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教学设计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119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3.png)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背景叶圣陶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他的教育理念以“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为核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全面发展。
为了传承叶圣陶的教育理念,苏教版教材编写组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为蓝本,编写了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内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论集由多篇文章组成,内容广泛,包括语文教育的目的、方法、教材等。
其中《雅言与俗语》、《文明一词的意义》等文章影响深远。
本教材以其中几篇为依据,提炼出教育思想,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写了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
教学目的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叶圣陶在文章中也曾提到:“所以我们对语文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语文的规范行,更应该滋养我们的道德和思想。
”因此,苏教版语文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将“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作为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方法苏教版语文教材注重“学以致用”,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阅读、思考、讲解、练习等。
在讲解内容时,教材注重与学生互动,增加教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练习环节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教材特色苏教版语文教材以其“既有思需求,又有语言形式”的特点,满足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和人文素质提高的需求。
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把学生需求置于首位,确保语文教育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习更加高效和有意义。
结语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财富之一,其教育思想和价值观一直为我们所推崇和铭记。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不仅让叶圣陶的思想能够延续,更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优质的语文学习方式和素质提升路径。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优化训练: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优化训练: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406f9850e2524de5187ea4.png)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优化训练
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 蹊跷.(ráo) 为虎作伥.(chāng)
B. 发酵.(xiào) 骈.体(pián) 风餐露宿.(sù)
C. 间.隔(jiàn) 劲.旅(jìng) 动辄.得咎(zé)
D. 圆寂.(jì) 倒溯.(sù) 牝.鸡司晨(pì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符箓欣羡肇事轻歌曼舞
B.筹划谄媚清澈重蹈复辙
C.官邸憨厚对峙利令志昏
D.妥贴糟践搓商舐犊之情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亚洲地域广阔。
跨寒、温、热三带。
只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B.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C.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D.“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
苏教版选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7247f384254b35eefd349b.png)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学习目标】1.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在此基础上说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过去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各种弊病、不良后果。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明确“他序”的写作重点,能从序言中了解原著的基本内容。
3.说出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评价】【积累运用】1.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及其作者的哪些方面的情况?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
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全文,完成2—4题。
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
“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
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
……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
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
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
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
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
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
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
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叶老圣陶论语文教学
![叶老圣陶论语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d671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0.png)
叶老圣陶论语文教学【转载】叶老圣陶论语文教学(选录)2012-12-26 15:11:14| 分类:学习在线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语文科目的任务“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语文教育书简》上 P11 语文能力要了解学生看看他的实际的语文能力怎么样,他们说话是不是清楚明白,有条有理;能不能透彻理解跟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当的书籍报刊(不光是文科方面的,还有理科方面的);能不能写日常应用的文字,做到文从字顺,没有大毛病;会不会使用适合他们程度的工具书,自己解决读书和作文的时候遇到的问题,等等。
——中语研会成立书面发言 1979.12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的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
语文教学思想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
舍本文而大讲一通,不克臻此也。
——上 P11扶,导,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上 P12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至深。
而学生时常听老师提问,受老师指点,亦即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入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
此如扶孩子走路,要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上 P12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故教师之为教,不是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上 P13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钜。
教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
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训练: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训练: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https://img.taocdn.com/s3/m/21db847b376baf1ffc4fad5e.png)
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蹊跷(ráo) 为虎作伥(chāng)B. 发酵(xiào) 骈体(pián) 风餐露宿(sù)C. 间隔(jiàn) 劲旅(jìng) 动辄得咎(zé)D. 圆寂(jì) 倒溯(sù) 牝鸡司晨(pìn)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符箓 欣羡 肇事 轻歌曼舞B.筹划 谄媚 清澈 重蹈复辙C.官邸 憨厚 对峙 利令志昏D.妥贴 糟践 搓商 舐犊之情答案: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亚洲地域广阔。
跨寒、温、热三带。
只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B.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C.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D.“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答案: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
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规定得________过于繁琐。
③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________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A.品味 不免 凄凉 B.品位 未免 凄艳C.品位 不免 凄艳D.品味 未免 凄凉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C.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高中语文专题五管钥在手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苏教选修实用阅读150915
![高中语文专题五管钥在手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苏教选修实用阅读150915](https://img.taocdn.com/s3/m/38e21628f524ccbff021848d.png)
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蹊跷.(ráo)为虎作伥.(chāng)B. 发酵.(xiào) 骈.体(pián) 风餐露宿.(sù)C. 间.隔(jiàn) 劲.旅(jìng) 动辄.得咎(zé)D. 圆寂.(jì) 倒溯.(sù) 牝.鸡司晨(pìn)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符箓欣羡肇事轻歌曼舞B.筹划谄媚清澈重蹈复辙C.官邸憨厚对峙利令志昏D.妥贴糟践搓商舐犊之情答案: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亚洲地域广阔。
跨寒、温、热三带。
只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B.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C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D .“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答案: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
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规定得________过于繁琐。
③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________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A .品味 不免 凄凉B .品位 未免 凄艳C .品位 不免 凄艳D .品味 未免 凄凉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 .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https://img.taocdn.com/s3/m/04ee242325c52cc58bd6bedb.png)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北京编者的话一、叶圣陶同志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
我们编辑《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叶圣陶同志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改进语文教育作参考,并适应一般读者学习语文的需要。
二、本书编入叶圣陶同志一九一九年以来论述语文教育的文章一百一十二篇,书简三十六封。
分为六部分:(一)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论述;(二)作者编辑的和参加编辑的各级学校语文课本的例言、序言等;(三)阅读和文章分析;(四)写作、写作教学和作文评改;(五)语言文字和修辞;(六)语文教育书简。
每一部分各按年代顺序编排。
从报章杂志或手稿录载的,以发表日期或写作日期为序,从单行本录载的,以出版年月为序。
编入本书的文章,文字都经过作者校改。
三、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王洒原同志、叶至善同志的帮助,又承吕叔湘同志为本书作序。
我们在此一并志谢。
四、本书是由我所教育史研究室和教学法研究室编辑的,负责编辑工作的是蒋仲仁、杜草甬两同志。
限于水平,编辑工作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指正。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一九八〇年八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
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度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系列《实用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PPT共33页
![度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系列《实用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PPT共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51aad7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4f.png)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Hale Waihona Puke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度高二语文苏教选修系列 《实用阅读》《叶圣陶语文
教育论集》序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https://img.taocdn.com/s3/m/6f86061dbe1e650e52ea99e4.png)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精选)一、阅读教学的目的尝谓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
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
学生离校而后须阅读各类各体之文,故教材须兼收各类各体之文。
学生诵习教材,赖教师之指导,而领会其质与文。
第领会教材质与文犹未已也,非最后之目的也。
必于教学之际培养起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自能领会之境,于是可以阅读书籍报刊而悉明其旨矣。
此则阅读教学最后之目的也。
——《语文教育书简》之二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34-735页至于多诵文篇,故有俾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页(阅读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使咱们得以在革命和生产中很好地贡献力量。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二、阅读教学重要注意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
不专等老师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
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
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
再说,我们总有离开可以请教的人的时候,这时候阅读些什么,非专靠自己的力不可。
——《中学国文学习法》,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1页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
只知道捧着课本死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
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网上下载,叶圣陶关于习惯培养的论述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样一些好习惯:要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把学生要读的书一部部装进学生脑子里去。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精品教学案: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精品教学案: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https://img.taocdn.com/s3/m/2f3798c4bceb19e8b9f6ba21.png)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实用阅读精品教学案
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
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155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e.png)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实用阅读教案一、叶圣陶叶圣陶(1897年-1988年),原名声涛,字散木,号去非,祖籍浙江温州,生于上海,是中国现代教育家、语文教育学家、批评家和诗人。
他在教育上的贡献是杰出的,曾经是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在被人们铭记的“救亡图存”时代,叶圣陶非常关注老百姓的语文教育,他认为通过语文教育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其本质的人文关怀作为核心价值,在其名著《语文教育论集》中对语文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是一篇短文,只有短短的一页,但是它却包含了叶圣陶对语文教育的深刻理解和高处不胜寒的人文情怀。
在序言中,叶圣陶首先介绍了他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提出了“语文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观点,又进一步揭示其“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和审美精神”的内涵,总结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在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民族情感的升华与纯化、人生境界的深化与提高。
”在序言中,叶圣陶为我们赋予了语文教育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人文价值,指明了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核心价值,而这些价值无疑都是建立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气节和道德风范及美好品质的基础上的。
三、实用阅读教案学习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运用,因此,在这里,我们将提供一份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实用阅读教案,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阅读,加深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观点。
实用阅读教案1.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本文的主要难点:•了解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念•阅读理解难度大•理解和把握反讽的手法2.阅读理解测试(1)文中作者对于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态度是?(2)文中作者认为语文教育的价值是什么?(3)文中“交流人类的思想和感情”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哪项重要内容?(4)阅读中反讽的手法是什么?它起到了什么作用?3.思考题学生可以在教后思考以下问题:•你理解叶圣陶所说的“语文教育是生命教育”吗?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生命教育”?•学习古诗词或现代诗歌有什么帮助?•你有哪些想法和看法能够体现你对于语文教育的本质理解?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进行调整和适当的加减,使其更符合实际教学的要求。
高中语文 专题五 管钥在手 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 苏教选修《实用阅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五 管钥在手 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 苏教选修《实用阅读》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efc727efa76e58fafbb00335.png)
高中语文专题五管钥在手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苏教选修《实用阅读》苏教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一、根底运用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炽.热(chì)蹊跷.(ráo)为虎作伥.(chāng)B. 发酵.(xiào) 骈.体(pián) 风餐露宿.(sù)C. 间.隔(jiàn) 劲.旅(jìng) 动辄.得咎(zé)D. 圆寂.(jì) 倒溯.(sù) 牝.鸡司晨(pìn)答案:D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符箓欣羡肇事轻歌曼舞B.筹划谄媚清澈重蹈复辙C.官邸憨厚对峙利令志昏D.妥贴糟践搓商舐犊之情答案:A3.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亚洲地域广阔。
跨寒、温、热三带。
只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B.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C.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D.“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答案:B4.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
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规定得________过于繁琐。
③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________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A.品味不免凄凉B.品位未免凄艳C.品位不免凄艳 D.品味未免凄凉答案:B5.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五 管钥在手 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 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
![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五 管钥在手 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拓展运用 苏教版选修《实用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093ea6eb8f67c1cfad6b8fa.png)
第16课《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蹊跷.(ráo) 为虎作伥.(chāng)B. 发酵.(xiào) 骈.体(pián) 风餐露宿.(sù)C. 间.隔(jiàn) 劲.旅(jìng) 动辄.得咎(zé)D. 圆寂.(jì) 倒溯.(sù) 牝.鸡司晨(pìn)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符箓欣羡肇事轻歌曼舞B.筹划谄媚清澈重蹈复辙C.官邸憨厚对峙利令志昏D.妥贴糟践搓商舐犊之情答案:A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亚洲地域广阔。
跨寒、温、热三带。
只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B.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C.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D.“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答案: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________。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
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规定得________过于繁琐。
③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________的晚霞。
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A.品味不免凄凉B.品位未免凄艳C.品位不免凄艳D.品味未免凄凉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不大愿意搬家。
..重迁C.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211a97b307e87101f696d6.png)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苏教版高三选修)教案教学设计备课人:傅恩波备课时间:2007-10-19【学习目标】1.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在此基础上说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过去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各种弊病、不良后果。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明确“他序”的写作重点,能从序言中了解原著的基本内容。
3.说出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归纳•整理1.摘记序言的一般特点。
置于著作正文之前,说明写作或出版意图、著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等内容。
有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评论作者、作品内容,介绍、阐述研究情况。
2.找出每段或每部分的关键句。
1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都应该读这个集子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2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其二……3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为什么……?是因为……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4 圣陶先生在这里扼要地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不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5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6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
7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8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其次……9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圣陶先生的看法是…… 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10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11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借阅读这本集子的机会来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工作3. 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过去对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思想基础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各种弊病旧式教育及过去教学的不良后果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不清楚语文是工具,因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古典主义利禄主义死记硬背古书内容生搬硬套作文程式追求功名利禄、应付考试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和人形鹦鹉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把语文课看成跟历史、地理或物理、化学一样的知识课,因而以讲为主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学生听得轻松随意容易习惯于听老师讲解效果可能很不好学生可能缺乏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思考•感悟一.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重要概念、指代词、比喻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学习目标】1.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在此基础上说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过去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各种弊病、不良后果。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明确“他序”的写作重点,能从序言中了解原著的基本内容。
3.说出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评价】【积累运用】1.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及其作者的哪些方面的情况?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
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全文,完成2—4题。
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
“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
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
……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
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
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
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
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
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
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
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2.下列说法符合叶圣陶先生思想的一项是()A.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所以国文教学既要重视技术的训练,又要格外强化教育的意义。
B.笃信固有道德的,要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须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
C.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
要达到这样地步,必须读各种学科的书籍与文篇,必须做学科内外的各种练习题。
D.阅读教学既要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又要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重要的地位。
3.文中“强调所读的内容”是指强调什么?“语文本身的规律”主要是指什么?答:4.叶圣陶先生在本段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
“不幸我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兴办学校数十年,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
”所谓八股的精神就是,第一,不要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第二,要按照一定的间架和腔调去写。
圣陶先生很形象地加以形容说:“①你能够揣摩题目的意旨以及出题目的人的意旨,按着腔拍,咿唔一阵,就算你的本领;②如果遇到无可奈何的题目,你能够无中生有,瞎三话四,却又丁丁当当的颇有声调,那更见出你的才情。
”他并且用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做例子,“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
我依他吩咐,写了八十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
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式:这就是八股的精神。
”5.文中画线处的两个句子,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答:6.叶圣陶先生举自己写《登高自卑说》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选出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A.旧式作文教学要求模仿一套程式。
B.旧式作文教学沿袭科举时代传统,要求写八股文。
C.作文不能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
D.作文要按照一定的间架和腔调去写。
7.“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式:这就是八股的精神。
”这句中的“合式”一词能否换成“合适”,为什么?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吕叔湘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
“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
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
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
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
”“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
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8.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
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
①②③④9.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
(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答:第一种弊端是第二种弊端是第三种弊端是10.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回答不得超过40 字,注意语句的连贯)答:第一点错误认识是11.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 字,注意语句的连贯)答:实际上说的是12.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
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3-16题。
认识国文教学叶圣陶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最必要工具中的一种。
可是国文教学几乎没有成绩可说,这是目前教育上一个严重的问题。
国文教学没有成绩的原因,细说起来当然很多;可是赅括扼要地说,只有一个,就是对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
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
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
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国文教学才会有成绩。
而达到正确的认识的先决条件,就是抛弃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
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知能;知要真知,能要真能,那方法决不是死记硬塞,决不是模仿迎合。
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就作的方面说,若不在读的工夫之外再加上整饬思想语言和获得表达技能的训练,哪里会“真知”作?哪里会“真能”作?从这种认识出发,国文教学就将完全改观。
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死读死记,死模仿程式和腔调;而将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整饬思想语言,获得表达技能种种事项上多下工夫。
这样,国文教学该会“有”成绩,有“优良的”成绩了吧。
13.这是叶圣陶先生为创刊于1942年8月1日的《国文杂志》写的一篇发刊辞,一般认为它是叶老语文教学观念趋于完整的标志。
试分析全文主要阐述了哪些主张。
答:14.用自己的话概括“活书橱”、“人形鹦鹉”、“儒学生员”三种人的特点。
答:15.作者认为国文教学取得成绩的具体途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45个字)答:16.根据上文判断,下列对国文教学的认识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国文教学必须认真进行提高表达技能的训练。
B.国文教学没有成绩的症结在于对国文教学的认识不正确。
C.只要抛弃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国文教学就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D.国文教学不能只继承从前的传统,应当另起炉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注]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