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现状论文古城文化保护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现状论文古城文化保护论文
南京地区的古井现状与保护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水井的起源、发展,变化和构造进行一定的介绍,并通过调查了解对南京目前古井现状与保护阐明观点,从而使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老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古井、现状、政府、保护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血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例如尼罗河文明,印度-恒河文明,黄河文明。但从微观上说,人类文明史又何尝不是一部水井的文明史。它们是大河上一枚枚璀璨夺目的珍珠,共同穿起人类辉煌的历史。水井的水流不像大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而是细婉温柔,涓涓而出。大河的文明是一种外在的张扬,而水井的文明却是一种内敛的活泼。这流淌着的井水孜孜不倦地滋润着禾苗、大地,也庇佑着人类的精神之烛,源远流长。井,凿地取水的深穴,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遗存,水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已出现了以榫卯结构构成的木构井。自古以来,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井。历史悠久的南京,水资源丰富,古井星罗棋布,不但井栏千奇百怪,而且以井取名的也有不少,如金沙井、杨公井、铜井巷、板井、双井巷、邀贵井等。有史料统计,到清朝,南京有水井5000余口。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南京仍有水井3000多口。1982年南京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群众提供古井线索就有430多口。
早期水井大都采用木构井干支护的水井,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以榫卯结构构成的木构井的发现,考古专家提出“原始水井”的鉴定意见,在黄河流域,采用木构井干支护的水井,已发现较为成熟的实例。近年来在河南汤阴白营的一座龙山文化晚期的聚落中发现一口水井,其深度已达三米左右,下部残存叠置的木构井干。此外,在河北、湖北都有发现,以上各例的井干结构,实际是河姆渡原始水井使用支撑井壁挡土排桩的那种方框的经验累积和改进。
南京历史悠久,所以用井的历史也很悠久,水井按其结构分为井壁、井底、井栏三个主要部分,至于井台和井亭,极少数才有。在建筑学上,水井的种类就是以井壁的砌筑材料划分的,包括土井、陶井、木井、竹井、铜井等。井口上的井栏,从生理学上来说,一是能挡灰,二是起着全身协调装饰作用。就井栏的特征来看,其形制又各有差异,若就其形状来分,可分为:圆筒形、六角形,方形、八角形、扇形,再衍生出外方内圆形、葫芦形、盂形、琵琶形、莲花形、须弥座形等等。以纹饰来分,可分为精美图案和文字。以眼来分,可分为单眼、双眼、三眼、四眼等。
随着近些年来南京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老城改造步伐日益加快,自来水的普及,南京现存的古井已成了凤毛麟角的“娇子”,作为一种给水用具,虽然最终会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我们必须还要保留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井。因为它触及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处,触及到了水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命运。
本次调查了解的南京古井共有144 口,其中千年以上古井有22口,明代古井有26 口。最早有纪年的是东晋(咸康335—341年)年间的雨花台“甘露井”,距今1600年历史;最大的井栏在集庆门的仓顶,这口元代古井分上下两层,下层不仅能容纳20余人,四壁还嵌四尊托天铸金刚;最耻辱的井是鸡鸣寺景阳楼下的胭脂井;最解渴的井是紫金山头陀岭的白云井,相传六朝就因“清茶一杯,解渴三日”而闻名;最有文化味的是玄武湖梁洲的湖神庙铜钩井,传说井底曾捞出南朝铜钩而得名;最延年益寿的井是清凉山的南唐还阳井,传说常饮井中之水能乌发养颜而故名;玄乎离奇的是钟山的应潮井,在《六朝事迹编类》一书中提及该井的水与江潮同涨落而名闻遐迩。
由于开发建设,南京古井保存现状堪忧,保护工作还未做到位,有些古井说拆就拆,说填就填。古井是城市的见证与财富,一旦没有了,就再也没有办法恢复了。目前文物保护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也加入了保护古井的队伍中来,保护古井不再是政府的事,也是南京老百姓的事,不能让古井消失在城市的记忆中。南京有位市环境保护局离休的刘明诂老人,自小在井边长大,觉得井是南京文化的体现,应该把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古井找出来。于是,刘老开始了寻井之旅,每到一处,他都详细拍下古井的图片,记录下古井的现状和地址。虽然需要自费,虽然很辛苦,老人却乐此不疲。至今老人已找到208口古井,还搜集到了许多详细而珍贵的资料。刘老更乐于做的是搞清每口井的故事。除了查考各种史料,刘老还亲赴当地,
寻访知情老人。为了搞清冯玉祥井的来历,刘老还专程到晓庄学院联系到了当年陶行知的学生,现在已是84岁高龄的李老师。从李老师口中得知:当年冯玉祥曾到晓庄看望好友陶行知,陶校长向冯反映由于当地饮水困难,塘水太脏,学生喝了都腿上生疮。冯玉祥当即拿出大洋给当地作挖井之用,还在井上题字“请别临渴挖井”。虽然目前古井保护工作还做的不够全面,但政府部门已意识到老城保护的重要性,目前已对一些古乡镇、古村、古井、古树等老城区的细节都制定了专项的保护规划,同时也做出了许多保护性的措施。
目前通过调查了解,古井保护分为三类:
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如乌衣巷古井、雨花台甘露古井、栖霞区栖霞乡秦家渡村西库村古井、紫金山应潮井、玄武湖梁洲铜钩井、解放门鸡鸣寺东南志公台甘露井、莫愁湖公园内郁金香堂前院子里莫愁女古井、雨花门内西侧周处台、石观音寺古井、安德门外小行的华严村华严寺古井、台城鸡鸣寺内胭脂井、广州路乌龙潭公园旁颜鲁公祠颜鲁公祠放生井、在天禧寺(即大报恩寺)侧义井、清凉山公园清凉寺内南唐义井、六合区长芦中学内的宋代长芦梅花井、栖霞寺古井、雨花台区铁心桥乡尹西大队,天隆寺塔林附近玉乳泉、承恩里40号门前承恩里古井、江浦县汤泉镇惠济寺中明代古井香泉井、孝陵卫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内的明古井、朝天宫冶山道院436号门口的忠孝泉、灵谷寺经堂前古井、泰山庙井、江宁陶吴镇西北部的响井、毗卢寺古井、紫金山头陀岭北坡半山腰处白云泉井、高淳老
街县治陈宅巷内乾隆古井、太平路的杨公井、淮海路35号的金陵刻经处的金陵刻经处古井、金沙井后街望鹤楼一号沈万三当铺古井、雨花台烈士陵园“二忠祠”内雨花台“一泉”古井、东阳街双眼古井、省博物院两口古井(一口为明代) 宫廷水井、明孝陵古井、仓顶大井、总统府六口古井、汉中门古井、瞻园古井、愚园古井、蒋寿山故居古井、秦大士故居古井、朝天宫古井、江南贡院古井、灵谷公园古井、建康路裱画廊巷内7号门前双眼井。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井都进行了有效的保护、打造和提升。
二、结合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对传统街巷内的古井加以保护,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文脉和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的重要内容。如据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南捕厅15、17、19号以及大板巷42号的甘熙故居共有300多间房屋,居住着甘氏大家族几代人,人们的生活用水全靠分布在大院内各种不同形式的水井。通过维修、改造,使原先废弃的古井得以恢复历史原貌。
三、由于老城改造,无法保留的古井,由文物部门对有保护价值的井栏进行迁移、收藏或重新利用。如明代永乐年“瑞应醴泉”龙凤纹古井栏是南京最大的一口古井,此井长150公分,高100公分,厚60公分,井口40公分,口大肚子小,六角六面,腰鼓形,每面宽85公分,每面刻有龙凤图纹,雕刻精美,此井原在明故宫神乐观中,从石门坎移至朝天宫展出。甘熙故居内南捕厅15号五进的“寿石轩”前小院,有一口水井,井栏上刻有“福泉”二字,此明代井栏由建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