表制度
工作分工按人才队伍划分
人事部负责统计:
1.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 技术人才;
2.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 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 按清理认定后旳学位统计; ➢ 有两个及以上学位旳,按取得
最高学位统计; ➢ 有两个及以上同等学位旳,仍
填报在同等学位栏; ➢ 多种荣誉学位,不作为学位统
计。
第2表 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基本情况
港澳台及外籍人士 指在中国境内旳事业单 位管理岗位上工作旳港澳台 及外籍人士。
第2表 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基本情况
有突出贡献旳中青年科学、
技术、管理教授
根据中组部等四部门有关《优 先提升有突出贡献旳中青年科学、 技术、管理教授生活待遇旳告知》, 以“在理论研究上有重大科学价值; 在专业工作中做出尤其优异旳成绩, 经人事部审核同意旳中青年科学、
技术、管理教授 。
第4表 事业单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情况
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第1表 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法人单位代码
根据国家原则《全国组织结构代 码编制规则》,由代码登记主管部门
给每个事业单位赋予旳在全国范围内
唯一旳、始终不变旳法定代码。
第1表 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第1表 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法人单位代码由 八位无属性旳数字和 一位效验码构成。
第1表 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第3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职业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 认证资格。
企业人才工资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2年人才和工资年报统计工作的有关要求和说明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有经济企业人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实际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二、报表上报的要求、时间和方式1、各单位向上一级部门上报汇总后的纸质报表和报表数据。
注意:统一使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SMIS2012》,并使用最新补丁进行升级。
2、统计报表、需附的说明及名单,应以单位正式函件上报。
上报全套报表内容如下:正式报送函、打印的纸质报表、报表说明(注意:今年均统一使用《Excel报表表样》中的说明模板进行上报)和报表数据。
3、上报方式及时间:(1)各区县政府人社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公有经济企业人才必须在2013年1月18日前完成本地区的数据汇总工作。
届时会组织各区于年前集中会审上述事业、企业和工资等3套报表和报表数据。
(2)市直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公有经济企业人才必须在2013年1月11日前完成本地区的数据汇总工作。
交表方式:为避免各单位多次往返,主管局可在汇总数据后,将数据电子版先行发给我处进行审核,待审核无误后再前往进行交表。
4、沟通机制网络方式:主管局加QQ群:;下属单位可加QQ群:240052344,届时相关通知,解答由Q群统一发布。
咨询电话:林绿叶;钟韵瑶;收表地点:解放北路618号中国国旅大厦8楼,人社局信息管理处。
三、使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SMIS2012”软件的注意事项1、系统运行环境CPU:英特尔赛扬2.0G以上;内存:512M以上;硬盘:至少保留500M的可用空间。
重要提示:使用windows2000的用户,还需要下载并安装XML解析器:msxml3.msi。
2、平台软件的下载、安装和进入1)情况一:电脑上已安装smis2012系统的用户,可在广州市人社网站上直接下载“软件SMIS2012升级程序”并解压缩,解压该压缩文件,其中有个OmniPatch.exe的可执行文件,双击该文件后,弹出以下窗口:在安装目录中指定你安装smis2012的路径,如果电脑中只装了一套smis2012,系统会自动定位到你已经安装的系统上,如果多套,请指定系统的安装路径,路径定位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smis2012”这个目录即可,然后点击安装补丁,安装完成后,系统提示:补丁安装成功,至此升级工作完成。
事业单位_指标解释

附件:《二00四年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试行)》填报说明和指标解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2004年10月一、填报说明(一)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本表统计国有、集体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三)报告期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1.各事业单位法人填报本表。
2.各填表单位在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基层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基层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五)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工作使用。
二、指标解释第一表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1.事业单位法人:指从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经各级政府编制机关或经各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确认具有法人资格并能够承担民事责任,会计上独立核算的单位。
法人单位即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填表人:(签字)联系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二○一○年十月注意事项进入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网站(h t t p : / / r l z y j . d g . g o v . c n )的“资料下载”栏,选择“2010年公有经济企业人才统计资料”专题栏目下载软件以及统计工作说明等材料的电子文档。
一、报表上报说明各单位向市人力资源局报送汇总表,材料包括:一份完整的报表(有负责人签名及单位盖章)、电子上报数据及有关文字说明。
二、上报的时间:公有经济企业人才资源统计必须在2011 年 1 月 26 日前完成,并报送市人力资源局综合规划科(东城育兴路 101 号市人力资源局办公楼 3 楼,联系人:梁志韬,电话:22265548)三、填报审核要求1.今年统计是按岗位统计,凡是经单位人事部门办理了聘用、任用手续的,都要作为统计对象。
2.挂职锻炼的人员,如果人事、工资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的,由原派出单位统。
3.已经办理离岗退养的人员都不能作为在职人员统计,同时也不作为退休人员统计,待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的当年起才能按“退休”统计在内。
4.学历、学位以教育行政部门认可或者组织部进行学历、学位清理后认定的学历、学位统计。
5.填报时市直单位行政区域层次选“地(市、州、盟)”。
填报说明及要求一、统计范围与对象本报表统计公有经济企业中在经营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4-《人力资源管理报表》指标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报表》指标说明(所有指标请按管理口径统计汇总)(一)统计依据与分工1.国有独资、控股公司的人员由所在公司统计;派往参股公司的人员,由派出单位比照派出单位同类人员进行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4.外部董事、监事,由其任职单位按其职务进行统计。
5.统计起止日期为本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二)指标解释一、人员结构人员总数: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不在岗职工。
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他从业。
职工:在岗职工+不在岗职工。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有固定岗位的签署中长期劳动合同的员工。
不在岗职工: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生产或工作岗位,仍与本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由企业直接支付生活费的离岗休养人员、下岗待工人员、长期病休人员等,不包括办理了正式离退休手续的离退休人员)。
其他从业:包括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借调、兼职人员。
劳务派遣人员:是指用人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等第三方中介机构派遣至本单位,并由本单位直接对劳动过程进行管理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给承包单位,但对从事该业务的承包单位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直接进行管理的,也属于劳务派遣人员。
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上期末从业人员数+本期末从业人员数)/2。
精确计算可取企业本年12个月从业人员数的算术平均值。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上期末职工数+本期末职工数)/2。
精确计算可取企业本年12个月职工人数的算术平均值。
中心总部人员:指中心层面从事职能管理的人,中心总人数-各单元报送的人数和。
离退休人数: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并享受离退休待遇的总人数。
职工在岗率:期末在岗职工人数/期末职工人数×100%。
该指标为期末时点数。
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说明

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说明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有经济企业的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要,而技术人才的统计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填写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技术人才统计报表,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一些解析和说明。
一、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报表填报要求和说明公有经济企业管理报表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即经营情况模块、财务情况模块和管理水平模块。
经营情况模块:从运营效益、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情况、客户对企业服务评价等各个方面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
财务情况模块: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主要财务指标和分析报告。
其中,主要财务指标包括总资产、总负债、总营收、总利润等内容。
管理水平模块: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产业链整合等方面。
其重点在于评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管理,对品牌的打造和经营,对产业链的调整和整合。
总体来说,企业管理报表的具体填报方式可能因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而异,但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是相似的。
二、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说明技术人才统计报表则是揭示一个企业支撑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管理者了解企业内部技术人才资源的重要数据之一。
报表主要包括人才总数、学历分布、职称分布、年龄分布等内容。
这些数据反映出企业内部的技术人才结构,以便为发展技术和创新提供参考。
填写技术人才统计报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证;2.对与技术人才有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解,对报表填报数据进行了解释和说明;3.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据为企业的技术和创新提供指导和支撑。
总之,要想准确地填写技术人才统计报表,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技术开发的需求,其次需要对政策法规进行了解和解释说明,最后需要将数据进行分析,为技术和创新提供支持和指导。
结语公有经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统计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人力资源统计报表统计指标编制说明书

XXXX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统计报表统计指标编制说明书XXXX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编二0XX年X月从业人员及职工增减情况统计表指标释义(一) 期末人数。
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
在计算职工期末人数时,应注意:1、在期末人数中不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2、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参军人员无论原单位是否仍发生活费或补贴都不统计在期末人数中。
3、不包括本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二) 从业人员。
指在单位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
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按“谁发工资谁统计”由直接形成聘用关系的用人单位进行统计。
企业使用的成建制劳务队伍,由劳务队伍组织生产并直接支付报酬,本单位只对劳务队伍按承包合同协议结算,则应由劳务队伍(即其所属的独立核算单位)统计,本单位不统计。
1、在岗职工(1)借入的集团XX公司其他单位人员。
劳动合同与集团XX公司其他单位签订,但在本单位工作且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2)其他在岗职工。
除其他从业人员、不在岗职工和借用的集团XX公司所属单位人员以外,在本单位工作且由本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员。
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不在本单位工作也不由本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员不统计在内。
2、其他从业人员(1)返聘人员。
聘用的本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和外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2)借用的集团XX公司以外单位人员(3)其他人员①聘用的劳务派遣人员。
指聘用的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
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直接与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包括由本单位直接发放工资和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
②聘用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员。
指聘用在本单位工作的港澳台地区及外籍人员实际从业人员。
不包括临时访问、讲学和以从事某一课题(或任务)进行短期(半年以内)研究或工作的人员。
3、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指标解释

三、主要指标解释(一)人社统PM1号表I. 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2 •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相当于高等学校所颁发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高校毕业生。
3•应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中等专业学校所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毕业生。
4•军转干部安置:指军队、武警部队中军官和文职干部退出现役后安置到国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
5•调入:指从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办理了调入手续,到本单位、在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
6. 本年度增加“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落实政策等。
7. 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
&辞职:指根据本人意愿,依据有关规定,辞去公职,并解除与单位工作关系,由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9.辞退:指按照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以及因其他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
10•开除:指由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
II. 解聘:指按照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解除劳动或聘用关系的人员。
12. 调出:指从本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办理了调出手续的人员。
13. 本年度减少“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离开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包括:参军、死亡、单位整建制划出等。
14. 本年末实有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人数。
15. 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干部的总人数。
(二)人社统PM 2号表1•经理人:指在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按副总经理进行管理的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
2•党委(党组)负责人:指企业的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指标解释(一)人社统PM1号表1.上年末总数:指上年末本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2.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相当于高等学校所颁发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高校毕业生。
3.应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指年度内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中等专业学校所颁发的中专学历证书,并被当年聘用的毕业生。
4.军转干部安置:指军队、武警部队中军官和文职干部退出现役后安置到国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
5.调入:指从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办理了调入手续,到本单位、在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
6.本年度增加“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其他单位整建制转入、落实政策等。
7.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
8.辞职:指根据本人意愿,依据有关规定,辞去公职,并解除与单位工作关系,由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9.辞退:指按照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以及因其他原因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
10.开除:指由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
11.解聘:指按照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解除劳动或聘用关系的人员。
12.调出:指从本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办理了调出手续的人员。
13.本年度减少“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离开企业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
包括:参军、死亡、单位整建制划出等。
14.本年末实有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人数。
15.本年末实有退休干部总数: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干部的总人数。
(二)人社统PM 2号表1.经理人:指在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按副总经理进行管理的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
2.党委(党组)负责人:指企业的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
3.部门负责人:指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4.博士、硕士:指教育机构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称号,以经国家学位管理部门批准,具有学位颁发权力的机构所颁发的博士、硕士学位证书为凭证。
学位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和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组厅字〔2002〕9号)进行清理后认定的学位统计。
有两个及以上学位的,按取得的最高学位统计;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位的,仍填报在对应的同等学位栏(下表同)。
5.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指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士(下表同)。
6.学历: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毕业学历证书为凭证。
学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和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组厅字〔2002〕9号)进行清理后认定的学历统计。
有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统计。
在校学习及参加不脱产的夜校、业余学校、函授、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学习的,未取得新的学历之前,按现有学历统计。
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历的,学历仍填报在对应的同等学历栏。
取得中等技工学历的,学历填报在“高中及以下”栏。
参加各种课程进修班学习获得结业证书的和仅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的,仍按原学历统计。
具有学籍的但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肄业生(被开除学籍者除外)的学历均按下一层次学历统计。
研究生肄业统计在“大学本科”栏,大学本科肄业统计在“大学专科”栏,大学专科肄业统计在“中专”栏,以此类推。
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统计在大学专科栏(下表同)。
7.年龄:指统计截止日期时干部的实足年龄(周岁)。
如1954年12月出生的人员,在2004年12月31日统计时计算为50周岁;而1955年1月出生的人员,则计算为49周岁(下表同)。
8.配置方式: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现职岗位上的任职方式。
委任或直接聘任:是指企业配置使用人才过程中,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选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任用的人才使用方式。
选任:是指企业配置使用人才过程中,通过依法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选,并经组织审定的人才使用方式.如:党委成员、工会主席等。
市场化选聘:是企业配置使用人才过程中,通过内部竞争上岗、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方式,经考察了解,并经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任用的人才使用方式。
9.在当前岗位任职年限: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当前岗位的任职时间。
10.年薪酬水平:指经营管理人才当年度内在企业的总收入。
(三)人社统PM 3号表1.国家行业分类标准:门类代码大类代码类别名称A 农、林、牧、渔业01 农业02 林业03 畜牧业04 渔业05 农、林、牧、渔服务业B 采矿业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 非金属矿采选业11 开采辅助活动12 其他采矿业C 制造业13 农副食品加工业14 食品制造业1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6 烟草制品业17 纺织业18 纺织服装、服饰业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 家具制造业22 造纸和纸制品业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 医药制造业28 化学纤维制造业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3 金属制品业34 通用设备制造业35 专用设备制造业36 汽车制造业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 仪器仪表制造业41 其他制造业4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47 房屋建筑业48 土木工程建筑业49 建筑安装业50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F 批发和零售业51 批发业52 零售业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3 铁路运输业54 道路运输业55 水上运输业56 航空运输业57 管道运输业58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59 仓储业60 邮政业H 住宿和餐饮业61 住宿业62 餐饮业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3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64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 金融业66 货币金融服务67 资本市场服务68 保险业69 其他金融业K 房地产业70 房地产业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 租赁业72商务服务业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3 研究和试验发展74 专业技术服务业75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6 水利管理业77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78 公共设施管理业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9 居民服务业80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81 其他服务业P 教育82 教育Q 卫生和社会工作83 卫生84 社会工作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5 新闻和出版业86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87 文化艺术业88 体育89 娱乐业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90 中国共产党机关91 国家机构92 人民政协、民主党派93 社会保障94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95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T 国际组织96 国际组织(四)人社统PM 4号表1.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2.职业资格: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认证资格。
职业准入资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建立的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实行注册管理。
职业准入资格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法定条件规定的特定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属于行政许可范畴。
专业技术人员依据有关规定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等方式取得职业准入资格。
职业水平认证资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水平认证考试取得的资格。
3.专业技术职务:指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序列,被聘任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五)人社统PM 5号表1.本单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数:是指本单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
一人有多个称号的,在此栏只填写一次(不得重复计算),但在表内所列人员对应的称号栏要分别填写一次。
2.中国科学院院士:指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从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中国国籍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中推荐并当选的院士。
3.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规定,从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中国国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中推荐并当选的院士。
4.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指根据中组部等四部门关于《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生活待遇的通知》(中组发[1984]3号)要求,以“在理论研究上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公认的;在生产、技术、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在专业工作中做出特别优异的成绩,并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的”为条件进行选拔,经人事部审核批准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的通知》(中发[1990]10号)的有关规定,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选拔条件和规定程序,推荐上报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等人选,人事部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进行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的人选。
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指根据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关于印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人专发[1995]147号)的有关规定,为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在各地、各部门推荐上报人选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报“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导小组批准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