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缺素症与防治论文
玉米主要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程学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8期[摘要] 玉米能够茁壮生长,必须自身营养充足,才能保证增产丰收。
如果自身营养不均衡,势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为此,本文主要对玉米的一些缺乏营养的症状予以展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措施,以此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关键词] 玉米症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113-01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时常由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严重阻碍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一、缺氮1. 症状在极度缺少氮元素的情况下,玉米的幼苗生长会受到影响,不但发育迟缓,而且叶子容易变黄。
在三叶期的时候,如果叶子缺少氮气,那么叶鞘就会变成紫红色,而且面积会越来越大;如果缺少氮气发生在生长期,那么叶子发黄的部分就会慢慢卷曲,最后直到叶子的死亡。
2. 发生条件消耗的肥料较多,或者根本没有施肥,以至于大量施肥后使得氮气被雨水冲刷。
3. 防治措施中等肥力的玉米可以考虑一亩田地施加11-13公斤的纯氮肥料。
夏天,施肥的时候要分三次进行:首次是在苗期,其次是在大喇叭口期,这个时期施肥的数量最多;最后是在抽雄开花期,这个时候施加的氮肥最少。
二、缺磷1.症状苗期缺磷,茎和叶片暗绿带紫红色的,一般非常容易得缺磷症,从而导致叶子发紫,根部发育迟缓,叶子也容易由于缺乏营养而不开花,或者即使开了花也稂莠不齐,常常出现爱你干瘪的籽粒,发展很迟缓。
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气温比较低下的春季,这个时候的土壤里磷的含量偏低。
3.防治措施一般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苗期和氮肥一起追施;在苗期再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三、缺钾1.症状玉米在缺少钾的情况下,植株不但发育得很不完备,而且叶子会慢慢枯萎变黄,呈现出萎缩的状态,植株也越来越瘦弱,易感病,易倒折,秃顶严重,并且定分的含量非常贫乏。
2.发生条件土壤湿润,雨水多,高氮低钾的田地中;有机肥使用少,浇水太多导致土壤太过黏湿。
玉米缺素论文

缺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摘要:以冀单5玉米为材料,在苗期进行缺素处理,并设置完全培养液培养的玉米植株进行对照,观察玉米在缺乏N、P、K素影响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形态变化:缺氮幼苗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黄绿,根冠比较大。
缺磷幼苗生长较慢,下部叶片出现暗绿色,根冠比大。
缺钾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嫩叶呈现出黄色,根冠比稍大。
2.生理指标:缺氮、磷、钾幼苗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
且缺磷幼苗叶片较对照组颜色明显更绿。
两者都表明,缺素对玉米生长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玉米、缺氮、根冠比、光和色素测定引言: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大力提高玉米产量,既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保障。
玉米正常生长如果缺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通常称之为“缺素症”[1] 。
氮、磷、钾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必需元素,它们既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结构和生理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又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对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以及作物的早熟高产优质都起着重要作用[2]。
缺少时,植物生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实验通对玉米幼苗在缺氮、磷、钾的生长状况,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指标和叶绿素的含量的测定,作出实验分析,以证明氮、磷、钾元素是玉米生长必需的重要元素,,对玉米的生长有重要作用,也可通过玉米缺氮、磷、钾的表现指导施肥。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的玉米材料为河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的冀单5品种。
1.2 方法1.2.1 播种在花盆中加满蛭石,选择饱满的沈玉种子五粒分散种在花盆中,每3个花盆放在1个托盘中,向托盘内加适量自来水,放到同一环境下等待种子萌发生长。
1.2.2 间苗自播种两周以后,开始间苗,把各个小盆中长势相同的苗留下,而长势明显与其他苗不同的苗拔掉不要,保证各个盆中的苗的数量相同,长势相似。
玉米缺素咋防治和治疗

玉米缺素的原因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很多。
其中,缺素是影响玉米生长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素,就会出现生长迟缓、叶片出现黄化等问题,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玉米缺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土壤因素: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土壤pH、有机质、水分、肥力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米的缺素情况。
如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时,就会导致某些必需元素被固定在土壤中,不能被玉米根系吸收利用。
2.肥料管理不当: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不同化肥种类和数量,以及施肥时间的合理调整。
如果施肥不当或者缺乏某种肥料,就会出现缺素现象。
3.气候因素:气温、光照、降雨等气候因素也会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并影响其吸收营养素能力。
比如,过热的气候会导致玉米呼吸作用加快,从而使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这会影响玉米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效率。
玉米缺素的症状玉米缺素的症状一般在叶片中显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缺素症状:氮缺素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对于玉米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当土壤中氮素含量不足时,就会出现氮缺素现象。
玉米氮缺素症状的主要表现有:•叶片变黄: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早期叶片出现黄化是一个常见的氮缺损症状。
叶片从基部到尖端逐渐变黄,并且发生逐渐加重的趋势。
•叶片萎缩:叶片的枝条和叶柄弱化,在后期叶片逐渐枯死。
磷缺素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花序形成和果实成熟。
当土壤磷素含量不足时,会出现以下缺素症状:•叶片颜色变青:在磷缺素的情况下,玉米叶片会变为深绿色,紫色或者蓝色。
•叶片的发育迟缓:玉米的叶片和根系发育不良。
•叶穗增多:玉米植株为了提高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会增加新的叶穗。
钾缺素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促进花序发育和籽粒饱满。
玉米缺钾的症状主要有:•叶边枯黄:发生在玉米叶片的边缘,逐渐向叶中部延伸。
•叶片整体萎缩:在缺钾情况下,玉米叶片弱化,并逐渐褶皱,在后期出现严重的萎缩现象。
玉米缺素培养(缺Ca)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论文玉米的缺素培养和生长测量专业:草业科学学号: 2011310017姓名:教师:肖继坪日期: 2012年6月3日玉米的缺素培养和生长测量邓彬(20103110017)(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2011草业科学云南昆明)摘要:本综合性实验是以缺素(Ca)玉米苗和完全II玉米苗为材料,配制完全营养液以及缺N、P、K、Ca、Mg 、Fe元素的缺素培养液进行无土培养,培养3周后,分别观察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
在综合分析玉米苗期各种缺素症状,并测定根系活力、叶绿素色素含量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明确植物必须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玉米幼苗溶液培养生理指标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玉米除需要适宜的光照、水分、空气、温度等条件外,还必需满足所需的营养元素,任何一种元素缺乏或过剩都会影响到其正常生长,为全面掌握玉米生长发育对各元素的需要,提高玉米产量,本实验通过对玉米缺Ca培养,通过对其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指标的测定,做出实验分析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及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必要元素,也是叶绿素.核苷酸.辅酶及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PP等)的重要构成元素。
如叶绿色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中都含有氮素据测定叶绿素占叶片干重的20%-30%,而叶绿素中含蛋白质45%-60%,但只无缺N是叶绿素含量将明显下降,并产生各种生理变化。
本实验通过对缺素症植物的观察、对比、记录各种缺素植物的症状,对各种缺素症状有了清晰的认识。
本文以缺Ca素玉米苗和完全培养液的玉米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无土栽培方向和玉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本组中的实验由8(舒家雄,彭家宏,阎智勇,孔刘杨,冷磊,邓彬,赵俊伟,杨德军)人共同完成,本人做缺Ca培养的工作,方法和操作均与其他人一样,数据以缺Ca培养得到的为主,实验结论为所有实验的共同分析。
玉米缺素症的识别与防治

后干枯呈灼烧状 , 叶片中间部分仍可保持绿色 , 叶片却逐渐 变皱 , 植 株表现为瘦弱 、 易感病 、 易倒折 、 果穗发育不 良、 秃
顶严重 、 子 粒 中淀 粉 含量 少 。 3 . 2防治 措 施 施 肥 以 有机 肥 为 主 , 缺钾 地 块 多 施 草 木 灰 , 也 可 亩 施 氯 化钾 5 - 8公斤 , 全部在苗期和氮肥一起追施 , 但套种洋芋的 地块要慎用 氯化钾 。海拔 1 2 0 0米 以上的勒乌 、 万坪等地方 尽量采用地 膜覆盖种植玉米。 4 、 缺锌 锌能促进生长素和蛋 白质的合成 ,也能促进光合作用 的进行。 4 . 1 症状 : 玉米严 重缺锌会 出现花 白苗 , 其主要特征 是 在玉米 3 ~ 5叶期 , 白色幼苗开始显现 , 瓣生的幼 叶呈淡黄色 至 白色 , 特别是叶基部 2 / 3 处更为 明显 , 严重时幼苗老龄叶 出现微小的 白色斑点 , 并迅速扩大 , 形成局部的 白色区域或 坏死斑块 , 叶肉坏死 , 叶面半透明 , 似 白绸或塑料膜 , 风吹易 断。 4 . 2防治 措 施 防治玉米缺锌 的主要方法为基施 、 拌种和喷施 。 基施每 亩 以硫酸锌 1  ̄ 2公斤 , 拌细土混匀 , 于播种前撒入播种沟或 穴 内; 拌种每 l O k g种子用硫酸锌 4 0 ~ 6 0 g溶于 0 . 5 k g 水 中, 喷洒于种子 表面 ,晾干后播种 ;喷施硫酸锌溶液的浓度 以 0 . 2 %为宜 , 一般 在苗 期 、 拔 节期 喷施 , 亩施 肥液 5 0 ~ 7 5公 斤。 5 、 缺硼 硼能使玉米根 、 茎生长正常 , 促进果穗发育 , 增加果穗 数, 利于高产。 5 . 1 症状 : 玉米缺硼表现为根 系不发达 、 植株矮小 , 上部 叶片脉间组织变 薄 , 呈 白色透 明的条 纹状 , 叶薄 、 发 白甚 至 怙死 , 生长点受到抑制 , 雄穗抽不 出来 , 雄花显著退化变小 , 以致萎缩 , 果穗退化 畸形 , 顶端子粒空瘪 。 5 . 2防 治措 施
玉米缺素症原因与防治

玉米缺素症的原因与防治一、缺素症的原因1.恶劣的气候条件。
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份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但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2.不适宜的ph值。
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值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3.土壤贫瘠。
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4.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如大量施用氮肥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二、玉米缺素症及防治1、缺钾症状:初期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沿叶片边缘变黄色,严重时呈枯焦灼烧状,果穗尖端呈空粒。
发病规律:雨水多,有效钾低,施用有机肥少,秸秆不还田,渍水过湿等都会诱发缺钾。
防治方法:施足有机肥,在苗期和拔节期追施氯化钾,每亩10~15千克,调节氮钾比例。
雨后要及时排水,干旱年份应多施钾肥。
2、缺硼症状:前期缺硼,幼苗展开困难,叶组织遭到破坏,叶脉间呈白色条纹,较宽;根部变粗、脆。
开花期缺硼,雄穗不容易抽出,雄花退化;雌穗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形成空秆。
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及防治

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及防治作者:姜英华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16期摘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玉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容易缺乏氮、磷、钾、锌、镁、铁等微量元素,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通过对氮、磷、钾、锌、镁、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表现形态和防治措施3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实现玉米农作物产量的增加。
关键词:玉米;缺素症;诊断;防治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8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1 玉米缺乏氮元素1.1 玉米缺乏氮元素的具体原因①土壤氮元素含量较少,无法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②由于土壤的保肥能力较差,导致肥料流失,从而使得土壤氮元素含量减少。
③玉米对于硝态氮的吸收效果较好,但氮元素容易吸附在土壤中,而硝酸不容易吸附,易随水分流失。
④肥料质量不合格,施肥量过多或施肥方式不合理。
⑤玉米种植地的病虫草害严重或种植密度较大,会影响作物对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吸收。
一般而言,玉米缺乏氮元素常出现在玉米生长的中期,受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大雨或干旱期[1]。
1.2 玉米缺乏氮元素的具体表现玉米缺乏氮元素的具体表现为:在玉米幼苗生长阶段较为缓慢,幼苗植株细矮瘦弱。
叶期表现为紫红色的叶鞘,颜色不断沿着叶脉向下延展。
从颜色来看,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发黄,形状沿着叶片脉络呈现楔形逐渐像叶片的根部延展,呈现V字性形状,直至整个叶片枯萎衰亡。
从果实来看,玉米穗弱小且颗粒不饱满,蛋白质的含量较低[2]。
1.3 玉米缺乏氮元素的防治措施在春耕时分向地面施加肥料,比如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还可以在施肥的过程中采取“化肥+农家肥”的施加方式一起作为基肥使用,从源头上增加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并提高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从而实现长期供肥。
除此之外,应在玉米抽雄期给玉米苗期追加氮肥。
在玉米根部附近的5~10 cm处,挖5~10 cm的坑或者开一条沟渠,将氮肥撒在坑中或沟渠中,然后用土盖实。
玉米的缺素培养论文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综合论文玉米的缺素培养专业:草业科学学号: ***********名:****师:**日期: 2012年6月9日玉米的缺素培养黄尧瑶(2010310896)(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2010草业科学云南昆明650201)摘要:以会单1号玉米为材料,在苗期进行缺素培养,实验结果表明:(1)形态变化:缺N、P、K、Ca、Mg 元素苗地上与地下部分均与完全有显著差异;(2)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根茎鲜重等生理指标缺素苗均低于对照。
两者都表明缺素对植株有严重影响。
关键词:玉米;缺素培养;叶绿素含量;根冠比;玉米是我国北方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出口外贸的重要物质之一,对发展农业、畜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除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育种的技术外,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中外界环境条件之一的营养物质对玉米影响十分重要。
关于玉米幼苗缺素症状已有大量报道,但关于缺素造成的生理和形态的变化则报道较少,且仅限于某一元素缺乏时的报道。
为了较全面掌握玉米生长发育对各元素的需要,本实验利用会单1号玉米,从种子开始,在其出现2叶1心时用不同的营养液加以处理,培养出完全、缺N、缺P、缺K的不同幼苗,通过对其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形态观察及生理指标的测定,做出实验分析,用以补充和完善对缺乏各种元素症状的认识,也为玉米生产中的营养管理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供试的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提供的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均正常。
用吸水纸对玉米幼苗适当吸水,吸水后对其称重,然后分别测量幼苗的株高、根长,最后将五株生长发育正常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七种不同的营养液中栽培,它们分别是:完全营养液Ⅰ、完全培养液Ⅱ、缺K营养液、缺Ca营养液、缺Mg营养液、缺Fe营养液、缺N营养液。
操作完毕后将所有玉米幼苗放到条件适宜并相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
二十一天后,对所有玉米幼苗进行比较并描述生长症状,并测量它们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量、地下部分重量。
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

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王永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镇人民政府,辽宁阜新 123000)[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缺乏营养元素,会影响玉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及玉米籽粒的品质和产量。
基于此,结合玉米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对玉米缺素症状、发病原因、防治措施等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缺素症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435.13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3-59-30 引言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需要多种大量的营养元素,而且不同生育时期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
如果营养元素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就会阻碍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所以,研究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玉米养分需求特点1.1 整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玉米生长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营养元素,需要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钾元素次之,磷元素居第3。
一般每产出100 kg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 kg、五氧化二磷1.2 kg、氧化钾2.0 kg,氮、钾、磷的需求比例为1.00∶0.80∶0.48。
1.2 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不同。
在幼苗时期,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的吸收量较少;在拔节孕穗至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肥量明显增多,且吸收速度明显加快;开花授粉以后,植株吸收养分的速度明显减慢,吸收量也有所减少。
具体来讲,玉米从出苗至拔节期吸收氮2.50%、磷1.12%、钾3.00%;拔节至开花期吸收氮51.15%、磷63.81%、钾97.00%;开花至成熟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
另外,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玉米3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玉米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素营养临界期稍后,通常在玉米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临界期对养分的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
玉米缺素症的表现及防治

总铜含量差别很大,缺铜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总 种,玉米生长期出现缺铁症状时喷0.3%~0.5%的硫
铜量或可以利用的铜含量低。粘性土壤及含氮高 酸亚铁溶液。
的土壤和盐碱土壤可利用的铜含量低,砂性土壤 3.8 缺硼
含总铜量低。
叶面喷施硼肥溶液2~3次,间隔10d左右喷
2.12 缺钼
1次,每次每亩喷0.2%的硼酸或硼砂溶液50kg左
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形成占整个果穗1/3的秃尖。
1.3 缺钾
1.9 缺钙
缺钾玉米生长缓慢,茎秆细弱、矮小,节间缩短, 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矮小,叶缘出现白色斑纹和
容易倒伏;叶片呈现不同颜色,幼叶泛黄,老叶从叶 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新叶分泌透明胶质,相邻幼
尖沿缘向叶鞘变褐色,直至整个叶片枯萎,叶尖和边 叶的叶尖相互粘连在一起,使得新叶抽出困难,不能
强酸性土壤,偏施氮肥或遇低温可使玉米缺钼。 右。若选用硼砂,要先用少量温热水将其化解,然后
玉米缺钼情况并不多见。
再加清水稀释后及时喷用。
3 防治方法 3.1 缺氮
3.9 缺钙 可叶面.2 缺磷
是因为有机质含量小,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
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30kg进行叶面
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喷施,或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
2.2 缺磷
3.3 缺钾
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
一是追施氯化钾,一般亩追施7~8kg。二是撒施
壤易缺有效磷。
2.10 缺锰
施用含硫的复合肥或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锌等
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边的田块,锰 含硫肥料。生长期出现缺硫症状,可叶面喷施0.5%的
易被淋失。生产上施用石灰过量也易引发缺锰。 硫酸盐水溶液。
玉米缺素症及矫正措施

玉米缺素症及矫正措施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铁、铜、锰、锌、钼等。
一旦营养元素供应失调,玉米就会出现异常症状,一、缺氮症状玉米需氮量大,苗期缺氮,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变黄,抽雄迟;三叶期缺氮叶鞘呈紫红色,并沿叶脉向下扩展;生长盛期缺氮,叶的症状更为明显。
缺氮症状首先表现为老叶先发黄,而后才逐渐向嫩叶扩展。
下部老叶中的蛋白质分解,并把它转移到生长旺盛的部分。
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形,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
穗小头部不饱满。
发生条件前茬未施有机肥或耗肥较大;一次性施肥,降雨多,氮被淋失。
矫正方法玉米管理要解决一炮轰的习惯,要随着机播的推广提倡施用种肥,或5叶前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追肥后,注意适时适量的追施攻粒肥。
对春玉米,施足底肥,有机肥质量要高,夏玉米来不及施底肥的,要分次追施苗肥、拔节肥和攻穗肥;后期缺氮,进行叶面喷施,用2%的尿素溶液连喷2次。
二、缺磷症状玉米苗期缺磷,即使后期供给充足的磷也难以弥补早期的不良影响。
苗期缺磷,由于碳元素代谢在缺磷受到破坏,糖分在叶中积累,形成花青素,导致茎和叶片暗绿带紫红色,从下部叶片开始,先是叶尖干枯,沿叶缘向基部蔓延,进而呈暗褐色,以后逐渐向幼嫩叶片发展,生长缓慢,叶片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茎部衰弱,细长。
但是,叶上的这种症状也可因虫害、冷害和涝害而引起,所以要作全面的分析。
缺磷还使花丝抽出速度缓慢,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子粒不饱满,常出现秃顶现象,成熟延迟。
果穗分化发育差,穗顶缢缩,甚至空穗,花丝延迟抽出,使受精不良,果穗卷曲,会出现秃顶、缺粒与粒行不整齐现象。
发生条件东北春玉米播种过早、若遇低温诱发缺磷,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且磷肥易被固定。
矫正方法春玉米,基施有机肥和磷肥,混施效果更好;夏玉米由于时间紧,一般应施在前茬作物上,推广小麦增施磷肥保丰产,玉米利用其后效夺丰收的施肥技术,即亩用75--100千克磷肥做小麦底肥。
玉米缺素症及矫正措施

03
04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
种植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避免连作、重茬,减轻缺素症发生。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根瘤菌等,提高玉米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或积水,影响玉米生长。
根据土壤类型和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01
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02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确控制肥料用量,避免浪费
03
推广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
04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
05
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种植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逆性
02
土壤温度: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玉米缺素症
04
天气因素影响
干旱:影响玉米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缺素症
低温:影响玉米根系生长,降低养分吸收能力,导致缺素症
01
02
光照不足: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养分合成,导致缺素症
暴雨:冲刷土壤养分,导致缺素症
03
04
施肥不当
01
02
03
02
原因:土壤中钾元素不足,导致玉米生长受阻
03
矫正措施:施用钾肥,提高土壤钾含量
04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施用钾肥,以免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
缺其他微量元素症
01
缺锌症:植株矮小,叶片失绿,出现白色条纹
02
缺铁症:叶片发黄,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脱落
03
玉米缺素症的发生识别及防治措施

玉米缺素症的发生识别及防治措施摘要:玉米又名玉蜀黍,俗称苞谷、棒子、珍珠米等,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兼饲料作物,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玉米只有在营养充足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保证高产和优质。
如果缺乏任意一种必须的营养元素,都会导致玉米减产,即玉米缺素症。
关键词:玉米缺素症;发生;识别;防治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种植户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肥料施用的方法、肥料搭配不合理,常常会导致玉米整个生育期因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阻碍玉米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
玉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如果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有可能是因缺乏某种必须的营养元素,造成体内营养不良,使玉米的生理代谢发生了障碍,植株体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玉米在外形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通常称之为缺素症,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严重时会引起玉米减产,应引起重视。
1 玉米缺素症发生和识别1.1 缺氮氮在玉米生长各个时期需要量较其他元素多,是蛋白质、酶、叶绿素和一些维生素的重要部分,合理施氮,是玉米穗大粒多高产的关键。
玉米种植前期气温偏低,根系吸收能力差;中期遇干旱或大雨,一次性施肥遇雨氮被淋失;连续多年不施用有机肥,基肥不足或前茬未施有机肥又或耗肥过大,都是导致玉米生长期缺氮的原因。
玉米缺氮时植株矮小,叶色黄绿,苗期幼苗生长缓慢,叶色黄绿,抽雄迟;生长盛期叶片由下而上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黄枯,呈“V”字型,黄化部分叶缘仍保持绿色,致全叶变黄枯死。
缺氮严重或关键期缺氮,会导致雌穗发育延迟或停止,果穗短小,顶部籽粒不充实,粒少粒轻,并产生空杆。
防治: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质量要高,要占到总量的60%以上;瘦坡地、苗弱的、未施足底肥的地块可适当多施,要分次追施苗肥,追肥掌握“轻施苗肥,巧施杆肥,猛攻穗肥,酌施粒肥”的原则;后期缺氮的地块,要叶面喷施,可用2%的尿素溶液。
玉米常见缺素症与防治

玉米常见缺素症与防治【摘要】玉米生长如果缺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通常称之为“缺素症”。
本人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原因及防治谈如下看法。
【关键词】玉米;缺素症;防治近年来,由于气候不断变化和栽培水平的粗放,使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时常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特别2006年表现缺锌症更为突出,严重阻碍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有的农户把缺素症当成病害防治,效果不好,加大投入成本,应更好地识别玉米缺素症,进行更有效的防治玉米缺索症是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长期连作、施肥单一、农家肥用量减少、施肥时期不当、施肥量不足引起的大量元索或微量元素缺乏、失衡所致。
1.缺氮氮素对玉米最为敏感,增施氮肥可促使玉米生长旺盛,茎叶繁茂,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增强。
1.1症状氮素主要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并且是玉米体内维生素、激素、生物碱等有机物的构成要素。
缺氮素引起植株矮小细弱,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薄而黄;生长缓慢,最明显的症状是由叶尖开始变黄,再沿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展,最后整个叶片枯黄衰亡。
拔节抽穗期缺氮,植株下部叶尖发黄,植株矮小,雌穗发育缓慢。
后期缺氮,子粒灌浆受阻,植株早衰枯黄,子粒砒瘦,产量大减。
最先表现在老叶上,但中脉仍保持绿色。
反之,当氮素供应充足时,玉米的叶色深绿、延迟落叶;如果缺氮后,追肥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时,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1.2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料,分期合理追施氮肥,重点迟好拔节肥、攻穗肥和攻粒肥;做到前轻、中重、后补。
前期也可用尿素溶液进行页面喷施,5-7天内连喷2次。
2.缺磷磷可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加速氮素的吸收利用,使细胞增殖加快,雌穗受精良好,结实饱满。
2.1症状磷能促进体内可溶性糖类的贮存,因而能增强玉米这种高秆植物的抗旱、抗倒能力。
玉米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及其防治⽅法2019-09-04【摘要】⽟⽶在⽣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不同⼟壤肥⼒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合理的施肥,往往造成缺素,并以外部表现出明显症状,根据多年的观察、试验,介绍⽟⽶缺少锌、硼、铁、锰、镁五种微量元素的症状与防治⽅法。
【关键字】⽟⽶;微量元素;症状;防治措施⽟⽶是我国北⽅主要栽培作物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是改善⼈民⽣活出⼝外贸的重要物质之⼀,对发展农业、畜牧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候不断变化和栽培⽔平的粗放,农民⼤量使⽤含N、P、K的化肥,⽽不施有机肥及微肥,使⽟⽶整个⽣育期中时常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严重阻碍⽟⽶的⽣长发育,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有的农户把缺素症当成病害防治,不仅效果不好,还加⼤了投⼊成本。
为了更好地识别⽟⽶缺素症状,进⾏更有效的防治,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业⼯作的经验,介绍缺少五种微量元素的形态诊断⽅法。
⽬前对⽟⽶进⾏营养诊断的⽅法有形态、化学诊断、施肥诊断等多种⽅法。
对农民来说,形态诊断最为简便和直观。
1 缺锌症状及其防治⽅法1.1 症状⽟⽶缺锌症俗名“花叶条纹病”、“花⽩苗”。
⽟⽶严重缺锌会出现花⽩苗,其主要特征是在⽟⽶3~5叶期,⽩⾊幼苗开始显现,瓣⽣的幼叶呈淡黄⾊⾄⽩⾊,特别是叶基部2/3处更为明显。
拔节后,病叶中肋两侧出现黄⾊条斑,严重时呈宽⽽⽩化的斑块,叶⾁消失,呈半透明,状如⽩绸,以后患部出现紫红⾊,并渐渐成紫红⾊斑块。
病叶遇风容易撕裂,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吐丝,或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形成“稀癞⼦”⽟⽶棒。
1.2 发⽣条件⼟壤有效锌含量低,⽯灰性⼟壤pH⼤于7,早春低温,磷肥施⽤量过⾼,导致诱发缺锌。
1.3 防治措施1.3.1 改善⼟壤环境可采⽤冬季翻耕晒垡、搁⽥、烤⽥等措施,提⾼锌的有效性。
1.3.2 合理施肥在低锌⼟壤上要严格控制磷肥和氮肥⽤量,避免⼀次性施⽤⼤量化学磷肥;在缺磷⼟壤上磷肥和锌肥要配合施⽤;同时,还应避免磷肥过分集中,防⽌局部磷、锌⽐例的失调⽽诱发缺锌。
玉米缺素症及标准化防治措施

征是 叶尖 和叶缘呈 紫红色 , 其余 部分呈 绿色或灰绿 色 ,叶 边缘卷 曲 , 茎秆细 弱。随着植株生长 , 紫红色会逐渐消失 , 下 部叶片 变成黄 色。有一点需 要注意 ,有极少数杂 交种 的 幼 苗 ,即使不 缺磷时也 呈紫红 色 ;还有个别 杂交种 就是在 缺磷 的情况 下 ,其幼 苗也不表 现紫红色 症状 ,但缺磷 植株 明显 低于 正常植株 。诊 断 时,要 结合 品种特性 。玉米 缺磷 还会 影 响授粉与灌 浆 ,导致果 穗短 小 、弯 曲、严重 秃尖 , 籽粒排列 不整齐 、瘪粒多 ,成熟慢 。 2 . 2 易 发条件 吐丝期叶 片含 磷量低于 0 . 2 9 6为缺乏 , 低于 0 . 1 5 % 为严重缺乏 ;7叶期地上部磷含量 1 0 0 ~ 1 2 0 1 J g / g 为供应正 常 ,6 0 ~ 1 2 0 1 】 g / g为极缺 。东北春玉米播种过早 , 若遇低温 ,易诱发 缺磷 , 形成 大量 花色 素 , 使植株带紫色 ,
迅速补氮 。 2 磷缺乏症与 防治措施 2 . 1 磷缺乏症 玉米 缺磷 ,苗期生长缓慢 ,最突 出的特
况采 用 ,玉 米营养 生长期 间发现 缺钾 时 . 可迫 施硫酸 钾或 氯化钾 ,一般每公 顷 4 5 ~ 7 5 k g 。
4 锌缺乏症与防治措施 4 . 1 锌缺乏症 玉米缺锌 时,幼苗形成 白色 的芽 ,初期 叶基 部退绿 。叶尖和 叶缘 变黄 ,条纹状 病斑沿 叶脉 向上发 展, 呈 明显 的黄 白色束状条纹 , 叶脉 间失绿 , 下部叶严重 . 最
玉米缺素症及标准化防治措施
郭 晓忠 孙 淑云 。
( 1 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 乡农业技术服务 中心 1 5 5 6 0 0 ) ( 2 黑龙江省宝清县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1 5 5 6 0 0 )
玉米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

肥料中的氮就会被冲走,这很可 能导致玉米生长后期缺氮。
3. 防 治 措 施。 施 用 足 够 的 基肥,在地上或春耕时施用尿素、 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化 肥。一般每亩施纯氮 4 ~ 5 千克。 为了提高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和土 壤中氮的供给能力,延长肥料的 持效期,最好使用农家肥和化肥 的混合物作为基肥。玉米苗期和 抽穗期每亩施纯氮 5 ~ 7.5 千克。 离 玉 米 根 际 5 ~ 10 厘 米 开 沟, 或 挖 一 个 5 ~ 10 厘 米 深 的 坑, 在沟或坑内撒施肥料,并立即覆 土。当发现玉米苗期缺氮时,在 叶片上喷洒 0.5% ~ 1% 的尿素水 溶液,快速补充氮元素。
二、缺磷营养诊断与防治 1. 症 状。 玉 米 缺 磷 时 幼 苗 生长缓慢、萎缩,根系发育不良;
茎细,茎叶呈深绿色和紫色;叶 片不伸长,叶片干燥,变成深褐 色,叶尖沿叶缘到达叶鞘,呈深 绿色至紫色条带。缺磷玉米植株 较弱小,大部分茎叶呈明显紫红 色。严重缺磷时,老玉米叶尖枯 萎变黄或褐色,花丝抽出晚,雌 穗畸形,穗小,结实率低,成熟 期推迟。缺磷影响玉米授粉和籽 粒灌浆。玉米穗小、秃、尖、弯、 行数不规则、粒不饱满、成熟期 推迟。
44 农家科技
植保土肥
三、缺钾营养诊断与防治 1. 症 状。 玉 米 缺 钾 是, 叶 尖下部及叶缘变黄或红焦,后期 易倒伏,穗小,顶部生长不良。 玉米的叶子是黄绿色的,叶子的 边缘和顶端是干的和烧焦的。茎 秆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抗倒伏性 和抗病性减弱。缺钾和施钾玉米 的根、茎和穗比较:植株矮小、 弱,支撑根少;玉米穗发育不良 或秃顶,谷粒不完整。 2. 发 病 规 律。 雨 水 过 多 的 时候,土壤中的钾被冲走,含量 较低。一般来说,玉米秸秆中还 残留着钾。如果施用的有机肥料 较少,且秸秆不还田,则会导致 缺钾。 3. 防 治 方 法。 种 植 前, 在 玉米种植线两侧添加硫酸钾、氯 化钾或钾复肥作为基肥,一般每 亩 施 纯 钾 5 ~ 10 千 克。 在 玉 米 营养生长期发现缺钾时,每亩可 施用 5 ~ 5 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 追肥。在根外喷施 0.3% ~ 0.5% 的硝酸钾溶液。
玉米缺素症原因及防治

玉米缺素症原因及防治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随着农业建设的持续发展,目前农业技术已经成为重要课题,市场经济在经过宏观调控之后,目前农业发展非常快,所以农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阻碍,所以在农业技术方面要持续地完善以及提高,还可以促进农业领域持续健康地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缺素症原因及防治展开分析,以及相关农业技术的推广,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力求寻找到合理的措施进行整改。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玉米栽培引言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灾害防治技术,然而技术的应用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部门对于农业技术应用非常重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来讲,需要与种植户之间建立较为完善的沟通方式以及渠道。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产品质量较低,收入较低的情况,尤其是在玉米种植业,玉米的栽培技术目前还处于落后的状态,需要不断的改进,才可以符合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
1缺氮1.1症状缺氮植物茎秆细而长,很少有分蘗或分枝,茎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同时繁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也受到抑制,花和果实稀少,植株提前成熟。
种子和果实量低,显著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缺氮作物的根系最初比正常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少;而后期根停止伸长,呈现褐色。
1.2原因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1.3防治缺氮对春玉米,施足底肥,有机肥质量要高,夏玉米来不及施底肥的,要分次追施苗肥、拔节肥和攻穗肥;后期缺氮,进行叶面喷施,用2%的尿素溶液连喷2次。
2缺磷2.1症状缺磷会影响细胞分裂,使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脱落,成熟延迟,缺磷时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缺乏光泽。
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
2.2原因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2.3防治缺磷用磷酸二氢钾200g/亩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施,或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
3缺锌3.1症状玉米缺锌的症状是白苗、花叶,有白花叶病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常见缺素症与防治
【摘要】玉米生长如果缺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通常称之为“缺素症”。
本人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原因及防治谈如下看法。
【关键词】玉米;缺素症;防治近年来,由于气候不断变化和栽培水平的粗放,使玉米整个生育期中,时常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特别2006年表现缺锌症更为突出,严重阻碍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有的农户把缺素症当成病害防治,效果不好,加大投入成本,应更好地识别玉米缺素症,进行更有效的防治
玉米缺索症是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长期连作、施肥单一、农家肥用量减少、施肥时期不当、施肥量不足引起的大量元索或微量元素缺乏、失衡所致。
1.缺氮
氮素对玉米最为敏感,增施氮肥可促使玉米生长旺盛,茎叶繁茂,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增强。
1.1症状
氮素主要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并且是玉米体内维生素、激素、生物碱等有机物的构成要素。
缺氮素引起植株矮小细弱,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薄而黄;生长缓慢,最明显的症状是由叶尖开始变黄,再沿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展,最后整个叶片枯黄衰亡。
拔节抽穗期缺氮,植株下部叶尖发黄,植株矮小,雌穗发
育缓慢。
后期缺氮,子粒灌浆受阻,植株早衰枯黄,子粒砒瘦,产量大减。
最先表现在老叶上,但中脉仍保持绿色。
反之,当氮素供应充足时,玉米的叶色深绿、延迟落叶;如果缺氮后,追肥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时,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1.2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料,分期合理追施氮肥,重点迟好拔节肥、攻穗肥和攻粒肥;做到前轻、中重、后补。
前期也可用尿素溶液进行页面喷施,5-7天内连喷2次。
2.缺磷
磷可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加速氮素的吸收利用,使细胞增殖加快,雌穗受精良好,结实饱满。
2.1症状
磷能促进体内可溶性糖类的贮存,因而能增强玉米这种高秆植
物的抗旱、抗倒能力。
玉米苗期缺磷,症状十分明显,首先下部叶片尖部干枯.从叶尖沿叶缘向基部蔓延,叶片糖分积累,形成花青素,呈紫红色,进而呈暗褐色,逐渐向上部幼嫩叶片发展。
桓株生长缓慢,叶片皱缩,根系发育不良,茎部衰弱,细长。
花粒期缺磷,花丝延迟抽出,受精不良,出现秃顶、缺粒与粒行不整齐现象。
反之,磷素供应足时,在苗期能促进根系发育,使根系早生快发,提高
玉米质量和产量。
2.2防治方法
土壤有机质缺乏,酸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的磷易被固定,影响磷的吸收。
若遇低温,易诱发缺磷。
2.3防治方法
玉米播前施足有机肥和磷肥,苗期出现缺磷,可追施过磷酸钙或叶面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3.缺钾
钾能调节水分代谢,促进玉米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转,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抗倒伏能力。
3.1症状
玉米缺钾苗期症状明显,从基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首先下部叶条变黄、枯焦,常称之为“镶金边”;后期茎秆软弱,易倒伏,茎秆髓部变褐色并死亡。
果穗发育不良,百粒重下降。
如新叶表现缺钾症状,表明玉米已严重缺钾。
通常判断指标是:玉米苗期叶片全钾含量4.6%为正常,小于3.9%为缺乏;抽雄期1.2%为正常,小于0.6%为严重缺乏。
3.2发生条件
施用有机肥少,长期不施钾肥,秸秆还田少,渍水过湿等诱发缺钾。
3.3防治方法
玉米播前施足有机肥,每667增施硫酸钾或硝酸钾10kg;调节氮、磷、钾施肥比例,雨后及时排水。
4.缺锌
4.1症状
玉米缺锌症俗名“白化苗”。
苗期新叶的叶脉间失绿,中、上部叶片脉间出现黄色条纹,基部2/3部位尤为明显。
枝节后,病叶中脉两侧出现黄色条斑,严重时呈宽而白化的斑块,叶肉消失,半透明,状如白绸,以后基部渐渐呈紫红色斑块。
植株节间缩短,矮化。
根系变黑,抽雄、吐丝延迟,导致雌穗发育不良,产量降低。
4.2发生条件
土壤有效锌含量低、石灰性土壤、土壤ph值大于7,早春低温、磷肥施用过量等易诱发缺锌。
我省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早春气温低,锌的溶解度降低,影响锌的有效性。
4.3防治方法
播种前将锌肥和有机肥随耕地混合翻入土中,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锌0.5-1.0kg。
亦可用0.05%-0.1%硫竣锌溶液在苗期叶面喷施。
5.缺硼
5.1症状
玉米缺硼,植株新叶狭长,幼叶展开困难,直脉间组织变薄呈白色透明条纹,上部叶子普遍变黄,叶脉间有浅黄色条纹。
老叶随着尖部和边缘的干枯而变紫。
雄穗不易抽出,雌穗发育畸形,甚至形成空秆。
5.2发生条件
一般在碱性土壤、施用石灰过多的酸性土壤或长期不施硼肥的土壤中,易出现缺硼症状。
5.3防治方法
播前与有机肥每667混合基施硼砂0.5kg,或在苗期、拔节期开沟追施,或叶面喷施浓度0.1%-0.2%硼酸溶液l-2次。
6.缺镁
6.1症状
玉米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中脉间出现黄白相间条纹,有时全株上部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条纹.老叶随着尖部和边缘的干枯而变紫。
后期严重时叶尖、叶绦黄化枯死,最终全叶变黄。
叶片含镁量0.23%-0.35%为正常,低于0.13%为缺乏。
6.2发生条件
降雨量大的地区、酸性土壤、沙性土壤、土壤中的钾浓度显著高于镁等,均易造成缺镁。
6.3防治方法
播前有机肥料与镁石灰或硫酸镁等化学肥料混合基施,并增施氮、磷肥,提高镁肥的有效利用率。
7.缺锰
7.1症状
玉米缺锰,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最初叶失绿或劲叶的肋间组织逐渐变黄,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叶片弯曲下披,根系细长呈白色,严重缺锰时,叶片会出现棕色斑点,并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
缺锰叶脉间失绿症先从新生叶开始,与缺锰脉间失绿不同,它是从老叶发生。
7.2发生条件
石灰性土壤,ph值大于7,有机肥使用少,多雨地区可导致缺锰。
7.3防治方法
播前结合施有机肥每667增施硫酸锰1kg;在苗期、拔节期叶面施0.1%的锰肥溶液1-2次。
8.缺铁
8.1症状
玉米缺铁,叶绿素合成受阻,新生叶片叶脉失绿黄化,茎秆和叶鞘呈紫红色。
严重时整个新叶失绿发白,一般不出现坏死斑点。
接近成熟时叶片含铁56-178微克/克为正常,低于24微克/为缺乏。
8.2发生条件
一般玉米较少发生缺铁症状,碱性土壤中有时易产生缺铁症状,或土壤中磷、锌、锰、铜含量过高,钾含量过低.或施用硝态氮肥可加重缺铁。
8.3防治方法
播前每667用5。
6kg硫酸亚铁混入有机肥基部。
也可在苗期、拔节期叶面喷施0.2%尿素与0,3%硫酸亚铁混合液1-2次。
[科] 【参考文献】
[1]牛淑芳,王小青.玉米制种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种业,2004,(06).
[2]王淑香.玉米缺素症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