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一地理知识点:中国区域地理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笔记一、地理位置及境界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约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等。
中国地理位置处于亚洲东南沿线,是连接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节点。
二、地势与地貌1. 地势:中国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整体呈阶梯状分布。
从东向西可划分为五个地势带:东部丘陵平原地带、华北平原山地地带、西南山地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地带和新疆河山地带。
2. 地貌:中国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等。
其中,黄土高原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喀斯特地貌则广泛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地。
三、气候与气象灾害1. 气候区划: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热带。
其中,我国南部多为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北方多为温带和寒温带气候。
2. 气象灾害:中国面临多种气象灾害风险,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干旱、雪灾等。
东南沿海地区常受到台风的侵袭,西部地区多遭受干旱和风沙的威胁。
四、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总人口超过14亿。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内陆地区则人口相对稀少。
2. 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五、资源与经济1. 主要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其中,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是中国能源的主要来源。
2.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仍存在发展落后的问题。
六、自然环境保护1. 生态环境:中国自然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等。
2. 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是研究中国地理特征和区域差异的一种方法。
中国地理分区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来进行划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中国地理分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地理分区。
一、自然地理分区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常根据地貌、气候带等因素进行划分。
主要地理分区有:1.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平原。
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2.西部内陆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包括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等地。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山脉交错,气候干旱,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南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华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
这一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热带季风气候的存在使得这一地区适宜农业发展。
4.北部边疆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
这一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地形起伏较大,农业和工业发展较为困难。
二、经济发展分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常根据地区经济差异进行划分。
主要经济分区有:1.东部沿海经济带: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
这一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国际贸易和外资吸引力强。
2.中部经济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这一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交通运输便利。
3.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
这一地区经济欠发达,但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4.东北地区:这一地区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年来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振兴发展。
三、文化背景分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国地域之间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主要文化分区有:1.北方文化区:以北京为代表,这一地区对汉字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影响,诸多历史名城坐落在这一地区。
2.南方文化区:以南京、杭州为代表,这一地区汇聚了江南水乡的浪漫气息,以及享誉全国的文人墨客。
高二中国地理部分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部分知识点一、地理概况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位于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
中国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为94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
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高原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多丘陵和平原,中部内陆地区有山脉和平原,西部高原地区有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
2.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和地貌多样化,包括平原、山脉、高原、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山地和高原占据了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3.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包括寒带、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干燥、寒冷。
中国还受到季风的影响,季风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三、自然资源1.煤炭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储量居世界前列。
煤炭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供应和家庭取暖等方面。
2.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也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供应和城市燃气等领域。
3.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它们不仅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四、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2.区域发展差异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理条件、资源分布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3.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日益增多。
城市化带来了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社会变革等多方面的影响。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实施环境治理和推动绿色发展等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地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区域地理内容。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简要介绍中国的区域地理特点。
一、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落后。
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1.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接近港口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这些地区如上海、广东等,具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和对外贸易。
同时,这些地区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2.西部内陆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处高山、盆地和沙漠区,交通条件相对艰苦,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匮乏。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
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特点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各个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1.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北京为代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各种文化遗址。
例如,长城、故宫、天坛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景点。
2.川渝地区:川渝地区以四川和重庆为中心,以川剧、火锅等特色文化而闻名。
此外,该地区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世界上三大峡之一的长江三峡。
3.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杭州西湖、石林、黄果树瀑布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区域地理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挑战。
1.京津冀环境治理: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一大城市群,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工业发展和车辆排放等原因,该地区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措施,并加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必修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学好区域地理是高分的基础,以下是必修的区域地理知识点。
1. 中国地理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多样地理环境的国家。
它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中国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1.1 地形地貌中国地势起伏,地形地貌各异。
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草地、沙漠等。
中国的地貌特色还包括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河口平原。
1.2 气候中国是一个气候多样的国家。
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影响区域,我国气候五大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特殊气候。
1.3 水文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指河流和湖泊。
黄河、长江、珠江等是我国重要的河流,大部分流经我国重要城市和农业区。
而洞庭湖、太湖等是著名的淡水湖泊。
1.4 植被中国植被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分布有森林、草地、荒漠和湿地等。
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云南热带雨林,也有高寒草甸和苔原等特殊植被。
2. 世界地理在高考地理考试中,除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也是重点考察的内容,尤其是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
2.1 亚洲亚洲是地球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人口最多的洲。
亚洲的地理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亚洲地区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2 欧洲欧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欧洲地区拥有世界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著名的意大利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
2.3 非洲非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非洲拥有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地理特征,地理情况多样。
2.4 大洋洲大洋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一些岛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堡礁——大堡礁等。
2.5 北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相互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一、我国的区划中国作为一个广袤的国家,根据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
中国的区划主要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其中,省和直辖市是以行政为主要界限,自治区则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力,特别行政区则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中华民族的分布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分布地区涵盖了广大的中国境内。
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中华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华东地区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民族分布较为多样。
三、我国的城市体系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国的城市体系主要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县城等。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二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成都、杭州等,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三线城市则是经济和工业的重要支撑点;县城则是区域内基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体系的建设不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四、我国的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根据经济联系和发展状况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经济区域的行为。
我国的经济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西南地区则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区域。
五、全球的区域地理除了我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外,全球的区域地理也是高二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高二上地理中国地形知识点

高二上地理中国地形知识点中国地理地形知识点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理资源的国家,其地形多样且独特。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地形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一、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由高山、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貌组成。
其中,西南地区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北方大部分为平原和盆地。
二、中国主要山脉中国的山脉众多,其中一部分是国际上著名的山脉。
以下是中国主要的山脉:1.长江三角洲山脉: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东南沿海的丘陵和山地,如华东丘陵、朱曲山、燕山等。
2.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之一,包括云南的高原和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地,如横断山、神农架等。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包括珠穆朗玛峰等著名山峰。
4.秦岭山脉: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地理的分界线之一,南北延伸,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
5.阿尔金山脉:位于中国的西北边境,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区,包括祁连山、延山等。
三、中国主要高原中国高原地区广袤辽阔,为中国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资源。
以下是中国主要的高原:1.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储藏着大量的冰川与河流。
2.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之一,以其草原和特有的生态环境而闻名。
3.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是“中国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主要河流和湖泊中国拥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它们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流入海。
2.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以其黄色的河水而得名。
3.松花江:位于中国东北部,流经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水运通道。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知识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基础,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二阶段,我们所学习的中国地理知识更加深入和系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以下是对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邻近韩国、日本等国家,西与中亚相连,南濒南海,北界俄罗斯和蒙古。
2. 中国的地势特点中国地势以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为特点。
主要地势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
3. 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其中,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北方气候干旱少雨。
4. 中国的地震活动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
主要地震带包括青藏高原地震带、海西地震带、华北地震带等。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 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稠密程度较高。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多,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2. 中国的民族和宗教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要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也分布于各个地区。
宗教方面,中国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3.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4. 中国的交通网络中国的交通发展迅速,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等。
高速铁路网在中国得到广泛建设和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物流运输。
第三部分:经济地理1.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转向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中国的主要产业中国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服务业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3. 中国的资源优势与不足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大国。
然而,中国也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中国区域地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中国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点,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分布规律。
下面将通过几个主要方面来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分布广泛。
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西部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如西南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还有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分布对中国的气候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二、气候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等。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日温差大;南部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这些气候特点对农业、旅游、工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众多,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
人口分布不均也导致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四、经济地理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高;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西部开发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文化特点中国的区域文化也有明显的差异。
北方地区以汉族文化为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南方地区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西南地区有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
这些区域文化的不同也体现了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综上所述,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地理和文化特点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各章节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各章节知识点一、自然区划1. 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处北半球,介于东经73°25′04″-135°05′11″、北纬18°03′31″-53°33′08″之间,东西横跨110度之多,南北跨度达5500多千米。
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地形特点各异,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中国大陆地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其中65%以上为山地和丘陵,平原地形不到1/4。
境内河流密布、湖泊众多,而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多样的国家。
2. 中国自然区划的依据与分区中国的自然区划主要是根据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动物等,以及文化和历史因素所综合而成。
中国自然环境较为复杂,一般根据气候和地形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五个自然区,分别是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及山地区、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区、青藏高原区和南方丘陵山地区。
3. 各自然区划的特点•东北平原区–主要位于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平原以北,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主体–地势东低西高–气温,冬季非常寒冷,夏季炎热–以农业为主,豆类、玉米、大豆和蔬菜是主要品种–经济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华北平原及山地区–包括京津塘及周边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气候典型,春季特旱,夏季特热闷,秋季多风吹的沙尘暴天气–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为煤炭和铁矿石•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气候温和–以农业为主,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主要品种–经济以农业和交通业为主•青藏高原区–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气候典型,冬夏季节差别极大–以畜牧业和矿产资源为主•南方丘陵山地区–主要以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江西、贵州、云南、西藏为主–山地和丘陵为主–气温温和–包括茶叶、柑橘、水稻和糖业产区二、人口与城市1. 中国的人口概况中国人口众多,世界上人口仅次于印度。
当前,中国的人口数量是13.96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8.41%。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中国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中国的基本地理特征、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高二中国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北濒蒙古高原,南界东南亚。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
主要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3.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主要气候区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等。
4. 河流与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以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为代表。
湖泊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5.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水资源则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6. 人口与民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汉族是主体民族,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7. 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
8. 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特色农业包括茶叶、丝绸等。
9. 工业布局: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工业门类齐全,包括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10. 交通网络:中国的交通网络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
11. 区域发展差异: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
12.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13. 地理信息技术: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GIS等,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4. 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国土整治措施。
高二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广袤而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
在高二阶段学习中国地理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地理。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这个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华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华北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这个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
此外,煤炭、钢铁、石油等工业也在这个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边界,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包括了长白山、大兴安岭等高山和松花江、辽河等重要河流。
气候上,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湿润。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资源区。
这里的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资源储量丰富,同时,汽车制造、钢铁、航空等重工业也在这个地区发展较为迅速。
三、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大区域,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包括了横断山脉、青藏高原等重要地理特征。
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丰富。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
这里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茶叶和水果产地。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众多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大区域,包括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既有高山巍峨,也有广阔的沙漠。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农牧业基地。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油气等能源资源。
同时,西北地区的农牧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黄河流域的农田和草原为这个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农牧产品。
综上所述,高二地理课程中的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涵盖了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在中国辽阔的⼤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然条件的差异,⼈⽂、经济⽅⾯也各有特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1、中国位置、疆域、⾏政区域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四⾄: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北京东⼋区时间 4.陆上疆界:⾃鸭绿江河⼝⾄北仓河⼝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中国的国⼟构成 陆地⾯积960万平⽅千⽶,管辖300万平⽅千⽶海域 三、中国的⾏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政区 2、中国⼈⼝和民族 ⼀、我国⼈⼝概况 1、⼈⼝总数: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3亿 2、⼈⼝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 2)平原盆地多,⼭地、⾼原少 3、⼈⼝特点:基数⼤; 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民族分布特点 1、⼤杂居中,⼩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3、中国地形 ⼀、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原、⼭地为主: 地势西⾼东低,呈三级分布,⼀⼆级分界线:昆仑⼭――阿尔⾦⼭――祁连⼭-横断⼭:⼆三级分界级:⼤兴安岭――太⾏⼭――巫⼭――雪峰⼭ ⼆、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脉 东西⾛向:天⼭-阿⼭昆仑⼭--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向:⼤兴安岭-太⾏⼭-巫⼭―雪峰⼭,长⽩⼭-武夷⼭-台湾⼭脉西北-东南⾛向:阿尔泰⼭,台湾⼭脉 南北⾛向,贺兰⼭,横断⼭,台湾⼭脉 弧形⼭脉,喜马拉雅⼭ 2、四⼤⾼原 青藏⾼原:地势⾼,⾯积⼤,多雪⼭,冰川,河源 内蒙古⾼原:地⾯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原:黄⼟分布,植被少,⽔⼟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原:地势崎岖,⽯灰岩⼴布,多⼩型坝⼦,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盆地 塔⾥⽊盆地:南疆、天⼭-昆仑⼭之间⾯积⼤,沙漠⼴,西⾼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阿尔泰⼭之间沙漠⼩,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 柴达⽊盆地:地势较⾼,多⼽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的外流盆地 4、三⼤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积⼤,⿊⼟⼴,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或辟为旅游区 6、⼭脉构成地势⾻架 天⼭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盆地 阿⼭以南为河套平原 昆仑⼭脉以北塔⾥⽊盆地,以南青藏⾼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丘陵 秦岭以北黄⼟⾼原,是黄河与长江分⽔岭 ⼤兴安岭以西内蒙古⾼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以西黄⼟⾼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以西云⾼原 长⽩⼭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以西青藏⾼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以西内蒙古⾼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脉中国与蒙古的界⼭ 祁连⼭以北河西⾛廊,以南柴达⽊盆地 喜马拉雅⼭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候的影响 ⽓温:海拔⾼⽓温则低,冷空⽓背风坡⽓温较⾼ 降⽔:西⾼东低有利于⽔流深⼊,暖湿空⽓,在迎风坡形成地形⾬ ⽓流运动:东西向⼭脉阻挡冷空⽓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流,使⼭脉西侧⽓候产⽣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使河流⾃西向东流⼊⼤海 分⽔岭:⼭脉是分⽔崔,影响流域范围 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落差,晚形成峡⾕急流 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产发达,经济发达 ⼭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 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 ⾼愿地区经济滞后 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愿及川滇西北的新、⽢、宁 6、我国⽕⼭活动的分布:⼭西⼤同(死),长⽩⼭,⿊龙江五⼤连池(休眠),台湾⼤屯和七星⼭,新疆于⽥附近昆仑⼭中的⽕中(活) 7、我国的泥⽯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原边缘,⼭区,东部低⼭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4、中国⽓候 ⼀、中国冬夏⽓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温分布:南北温差⼤, 0度等温线⼤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温分布:全国普遍⾼温,除疙瘩⾼愿外,温差不⼤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愿地势⾼ ⼆、中国年降⽔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季长,年际变化⼤。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高二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中国地理知识点1、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
省会是乌鲁木齐。
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
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3修建引水渠、灌渠、尤其是著名的坎儿井引水工程;4小麦、玉米和高粱是主要农作物,基于新疆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
新疆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绿洲地区。
5、能源、资源开发: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主要分布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
2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起点轮南——终点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影响: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迅速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所以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1.位置:34°N~40°N,114°E~120°E2.范围: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
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
3.地形:①我国第二大平原;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面平坦4.地势:西高东低5.地貌及成因:西部——缓斜平原;主体部分——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
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必修1

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必修1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景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必修1,涵盖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资源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第三大,东西宽约5500千米,南北长约5000千米。
中国东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分别濒临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和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海岸线。
而西部则以高山、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崎岖。
二、地貌中国地貌多样,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地理区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成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牧区。
内蒙古高原地势相对较低,气候干旱,适宜草原发展。
华北平原则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而寒冷。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为温暖。
而西部地区则是典型的高原气候,气温日较差大,昼夜温差大。
此外,中国还受到季风的影响,东南部地区夏季常有季风带来的暴雨。
四、资源中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天然气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而黄河、长江和珠江则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
中国的陆地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拥有众多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总结:中国国家地理知识点必修1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资源等方面。
中国地理的多样性为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也能更好地欣赏和保护中国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资源。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地理上拥有广袤的领土,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因此地理知识对于了解中国的文化、经济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一些重点知识点: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邻朝鲜,北接蒙古、俄罗斯,西北连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和老挝等国接壤,南濒越南、老挝和缅甸,东南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望。
2.领土概况:中国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38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陆地东西横跨50度,南北纵贯40度,东西最宽处约为5500多公里,南北最长处约为5500多公里。
3.主要山脉:中国地势复杂,山脉众多。
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大别山脉、连山山脉、黄山脉等。
4.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淮河、松花江、黑龙江等。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5.主要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有青海湖、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
其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6.主要岛屿:中国的主要岛屿有台湾、沈阳、长寿岛等。
其中,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7.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区划非常复杂,主要有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多个气候带。
由于地广人多,中国的气候类型十分丰富,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8.经济发展区域:中国的经济发展区域主要有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中部地区为中国的工业和交通枢纽;西部地区属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重工业基地,但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 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 策: 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38 、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39 、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0 、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1 、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 、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3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4 、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5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 (中亚、西亚、欧洲 ) 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 交往和合作 )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 湾,便于发展 (海洋事业 ) 。
●我国领土面积( 960 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 14 个。逆时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4、我国的地形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 )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
56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7 、位于黄河下游的两大油田是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 58 、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中,祖籍最多的是广东。 二、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讲解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讲解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国土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而了解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发展和解决地区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中国地理位置及自然特征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邻越南、老挝等国。
总体而言,中国地貌多样,分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几个主要地理特征。
1. 高原山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其多山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中国西部区域的特点。
2. 盆地丘陵中国境内有许多广阔的盆地和丘陵地带,如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区对于农业和人口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3.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区分布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等。
平原地区多河流穿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4. 河流和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城市,对于交通运输和水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
此外,中国还拥有众多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等。
二、中国的区域划分根据自然和人文特征,中国可以进行不同的区域划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区域划分方式。
1. 自然区划中国的自然区划可分为五大自然区,分别是东北平原区、黄河冲积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以及西南山地区。
这种区划方式便于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
2. 经济区划中国的经济区划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特点进行划分。
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省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等。
通过对经济区划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区域差异。
3. 管理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资源配置,中国划分了一级行政区和二级行政区。
一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则是在一级行政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如城市和县级行政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必修一地理知识点:中国区域地理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台湾
(1)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
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
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
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
西部平原宽广。
岛上多火山、地震。
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
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
最大湖泊日月潭。
(3)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
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
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
③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4)工业和旅游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
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5)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多万,97%是汉族。
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
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高二必修一地理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