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https://img.taocdn.com/s3/m/e8d03f4fcaaedd3383c4d381.png)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a、教学理论b、传播理论c、系统科学方法d、学习理论ABD2、下面哪种工具是网络下载工具()a、迅雷b、网络蚂蚁c、网际快车d、Emule ABC3、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a、Photoshopb、暴风影音c、Acd Seed、画图ACD4、以下哪几种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文件()a、wavb、mp3c、psdd、mid ABD5、下列关于逐帧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逐帧动画是把一系列的图形或文字放置在一系列关键帧中形成的动画b、逐帧动画的制作比较简单和省时。
c、逐帧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d、逐帧动画对动画中图形对象的控制功能是最强大、最有效的。
ACD6、教师需要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可用的是()a、mpgb、jpgc、bmpd、gif BCD7、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学生的协作程度AD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设计学习任务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ABCD9、下列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资源的开发b、教学的设计c、资源的评价d、资源的应用ABCD10、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教学资源,所得搜索结果通常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a、网站站名b、查询路径c、包含关键词的内容提要d、网址链接ABCD11、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a、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b、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c、真实生活,与生活相关事件d、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大问题ABCD12、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
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a、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b、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c、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d、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
![教学设计第二章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df95b0941ea76e58fa046b.png)
2. 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 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 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 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 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 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 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
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②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 系统论 5. 教育传播理论
内容概要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第一节 系统论和传播学与教学设计
·系统论的起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后现代主义哲学:知识不在个体之内,不是个人的财富,而是 位于集体之中,是集体的财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沃尔福克:
个体的建构主义:关心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认知或 情绪成分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 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
社会学建构主义:不关心个体的学习,关心学科中 的公共知识是怎样建构的
线性单一过程,未包括反馈回路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型(P36图2-3)
(二)教学与设计中的传播观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传播过程要素 (P37图2-4)
·伯罗的SMCR传播过程模式( P37图2-5)
说明传播效果不是由传播过程某一要素决定,而 是由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揭示了各 要素间的动态联系。
1.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405d85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d.png)
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旨在为教学活动提供目标、方法、媒介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设计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好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实现优质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科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应用。
一、学科教育理论支持教学设计学科教育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参照标准和规范。
教学活动是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科知识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通过学科教育理论,教学设计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1.学科知识的整合:学科教育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完成学科知识的整合,从而准确地设计课程,把握授课内容的重点。
学科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内在联系,发现学科知识中的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定理、原理和规律等,以此来对教学设计的核心知识进行整合和分析。
只有在确立学科知识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之后,才能更好地对课程进行设计,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科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讨论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就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而学科教育理论则可以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基础,根据学科的知识特点等,选择出最适合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的支持教学设计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问题解决活动,该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教育心理测量、学习理论等内容,以及基础认知科学中的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教育心理测量与学习理论的支持:教育心理测量与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教学设计需要建立在认知和学习的基础上。
理论与实践——教案编写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
![理论与实践——教案编写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fa3b8b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6.png)
教案编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性,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案编写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案编写的理论基础1. 教学设计原理教学设计原理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案编写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原理包括学科内容、目标、方法、手段、过程、评价等方面,是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教案编写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设计原理。
2. 学生中心教学理念学生中心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案编写的重要理论基础。
学生中心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案编写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水平,确保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3. 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习者通过完成任务来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教案编写中,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充分融入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4. 多元评价理念多元评价是指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书面考核、口头表达、实际操作等。
在教案编写中,应该考虑到多元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公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行为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在教案编写中,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富有启发性。
二、教案编写的实际操作1.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是教案编写的首要考虑。
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需求,明确学习目标,确保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可实现性和可衡量性。
2. 教学内容的提纲设计教学内容的提纲设计是教案编写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3篇)
![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dc998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c.png)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式教学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
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3.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建构的。
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应注重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的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实践性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创新性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
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应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创新式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分组合作,共同成长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6e615805022aaea998f0fb7.png)
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技术
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2.2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设计
3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
3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
运用系统理论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学可以看 做一个由若干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的, 有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
要素、层次、最优化 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动态的过程
4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
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 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这一 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德国的鲍尔.海曼(P.Haimann)致力于教与学的相关研究,是德国 柏林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以及“柏林教学论模式”的创始人。他提 出了影响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前提条件:意向、课题、 方法、媒体、人类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他把教学媒体看 做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并将媒体称为教与学的材料。他十分重视 授课中教学媒体的使用,对于媒体的研究投入大量的研究,使柏 林学派把媒介从总体的教学方法中分离了出来。德国的另外一位 教育家赫尔马.弗朗克(H.Frank)很支持鲍尔.海曼的关于教学设计 的理论,弗朗克认为教学过程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是 教学与教学设计的基础条件。他们俩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系统的 六维空间结构模式,即“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如图:
“教” 强调学习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标2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2.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2.2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设计
2.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
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
![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93ce42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7e.png)
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1、一般系统理论系统论提供用相同原理构建不同学科概念体系的方法,其意义在于首先它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工具,其次是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2、传播理论运用传播理论分析教学活动,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第一,从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和教学信息的接受者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一是信息传播的技能,二是态度和情意,三是知识和认知水平,四是社会以及文化背景第二,从讯息本身来看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第三,从信息传播的渠道来看,不同的传播媒体也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展示知识,有效地调动学生运用多种器官接受信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3、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就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技术、工具、方法来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挂牌变化,教学设计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学习者未来的能力与与倾向有两在学习理论体系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决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它们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概括地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映之间联结的建立或习惯的形成,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一种组织作用,是学习者对情境的认知、顿悟和理解,是学习者知觉的再构造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二者虽然对学习产生的情境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4、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者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教学理论以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包括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这都为教学设计提供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源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传播理论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转载于:海达范文网:主要教学设计理论有哪些)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时间中心模式的代表性是卡罗尔模式,用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教学的质量决定所需时间,用毅力与学习机会决定学生实用时间,与学习程度一起组成一个公式: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学习者中心模式把有效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于要求每个学生接受所有学科规定的内容,而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发展依据一般都是采用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理论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①桑代克的“试误说”:美国桑代克是联结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学习在于形成一定的情景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一种渐进的、试探式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不断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刺激反映之间的联结桑代克的理论来源于他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实验中将饿猫关进迷箱内,它若拉开箱内装的开门设施,便可打开箱门,并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此实验的一个关键动作边式碰巧抓到开门设施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美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加斯金纳依据他创立的反射与强化的理论,提出了“操作条件说”,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有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他把学习分成两类,即反射学习与操作学习,反射学习是应答性行为,它是有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学习是自发性行为,它是由有机体发出的自发的反应斯金纳的理论根据其“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研究,斯金纳的实验中,将饥饿的白鼠置于附有精密电动装置的“斯金纳箱”中,白鼠的活动中偶然出现压杠的反应,即获得自动机械中送下的食物,经过多次尝试,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而按压杠杆变成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因此,操作条件作用下的学习,便是操作杠杆与压杆反应之间形成的固定联系2、认知学习理论①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刺激与反应不是机械的、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认为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格式塔的组织或形成的主动活动过程,因此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②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于通过主动发现来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形成“编码系统”或“知识结构”的过程,编码系统的形成主要依赖思维的概念化或类型化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他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和不断发展知能的过程他论述了四条学习原则:主动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反馈原则③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旨在直接解决学校只是叫学问,其理论内涵同时设计学习、教学、课程三方面的问题其理论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接受学习必须满足内、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学习者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同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再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如学英语时,把英语符号“book”和已经有意义的汉语“书”联系起来,这就是实质性联系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通过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同化”或“类属”来实现的同化或类属过程有三种类型:其一,下位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一些观念在综合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就成下位关系如学生学习正方形、三角形是以形成了轴对称概念,在学习“圆”时,“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命题那如火类属与原有轴对称图形概念,新的命题很快获得意义其二,上位学习当一支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先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综合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如已知“青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这个包括性概念时,新学习的概念包括了原有的概念,新的概念也就有了意义其三并列结合学习④认知学习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在教育应用上有两大贡献:其一,发现学习理论为启发式教学法确立了理论基础;其二,布鲁纳所强调的学习情景结构理念,引起以后教材编制重视结构的实践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对学校教学提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教师对学生经验能力的了解并给予清楚地讲解引导,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①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他客观地证明整体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认知性,按照托尔曼的观点,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②加涅的“认知——指导说”,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看作信息的加工、储存及运用的过程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指导学习,即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使学生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②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③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例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组织合作学习等。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优秀版)word资料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优秀版)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40c06d8762caaedc33d4b1.png)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优秀版)word资料教学设计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是学术性的综合理论体系,是指导设计者判断自己结论的合理性和设想的科学性所必不可少的。
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能够帮助设计者提高自己一种的洞察力,帮助设计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相应的研究领域,有效地确定教学设计的方向。
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教学设计者对教学活动所做的假设、选择与决策。
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有四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对现代教学设计的形成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即一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成为现代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
⑴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对现代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代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和使用了系统论的观点(或思想)、方法。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的核心理念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要以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系统整体的运行过程,系统趋向目标的行为是通过信息反馈的有规律的控制过程,系统一般具有多级阶梯结构和不同层次目标,系统通过其各个组成部分变化而得到发展等等。
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的整体,它们自成系统,又互为系统。
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而这个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又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子系统。
当把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教学系统就是它的子系统。
一般系统理论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为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工具。
我们比较常见而且比较易懂的系统论工具就是流程图,这种流程图也被经常用来表示从分析学习任务到教学设计模式完成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一般教学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
⑵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就是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念与方法等,对相关信息传送的过程与方式、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果和功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师范大学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550a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3.png)
第一章测试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哪些?()A:历史学理论B:教学理论C:系统理论D:传播理论答案:BCD2.完整的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哪几个基本问题?()A:如何去那里(途径方法)B:要去哪里(目标)C:现在在哪里(起点)D:是否到达那里了(评价)答案:ABCD3.教学设计的起点分析,可以只分析学生,不分析教师。
()A:对B:错答案:B4.学生分析,主要指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包含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
()A:错B:对答案:B5.教学设计可以预设,但是不能生成。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历史学科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包括()A:家国情怀B:时空观念C:史料实证D:历史解释E:唯物史观答案:ABCDE2.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预期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包括()A:课时教学目标B:课程教学目标C:小节教学目标D:单元教学目标答案:ABCD3.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可以概括为ABCD模式,包括()A:表现程度B:行为主体C:行为动词D:行为条件答案:ABCD4.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哪些内容()A:情感态度价值观B:价值观念C:必备品格D:关键能力答案:BCD5.教学目标的主体定位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教学立意的内涵有一个发展过程,以下哪些是教学立意的不同说法()。
A:一堂课的授课主题B:一堂课一条主线C:内容主旨D:一堂课一个中心E:课魂答案:ABCDE2.教学立意是()。
A:统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的载体B:教学内容蕴含的教学价值和主题C:对教学目标的整合与凝练D: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答案:ABCD3.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学立意好不好不重要。
()A:错B:对答案:A4.历史教学立意的确立原则有哪些()A:教学立意要统摄引领B:教学立意要渗透素养C:教学立意要具思想性D:教学立意要升华主题E:教学立意要考虑学情答案:ABCDE5.确立历史教学立意要注意()A:教学立意不要拓展B:教学立意不要松散C:教学立意不要孤立D:教学立意不要抽象E:教学立意不要拔高答案:ABCDE第四章测试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为()A: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答案:ABC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道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道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ce8262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4.png)
道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道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道法理论:道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包括道与法两个方面。
道是指关注人的本性、天地万物的本源,追求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基本规范;法则是指关注人的行为举止,维护社会秩序、公正与公平的基本准则。
通过对道法理论的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为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方法论基础。
2. 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例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启发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
3.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指教育领域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这些原理包括学习规律、教学规律、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
掌握教育学原理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道法教育。
4. 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在道法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不断总结和提升的。
这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
通过经验的总结和总结规律,可以为道法教学的不断提高和提升提供有益的经验积累。
综上所述,道法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是道法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经验总结。
关键能力教学设计
![关键能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36e5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8.png)
关键能力教学设计关键能力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使其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时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判断和解决。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关键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式、教学设计的要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理论基础关键能力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任务型教学理论等。
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积极参与,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寻求意义和理解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构建知识和能力。
任务型教学理论则着重于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关键能力,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应用。
二、关键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式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职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关键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问题驱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2)项目学习: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4)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掌握关键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要点和实施步骤教学设计的要点主要包括内容选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反思等。
在内容选择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选择具有实践意义和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内容。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要明确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细化的目标。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多种方法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
评价方式要全面客观,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反馈。
在实施步骤上,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围绕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实施要注重学生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02c33e6b9f3f90f76c61b5a.png)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庄辛鑫2010112581.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把环境看成是刺激(S),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R),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1桑代克的联结学说(试误说),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动物(包括人)通过不断地尝试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从而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
○2斯金纳的强化学说,把会进一步激发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程序或过程称为强化,凡是能增强有机体反应行为的事件或刺激叫做强化物,导致行为发生的概率下降的刺激物叫做惩罚。
不同的强化方式会引发不同的行为反应,其中连续强化引发的行为最易形成,但这种强化形成的行为反应也容易消退,而间隔强化比连续强化具有更持久的反应率和更低的消退率。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并且班杜拉认为,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行为和环境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加以改变的,三者对于儿童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学习的含义决非建立一个简单的S-R联结,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提取、鉴别、比较、分析、综合等等心理操作。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主动地把学习者旧的认知结构置换成新的,促成个体能够用新的认知方式来感知周围世界,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提倡有效学习方法的形成,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教学,主张学生的发现学习。
○2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核心是有意义学习,其内部条件是学习者表现出意义学习的态度倾向,即学习者表现出积极地寻求把新学习的知识与本人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的行为倾向性,外部条件是所要学习的材料本身要符合逻辑规律,能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相吻合,在学习者的认知视野之内;基础是同化,奥苏伯尔按照新旧知识的概括水平及其相互间的不同关系,提出了三种同化方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还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97c2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0.png)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整体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进行探讨,从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理论基础1.整体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目的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整个单元的内容和任务进行规划,并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
整体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2.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任务型教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学习的效果受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影响。
整体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体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整体教学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要以任务为导向,整体教学设计要以任务为核心,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实践案例以小学英语第一册《Hello!》Unit 1为例,设计整体教学方案。
1.整体教学设计的目的通过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语音、词汇、句型和情景对话,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2.整体教学设计的内容和任务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问候语及回应的情景对话、一些日常用语和表达方式。
任务包括听力训练、口语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3.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问候语及回应的情景对话。
教师以情景教学法介绍问候语的句型及其意思。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模仿对话,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练习对话。
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听录音,学习本单元的语音,包括字母的发音和音标的记忆。
然后,学生进行与录音对话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教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6088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b.png)
教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重要工具,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教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方面探讨教案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一、教案的理论基础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前提。
教师通过教案的设计,将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转化为实际教学的指导方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整合、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评价等。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科特点以及教材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教案的实践应用1. 教学目标的明确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在教案中准确地阐述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过程的安排和组织教案是教学活动组织的指导依据,教师通过教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安排和组织。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等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学习的评价教案中通常包含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教师可以根据教案中设定的评价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全面的评价。
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知识总结和反思在教案中,教师可以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改进。
这有助于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论教案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通过合理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c59bc6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e.png)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一、概述教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规划和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它涉及教学内容、方法、策略、媒体和评估等多个方面,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概念,理解教学设计的对象,以及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
教学的概念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教学的基本框架。
教学设计的对象包括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规划。
同时,教学设计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这些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这些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明确教学的概念、理解教学设计的对象、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学设计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中,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愈发凸显。
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学生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教学体系。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
教学设计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https://img.taocdn.com/s3/m/e8d03f4fcaaedd3383c4d381.png)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a、教学理论b、传播理论c、系统科学方法d、学习理论ABD2、下面哪种工具是网络下载工具()a、迅雷b、网络蚂蚁c、网际快车d、Emule ABC3、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a、Photoshopb、暴风影音c、Acd Seed、画图ACD4、以下哪几种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文件()a、wavb、mp3c、psdd、mid ABD5、下列关于逐帧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逐帧动画是把一系列的图形或文字放置在一系列关键帧中形成的动画b、逐帧动画的制作比较简单和省时。
c、逐帧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d、逐帧动画对动画中图形对象的控制功能是最强大、最有效的。
ACD6、教师需要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可用的是()a、mpgb、jpgc、bmpd、gif BCD7、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学生的协作程度AD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设计学习任务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ABCD9、下列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资源的开发b、教学的设计c、资源的评价d、资源的应用ABCD10、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教学资源,所得搜索结果通常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a、网站站名b、查询路径c、包含关键词的内容提要d、网址链接ABCD11、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a、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b、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c、真实生活,与生活相关事件d、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大问题ABCD12、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
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a、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b、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c、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d、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
![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c051fbf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3.png)
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摘要】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多方面的。
理论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基石,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化学学科理论等。
实践经验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学生需求是指教学内容和形式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明确、具体。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有机地组织,使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化学教学设计的依据是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学生需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化学教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依据、重要性、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学生需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总结1. 引言1.1 介绍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于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和有目的性的指导框架,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通过设计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设计也可以帮助教师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和连贯。
化学教学设计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检测和评价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教学设计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建设优质教学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化学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化学规律等,以便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化学基础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
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也是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和心理需求,以便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
教资中的教学设计包括
![教资中的教学设计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382e9f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9.png)
教资中的教学设计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技术应用等一、理论基础在教资考试中,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安排教学活动,并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都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提供了教育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教育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等,这些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指导原则。
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心理学理论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学理论: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教育技术手段。
教育技术学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使用教育技术的方法和原则。
二、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的设定。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等,明确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
学习要求则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学目标的分解和细化。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社会实际需求等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性和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使其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计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具。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2b7ae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f.png)
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师是教育领域中的专业角色,负责设计和规划教学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学业成就。
作为教学设计师,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并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师的理论基础,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过程中。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科学,它提供了教学设计师所需的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行为。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师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例如行为主义学说、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教学设计师可以应用这些理论,了解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环境来促进学习。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个体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教学设计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特征,以便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3.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研究了个体参与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了解学生的动机因素可以帮助教学设计师设计激励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理论基础是教学设计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它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教学设计师应该根据学科、学生特点和学习背景,制定具体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学设计师用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设计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工具和方式。
教学设计师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信息技术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教学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确定合适的搜索引擎 b、 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c、 应用合适的语法规则 d、 甄选合适的搜索结果 ABCD
28、 下列关于采样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质量越差。 b、 采样率越低,音频的质量越好。 c、 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质量越好。 d、 采样率越低,音频的质量越差。 CD
a、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各种信息,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 b、 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c、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d、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BCD
10、 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教学资源,所得搜索结果通常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 ):
a、 网站站名 b、 查询路径 c、 包含关键词的内容提要 d、 网址链接 ABCD
11、 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 )
a、 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 b、 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 c、 真实生活,与生活相关事件 d、 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大问题 ABCD
8、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
a、 设计学习任务 b、 设计学习评价方案 c、 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 d、 设计网络学习环境 ABCD
9、 下列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 )
a、 资源的开发 b、 教学的设计 c、 资源的评价 d、 资源的应用 ABCD
37、 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 )
a、 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b、 色彩搭配适宜 c、 一个网页多个主题 d、 用好超级链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 ABD
38、 学习工具按照对学习的支持作用不同,可以分为( )和( )两类
21、 灯片制作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b、 ?色彩搭配适宜 c、 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 d、 注意画面的美观,风格统一 ABD
22、 老师经常利用MSN Messenger与北京的一位学科专家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下面有关王老师对MSN的应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13、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网络学习环境主要包含哪几部分( )
a、 学习资源 b、 学习工具 c、 协作交流平台 d、 学习评价 ABC
14、 下类哪种类型属于Flash中的符号(也称为元件)( )
a、 图形 b、 按钮 c、 音频 d、 影片剪辑 ABD
15、 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进行以下哪项操作( ):
a、 他可以给课程专家发送邮件,但必须首先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 b、 他可以利用MSN将自己的备课记录以文件的形式发送给学科专家; c、 他可以和课程专家语音聊天,但不能与多人同时在线讨论; d、 应用MSN时他无法知道自己的邮箱是否有新邮件。 ACD
23、 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正确的( )
31、 通过日志管理能够实现( )
a、 指定日志网址 b、 添加日志分类 c、 修改、删除日志 d、 将日志按一定顺序排序 BCD
32、 关于教育技术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采用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教育教学 b、 凡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相关资源所进行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的工作都属于教育技术工作 c、 教育技术只涉及教与学的过程这个无形的智能技术领域 d、 教育技术是应用教育规律,采用教学媒体对教育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 ABD
a、 Photoshop b、 暴风影音 c、 Acd See d、 画图 ACD
4、 以下哪几种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文件( )
a、 wav b、 mp3 c、 psd d、 mid ABD
5、 下列关于逐帧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逐帧动画是把一系列的图形或文字放置在一系列关键帧中形成的动画 b、 逐帧动画的制作比较简单和省时。 c、 逐帧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d、 逐帧动画对动画中图形对象的控制功能是最强大、最有效的。 ACD
6、 教师需要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可用的是( )
a、 mpg b、 jpg c、 bmp d、 gif BCD
7、 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 )
a、 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 b、 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c、 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d、 学生的协作程度 AD
a、 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 b、 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 c、 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 d、 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 ABD
24、 下面软件中,是常用课件制作工具的是( )
a、 Flash b、 Authorware c、 Access d、 Dreweaver AB
29、 包含有具体内容的帧为关键帧。具体内容可以包括( )
a、 图片 b、 文字 c、 按钮 d、 声音 ABCD
30、 下面关于电子邮件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子邮件可以传递文字信息,也可以传递其他格式的文件 b、 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速度快,成本低,因此适合教师与多个学生同时交流 c、 申请电子邮箱时,生成的邮箱地址是唯一的 d、 一封邮件可以同时发送给多名接收者 ABCD
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
a、 教学理论 b、 传播理论 c、 系统科学方法 d、学习理论 ABD
2、 下面哪种工具是网络下载工具( )
a、 迅雷 b、 网络蚂蚁 c、 网际快车 d、 Emule ABC
3、 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 )
a、 PSD b、 GIF c、 JPEG d、 BMP ABCD
42、 假如你是一名学科教师需要从网络搜索相关教学资源,你会从以下哪几个角度对搜索到的资源进行评价。( )
a、 教育性 b、 科学性 c、 精简性 d、 艺术性 ABD
43、 根据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教学媒体可分为( )
17、 资源管理是对资源进行( )的操作。
a、 检索 b、 存储 c、 归类 d、 维护 ABCD
18、 根据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 c、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涉及两个领域,即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教与学的过程领域属于有形的物化技术,资源领域属于无形的智能技术。 d、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ABD
25、 以下属于博客功能的是( )
a、 信息发布 b、 信息管理 c、 信息共享 d、 信息交流 ABCD
26、 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错误的说法是( )
a、 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b、 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 c、 信息技术水平高的老师没必要 d、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AC
40、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在博客上可以发布教学通知、作业布置和学习成果评价等教学信息 b、 在博客中可以通过"日志分类",管理信息和资源 c、 在博客中可以共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d、 在博客中可以与他人进行信息与思想的交流。 ABCD
41、 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包括( )
45、 教师在利用Flash制作课件时,会用到很多的实例与符号(也称元件),对于实例与符号的关系,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修改符号的属性不会影响实例的属性 b、 修改符号的属性会影响实例的属性
c、 修改实例的属性会影响符号的于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9、 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类型包括( )
a、 知识与技能 b、 理解与记忆 c、 过程与方法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CD
20、 关于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够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 b、 能够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c、 能够丰富教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 d、 能够优化教学过程 ABCD
33、 教学过程流程图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教师与学生的活动 b、 教学媒体的应用 c、 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组织顺序 ABCD
34、 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模拟实验是多媒体的一项重要用途,下列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模拟的试验是:
a、 反应时间过长的实验 b、 不易用肉眼观察的实验 c、 操作过程简单的实验 d、 原料有毒的实验 ABD
a、 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风格要一致 b、 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要醒目 c、 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链接要合理有效 d、 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内容要简洁 ABCD
12、 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 )
a、 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b、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
c、 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 d、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BCD
a、 认知工具 b、 资源工具 c、 效能工具 d、 绩效工具 AC
39、 下列陈述中,哪几项是Photoshop作为工具软件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