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十章《行政效率》
行政10 行政效率

第十章 行政效率1、行政效率的含义和类型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财物资源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行者效率=行政产出/行政投入。
①微观效率:指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也就是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宏观效率:指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
②技术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配置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达到最佳组合或最佳比例。
③静态效率:关注的是在特定时段能否游侠利用资源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即特定时段内的投入产出比。
动态效率:关注的是不同时间段效率的变化情况,即投入产出比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动率。
④个人效率:指特定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效、办事速度等。
组织效率:指特定行政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时效、办事速度、投入产出比等。
2、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①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
行政效率高低是行政管理中各种要素组合是否科学的综合反映。
②行政效率高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
提高行政效率有助于提高政府形象,有助于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行政效率的高低确实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④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
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尽可能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效率研究传统模式的局限性①基本沿用管理学效率研究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原则,忽视了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及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②多采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式调查和以效率为中心的综合研究模式,结论多是一些普遍原则,既没有充分体现出效率这一主题,又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07论述)①行政效率研究“公共性”的彰显。
行政效率的公共性表现为管理学研究模式的求异,既不断从管理学效率研究中吸取营养,又在一定程度上摆 第十章 行政效率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行政效率测定与绩效评估 一、效率研究:一个新领域的出现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传统模式及其局限性 三、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四、我国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 二、行政效率的类型 三、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一、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二、公共部门的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 五、行政领导绩效考评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第五节 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脱了对管理学效率模式的过度依赖,以适应公共部门的特性和特殊要求。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一、公共行政学涵义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
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重点笔记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重点笔记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重点总结第一部分行政原理与行政体制第一章绪论(2个知识点)名师解说:本章回顾了行政学自1887年至今一百多年所有的成果,是备考时需要重点复习的重点。
咨询师发现,在考生备考的时候,很多人卡在了第一章。
其实,本章重要的考点只有两个:1.行政现象,尤其是不良行政现象。
2.行政学发展历程,包括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贡献。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述一、公共行政学的涵义P61.公共行政泛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主体)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及法律的规定(依据),通过科学及时的制定和准确、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途径),管理公共事物、维护公共秩序、保证公共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服务(目的)的活动。
换言之,公共行政是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种最为广泛、最为经常、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
它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
名师解析:“公共行政”这个概念只要把握住“公共利益”“公共性”两点足矣。
其他的内容,可以根,据理解,随意添加和描述,无非就是政府的一些职能“对外保卫国家安全,对内维护公共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制定公共政策”等。
名师推荐背诵: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及法律,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对外保卫国家安全,对内维护公共秩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它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
同义词语辨析: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主体),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途径),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参考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14-张国庆 公共行政学考研讲义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公共行政学》讲义-----张国庆导读公共行政管理活动运用的是公共权力,涉及的对象是公共事务,所追求的是公共利益,运行过程也称作公共管理过程。
相反,公共性的缺失就是指谋求非公共利益。
必须一开始就强调公共行政学中的公共两个字,这是个伦理道德问题,更是所有公共行政的理论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解决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口。
否则不仅政府的合法性会受到质疑,行政理论也必会走向悖论。
所以公共行政学必不能走向回避价值的工具主义,必不能只以效率为行政改革目标,这对于中国现实行政的发展变革尤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绪论(本章十分重要,一定要重视,是理解这门课的重要基础,看不懂课本的时候就回过头来从本章中找答案。
本章热门考点:行政的含义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行政学理论的发展脉络)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学从诞生之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理论、方法上的争论以及实践中的变革一直未曾停止过。
公共行政学的涵义1、 早期公共行政学发源于政治学,其研究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虽然一开始就强调行政执行的特殊意义,但还只是从理论、范畴和逻辑思辨的角度,而不是从方法,实证、技术的角度。
2、 20世纪以后,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念的传播,效率,时间动作分析等观念流行起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注入到公共行政的研究中。
3、 60年代以后,以西蒙为代表的全新决策理论对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提出了挑战。
这样,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两种观念就一起对原有的行政观构成冲击。
4、 但是早期行政学关于公共行政性质的界定,公共行政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界定,以及某些检验尺度的原则标准都作为宏观的导向保留了下来。
即使在20世纪后三十年的范式变革中,国家的宪政体制和国家的公共管理制度以及政府的主要职能都没有变化。
所以公共行政(学)一直都有着“政治”与“管理”的双重性质。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行政效率

01
上级领导。强调是否服从上级命令和政策,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考核指标。对上级负责。“唯上”。
02
自我。自我评估。了解情况,但缺乏客观性。评估往往服从自利行为,比如避免暴露缺点,只强调成就,评估往往代表着局部利益,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三)绩效评估的主体
(四)公共部门的特性与评估的困境
观点:对传统效率观的批判
效率批判: 效率评价的维度(标准) 阿马蒂亚·森的效率观,认为经济学的效率(前述)的是基于“工程学”的主流经济学的效率存在问题(技术效率和帕雷托效率),效用或福利来衡量效率的,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忽略了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人的美德或一个怎样活着等问题,导致经济学贫困,主张以个人的自由来衡量效率,含有肯定性自由(基本的可行能力——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不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主要手段。
四、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五、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概念 行政效率的测定是一门科学,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行政效率测定方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并将不断趋于完善。 1.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 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指效率测定的总体规划,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效率测定的业务计划;二是效率测定的组织安排。 2.效率示标(efficiency indicators) 效率示标显示的是人类生产、管理活动的效率方面的信息,且这种显示比较规范。即生产、管理活动中效率水平的规范化显示。 3.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成Y=f (X),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C=C(P, X)。其中Y 是产出,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一、公共行政学涵义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
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15.1 复习 笔记
15.2 课后 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 解
16.1 复习 笔记
16.2 课后 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 解
17.1 复习 笔记
17.2 课后 习题(含考 研真题)详 解
第四部分 行政发展与发展行 政
01
第十八章 现代政府 能力
02
第十九章 当代中国 行政改革
03
第二十章 典范革命 与新公共 行政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 (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 题(含考研真题)详》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一部分 行政原理与 行政体制
03
第三部分 行政行为与 法制行政
02
第二部分 行政程式与 行政技术
04
第四部分 行政发展与 发展行政
本书是张国庆《公共行政学》教材的配套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每个考点都按重要程度作了星级标记(其中五星为要求掌握, 三星为熟悉,一星为了解,中间依此类推),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 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公共行政学相关资料对张 国庆《公共行政学》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 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公共行政学考 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教材。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 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10第十章《行政效率》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 (一)参数测定与非参数测定 (二)关于统计噪音的考虑
(三)极限关系及其寻求
35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 (一)效率测定的传统方法 • (二)工作荷载分析法(Workload A nalysis)
• • • • (三)要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四)产出评估法(Output Evaluation) (五)回归模型法 (六)数据包络分析法
29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0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1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2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3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 (三)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成Y=f (X),成本函 数可以表示为C=C(P, X)。其中 Y 是产出, 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 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 对生产函数而言,当投入一定时,产出可以 达到一个最大值;对成本函数而言,当产出 一定、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成本可以达 到一个最小值。
24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三、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 •
鉴于组织绩效评估在其他国家的广泛应 用,西方学者惊呼传统的“行政国家”正被 “评估国家”所取代。一位专栏作家也对此感 叹道:“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理性 思辩不再受尊崇,信服才是一切。„„一个东 西若不能测定,那它就不存在”。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2、中西学术界观点的差异 我国学术界倾向于对行政效率做广义的 解释:行政效率不仅体现在时效、速度、理 想的产出投入比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 社会效益上”,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 值和功效的统一”。 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对效率做狭义的解 释:效率只是广义的绩效(performance) 或生产率(productivity)的一个组成部分。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效率的行政组织可以 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行政效率和民主、法治的关系
高效的行政效率可以促进公民参与和民主决策的实现。法治是确保行政效率的基础,通过法律框架可以规范行 政行为,提升效率。
行政效率和公共利益的权衡
行政效率和公共利益之间经常需要做出权衡。政府应该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满足 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行政效率评估的方法
评估行政效率时,可以考虑各方面的指标,如资源利用效率、时间成本、服务质量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 法可以全面评估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
行政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领导力、组织结构、信息技术等。了解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升行政效率。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 行政效率
公共行政学课件 第十章行政效率 PPT大纲
什么是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政府或行政组织在实现目标时所消耗的资源和时间的比例。它 衡量了行政行为的快速、准确和经济的程度。
行政效率的重要性
行政效率是现代公共行政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它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节约资源,增加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学笔记精华版张国庆

公共行政学笔记张国庆主编2007年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一、公共行政学涵义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1、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2、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3、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4、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2004年简答题)1、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3、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
4、北京大学张国庆教授认为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逻辑分析方法;2、法规分析方法;3、历史分析方法;4、实证分析方法;5、规范分析方法;6、比较分析方法;7、系统分析方法;8、生理分析方法;9、心理分析方法;10、资料分析方法;11、案例分析方法;12、量化分析方法;13、模拟分析方法;14、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讲解第10章行政效率

第10 章行政效率二、思考题1 .对行政效率可以做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试分析各自的利弊。
答:( l )行政效率的涵义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的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但是迄今为止,对行政效率的涵义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目前来看行政效率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①从广义上讲,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活动时效、速度、理想的产出投入比率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反映,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值和功效的统一。
②从狭义上讲,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
( 2 )行政效率的广义解释和狭义解释的利弊①广义理解的利弊。
行政效率的广义界定考虑了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性和多元性,是对行政系统功效的综合反映,但是在具体测定中则需要把效率和效益的测定合二为一,一步到位。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这显然不切实际不利于管理操作。
②狭义解释的利弊。
行政效率的狭义界定将效率和效益区别对待,有利于管理操作。
由于行政活动的最终社会效果与其直接产出相比具有滞后性、间接性和整体性,效率和效益测定必然存在理论框架、运用范围、分析模型、应用技术与方法上的差别。
把效率和效益在概念上区别开来,也就承认了这些差别,有利于在操作中因事制宜,灵活运用。
但是在当代公共部门的活动的成功与否最终是通过有效性来评估的,也就包括了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狭义定义无法全面、准确、客观的反映政府绩效和存在的问题。
3 .论行政效率的基本类型。
答:行政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具体包括以下凡个方面:( l )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就行政效率方面而言,微观效率是指特定公共组织提供相同单位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相对成本,也就是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的比率。
宏观效率是指不同国家中不同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
其中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相对规模和相互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政府结构和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等,总体发展速度既包括经济增长率,又包括文化、教育、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社会发展速度。
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精华版笔记

《公共行政学》复习指导笔记(重要程度:了解★知识点记忆★★重难点分析★★★)前沿★了解:·本书书名·本书的逻辑框架和体例编排·行政学的研究意义、性质、目标目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对象,行政管理的特点★★★重难点分析:关于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论述题常用,可作为套话记住)第一章绪论★了解:·政治行政观和管理行政观·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中,15M理论和本书的观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公共行政学的演进过程·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主客体和主要方式★★知识点记忆:名词解释: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七环节”理论(POSDCORB)、行政国家、T型人才、帕金森定律(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2007年考查过论述题)、彼得原理(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2008年考查过论述题)、追求卓越、等级链、系统论、权变观、生态行政学、简答:·现代行政现象(育明教育注:重点)与现代行政精神·法约尔的理论贡献(其他学者)·韦伯理想官僚制的组织结构特征(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霍桑实验的三条实验结果(或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重难点分析:关于行政职能扩展·行政职能扩展的表现(即行政国家的表现)(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行政职能扩展的原因·如何看待行政职能扩展(如何看待行政国家现象)·行政职能扩展的负效应(行政权力行使的负效应)第二章行政职能★了解:·第一节: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亚当斯密三职能、布坎南三职能·罗尔斯正义论(太难太深是关于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的看看不理解也没关系不会考)·西方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效率优先论和公平优先论★★知识点记忆名词解释:行政职能(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名词解析)、精英政治、瓦格纳定律、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市场失灵(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多次考查过)、政府失灵、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钱德勒革命简答:·台湾张金鉴教授的行政职能理论(六个行政职能)·效率与公平平衡论内容★★★重难点分析:关于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重合)·政府和市场的优缺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原因(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多次考查过)·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表现第三章行政权力★了解:·行政权力与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行政权力再分配·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行政授权的条件·授受关系的处理·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知识点记忆:名词解释:行政权力、三权分立、二分法、五权宪法、议行合一、行政优先权、行政授权、例外原则、逆向授权、3R式授权、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简答:·行政权力的结构(静态和动态)(育明教育注:重点)·行政权力的分配途径·行政权力人格化与非人格化的张力与克服·集权与分权·行政授权的方式·行政权力的基础·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重难点分析:关于行政权力的特性(理解行政权力的特性是理解行政权力进而理解一切行政现象的关键)·行政权力的特性·21世纪行政权力展望第四章行政领导★★知识点记忆:名词解释:领导、理念、思维、思维方式、领导力简答:·领导的基本功能·领导与管理的区别(育明教育注:重点)·领导力的层次·提升领导力的途径:悟道、知行合一(简单记忆以上知识,从应付考研角度,其他所有都不用看)第五章行政组织(非重点,绝大部分内容属于了解部分,考试最多会考一名词,简答和论述专门出自本章的可能性不大)★了解:·行政组织特征·行政组织基本要素(育明教育注:重点)·目标的功用·合理组织目标的特征·组织结构模式(育明教育注:重点)·行政组织体制·组织原则(只看系统学派)·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组织变革的动力·组织变革的阻力·组织变革阻力的克服·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知识点记忆:名词解释: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管理幅度、★★★重难点分析:关于组织环境(在论述中经常会用到,但不会独自作为一道题出现)·什么是一般社会环境、特定社会环境、团体社会环境、组织气候(组织内部环境)·它们都是怎么影响一个组织的?·政府与社会性组织或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公共政策联系紧密)第六章人事行政(非重点,与人力重复,具体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在人力的课上再复习)★了解:·人事行政的“二重性”·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标志★★知识点记忆:名词:人事行政、部内制、部外制、折中制简答:(简单记忆就行,不必深入,一般不会考)·人事行政演变:恩慈官僚、政党分肥、功绩制·现代人事行政的趋向·现代人事行政特征·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人事行政动态运作的三个机制(更新机制、激励保健机制、行为调控机制)·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与西方比,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比)★★★重难点分析: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公共行政学P203,总结的很好,也很重要,背过)第七章行政决策(非重点,与公共政策重合度高)★了解:行政决策体制、决策理论模型、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与公共政策联系紧密,可结合公共政策去理解)★★知识点记忆:名词: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各种类型(只记住概念就行)、行政决策体制简答:·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决策机构与咨询机构的关系★★★重难点分析: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P253-P256)整个第二部分,即8到12章皆是非重点章节,出简答和论述的可能性很小)第八章行政执行(与公共政策重复太多,可以看到一种学术抄袭现象)★了解:·行政执行的特点·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内容与公共政策高度一致,可在复习公共政策时再重点记忆)★★知识点记忆:名词:行政执行、政策执行、行政执行能力、执行力、软政权、行政执行模型、简答:·行政执行的方式★★★重难点分析:影响行政执行有效性的因素(很重要,P279有一些答案)(育明教育注:北师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第九章行政方法(最多会考名词解释,即使考名词解释的概率也不大)★★知识点记忆:名词:行政方法、行政程序、行政工作程序化、目标替代、文牍主义、行政计划、综合平衡法、PPBS(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计划评审法、CPM、行政技术、系统工程、电子政务、PDCA循环(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ABC管理法(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平衡计分卡简答:·行政基本方法有那些?★★★重难点分析:关于“目标替代”和“文牍主义”(是描述官僚作风的两个主要概念,很重要)第十章行政效率(看往年情况,基本没有出过题)★了解:·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知识点记忆:名词:行政效率、“三大E模式”、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效率示标简答:·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重难点分析: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困难(P330,曾经考过)第十一章机关管理(除了名词“机关管理”外,其他全部不看,尽管放心!)第十二章公共财政★★知识点记忆:名词:公共财政、公共产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国家预算(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单式预算、复式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育明教育注:2010年北大行管真题考查过论述题)、公共财政收入、税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平衡、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简答:·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变化(我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的原则·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重难点分析:·国家预算的原则 (育明教育注:北大行管历年真题考查过)·公共财政的职能(育明教育注:前几年考过至少两次)第三部分行政行为与法治行政主要讲依法行政,即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以有效地保障行政宗旨,防止滥用公共行政权力。
行政管理学张国庆第二版考研笔记

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第二版)第一章绪论1、行政指导是政府为完成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对特定的行为主体提出的特定行政规范或意向。
P682、行政引导是指政府通过改变国家政策来对社会行为主体施加影响,促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朝着有利于国家行政目标实现的方向改变。
P683、行政预算即国家预算,亦称公共财政预算,是由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编制和提出、由立法机关评议和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P694、行政计划又称行政设计,是行政机关依据职权范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是度势,预先拟定的自身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方法,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根据。
P685、简述权变观的中心思想。
p48在承认系统关于组织与环境以及各个分系统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互动作用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制定特定条件下组织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权变组织的概念中,“它取决于”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意味着每一个特定的组织,都必须确切地了解自己所处情境的各种可变数,以及这些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把握组织原则和组织模式,一切都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
6、※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
P50 (07商大真和08商大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2)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3)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4)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5)主张“民主行政”,并以此作为新公共行政的“学术识别系统”。
7、简述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结构的特征。
p38(1)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有确定的组织目标,并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去规范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2)这种组织是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组织内部根据需要实现劳动分工,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责并使之合法化,权责按等级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为一个统一的等级序列。
(3)根据组织中不同层级的职位需要,公开招考和挑选具备某种技术资格的成员,按照其专长进行合理分配和正式任命,务求每一个位成员称职并只有一位上司。
育明400分学员解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答题模板

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行政管理考研指导《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研解析》,团结出版社,2013年版(考点精编·习题答案·真题解析·热点解读)以下是图书的截图:1.3 公共行政学考研答题模板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
如果考题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
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
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
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答题“三段论”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行政问题出现的原因。
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的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
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
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笔记

第十八章 现代政府能力
1、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
2、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
3、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4、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第十九章 当代中国政府改革
1、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2、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界说
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
《公共行政学》
张国庆第三版
目录
第一部分 行政原理与行政体制
第一章 绪论
1、公共行政学概述
2、公共行政学的演进
3、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第二章 行政职能
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行政职能的涵义
行政职能的构成
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论
第三章 行政权力
8、我国公务员制度
第二部分 行政程式与行政技术
第七章 行政决策
1、行政决策概述
2、行政决策体制
3、行政决策过程
第八章 行政执行
1、行政执行概述
2、行政执行的能力和有效性
3、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4、行政执行的方式
第九章 行政方法
1、行政方法概述
2、行政基本方法
6、组织变革
第六章 人事行政
1、人事行政概述
2、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3、现代人事行政中的职位分类
4、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考任、退休与培训
5、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一保健机制:考核、奖励、晋升与工资福利
6、现代人事行政的行为调控机制:义务、道德、监督与惩戒
7、当代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
2、公共财政支出
3、公共财政收入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重要资料-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状元笔记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重要资料-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状元笔记第九章行政方法第一节行政程序一、行政程序的涵义1、何谓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是指依照时间将每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个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环节,以协调和促进某项行政工作的完成。
2、行政程序的特性(简答)(1)合理性;(2)有序性;(3)例行性;(4)稳定性;(5)适应性;(6)系统性二、行政工作的程序化1、行政工作程序化的内容(简答)(1)掌握和运用资料;(2)编制行政程序;(3)行政程序分析;(4)行政程序操作;(5)行政程序检查2、行政工作程序化的意义和作用(简答)(1)有助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2)是行政管理制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行政管理高效化的保证;(4)是考察行政机构工作好坏的标志。
三、行政程序的简化(试述行政程序简化的步骤?)1、选定准备进行研究的工作,被选定的工作应具有社会价值;2、以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记录选定研究工作的全部事实;3、认真分析记录的事实;4、全盘考虑现行的工作情况,在研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以寻求最佳工作程序;5、衡量所确定各步骤的工作量,并认真计算所需标准时间,以便确定工作进度;6、在已确定标准步骤及标准时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程序与新的工作方法;7、对新的程序进行科学操作,并以适当的控制手段来维持新方法的实施。
第二节行政计划一、行政计划的概念行政计划: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其他有关规定,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或为实现这些社会目标准备条件,所制定的行动方案,这种方案一经制定,便具有法律效力,成为某个特定领域的政府活动的根据和准则。
二、行政计划的编制过程(简答)1、确定目标;2、调查研究;3、资料分析;4、计划方案的拟订和评价;5、方案的选择;6、计划执行过程的反馈和计划的修正。
三、行政计划编制的技术方法(简答)1、综合平衡法;2、规划-计划-预算系统(PPBS系统);3、行政计划评审术(PERT技术);4、关键路线法(CP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
案例
2
案例
央视《经济半小时》11月21日播出节目“一个女人的燃烧 瓶和政府铲车的拆迁大战”。
这名站在楼顶上的女士名叫潘蓉,潘蓉的家是一幢建筑面 积480平米的四层小楼,位于上海市闵行区。2008年,潘蓉接 到的一纸虹桥机场交通枢纽的拆迁裁决,打破了他们一家平静 的生活。上海机场集团要兴建机场的交通枢纽工程,而潘蓉的 这栋小楼正好位于这一工程项目的范围之内,因此潘蓉一家必 须在期限之内搬离原先的住所,房屋将做拆除。作为房屋被拆 迁的补偿,潘蓉获得每平米761元的房屋重置补贴,以及1480 元的土地补偿。计算下来潘蓉的拆迁补偿是67.3万元。
8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2、中西学术界观点的差异 我国学术界倾向于对行政效率做广义的 解释:行政效率不仅体现在时效、速度、理 想的产出投入比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 社会效益上”,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价 值和功效的统一”。 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对效率做狭义的解 释:效率只是广义的绩效(performance) 或生产率(productivity)的一个组成部分。
29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0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1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2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33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 (三)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成Y=f (X),成本函
数可以表示为C=C(P, X)。其中 Y 是产出, X是各种投入构成的向量,C表示成本,P则 表示各种投入相对应的价格所构成的向量。 对生产函数而言,当投入一定时,产出可以 达到一个最大值;对成本函数而言,当产出 一定、投入要素的价格一定时,成本可以达 到一个最小值。
18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四、我国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1982年国家 机构改革和恢复行政学以来,我国大陆专家学 者重新开始了行政效率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的看来,行政效率还是我国行政管理学研 究中的薄弱环节。
19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20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效率”涉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指行政管理活动 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 率。高效率可以表现为获得既定量的产出时投入最少, 也可以表现为投入既定时产出最大。
“效益”涉及产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指政府部 门产出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或影响的程度,其中包括公 民或顾客的满意度。
12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效率研究:一个新领域的出现
1890年,布兰代斯等人在泰勒的同事亨利•甘特 (Henry Gantt)的住所召开了专家会议。布兰代斯 希望所提出的证词都能遵循大致相同的逻辑,并且能 用一套普通的术语来描述泰勒的新管理体系。与会人 员提出的词汇有泰勒制、职能管理、工场管理等,最 后确定为“效率”。
16
产出多为无形产品;产品的中间性质; 最终产品的非商品性。 (四)公共部门生产过程的特点
劳动密集型特征;生产技术的不确定性。 (五)公共管理环境的特点
24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三、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 • 鉴于组织绩效评估在其他国家的广泛应
用,西方学者惊呼传统的“行政国家”正被 “评估国家”所取代。一位专栏作家也对此感 叹道:“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理性 思辩不再受尊崇,信服才是一切。……一个东 西若不能测定,那它就不存在”。
7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1、涵义 效率最初是电学和机械学中所使用的概念, 指的是产出的能量或功与投入和消耗的能量的 比值或比率。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社会活 动中,泛指社会活动所取得的结果和所消耗的 劳动量的比率,人们用它来考察社会活动的有 效程度。行政效率具有特定的涵义,指的是国 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 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 的比率关系。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3、对行政效率的测量:政府绩效管理 政府绩效由经济(economy)、效率 (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 又译效能)三部分构成。三大 E实际上是三 种关系,涉及到政府管理活动的四个方面: 资源(resources)、投入(inputs)、产 出(outputs)、效果(outcomes)。
潘蓉所在的闵行区是上海市最大的行政区,临近虹桥机 场。在住宅市场上,它属于上海市的四类地区,类似的房屋在 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早已经高达每平米1万5千多元。潘蓉的住宅 虽然不是商品房,但是这套小楼,仅仅靠一层二层的向外出租, 就能获得每月4000元的租金。潘蓉用常识来衡量,也觉得这个 补偿价格显然不符合市场。 因此潘蓉一家商量决定:既不认 可这个评估,也不在拆迁协议上签字。
3
案例思考
1、在这个案例中,政府的行政效率是高还是低? 2、法律和法规打架:拆迁户拿的是《物权法》认 为拆迁方侵犯了他们的物权;而政府执行的是《城市 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拆迁人也就是 通常说得拆迁公司如果已经履行裁决规定的义务,被 拆迁人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房屋 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 这一条款进行解释。 3、政府实施行政管理时(具体到拆迁)该如何处 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当代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中的广义行政效率和 狭义行政效率问题。
• (三)要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 (四)产出评估法(Output Evaluation) • (五)回归模型法 • (六)数据包络分析法
36
37
25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26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 (一)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 • 效率测定的实施框架指效率测定的总体规
划。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 一是效率测定的业务计划。 • 二是效率测定的组织安排 。
27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22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一、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三)绩效评估与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1.展示成果能赢得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2.展示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政府的监督。 3.绩效评估能帮助提高政府的信誉。
23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二、公共部门的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 (一)公共部门的垄断性 (二)公共部门的目标多元性和目标弹性 (三)公共部门产出的特征
34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 (一)参数测定与非参数测定 (二)关于统计噪音的考虑 (三)极限关系及其寻求
35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 (一)效率测定的传统方法 • ( 二 ) 工 作 荷 载 分 析 法 ( Workload
Analysis)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传统模式及其局限性
•
1、代表人物和观点
• 埃默森的五条原则;克拉克传播科学管理运动中 的效率观念;库克将对效率的关注和研究应用到高等 教育和公共领域。
•
2、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有关研究属于传统研
究模式,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
• (1)基本沿用管理学效率研究的概念、理论和 方法体系,忽视了公共部门的公共特性及行政效率研 究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程 (四)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
14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5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效率概念由来已久,但把效率作为一个独立领域 进行研究始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长 期以来,行政效率研究因袭管理学的传统和方法,存 在诸多局限性。当代行政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动力,行 政效率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0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环境与外部影响因素
资源
投入
产出
效果
经济
效率
效益
11
管理与政府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4、3E标准的内涵
“经济”涉及资源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 资源(资金)和投入之间的转换率。经济性表现为获 得特定投入时成本最低,或者说充分使用已有资金获 得最大量和最佳比例的投入。
4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 第二节 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 第四节 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5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6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 行政管理活动的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提高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也是行政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研究行政 效率在理论上、实践上和行政管理学学科发 展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效率的类型 (一)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 (二)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 (三)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 (四)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
13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三、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一)行政效率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
重要标准 (二)行政效率高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之
间的良性关系 (三)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
一、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一)绩效评估与公共管理新理念 1.绩效评估与公民为本。 2.绩效评估与权力的非集中化。 3.绩效评估与“结果导向”的管理。 4.绩效评估与市场机制。
21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