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润色_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共17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情境三:小舟同学的收获
斟酌字词 精炼替换
着眼细节 描写充实
巧用修辞 生动形象
变化角度 叙议结合
改变人称 深化主旨
小试牛刀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 季运动会中,小舟对女子 万米冠军夏雨雨印象尤为 深刻。他想发一条朋友圈, 请你根据本课所学,帮小 舟同学修改润色,注意表 情达意,字数不少于200 字。学润色
原稿
一改稿
【角度一】 斟酌字词 精炼替换
情境二:为小舟同学润色
原稿
一改稿
【角度一】 斟酌字词 精炼替换
方法策略:丰富选词,高阶词替换(善用课文好词),以句换词
情境二:为小舟同学润色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 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 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 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 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 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 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 下来了。
情境二:为小舟同学润色
一改稿
二改稿
【角度二】 着眼细节 描写充实
情境二:为小舟同学润色
一改稿
二改稿
【角度二】 着眼细节 描写充实
情境二:为小舟同学润色
二改稿
三改稿
【角度三】 巧用修辞 生动形象
情境二:为小舟同学润色
四改稿:
你戴着口罩,连日来的疲累沉重地压上你的眼皮,血丝如肆意滋 长的藤蔓,占据了你的眼角,仿佛要霸道地延伸到更深远处。额头沁 出的汗珠密密层层。手起擦汗间,医护帽下隐约可见的几缕头发被汗 水浸透,紧紧地贴在额上。紧箍的口罩在你的脸上勒出了深深浅浅的 印痕,犹如蜿蜒游行的蚓蛇。尽管口罩遮住了你的容颜,却挡不住你 坚定的眼神,仿佛阴霾间乍现的惊雷掷地有声。面对肆虐的疫情,你 毫不犹豫冲在前头。虽然缄默无言,但你的这双眼,却承载着铿锵有 力的铮铮誓言,充盈着打赢这场无声战役的希望,慰藉了无数被病魔 折磨的心灵。我被你这样的眼神深深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 此刻蓦然一动。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眼神更直击心扉令人震撼?”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就是对千千万万医 护人员最好的诠释。
人教部编版写作《修改润色》课件 31页

三峡,和“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小结
引用诗词要求我们平 时一定多积累、多读写、 多背诵。所选诗词一定 要切合实际、切合语境、 切合情感。
写作实践:
运用“旁征博引” 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来 表达自己迎战中考的信 心。
示例一: 中考算什么!杜甫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 魄鼓舞着我;李白那“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支 持着我;苏轼那“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激励着我。 我这只小小雏鹰,“不飞则已,一 飞冲天”。
示例二:中考,那是天将降大任 于我身,苦我心志,劳我筋骨。 我牢记着“一山放过一山拦”的 教训,乘着李白的舟,用杜甫的 气势拉开苏轼的弓,我一定会射 中中考的靶心。
善用修辞
善用修辞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常用的有形 象的比喻,浓化情感的拟人,增强气势的排比,也可以根据 文章的需要用到其它修辞手法,总之,为了文章的神采飞扬 要善于巧用、妙用修辞。 紧记以下三点:
金鸡中学 梁凤贤
----写作指导课
初中生作文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这肯定 与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有关,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 运用,用词单调,总是那几种句式,这样枯涩的语 言难以显示个性。
2.陈词滥调。写外貌——大眼睛,苹果脸;写 景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写时间——光阴似 箭,日月如梭;写惊奇——嘴巴张成了O型;写着 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写嘴馋——馋猫……这些 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话语标本长盛不衰,个性早已 湮没殆尽。
《书中求知》
第二招: 活学巧用,来一点“诗意”
(即旁征博引)
原文:我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 向,才能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
改文:我们只有抱着“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才能成
小结
引用诗词要求我们平 时一定多积累、多读写、 多背诵。所选诗词一定 要切合实际、切合语境、 切合情感。
写作实践:
运用“旁征博引” 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来 表达自己迎战中考的信 心。
示例一: 中考算什么!杜甫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 魄鼓舞着我;李白那“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支 持着我;苏轼那“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激励着我。 我这只小小雏鹰,“不飞则已,一 飞冲天”。
示例二:中考,那是天将降大任 于我身,苦我心志,劳我筋骨。 我牢记着“一山放过一山拦”的 教训,乘着李白的舟,用杜甫的 气势拉开苏轼的弓,我一定会射 中中考的靶心。
善用修辞
善用修辞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常用的有形 象的比喻,浓化情感的拟人,增强气势的排比,也可以根据 文章的需要用到其它修辞手法,总之,为了文章的神采飞扬 要善于巧用、妙用修辞。 紧记以下三点:
金鸡中学 梁凤贤
----写作指导课
初中生作文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这肯定 与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有关,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 运用,用词单调,总是那几种句式,这样枯涩的语 言难以显示个性。
2.陈词滥调。写外貌——大眼睛,苹果脸;写 景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写时间——光阴似 箭,日月如梭;写惊奇——嘴巴张成了O型;写着 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写嘴馋——馋猫……这些 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话语标本长盛不衰,个性早已 湮没殆尽。
《书中求知》
第二招: 活学巧用,来一点“诗意”
(即旁征博引)
原文:我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 向,才能成就一番宏伟的事业。
改文:我们只有抱着“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才能成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润色”。
壹
知常识,思修改
教材学习
言辞和表达
修改润色基本原则:兼顾“言”和“意”
立意和思想 内容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 ,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 题做出调整。
只有意准确恰当了,言的修改才能有依据,有效果。
“言”的修改:
(1)改“对”,也就是要尽可能地“消灭”作文中 的别错字、病句等“硬伤”,同时,注意用词的准确、语 句的连贯以及段落的衔接等,力求文从字顺。
3、此处描写朋友的安慰鼓励,可以适当运用动作描写
“小心哭瞎了眼”,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 后传来。原来是我五 个好朋友和你。你说: “怎么,这点小事扛 不起来?”我惊慌的 擦了擦眼泪并大声冲 他们说:“我没有!” 他笑着安慰我,鼓励 我。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我身后传 来,原来是你。你说:“怎么, 这点小事扛不起来?”我惊慌 着大声冲你喊道:“我没有!” 你看着我,慢慢地走过来, 拉起我的手,放在手心里, 搂住我的肩膀,轻轻地拍着 我,抚慰我。你就像阳光一 样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
肆
重品提质,升格技巧
方法指津
修 改“对”:多朗读
改
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润
色
景物:静态、动态、远近、上下……
改“好”:重描写
场面: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炼字、修辞……
升格技巧1
凤头豹尾
开头要做到两点
要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要设置悬念,吊足胃口
开篇技巧
—独句成段,片言居要。既可以有效地杜绝跑题,又避免冗杂,开宗明义
入
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由此可见,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
新
可缺少的步骤,是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俗话说:“文
《修改润色》PPT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佳作赏析
三年的学习,是写作影响了我的阅读。 写作,俨然已成为了我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写作,我试着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 刚开始,我是从漫画书入手的,渐渐的对里面的情节入了迷。但是对我的写作毫无 帮助,甚至影响了我的学习。后来我就尝试着看一些没有插图的小说。刚开始我觉得索 然无味,觉得还是漫画带来的视觉冲击能更直接的告诉你书上的内容。而单单的文字, 就相对的变得枯燥无味了。 但是,当我看完《沈从文经典作文选》后,才发现我大错特错了。寥寥几字,只要 运用恰当,也同样能够将各种事物、人物刻画得如同漫画一样生动、传神。读者能感觉 作者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我读着这些文章,仿佛文中的人物都活了过来,就在眼前, 我能十分清楚地看见他的模样、动作,能听得见他说的话,甚至能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似乎已经走进作者内心的世界。这要比漫画精彩多了!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选取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根据今天学 习的写作内容,进行二次修改。
谢谢观看
写作,音乐和灵感固然重要,但是你没有阅读过很多的书,没有打 好良好的基础,听再多的音乐,想再多的题材,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你 没法用优美的语句将你的想法表达出来,一切将是徒劳。
读书对于写作不可多得!而写作对我来说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 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以后写出更有生命,有灵魂的文章!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点评总结
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善读、 善摘、善观、善感,同时也列举以前写过 的例文,探究写作技巧。最后强调作文要 列提纲和善于修改。
写作《修改润色》课件ppt

新知讲解
四、例题赏析
1.修改中心
听完介绍,仰望老树,我觉得它格外高大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 的象征,它有力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回家的路上我 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学习老树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与困难的斗争 中锻炼并成长。
新知讲解
四、例题赏析
1.修改中心
修改范例: 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 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一 个锄草回来的农民路过这里,堂哥便和他攀谈起来。那农民很和气,他 告诉我们,这棵银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它遭过两次大灾:一次是被 雷击;一次是被鬼子用刀劈,用火烧。然而,老树依然挺立在大地上。
修改润色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下
新知导入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 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俄国19世纪 的作家果戈里,规定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托尔斯泰写过一篇 《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页,可手稿却有800页;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多遍,《老人与海》 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拿出复印;曹雪芹写巨著《红楼梦》,“披阅 十载,增删五次……”
新知讲解
四、例题赏析
1.修改中心 修改指导:
没有很具体的事例来突出中心,写银杏的句子很少。一 共只有8句写到了银杏,其他都与银杏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毫 无关系。对表现中心思想没有关系的材料,应当割舍干净。与 文章中心有关的也并非都要大写特写,那些离中心比较远的就 不能详写。绘树、赞树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应当详写。
新知讲解
一、修改原则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 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 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 牵强、材料单薄等,主要从“意”上做出修改。
写作《修改润色》PPT精选教学PPT课件

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吧!”白 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地解剖起来。
方法五: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
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到 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具体充实。
条理清楚
结 春天像娃娃新 姑娘美 照应 首尾呼应 尾 ⑧⑨⑩青年壮 上前去 深化 结构完整
一、先回答我三个问?
1.提问:什么是作文?
2.请问:作文“什么样?”即作文“长 得”什么样?
3.再问,好作文“怎么写?”也就是那 些优秀作文、高分作文、满分作文、名人名 家美文是怎么写成的?
1.告诉你:作文像什么?像人——
再如: 再如,排比。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句子。“房子 可以买,家不可以买;钟表可以买,时间不可以买;关 心可以买,爱心不可以买;奢华可以买,优雅不可以买。 尊重可以卖,尊严不能卖;忠心可以卖,良心不能卖; 风格可以卖,人格不能卖。”这个句子通过排比和对比 就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了。
多用熟语、谚语、名言,化用熟语、广告语、 歌词、谚语。
承上详写
结尾:
读书,悟史,透视人生,成长的书卷 已是密必匝匝。我笑看门前花飞花落,天 上云卷云舒。微微光粒在桌案跃动……我 笑,因为我明白了肤浅的华丽,消极的冷 落和完美的成熟……我笑,因为我知道我 的成长不乏精彩,智慧在伴我成长。
结尾
照应深化
这幅“作文大力士”包含着重要的作文原理—— 其一,作文形式有规律。表达式=题目+开头+中
把菊花的美丽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方法六:词语添加法
方法五:要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
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到 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具体充实。
条理清楚
结 春天像娃娃新 姑娘美 照应 首尾呼应 尾 ⑧⑨⑩青年壮 上前去 深化 结构完整
一、先回答我三个问?
1.提问:什么是作文?
2.请问:作文“什么样?”即作文“长 得”什么样?
3.再问,好作文“怎么写?”也就是那 些优秀作文、高分作文、满分作文、名人名 家美文是怎么写成的?
1.告诉你:作文像什么?像人——
再如: 再如,排比。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句子。“房子 可以买,家不可以买;钟表可以买,时间不可以买;关 心可以买,爱心不可以买;奢华可以买,优雅不可以买。 尊重可以卖,尊严不能卖;忠心可以卖,良心不能卖; 风格可以卖,人格不能卖。”这个句子通过排比和对比 就把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了。
多用熟语、谚语、名言,化用熟语、广告语、 歌词、谚语。
承上详写
结尾:
读书,悟史,透视人生,成长的书卷 已是密必匝匝。我笑看门前花飞花落,天 上云卷云舒。微微光粒在桌案跃动……我 笑,因为我明白了肤浅的华丽,消极的冷 落和完美的成熟……我笑,因为我知道我 的成长不乏精彩,智慧在伴我成长。
结尾
照应深化
这幅“作文大力士”包含着重要的作文原理—— 其一,作文形式有规律。表达式=题目+开头+中
把菊花的美丽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方法六:词语添加法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活动一】以课本为师,学习新知
修改文章有哪些要求? 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默读课本《修改润色》 的内容,勾画重要信息 。
“意”: 立意要正确,观点要鲜明, 内容充实有新意
“言”: 改“对”:字词、标点 符号、句段;改“好”
千古文章 为高
【活动二】重温经典,探寻立意技法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
修改润色 言意兼得
构建动场
三分文章七分改。历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文 章的修改润色。
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 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 却达90多处。
宋代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 十三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四 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妙用修辞,语言优美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 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 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 眨呀眨的。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
老王和我对答得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
致
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
凡
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
人
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
插入环境描写,渲染氛围
⑤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 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 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容不得束缚, 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修改润色(课堂PPT)

描写有些空泛。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哪些花 ,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写出来。
8
形成阶段
小结:
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 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 不留硬伤。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 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
15
实战演练
修改示例:
(1)“泄”改“懈”。 (2)“胸有成竹”改“一丝不苟”。 (3)“直”改“执”。 (4)“一个问题也被她困扰住”改为“她被一个问题困扰住”, 或“一个问题把她困扰住”。 (5)删掉“反复思考”或“冥思苦想”。 (6)“她经过反复思考”的前面加“但是”等转折连词。 (7)“顺利地完成了作业”和“最终解决了困难”调换位置。
中仔仔细细地检査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 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
这句略显冗长,出现了四次“车胎”,四次“然后、又、 并”等句子连接词。可将这句话多读几遍,找出读得不顺畅的 地方,再做修改。例如“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 地检査了一番”就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无需再加上“车胎”。 最后一句中的“又”和“重新”二词意思重复,可删去“又”。
12
实战演练
修改示例: ①“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作者所描写的应该是寒冷的天气,寒风应当是凛冽
的,而“拂面”二字适宜“春风拂面”,意思是轻轻地 拂过脸颊。因此,这个词的选用与具体的语境相违背, 改成“扑面”即可。
13
实战演练
修改示例:
②“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
14
实战演练
2.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做出修改。 在学习上她有一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泄的精神。每次作业她
8
形成阶段
小结:
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 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 不留硬伤。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 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
15
实战演练
修改示例:
(1)“泄”改“懈”。 (2)“胸有成竹”改“一丝不苟”。 (3)“直”改“执”。 (4)“一个问题也被她困扰住”改为“她被一个问题困扰住”, 或“一个问题把她困扰住”。 (5)删掉“反复思考”或“冥思苦想”。 (6)“她经过反复思考”的前面加“但是”等转折连词。 (7)“顺利地完成了作业”和“最终解决了困难”调换位置。
中仔仔细细地检査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 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
这句略显冗长,出现了四次“车胎”,四次“然后、又、 并”等句子连接词。可将这句话多读几遍,找出读得不顺畅的 地方,再做修改。例如“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 地检査了一番”就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无需再加上“车胎”。 最后一句中的“又”和“重新”二词意思重复,可删去“又”。
12
实战演练
修改示例: ①“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作者所描写的应该是寒冷的天气,寒风应当是凛冽
的,而“拂面”二字适宜“春风拂面”,意思是轻轻地 拂过脸颊。因此,这个词的选用与具体的语境相违背, 改成“扑面”即可。
13
实战演练
修改示例:
②“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
14
实战演练
2.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做出修改。 在学习上她有一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泄的精神。每次作业她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修改润色 课件(47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二、作文润色的技巧 修改“言”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即润色。要将“言” 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 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比如写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是 平铺直叙,粗线条勾勒,就很难打动人;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描写 性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 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的描写;有了静态描写,不妨 增加一些动态描写;
哨声响了,李鹤同学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 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这才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 高架冲去。(助跑)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 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起跳)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 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 “背越式”。(翻越)……“成功了!”破了校纪录,四周一片 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也在跳跃。(落地)
作文指导 修改润色
技法指导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 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 《红楼梦》就自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 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可 见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 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接下来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修改润色。
字的修改问题对于初三的大部分同学来说,出现错别字的 情况较少。标点符号的运用是个常识问题,如果注意了引号、 分号的用法以及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以及夹引的问题,我们 在标点运用上就不会出现大问题。词语、句子和段落的修改 是主要问题,我们应该找准病处,对症下药,让我们再次以上文 例句为案例进行修改。
(1)词语的修改 ①注意用词准确,如上文例句中“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 一丝对寒冷的反映”中的“反映”应改为“胆怯”。 ②注意语言环境,如“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中的“拂面”应 改为“扑面”。 ③注意感情色彩,如“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中的“娴熟” 就比“熟练”的程度深,带有更多肯定和赞扬的色彩。 ④注意语体色彩,如“我不禁打了个哆嗦”的“哆嗦”应改为 “寒噤”。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修改文章注意以下几点
2.先求“清通”,后求“工巧” 所谓“清”,就是文字简洁,去掉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不用自
己不懂的字、词、句,不生造字、词、句。所谓“通”,就是文从字顺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安排得井井有条,行文合理连贯,相互照应。 做到“清通”是作文修改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对语言进行适 当的加工润色。切忌为了追求“工巧”而一味地堆砌辞藻,乱引诗句。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 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 来学习修改润色。
知识讲解
修改润色就是对文章语言进行修改,使得文章更加易读和富有文采, 使得表述更加顺畅。避免文章出现语句不通顺,词不达意等问题。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 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 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 上作出修改。
写作 修改润色
学习目标
一、学会对作文进行润色修改的常用方法。(重点) 二、能对作文进行恰当的润色和修改,能把作文 写得更具体、更生动。(难点)
课堂导入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 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 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鲁迅创作散文 《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多处才最终定稿。
(2)要讲求“文采”
适当的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诗词名言警句的引用、修辞 手法的运用去美化作文的语言
修改文章注意以下几点
1.着眼全篇,从整体到局部。 作文修改不仅仅要看文中有没有错别字、病句等细节问题,更要有全
局眼光。应先整体浏览,统观全局,从大方面权衡得失,例如看文章中心 是否明确,立意是否有新意,所选材料是否紧扣中心,文章结构是否紧凑 ,等等;然后再考虑句式的选用,进行语言的锤炼。那些没有提纲就仓促 写出来的习作,在“意”上的问题往往比在“言”上的问题多得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共30张PPT)

我的眼泪也随着脚步声的消失而肆无忌惮起来。
随着哭泣声的减弱,妈妈提着开水壶走了进来,拿出茶具,先提起茶壶盖,然后用
两根手指夹起了几片茶叶,只见手指一张,那茶叶轻盈地落入壶底。随后开水慢慢地倒
入杯子,小小的茶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不知不觉间,壮大、成长,此时,我的心仿佛
也沉静在这杯中,随着茶叶起舞。这时,妈妈端起茶杯放到我手里,顿时,一股茶的清
那一段时间,不算是人生的低谷,但是在我看来, 一直以来支撑我精神之柱,面临崩塌的危险。
结尾:
人,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 丧失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前方无限光明。
开头:
那一句话,带我穿越青春雨季
原稿: 那一段时间,不算是人生的低谷,但是在
我看来,一直以来支撑我精神之柱,面临崩塌的
危险。
修改稿1:人生的漫漫征途中,难免会遇到点小风
小雨,老师的那一句话带我走出泥泞的小路,踏
上人生的光辉大道。
修改稿2: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难免会遇到点风
风雨雨,是老师的那一句话带我走出泥泞,踏上
坦途
结尾: 那一句话,带我穿越青春雨季
原稿:人,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动摇自己 的信念,相信自己,相信前方无限光明。
笑又似同情的眼神中,逐步走出了校门。摇摇晃 相向而行,从反面立意。
天空中阴云密布,走在回水的浸泡,才能展现自己的价值。
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低落到了低谷。走到 这时,妈妈提着开水壶走了进来,拿出茶具,先提起茶壶盖,然后用两根手指夹起了几片茶叶,只见手指一张,那茶叶轻盈地落入壶
修改稿1:老师的那句话让我明白,无论遭遇什么 困难,都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要相信自己,相 信前方艳阳高照! 修改稿2:老师的那句话让我明白,无论遭遇什么 困难,都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丧失信心。正是 那句话,带我顺利地穿越青春雨季!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共31张PPT)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 是改“好”。
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好”?
通过朗读、推敲来修改。要将“言”的 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 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 文采。例如,写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
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 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或者将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结合,等等。此外,适当炼字、 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 章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
“__和__”改为“__合__”
2.文中有一处病句: 尽管母亲要挑起家庭
那副沉重的担子,却还是 辛苦地为儿女操劳着。
问题习作
路过一家照相馆,看到里面合家欢的照 片,触景生情,我不禁想起了家。
以前在家,有时学习到很晚,这时,母 亲就会端来我最爱喝的绿豆汤,用慈悲的目 光看着她心爱的儿子一口气把汤喝光。有时 遇到不顺心的事,我总是回家大发脾气,在 母亲的呵护下,我的心情才会慢慢好起来。
大家
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 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自
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晚上,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
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
修改示例: 灵魂储藏在人的心中,闪动在人的眼里,表 露在人的嘴上。眼睛足以传情。它毫不掩饰地展 现出你的学识、品性和情操:也许你貌不惊人, 眼小如豆,但它却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 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 其中沉睡。
布置作业
1. 阅读自己在上一单元《布局谋篇》中的 习作,从“言”和“意”两个方面对其 进行修改润色。
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好”?
通过朗读、推敲来修改。要将“言”的 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 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 文采。例如,写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
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 觉、味觉、触觉等描写,或者将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结合,等等。此外,适当炼字、 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 章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
“__和__”改为“__合__”
2.文中有一处病句: 尽管母亲要挑起家庭
那副沉重的担子,却还是 辛苦地为儿女操劳着。
问题习作
路过一家照相馆,看到里面合家欢的照 片,触景生情,我不禁想起了家。
以前在家,有时学习到很晚,这时,母 亲就会端来我最爱喝的绿豆汤,用慈悲的目 光看着她心爱的儿子一口气把汤喝光。有时 遇到不顺心的事,我总是回家大发脾气,在 母亲的呵护下,我的心情才会慢慢好起来。
大家
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 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自
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晚上,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
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
修改示例: 灵魂储藏在人的心中,闪动在人的眼里,表 露在人的嘴上。眼睛足以传情。它毫不掩饰地展 现出你的学识、品性和情操:也许你貌不惊人, 眼小如豆,但它却可以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 你美目流盼,但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 其中沉睡。
布置作业
1. 阅读自己在上一单元《布局谋篇》中的 习作,从“言”和“意”两个方面对其 进行修改润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题展示
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是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文题展示
(二)选一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提示: 1.重读以前的作文,你可能在布局谋篇上会有一些更好的想法,不妨做一些修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 启事时,她却写的又迅速有具体。
文题展示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
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地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 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来准确的数来。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 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的位置哦。”我们都努力的回想 着。脸上好像有一块痣,可我怎么找到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 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改。 2.可以尝试边朗读边修改。通过朗读,往往会更容易发现哪些地方顺畅,哪些
地方拗口。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3.修改之后与原稿进行对比,说说你修改的理由。
文题展示
(三)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 他好,好与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来准确的数来。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
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的位置哦。”我们都努力的回想着。脸上好像有一块 痣,可我怎么找到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 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修改润色》,提高我们的写作 水平。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言”和3.培养学生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合作探究
什么是“言”?
言指言辞和 表达。
什么是“意”?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合作探究
写作中如何运用“言”和“意”修改?
合作探究
怎样做到“言”的修改?
“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病句等,要意义改
正,不留硬伤。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 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不妨出声读一读文章,可以 自读自听,也可以请别人读或读给别人听。一般说来,顺口入 耳是不错的文章,反之则需要修改。这种方法对于检查漏字、 衍字、语句不通顺之类,尤其有效。
《修改润色》
情景导入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俄国19世纪的作家果戈里,规定 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托尔斯泰写过一篇《为克莱 塞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页,可手稿却有800 页;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多遍, 《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拿出付印;曹雪芹写 巨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合作探究
改对,包括对文章段落的进一 步调整和加工。段落安排是否合理, 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详略安排是否 恰当等等,都是修改是应该重点关注 的。
文题展示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 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地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
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 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修改文章 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 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只有意准确,恰当了,言的修 改才能有依据,有效果。
合作探究
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对”。要将言的修改与一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 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比如写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粗线 条勾勒,就很难打动人;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描写性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又如 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描写;有了静态描写,不妨 增加一些动态描写;还可从远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此外,适当练字、炼 句,恰当与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比如郭沫若写剧本 《屈原》,有一句台词初稿为“你是无耻的文人”,在排演时接受演员的意见,改为“你 这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差,力度迥然有别。这就是炼字的功效。
“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 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那个同学的衣服和好看,或是 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都 一清二楚。课时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提示: 1.首先梳理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2.总结写作中表现好的方面,想想不足的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 3.写完后先放一段时间,在进行修改,看看除了字词句以外,立意、结构 等方面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
范文
路过一家照相馆门前,看到一幅合家欢的照片,触景生情,我不禁想起了家。想 起了家乡静静流淌的小河,充满生机的原野,还有那缀满欢声笑语的桑树。以前在家, 有时晚上学习到很晚,这时,母亲会端来我最爱喝的绿豆汤,而且总是站在我的身旁, 用慈悲的目光看着她心爱的儿子一口气把汤喝光。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总是回家 大发脾气。在妈妈的呵护下,我的心情才会慢慢好起来。可在外面,无依无靠,多少 次把委屈、苦闷埋藏在心底;多少次在周末空荡荡的宿舍里熬过漫漫长夜;又多少次 晨曦中崛强地奋起。慢慢地,我学会了沉默。每到周末,我便固执地留在学校,一次 次把自己扮成一个坚强的人,一声不响地“流浪”,任孤独栖息在我疲备的肩头,啜 饮一份孤傲与卓然,享受着独处给我的特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