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酸雨问题有以下特点
山谷、盆地酸雨形成的特点及分析
浓度密切相关。 另外, 根据丽水市 ’*%- M ’**% 年酸雨率与燃煤量 的年际变化图 (见图 ") , 可见丽水市的燃煤量变化趋 势与酸雨率的大小变化基本一致。 丽水市是丽水地区政府所在地, 工业较全区其他 县 (市) 发达, 用煤量高, 受酸雨污染程度也相对比周围 各县高。从 ’**- M ’**% 年丽水地区各县 (市) 年度 2N 均值与酸雨率的对应强证实了这一点 (见表 ’) 。丽水 地区各县 (市) 所在地均为山谷, 盆地, 四周为群山所包 围。而远离丽水市的县城酸雨较轻, 有的甚至无酸雨。
地点 丽水 青田 云和 龙泉 庆元 缙云 遂昌 松阳 景宁 全区
加重的一个原因。从丽水市 !&)’ / !&&) 年大气与降 水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大气中总悬浮微粒与酸雨率呈 相应的反比关系 (见图 -) 。
从图 !, 图 " 及表 ! 可见, 山谷, 盆地的酸雨主要是 本地区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的影 响, 盆地内易形成酸雨。有资料表明, 在长江沿线工业 较发达的宜宾, 重庆, 宜昌, 武汉, 镇江, 南通六市中由 于宜宾,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内, 所以酸雨污染较其他四
。说明丽水市的酸雨与其上空的 HI" 比关系 (见图 ’)
收稿日期:"###,#*,’G 作者简介:洪正 (’*--,) , 女, 浙江绍兴, 浙江省丽水地区环保 监测站, 环境监测工程师, 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 年第 - 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 ・
“八五” 期间, 中科院在嵊泗岛连续采集 ) 个水样, #$ 值在 -+ )" / *+)" 之间, 平均值为 *+.!。可见嵊泗岛的 酸雨主要来自外界污染。根据气流轨迹追踪, 其中一 场雨来自韩国的济州岛, 一场雨来自日本的九州岛。 山谷、 盆地同样会受到外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但由于特殊地形的影响, 外界大气污染不是盆地酸雨 形成的主要原因。由表 ! 可见, 与丽水市相邻的缙云、 青田、 松阳三县的酸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县 (市) , 而离 图! ’()*+, ! 丽水市 "#$% & "##$ 年酸雨率、 燃煤量年际变化图 -., /00*/1 2./0),3 45 /2(6 +/(0 +/7,3 /06
环境保护概论选择题)
1.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A.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水污染等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A.烟尘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烟尘和二氧化硫D.烟尘和氮氧化物3.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A.化学物质B.细菌C.放射性物质D. 热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
A.降雨减少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C.森林植被被破坏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_______。
A. 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C.三氮D.酸性污染物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法的是A. 重力分离B. 过滤法C. 离心分离法D. 混凝7.1987 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 的历史文件A. 动物B.植物C.大气臭氧层D.水8.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称为_______。
A. TSPB. 飘尘C.降尘D. 烟尘9.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________。
A. 一氧化碳B.甲烷C.氮氧化物D.二氧化碳10.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A. 6 月 5 日B. 4 月 22 日C. 9 月 16 日D.11 月 15 日11.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A.1989 年 12 月 26 日B.1986 年 12 月 26 日C.1989 年 9 月 1 日D.1986 年 9 月 1 日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我国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为 A. 昼间 55 分贝夜间 45 分贝 B. 昼间 60 分贝夜间 50 分贝C. 昼间 60 分贝夜间的分贝D. 昼间 70 分贝夜间 55 分贝1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环境问题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15.联合国于-----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A.1972B.1973C.1974D.197516.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度最好A.17-20 度B.18-20 度C.20-25 度D.26-28 度17.生态平衡失调表现在功能上的标志,包括-----和物质循环中断。
我国的酸雨问题及防治措施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杨贺娜论文名称我国的酸雨问题及防治措施院(系)名称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名称化学教育年级班级2008级1班指导教师姓名刘清玲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2)1 酸雨的形成 (2)1.1 天然排放源 (2)1.2 人工排放源 (2)2 我国酸雨的状况 (4)2.1 我国酸雨的分布状况 (4)2.2 我国的酸雨化学组成及特点 (5)3 酸雨的危害 (5)3.1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 (5)3.2 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危害 (6)3.3 酸雨的与人体的危害 (6)3.4 酸雨对建筑材料的危害 (7)4 酸雨的防治措施 (7)4.1 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环保执法 (7)4.2 优化能源质量、调整能源结构 (8)4.3 抓好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治理 (8)4.4 加快开发二氧化硫治理技术和设备 (8)4.5 加强宣传, 提高全民防酸雨意识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内容摘要: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酸雨的形成。
指出酸雨是十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建筑材料等具有很大危害,最后结合我国酸雨的分布状况及特点,提出了可行的防治酸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酸雨形成危害防治措施Abstract: from environmental problem facing humanity, explains the formation of acid rain. Pointed out that acid rain is one of the top te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acid rain on ecosystems, human health, building materials, etc., have a lot of harm, the last of our distribution of acid rai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possible prevention of acid rain. Tags: acid rain formation damage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acid rain formation damage control measures前言当前人类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肆虐、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有毒化学品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其中酸雨肆虐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灾害。
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2020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
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防治措施。
3、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3、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空间尺度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难点 1.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批注导入新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气污染也随之加重。
现在,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酸雨区污染日益突出。
酸雨区由80年代的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的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这些大气污染是怎么产生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来解决呢?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活动: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
学生回答后归纳大气污染定义。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活动:阅读教材第25页案例6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分组探究事件的污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批注源、污染物及其造成的危害。
学生分析并回答。
点拨归纳(1)大气污染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污染和影响的时空尺度不同:有急性中毒事件;有困扰某个局部地区的地方性大气污染问题;有的则是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如酸雨,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
我国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摘要: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的区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 春季夏季降水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关键词: 酸雨; 分布; 成因酸雨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中大量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排放大量的SO 2及氮氧化物,使得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其中酸雨的问题尤其严重。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南方地区出现酸雨,经过80年代的急剧发展,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酸雨污染区趋向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我国西南部的重庆、贵阳等地发展到包括现在的包括12个省市的广大区域, 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酸雨的问题比界第三大酸雨区,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酸雨的问题比报道的80年代中欧地区的“黑三角”地带还要严重。
酸雨给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都来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酸雨使土壤酸化,矿质元素如钾、钠、钙、镁等流失,使得土壤的肥力降低;酸雨还会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和影响鱼的繁殖和发育,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降低水体的pH,使流域土壤和底泥中的金属溶解进入水中,危害人体健康;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对古建筑和石雕艺术作品、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本文在分析我国酸雨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的基础上,并对各个区域的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酸雨形成的各个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酸雨的形成提供科学的参考。
我国南方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1我国酸雨已成为普遍性的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的酸雨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包括四川云南的东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摘要:当今,酸雨已发展成国际性的环境问题,由于我国以燃煤为主要能源,并且能源消耗迅速增加,酸雨问题必将变得更加突出,酸雨已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酸雨、地理分布。
1872年英国化学家Smith在《空气和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中首次提出酸雨这个概念,到20 世纪40 年代酸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此后展开了对酸雨各方面的大量研究。
我国开展酸雨研究的时间比国外要落后一段时间, 1974年在北京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其后陆续在其他城市也展开了研究,并在1989年开始建立全国的酸雨监测网 ,国家也高度重视酸雨的研究。
酸雨的危害:(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
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
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 值高于5.65,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值在5.30--5.60之间,酸雨率是10--40% ,为轻酸雨区; pH值在5.00--5.30之间,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值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值小于4.70,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
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
我国酸雨已成为普遍性的污染问题。
在1982年的酸雨普查中发现除吉林、甘肃和临夏外,其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出现酸雨,酸雨已覆盖国土面积的40%[ 17 ] 。
长沙市酸雨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90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008年
失约 2万元. 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 2 549万 t,照此推算 2005年全国因二氧化硫 和酸雨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 5 098亿元 ,酸雨污染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的顺利实现 [ 2 - 4 ] .
高为 2000年 ( 4180 ). 1996 ~2005 年长
沙市降水酸雨频率均在 4817%以上 ,平
均酸雨频率为 8311% ,酸雨频率最高为
1996年 (100% ) ,酸雨频率最低为 2000
年 (4817% ). 从 1996~2000年 ,长沙市 降水 pH 值逐年上升 ,酸雨频率逐年下
长沙市酸雨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文 涛 1 , 袁河清 2 , 李 萍 2
(1. 湖南省固体废物管理站 ,湖南长沙 410004; 2. 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 :酸雨对水体和农田 、城市等系统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 ,因此为探明近年 来长沙市酸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利用近 10年降水 pH 值 、酸雨频率等数据探讨了长沙市酸 雨变化的趋势 ,分析了长沙市酸雨的成因. 结果表明 , 长沙市的酸雨冬 、春两季较为严重 ,酸性降水 的形成与环境空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 、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预防酸雨的一 些措施. 关键词 :酸雨 ; 长沙 ; 防治 中图分类号 : X83 文献标识码 : A
k+
3. 59 4. 36 3. 85 3. 85 5. 38 3. 85 6. 15 4. 87 7. 18 7. 69
μmol·L - 1
SO24 - / NO35. 38
中国分区--南北方
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一、划分依据:根据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把我国分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四个区域。
分别以4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米等高线为界。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1)有利: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地形:平坦土壤:(棉花喜沙质土)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性好),适宜棉花根系生长(2)不利: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分析我国酸雨的分布特点及原因:(1)分布:集中分布在东部,pH值小于4.5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2)原因:1、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利于酸雨形成。
2、南方多丘陵地形,风速小于,酸性气体不易扩散3、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雨水中的酸中和少4、多有色金属冶炼,排放二氧化硫多四、民俗点滴1.北方许多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面食为主,善于加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食品。
在黄土高原以及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历史上曾经较长时期以小米等为主要食品。
2.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地区在建筑房屋时,都特别注意保暖防寒。
在农村很多地方习惯于睡火炕。
3.黄土高原的居民,因为气候比较干旱,他们便充分地利用当地深厚的黄土,开挖窑洞居住。
这样,既节省了建筑材料,窑洞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4.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大地冰封,溜冰、滑雪是当地人喜爱的冬季体育活动。
备注:1.华北春旱(连夏旱):(1)时间:春季(3,4,5月)(2)成因:自然:雨季未到,降水少春季升温快,蒸发剧烈(主要是河流水)人为:春季工农业用水(淡水)量巨大(3)解决:跨流域调水(引滦济青,引滦入津,引黄济青)2.旱灾:(1)成因:自然:降水季节变化大社会经济:人口,工农业规模大(2)案例:Ⅰ)南方缺水:秋冬Ⅱ)喀斯特地貌: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不足Ⅲ)日本:河流短促,迅速入海,地表水资源不足3.北方春季节多大风:气温日较差大—风力大(华北明显)4.矿产资源:大同:金朝都城,云冈石窟六盘水:“江南煤海”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煤,铁,锰)相对伴生矿地:白云鄂博,攀枝花,金昌5.桑基鱼塘:桑基鱼塘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桑基鱼塘模式基塘模式是一种传统的低洼地利用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资料:化工环保概论期末复习题
化工环保概论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
(√)3、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由阳光、大气、水、土壤、营养分等组成。
(√)4、造成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中毒或死亡。
(√)5、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能上的平衡、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有机物和各种自然因素称为无生命物质。
(√)7、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是食物链的重要特征之一。
(√)8、化工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二个,一是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二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排放,包括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生产事故等。
(√)9、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亚急性危害。
(√)10、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11、有毒污染物一般可以通过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因此加强预防,是保证人体不受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
(√)12、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中的主要作用是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13、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14、 1958年发生在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事件,其主要污染物是甲基汞。
(√)15、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6、造成1988年上海甲肝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含有多氯联苯的毛蚶。
我国酸雨现状、成因及防止策略
Foshan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酸雨现状、原因及治理方法浅析学院:理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学号: 2010294203学生姓名:刘文智指导教师:李艳丽教授二〇一三年六月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酸雨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酸雨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理方法,重点讲述了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以及防止对策,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酸雨;成因;危害;控制措施AbstractAcid Rain In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Governance ApproachLIU Wen-zhi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dustry, acid rai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 brings the serious influence and destro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id rain has become our country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cid rain, harm and governance approach, focuses on the acid rain to harm environment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Acid Rain;cause;harm ;Control measures目录1 引言 (1)2 我国酸雨现状研究 (1)2.1 酸雨的定义 (1)2.2 我国酸雨现状及分布状况 (1)2.3我国酸雨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1)3酸雨的成因分析 (2)3.1酸雨的形成过程 (2)4 酸雨的危害 (3)4.1酸雨对农业的危害 (3)4.2破坏水环境 (3)4.3酸雨对建筑物及文物的危害 (3)4.4使土壤酸化 (4)4.5危及人体健康 (4)5酸雨的防治对策 (4)5.1中国防治酸雨的政策 (4)5.2加强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 (4)5.3改善交通环境,控制汽车尾气 (5)5.4加强植树栽花,扩大绿化面积 (5)6 结论 (5)参考文献 (6)我国酸雨现状、原因及治理方法浅析姓名:刘文智学号:2010294203 班级:应用化学2班1 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含答案)整合一、选择题B.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C.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D.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生活污染等2.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CP66A.烟尘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烟尘和二氧化硫D.烟尘和氮氧化物3.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主要是CA.化学物质B.细菌C.放射性物质D.热4.我国城市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DA.降雨减少B.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C.森林植被被破坏D.过量的开采地下水5.我国流经城市主要河段中,对其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物为____。
AA.有机污染物B.重金属C.三氮D.酸性污染物6.以下不属于污水处理手艺物理法的是DP140A.重力分离B.过滤法C.离心分离法D.混凝7.1987年通过的《蒙特利议定书》是保护---------的汗青文件CA.动物B.植物C.大气臭氧层D.水8.颗粒污染物中,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___。
CP77A. TSPB.飘尘C.降尘D.烟尘9.造成全球气候的温室气体,主要为_______。
DA.一氧化碳B.甲烷C.氮氧化物D.二氧化碳10.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AA. 6月5日B. 4月22日C. 9月16日D.11月15日11.我国环境保护法公布的时间是AA.1989年12月26日B.1986年12月26日C.1989年9月1日D.1986年9月1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我国规定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为BP185A.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B.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C.昼间60分贝夜间的分贝D.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1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AA.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问题 B.人口、经济、能源、资源、环境问题C.人口、经济、发展、粮食、资源问题 D.粮食、能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14.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AA.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B.一氧化碳、铅化合物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15.XXX于-----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AP37A.1972B.1973C.1974D.197516.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度最好CA.17-20度B.18-20度C.20-25度D.26-28度生态平衡失调表现在功用上的标志,包孕-----和物质轮回中断。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一、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里,中国占了16个,同时大约有300个中国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中迅速增长。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
1.环境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每年将一半的煤炭用于发电,这些煤炭为中国提供了70%的能源。
燃煤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报告表明:2010年全国由于大气污染共造成近36.8万人死亡。
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购买私人汽车。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的飞速增多已经导致中国近40%的城市空气质量遭受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
这也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趋势。
城市的噪声污染严重。
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根据42个城市监测的报告,全国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工业废弃物污染严重。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每年平均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
199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6.2亿吨,堆存量达到59.2亿吨,占地达到5.5万公顷。
以后城市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
到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19.0亿吨,比上年增加8.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
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我国农业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到了40吨/平方公里,每年使用农药面积为23亿亩次,我国使用农药防治虫害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农药、化肥有效施用率仅为30%,其余都挥发到大气中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四川,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城市,和新疆,辽宁,河南等北方城市,近年来的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具体实例,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关键词:酸雨沉降机制我国不同地区分布特征一.我国酸雨沉降机制及输送态势酸雨,因其危害民众健康、腐蚀文物古迹、破坏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受酸雨影响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中唯一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的地区。
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酸雨和主要致酸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悬浮于大气中的酸性颗粒物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城市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据估计2020年能源总需求将达到23.2~31.0亿吨标准煤,其中90%是化石燃料。
可以预见主要致酸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持续显著增加,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我国环境酸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给我国已处于重负之下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威胁。
酸雨的形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
酸雨的产生不仅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关,同时受大气中氨、颗粒物和大气氧化能力的影响;酸性物质可在大气中传输而导致酸沉降的跨界影响;酸沉降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作用机制涉及致酸物质在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典型环境介质之间的迁移过程。
因此酸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我国酸雨的形成和沉降机制与欧美两大酸雨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我国酸雨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气氧化性较强、致酸物质生成速度快;二、我国排放源复杂,大气污染物的成分特征异于欧美,尤其是我国大气中气态氨和颗粒物浓度很高,且北方大气中存在大量碱性颗粒物,我国酸雨的形成机理和反应途径有其独特之处;三、青藏高原和南方多山导致我国大气流场较欧美地区复杂;四、我国低纬度酸雨区的土壤及生态系统与欧美有明显不同,对酸沉降敏感度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规律、特点及影响
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规律、特点及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规律、特点及影响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也面临着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热浪、暴雨、干旱、风暴等。
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生态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研究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对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1. 季节性分布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
夏季是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最为频繁的季节,热浪、暴雨、台风等都常常在夏季肆虐。
冬季则频繁出现冷空气、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 区域分布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受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也不同。
东部沿海地区常年受台风袭击,北方地区常年受冷空气影响,西南地区则多发洪涝灾害。
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环境差异,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3. 周期性变化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冷暖气候交替与太阳活动有关,我国部分干旱洪涝事件可能与太阳黑子的变化有关。
大气环流系统如副热带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态也会影响我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三、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特点1. 多样性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种类繁多,且在同一地区都存在多种多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如华北地区既有严寒的寒潮,又有闷热的热浪;云南地区既有干旱,又有山洪暴发等。
这种多样性特点使得我国面临着不同类型的气候灾害。
2. 强度及频率增加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呈现上升趋势。
暴雨、台风、干旱等现象增加,造成洪涝、水资源减少、农作物减产等负面影响。
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3. 不可预测性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不确定性较大,其具体发生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往往难以准确预测。
这给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带来一定的挑战。
我国酸雨的特点
我国酸雨的特点酸雨不仅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西欧和北美的第三个酸雨区。
我国的酸雨大致有如下的特点:1、有明显的地域性,南方多于北方而且从北到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近二十年监测结果:1982年中国酸雨分布图,1987年中国酸雨分布图和1993年中国酸雨分布图较准确勾划出中国大陆有相对稳定的一大块酸雨区域在长江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大部分地区。
降水的PH﹤5.6的城市几乎都在长江以南,尤以湖南、江西、四川、广西等省最为严重。
可能是由于北方土壤多属碱性,这些碱性尘粒被风带到空中,在降水冲刷过程中对酸起中和作用。
南方则不同,气候潮湿,大气中土壤尘粒较少,而且土壤大多属酸性,对酸没有中和能力,或中和能力很小。
两小块酸雨区域在胶东半岛和图们江地区,后两者“酸雨”孤岛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附近较大城市(青岛、长春、吉林)有酸性物质强排放源,另一方面它们濒临海洋,海洋性潮湿气候提供了产生酸雨的温床。
据1997年全国酸雨监测网85个站点的监测报道,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大部和西藏部分地区酸雨全年出现几率在20%以下,其中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区全年没有酸雨出现。
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酸雨全年出现几率大于50%,其中浙江、江西、湖南、广州和贵州部分地区酸雨全年出现几率大于80%。
2、我国能源以燃煤为主,目前脱硫水平尚低,SO2排放总量约1800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欧洲而居世界第三位,故我国酸雨大多属硫酸型。
我国酸雨中H2SO4与HNO3之比约为10:1(发达国家约为1:1)。
但随着城市汽车的增加,酸雨中硝酸的成分有增加的趋势。
3、降水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PH值低,夏季PH值高.以下是我国部分省、市的酸雨调查数据:上海市——1980年观测到酸雨。
市区酸雨显著增加,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一大片酸雨区,酸雨频率分布,市区为50-90%,明显高于郊县。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四、论述题(13分)《环境保护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2、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3、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4、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5、城市热岛效应: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7、可吸入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mm的颗粒,记为PM10.8、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9、海洋环境自净能力:海洋环境通过自身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而使污染物的浓度、毒性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环境自净能力10、荒漠化:是一种人为、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土地质量全面退化和有效使用数量减少的过程。
刍议酸雨的危害、特点与防治
[ 作者简介] 李伟晶( 1 9 6 4一) , 男, 辽宁北镇人 , 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水质分析及水文分析。
....— —
2 77 . . . . — —
2 0 1 3年 第 7期 ( 第4 1卷)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No . 7. 2 01 3
酸雨 还 可 以 使 湖 泊 、 河 流酸化 , 增 加 水 域 的 酸 度, 影响 水域 中各 种 生 物 的 生 存 。大 量 酸 雨 溶 解 在
反之 , 劣质的水源将非健康 的基 因, 通过 肉禽类 和果蔬 , 进入人的肌体 , 这种恶性循环 和惩罚将是十
土壤和水 体底 泥 中, 造 成重金 属进入 , 毒 害鱼类 生 长。受到最大危害的是那些缓 冲能力较差 的湖泊 。 当有天然碱性缓冲剂存在时 , 酸雨 中的酸性化合 物
面进行 了系统地研究 。以辽宁省本溪市为例 , 对酸雨 的防治进行 了探讨 。 关键词 : 酸雨 ; 酸雪 ; 酸雾 ; 降水 ; 氧 化氮 ; 氧化硫 ; 干性沉 降 ; 湿性沉 降
中 图分 类 号 : X1 4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分 残酷 的 。人 类 离 不 开 环 境 , 美丽的树 , 绿 色的草, 新 鲜 的空 气 。酸 雨 和 劣 质 水 源 是 这 种 环境 的 杀 手 , 酸雨 威 胁 人 类 健 康 : 水是 生命之 源 , 水 质 的好
而, 处 于花 岗岩 ( 酸性 ) 地 层 上 的湖泊 容 易 受 到 直 接
~
5 . 6 , 年均 p H值 为 5 . 2 。全 年 酸 雨测 次 , 占总 测 次
危害 , 因为雨水 中的 酸能溶 解 铝 和锰 这 些金 属 离子 。 的8 8 %, 分析其原因 , 我们认为该地区地处林 区, 土 呈 酸性 ( p H值 为 4 . 5~6 . 5 ) , 氨气 这能 引起植 物 和藻 类 生 长 量 的减 少 , 而 且 在 某 些 湖 壤 中腐殖 质较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