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案(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合集下载

32、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32、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环节四
精读课文,分析欣赏
对话技巧: 1.分清场合 2.分清对象 3.分清意图
环节五
细读课文,分析人物
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本文描写人物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 ? 明确:语言。
环节五
1、关于中 1、关于中 国人工作状 国人工作状 态的对话 态的对话 2、关于 2、关于 “我”国籍 “我”国籍 的对话 的对话 3、关于台 3、关于台 湾问题解决 湾问题解决 方法的对话 方法的对话 4、关于中 4、关于中 国富强标准 国富强标准 的对话 的对话 评价与作用 评价与作用 在中国
第二课时完成人物及答辩技巧 的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 环节五 环节六 环节七 环节八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落实基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分析欣赏 细读课文,分析人物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拓展延伸,体验生活 巩固提高,作业练习
环节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
环节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环节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和教授的对话 如何工作 国籍问题 台湾问题 中国富强
环节四
精读课文,分析欣赏
一、品味词语: 1、“概括地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笑:
(1).这本身是一堂对话课,课堂上,“我”能 2、“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 愿意:记者有“写”的自由, 抓住问题的实质,作出巧妙的回答,并且能掌 领导有“发”的自由。可见, 握对话的主动权,是非常成功的。 我们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 (2).课堂 上,“我”维护了民族的尊严,维护 3、“教授倏地离了讲台笑着向我走来。” 人民的舒畅心情。 慢慢:我很冷静, 了民族的团结,显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不卑不亢。 应有的自尊。“我”的回答无疑是交了一份完满 的答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讲课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讲课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讲课教案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记叙文四大要素。

2、把握文章主旨:表现人物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3、欣赏文中主人公“我”精彩的回答。

教学重点、难点:1、梳理各个回合回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分析问题的潜台词,体会“我”答辩的机巧睿智。

3、把握大胡子教授和我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以对话描写为抓手,分析人物形象;2、分析对话的潜台词。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计时阅读,概括事件内容1、按照主谓宾语概括: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法国巴黎十二大学上一堂对话课。

2、按记叙文六要素概括:那年的十二月,在法国巴黎十二大学的一堂对话课上,我与教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对话,最后赢得教授的尊敬。

二、分析我与教授的对话1、我与教授的对话主要分几个回合?各自围绕什么问题进行的?(1)第一回合(4-9节)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2)第二回合(10-16节)关于国籍问题的回答。

(3)第三回合(17-23节)关于台湾问题的回答。

(4)第四回合:(24-29节)关于中国富强标准的讨论。

2、教授问题的潜台词是什么?(1)第一回合(4-9节)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教授提问的高明:教授的提问切入自然,既注意到了学生身份,又从不经意中入手提问,看似乎实却具有奇崛的开挖话题的功夫。

一个国家的记者如何工作,记者的首长如何工作,尤其在提问时加上一个修饰限制性状语“在中国”,一下子把国家的荣辱郑重地放在了学生面前,这就涉及了一个中国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敏感话题。

要回答得体,需要有非同寻常的应变能力。

(2)第二回合(10-16节)关于国籍问题的回答。

教授提问的特色: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教授的提问很尖刻。

这里涉及到“台独问题”,涉及到“两个中国”的论调,这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

(3)第三回合(17-23节)关于台湾问题的回答。

教授提问的特色:紧追不舍,穷追猛打,步步紧逼。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强调中国人的贡献和成就。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章:中国人的贡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贡献和成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的贡献和成就,包括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

强调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重要地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人的贡献。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第三章: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包括发明创造、文化艺术等。

强调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对世界的贡献,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包括孝道、礼仪、和谐等。

强调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优质课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优质课教案
(1)教授是点着名提问,说明什么?
(2)作者的回答好在哪个字眼上?
教师小结:避实就虚
第二回合:关于国籍问题
(1)“两只手插入裤袋,挺直胸膛”代表什么心理?
(2)班上当即“冷场”“沉寂”为什么?
作者又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小结:针锋相对
第三回合: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用针锋相对的技巧,回答:台湾问题谁该负主要责任?
标划对话,男女分角色朗读对话,概括十个问题涉及的话题。
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刁钻、刁难
交流讨论难的原因所在。
小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体会教授的有备而来。
体会“愿意”的妙处
体会教授傲慢、挑衅,同学们怕回答不好的心理。
用针锋相对的技巧回答问题。
体会钟丽思的神态动作。体会钟丽思维护人格国格的爱国情感。明确其大题小作的应答技巧。
台湾——巧避锋芒
富强——大题小作
1、选择文中你认为“我”最精彩的一次回答,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用150字描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2、搜索自己的回忆,选择自己与他人的一次记忆深刻的对话,请用20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出这段对话的。
欣赏爱国歌曲
回答是否爱国,思考用什么样的行动爱国?
朗读了解作家生平作品
根据预习,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
三名同学表演课本剧,其它同学描述观后感受
1、默读课文4—28段,标划出教授提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概括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哪些话题的?
教师小结并板书:
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
第二回合:关于国籍
第三回合:台湾问题应如何解决?
第四回合: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
2、教授提问的这十个问题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来表述?
3、这些话题难在哪?
教师小结: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成就,认识到中国人的智慧和贡献。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中文的动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文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中文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

2. 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艺术形式等。

3. 中国科技:介绍中国的科技发展、发明创造等。

4. 中国艺术:介绍中国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5. 中国人的智慧:介绍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哲学观念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讲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举例、展示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

4.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中文水平: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评价学生的中文水平。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历史事件。

2. 第二周: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3. 第三周:介绍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发明创造。

4. 第四周:介绍中国的艺术形式和音乐舞蹈。

5. 第五周:介绍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哲学观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口语教程》等。

2. 辅助材料:中国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相关的图片、视频、PPT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如新闻、文章、博客等。

4. 实物教具:地图、书籍、工艺品等。

七、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国旗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2. 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概述:介绍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中国传统艺术: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3. 中华美食文化: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4. 中华传统节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5. 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信息。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图片和视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合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中国文化概述,介绍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第二周:中国传统艺术,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3. 第三周:中华美食文化,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4. 第四周:中华传统节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5. 第五周: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英语简单介绍中国的文化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简介: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中国文化特色:诗词、书法、绘画、戏曲、建筑、饮食等。

3.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

4. 中国的社会习俗:礼仪、婚姻、节日庆祝等。

5. 中国的现代发展:经济、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中国文化特色的各个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社会习俗。

2. 难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

2.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英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任务型教学法:完成各种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相关教材或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 教学卡片:中国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图片卡片。

4. 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中国文化的初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展示相关多媒体资料。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心得体会。

4. 任务实践: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如编写介绍中国文化的短文、制作宣传海报等。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个中国历史时期或文化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美食等,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历史概述: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2. 中国的文化特色: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艺术形式等。

3. 中国的现代发展:介绍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4. 中国的美食文化:介绍中国的各地特色美食和饮食习惯。

5.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与中国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的节日、美食等文化特色,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与中国人交流的场景,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方面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模拟交流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材或相关历史、文化、美食等资料。

2. 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和PPT等教学资料。

3.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获取相关的在线教学资源。

4. 教学道具:用于模拟和展示中国的传统节日、美食等文化特色。

六、教学活动1. 中国的历史概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国历史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2. 中国的文化特色: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教授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魅力。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朗读、体验、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语文学科的魅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互动中生成。

[教材处理]
1、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篇幅不长、内容浅白的文章,对于职高学生而言不会有阅读上的困难,也是职高生乐意去读的文章。

2、结合学校读书节知荣辱、树新风;的主题,选择了职高实验本教材走进英雄;这一单元,通过对文中我;的品质的归纳,来拓展英雄;这一词的内涵,并以此来呈现这一主题活动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石家庄市职教中心赵晓彦【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理解国家强盛事关个人荣辱的道理。

2.欣赏文中主人公“我”的精彩回答。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记者“我”和教授先生的语言特点和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如何表现人物的语言和情绪特点,体味“我”答辩的技巧。

【教学方法】阅读感悟,质疑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在雅典奥运赛场一次又一次升起时,你有何感想?你是否能体会到奥运健儿面对五星红旗眼含热泪的感情?(同学可自由回答。

)将来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走出国门,你可能会更多地感受到一个海外赤子的中国情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海外游子爱国情怀的作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幻灯片)(由雅典奥运会导入,容易产生共鸣,学生有话可讲,一下子就将话题引到“爱国精神”上。

)二、第一教学板块:质疑研讨(此环节是重点环节,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质疑,达到对本文的理解、赏析。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下一板块“读”打下基础。

)拟设问题如下:1.文章题目中的“中国人”,如何理解?(明确:“中国人”指文中的我,又隐含中国、中国人之意。

)2.文中写了几个人?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明确:教授、记者“我”、台湾同学;他们是师生关系;本文写在对话课上教授提问了我八个刁钻古怪的问题,我从容不迫地回答教授问题的事情。

)3.这场“对话”是一般对话吗?(明确:这场“对话”不是一般的对话,它关涉到国家的尊严问题,体现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国家的认识、感情。

)4.教授提出的问题很多,但都围绕着一个目的而提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明确:了解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

)5.本文一共写了几组我和教授的对话?你觉得哪一组特别精彩?为什么?(说明:读出对话,并说出理由。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教学要求1.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分别对应文章中的具体内容,了解全文。

2.学习提炼文章要点,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

3.分析归纳“我”的答辩技巧,学习说话与听话的方法和技巧。

二、课文分析(一)解题本文是一篇结构紧凑的特写,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来情味盎然。

题目是个偏正短语,它隐含的语义是“对中国、中国人的尊敬”,同时,题目采用形象性说法,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

(二)内容与结构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侧面铺叙了“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总使人“难堪”的形象。

这部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由。

要回答“两个半钟头”、“无奇不有”的问题,已经很难熬了,更何况是一位“刁钻古怪”的教授在提问。

“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句话写出了教授的“教学严谨”,也使读者为“我”捏一把汗。

这些侧面铺垫为对话课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也为后文教授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态度作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31自然段),这部分写教授“刁难我”,“我”敏捷睿智而理直气壮的回答,并“制服”教授的经过。

使对话课从剑拔弩张的气氛转为友善轻松的气氛,不单是“我”机变的回答和敏捷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大义凛然维护国格的正义感。

整个问答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第4~9自然段),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教授的提问切入自然,既注意到了学生身份,又从不经意中入手提问,看似平实却具有奇崛的开挖话题的功夫。

一个国家的记者如何工作,记者的首长如何工作,尤其在提问时加上一个修饰限制性状语“在中国”,一下子把国家的荣辱郑重地放在了学生面前,要回答得得体,需要有非同寻常的应变能力。

“我”巧妙地接过提问中的“概括”要求,回答了两句高度概括的话,俏皮幽默而又不失风度。

“我”不入“圈套”,不作无谓的解释,用两个“愿意”接连回答,把我们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的舒畅心情介绍给了各国留学生,为国家争了气。

2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2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第二课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词语学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34个生词的音、形、义,并能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后巩固练习的方法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词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会话以及工具书的使用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词语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使用重点词语组词和造句课型、课时:新课,一课时教学手段:ppt、教材教学方法:讲解法、模仿法、启发式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导语:作为中国人,我们祖国的灿烂历史文明和今天的成就而感到自豪,那么我们因该如何珍惜着来自不易的成果呢?二、讲授新课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教师领读词语,每词语三遍。

3、板书词语,重点词语的含义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并让学生组词、造句,再将句子板书在黑板上。

三、词语讲解:健在(动)健康地活着。

父母都健在,他爷爷还健在。

请教(动)请求指教。

请教老师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插班(动)插班生他是一名插班生。

正视(动)用严肃认真地态度对待。

正视现实我们要正视现实。

荣幸(形)近:荣耀,反:屈辱。

我们很荣幸来参加这场比赛。

闻名(动)出名、有名、著名。

(近)著名;(反)无名闻名全国,闻名全世界新疆的瓜果闻名全国。

刁钻(动)(近)刻薄,(反)贤惠。

刁钻古怪他这个人刁钻古怪。

点名(动)点名册,点名表我们现在开始点名。

冷场(动)没有人说话。

突然冷场,不要冷场。

课堂上,请大家不要冷场。

窃(动)暗中、私自、偷偷地。

窃听你不要窃听我们的谈话。

冻结(动)受冷凝结,停止流动或变动。

(近)凝固,(反)融化。

冻结资金,冻结账户他的存款账户被冻结了。

常识(名)文明常识,基本常识他应了解基本常识。

剥夺(动)(近)褫夺(反)享有。

剥夺自由他的劳动成果被剥夺了。

酿就(动)酿酒悲剧他残忍酿就了这场血案。

资格(名)参赛资格报名资格他的考试资格被取消了。

搓(动)搓手,搓背,搓澡他搓了搓手就开始干活。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树立全球化的观念。

3. 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明,重点讲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历史名人等。

2. 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3. 中国科技:介绍中国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如5G、、航天技术等,展示中国科技的力量。

4. 中国经济:介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中国的国际贡献:讲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如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看视频法: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课件。

2.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写作等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4. 学生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 课堂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课堂活动,如讲解、讨论、观看视频等。

中职语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教案

中职语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教案
三、合作探究 ●第一回合:“我”的两个“愿意 ”的回答简洁到位,含蓄幽默 ,巧妙地向大家展示了中国 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人民舒畅的心情。(可处理为老师示例赏析) ●第二回合:“哪个中国?”——好一个棘手的问题,台湾问题尚未解决,台独舆论依然猖 獗,而此时此刻的“我”却丝毫无法回避,唯有机智迎战。 “不清楚”是真的没听清?不,是一种否定,一种反击。 台湾同学“冷冷地”的反应:既 针对我,有一种来自台 湾的优越与傲慢;也对 教授提出的 敏感问题表示抗议。
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对话和答辩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台湾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那么,是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呢? 他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致敬呢? 那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中国人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故事„„
二、支点设计 交流“写什么”,并赏析“怎么写”中的“对话艺术”。(20 分钟) 1、 分角色朗读。(5 分钟) 文章不长,我们来分角色朗读。教师:教授。“我”:推荐一位同学。台湾同学:一 位同学。 开头前段半文字:全班同学。 2、 在这堂对话课上,“我”和教授的这场唇枪舌战共有几个回合?分别围绕什么话题? 请同学们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师生交流,板书: 例一、工作,国籍,台湾,富强 例二、愿意,常识,标准 3、在这几个回合中,你觉得哪个回合最精彩?为什么?

中国人脱帽致敬。
较佳:刁钻、尖刻但不失真诚正直的教授 向 睿智、机敏、自尊自爱、维护国格的
中国人脱帽致敬
五、目标生成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指导学生从人物对话和表情、文章结构、环境等方面评点课文的主旨和写作技巧
3、体会“我”答辩的机巧睿智,梳理对话中各个回合的问答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沪教版《向中国人脱帽》教案1(中职教育).docx

沪教版《向中国人脱帽》教案1(中职教育).docx

沪教版《向中国人脱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圈划和品读,感知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以及意味深长的结尾,具有初步赏析能力。

2.感受作者于关键时刻理直气壮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从而萌发爱国责任感。

说明: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特写,短小精悍,运川了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现实生活中一幕真实的场景——“我”(一名留法学生)和一•位法国教授之间的一场扣人心弦的唇枪舌战。

在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基木没有障碍。

因此,透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的角度入手,然后在圈划品读中让学生自然感受到文字间蕴藏的作者的爱国Z情,体现学生的口悟口得,同吋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此外,这篇文章乂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教材,文中的“我”机智敏捷,不卑不亢,以自身的高索质赢得了外国教授的尊敬,维护了国格。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其时、其景和其情,但更应联系现实引导学牛对爱国责任感作深层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文章如何在叙写一场剑拔弩张的唇枪舌战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我”頌捷应变,口尊口爱,维护国格的形象。

2.难点:在学生感受作者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情感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联系现实萌发爱国责任感?说明:这篇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山于突出的文学性使其读來兴味盎然,因而其写作特色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八年级的学牛己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牛在阅读屮白己发现, 自己体验和自己感悟,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如果仅仅是理解文章小作者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感,这点并不难,但停留于这个层面的理解是肤浅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口身、联系现实对爱国责任感作深一层的思考,从而深化本文的主旨,开拓学生的思维。

当然,这里的教学设计是力求创新,富有挑战性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牛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体坛骄了刘翔的照片并作简单介绍:随着“神州五号” 的发射升空,杨利伟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刘翔的勇猛一冲,填补了中国[□径史的空白,书写了中国体育的辉煌。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和文化简介2. 中国传统礼仪和习俗3. 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4. 英语听说读写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讲解礼仪和习俗。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体验。

3. 实践法: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印象。

2. 讲解: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讲解礼仪和习俗。

3.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体验。

4. 练习: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英语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听说读写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3. 跨文化交际能力: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材2. 课件: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3. 参考资料:关于中国礼仪和习俗的文献和文章4. 网络资源:有关中国文化的在线资料和视频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2. 教学难点: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八、教学准备:1. 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准备好相关教学内容和素材2. 准备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3. 准备练习题:设计听说读写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九、教学拓展:1. 组织文化活动:邀请中国人进行文化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2. 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经验3. 参观文化景点: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的文化景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让学生对中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明确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感知全文。 2.巩固所学阅读方法,做练习,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 (一)课文小结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 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 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 路迈进吧!”
石家庄第三职业中专学校 邱一捷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重点】 1.梳理各个回合问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体会“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 光的爱国精神及“我”敏捷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握文章的侧面描写及环境描写。
【教学方法】 文章浅显易懂,朗读与提问并用。 难点问题,提示点拨,畅通思路。 课后编排课本剧,提升素质。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很显然,从这头到那头,从外头到里头,余光中先生所表达的是亲情,是人 本之情愫。扩大一点说,也是大陆和台湾两地人民的民情,是炎黄子孙的冤诉。乡 愁是由于海峡的阻隔而迫不得已产生的。)
2.音乐:罗大佑《乡愁四韵》、《黄河源》,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 歌词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归纳总结:5分钟
①教授向中国人脱帽的原因?
②“大胡子”教授的形象?
5.布置作业:2分钟
练习册P7—10内容理解:一、二、三、四、五题
语言揣摩:一、二、三题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盖章)
年月日
“我”:1、没听清楚
争取时间弄清教授问题的真正意图,同时也不想激化矛盾,变被动为主动,引出教授的谬论。
2、理直气壮的回答只有一个中国,并有台湾同胞的附和。我的回答纠正了教授的常识错误,显示海峡两岸人的骨气、尊严。
大家:“咔咔”
反衬了我的成功,各国学生的友善,当时课堂的气氛有紧张转为了活跃。
环境描写:说明了问题的尖锐、严肃、敏感,当时课堂紧张冻结沉寂的气氛。
教授对我回答的反映:动作、语言、神态
总结: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教授问题的真实目的,我在回答的过程中胜利了,显示了中国人的自强自信,不卑不亢,团结精神。教授则显现了他伟大的人格,表达了他真诚的希望中国富强、人民自强的良好愿望。
五“大胡子”教授人物形象的分析
A、教学严谨,教学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者
1、提的问题难度高2、对学生的熟悉了解3、提问思路敏捷
教学
方法
朗读与提问并用




1、课堂组织:5分钟
2、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5分钟
3、讲授新课:55分钟
一、导入课文
结合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体会当中国人拿到金牌时,当五星红旗升起时,当国歌响起时,运动员为什么会眼含热泪?而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金牌越拿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们也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又是因为什么呢?这与国家的强盛至关重要。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
目的
1.体会作者所再现的真实的人物、场景、气氛,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2.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明白只有理直气壮地维护国格、树立自尊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道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坚定维护祖国尊严和独立的信心。
呆在国内的我们根本无法体会,但往往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子体会很深,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中国留学生的中国情节。
二、解题“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含义:对中国、中国人的尊敬
寓意: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三、分析课文,中国赢得尊敬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找出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分析“我”的答辩技巧,培养听说和应变能力。
教学
重点
1.梳理各个回合问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体会“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及“我”敏捷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特点。
教学
难点
品味文中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握文章的侧面描写及环境描写。
教学
准备
教案 教参
B、提问的真正目的:测验中国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C、了解了中国人,产生了敬意(欲扬先抑)
六、小结:
正是由于我们团结,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极力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才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时刻牢记人、国荣辱与共,要让我们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今天让我们在梁启超的一段名言中结束我们这堂课。(学生齐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明白台湾问题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避免跟教授的正面冲突,而成熟起来的父辈相信能解决好台湾问题。
大家:笑声(证明了我回答出色,又成功了。)
第四个回合: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问答
教授:1、邓小平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中国富强的标准?
“我”:“站”、“狠狠”、“一字一字”
说明我当时已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第三个回合: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回答
教授:1、你走遍了中国吗?2、谁负责台湾问题?
3、怎样解决台湾问题?4、邓小平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教授在台湾这个问题上穷追不舍,我也意识到了他对台湾问题的兴趣,索性自己把问题引到点子上。
“我”:1、讲到台湾。2、年轻的父辈。3、仍健在的父辈。
4、邓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把问题引到中国富强的问题上。
我的回答显示了机智幽默,并暗示了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舒畅的心情
大家:“窃笑”、“哄”、“笑”、“竖”
大家的反映说明了他们对我回答由衷的佩服和满意,证明了我的成功
第二个回合:关于国籍的回答
教授:1、来自哪个中国?
2、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教授的第二个问题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国际上有“两个中国”的暗流。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的狡黠、傲慢、挑衅,想使我“难堪”,事实上,他想了解中国留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时间:那年的十二月
地点:巴黎十二大学的一堂对话课
人物:教授、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事件:我和教授对话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我和教授的整个对话过1、作为记者,在中国如何工作?
2、作为中国的首长如何工作?
教授的第一个问题正好对应了前面的提到刁钻古怪。
“我”:“概括地讲”、“愿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