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氯化镉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3种重金属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及迷迭香酸的保护作用研究
![3种重金属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及迷迭香酸的保护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b6821c172ded630a1cb66d.png)
收稿日期:20190220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GHY115010);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tshw201502046). 通信作者:许波(xubo163@sina.com),副教授,博士,从事海洋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分离及活性筛选和海洋环境毒理的研究.
44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54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第33卷表4cu2和pb2对斑马鱼胚胎联合作用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tab4lc50anditsconfidenceintervalofcu2andpb2tozebrafishembryos重金属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96hpflc50mgl195置信区间安全浓度gl1cu2pb2cu2p0958x009109292735119136972735pb2p1117x1800094611380580686152865113805215重金属cd2pb2cu2的联合急性毒性实验对联合毒性的概率单位浓度对数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表5cd2cu2和pb2共存时对斑马鱼胚胎96hpflc50分别为13470mgl3551mgl40410mgl计算可得ai为0005其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
3种重金属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及 迷迭香酸的保护作用研究
宋明霞,陈天荣,钱豪文,许 波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线粒体健康与衰老研究中心,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对氯化镉、硝酸铅、硫酸铜 3种重金属单一以及联合情况下对早期斑马鱼胚胎发育 毒性的影响进行考察,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迷迭香酸进行干预,同时观察 96hpf胚胎的死亡 率和孵化率.Cd-Pb、Cd-Cu、Pb-Cu、Cd-Pb-Cu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类型分别 为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协同作用.60μmol/LRA对斑马鱼胚胎死亡、幼鱼畸形 及胚胎孵化率无明显影响.Cd2+ -Pb2+ -Cu2+联合处理,胚胎死亡率明显上升,60μmol/ LRA与 Cd2+ -Pb2+ -Cu2+联合处理,胚胎死亡率降低约 20%(P<001);胚胎凋亡细胞 数目明显减少,Bcl-2/Bax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 (P<005).表明 RA对 Cd2+ -Pb2+ -Cu2+的联合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Bcl-2/Bax,降低 Caspase3基因表达,减少胚胎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斑马鱼;重金属联合毒性;迷迭香酸;凋亡 中图分类号:S9174 文献标志码:A
斑马鱼胚胎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斑马鱼胚胎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a91b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71.png)
斑马鱼胚胎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王雪;王希敏;刘可春;韩利文;袁延强【摘要】Zebrafish embryo is highly sensitive to chemical exposure and has much unique superiority over other animal models, so it is widely applied in toxicology. Besides chemical concentration, many other influences, such as chorion barrier, embryo exposure tim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hemical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Assessment methods of embryo toxicity are evolving from morphologic observation to molecular research, more emphasis on chemical mechanism. This makes zebrafish embryo have higher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the toxicity detection.%斑马鱼胚胎对化学品暴露高度敏感,同时具有许多其他动物模型所没有的优势,因此,在毒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化学品浓度外,在毒性检测中还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胚胎膜屏障作用、胚胎暴露时间、化学品的性状及不同化学品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胚胎毒性评价方法由表型的观察逐渐向分子水平发展,更加侧重于对化学品作用机理的研究,使斑马鱼胚胎在毒性检测中具有更高特异性和灵敏性。
污染物暴露对斑马鱼的行为毒性及其响应规律分析
![污染物暴露对斑马鱼的行为毒性及其响应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adaa05fad6195f312ba670.png)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 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 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III 第一章 综述........................................................................................................................................................... 1 1.1 水环境污染....................................
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c903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8.png)
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的开题报告题目: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背景:Aroclor1254是一种常见的多氯联苯(PCBs)混合物,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生物蓄积性等特性。
目前,PCBs的广泛应用导致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
斑马鱼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实验模型,在研究毒理学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研究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对于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利用斑马鱼胚胎模型,研究不同浓度Aroclor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Aroclor1254的毒理学数据,合理选择实验用药浓度和作用时间。
2.斑马鱼胚胎的处理将斑马鱼胚胎置于Aroclor1254处理液中,观察发育过程中的表型变化,并记录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指标。
3.影响机制的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探讨Aroclor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的实验观察和分析,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不同浓度Aroclor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趋势;2.不同作用时间Aroclor1254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趋势;3.Aroclor1254暴露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具体发育指标;4.Aroclor1254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可能机制。
研究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Aroclor1254等PCBs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并为相关环境监测和人类健康保护提供依据。
同时,也有望为斑马鱼作为模型生物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运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与影响因素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与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ce193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6.png)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与影响因素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20 10 -20 11 学年第二学期《发育生物学》课程论文课程号:2522080任课教师刘泽隆成绩论文题目:(可指定题目,也可说明题目范围。
)斑马鱼的发育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论文要求:(对论文题目、内容、行文、字数等作出判分规定。
)1. 论文题目:准确得体,简短精炼,醒目2. 摘要:文字简练,字数不超过正文的5%;关键词不少于三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3. 正文: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3000字4.字体:摘要、关键词宋体5号字;题目黑体三号字;正文宋体四号字 10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年月日斑马鱼的发育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摘要:斑马鱼(zebra fish),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
斑马鱼由于个体小,养殖花费少,能大规模繁育,且具许多优点,经过30多年的研究应用和系统发展,已有约20个斑马鱼品系,斑马鱼基因数据库里有相关斑马鱼的资料可供查询和下载,方便了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斑马鱼的发育过程以及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温度,TCDD 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Abstract :Zebra fish because of the individual small, breeding cost less, can breed, and with many large scale advantage, after 30 DuoNian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already had about 20 zebra fish strain, zebra fish genes related data in the material available for inquires zebra fish and download, convenient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zebra fish glucos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the influence of TCDD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关键词:斑马鱼;发育;葡萄糖;溶液浓度;温度;TCDD一、斑马鱼简介斑马鱼(zebra fish),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鱼。
举例说明和核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
![举例说明和核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931ed1d4a7302768e9939d3.png)
1.举例说明核污染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生物监测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角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
生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学理论。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当环境受到污染后,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并发生迁移、蓄积,导致生态系统中各级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生理生化等指标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重金属在环境中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其中的很多形态,如与天然配体形成的络合物、胶体表面吸附共存物等显著影响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因此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获得的水体重金属总量不能真实反映重金属的实际生态和环境效应。
生物监测的结果来源于有机体与具有生物可用性的重金属之间的直接作用,可以真实地反映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和生物毒性。
氯化镉可以影响多种水生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作为典型的试验鱼类-斑马鱼。
氯化镉可以导致明显的斑马鱼胚胎畸形,并且其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畸形的发生率。
且氯化镉造成的弯曲脊柱中肌刀的形成数减少,氯化镉可以造成不正常的体节肌纤维图式形成和体轴发生的缺陷。
氯化镉可以影响鱼类胚胎的孵化:降低孵化率;过早孵化;延长或者缩短孵化过程。
镉可以导致太平洋鲱鱼胚胎卵膜的软化,从而造成胚胎的过早孵化。
氯化镉暴露后的斑马鱼胚胎卵膜脆化。
孵化之前,鱼类胚胎会在头区产生一种腺体—孵化腺,分泌孵化酶使卵膜分解促进孵化。
水溶性的金属离子可能会干扰孵化腺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发挥。
金属离子对孵化腺的影响造成了孵化的启动期被推迟,对孵化腺的功能造成影响,但是整个孵化过程可能缩短,也可能延长。
氯化镉对鱼类胚胎的影响,硬骨鱼类的胚胎被卵膜包围。
卵膜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复杂的膜。
受精不久的日本青鳉卵膜可以分为三层,外面两层薄;里面一层最厚(>12 µm),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Zn~(2+)和Cd~(2+)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
![Zn~(2+)和Cd~(2+)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https://img.taocdn.com/s3/m/66916ce7aeaad1f346933f4e.png)
的胚胎毒 性实验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步替代传统成
鱼 急 性 实 验 ,成 为 生 态 毒 理 学 研 究 的 一 种 重 要 方
法 [ ] E D 在 16 3 。O C - 6 9 6年将斑 马鱼胚胎发 育方法
斑马鱼胚胎早 期发育 的联合毒 性作用,为水体环
境 中 z 2 c 的生态风险评价与水质基准和标 n+ d 和
性作用 最敏感,已被广泛应用 于评估 化学污染 物 的毒 性 [] 1。 1 本研究 以斑 马鱼作 为实验 动物, 室 内条件 在 下, 研究重金属 z 2 C n+ 和 d 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 育 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 。对暴露 于不 同组分 和 不 同浓度 化合物 中的鱼 卵, 通过 观察 其不 同发育 时期 的形态 变化, 录各发育过程 中具有代表性 记 的毒理学终 点, 8h f 4 p 的凝结 和心律, 2h f 7 p 的凝 结 、孵化率 和畸形率,研究 z 2 C n+ 和 d 混合物对
C d 对斑 马 鱼胚胎 不 同毒理 学终 点的联 合毒 性也 不完 全相 同 。 此外 还发 现, 合作 用不 仅与 化合 物的剂 量有 关,还 联
与染 毒 时间相 关 。 关键 词 : n C ;早期胚 胎 ;联合 毒性 ;斑 马鱼 Z ; d 中图分 类号: 9 ¥4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0 5 8 3 一2 1)2 0 8 — 1 1 0 — 7 7 (0 20 — 2 3 1
通 信 作 者 :方展 强 ,教 授 . — i  ̄n zq cueuc Emal gh @sn . . : d n
24 8
中 国水 产 科 学
用。 n 和 c z d 在毒 性单 位配 比为 12 : 时,对斑 马鱼 的联合 毒性 由 4 p 的协 同作 用转 为 7 p 的拮 抗作 用 。 n 8 f h 2 f h z2
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b76655151eb91a37f1115c98.png)
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杨瑞瑞,王兰,孙敏,申萍(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为研究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 )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设置了6个镉浓度组(0,4.44,8.90,17.80,26.70,35.60μmol/L ),分别对2,6,10,24hpf (hour post-fertilization )胚胎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镉暴露后各个发育阶段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变化,以及MDA 含量和SOD 活性的改变。
结果显示,2hpf 的胚胎在不同浓度镉暴露下其死亡率未见明显变化(P >0.05),而6,10,24hpf 的胚胎在镉浓度高于8.90μmol/L 时其死亡率极显著增加(P <0.01);畸形表型统计分析显示,镉浓度高于8.90μmol/L 时,2,6,10,24hpf 胚胎畸形率均极显著性升高(P <0.01)。
进一步检测2,24hpf 胚胎的MDA 含量和SOD 活性,结果表明,镉暴露后早期胚胎MDA 含量均随镉浓度升高逐渐增加,尤其在较高浓度组(17.80,35.60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 活性随镉浓度升高发生显著变化。
由此推断,急性镉暴露对早期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并造成了严重的氧化损伤。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氧化损伤;镉中图分类号:X1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19)03-0351-06Toxic Effects of Acute Cadmium Exposure on Early EmbryonicDevelopment of Zebrafish ()YANG Ruirui ,WANG Lan ,SUN Min ,SHEN Pi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toxic effects of acute cadmium exposure on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zebrafish (Danio rerio ),six cadmium concentrations (0,4.44,8.90,17.80,26.70,35.60μmol/L )were set up.The mortality and deformity rates of zebrafish embryos at 2,6,10,24hpf (hour post fertilization )were analyzed after cadmium exposure,as well as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were det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tality rates of embryos at 2hpf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after cadmium exposure (P >0.05),while the 6,10,24hpf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when cadmium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8.90μmol/L (P <0.01).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formed phenotype of embryos indicated that the embryonic deformity rates of embryo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cadmium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8.90μmol/L (P <0.01).Furthermore,the MDA content of early embryo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dmium concentration,and the SOD activity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cadmium exposure.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cute cadmium exposure affected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zebrafish,and caused severe oxidative damage to its development.Key words :zebrafish (Danio rerio );embryo ;oxidative damage;cadmium收稿日期:2018-09-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801971)作者简介:杨瑞瑞(1991-),女,山西长治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水生动物毒理。
基于斑马鱼胚胎进行化学品毒性评价的方法
![基于斑马鱼胚胎进行化学品毒性评价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6b756531b765ce05081493.png)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 WU De s h e n g , E— ma i l : d s wu c n @1 2 6 . c o m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c h e mi c a l t o x i c i t y a s s e s s m e n t m e t h o d b a s e d o n z e b r a f i s h e m b r y o s .Me t h o d s
4 p . g / mL 、 6 t x g / mL 、 8 I x g / mL 、 1 0 p  ̄ g / m L 、 1 2 g , mL 、 1 4 ̄ g / mL 、 1 6 I x g / mL 、 1 8 g , m L 、 2 0 I x g / m L ) 、 甲醇( 0 、 0 . 6 %、 0 . 9 %、 1 . 4 %、
配产卵, 产 卵后 收 集斑 马 鱼胚 胎 , 于受 精 后 6 h 将斑 马鱼胚 胎暴 露 于梯 度浓 度 的 甲醛 ( 0 、 0 . 0 0 5 %、 0 . 0 1 0 %、 0 . 0 1 2 %、
0 . 0 1 4 %、 0 . 0 1 6 %、 0 . 0 1 8 %、 0 . 0 2 0 %) 、 乙醇 ( 0 、 1 . 0 %、 1 . 2 %、 1 . 4 %、 1 . 6 %、 1 _ 8 %、 2 . 0 %、 2 - 2 %、 2 - 4 %) 、 三氯异氰尿酸( 0 、 2 g / m L、
Zn_2_和Cd_2_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_梁秋燕
![Zn_2_和Cd_2_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_梁秋燕](https://img.taocdn.com/s3/m/5056f7422b160b4e767fcf1c.png)
第2期
梁秋燕等 : Zn2+和 Cd2+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
285
当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完成得到 EC50 值后 , 用公式 (1)求得生物毒性相加作用之和( S): S=
Am Bm + A1 A2
照组), 在暴露期间观察并记录斑马鱼胚胎各浓度 组死亡和各时间段发育受抑制情况 , 其结果见表 1。同时 , 在实验中观察到斑马鱼胚胎正常发育和 非正常发育的照片 , 如图版 I−1~15 所示。 Zn2+和 Cd2+对斑马鱼胚胎不同毒理学终点的 毒性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见 , 斑马鱼胚胎对 Zn2+最敏感的毒理学 终点为 72 hpf 孵化 , EC50=10.30 mg/L; 对 Cd2+最 敏感的毒理学终点也是 72 hpf 孵化 , EC50=7.17 mg/L。 Zn2+和 Cd2+对斑马鱼胚胎的 48 hpf 卵凝结 的 EC50 分别为 591.05 mg/L 和 421.52 mg/L; 72 hpf 卵凝结的 EC50 分别为 24.22 和 25.82 mg/L。可见 , 随暴露时间的延长 , Zn2+和 Cd2+对斑马鱼毒性增 加。另外 , 斑马鱼胚胎的 48 hpf 卵凝结的 EC50 值 远比 72 hpf 卵凝结大 , 表明 Zn2+和 Cd2+对斑马鱼 胚胎的 48 hpf 的发育毒性较小 , 原因是斑马鱼胚 胎暴露的时间短并且具有卵膜保护着。斑马鱼胚 胎的 72 hpf 畸形没有 EC50 值 , 表明在实验设置的 浓度范围内 , Zn2+和 Cd2+使斑马鱼胚胎致畸毒性
284
中国水产科学
氯化镉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毒性作用
![氯化镉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毒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96f07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3.png)
氯化镉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毒性作用史慧勤;张利军;苑晓燕;彭辉;赵君;彭双清【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3(008)003【摘要】为探索低剂量镉持续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神经发育的影响,将受精后36 h(36 hpt)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氯化镉受试液中持续至受精后6 d(6 dpf).在一般毒性观察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量视频跟踪技术检测了48孔板中幼鱼的自发运动能力和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惊恐反应及恢复能力.结果显示:在不引起外观形态明显改变的暴露剂量下幼鱼自发运动表现异常.其中,0.1~05 μmol·L-1暴露组幼鱼自发运动增多、轨迹紊乱、刻板式转向运动增加、触壁活动减少;10 μmol·L-1暴露组幼鱼出现运动抑制、静止和原地震颤等状态,幼鱼的自发运动距离与氯化镉浓度关系呈现剂量依赖性倒“U”型,这种行为毒性效应与乙醇急性暴露引起的运动效应相似.光照惊恐反射实验中,暴露组幼鱼对突发的光暗变化表现敏感或迟钝.在撤除光源后暗适应减慢或加快.以上结果说明,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对氯化镉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敏感,并且高通量的幼鱼神经行为学方法在外源性化学物的毒性评价中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总页数】7页(P374-380)【作者】史慧勤;张利军;苑晓燕;彭辉;赵君;彭双清【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相关文献】1.乌头碱在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发育过程中的神经毒性作用 [J], 王翀昊;王心童;朱娜2.铝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转录组学研究 [J], 崔国祯;张莹;龙紫苇;毛皓;李铭源3.氯丙嗪在斑马鱼胚胎和早期幼鱼发育过程中的神经毒性作用 [J], 史慧勤;张利军;彭辉;何俊;郭家彬;赵君;彭双清4.三氯生单独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眼部的毒性研究 [J], 张灵;刘秘;王雯雯;叶嘉星;方周溪;王慧利;周志明;艾为明5.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在纳米氧化铝致斑马鱼幼鱼早期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J], 黄涛;王艳红;陈金;范蓉;尚楠;高晓诚;张兰;牛侨;张勤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e95b5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3.png)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概述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是环境污染物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其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汽车尾气、农药使用等环境中。
这些重金属具有不易降解、生物累积性强等特性,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斑马鱼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生物模型,因其繁殖周期短、基因组小、易于饲养和观察等特点,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成为了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繁殖、行为、生理机能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重金属暴露会导致斑马鱼生长迟缓、体长减小、繁殖力下降等现象。
同时,重金属还会影响斑马鱼的行为,如游泳速度、逃避反应等。
在生理机能方面,重金属会导致斑马鱼氧化应激、免疫抑制、基因表达异常等。
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涉及重金属在斑马鱼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等过程。
重金属进入斑马鱼体内后,会通过食物链、水体等途径进入体内,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导致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重金属还会干扰斑马鱼体内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引发一系列毒性效应。
深入研究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对于评估重金属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斑马鱼作为生物毒性测试模型的优势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生物毒性测试模型,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
斑马鱼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便于进行大规模实验。
成年斑马鱼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每日产卵,每对成年斑马鱼每周可产卵数百枚,这为毒性测试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材料。
斑马鱼胚胎透明,便于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毒性效应。
在重金属暴露实验中,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胚胎发育异常,如心率变化、脊柱弯曲等,这些直观的观察结果有助于评估重金属的毒性。
镉与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镉与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https://img.taocdn.com/s3/m/b7ac53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6.png)
镉与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修瑞琴;许永香;郑静;高世荣;任改英;傅迎春
【期刊名称】《卫生研究》
【年(卷),期】1996(25)2
【摘要】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金属离子镉与锌的联合作用进行了
研究。
结果发现镉与锌离子在毒性1:1时,对斑马鱼24h及48h为协同作用,96h为拮抗作用。
当镉与锌配比浓度1:1时,24h、48h及96h的联合毒性均为毒性增加的协同作用。
【总页数】2页(P101-102)
【关键词】联合作用;镉;锌;毒性;斑马鱼
【作者】修瑞琴;许永香;郑静;高世荣;任改英;傅迎春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33
【相关文献】
1.砷与镉、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实验 [J], 修瑞琴;许永香;高世荣;任改英;付
迎春
2.铅、镉和锌3种重金属离子对水螅的联合毒性研究 [J], 王莹;郝家胜;陈娜;苏成勇;吴本富
3.镉、锌联合毒性及铅锌矿废水的毒性研究之二:—镉、锌对家鱼胚胎的毒性研究
[J], 陈云英;孔庆瑚;等
4.硫酸镉与α-萘黄酮对斑马鱼发育的个体毒性与联合毒性研究 [J], Jian YIN; Jian-ming YANG; Feng ZHANG; Peng MIAO; Ying LIN; Ming-li CHEN
5.镉锌离子对两种水生物的联合毒性研究 [J], 许永香;修瑞琴;郑静;高世荣;任玫英;傅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种新型农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四种新型农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479dddf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7.png)
四种新型农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吴玉琼;陈莹;胡永乐;左正宏;王重刚【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7(033)006【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ourpesticides(fenbuconazole,pyraclostrobin,metoxazon,and pencycurone),either individually or jointly,on the development of zebrafish embryos,seven experiments(blank control,solvent control,individual of 4 pesticides,and jointly combined four pesticides)were designed to treat zebrafish embryos for 72 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dividual exposure to any of 4 pesticides at 50 ng/L led to the significant elevation on the rate of pericardial and yolk sac edema and the frequency of dorsal curvature in the larva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exposure to fenbuconazole,metoxazon,and combined four pesticide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heart rate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ardiac arrhythmia in the zebrafish larvae. The activities of Na+/K+-ATPase and Ca2+-ATPase of the embryos were significantly induced by the individual exposure to 4 pesticides,while the both activities were remarkably inhibited by the combined exposure.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se pesticides at environmental relevant concentration presented the clear toxic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fish embryo.%为了研究4种农药(腈苯唑、吡唑醚菌酯、恶霜灵、戊菌隆)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设计7个实验组(空白组、溶剂组、4种农药单独暴露组及联合暴露组)对斑马鱼胚胎暴露72 h,结果显示,浓度50 ng/L的4种农药单独暴露导致心包囊和卵黄囊水肿比率、脊柱弯曲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腈苯唑、恶霜灵及联合暴露导致斑马鱼仔鱼心率显著下降,出现显著的心律不齐;斑马鱼胚胎的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被显著诱导,而联合暴露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说明,环境浓度的农药暴露对鱼类胚胎发育具有明显的毒性.【总页数】7页(P155-161)【作者】吴玉琼;陈莹;胡永乐;左正宏;王重刚【作者单位】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山 354300;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361005;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山 354300;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 36100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菲并咪唑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 [J], 陈坚平;余楚钦;郑康帝;杨怡;刘杰;邬凤娟2.重金属Cu2+、Cd2+、Hg2+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J], 陈玉翠;陈锦云3.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J], 杨瑞瑞;王兰;孙敏;申萍4.不同亚硝酸盐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效应 [J], 李琳;梁辉;陈俗汝;刘迎佳;王维香5.汞和铅的单一和复合作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 [J], 李倩;李鲁美;姜丝涛;崔龙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太原)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 (太原)](https://img.taocdn.com/s3/m/51ecaec102768e9950e73891.png)
谢 谢 各 位!
13
效应1
效应2
6h后中止 24hpf 效应3 染毒时间(hpf)
不同染毒时间的半数效应浓度(μg/l)
效应1:影响孵化率的48h EC50;效应2:停滞发育的24h EC50;效应3:
产生心胞囊肿、血液循环障碍和无心律的48h EC50。
8
结果与讨论:
双酚A:
图1 零时染毒72h孵化率随浓度 变化趋势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对斑马鱼胚 胎的毒性效应 (太原)
材料与方法:
成年斑马鱼(雌雄鱼数量比约为1:2)饲养在经活性炭过滤并充分 曝气的水体内,水温保持在26±1℃左右,光照/黑暗周期控制为14h:10h 。每天开灯之前将鱼卵收集器放入缸内,给光30min内完成交配和产卵, 一小时后将鱼卵搜集器取出。用重组水迅速清洗鱼卵以除去残余物,用 于进行毒性实验。选用24孔细胞培养板作为染毒器具,实验时每孔加入 2ml试液,放入一枚受精卵。
20.33
20 19.05
19.09
15
13.12
10
5
0
1
2
3
72h持续染毒 8h中止染毒
11
结论:
1) PCP 对斑马鱼胚胎有一个特定作用时间段,PCP毒性主要作用于 胚胎发育的前6小时。
2)PCP对斑马鱼胚胎起始染毒时间相同,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产生 的毒性大小有所差异。
3 3)PCP在0hpf染毒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最大。PCP对斑马鱼产生急 性毒性效应的亚致死效应的敏感度顺序为:心胞囊肿、血液循环障碍和 无心律>孵化率降低>停滞发育作用。
100
80
60
BPA浓度
40
撒
孵化百分率(%)
20
氯_氯胺消毒下DBPs的形成及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
![氯_氯胺消毒下DBPs的形成及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b254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4.png)
氯/氯胺消毒下DBPs的形成及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摘要目前对于消毒副产物(DBPs)的研究大多只关心DBPs本身与胚胎发育毒性的关系,而对DBPs形成密切相关的水体水质(如有机物、溴碘离子等),消毒因子(消毒方式)与胚胎发育毒性的关系关注甚少。
不同水处理工艺,不同家用处理方法是否能改变/降低消毒饮用水的胚胎发育毒性也没有涉及。
本项目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以斑马鱼发育异常率(斑马鱼异常数/总斑马鱼的发育指标数)为指标,研究饮用水DBPs,胚胎发育毒性与水质消毒因子,水处理工艺,家用处理方式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饮用水DBPs胚胎发育毒性的关键因子以及能够去除/降低DBPs胚胎发育毒性的关键工艺方法;并通过研究各种DBPs水平与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关系,鉴别可能引起胚胎发育毒性的DBPs种类。
研究结果如下:1)从斑马鱼发育异常率来看,不同水源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大小为:河流2(QTR)>河流1(WR)>废水(FS)>湖泊(TL)。
造成水源水胚胎发育毒性差异的主要水质指标包括SUV A,UV A,亚硝氮(NO2-),叶绿素(Chl-a),溴离子(Br-),氨氮(NH4+);氯化消毒后,大部分水源水的胚胎发育毒性得到缓解,但某些水源水没有的毒性,在氯化消毒后可能会增加,与氯化消毒水胚胎发育增加毒性相关的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有机碳(DOC)、UV A;对大部分水源水而言,氯胺消毒后,其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增加,与氯胺消毒胚胎发育毒性增加相关的水质指标包括DOC,SUV A,UV A,NO2-,NH4+,Br-,Chl-a。
探究DBPs与斑马鱼发育毒性的关系中发现,与氯化消毒胚胎发育毒性有关的DBPs包括二氯乙酸、三氯甲烷、二氯乙腈、溴二氯乙酸;与氯胺化消毒中胚胎发育毒性相关的DBPs包括三溴甲烷、溴二氯甲烷、溴乙酸、二氯乙酸、溴氯乙酸、二溴乙酸、二氯乙腈、三氯乙酸。
2)不同工艺处理下,以斑马鱼发育异常率为指标,氯化消毒饮用水的胚胎发育毒性排序如下:氯化(2/8)>臭氧-氯化(1/8)=臭氧-混凝-氯化(1/8)=臭氧-活性炭-氯化(1/8)=混凝沉淀-氯化(1/8)>活性炭-氯化(0),说明活性炭工艺是有效缓解氯化消毒发育毒性的措施;而不同工艺对氯胺消毒水的胚胎发育毒性如下:臭氧-活性炭-氯胺(1/8)<混凝沉淀-氯胺(2/8)<臭氧-氯胺(3/8)<活性炭吸附-氯胺(4/8)<臭氧-混凝-氯胺(5/8)=氯胺化(5/8),说明臭氧-活性炭、混凝沉淀是有效缓解氯胺消毒发育毒性的措施。
砷与镉_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实验
![砷与镉_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eca4038eefdc8d376ee32f9.png)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349~352 China Enviro nmental Science 砷与镉、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实验修瑞琴 许永香 高世荣 任改英 付迎春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50)文 摘 联合毒性实验在水环境污染评价中极为重要,为了研究砷、镉、锌混合污染的联合毒性,以斑马鱼为实验生物,采用相加指数法进行了联合毒性实验。
结果表明,As3+与Cd2+,以及As3+与Zn2+共存时的联合毒性均为拮抗作用,而Cd2+与Zn2+的联合毒性主要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
但当As3+,Cd2+,Zn2+3种毒物联合时其毒性为拮抗作用。
关键词 砷 联合毒性 镉 锌 斑马鱼Joint toxicity test of arsenic with cadmium and zinc ions to zebraf ish,brachynanio rerio.Xiu Ruiqin,X u Yongxiang,Gao Shirong,R en Gaiying,Fu Yingchun(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ng 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 edicine,Beijing100050).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8,18(4):349~352Abstract T he joint tox icity is very impor tant in env 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T he joint tox icity of arsenic w ith cadmium and zinc to zebrafish,Br achydanio rerio w as deter mined.Additive index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joint tox ic effect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jo int toxicities of As3+w ith Cd2+and As3+w ith Zn2+were antagonist ic ac tion;w hile the joint tox icity of Cd2+w ith Zn2+was synergistic.T he joint toxicity was antagonistic action of As3+w ith Cd2+and Zn2+.Key words:arsenic joint toxicity cadmium zinc zebrafish目前人们对于许多外源性化学物的单一毒性已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对于人类环境中实际存在的多种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则认识的还不够多1!。
有机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生物毒性研究
![有机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生物毒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08181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7.png)
有机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生物毒性研究周艳;徐建;冯艳红;赵欣;万金忠;林玉锁【期刊名称】《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年(卷),期】2012(028)006【摘要】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对某有机污染场地危险品仓库车间(1号样点)、氯化石蜡车间(2号样点)和厂区外(3号样点)3个不同区域的土壤浅层地下水进行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和胚胎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号水样对斑马鱼成鱼的(¢)(72 h,LC50)为79.12%,2和3号水样对斑马鱼成鱼的(¢)(72 h,LC50)均大于100%.3种水样对斑马鱼胚胎具有不同程度的发育毒性效应,对斑马鱼胚胎的24 h卵凝结率、20s内无自主性活动和72 h孵化率都存在剂量-效应关系.3种水样对斑马鱼均具有一定的致畸效应,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2和3号水样.胚胎毒性试验灵敏度高于成鱼急性毒性试验,且简单快速,可用于污染场地水样污染毒性的快速诊断,为场地的进一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总页数】6页(P700-705)【作者】周艳;徐建;冯艳红;赵欣;万金忠;林玉锁【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相关文献】1.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研究 [J], 邵潘柱;杨迟;林金杏;胡建华2.木香及藏木香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J], 杨雨婷;何贝轩;彭成;张雪;卢俊宇;熊亮;何育霖;曹治兴3.4种孕妇禁忌中成药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J], 陈洁烽;刘彤;黄丹萍;何启迪;陈缵光;姚美村4.芦荟大黄素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运动行为学的毒性研究 [J], 何秋霞;董贞兰;楚杰;孙桂金;韩利文;韩健;刘可春5.益母草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J], 周飞;何育霖;熊亮;郭力;刘菲;彭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并三唑和镉对斑马鱼肝脏的联合毒性效应
![苯并三唑和镉对斑马鱼肝脏的联合毒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2dfff21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b.png)
苯并三唑和镉对斑马鱼肝脏的联合毒性效应端正花;陈晓欧;刘灵丽;宫知远;李彩霞【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15(035)006【摘要】采用转基因斑马鱼Tg (lfabp10a:dsRed;elaA:EGFP)为模型,探讨了环境中苯并三唑及其衍生物(3TRs)与重金属镉对斑马鱼的单独与联合肝脏毒性效应.结果表明,0.001~0.1 μmol/L CdCl2单独暴露使斑马鱼肝脏结合蛋白基因lfabpl0a 表达量增强,肝脏尺寸相对空白对照组显著膨大(P<0.005),而l μmol/L CdCl2显著抑制斑马鱼lfabpl0a的表达,肝脏尺寸相对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5).苯并三唑(1H-BTR,l H-benzotriazole)相对CdCl2而言毒性较低,5 μmol/L 1H-BTR暴露时斑马鱼肝脏lfabp10a表达量增强(P=0.000).联合暴露研究发现,1 H-BTR能显著降低重金属镉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因此,苯并三唑在环境污染物毒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5页(P1872-1876)【作者】端正花;陈晓欧;刘灵丽;宫知远;李彩霞【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加坡117543;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加坡1175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相关文献】1.镉对斑马鱼卵巢的毒性效应和子代响应 [J], 李爽;王瑞俭;高凌2.镉对转基因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J], 冯志桐;赵爽;潘炯;端正花3.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J], 杨瑞瑞;王兰;孙敏;申萍4.4种农药复合污染对斑马鱼仔鱼联合毒性效应 [J], 郭东梅; 李耘; 邱静; 许彦阳; 杨桂玲; 王强; 钱永忠5.莠去津和芴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J], 王北南;宋晓;贺琳娟;钱永忠;邱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
![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361df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7.png)
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彭维兵;韩建;陈维云;周玲晓;王荣春;付先军;王振国;刘可春【期刊名称】《山东科学》【年(卷),期】2015(028)005【摘要】探讨不同浓度的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的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的改善作用.选用发育正常的72 hpf斑马鱼胚胎,加入100 μg/L浓度的氯化镉,同时加入不同浓度(25、50、100 μg/L)的昆布多糖.3d后,用钙黄绿素进行染色2h,在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骨骼发育的情况,拍照并计算硬骨部分的荧光染色面积.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昆布多糖溶液对氯化镉诱导的骨骼发育毒性均呈现出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100 μg/L浓度的昆布多糖溶液对斑马鱼骨骼发育的改善作用最显著,25 μg/L浓度作用最弱.研究结果表明,昆布多糖对氯化镉诱导的斑马鱼骨骼发育毒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总页数】5页(P22-26)【作者】彭维兵;韩建;陈维云;周玲晓;王荣春;付先军;王振国;刘可春【作者单位】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99;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99;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99;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1【相关文献】1.氯化镉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毒性作用 [J], 史慧勤;张利军;苑晓燕;彭辉;赵君;彭双清2.氯化镉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J], 鲁疆;王占洋;袁玉婷;许波;高永林;张波;郑秋生;王振华3.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 [J], 金位栋;杨苏文;孙丰超;丁志山;闫玉红;杜家慧4.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磷酸三苯酯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分子机制 [J], 张杏丽;邹威;周启星5.牡丹籽油微囊粉对异烟肼诱导的斑马鱼发育毒性的保护作用 [J], 邹鸿远;朱成悦;张姗姗;孔锐琦;张云;刘可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ceived 24 February 2013
accepted 13 March 2013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al toxicology of CdCl2 to the embryonic stage of zebrafish. Zebrafish embryos ( 1 hour post fertilization, 1 hpf)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dCl2 . The survival and hatching of embryos and juvenile malformations were examined. Cell apoptosis in embryos was observed by the staining of acridine orange ( AO ) . Embryonic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 ) level was measured by fluorescent probe of DCFHDA. Lipid peroxidation degree in embryos was measured by the TBA colorimetric method,as well as levels
2013 年 第 8 卷 381388 第 3 期,
10. 7524 / AJE. 16735897. 20130224001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Vol. 8 , 2013 No. 3 , 381388
J] . 生态毒理学报, 2013 , 8 ( 3 ) : 381388 鲁疆,王占洋,袁玉婷,等. 氯化镉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Lu J,Wang Z Y,Yuan Y T,et al. Developmental toxicity of cadmium chloride to zebrafish embryo [J] .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2013 , 8( 3) : 381388 ( in Chinese)
Developmental Toxicity of Cadmium Chloride to Zebrafish Embryo
Lu Jiang1 ,Wang Zhanyang1 ,Yuan Yuting1 ,Xu Bo2 ,Gao Yonglin2 ,Zhang Bo1 , 2 Zheng Qiusheng1, ,Wang Zhenhua1,2,*
[ 8 ] [ 57 ]
氧化应激会导致鱼类组织细胞多 氧化系统的防御能力, [14 ] 种类型的损伤 。 近期, 大量研究开始关注 Cd 暴 露后氧化应激对鱼类的影响
[1517 ]
。 胡蓉等[18] 研究
Cd2 + 、 Hg2 + 对鲫鱼胚胎发育和仔鱼均有毒害 表明, 2+ Hg2 + 质量浓度的增大和染毒时间 作用, 且随 Cd 、 Cd 积累及 毒性效应不断增加。 研究表明, 的延长, 其毒性效应会影响日本比目鱼的生长和抗氧化系 [19 ] 统, 减少中国沿海水域商业鱼类数量。 Chow 等 2008 年研究表明, Cd 诱导斑马鱼胚胎神经毒性抑 制神经 形 成, 从 而 减 少 神 经 元 分 化 和 轴 突 形 成。 Chow 等[20]2009 年研究表明, Cd 暴露斑马鱼胚胎幼 鱼眼视网膜分化细胞减少,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 是引起眼球和视力受损 形成受损和视锥细胞缺乏, 的主要原因。Cd 暴露后, 鱼类将启动多种酶类和非酶的 抗氧化机制来抵御氧化应激。例如,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 过氧化氢酶( CAT) 、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及谷胱 转移酶( GST) , 它们可以解除重金属暴露的毒性 甘肽 S[2122 ] , ROS , 。 作用 清除 从而预防鱼类受氧化损伤 斑马鱼 ( Danio rerio ) 是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 用于研究胚胎发育, 遗传分析, 毒理学和多种人类疾
382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第8 卷
of reduced glutathione ( GSH) and oxidized glutathione ( GSSG) were assayed by DTNB colorimetric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exposure to CdCl2 for 96 hours could cause severe lethality of embryo,malformation of juvenile and the failure of hatching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CdCl2 treatment caused malformation of heart, tail and growth retardation in embryos. The 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 ( LC50 ) of CdCl2 on zebrafish embryos was 18. 9 · L -1 ( R2 = 0. 973 ) ,and the half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 EC50 ) with respect to malformation was 13. 7 mg·L -1 mg ( R2 = 0. 967 ) . ROS and MDA levels in zebrafish embryo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exposure concentration of 20 mg· L -1 or above ( P < 0. 01 ) with decreased ratio of GSH to GSSG. Cell apoptosis in the head and tail could be observed obviously after exposure. When an antioxidative reagent N - acetyl cysteine ( NAC , 10 mg · L -1 ) and CdCl2 ( 20 mg · L -1 ) were coexisted,the lethal and teratogenic effects ameliorated significantly,and levels of ROS,MDA and the ratio of GSH to GSSG due to exposure of CdCl2 resumed to normal. Therefor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xwhich probably reposure of cadmium chloride could cause lesions i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zebrafish embryos, sulted from the oxidative stress. Keywords: cadmium chloride; developmental toxicology; oxidative stress; zebrafish 镉( Cd) 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毒物, 目前发现其对 人体没有任何生理作用。Cd 的生物半衰期长达 10 ~ 35 y, 可在体内长期蓄积产生毒性。Cd 污染不仅影响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产品及质量, 还通过食物链的形 式在动物和人类体内大量蓄积, 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 康及生命安全。Cd 可以对人体肝、 肾、 骨骼、 及生殖 等多个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妊娠期的妇女接触 Cd, 不仅会受到 Cd 的毒性作用, 而且 Cd 可以透过胎盘 屏障损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新 生儿体质量下降。1971 年国际环境会议将 Cd 列为 环境污染物中最危险的 5 种物质之一。随着工业化 Cd 暴露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 进程的加速, [ 12 ] 。我国目前至少有 16 个省( 自治区、 直 们的关注 辖市) 报导过职业或环境 Cd 暴露对健康的不良影 响。因而, 开展 Cd 毒性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 Cd 的毒性机制与细胞受 社会价值。大量实验表明, [ 34 ] 。氧化应激诱导脂质过氧化, 氧化胁迫相关 是鱼 类暴露 Cd 后众所周知的生物学效应 Bagchi 研究表明
氯化镉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1 1 1 2 2 1 1, 2 1, 2, * 鲁疆 ,王占洋 ,袁玉婷 ,许波 ,高永林 ,张波 ,郑秋生 ,王振华
1.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 832002 2.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 264005 摘要: 为探讨重金属 Cd 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将受精 1 h 后( 1 hpf) 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 CdCl2 溶液中, 观察 CdCl2 处理对胚胎死亡、 孵化及幼鱼畸形的影响 。采用吖啶橙( AO ) 染色, 定性观察胚胎细胞凋亡情况; 以活性氧( ROS ) DA 染色法检测胚胎 ROS 水平, TBA 比色法测定胚胎脂质过氧化水平, DTNB 比色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 荧光探针 DCFH( GSH) 和氧化型谷胱甘肽( GSSG) 水平。结果表明, 10. 0 ~ 30. 0 mg · L -1 CdCl2 浓度依赖性地诱导斑马鱼胚胎死亡和幼鱼畸形, · 胚胎孵化率亦降低。CdCl2 处理引起斑马鱼胚胎心脏水肿, 尾部弯曲和胚胎发育阻滞 。 胚胎半数致死浓度( LC50 ) 为 18. 9 mg L -1 , R2 = 0. 973 , · L -1 , R2 = 0. 967 。20. 0 mg·L -1 CdCl2 处理组 ROS 水平、 MDA 含量明显升 幼鱼半数致畸浓度( EC50 ) 为 13. 7 mg GSH / GSSG 比值明显降低( P < 0. 01 ) 。20 mg · L -1 CdCl2 处理后, · L -1 N胚胎头部和尾部可见大量细胞凋亡 。10 mg 乙酰半胱 高, · L -1 CdCl2 共同处理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和畸形率明显降低, ROS 水平、 MDA 含量以 氨酸( NAC) 与 20 mg 孵化率明显升高, CdCl2 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可能与 CdCl2 诱导的氧化应激相关。 及 GSH / GSSG 比值趋于正常。以上结果说明, 关键词: 氯化镉( CdCl2 ) ; 发育毒理学; 氧化应激; 斑马鱼 5897 ( 2013 ) 338108 文章编号: 1673中图分类号: X171. 5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