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淀芳-教研有道 探索无涯——加强教研室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150823徐淀芳 与课程改革同成长——发挥教研室在改革中的专业支撑作用(简化版)
初中物理《压强》课 堂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压力作用效
态度与价值观。
核心概念+学习过程+教育价值。
果的一些基本事实。
(学什么 + 怎么学 +有何意义) (2)类比建立速度概 已有经验+可能困难+认知风格。 准确+精细+检测。
念的方法,引入一个 物理量用来反映压力 的作用效果,并体会
学科教研项目举例:教学设计
把握背景:来龙去脉+历史过程+未来方向。
把握内涵:正确理解+准确表达+生动呈现。 把握要求:学习水平+学习台阶。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内容把握
把握检测:作业检测+问题检测+•••
心理化组织:情景+问题→兴趣。 案例: 案例: 案例: 案例:
内容组织
问题化组织:情景→问题→活动。 操作化组织:做+想+讲→内化。 结构化组织:关键+联系→结构。
14
15 16
学科竞赛总结报告(兼送教委备案)
论文与著作(每年至少一篇) 其他(奖励证书等代表个人成长足迹的材料)
二、把握方向和现状是提供专业支撑的基础
二、把握方向和现状是提供专业支撑的基础
三、开展项目研究是实现专业支撑的重要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项目 2.国际课程比较和借鉴研究项目 3.教材编制和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建设项目 4.各学科教材教法研训一体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项目 5.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 6.上海市中小学阅读分级研究项目 7.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项目 1.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 2.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行动研究项目 3.义务教育学段整体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4.高中学段整体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5.基于标准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1.上海市中小学绿色指标研究与实践项目 2.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项目 3.提升上海市中小学作业设计和实施品质项目 4.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教材评价研究与实践项目 5.基于过程的真实性评价研究与实践项目 6.网络交互测评问题解决思维的命题研究项目 1.强化证据分析和精准指导的教研模式实践项目 2.数字化教研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 3.学科高地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
全国“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总结
『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专稿全国“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总结刘月霞*一、简要回顾会议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内容安排非常丰富。
在上午的议程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经验宣传推广工作专家组组长钟秉林教授,基于五个专家小组深入上海组织开展的系统调研,全面系统地报告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的总体情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徐淀芳主任代表上海全面报告了上海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
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研究员对上海数学教育改革经验做了专业、深刻的点评。
上海本地的报告和专家们的报告及点评,帮助大家全方位、深入地了解并理解上海学生为什么两届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即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考试可以取得优异成绩,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数学教育为什么轰动世界。
下午的会议开始后,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分为四个小组,围绕四个主题进行了研讨。
随后,四个小组分别推荐代表介绍了本组交流研讨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马嘉宾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扶磊教授在致辞中不仅充分肯定上海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也给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去认真研究讨论。
分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参会代表就“倡议书”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们将认真梳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择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在国家媒体上面向全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员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发布。
本次会议主题聚焦的是“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对当前如何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启发意义,对下一阶段坚定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推进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策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课程化:区域教师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路径探索
课程化:区域教师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路径探索作者:王润清惠兰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8年第12期【摘要】教师培训工作常常呈现科研、教研、培训“三足鼎立”现象,各部门之间整合不够,各自为政,力量分散。
“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框架的建立,将教师培训工作统整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区级教师发展专业课程由教师发展中心各部门承担建设,教师培训部负责对课程建设进行协调。
课程的设计则是以各部门优势项目为龙头,多部门协同合作推出,打破了各部门间的壁垒,使教科研训从表面的一体化成为真正的一体化。
【关键词】课程化;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4-0043-03【作者简介】1.王润清,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0)副主任兼培训部主任,高级教师;2.惠兰,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0)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201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旨在实行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与发展模式。
但在其后的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科研、教研、培训“三足鼎立”,部门之间合作不够的情况,难以形成资源整合优势。
为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优势项目,激发教师主动参培的需求,我们试图以课程来统领“中心”教科研训一体化工作,形成课程体系。
2017年11月,《“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框架建构方案》正式出台。
一、教科研训一体化课程概述“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利用纵轴(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与横轴(课程分类),形成一张可无限生成的具有姑苏特色的立体化、适切化、个性化的课程网络。
我们根据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整合美国学者卡茨的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理论,费斯勒的教师成熟发展循环论,北京钟祖荣、邵宝祥等专家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同时结合对姑苏区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研,将教师职业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适应期、积累期、成熟期、创造期,并以此作为“姑苏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框架的纵轴。
新课改下教研员的修养与职能定位及其工作要求
新课改下教研员的修养与职能定位结合今天教育专家徐淀芳教师的专题报导的学习,我们认为,对于教研员来说,“研究”是天职,“指导”与“管理”是本职,“服务”是宗旨。
教研员队伍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教育精英群体,在历次课改中都是作为领军力量战斗在前沿。
课改本身就是一种富有开创性的工作,对于这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教研工作正确的做法就是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立足校本,营造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
在校本研究中鼓励实验教师大胆尝试,在理念创新上鼓励百家争鸣。
我们充分认识到教研员必须走以校为本之路,在校本研究中履行“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四大职能。
l、研究教学。
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研究教学,就是要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教师该怎样教,教得如何;研究学生是如何学的,学得如何;研究教学内容是否适宜,组织是否科学,呈现是否合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和育人质量。
2、指导教改。
教学领域的教改主要在教材和教法,主要方式为实验和推广。
指导教改就是要帮助学校和教师勇于探索教育基本规律,发展教育理论并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发现、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
3、服务教师。
教研员必须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学科教师服务、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服务的思想,和学科教师交朋友,和基层学校领导交朋友,拜第一线的同志为师,虚心向第一线的同志学习,不摆架子,不趾高气扬。
4、参与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业务管理必然会牵涉到学校管理的诸多方面。
教研室工作不能就业务管业务,就教学管教学,而要通过对教学与业务的管理,对整个学校管理工作施加影响。
发挥教研员工作这些应有职能,必须彻底改变教研室工作重学科教学、轻教学管理,重教学业务、轻办学思想,重教师个体、轻学校整体的倾向。
对于教研员来说,要由学科型转向综合型。
从横向看,教研员不仅要熟悉业务,指导教师怎样教,而且要善于指导学生如何学。
从纵向看,教研员要研究和参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不仅仅是“指挥”过程,还包括指挥前的“预设”(规划设计)和实施后的反馈,教研员都要心中有数,并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本区域的教育现状信息。
090518徐淀芳 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_51947352
一、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3.学科教材:目标特征+内容特征+教学特征 (3)教学特征问题 教材栏目设计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引导程度(学习 方式和学习评价)需要提高 。 教材文字表述与图示体现适切性与新颖性程度 (文字简明、准确;图示清晰明了;图文并茂)需要 改进 。 说明
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问题 (1)内涵丰富问题:课程表→课程计划 学校的课程计划应该包括背景分析、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学校一日(一周、 一学期或一学年)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 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
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3.教学有效性问题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学案探索:课前准备+课堂进程+课后拓展。 ——课前准备:阅读+积累+巩固··· ——课堂进程:思考+体验+操作+交流+整理 ——课后拓展:巩固+操作+整理+小结+拓展
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4.教学质量的检测评估问题 评价框架的研究:考试、测验的内容与要求。 评价标准的研究:各等第的界定。 测量工具的研究:提高试题和试卷的解释性。 统计方法的研究:群体、个体的指标设计,及统 计方法和表达方式。 反馈矫正的研究。
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二00九年五月十八日
一、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1.课程方案: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整体性 (1)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矛盾 课程的基础性通常反映国家意志,具有较高的规 定性和统一性;课程的选择性强调适应人的差异,具 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上海的方案,从课时分配 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为8:2,高中阶段为7:3。
1.课程方案: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整体性 (3)整体性与学科性的矛盾 课程的整体性表现为对学习领域的整体规划,包 括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规划。但“合-分”一体 的设计,带来了课程门类较多的问题,专家和学校有 不同的看法,课程的整体性还难以满足学科的需要。
关注学科育人价值 回归教书育人本原
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回归教书育人本原
徐淀芳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3(000)09Z
【摘要】<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也寄希望于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学科学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历最多的是学科学习,约占课程学习时间的80%。
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读到高中三年级,在学科学习上总共花费的时间约有11400课时,可见学科教学虽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阵地。
有效
【总页数】2页(P29-29,34)
【作者】徐淀芳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回归教书育人本原 [J], 徐淀芳
2.关注学科育人价值回归教书育人本原 [J], 徐淀芳;
3.关注"新冠肺炎"公共事件,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J], 常丽霞
4.关注学科素养,挖堀学科育人价值——基于初中生命科学学科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J], 宗俐瑶[1]
5.关注思维品质彰显学科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021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分析 [J], 李萍;张学卫;冯志花;田雪娇;王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0801徐淀芳给研究者的建议:中小学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思考报告版
设计思路 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水平分类+内容结构+实施建议的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或具体目标)。(三个维度+核心素养)
模块主题结构 模块主题设计(内容结构)+课时分配(时间结构)
内容 与要
水平分类
认知领域水平分类;动作技能水平分类;核心能力水平分类。
求
①分学段或分模块;②主题概述+内容与要求表;③三个维度描述 主题描述
(4)吸收国际评价经验:推进基于标准、为了(作为)学习的 评价,形成课程、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5)汲取十年改革成果:强化以校为本的课程实施。
三、课程标准——设计逻辑
1.设计逻辑:在价值指引下,将“学习要素”融入学科内容
育人价值
三 个 要 核心能力 素
①育人:德智体美→核心素养。 ②德育:意识、观念、道德→品德。 ③难点:内容、方式、评价一致。
一、建立共同愿景——把握学习内涵
(1)建立学科要素(研究对象、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方法、 发展历史等)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现实问题)的关联。
说明:学习是人以生活和社会为背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 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2)建立学科要素(研究对象、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方法、 发展历史等)与学习要素(情景、活动、作业、评价等)的关联。
维度 社会参与(4条) 自主发展(3条) 文化修养(3条)
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方案(培养目标+课程结构 +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内容+教学+评价)+教材编 制(目标+内容)→教学(学习方式+学习渠道+学习资源→学习经历;学问 +学思+学做;教学组织形式)→评价(核心素养→学业成绩+学习表现)。
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
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本 期 要 目专讯● 质量与公平:教研工作的时代追求——记第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 智慧教学 智慧学习 智慧管理——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简讯● “上海市推进基础教育宣传工作研讨会”在桐乡举行2011 4总第一百十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专讯质量与公平:教研工作的时代追求——记第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编者按:2011年3月29日至31日,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在上海联合举办了《第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其主题为《质量与公平:教研工作的时代追求》。
每年一次的教研论坛是“长三角教研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也是响应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两省一市)教育行政部门“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的活动。
在第二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同仁和长三角地区地级市教研室主任180余人齐聚美丽的黄浦江畔,共话质量与公平、教研发展与追求。
本次论坛分总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
在总论坛上,特邀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致词并作了题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重点》的报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刘宝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书记鞠文灿分别以“坚持教育质量公平,反思课程教学观”、“教研员的职业自觉与时代作为”和“立足公平和质量,推进教研工作全面转型”为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在分论坛上,两省一市的18名教研员(其中6名为地级市教研室主任)围绕“有效教学,改善学生学习”、“有效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有效管理,提升教研实效”主题交流了研究成果,开展了场内互动,并由特邀专家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兴宏、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胡惠闵作了精彩点评。
学校课程计划与课程领导力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研制的思考汇总
一、是什么
(三)学校课程计划与课程方案的联系
结构基本相似+内涵各具特色+研制范式不同+价值取向各异 课程方案 学校课程计划
培养目标+课程结构+ 背景分析+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课程结构+课程设置+ 基本结构 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内涵要求 研制范式 价值取向 相对原则概括 自上而下为主 强调共性要求 具体可操作 自下而上为主,更强调 内部需求 体现个性特色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计划的研究与编制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一、是什么
(一)学校课程基本内涵
一种是基于学校实际和区域资源等,开发的单
独的课程;(狭义)
一种是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重
组、调整与整合后所形成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广义)
一、是什么
(二)学校课程计划基本内涵 整体规划+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课程的近期目标、课程 设置、课程内容、实施方法、管理评价等可操作性 措施的整体规划;是对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等的 整体规划;是学校阐释课程方案的具体体现,是学 校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98
102
学习准备 一年级2-4周 劳动技术、信息科技、专题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探究型课程课时可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
二、为什么
(四)学校课程计划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有重要意义
●
对学生群体而言,通过设置共同课程, 形成全体学生的共同
基础;对学生个体而言,通过设置选择性课程,提供个性化学习 过程,发展学生不同基础。
学科课程建设——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业评价等——教学质量
的校本化监测:
2021上海物理专委会年会举行
五位全国优秀教研员演绎搞笑版《我爱北京天安门》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我们也没闲着,在上海市市西中学隆重举行“2011年上海市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回顾一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展望新的一年学会工作。
来自全市各区县的物理教研员、基层学校教师代表、物理特级教师、两个师范大学的部分教授以及相关出版社代表100多人参与年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秘书长许象国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物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的主要工作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汤清修通过“数字故事”的形式,向大家汇报了2011年上海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
一是开展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2011年度,在各基层单位申报的研究课题中,物理专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有6项课题被确立为年度重点课题,22项为一般课题。
物理专委会不仅鼓励基层单位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下设的学术委员会还针对物理教学改革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确立了两个重点攻关的课题,由专家牵头,带领一批骨干教师进行探索和实践。
这两个课题分别是《DIS实验落实心智技能的专题研究》和《中学物理学科核心能力的研究》。
目前,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课题组代表介绍研究进展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评比和对外交流活动。
首先是组织教师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首先进行上海赛区的比赛,选拔出初中、高中各两名教师参加全国大赛。
最终虹口区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的刘展鸥和上海市南汇中学的丁丽娟两位老师获得全国一等奖;长宁区开元中学的陆敏和闵行中学的周琰两位老师获得全国二等奖。
其次是组织教师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袁晓芬老师代表上海市在年会上进行《力的分解》的教学展示,收到了大会的好评;虹口区北郊高级中学的徐秀萍老师参加了高中说课的交流,另外我会选送的论文,在年会上有10篇论文获得一等奖,10篇论文获得二等奖。
再次是组织教师参加在苏州大学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海市晋元中学特级教师郑百易老师代表上海做了专题发言。
徐淀芳教研员专业素养与研究范式转型_基于上海市教研员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教研员的专业素养与研究范式转型——基于上海市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任 徐淀芳“教研员”,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队伍。
但是,如果搜索“维基百科”,根本找不到“教研员”的任何解释,而只有对“教研室”有极其简单解释:“教研室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机构。
在中国大陆,每个省、市、区县甚至乡镇都有教研室。
在很多学校也有教研室”。
因此,对于世界来说,教研室、教研员是中国独特的“教育风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指出: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OECD 在2010 年12 月7 日发布了200 年PISA 测试结果显示,在65 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首次参加该测评的中国上海,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领域都位列第一。
国外一些专家通过访谈,实地考察上海教育后,分析上海取得成功的原因时,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是上海持续坚持课程改革20 余年;二是教研系统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2009 年PISA 阅读测试情况随着PISA 测试中上海学生在国际舞台的亮相,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的教研员队伍已经日益进入“国际视野”,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与研究。
在追求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历史转型时期,教研室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功能?教研员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扮演怎样的角色?进行怎样的研究与实践?这些都是我们面临问题与挑战。
一、教研室的职能定位与工作任务1. 确立“四个中心”的职能定位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长期以来都是国家统一管理,中央高度集权。
课程门类、教材编写与出版、考试内容要求、考试方式等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研系统主要受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派,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即“教学指导”功能。
初心·匠心·同心
初心·匠心·同心作者:马伟中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0年第09期【摘要】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时代区域教研工作需要守初心,把握好三个导向,即育人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需要铸匠心,实现教研内容、方式、机制的转型;需要筑同心,充分发挥教研员、学校教研组、区域教研共同体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区域教研;初心;匠心;同心【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0-0034-03【作者简介】马伟中,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常州,213161)小学部主任,高级教师。
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9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教研工作意见》)正式印发,这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站在新的起点上,尤其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区域教研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需要教研工作者既能保持定力,直面问题和挑战;又能与时俱进,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一、守初心:让区域教研回归本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区域教研的目的是什么?基本任务有哪些?有怎样的实施路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笔者调查发现,一线教师对区域教研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并且部分区域教研活动形成了主题化、系统化的特点。
但毋庸讳言,目前区域教研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业务管理多,专业引领少;关注形式多,注重实效少;等等。
因此,新时代区域教研工作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三个导向。
一是育人导向。
《教研工作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教研要突出全面育人研究。
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重点问题,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
绿色指标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三年级)
猜测: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无论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让学生面对自己的认知状态。
检验:在1平方分米的纸片,画出1平方厘米,可以画多少个?
通过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于面积单位进率的印象。
思考:1平分米=(
)平方分米
可以通过思辨,也可以通过操作完成。
思考:为什么相邻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而相邻的面积单 位的进率是100 ?
学习绿标,研读教材,实践课堂
• 尊重感悟,满足体验,践行课堂
以“平方分米” 为例
问题:学生容易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进率混淆。
• 尊重感悟,满足体验,践行课堂
教学策略 提问: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
可以用语言、绘画(提供格子图)等形式作答。从面积单位的定义 入手,使学生通过思考,为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 做好准备。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 度指数(标准达成度在全国常模中的相对位置);学生高 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主要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预测、观 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 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指数(总体均衡 度指数、区县间均衡度指数学校间均衡度指数)。 标志性意义提示:学业水平指数,不仅指向学业成绩, 而且关注思维能力的特质,这是使学业水平检测从表面走 向深化的重要转变,对教师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训 练”具有导向作用。而学业成绩标准达成度和均衡度指数 的确立,为横向比较提供了路径。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 会解决有关长方形、 能根据计算公式求出 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 正方形的边长。 单实际问题。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 和宽,能根据计算公 式求出长方形的长。 会解决有关长(正) 方形周长、面积计算 的简单实际问题。
110306徐淀芳 项目推进,攻坚克难,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问题与对策
三、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难点与建议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要点、问题
1.课程改革的有限目标 (3)精选课程内容: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精简基础,丰富拓展;联系 学生生活,联系社会与科技发展。 (4)优化学习方式: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 的方式;倡导多渠道和多角色的学习体验;倡导营造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要点、问题
二、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
1. 国家和上海颁布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国家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上海方针:促进公平+追求卓越+推动创新 +服务发展。 公平与质量:课程改革的时代追求。
二、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
1. 国家和上海颁布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质量观。
自信心
区2 测试单位18 测试单位12 区4 区5 测试单位16 测试单位17 全国常模
果显示:
3.9 3.8 3.7 3.6 3.5 3.4 3.3
平均分
三年级
17 测试单位16 区8 区3 测试单位18 区4 测试单位15
自信心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要点、问题
3.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3)育人问题仍需进一步引起重视:兴趣和激情 +诚信品质+意志力→知识+过程+示范。 (4)创新与实践仍需进一步在课程实施中落实: 接受学习→体验学习→综合主题学习与社会实践。 (5)评价仍需突破:真实性评价+学业评价。
基于标准 提升品质 教研转型——2015年度上海市区县教研室主任“常
20152016年第3期年第5期摘 要 2015年度上海市区县教研室主任“常春藤”论坛在上海市嘉定区举行。
论坛开始之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对教研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而后,各区县围绕“作业与评价”“课程与教学”“资源与教研”三个主题分成三个分论坛进行分组交流。
交流结束后,教研员对各分论坛给予反馈,专家进行了点评。
关键词 教研转型 作业与评价 课程与教学 资源与教研本刊记者在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上海各级教研机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市、区县和学校三级教研管理体制下,区县教研室无疑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
教育部非常重视教研工作,强调教研工作的专业性,强调各级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
上海市教委研究室从2010年起开设区县教研室主任“常春藤”论坛,意在交流各区县教研工作的前沿项目、成果和经验,培养一支专业性强、拥有学术实力的教研队伍,打造上海教研共同体。
2015年度上海市区县教研室主任“常春藤”论坛于2016年1月7日至8日在嘉定区城中路小学举行。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党总支书记于兰英,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陆伯鸿、纪明泽、谭轶斌,各区县教研室主任、市教研员和特邀评审专家等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陆伯鸿主持。
姚伟为论坛致辞后,徐淀芳对论坛作动员,提出了五个观点:①深入课堂,围绕质量进行研究与实践是教研工作应加以重视的。
②以研究为基础,提升整体指导服务的品质是教研室的发展之要。
③教研室将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研究起点、教研员身份五个方面迎接教研转型。
具体表现为:研究领域方面,由传统比较学科的教学课堂研究转变为具有课程意识,将教学、评价融为一体的研究;研究方法则由基于经验的研究转变为经验与证据相结合的研究;研究路径由侧重自上而下的培训式路径转变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参与式路径;研究起点由理论验证式研究转变为问题导向的研究;基于标准 提升品质 教研转型——2015年度上海市区县教研室主任“常春藤”论坛综述会议综述教研员身份由权威式指导者转变为合作共同体。
青浦区实验中学课程计划修订的行动研究-8
青浦区实验中学课程计划修订的行动研究——指向初中学生共性与个性的融洽发展一、背景分析我校自80年代初期在顾泠沅先生的引领和指导下进行数学学科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和措施。
随着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时有感到单科的教学改革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学科的改革需要在学校层面上加以整合,以发挥整体优势。
为此,我们将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有计划地向各科迁移、向各育渗透,逐步形成整体改革的良好氛围,建立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程和与之配套的课程计划,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
其实,中、外教育发展史也明确地告诉我们,当教学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自然而然地触及到课堂教学革新的核心问题,即课程改革——建立与教育改革宗旨相适应的课程计划。
2009年我校与本市其他22所学校,一起参与了由上海市委教研室徐淀芳老师主持的课题《学校课程计划研制》,系统地反思,把二十多年来我校在课程计划实施方面的经历和困惑与兄弟学校交流与讨论,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在“自我评价与完善机制”方面作了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研究与实践我们始终认识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所,认识到只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学生实际,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办成社会、家长、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学校。
因此,学校的课程计划不仅要体现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不断地实践与研究中,选择最有效的课程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第一次修订:积极探索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计划改革方案。
90年代初期,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会的关心下,特别是在顾泠沅先生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有目的地学习中,外主要教育流派的理论,结合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认真反思,提出了“接受式”与“活动式”这两种原来大相径庭、格格不入的教育流派进行优势互补且结合青浦教改特色的套筒式课程结构理论。
在继续学习青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对我校现有的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实施策略等进行比较系统的反思、归纳,逐步形成的“活动——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其特征是强调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学习经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学习、成长与发展,从而有效地达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艺术课以及综合实践课被占用: 体育课、艺术课以及综合实践课被占用的情况 年级 三年级 八年级 体育课 39% 24% 艺术课 37% 53% 综合实践课 31% 47%
——学生心理感受不容乐观:
心理感受 师生关系:学生认为得到 教师的鼓励与公平对待 学生认为学习压力较大 内部学习动机较强 学习动机 外部学习动机较强 有 自信心 缺乏 23% 28% 32% 41% 39% 36% 三年级 50% 25% 49% 八年级 30% 31% 34%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
一、探索部门设置和职能转化的新机制——实现 从教学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变革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追求 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三、探索促进教研室事业发展的新路径——营造 和谐、智慧、高效的教研文化。
一、探索部门设置和职能转化的新机制
——实现从教学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变革 在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对教研 室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室的工作要从以学科 课堂教学诊断为主的层面,提升到课程发展中心、教 学研究中心和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层面。 为此,教研室在部门设置、岗位安排、用人机制 以及职能定位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新思考与探索, 以更好地顺应从教学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变革。
建立学习型团队,提升课程研究能力:进一步加
强“以校为本教学研修”,引领教师敏锐地捕捉课程 实施中的问题,共同反思和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 题。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3. 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针对问题的决策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探索部门设置和职能转化的新机制
——实现从教学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变革 4. 基本职能: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的 专业机构 (1)教研类型: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特 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2)教研内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教 材编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质量监测···。
一、探索部门设置和职能转化的新机制
——实现从教学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变革 5. 教研员的使命: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发展 (1)责任: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教学经验的发现者 和传播者;教学研究的示范者和组织者。 (2)素养:有理想,有现实;有激情,有行动; 有全局,有典型;有视野,有抓手。 积跬步以至千里。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课程改革,也是涉及这一代学生不仅未来幸福, 也要让他们当下幸福,并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举措。 直面现实问题,思考有效对策,是我们深化课程 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1. 学业质量和课业负担现状:喜忧参半 2008年10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本市6个区的 250所小学的近3万名四年级学生和191所中学的近2.8 万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
个教学过程的课程要求被不断拔高。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2. 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对现状的分析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亟待加强:不强。 对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理解不到位,执行国
家课程过程中出现“折扣”或“扭曲”做法。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把学习兴趣、师生关系、
身心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纳入质量范围。
实施基于标准的评价:以课程标准来考察学生的
学习情况。
规范对学校的学业质量监测行为。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3. 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针对问题的决策 (3)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
一、探索部门设置和职能转化的新机制
——实现从教学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变革 4. 基本职能: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的 专业机构 (3)职能定位新思考:秉持理念,思考内涵,实 现转变。
探索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研究机构。 提供课程与教学实践指导的专业服务机构。 评价和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指导机构。
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
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
教学组织和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
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2. 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对现状的分析 (4)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仍待加强:学生的文化 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相统一的过程。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2. 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对现状的分析 (1)课程实施过程中难度拔高现象严重:
课程标准对教学基本要求的描述精度不够,表述
课程基本要求的学习水平界定不科学、不清晰,缺乏 操作性和规定性。
课程实施和考试评价中,难度难以把握,导致整
缺乏通过对课程计划整体设计、实施、评价来持
续完善课程的能力。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2. 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对现状的分析 (3)教育评价改革任务极其艰巨:评价改革是课 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研究部门专业能力建设的 重要内容,是学校提高教学成效的内在要求。
——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三年级学生睡眠情况
45%睡眠达 到9小时
八年级学生睡眠情况
14%睡眠达 到8小时
4%睡眠不 达7小时
48%睡眠不 足7小时, 其中9%不 足6小时
——没有时间体育锻炼:
三年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45%每天没 有时间或很 少进行体育 锻炼
八年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65%每天没 有时间或很 少进行体育 锻炼
加强作业研究,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丰富作业类
型,倡导阅读、实践、体验类作业;探索分层作业设 计,从学生群体学习能力层次和教学要求层次两方面 设计分层作业;提高作业的解释性和有效性。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3. 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针对问题的决策 (2)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市区校三级联动,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积极
探索真实性评价方式;探索通过评价改进教学过程; 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加强教育评价专业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具有
评价方式单一,通常是依赖上级部门的统一测试 评价结果被过度加以高利害的处理 。 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举步为艰。
和考试,尤其是高利害性考试。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2. 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对现状的分析 (4)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仍待加强:学生的文化 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相统一的过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2 31 33 49 48 40 42 30 25 24 5 语文 20 5 数学 17 4 英语 15 科学 优秀 良好 达标 未达标
1. 学业质量和课业负担现状——学业质量令人满意: (3)上海学业质量测试,数据差异的解释率均小 于25%,说明上海学校之间学业质量差异不大,学业 质量较为均衡,与芬兰、瑞典等发达国家相当。 说明:2006年,上海学校之间差异的解释率大于 25%;2007年,解释率为14%;2008年解释率为11%, 解释率逐年降低,说明上海的测试成绩越来越好,学 业质量越来越均衡。
教研有道
探索无涯
——加强教研室建设,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二0一0年三月二十五日
愿长三角首届教研论坛成为我们最美丽的回忆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时, 曾这样说: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 最忆是杭州。” 今天,长三角的教研同仁会集于西子湖畔,畅叙 友谊,共商教研发展。相信杭州将成为我们在教研生 涯中最美丽的回忆。
1. 学业质量和课业负担现状——学业质量令人满意: (1)参加本次测试的99%以上的小学三年级学生 语文、数学学科学业质量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6
53 优良 达标 未达标 46 1 数学
33 0 语文
1. 学业质量和课业负担现状——学业质量令人满意: (2)95%以上的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 英语学科学业质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学科达 标比例为85%。其中语文优良率为71%;数学优良率为 75%;英语优良率为79%(优秀率为50%)。
以学校课程计划为抓手,提升课程规划能力:围
绕课程要素,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课程计划。
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突破口,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一是落实教学基本规范;二是把握教学基本要求;三 是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3. 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针对问题的决策 (2)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把握教学基本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开展以
基本要求和基本过程为重点的学科教材教法分析,加 强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和达标监测工具设计;以增强学 生的“自信心”和改善“师生关系”为目标,进一步 研究改进教学过程。
二、探索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方略
——追求让学生从未来幸福到现在幸福的目标 3. 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针对问题的决策 (1)进一步完善和把握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教学 和作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