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表

合集下载

生活娱乐 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

生活娱乐 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

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出生年份与五行对照表属鼠:庚子年生壁上土命(1960,2020)属牛:辛丑年生壁上土命(1961,2021)属虎:壬寅年生金薄金命(1962,2022)属兔:癸卯年生金薄金命(1963,2023)属虎:丙寅年生炉中火命(1926,1986)属兔:丁卯年生炉中火命(1927,1987)属鼠:甲子年生海中金命(1924,1984)属牛:乙丑年生海中金命(1925,1985)属马:庚午年生路旁土命(1930,1990)属羊:辛未年生路旁土命(1931,1991)属龙:戊辰年生大林木命(1928,1988)属蛇:己巳年生大林木命(1929,1989)属鼠:丙子年生涧下水命(1936,1996)属牛:丁丑年生涧下水命(1937,1997)属虎:戊寅年生城头土命(1938,1998)属兔:己卯年生城头土命(1939,1999)属猴:壬申年生剑锋金命(1932,1992)属鸡:癸酉年生剑锋金命(1933,1993)属狗:甲戌年生山头火命(1934,1994)属猪:乙亥年生山头火命(1935,1995)属猴:甲申年生泉中水命(1944,2004)属鸡:乙酉年生泉中水命(1945,2005)属狗:丙戌年生屋上土命(1946,2006)属猪:丁亥年生屋上土命(1947,2007)属龙:庚辰年生白蜡金命(1940,2000)属蛇:辛巳年生白蜡金命(1941,2001)属鼠:戊子年生霹雳火命(1948,2008)属牛:己丑年生霹雳火命(1949,2009)属马:壬午年生杨柳木命(1942,2002)属羊:癸未年生杨柳木命(1943,2003)属猴:甲申年生泉中水命(1944,2004)属鸡:乙酉年生泉中水命(1945,2005)属虎:庚寅年生松柏木命(1950,2010)属兔:辛卯年生松柏木命(1951,2011)属猴:丙申年生山下火命(1956,2016)属鸡:丁酉年生山下火命(1957,2017)属狗:戊戌年生平地木命(1958,2018)属猪:己亥年生平地木命(1959,2019)属龙:甲辰年生覆灯火命(1964,2024)属蛇:乙巳年生覆灯火命(1965,2025)属马:丙午年生天河水命(1966,2026)属羊:丁未年生天河水命(1967,2027)属猴:戊申年生大驿土命(1968,2028)属鸡:己酉年生大驿土命(1969,2029)属狗:庚戌年生钗环金命(1970,2030)属猪:辛亥年生钗环金命(1971,2031)属鼠:壬子年生桑柘木命(1972,2032)属牛:癸丑年生桑柘木命(1973,2033)属龙:壬辰年生长流水命(1952,2012)属蛇:癸巳年生长流水命(1953,2013)属马:甲午年生砂石金命(1954,2014)属羊:乙未年生砂石金命(1955,2015)属虎:甲寅年生大溪水命(1974,2034)属兔:已卯年生大溪水命(1975,2035)属龙:丙辰年生沙中土命(1976,2036)属蛇:丁巳年生沙中土命(1977,2037)属马:戊午年生天上火命(1978,2038)属羊:己未年生天上火命(1979,2039)属猴:庚申年生石榴木命(1980,2040)属鸡:辛酉年生石榴木命(1981,2041)属狗:壬戌年生大海水命(1982,2042)属猪:癸亥年生大海水命(1983,2043)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用天干地支表示出来,即所谓生辰八字,而提供中的八字分别归属于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即可得知五行缺属。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表(A3)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表(A3)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西汉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东汉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一、序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称“干支纪年法”。

天干与地支分别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天干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天干的别称与含义: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

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与含义: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

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纪年、月、日、时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中国历代干支纪年表

中国历代干支纪年表

中国历代干支纪年表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前2357~前2258虞舜前2257~前2208夏前2207~前1766商前1765~前1122周前1121~前249西周前1121~前771东周前770~前249秦前248~前207汉前206~220西汉前206~8新莽9~23更始帝23~25东汉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晋265~42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五胡十六国前赵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成汉/前蜀304~347后赵319~350前凉324~376前燕337~370前秦351~394后秦384~417后燕384~409西秦385~431后凉386~403南凉397~414南燕398~410西凉400~420北凉401~439夏407~431北燕409~436南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周557~581北齐550~577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吴902~937前蜀907~925吴越907~978楚907~951南汉907~971闽909~945南平/荆南924~960后蜀934~965南唐937~975北汉951~979宋960~12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07~1125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金5~1234元1206~1367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西夏1032~1227明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清1616~1911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秦(秦代帝王无谥号,以世代作为帝号) 前248~前207始皇帝赢氏讳政二世皇帝讳胡亥汉前206~220西汉前206~8太祖高皇帝刘氏讳邦孝惠皇帝讳盈太宗孝文皇帝讳恒孝景皇帝讳启世宗孝武皇帝讳彻孝昭皇帝讳拂陵中宗孝宣皇帝讳询高宗孝元皇帝讳奭孝成皇帝讳骜孝哀皇帝讳欣孝平皇帝讳衡东汉25~220 公元25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显宗孝明皇帝讳庄肃宗孝章皇帝讳炟孝和皇帝讳肇孝殇皇帝讳隆恭宗孝安皇帝讳祜孝顺皇帝讳保孝冲皇帝讳炳孝质皇帝讳缵孝桓皇帝讳志孝灵皇帝讳宏弘农王讳辩孝愍皇帝讳协(又谥孝献皇帝)三国魏220~265太祖武皇帝曹氏讳操世祖文皇帝讳丕烈祖明皇帝讳睿蜀221~263昭烈皇帝刘氏讳备后主讳禅(十六国时被汉王刘渊追谥为孝怀皇帝) 吴222~280武烈皇帝孙氏讳坚大皇帝讳权晋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氏讳懿景皇帝讳师文皇帝讳昭武皇帝讳炎孝惠皇帝讳衷孝怀皇帝讳炽孝愍皇帝讳邺东晋元皇帝讳睿明皇帝讳绍显宗成皇帝讳衍康皇帝讳岳孝宗穆皇帝讳聃哀皇帝讳丕废帝讳奕(无谥号)太宗简文皇帝讳昱孝武皇帝讳曜安皇帝讳德宗恭皇帝讳德文南北朝宋420~479高祖武皇帝刘氏讳裕少皇帝讳义符太祖文皇帝讳义隆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前废帝讳子业(无谥号)太宗明皇帝讳彧废帝讳昱(无谥号)顺皇帝讳准齐太祖高皇帝萧氏讳道成世祖武皇帝讳赜郁林王讳昭业海陵恭王讳昭文高宗明皇帝讳鸾东昏侯讳宝卷和皇帝讳宝融梁高祖武皇帝萧氏讳衍太宗简文皇帝讳纲世祖孝元皇帝讳绎敬皇帝讳方智陈高祖武皇帝陈氏讳霸先世祖文皇帝讳蒨废帝讳伯宗(无谥号)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后主讳叔宝(无谥号)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氏讳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世祖太武皇帝讳焘高宗文成皇帝讳浚显祖献文皇帝讳弘高祖孝文皇帝讳宏世宗宣武皇帝讳恪肃宗孝明皇帝讳诩孝庄皇帝讳子攸前废帝广陵王讳恭(无谥号) 孝静皇帝讳善见北齐550~577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氏讳欢世宗文襄皇帝讳澄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废帝讳殷(无谥号)孝昭皇帝讳演世祖武成皇帝讳湛后主讳纬(无谥号)幼主讳恒(无谥号)周557~581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孝闵皇帝讳觉世宗明皇帝讳毓高祖武皇帝讳邕宣皇帝讳赟静皇帝讳衍隋高祖文皇帝杨氏讳坚炀皇帝讳广恭皇帝讳侑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氏讳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曌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讳适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讳纯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讳湛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讳忱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哀皇帝讳柷五代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氏讳温末帝讳友贞(无谥号)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氏讳存勖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讳嗣源愍皇帝讳从厚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氏讳敬瑭出皇帝讳重贵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氏讳知远隐皇帝讳承佑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氏讳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氏讳荣十国-南唐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氏讳昪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讳景后主讳煜(无谥号)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氏讳匡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讳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讳煦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讳桓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讳慎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敦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讳扩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讳昀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讳祺瀛国公显(无谥号)建国公是(无谥号)永国公昺(无谥号)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氏讳亿字阿保机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德光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天祚皇帝讳延禧金始祖懿宪景元皇帝讳函普德帝渊穆玄德皇帝讳乌鲁安帝和靖庆安皇帝讳跋海献祖纯烈定昭皇帝讳绥可景祖武惠成襄皇帝讳乌古乃世祖神武圣肃皇帝讳劾里钵肃宗明睿穆宪皇帝讳颇剌淑穆宗章顺孝平皇帝讳盈歌康宗献敏恭简皇帝讳乌雅束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完颜氏讳旻,本讳阿骨打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景宣帝讳宗峻睿宗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讳宗尧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废帝海陵庶人亮字元功本讳迪古乃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显宗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讳允恭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卫绍王讳永济哀宗讳守绪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太宗英文皇帝讳窝阔台定宗简平皇帝讳贵由宪宗桓肃皇帝讳蒙哥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忽必烈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铁穆耳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德八剌泰定皇帝讳也孙铁木儿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世束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帖睦尔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懿璘质班顺皇帝讳妥欢帖睦尔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氏讳元璋恭闵惠皇帝讳允炆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佑堂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庄烈愍皇帝讳由检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讳皇太极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讳玄烨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讳弘历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讳颙琰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讳旻宁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讳奕蟭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讳载淳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讳载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宣统皇帝讳溥仪(末代皇帝无尊号谥号.宣统为年号)。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居摄元年 丙寅 6
二十九年 癸丑 53
二年 丁卯 7
三十年 甲寅 54
三年 戊辰 8
三十一年 乙卯 55
初始元年 戊辰 8
三十二年 丙辰 56
新始建国元年 己巳 9
中元元年 丙辰 56
二年 庚午 10
二年 丁巳 57
三年 辛未 11 永平元年 戊午 58
四年 壬申 12
二年 己未 59
五年 癸酉 13
十年 壬子 232 太康元年 庚子 280
五年 戊辰 188
十一年 癸丑 233
二年 辛丑 281
六年 己巳 189
十二年 甲寅 234
三年 壬寅 282
光熹元年 己巳 189
十三年 乙卯 235
四年 癸卯 283
昭宁元年 己巳 189
十四年 丙辰 236
五年 甲辰 284
永汉元年 己巳 189
十五年 丁巳 237
五年 癸巳 93 六年 甲午 94 七年 乙未 95 八年 丙申 96 九年 丁酉 97 十年 戊戌 98 十一年 己亥 99 十二年 庚子 100 十三年 辛丑 101 十四年 壬寅 102 十五年 癸卯 103 十六年 甲辰 104 十七年 乙巳 105 元兴元年 乙巳 105 延平元年 丙午 106 永初元年 丁未 107 二年 戊申 108 三年 己酉 109 四年 庚戌 110 五年 辛亥 111 六年 壬子 112 七年 癸丑 113 元初元年 甲寅 114 二年 乙卯 115 三年 丙辰 116 四年 丁巳 117 五年 戊午 118 六年 己未 119 七年 庚申 120 永宁元年 庚申 120 二年 辛酉 121 建光元年 辛酉 121 二年 壬戌 122 延光元年 壬戌 122 二年 癸亥 123 三年 甲子 124 四年 乙丑 125 永建元年 丙寅 126 二年 丁卯 127 三年 戊辰 128 四年 己巳 129 五年 庚午 130 六年 辛未 131 七年 壬申 132 阳嘉元年 壬申 132 二年 癸酉 133 三年 甲戌 134 四年 乙亥 135 永和元年 丙子 136 二年 丁丑 137

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

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

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1904年-2043年)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1904年-2043年)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十三年丁酉37
十四年戊戌38
十五年己亥39
十六年庚子40
十七年辛丑41
十八年壬寅42
十九年癸卯43
二十年甲辰44
二十一年乙巳45
五年壬戌182
六年癸亥183
七年甲子184
中平元年甲子184
二年乙丑185
三年丙寅186
四年丁卯187
五年戊辰188
六年己巳189
光熹元年己巳189
昭宁元年己巳189
永汉元年己巳189
四年戊申348
五年己酉349
六年庚戌350
七年辛亥351
八年壬子352
九年癸丑353
十年甲寅354
十一年乙卯355
十二年丙辰356
升平元年丁巳357
二年戊午358
三年己未359
四年庚申360
五年辛酉361
隆和元年壬戌362
二年癸亥363
兴宁元年癸亥363
二年甲子364
三年乙丑365
太和元年丙寅366
中平元年己巳189
初平元年庚午190
二年辛未191
三年壬申192
四年癸酉193
兴平元年甲戌194
二年乙亥195
建安元年丙子196
二年丁丑197
三年戊寅198
四年己卯199
五年庚辰200
六年辛巳201
七年壬午202
八年癸未203
九年甲申204
十年乙酉205
十一年丙戌206
十二年丁亥207
十三年戊子208
二年丁卯367
三年戊辰368
四年己巳369
五年庚午370
六年辛未371
咸安元年辛未371
二年壬申372
宁康元年癸酉373

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

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

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出生年份(干支纪年)与五行对照表(关系)干支纪年与五行关系甲子【1924、1984】、乙丑【1925、1985】,海中金丙寅【1926、1986】、丁卯【1927、1987】,炉中火戊辰【1928、1988】、己巳【1929、1989】,大林木庚午【1930、1990】、辛未【1931、1991】,路旁土壬申【1932、1992】、癸酉【1933、1993】,剑锋金甲戌【1934、1994】、乙亥【1935、1995】,山头火丙子【1936、1996】、丁丑【1937、1997】,洞下水戊寅【1938、1998】、己卯【1939、1999】,城墙土庚辰【1940、2000】、辛巳【1941、2001】,白腊金壬午【1942、2002】、癸未【1943、2003】,杨柳木甲申【1944、2004】、乙酉【1945、2005】,泉中水丙戌【1946、2006】、丁亥【1947、2007】,屋上土戊子【1948、2008】、己丑【1949、2009】,霹雷火庚寅【1950、2010】、辛卯【1951、2011】,松柏木壬辰【1952、2012】、癸巳【1953、2013】,常流水甲午【1954、2014】、乙未【1955、2015】,沙中金丙申【1956、2016】、丁酉【1957、2017】,山下火戊戌【1958、2018】、己亥【1959、2019】,平地木庚子【1960、2020】、辛丑【1961、2021】,壁上土壬寅【1962、2022】、癸卯【1963、2023】,金箔金甲辰【1964、2024】、乙巳【1965、2025】,佛灯火丙午【1966、2026】、丁未【1967、2027】,天河水戊申【1968、2028】、己酉【1969、2029】,大驿土庚戌【1970、2030】、辛亥【1971、2031】,钗钏金壬子【1972、2032】、癸丑【1973、2033】,桑松木甲寅【1974、2034】、乙卯【1975、2035】,大溪水丙辰【1976、2036】、丁巳【1977、2037】,沙中土戊午【1978、2038】、己未【1979、2039】,天上火庚申【1980、2040】、辛酉【1981、2041】,石榴木壬戌【1982、2042】、癸亥【1983、2043】,大海水从此表可以看出,甲子至癸亥60年间,每一个生肖出现5次,并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搭配。

天干地支对照表和天干地支计年、计月、计日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和天干地支计年、计月、计日法

天⼲地⽀对照表和天⼲地⽀计年、计⽉、计⽇法天⼲12345678910甲⼄丙丁戊⼰庚⾟壬癸地⽀123456789101112⼦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六⼗年甲⼦(⼲⽀表)12345678910甲⼦⼄丑丙寅丁卯戊⾠⼰巳庚午⾟未壬申癸⾣11121314151617181920甲戌⼄亥丙⼦丁丑戊寅⼰卯庚⾠⾟⼰壬午癸未21222324252627282930甲申⼄⾣丙戌丁亥戊⼦⼰丑庚寅⾟卯壬⾠癸巳31323334353637383940甲午⼄未丙申丁⾣戊戌⼰亥庚⼦⾟丑壬寅癸丑41424344454647484950甲⾠⼄巳丙午丁未戊申⼰⾣庚戌⾟亥壬⼦癸丑51525354555657585960甲寅⼄卯丙⾠丁巳戊午⼰未庚申⾟⾣壬戌癸亥天⼲地⽀表(1624年-2043年)甲⼦⼄丑丙寅丁卯戊⾠⼰巳庚午⾟未壬申癸⾣1624162516261627162816291630163116321633 1684168516861687168816891690169116921693 1744174517461747174817491750175117521753 1804180518061807180818091810181118121813 1864186518661867186818691870187118721873 1924192519261927192819291930193119321933 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甲戌⼄亥丙⼦丁丑戊寅⼰卯庚⾠⾟巳壬午癸未1874187518761877187818791880188118821883 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甲申⼄⾣丙戌丁亥戊⼦⼰丑庚寅⾟卯壬⾠癸巳1884188518861887188818891890189118921893 1944194519461947194819491950195119521953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甲午⼄未丙申丁⾣戊戌⼰亥庚⼦⾟丑壬寅癸卯1894189518961897189818991900190119021903 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甲⾠⼄巳丙午丁未戊申⼰⾣庚戌⾟亥壬⼦癸丑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1913 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甲寅⼄卯丙⾠丁巳戊午⼰未庚申⾟⾣壬戌癸亥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 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 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40204120422043⼗⼆⽣肖年查询详细⼗⼆⽣肖对照表123456789101112⼦⿏丑⽜寅虎卯兔⾠龙巳蛇午马未⽺申猴⾣鸡戌狗亥猪⼆⼗四⼩时和⼗⼆时⾠对照表⼦时丑时寅时卯时⾠时⼰时23:00-00:5901:00-02:5903:00-04:5905:00-06:5907:00-08:5909:00-10:59午时未时申时⾣时戊时亥时11:00-12:5913:00-14:5915:00-16:5917:00-18:5919:00-20:5921:00-22:59⼗⼆时⾠详解【⼦时】夜半,⼜名⼦夜、中夜:⼗⼆时⾠的第⼀个时⾠。

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六年 乙巳 285
延熙元年 戊午 238
七年 丙午 286
二年 己未 239
八年 丁未 287
三年 庚申 240
九年 戊申 288
四年 辛酉 241
十年 己酉 289
五年 壬戌 242 太熙元年 庚戌 290
六年 癸亥 243 永熙元年 庚戌 290
七年 甲子 244
二年 辛亥 291
八年 乙丑 245 永平元年 辛亥 291
四年 戊戌 278
八年 庚戌 230
五年 己亥 279
九年 辛亥 231
六年 庚子 280
十年 壬子 232 太康元年 庚子 280
十一年 癸丑 233
二年 辛丑 281
十二年 甲寅 234
三年 壬寅 282
十三年 乙卯 235
四年 癸卯 283
十四年 丙辰 236
五年 甲辰 284
十五年 丁巳 237
二年 癸亥 363 兴宁元年 癸亥 363
二年 甲子 364 三年 乙丑 365 太和元年 丙寅 366 二年 丁卯 367 三年 戊辰 368 四年 己巳 369 五年 庚午 370 六年 辛未 371 咸安元年 辛未 371 二年 壬申 372 宁康元年 癸酉 373 二年 甲戌 374 三年 乙亥 375 太元元年 丙子 376 二年 丁丑 377 三年 戊寅 378 四年 己卯 379 五年 庚辰 380 六年 辛巳 381 七年 壬午 382 八年 癸未 383 九年 甲申 384 十年 乙酉 385 十一年 丙戌 386 十二年 丁亥 387 十三年 戊子 388 十四年 己丑 389 十五年 庚寅 390 十六年 辛卯 391 十七年 壬辰 392 十八年 癸巳 393 十九年 甲午 394 二十年 乙未 395 二十一年 丙申 396 隆安元年 丁酉 397 二年 戊戌 398 三年 己亥 399 四年 庚子 400 五年 辛丑 401 元兴元年 壬寅 402 隆安六年 壬寅 402 大亨元年 壬寅 402 元兴二年 癸卯 403 三年 甲辰 404 义熙元年 乙巳 405 二年 丙午 406 三年 丁未 407 四年 戊申 408 五年 己酉 409 六年 庚戌 410

天干地支对照表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六十年甲子(干支表)天干地支对照表什么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英文是 Chinese Era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

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

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

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

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

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

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历史知识干支纪年法

历史知识干支纪年法

11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的构成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

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

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

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事配完。

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

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

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

表一: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天干顺序的单数(奇数)配地支顺序的单数,天干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等,永远不会出现甲丑、乙寅,丙卯等天干单数与地址双数搭配的情况。

二、干支的起源干支的起源及它的数字为什么分别是“十”和“十二”长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力图解开的谜。

有些学者试图从上古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来探索干支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以十二辰记月的做法,即以北极为中心,把天穹的大周圆等分为十二个区域。

这种做法与古巴比伦人为观察太阳一年的运行路线而把星空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为“黄道十二宫”)的做法相似。

由此推测中国古代十二支是受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很可能是受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盘古氏~三皇五帝代简介盘古氏按纲鉴,盘古氏首出御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盘古生於其中,能知天地造化之理,而首出御世者,故曰盘古氏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地皇氏,爰定三辰,是分昼夜,以三十日为~月人皇氏,相厥山川,分为九区,人居~方,故又为居方氏,由是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亦号九皇氏有巢氏,继人皇氏以治,上古穴居野处,教民巢居,故曰有巢氏燧人氏,因民未有火化,钻木取火,教民烹饪,故号燧人氏自燧人氏而上,即三皇之世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而言,即五帝之世。

太吴伏羲氏,姓风,曰太昊,曰庖牺包牺,号伏(宓)羲氏公元前2953~前2839 在位115年炎帝神农氏,姓姜,代伏羲治天下,曰炎帝,号神农氏,传八世公元前2838~前2699 在位140年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后改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公元前2698~前2599 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公元前2598~前2515 在位84年颛顼(旭)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氏公元前2514~前2437 在位78年帝喾高辛氏,姓姬,名俊,黄帝之曾孙,尧帝之父,号高辛氏公元前2436~前2367 在位70年帝挚,帝喾长子,帝尧之兄,帝喾崩,挚嗣位公元前2366~前2358 在位9年帝尧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勋,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公元前2357…前2258 在位100年唐尧癸未(前2258载)崩,至乙酉(前2256载)丧毕,丙戌(前2255载)虞舜登位帝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公元前2255~前2208 在位48年帝舜癸酉(前2208载)崩,至乙亥(前2206载)丧毕,丙子(前2205载)夏禹登位关于年之称谓: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周至现皆称年我国历朝帝王在位纪年简表夏朝姒氏(约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67年,共十八个帝王,4 3 9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夏(姒)朝夏禹帝姒文命夏禹(8) 丙子~癸未前2205~前2198 8年夏(姒)朝夏后启帝姒启后启(9) 甲申~壬辰前2197~前2189 9年夏(姒)朝夏太康帝姒太康太康(29) 癸巳~辛酉前2188~前2160 29年夏(姒)朝夏仲康帝姒仲康仲康(13) 壬戌~甲戌前2159~前2147 13年夏(姒)朝夏相帝姒相相帝(27) 乙亥~辛酉前2146~前2120 27年夏(姒)朝夏后羿姒羿寒浞(40) 壬寅~辛巳前2119~前2080 40年夏(姒)朝夏少康帝姒少康少康(22) 壬午~癸卯前2179~前2058 22年夏(姒)朝夏杼帝姒杼杼帝(17) 甲辰~庚申前2057~前2041 17年夏(姒)朝夏槐帝姒槐槐帝(26) 辛酉~丙戌前2040~前2015 26年夏(姒)朝夏芒帝姒芒芒帝(18) 丁亥~甲辰前2014~前1997 18年夏(姒)朝夏泄帝姒泄泄帝(16) 乙巳~庚申前1996~前1981 16年夏(姒)朝夏不降帝姒不降不降(59) 辛酉~己未前1980~前1922 59年夏(姒)朝夏扃帝姒扃扃帝(21) 庚申~庚辰前1921~前1901 21年夏(姒)朝夏廑帝姒廑廑帝(21) 辛巳~辛丑前1900~前1880 21年夏(姒)朝夏孔甲帝姒孔甲孔甲(31) 壬寅~壬申前1879~前1849 31年夏(姒)朝夏皋帝姒皋皋帝(11) 癸酉~癸未前1848~前1838 11年夏(姒)朝夏发帝姒发发帝(19) 甲申~壬寅前1837~前1819 19年夏(姒)朝夏桀帝姒履癸夏桀(52) 癸卯~甲午前1818~前1767 52年商朝子氏,约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3年,共三十个帝王,6 4 4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商(子)朝商成汤帝子履商汤(6) 乙未~庚子前1766~前1761 6年商(子)朝商外丙帝子外丙外丙(3) 辛丑~癸卯前1760~前1758 3年商(子)朝商仲壬帝子仲壬仲壬(4) 甲辰~丁未前1757~前1754 4年商(子)朝商太甲帝子太甲太甲(33) 戊申~庚辰前1753~前1721 33年商(子)朝商沃丁帝子沃丁沃丁(29) 辛巳~己酉前1720~前1692 29年商(子)朝商太庚帝子太庚太庚(25) 庚戌~甲戌前1691~前1667 25年商(子)朝商小甲帝子小甲小甲(17) 乙亥~辛卯前1666~前1650 17年商(子)朝商雍已帝子雍己雍己(12) 壬辰~癸卯前1649~前1638 12年商(子)朝商太戊帝子太戊太戊(75) 甲辰~戊午前1637~前1563 75年商(子)朝商仲丁帝子仲丁仲丁(13) 己未~辛未前1562~前1550 13年商(子)朝商外壬帝子外壬外壬(15) 壬申~丙戌前1549~前1535 15年商(子)朝商河亶甲子河亶甲河甲(9) 丁亥~乙未前1534~前1526 9年商(子)朝商祖乙帝子祖乙祖乙(19) 丙申~甲寅前1525~前1507 19年商(子)朝商祖辛帝子祖辛祖辛(16) 乙卯~庚午前1506~前1491 16年商(子)朝商沃甲帝子沃甲沃甲(25) 辛未~乙未前1490~前1466 25年商(子)朝商祖丁帝子祖丁祖丁(32) 丙申~丁卯前1465~前1434 32年商(子)朝商南庚帝子南庚南庚(25) 戊辰~壬辰前1433~前1409 25年商(子)朝商阳甲帝子阳甲阳甲(7) 癸巳~己亥前1408~前1402 7年商(子)朝殷商盘庚帝子盘庚盘庚(28) 庚子~丁卯前1401~前1374 28年商(子)朝殷商小辛帝子小辛小辛(21) 戊辰~戊子前1373~前1353 21年商(子)朝殷商小乙帝子小乙小乙(28) 己丑~丙辰前1352~前1325 28年商(子)朝殷商高宗子武丁武丁(59) 丁巳~乙卯前1324~前1266 59年商(子)朝殷商祖庚帝子祖庚祖庚(7) 丙辰~壬戌前1265~前1259 7年商(子)朝殷商祖甲帝子祖甲祖甲(33) 癸亥~乙未前1258~前1226 33年商(子)朝殷商廪辛帝子廪辛廪辛(6) 丙申~辛丑前1225~前1220 6年商(子)朝殷商庚丁帝子庚丁庚丁(21) 壬寅~壬戌前1219~前1199 21年商(子)朝殷商武乙帝子武乙武乙(4) 癸亥~丙寅前1198~前1195 4年商(子)朝殷商太丁(文丁) 子太丁文丁(3) 丁卯~己已前1194~前1192 3年商(子)朝殷商帝乙子乙帝乙(37) 庚午~丙午前1191~前1155 37年商(子)朝殷商纣王子受辛纣王(32) 丁未~戊寅前1154~前1123 32年周朝西周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771年,共十二个帝王,3 5 2 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西(姬)周西周武王姬发武王(7) 己卯~乙酉前1122~前1116 7年西(姬)周西周成王姬诵成王(37) 丙戌~壬戌前1115~前1079 37年西(姬)周西周康王姬钊康王(26) 癸亥~戊子前1078~前1053 26年西(姬)周西周昭王姬瑕昭王(51) 己丑~己卯前1052~前1002 51年西(姬)周西周穆王姬满穆王(55) 庚辰~甲戌前1001~前947 55年西(姬)周西周共王姬繄扈共王(12) 乙亥~丙戌前946~前935 12年西(姬)周西周懿王姬囏懿王(25) 丁亥~辛亥前934~前910 25年西(姬)周西周孝王姬辟方孝王(15) 壬子~丙寅前909~前895 15年西(姬)周西周夷王姬燮夷王(16) 丁卯~壬午前894~前879 16年西(姬)周西周厉王姬胡厉王(37) 癸未~己未前878~前842 37年共和(14) 庚申~癸酉前841~前828 14年西(姬)周西周宣王姬静宣王(46) 甲戌~已未前827~前782 46年西(姬)周西周幽王姬宫涅幽王(11) 庚申~庚午前781~前771 11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共二十二个帝王,515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姬)周东周平王姬宜臼平王(51) 辛未~辛酉前770~前720 51年东(姬)周东周桓王姬林桓王(23) 壬戌~甲申前719~前697 23年东(姬)周东周庄王姬佗庄王(15) 乙酉~己亥前696~前682 15年东(姬)周东周厘王姬胡齐厘王(5) 庚子~甲辰前681~前677 5年东(姬)周东周惠王姬阆惠王(25) 乙巳~已巳前676~前652 25年东(姬)周东周襄王姬郑襄王(33) 庚午~壬寅前651~前619 33年东(姬)周东周顷王姬壬臣顷王(6) 癸卯~戊申前618~前613 6年东(姬)周东周匡王姬班匡王(6) 己酉~甲寅前612~前607 6年东(姬)周东周定王姬瑜定王(21) 乙卯~乙亥前606~前586 21年东(姬)周东周简王姬夷简王(14) 丙子~己丑前585~前572 14年东(姬)周东周灵王姬泄心灵王(27) 庚寅~丙辰前571~前545 27年东(姬)周东周景王姬贵景王(25) 丁巳~辛巳前544~前520 25年东(姬)周东周敬王姬匄敬王(44) 壬午~乙丑前519~前476 44年东(姬)周东周元王姬仁元王(7) 丙寅~壬申前475~前469 7年东(姬)周东周贞定王姬介贞王(28) 癸酉~庚子前468~前441 28年东(姬)周东周考王姬嵬考王(15) 辛丑~乙卯前440~前426 15年东(姬)周东周威烈王姬午威王(24) 丙辰~己卯前425~前402 24年东(姬)周东周安王姬骄安王(26) 庚辰~乙巳前401~前376 26年东(姬)周东周烈王姬喜烈王(7) 丙午~壬子前375~前369 7年东(姬)周东周显王姬扁显王(48) 癸丑~庚子前368~前321 48年东(姬)周东周慎靓王姬定慎王(6) 辛丑~丙午前320~前315 6年东(姬)周东周郝王姬延郝王(59) 丁未~乙巳前314~前256 59年秦朝秦(嬴)朝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06年,共六个帝王,1 0 1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秦(嬴)朝秦昭襄王嬴则(稷) 昭襄(56) 乙卯~庚戌前306~前251 56年秦(嬴)朝秦孝文王嬴柱孝文(1) 辛亥~前250 1年秦(嬴)朝秦庄襄王嬴子楚庄襄(3) 壬子~甲寅前249~前247 3年秦(嬴)朝秦始皇嬴政嬴政(25) 乙卯~己卯前246~前222 25年始皇(12) 庚辰~辛卯前221~前210 12年秦(嬴)朝秦二世嬴胡亥二世(3) 壬辰~甲午前209~前207 3年秦(嬴)朝秦子婴嬴子婴子婴(46日) 乙未~前206 46日汉朝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5年,十五个帝王,包括王莽(15年)和更始帝(3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西(刘)汉汉高帝刘邦高帝(12) 乙未~丙午前206~前195 12年西(刘)汉汉惠帝刘盈惠帝(7) 丁未~癸丑前194~前188 7年西(刘)汉吕后称帝吕雉吕后(8) 甲寅~辛酉前187~前180 8年西(刘)汉汉文帝刘恒前元(16) 壬戌~丁丑前179~前164 16年后元(7) 戊寅~甲申前163~前157 7年西(刘)汉汉景帝刘启前元(7) 乙酉~辛卯前156~前150 7年中元(6) 壬辰~丁酉前149~前144 6年后元(3) 戊戌~庚子前143~前141 3年西(刘)汉汉武帝刘彻建元(6) 辛丑~丙午前140~前135 6年元光(6) 丁未~壬子前134~前129 6年元朔(6) 癸丑~戊午前128~前123 6年元狩(6) 己未~甲子前122~前117 6年元鼎(6) 乙丑~庚午前116~前111 6年元封(6) 辛未~丙子前110~前105 6年太初(4) 丁丑~庚辰前104~前101 4年天汉(4) 辛巳~甲申前100~前97 4年太始(4) 乙酉~戊子前96~前93 4年征和(4) 己丑~壬辰前92~前89 4年后元(2) 癸巳~甲午前88~前87 2年西(刘)汉汉昭帝刘弗陵始元(6) 乙未~庚子前86~前81 6年元凤(6) 辛丑~丙午前80~前75 6年元平(1) 丁未~前74~1年西(刘)汉汉宣帝刘询本始(4) 戊申~辛亥前73~前70 4年地节(4) 壬子~乙卯前69~前66 4年元康(4) 丙辰~己未前65~前62 4年神爵(4) 庚申~癸亥前61~前58 4年五凤(4) 甲子~丁卯前57~前54 4年甘露(4) 戊辰~辛未前53~前50 4年黄龙(1) 壬申~前49~1年西(刘)汉汉元帝刘奭初元(5) 癸酉~丁丑前48~前44 5年永光(5) 戊寅~壬午前43~前39 5年建昭(5) 癸未~丁亥前38~前34 5年竟宁(1) 戊子~前33~1年西(刘)汉汉成帝刘骜建始(4) 己丑~壬辰前32~前29 4年河平(4) 癸巳~丙申前28~前25 4年阳朔(4) 丁酉~庚子前24~前21 4年鸿嘉(4) 辛丑~甲辰前20~前17 4年永始(4) 乙已~戊申前16~前13 4年元延(4) 已酉~壬子前12~前9 4年绥和(2) 癸丑~甲寅前8~前7 2年西(刘)汉汉哀帝刘欣建平(2) 乙卯~丙辰前6~前 5 2年太初元将(1) 丙辰~前5~1年建平(3) 丙辰~戊午前5~前 3 3年元寿(2) 己未~庚申前2~前 1 2年西(刘)汉汉平帝刘衎元始(5) 辛酉~乙丑公元l~公元5 5年西(刘)汉汉孺子帝刘婴居摄(3) 丙寅~戊辰6~8 3年初始(1) 戊辰1l~8~1年新王莽王莽称帝王莽始建国(5) 己巳~癸酉9~13 5年天凤(6) 甲戌~己卯14~19 6年地皇(4) 庚辰~癸未20~23 4年西汉更始汉更始帝刘玄更始(3) 癸未2~乙酉23~25 3年汉朝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十三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刘)汉汉光武帝刘秀建武(32) 乙酉6~丙辰25~56 32年建武中元(2) 丙辰4~丁巳56~57 2年东(刘)汉汉明帝刘庄永平(18) 戊午~乙亥58~75 18年东(刘)汉汉章帝刘炟建初(8) 丙子~癸未76~83 8年元和(3) 甲申~丙戌84~86 3年章和(2) 丁亥~戊子87~88 2年东(刘)汉汉和帝刘肇永元(16) 己丑~甲辰89~104 16年元兴(1) 乙巳~105~1年东(刘)汉汉殇帝刘隆延平(1) 丙午~106~1年东(刘)汉汉安帝刘祜永初(7) 丁未~癸丑107~113 7年元初(6) 甲寅~己未114~119 6年永宁(1) 庚申~120~1年建光(1) 辛酉~121~1年延光(4) 壬戌~乙丑122~125 4年东(刘)汉汉顺帝刘保永建(6) 丙寅~辛未126~131 6年阳嘉(4) 壬申~乙亥132~135 4年永和(6) 丙子~辛巳136~141 6年汉安(2) 壬午~癸未142~143 2年建康(1) 甲申~144~1年东(刘)汉汉冲帝刘炳永嘉(1) 乙酉~145~1年东(刘)汉汉质帝刘缵本初(1) 丙戌~146~1年东(刘)汉汉桓帝刘志建和(3) 丁亥~己丑147~149 3年和平(1) 庚寅~150~1年元嘉(2) 辛卯~壬辰151~152 2年永兴(2) 癸巳~甲午153~154 2年永寿(3) 乙未~丁酉155~157 3年延熹(9) 戊戌~丙午158~166 9年永康(1) 丁未~167~1年东(刘)汉汉灵帝刘宏建宁(4) 戊申~辛亥168~171 4年熹平(6) 壬子~丁巳172~177 6年光和(6) 戊午~癸亥178~183 6年中平(6) 甲子~已巳184~189 6年东(刘)汉东汉少帝刘辨光熹(1) 己巳~189~1年昭宁(1) 己巳~189~1年东(刘)汉汉献帝刘协永汉(1) 己巳~189~1年中平(1) 己巳~189~1年初平(4) 庚午~癸酉190~193 4年兴平(2) 甲戌~乙亥194~195 2年建安(24) 丙子~己亥196~219 24年延康(1) 庚子~220~1年三国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五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三国魏(曹)魏文帝曹丕黄初(7) 庚子10~丙午220~226 7年三国魏(曹)魏明帝曹睿太和(6) 丁未~壬子227~232 6年青龙(4) 癸丑~丙辰233~236 4年景初(3) 丁巳~已未237~239 3年三圈魏(曹)魏齐王曹芳正始(9) 庚申~戊辰240~248 9年嘉平(6) 己巳~甲戌249~254 6年三国魏(曹)魏高贵乡公曹髦正元(2) 甲戌10~乙亥254~255 2年甘露(5) 丙子~庚辰256~260 5年三国魏(曹)魏元帝曹奂景元(4) 庚辰6~癸未260~263 4年成熙(2) 甲申~乙酉264~265 2年蜀汉公元221年~公元263年(二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蜀(刘)汉汉昭烈帝刘备章武(3) 辛丑4~癸卯221~223 3年蜀(刘)汉汉后主刘禅建兴(15) 癸卯5~丁巳223~237 15年延熙(20) 戊午~丁丑238~257 20年景耀(5) 戊寅~壬午258~262 5年炎兴(1) 癸未~263~1年吴公元222年~公元280年(四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三国吴(孙)吴大帝孙权黄武(7) 壬寅l0~戊申222~228 7年黄龙(3) 已酉~辛亥229~231 3年嘉禾(6) 壬子~丁巳232~237 6年赤乌(13) 戊午~庚午238~250 13年太元(1) 辛未~251~1年神凤(1) 壬申~252~1年三国吴(孙)吴会稽王孙亮建兴(2) 壬申4~癸酉252~253 2年五凤(3) 甲戌~丙子254~256 3年太平(3) 丙子~戊寅256~258 3年三国吴(孙)吴景帝孙休永安(7) 戊寅10~甲申258~264 7年三国吴(孙)吴乌程侯孙皓元兴(1) 甲申7~264~1年甘露(1) 乙酉~265~1年宝鼎(3) 丙戌~戊子266~268 3年建衡(3) 己丑~辛卯269~271 3年凤凰(3) 壬辰~甲午272~274 3年天册(1) 乙未~275~1年天玺(1) 丙申~276~1年天纪(4) 丁酉~庚子277~280 4年晋朝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四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西(司马)晋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10 ) 乙酉~甲午265~274 10年咸宁(5) 乙未~己亥275~279 5年太康(10) 庚子~己酉280~289 10年太熙(1) 庚戌~290~1年西(司马)晋西晋惠帝司马衷永熙(1) 庚戌4~290~1年永平(1) 辛亥~291~1年元康(9) 辛亥3~己未291~299 9年永康(1) 庚申~300~1年永宁(1) 辛酉~301~1年太安(2) 壬戌~癸亥302~303 2年永安(1) 甲子~304~1年建武(1) 甲子7~304~1年永兴(2) 甲子11~乙丑304~305 2年光熙(1) 丙寅~306~1年西(司马)晋西晋怀帝司马炽永嘉(6) 丁卯~壬申307~312 6年西(司马)晋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4) 癸酉~丙子313~316 4年晋朝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十~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司马)晋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1) 丁丑~317~1年大兴(4) 戊寅~辛巳318~321 4年永昌(1) 壬午~322~1年东(司马)晋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3) 癸未~乙酉323~325 3年东(司马)晋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9) 丙戌~甲午326~334 9年咸康(8) 乙未~壬寅335~342 8年东(司马)晋东晋康帝司马岳建元(2) 癸卯~甲辰343~344 2年东(司马)晋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12) 乙巳~丙辰345~356 12年升平(5) 丁巳~辛酉357~361 5年东(司马)晋东晋哀帝司马丕隆和(2) 壬戌~癸亥362~363 2年兴宁(3) 癸亥2~乙丑363~365 3年东(司马)晋东晋废帝司马奕太和(6) 丙寅~辛未366~371 6年东(司马)晋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 辛未11~壬申371~372 2年东(司马)晋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曜)宁康(3) 癸酉~乙亥373~375 3年太元(21) 丙子~丙申376~396 21年东(司马)晋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5) 丁酉~辛丑397~401 5年元兴(1) 壬寅~402~1年隆安(1) 壬寅~402~1年大亨(1) 壬寅~402~1年元兴(2) 癸卯~甲辰403~404 2年义熙(14) 乙巳~戊午405~418 14年东(司马)晋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 己未~庚申419~420 2年东晋列国成汉公元303年~公元347年(五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成(李)汉成汉始祖李特建初(2) 癸亥~甲子303~304 2年成(李)汉成汉太宗李雄建兴(3) 甲子~丙寅304~306 3年晏平(5) 丙寅~庚午306~310 5年玉衡(24) 辛未~甲午311~334 24年成(李)汉成汉幽公李期玉恒(4) 乙未~戊戌335~338 4年成(李)汉成汉中宗李寿汉兴(6) 丁酉~癸卯337~343 6年成(李)汉成汉后主李势太和(3) 甲辰~丙午344~346 3年嘉宁(2) 丙午~丁未346~347 2年列国汉公元304年~公元329年(四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列国汉汉高祖刘渊元熙(5) 甲子~戊辰304~308 5年永凤(2) 戊辰~己巳308~309 2年河瑞(2) 己巳~庚午309~310 2年列国汉汉烈帝刘聪光兴(2) 庚午~辛未310~311 2年嘉平(4) 辛未~甲戌311~314 4年建元(2) 乙亥~丙子315~316 2年麟嘉(3) 丙子~戊寅316~318 3年列国汉汉少主刘粲汉昌(1) 戊寅~318~1年列国前赵前赵赵王刘曜光初(12) 戊寅~己丑318~329 12年东周列国前凉公元314年~公元376年(七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前(张)凉前凉元公张实建兴(永安)(7) 甲戌~庚辰314~320 7年前(张)凉前凉成公张茂建兴(永元)(4) 庚辰~癸未320~323 4年前(张)凉前凉忠成公张骏建兴(太元)(23) 甲申~丙午324~346 23年前(张)凉前凉敬烈公张重华建兴(永乐)(8) 丙午~癸丑346~353 8年前(张)凉前凉长宁侯张柞和平(2) 甲寅~乙卯354~355 2年前(张)凉前凉敬悼公张玄靓建兴(太始)(7) 乙卯~辛酉355~361 7年升平(太始)(3) 辛酉~癸亥361~363 3年前(张)凉前凉悼公张天锡太清(升平)(14) 癸亥~丙子363~376 14年东晋列国后赵公元328年~公元351年(五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后(石)赵后赵高祖石勒太和(3) 戊子~庚寅328~330 3年建平(4) 庚寅~癸巳330~333 4年后(石)赵后赵海阳王石弘延熙(2) 癸巳~甲午333~334 2年后(石)赵后赵太祖石虎建武(14) 乙未~戊申335~348 14年太宁(1) 己酉~349~1年后(石)赵后赵义阳王石鉴青龙(2) 己酉~庚戌349~350 2年后(石)赵后赵新兴王石祗永宁(2) 庚戌~辛亥350~351 2年东晋列国魏公元350年~公元352年(~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列国魏(冉) 魏武悼天王冉闵永兴(3) 庚戌~壬子350~352 3年东晋列国代公元338年~公元376年(~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代(拓跋) 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建国(39) 戊戌~丙子338~376 39年东晋列国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94年(六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前(苻)秦前秦高祖苻健皇始(5) 辛亥~乙卯351~355 5年前(苻)秦前秦厉王苻生寿光(3) 乙卯~丁巳355~357 3年前(苻)秦前秦世祖苻坚永兴(3) 丁巳~已未357~359 3年甘露(6) 己未~甲子359~364 6年建元(21) 乙丑~乙酉365~385 21年前(苻)秦前秦哀平帝苻丕太安(2) 乙酉~丙戌385~386 2年前(苻)秦前秦太宗苻登太初(9) 丙戌~甲午386~394 9年前(苻)秦前秦末主苻崇延初(1) 甲午~394~1年东晋列国前燕公元352年~公元370年(二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前(慕容)燕前燕烈祖慕容儁元玺(6) 壬子~丁巳392~357 6年光寿(4) 丁巳~庚申357~360 4年前(慕容)燕前燕幽帝慕容暐建熙(11) 庚申~庚午360~370 11年东晋列国后秦公元384年~公元417年(三个帝王)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后(姚)秦后秦太祖姚苌白雀(3) 甲申~丙戌384~386 3年建初(9) 丙戌~甲午386~394 9年后(姚)秦后秦高祖姚兴皇初(6) 甲午~已亥394~399 6年弘始(18) 已亥~丙辰399~416 18年后(姚)秦后秦后主姚泓永和(2) 丙辰~丁巳416~417 2年东晋列国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9年(七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后(慕容)燕后燕世祖慕容垂燕元(2) 甲申~乙酉384~385 2年建兴(11) 丙戌~丙申386~396 11年后(慕容)燕后燕烈宗慕容宝永康(3) 丙申~戊戌396~398 3年后(慕容)燕后燕开封公慕容详建始(1) 丁酉~397~1年后(慕容)燕后燕赵王慕容麟延平(1) 丁酉~397~1年后(慕容)燕后燕中宗慕容盛建平(1) 戊戌~398~1年长乐(3) 己亥~辛丑399~401 3年后(慕容)燕后燕昭文帝慕容熙光始(6) 辛丑~丙午401~406 6年建始(1) 丁未~407~1年后(高)燕后燕惠懿帝高云正始(3) 丁未~己酉407~409 3年东晋列国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七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西(慕容)燕西燕济北王幕容泓燕兴(1) 甲申~384~1年西(慕容)燕西燕威帝慕容冲更始(2) 乙酉~丙戌385~386 2年西(段) 燕西燕段随昌平(1) 丙戌~386~1年西(慕容)燕西燕慕容顗建明(1) 丙戌~386~1年西(慕容)燕西燕慕容瑶建平(1) 丙戌~386~1年西(慕容)燕西燕慕容忠建武(1) 丙戌~386~1年西(慕容)燕西燕慕容永中兴(9) 丙戌~甲午386~394 9年东晋列国西秦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四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西(乞伏)秦西秦烈祖乞伏国仁建义(4) 乙酉~戊子385~388 4年西(乞伏)秦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太初(13) 戊子~庚子388~400 13年更始(4) 己酉~壬子409~412 4年西(乞伏)秦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盘永康(8) 壬子~己未412~419 8年建宏(9) 庚申~戊辰420~428 9年西(乞伏)秦西秦后主乞伏暮末永宏(4) 戊辰~辛未428~431 4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三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后(吕)凉后凉太祖吕光太安(4) 丙戌~己丑386~389 4年麟嘉(8) 己丑~丙申389~396 8年龙飞(3) 丙申~戊戌396~398 3年承康(1) 己亥~399~1年后(吕)凉后凉灵帝吕纂咸宁(3) 已亥~辛丑399~401 3年后(吕)凉后凉建康公吕隆神鼎(3) 辛丑~癸卯401~403 3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三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南(秃发)凉南凉烈祖秃发乌孤太初(3) 丁酉~己亥397~399 3年南(秃发)凉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建和(3) 庚子~壬寅400~402 3年南(秃发)凉南凉景公秃发侲檀弘昌(3) 壬寅~甲辰402~404 3年嘉平(7) 戊申~甲寅408~414 7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60年(五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北(段)凉北凉建康公段业神玺(3) 丁酉~己亥397~399 3年天玺(3) 己亥~辛丑399~401 3年北(沮渠)凉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永安(2) 辛丑~壬子401~412 2年玄始(17) 壬子~戊辰412~428 17年承玄(3) 戊辰~庚午428~430 3年义和(3) 辛未~癸酉431~433 3年北(沮渠)凉北凉哀王沮渠牧健永和(7) 癸酉~已卯433~439 7年北(沮渠)凉北凉沮渠无讳承平(2) 癸未~甲申443~444 2年北(沮渠)凉北凉沮渠安周承平(17) 甲申~庚子444~460 17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南燕公元400年~公元410年(二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南(慕容)燕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建平(6) 庚子~乙巳400~405 6年南(慕容)燕南燕北海王慕容超太上(6) 乙巳~庚戌405~410 6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1年(三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西(李)凉西凉武昭王李皓庚子(5) 庚子~甲辰400~404 5年建初(13) 乙巳~丁巳405~417 13年西(李)凉西凉凉公李歆嘉兴(4) 丁巳~庚申417~420 4年西(李)凉西凉李恂永建(2) 庚申~辛酉420~421 2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三个帝王)夏(赫连) 夏世祖刘屈孑(赫连勃勃) 龙升(7) 丁未~癸丑407~413 7年凤翔(6) 癸丑~戊午413~418 6年昌武(2) 戊午~己未418~419 2年真兴(7) 己未~乙丑419~425 7年夏(赫连) 夏秦王刘昌(赫连昌) 承光(4) 乙丑~戊辰425~428 4年夏(赫连) 夏平康王刘定(赫连定) 滕光(4) 戊辰~辛未498~431 4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东晋列国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二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北(冯)燕北燕文成帝冯跋太平(22) 己酉~庚午409~430 22年北(冯)燕北燕昭成帝冯弘太兴(6) 辛未~丙子431~436 6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南朝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九个帝王)南朝宋(刘) 宋武帝刘裕永初(3) 庚申6~壬戌420~422 3年南朝宋(刘) 宋少帝刘义符景平(2) 癸亥~甲子423~424 2年南朝宋(刘)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30) 甲子8~癸巳2 424~453 30年南朝宋(刘) 宋刘劬太初(三个月)癸巳3~癸巳5 453~三个月南朝宋(刘) 宋孝武帝刘骏孝建(3) 甲午~丙申454~456 3年大明(8) 丁酉~甲辰457~464 8年南朝宋(刘) 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1) 乙巳~465~1年景和(1) 乙巳8~465~1年南朝宋(刘) 宋明帝刘彧泰始(7) 乙巳12~辛亥465~471 7年泰豫(1) 壬子~472~1年南朝宋(刘) 宋后废帝刘昱元徽(5) 癸丑~丁巳473~477 5年南朝宋(刘) 宋顺帝刘准升明(3) 丁巳7~已未477~479 3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南朝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七个帝王)南朝齐(萧) 齐高帝(太祖) 萧道成建元(4) 己未4~壬戌479~482 4年南朝齐(萧) 齐武帝萧赜永明(11) 癸亥~癸酉483~493 11年南朝齐(萧) 齐郁林王萧昭业隆昌(六个月) 甲戌~494~六个月南朝齐(萧) 齐海陵王萧昭文延兴(三个月) 甲戌7~494~三个月南朝齐(萧) 齐明帝萧鸾建武(5) 甲戌l0~戊寅494~498 5年永泰(1) 戊寅4~498~1年南朝齐(萧) 齐东昏侯萧宝卷永元(3) 已卯~辛巳499~501 3年南朝齐(萧) 齐和帝萧宝融中兴(2) 辛巳3~壬午501~502 2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南朝梁公元502年~公元558年(六个帝王)南朝梁(萧) 梁武帝萧衍天监(18) 壬午4~已亥502~519 18年普通(8) 庚子~丁未520~527 8年大通(3) 丁未3~己酉527~529 3年中大通(6) 已酉10~甲寅529~534 6年大同(12) 乙卯~丙寅535~546 12年中大同(2) 丙寅4~丁卯546~547 2年太清(3) 丁卯4~已巳547~549 3年南朝梁(萧) 梁简文帝萧纲大宝(2) 庚午~辛未550~551 2年南朝梁(萧) 梁豫章王萧栋天正(1) 辛未~551~1年南朝梁(萧) 梁简文帝萧纲承圣(4) 壬申~乙亥552~555 4年南朝梁(萧) 梁元帝萧绎天成(1) 乙亥~555~1年南朝梁(萧) 梁敬帝萧方智绍泰(2) 乙亥10~丙子555~556 2年太平(2) 丙子9~丁丑556~557 2年南朝梁(萧) 梁永嘉王萧庄天启(2) 丁丑~戊寅557~558 2年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止在位纪年(公元) 帝位南朝后梁公元555年~公元587年(三个帝王) (注:本朝年号未编入明细表)。

年干支速查表(1920-2080)

年干支速查表(1920-2080)
1977(丁巳)
2007(丁亥)
2037(丁巳)
2067(丁亥)
1948(戊子)
1978(戊午)
2008(戊子)
2038(戊午)
2068(戊子)
1949(已丑)
1979(已未)
2009(己丑)
2039(已未)
2069(已丑)
2003(癸未)
2033(癸丑)
2063(癸未)
1944(甲申)
1974(甲寅)
2004(甲申)
2034(甲寅)
2064(甲申)
1945(乙酉)
1975(乙卯)
2005(乙酉)
2035(乙卯)
2065(乙酉)
1946(丙戌)
1976(丙辰)
2006(丙戌)
2036(丙辰)
2066(丙戌)
1947(丁亥)
2055(乙亥)
1936(丙子)
1966(丙午)
1996(丙子)
2026(丙午)
2056(丙子)
1937(丁丑)
1967(丁未)
1997(丁丑)
2027(丁未)
2057(丁丑)
1938(戊寅)
1968(戊申)
1998(戊寅)
2028(戊申)
2058(戊寅)
1939(已卯)
1969(已酉)
1999(已卯)
2048(戊辰)
2078(戊戌)
1929(已巳)
1959(已亥)
1989(已巳)
2019(已亥)
2049(已巳)
2079(已亥)
1930(庚午)
1960(庚子)
1990(庚午)
2020(庚子)
2050(庚午)
2080(庚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补充典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