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羽毛,它们可以帮助鸟在飞行时保持平衡和稳定。
4、鸟类的翅膀可以让它们在空中飞行,而鸟喙则用于捕食、啄食和筑巢。
5、鸟类的羽毛有很多种不同的形态和颜色,它们不仅可以帮助鸟飞行,还可以用于吸引异性和掩护自己。
6、鸟类的生活性也有很多种,有些鸟类会迁徙,有些鸟类则会在同一地方繁殖和生活。
7、鸟类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还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美丽的景观和文化意义。
4.昆虫类1、昆虫类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具有以下特点:昆虫类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昆虫类的身体表面覆盖着外骨骼和硬壳,可以保护身体。
昆虫类的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可以感知周围环境。
昆虫类的口器多样化,可以用于吸食、咀嚼、刺吸等不同的功能。
2、昆虫类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蝴蝶、蜜蜂、蚂蚁、蝗虫等等。
3、昆虫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药材,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控制害虫。
4、昆虫类的生活性也非常多样化,有些昆虫会在水中生活,有些则会在地面上或树上生活。
3、物体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4、物体的运动速度可以用时间和路程的比值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
5、物体的运动还可以有加速度和减速度,即速度的变化率。
6、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有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等。
7、物体的运动还可以有周期性运动和非周期性运动,如钟摆的周期性运动和人的非周期性运动。
8、物体的运动会受到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9、物体的运动还会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会减缓物体的运动速度。
10、物体的运动还可以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会使物体向下运动。
11、物体的运动还可以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会使物体产生反向运动。
12、物体的运动还可以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会减缓物体的运动速度。
13、物体的运动还可以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会减缓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
2020年秋 苏教版(最新版) 四年级科学 上册 科学知识点整理 文档
2020年秋苏教版(最新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姓名:班级:1.1给动物分类①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②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③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鸟、猫、蛇、鳄鱼、蟾蜍④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蝴蝶、蜗牛、蜘蛛、乌贼、蚯蚓、河蚌⑤脊椎动物都含有脊椎,我们人类也属于脊椎动物。
⑥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脊椎是连起来的,不是分开来的。
脊椎是弯曲的。
⑦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⑧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宽尾凤蝶、扬子鳄等。
⑨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它能使身体自由活动。
1.2 鱼类①我们认识的鱼有鳜(ɡuì)鱼、黑鱼、花鲢鱼、鲫(jì)鱼、等等,海鳗、鳐(yáo)、河豚这三种鱼长得比较奇特,但是他们也属于鱼类,并且都是脊椎动物。
②鱼鳃表面积大,在水中充分展开,呈丝状,红色,充满毛细血管。
③鱼鳃和鱼鳍的作用:鱼靠鱼鳃呼吸,鱼靠鱼鳍保持平衡,前进和拐弯。
鱼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④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鱼在游动时,尾巴是摆动的,提供动力和控制方向,胸鳍是控制平衡的。
⑤当我们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滴到鱼嘴前方的时候,会发现红色液体会从鱼的鳃部流出。
⑥鱼儿是靠鱼鳃呼吸的。
水流从鱼儿的嘴里流入,又从鱼鳃流出,在不断通过鳃的时候进行气体交换。
⑦鱼类是用鱼鳍游动,用鱼鳃呼吸的。
1.3 鸟类①画眉鸟、燕子、鸽子、鸵鸟等等,它们都是鸟类,鸟类具有适应飞翔的身体结构:身体流线型、体表有羽毛,用喙取食等等②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huì)、前肢退化成翼(翅膀)、有脊椎、卵生有足等等③企鹅、鸭子、鸡,它们也属于鸟类,鸟类都是脊椎动物④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
2020上学期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归纳复习资料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不一样)的,(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的作用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的作用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2020年秋季苏教版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考试复习必备
2020年秋季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考试复习必备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动物园动物分类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2.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将它们分别描出来。
7.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其中鹦鹉螺、宽尾凤蝶是无脊椎动物)2鱼类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D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H以鳍进行运动,鳍包括背鳍、尾鳍、臀鳍、腹鳍、胸鳍。
2、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1 动物园动物分类动物园中的动物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区,包括: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等灵长类区:猩猩、猴子等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等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等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等1.2 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1.2.1 按照活动区域分类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1.2.2 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1.2.3 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1.3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4 脊椎的特点脊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1.5 脊椎的作用脊椎不仅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1.6 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将丹顶鹤、孔雀、长颈鹿、海豚、猫、大象的脊椎分别描出来。
1.7 中国的动物资源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珍稀动物种类繁多。
2.鱼类2.1 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2 鱼类的其他种类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2.3 鱼鳍和鳃的作用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
【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按课)
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的花纹)等,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有(旱冰鞋安装滚轮、自行车轴承)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进入情境,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周瑜心胸狭窄与诸葛亮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诸葛亮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为什么把十天的造箭时间改成了三天?(因为十天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根本没想过造箭,他想的是草船借箭)
(2)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因为诸葛亮早已想好计策,胸有成竹)
(3)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周瑜为阴谋要得逞而高兴)诸葛亮知道周瑜在陷害他吗?(知道)他明知是陷阱,为什么还要踏入陷阱?(因为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
2.小车制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不走直线,橡皮筋动力不足,气球吹气时间太短、橡皮筋打滑)等。
下面赠送请忽略
(2)定诸葛亮的什么罪?(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古代立下军令状如果完成不了,就是死罪)
(3)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十万支箭。这说明了什么?(周瑜心胸狭窄,想除掉诸葛亮)
第七课《设计制作小车(一)》
1.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与物体的质量及速度的变化直接相关。
1、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
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声音的传播不是单方向,是向四面八方发散传播的。
5、抽掉玻璃罩内的空气后,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声音是可以在液体、固体和空气中传播的,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7、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答:这是因为太空中不但没有空气,而且也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所以他们必须依靠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无线电波来进行沟通。
9、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答:(1)耳郭能收集声音。
(2)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一层膜,鼓膜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3)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十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
(4)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10、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11、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1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13、我们大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小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小。
14、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描述声音强弱的量。
音量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声音的强弱等级可以用分贝(dB)来表示15、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基础知识梳理1感受我们的呼吸1.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肺。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呼气:肺→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6.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2呼吸与健康生活1.我们体内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1)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和吸进去的气体相比较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2)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就是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
(3)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人体呼出来的气体还是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其中占比最多的都是氮气。
4.肺是身材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间接决意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5.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3丈量肺活量1.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是肺活量。
2.深吸一口气,吹响同一个哨子。
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长一些。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在1100——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2000毫升。
4.通常肺活量越大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需要的时间越短。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动物园动物分类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2.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将它们分别描出来。
7.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2鱼类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D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动物园动物分类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2.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脊椎的作用: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6.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用彩色笔将它们分别描出来。
7.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
2鱼类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D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4、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协作。
5、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总复习【含全部实验和专项学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书本第2页动物园动物分类(了解)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灵长类区:猩猩、猴子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3. 书本第2页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了解)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天上飞的:丹顶鹤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鸟类:丹顶鹤、孔雀昆虫类:蚂蚁、蜗牛鱼类:小丑鱼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分类标准三:按照有无脊椎分类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4.脊椎的特点: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5.脊椎的作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6.制作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布、剪刀等制作步骤:第1步: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第2步: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第3步: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实验结论:线轴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说明脊椎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7.常见脊椎动物:青蛙、小鸟、鱼、猴子、鲨鱼、蛇、鳄鱼、蟾蜍、海豚、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扬子鳄常见无脊椎动物:蚯蚓、章鱼、龙虾、海螺、蜘蛛、蚊子、蜗牛、水母、河蚌、鹦鹉螺、宽尾凤蝶8.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扬子鳄、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等等2.鱼类1.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A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B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C体形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D以鳃进行呼吸E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F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G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2.海鳗、鳐、河鲀也属于鱼类3.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有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4.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5.鱼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2020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背诵提纲)
2020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背诵提纲)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制作昆虫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橡皮泥.牙签橡皮泥.牙签等。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头.胸.腹了部分,头部有1对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3.妈蚁的种类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
4像蚂蚁.蝴蝶.蝗虫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5.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鳗呼吸。
鳞片,有鳍,用鳏呼吸。
6.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7.鱼类用鲸鳏呼吸,而鲸用肺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8.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鳏盖中流动情况的实3佥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鳗,然后由鳏盖的后缘流出。
9.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羽毛,有喙,卵生。
10.像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鸡.猫头鹰这样由脱离母体的卵孵化后代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1.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12.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毛,胎生,哺乳。
13.像猫.狗这样后代在母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生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胎生。
14.每年4月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15.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16.熊猫熊猫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知识点1.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水很烫.水凉了,这些都与水的温度温度有关。
2.常见的温度计有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温度计。
4.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用"〃表5.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玻璃泡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
2020年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整理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世狂,有的听上去塑互,l·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堡垫一。
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堡堕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一一芒壺。
(PS)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迈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塗阻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堡堕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堡型,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悄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箱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千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搓堂,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互纽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村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科学四年级上册(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
科学四年级上册(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可以用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拉伸皮筋、按压皮筋、揉搓皮筋等操作,但皮筋并不能发出声音。
而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管—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我们可以通过轻轻地放在喉结处的手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吹竖笛的时候则是空气在振动。
2.声音的发出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例如,弹拨橡皮筋会发出嗡嗡的声音,钢尺在振动时会发出振动的嗡嗡声,轻击鼓面则会发出咚咚的声音,敲击音叉会发出振动的嗡嗡声。
3.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例如,当我们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
但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例如当我们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就能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声音也能在水里传播,例如当我们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我们就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土电话也是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4.听到声音的过程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主要作用是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主要作用是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通道,声音通过这个通道到达鼓膜。
鼓膜非常薄且有弹性,即使是微弱的声音,它也会产生振动。
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中的鼓膜振动。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振动,这种振动会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当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来的信号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
耳廓和纸喇叭都可以在聚集声音方面发挥作用。
听诊器的头端有薄膜,贴在胸壁或其他人体部位,可以感受振动。
中间有橡胶管与听筒相连,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声波从头端薄膜处出入,经橡胶管传到耳朵,并且声音衰减较少。
2020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2020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天气》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天气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尖细、粗犷、浑厚、低沉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发岀声音。
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管—声带。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3、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4、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发声物体我看到的现象我听到的我的想法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在振动橡皮筋发出嗡嗡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拨动钢尺钢尺在振动钢尺发出振动的嗡嗡声轻击鼓面鼓面在振动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敲击音叉音叉在振动音叉发出振动的嗡嗡声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变弱或者消失。
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会听到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
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会发生振动。
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说明声音能在水里传播。
5、玩“土电话”的时候,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
“土电话”运用的是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
6、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答: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7、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这是为什么?答: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是真空的,而声音需要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的耳朵结构示意图人的耳朵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三大部分。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朵中鼓膜的振动。
3、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5、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答: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比较清晰、响亮;拿掉纸喇叭,再听听,会发现听到的声音很微弱,很模糊,声音听不清楚。
这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廓。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这一点与“纸喇叭”一样。
听诊器的头端有薄膜,贴在胸壁或者人体其他地方,可以感受振动。
中间有橡胶管与听筒相连,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声波从头端薄膜处出入,经橡胶管传到耳朵,并且声音衰减较少。
5声音的强与弱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2、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
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弱,钢尺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3、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很弱,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4、轻轻敲击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很弱,振动的幅度很小;用力敲击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很强,振动的幅度很大。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有高有低。
2、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发现铝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铝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发现簧片越长越厚,发出的音调越低,音簧越短越薄,发出的音调越高。
4、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答: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
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弦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弦的振幅越小,声音就越低。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发现长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4、调节乐器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发现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松的弦发声的音调低。
5、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弦越细、越紧、越短,弦的振幅就越大,声音就越响;越粗、越松、越长,弦的振幅就越小,声音就越低。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1、无论是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3、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地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叫作消化。
4、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受我们的呼吸1、一呼—吸算一次呼吸。
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
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呼气:肺→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4、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参与呼吸的器管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参与呼吸的器管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过滤吸入的空气咽喉:有对气体加热的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功能是运送气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管。
2呼吸与健康生活1、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4、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増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5、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人的慢跑、快跑、跳跃、打球、做游戏、做家务等活动都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6、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要消耗大量的养料和氧气,以供应运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器管就必须加倍工作,因此它的功能也就得到了改善。
3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肺活量越大,说明我们的身体越健康。
2、深吸—口气,吹响哨子。
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而肺活量小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短一些。
3、我们可以用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升肺活量。
4、简易肺活量测量袋使用方法:第一步:展开测量袋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第二步: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第三步: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6、为什么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肺活量?你打算今后怎么做?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
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
以后,我打算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1、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2、食物分类标准很多,不同的标准,分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3、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是什么?一天中,我们吃的最多的是主食类食物,如米饭、包子、面条等。
5食物中的营养1、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2、食物中的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太豆、牛奶、鸡蛋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鱼油、花生、核桃、芝麻、巧克力等。
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等3、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的方法:第一步: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第二步: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
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
4、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具体方法如下: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如果烧食物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5、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6、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没有,有的食物中只含有一种营养成分,有的食物中含有几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6营养要均衡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埈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