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教学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战国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老子、孔子、“百家争鸣”的意义 难点:华夏认同问题
问题与练习
二、诸侯变法
姓名 李悝 吴起 申不害 商鞅
生卒时间 前455-前395 前440-前381 前385-前337 前395-前338
出生 魏国 卫国 郑国 卫国
从仕 魏国 楚国 韩国 秦国
变法主张 食有劳而禄有功 明法审令,捐(弃)不急之官 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教科书强调了古代中国从秦统一就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从秦朝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 促进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内容概述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的主 流,长期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特点。中国是世界文明以达 最早的国家之一,悠久的历史文明从未中断。
毛泽东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 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这些在 教材中都有比较好的体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标要求
1.1 早期中华文明 •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
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 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1.2 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梳理秦始皇为帝国“传之无穷”所采取的措施,将选项填入表格相应位置。 A.三公九卿制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焚书坑儒 E.统一车轨 F.郡县制度 G.统一文字 H.确立皇帝制度
中央 政治
地方
经济
思想文化
其他
问题与练习
二、揭竿而起
材料一: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
石,置廷宫中。
各课分析
课标要求
教材课目
1.3 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巩固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 二、西汉的强盛 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三、东汉的兴衰 通过了解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 四、两汉的文化
各课分析
课标要求 1.3 秦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教材课目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 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 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 溃的原因。
一、秦的统一 二、秦朝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内容分析
内容概述:秦扫六合而一统,实行皇帝制度,推行统一车轨、 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户籍、迁贵族等一系列巩固 统一的措施,初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然秦始皇好大喜功使其穷奢极欲,迷信、苛政,甚至“焚书 坑儒”,乃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使秦王朝二世而亡。“楚汉相争”,深谙民心的刘邦做了皇 帝。
1.表中各“变法主张”可归类为(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
C.任人唯贤
D.富国强兵
2.这一时期社会剧烈动荡、各国竞相变法的根本原因何在?
问题与练习
三、百家争鸣
材料一:A.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B.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
以难治。 C.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单元结构(4课不均衡)
课标专题 1.1.早期中华文明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2. 春秋战国的政 第2课 诸侯分争与变法运动 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1.3. 秦汉大一统国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第三四目合并为“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或“学术下移与百家争鸣”
内容分析
内容概述:东周衰微,诸侯纷争。变法自强、“五霸”“七雄”,进 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扩大了周边各族的 华夏认同与融入。春秋时期,以“仁”为核心、“礼”为宗旨的儒 家理论和以“道”为自然、“易”为规律的道家学说成为立国治世 最为系统的思想。至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其中法家集中央集 权君主专制之大成,并因商鞅变法而名扬天下、顺势而上。
单元地位


• 新石器时代奠定基础

• 战国时期华夏族形成
统 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 秦朝开始进一步巩固
多 民 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 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
• 五千年古国
(中华文明的形成)

• 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

内容概述
这个单元讲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私有制产生,经历了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思想理论上的 大变动,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D.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 E.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F.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
者,人道也。
1.以上材料中,属儒家思想的是 ;属法家思想的是 ;属道家思想的 是。
2.根据上述材料,从相同与不同的视角,你如何理解儒、法、道三家的主张? 3.为何在这一时期能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课要旨与重难点
秦扫六合而定一统,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等一系列中央集权 制度成为后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本模式。
重点: 1)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秦朝崩溃的原因
难点: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封建”是一个整体关系
问题与练习
一、传之无穷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 及其意义。
1.3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 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教材使用设计片段
【P5】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
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 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P6】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 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 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 部族。
• 这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和早期国家形成时期,注意利用课文提供的 最新考古成果,强调中华文明多元起源,自成系统,与世界各大文 明相比,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性;
• 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老子的思想、孔子的学说,法家的主张都在这个时期有突出的表现;
•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 和郡县制度为汉代所继承,这一制度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催生了“文景之治”和西汉的强盛;
1.以上材料从哪些方面呈现了夏商两朝的统治结构? 2.参照材料的行文逻辑,对商朝的统治作简要说明。 3.导致“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的原因有哪些?
早期国家
春秋以前,我国政治组织的形式总体上是一种以君主 为首包括各级宗法血缘贵族的共同专政。这种专政体制承 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但由于各级贵族世袭权力尚存, 亦造成君主权利的分散和贵族对君主权力的制约。在中央 与地方的关系上,亦因为地方氏族组织的存留,尚未形成 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包括没有一套有逐级隶属关系的 地方行政系统和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吏。由于这 些原因,学者或将我国春秋以前的政治组织形式归于早期 国家范畴。
•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治理 模式;
• 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和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是社会阶级矛盾日益 尖锐的结果。
各课分析
课标要求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 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 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 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 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 早期国家的特征。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3.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率疲敝之卒”却能得到“天下 云集响应”,这从侧面能够反映此时秦朝统治存在怎样的问题?
问题与练习
三、亡秦之因
材料一:三十四年,……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 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齐人淳于越的诉求是什么?这折射出秦朝统治怎样的困境?
本课要旨与重难点
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征。 世袭制、内外服、分封等制度渐次创设,早期国家渐趋形成。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黄河是主源头,其他也重要)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奴隶社会等教材都没展开
文明形成的标志是早期国家的出现(教材采用的一种标准) 考古发现与考古学证明…… 古史相传…… 史书记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喻指秦王朝)隳(意毁),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2.司马迁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政不施仁义
C.边境匈奴入侵
D.楚汉争霸战争
3.你是否同意司马迁对秦朝灭亡原因的解释? 简述理由。
——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
各课分析
课标要求
教材课目
1.2. 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及思 想变动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 三、孔子和老子 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四、百家争鸣 的局面及其意义。
中原中心说
多元一体
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 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 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 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城邑、祭坛、女神庙、积石冡 等出现,表明与社会分工、wk.baidu.com会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 聚落,并凌驾于其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其中地处黄河 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最为 突出的地区,是中国文化整合的核心地区。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秦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阳”意在( )
A.防止各地叛乱 B.搜括金属原料
C.学习冶金技术 D.装点皇宫内院
2.秦始皇能够“收天下兵,聚之咸阳”说明其怎样的统治特征?
材料二: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敝之卒,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单元教学重点
课标专题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1.早期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1.2. 春秋战国的政 2.早期国家形成的形态 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3.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 1.3. 秦汉大一统国 4.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家的建立与巩固
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教材课目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三、商和西周
内容分析
内容概述:讲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为原始社会,私有制的起源和 阶级的产生,经历了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夏商周即奴隶社 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传说、文献和考古揭示了中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约1万年前 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渔猎耕牧共生,南稻北粟并举,仰韶、河姆渡、 大汶口、龙山、红山和良渚文化证明:中国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 一。经夏、商、西周,炎黄子孙奠定了精耕农业的基础,创造了成熟 的甲骨文字和灿烂的青铜文化;世袭、内外服、分封等政治制度的嬗 变显示了从多族共主到家天下的国家渐趋成型。
• 争与变的关系 • 争什么?怎么争? • 变的趋势是什么? • 四个目:华夏认同是一种变? • 争与变的大环境下的思想与争鸣。
本课要旨与重难点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经济发展是其根源,王室衰微、列国纷争为其 表征,诸侯竞相变法、士人百家争鸣是其回应。社会经济、政治形态与 思想观念的变革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