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推进海洋事业发展、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根据省委、省政府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及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推动海洋强省和现代渔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海洋与渔业发展总体评估

“十二五”期间,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颁布了《辽宁省渔业条例》,出台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做好海洋与渔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认真落实海洋工作和渔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提出的各项任务,多项渔业经济指标继续居于全国前列。

(一)渔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15年末,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366亿元,位居全国第七,年均增长10.7%;渔业经济增加值达到672亿元,位居全

- 1 -

国第七,年均增长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23万吨,位居全国第六,年均增长4%;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39元,位居全国第六,年均增长6.2%;出口创汇达到29亿美元,占全省大农业出口额一半以上,位居全国第四,年均增长10%。渔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渔业经济附加值显著提高。2015年,渔业一、二、三产结构比由2010年的64∶22∶14到57∶21∶22。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74%,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精品养殖面积570万亩,产量240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14%和29%,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规模455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4%。近海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远洋捕捞渔船344艘,位居全国第三,产量19万吨。发展渔业龙头企业41家。水产品加工企业915家,水产品加工量237万吨。休闲渔业蓬勃兴起。初步奠定了我省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三)海洋综合管理不断规范。

坚持规划、集约、生态、科技、依法用海,实施《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沿海市(县)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海洋开发格局,建立区划统筹调控体系,实现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获批区域建设用海规划13个、面积198平方公里;确权用海3600余宗、面积4900平方公里,- 2 -

其中填海造地129宗、面积41平方公里。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港口群、产业集聚区和沿海城镇带,促进了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等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全面加强。

全面开展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评价,建立了我省渤海海域生态红线制度,创建了葫芦岛觉华岛、大连金石滩等6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海洋保护区面积近10万公顷。加强了重要海域、海岸带和海岛整治修复工作,开展了盘锦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营口团山沙滩等25个重点海域整治修复项目,修复岸线长度11.2公里,修复面积50余平方公里;实施海岛整治修复示范项目,修复岸线14公里、植被29万平方米,海域海岛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组织开展以海洋、江河和湖泊为重点的大规模统一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各类苗种达到300亿尾(粒)。建设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自然保护区5个;认真实施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新建人工鱼礁180处,建设面积50万亩;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持续开展辽东湾海蜇保护管理。

(五)海洋与渔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坚持实施“科技兴海兴渔”战略,加大海洋技术领域的投入,实现了一批高新技术研究突破,构建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了一批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值年均增速达10%。渔业科技资金投入1.9亿元,较“十

- 3 -

一五”增长86%。推进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渔业科研专项有效实施,组建了1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23项,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海参、扇贝、河蟹、海蜇、裙带菜等相关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6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2项,其中《刺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展科技型渔业企业34家。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日臻完善,“五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实现全覆盖,培育科技示范户3500户,建成产学研示范基地15处,推广生态健康养殖面积10万亩,科技贡献率达到58%。

(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完善了省市两级海域海岛动态监视监测能力设施配套建设,启动了县级海域海岛动态监视监测能力建设,积极打造海域综合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和大智库。建成盘山、兴城小坞、长海海洋岛红石国家一级渔港、水丰水库内陆渔港等一批渔业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建设了省锦州和大连海洋渔业综合执法基地,新建大型海监船5艘、执法船艇39艘,安装船载北斗卫星终端设备3000多套。海洋渔业执法监视监测体系初步建立,海上渔船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渔船身份识别系统和渔船避碰系统投入使用,渔业管理、执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七)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 4 -

初步建立了以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预警报、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和水产苗种管理机构为主体的渔业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病害预警防控体系。海洋环境监测网络趋于完善,海洋预警报能力显著增强,及时发布海洋环境及海洋灾害预警报,溢油、危化品泄漏等海洋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稳步开展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全省水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依法管海治渔水平不断提高,渔民权益得到维护,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3项。渔业船东互保保费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河蟹养殖保险。

“十二五”时期,海洋与渔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科学合理。海域使用不够集约、节约、有效,海域开发方式需要转变。捕捞强度过大,近海渔业资源仍处于衰退期,远洋渔业门槛逐年加高。

二是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近岸海域污染依然比较严重,渤海污染不容忽视,《辽宁省2014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我省近岸海域面积的18%。滨海湿地减少,局部海域生态功能退化。生物病害、疫病时有发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养殖生产区域受到挤压,局部利用过度,养殖设施过密,水域富营养化加重,人为灾害时有发生。

- 5 -

三是渔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缺乏中高端产品和新型商业业态,二、三产业发展总体滞后;渔业经济组织化程度低,现代渔业经营主体发育滞后;渔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知名品牌,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渔业科技贡献率有待提高。

四是基础设施装备有待升级换代。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全省鱼塘、参池等设施淤积老化普遍;养殖与加工新装备开发落后;渔船老旧,装备落后;渔港建设滞后,防灾抗灾能力不足;渔政设施、安全救助设施等渔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基础依然薄弱。

二、“十三五”海洋与渔业发展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面临形势。

国家高度重视海洋与渔业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海洋渔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文件,为规划编制提供了依据。

海洋与渔业战略作用更加凸显。海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领域,“蓝色粮仓”成为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远洋渔业、养殖国际合作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

发展机遇不断显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休闲渔业等发展- 6 -

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群建设、自贸区、大物流格局建设、物联网和信息化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将促进海洋与渔业转型升级、多元发展、提质增效。

基础条件较为坚实。“十二五”期间我省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速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海洋与渔业法制建设、科技支撑、产业基础和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我省已成为海洋与渔业大省,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建设海洋强省和现代渔业为总目标,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和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和工程为抓手,强化提质增效,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强化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开发保护空间合理布局,推动形成渔业产业结构合理、经营机制完善、支撑保障有力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为实现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三)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发。认真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严格限制各类用海占用自然岸线和顺岸式围填海,加强项目用海审查,提高海域使用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健康。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海岛资源,严格限制改变海岛自然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严格

- 7 -

控制并逐步减轻捕捞强度,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海洋牧场建设,协调推进渔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养护,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科技兴海、人才强渔。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发挥科技在现代渔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全面落实支渔惠渔政策,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打造“蓝色粮仓”,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大力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渔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水产品知名品牌;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水平。

坚持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传统养殖业和捕捞业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远洋渔业和现代渔业物流业。开发渔业多种功能,提升渔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加快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渔业产品现代流通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渔业全产业链的附加值。

坚持交流合作、拓展空间。提高引进国外发展资金、关键技术、高层人才、管理经验、种质资源的水平。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套规则,着力构建渔业“走出去”政策体系,促进水产品出口与远洋渔业发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培育一批“走出去”大型渔业企业。

- 8 -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基本建立,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开发保护空间合理布局,基础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渔业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装备精良、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主要预期指标如下:

渔业经济发展。水产品供给能力稳定在520万吨左右;水产品养殖面积稳定在96万公顷以上,其中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81万公顷以上,淡水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公顷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86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渔业经济三次产业比例从2015年的57∶21∶22调整到54∶21∶25。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实现倍增,占全省大农业出口额一半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全省GDP 增长同步。

海洋资源利用。重点保障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海需求。海域海岛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合理,围填海存量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趋合理。

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好转。近岸海水环境

- 9 -

质量稳中趋好,优良海水(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占省管辖海域70%左右,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在95%以上,海洋保护区面积占我省管辖海域10%以上,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受损岸线、海湾、湿地等得到修复,大连湾、锦州湾得到有效治理。

渔业资源养护。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的数量和功率至少下降10%;年新建人工鱼礁区10万亩以上、增殖放流苗种80亿尾(头);新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

科技创新支撑。海洋与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海洋基础研究水平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能力明显增强,渔业优良品种选育、健康养殖技术与水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取得新突破。初级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建成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海洋科技产业示范区。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1.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业。发展健康养殖新模式。科学规划利用水域、滩涂,推广生态、安全、高效、节约型的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发展池塘多元化健康养殖、浅海多营养级复合养殖、循环水等节能增效养殖以及水库生态网箱养殖、稻田生态养殖、湿地河口特色养殖、山区溪流水养殖等新模式,为生产效益提高、水域环境改善和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开发优势新品种。充分发挥地方养殖品种区位资源优势,以- 10 -

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培育海参、扇贝、河蟹、海蜇、对虾、牡蛎、鲍鱼、鲆鲽类、河豚、海带、裙带菜等一批优势特色品种,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养殖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构建育繁推一体化水产养殖种业体系。开展海参等种质资源库建设,突破一批育种关键技术,培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或新品系,实现新品种的规模化苗种培育,打造一批优势水产品知名品牌。

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以提高水产养殖标准化水平和改善养殖水域环境为目标,加快制定和完善健康养殖的标准与规范,尤其是引导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按照“政府引导、部门规划、群众参与、财政补助”原则,通过示范带动,推动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方式的普及推广。

2.推进捕捞业转型升级。合理调整捕捞结构。按照“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原则,严格执行海洋渔业伏季休渔制度,逐步减少渔船、渔具数量和功率总数,取缔对渔业资源破坏大的渔具、渔法,控制近海捕捞强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加快渔船渔机标准化升级。加强渔船动态管理系统建设,规范渔船流转和登记管理,切实加强渔船建造管理。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科学规划、政府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渔船渔机标准化改造,提升我省渔船渔机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和经济性,提高渔船渔机的现代

- 11 -

化水平。

提高远洋渔业开发能力。积极参与开发新的国际渔业资源,开拓远洋渔业发展新的空间,增强远洋渔业发展后劲。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海域、西非等传统远洋渔业海域、太平洋和印度洋岛国海域、公海海域等重点区域。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发展壮大公海大洋性渔业,加大南极磷虾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加强远洋渔业装备建设,提高新资源新渔场的探捕和开发利用。

3.做强水产精深加工与流通业。打造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优化布局,努力打造水产品加工基地,提升加工产业集群能力。推进水产加工产业链向终端延伸,加快水产品加工产业带和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面向国内外市场,立足地方渔业资源,积极开发营养保健食品、即食方便食品、鲜活品小包装等加工精品,增加附加值,逐步减少原料鱼品的销售和出口,促进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特别是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水产加工出口示范基地。

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投资水产品加工行业,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向加工领域延伸,扶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具有规模优势的水产品加工重点项目,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重点培育育苗、养殖、加工、贸易、服务一体化的海参、贝类、海蜇、藻类、鱼虾等品种产业链,增强企业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 12 -

推进品牌建设。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实力,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产品牌,扩大辽参、大连鲍、大连裙带菜、丹东蛤、营口海蜇、盘锦河蟹、锦州毛蚶、兴城多宝鱼、鞍山观赏鱼、朝阳大银鱼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力争形成一批优质、生态、安全的名牌水产品,争创一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提升水产品加工效益。

优化市场流通体系。打造水产品内外贸易市场信息搜集、发布、反馈平台。在水产品主产区或集散地,重点建设、完善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加快推动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流通方式。鼓励水产加工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出口水产品,优化水产品市场结构。开展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立健全产品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扩大特色优势水产品出口规模和效益。积极引导消费,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深入持久地向广大消费者进行水产品的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认知度,更好地享用水产品,满足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4.大力发展增殖业。加大渔业资源增殖力度。开展增殖水域生态容量及本底调查研究,严格论证、合理确定增殖放流水域、品种和规模。完善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和绩效评价机制,科学评估增殖效果。体现放流的科学性、公益性和生态性。积极推广“以

- 13 -

水促渔、以渔养水”的生态开发,稳步发展湖泊水库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增殖。

深入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加强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综合开发,建立海洋牧场示范区,以人工鱼礁为载体,底播增殖为手段,扎实做好海洋牧场的规划设计、选址选型、效果评价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海洋牧场建设和管护制度。促进海洋牧场建设与增殖放流等资源养护措施紧密结合,营造海底藻场示范区,恢复海底植被,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5.培育多元化休闲渔业。引导培育规范休闲渔业发展。树立渔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形成特色、示范带动。围绕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制定和完善休闲渔业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与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休闲垂钓、观赏渔业、展示教育等多元化的休闲渔业,加快休闲渔业示范区建设。

打造休闲渔业发展平台。全面拓展渔业功能,保护、传承和发展渔文化,着力建设水产特色博物馆,展示渔业发展历史及相关科普知识。结合渔港建设、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形成集观光、科普、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渔业旅游基地,举办各具特色的“钓鱼节”“冬捕节”“开渔节”等活动。选择一些自然景观条件良好的无居民海岛,探索建设无居民海岛创意旅游休闲开发基地。

- 14 -

发展观赏渔业。扩大观赏鱼养殖规模,增加品种,提升品质,满足消费,打造北方观赏鱼销售集散地,实施品牌战略,保持在国内观赏渔业发展的领先地位。

(二)区域布局。

1.黄海北部。该区域经济发达,渔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沿岸地区和近海渔业基础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优势明显,渔业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带动能力较强的渔业龙头企业,产业基础较强,是我省渔业发展的核心区,也是水产品主要出口和消费市场。在产业发展方向上,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水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整合养殖、捕捞、加工、增殖、休闲资源,重点打造生态安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的现代渔业综合示范区,率先实现渔业现代化。

大连沿黄海北部地区落实好长海国家海洋渔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任务,探索海水增养殖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打造辽东半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发挥科研学术优势,建立大宗品种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和资源养护平台,打造水产良种研发和供应基地。发展海参、扇贝、鲍鱼、裙带菜等优势特色品种健康增养殖,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养护,开展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区建设,形成国家现代化渔业和清洁健康海洋食品基地。推进岛屿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快加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全面提升水产品加工工艺、装备水平,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保健食品和休闲食品精深加工生

- 15 -

产。发挥全省现代渔业建设先导引领作用。

丹东地区加快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积极拓展养殖业发展空间,发展现代水产种业。稳步拓展远洋渔业。开展人工鱼礁和渔业增殖功能区建设。重点建设国际性水产品加工出口贸易基地,全力开展国家、省、市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中韩、中日、中朝渔业合作,加强涉外渔业管理,制止非法越界捕捞,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2.环渤海区。该区域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重要渔场,贴近辽宁中部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区和滨海湿地保护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该地区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池塘养殖规模大、品种多样,斑海豹、蝮蛇等是国家重要的生物保护物种,但由于该区域是半封闭内海,渔业资源环境污染较重,海洋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渔业资源养护和发展生态渔业任务艰巨,更需压缩捕捞强度,提升现有渔港等级,加大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力度。

大连沿渤海地区重点发展旅顺口区、金州湾北部、瓦房店市北部水产良种研发和供应基地,集约利用海域和岸线资源,开展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合理布局人工鱼礁,扩大浅海底播面积,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强珍稀生物物种保护,加快休闲渔业发展。

营口地区全面提升对虾、海蜇等苗种的供应能力和水平,优- 16 -

化苗种生产结构,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建设,继续开展土著品种增殖放流,促进海蜇精深加工提质增效。结合盖州、鲅鱼圈、老边等地区渔村渔港建设,加快发展滨海旅游开发,发展多元休闲渔业。以辽东湾水产城建设为依托,加快现代渔业物流体系建设,强化渔业品牌的整体推介。

盘锦地区全力加强“盘锦河蟹”渔业品牌建设,力争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好河蟹种质改良。继续开展土著品种增殖放流。加强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精心打造水产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快开发湿地和渔业生态休闲旅游,打造沿海沿河沿路渔业景观带,以“稻渔共生”系统为基础,打造休闲渔业观赏区。

锦州地区加快推广刺参、对虾等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加快标准化池塘改造,推进实施海洋牧场建设,继续开展土著品种增殖放流与资源养护。加快渔港建设,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所有节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和渔港经济区。打造凌海综合性现代休闲渔业园区。

葫芦岛地区大力推广海水鱼类工厂化立体循环养殖模式,积极发展止锚湾扇贝、觉华岛刺参浅海底播增殖。以“兴城多宝鱼”国家地理商标获批为契机,打造“多宝鱼”全国知名品牌。大力推进渔业资源修复,继续开展增殖放流。加快推进渔港项目建设,以兴城小坞渔港和绥中碣石海洋公园为依托,建设现代休闲渔业基地。

- 17 -

3.辽宁中部。沈阳、鞍山、辽阳等中部城市群人口众多,淡水资源基础较好,发展现代淡水渔业优势明显,在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地区,充分利用城市的市场、区位、资本、人才和科技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池塘和稻田为主要形式的名优精品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示范推广典型经验。开拓发展淡水水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观赏渔业,打造鞍山为全国重要观赏鱼交易集散地,发展以休闲垂钓、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都市渔业。

4.辽东山区。充分利用丹东、抚顺、本溪、铁岭东部山区优越自然条件和水库生态资源,发展特色渔业。建设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扩大山区江河鱼类名特优品种的生产规模,打造山区知名水产品牌,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推广鲑鳟鱼、鲟鱼网箱生态增殖、健康养殖技术,控制和减少投入品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开展水库、河流渔业资源调查工作,科学开展鸭绿江流域渔业增殖放流活动,促进渔业生态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5.辽西北区。推进朝阳、阜新、铁岭等市内陆地区渔业科技创新,加大低洼地改造,提升荒滩水域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水库生态养殖、水库休闲渔业、高效立体循环养殖,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提升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打造“朝阳中华鳖”“建昌冷水鱼”等品牌,培育发展以葫芦岛乌金塘、朝阳燕山湖、北票- 18 -

喇嘛营为依托的休闲观光旅游渔业。

(三)构建海洋与渔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

1.构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开发保护方向和用途管制要求,逐步形成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划功能体系,实现区划与涉海规划、陆域规划间的有效衔接,在局部开发过度地区严格控制占用海洋生态空间的行为。

严格管理围填海活动。防止围而不用、先斩后奏和化整为零等违规用海问题,严格围填海项目审查,引导新增建设项目向存量围填海区域聚集。重点海湾、重要河口、重要滨海湿地、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等区域禁止围填海,生态脆弱敏感区和自净能力差的海域限制围填海。

促进沿海产业合理布局。以科学配置海域资源为抓手,促进涉海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引导海洋产业集聚发展、高质发展,提高临海产业准入门槛,对规模化养殖逐步推行海域使用权市场化方式出让。

推进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创新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行海域海岛资源招拍挂出让,形成健全完备的海域资源价值评估体系。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配置,逐步探索有效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海域海岛有偿使用新机制。

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管理。加快建立规范科学的无居民海岛

- 19 -

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体系,推动无居民海岛资源多方式、合理化使用,依法监督管理用岛活动。

2.优化水产良种体系。按照优势水产品发展布局的总体要求,加强水产保种场建设,提高我省水产原良种保种供种能力,重点建设养殖主导品种、优势出口品种遗传育种中心,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加强优质新品种研究、开发、引进与繁育,建立标准化水产苗种繁育场。完善水产苗种标准体系。规范海参、扇贝、海蜇、河蟹、对虾、裙带菜、牡蛎、大宗淡水鱼等主导品种规模化繁育基地建设,增强水产养殖品种选育和研究水平,提升优良水产种苗质量。

3.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体系。全面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开展一次渔业资源全面调查,对重点品种资源要开展监测和评估,完善监测网络,提高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水平。

大力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渔船“双控”制度,积极完善渔船管理和捕捞业准入制度,加大渔民减船转产政策支持力度,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合理调整远洋渔船捕捞能力,进一步取缔“三无”渔船和非法渔具,建立渔具准入制度。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设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渔业湿地管护区。强化增殖放流、建设海洋牧场、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加强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渔业生态补偿机制,调整完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政策。

- 20 -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充分认识新材料产业标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以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高度重视新材料开发应用。标准是新材料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是规范新材料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维护产业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黄金、稀土等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截至2012年,原材料工业现行有效标准11814项,占工业和通信业现行有效标准的20%。各行业日益重视新材料标准化工作,新材料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2010年以来发布了碳纤维、光学功能薄膜、功能陶瓷等100余项新材料标准,推动了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但总体上看,我国材料标准体系仍以传统材料标准为主,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健立,关键标准前期研究、技术攻关相对不足,标准制定所需的工艺参数、材料性能等基础数据缺乏。以我国技术和标准为基础的新材料国际标准未取得突破,被动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新材料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需求。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产品涉及近千项标准,大多数需要新制定。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充分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迫切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导向,以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对标准的需求为核心,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重点新材料标准研制步伐,加强新材料标准化工作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标准质量,推动新材料标准有效实施,形成覆盖面广、创新性强、重点突出、开放协调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政办发〔2016〕76号附件8 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主要经济指标。“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工业实现平稳增长。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0%;年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26.7亿元,利税760.1亿元,利润43.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8.5亿元。 2015年,全省石化行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6.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列全国石化行业第五位,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8.6%;实现税金列全省工业第一位,占比44.1%。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 1 -

2.主要产品产能及产量。全省原油产能1000万吨/年,原油 加工能力90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对二甲苯(PX)14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1340万吨/年,轮胎3000万条/年。 2015年全省及全国主要石化产品产量表 3.各子行业情况。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十二五”时期, 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平稳,原油年产量始终保持在- 2 -

1000万吨左右。“十二五”中前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处于高位,开采业经济效益水平较高;2014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快速大幅下跌,开采业出现大幅亏损。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石油加工业:“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加工业生产基本稳定,每年原油加工量保持在6300~6600万吨之间,成品油年产量保持在3500~3850万吨之间。受前期高油价及成品油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我省石油加工业在“十二五”时期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417.3亿元,在2013年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之后,亏损额大幅下降。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化学工业:“十二五”时期,有机化工原料得到较快发展,乙烯、PTA等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产能已跃居全国前列;精细化工产品门类齐全,精细化率逐年提升,但化工新材料及高端专用化学品发展相对缓慢。 - 3 -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 要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

鱼池发展规划

鱼塘农家乐项目五年实施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市独特地理优势,依托江水养殖业的特点,保护江水流域生态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提升乡村整体面貌,为同江经济贡献力量。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我市是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处,有着丰富的水产品养殖资源,该项目是以淡水鱼养殖为主要建设目标,伴以垂钓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娱乐、健康美食等为一体多功能的农家乐旅游休闲项目,这一举措不仅为同江市及周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迈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鱼塘农家乐将以全新的开发视角和开发理念,必将为同江市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亮点,极大刺激和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也为养殖业的多元化提供了新鲜血液。 三、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鱼塘农家乐 2、项目主管单位:私人投资 3、项目位置及占地面积: 2000平方米 4、项目负责人: 5、建设性质:以养鱼池为基本建设基准,集鱼类捕捞、垂钓休闲、娱乐餐饮、农业观光、绿化果蔬采摘、生态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型旅游休闲中心。

6、建设目的 (1)保护土壤生态系统,减少江鱼捕捞,保护水域自然生态系统; (2)合理开发、科学利用项目区内的养殖资源,满足游客对垂钓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娱乐、健康美食、生态住宿的渴求。 (3)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加速进入小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7、建设内容 (1)主要旅游项目建设:以养鱼池改造为中心,周边建设包括垂钓区、食宿接待区、农业观光区、烧烤区等5个功能区; (2)基础设施工程:包括内部旅游道路建设、给排水、供电、路灯、广播电视等; (3)服务接待设施:包括水边休闲木屋、健身设施、休息区、停车场、景观小品(大门、观景亭等)、解说标志等; (4)安全卫生工程包括:消防设备、警示牌、垃圾箱、公共厕所等; 8、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分三期投入,均为自筹资金。 四、养鱼池捕捞区 养鱼池捕捞区是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改扩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养鱼池。

水产业工作心得总结及近期发展规划

水产业工作总结及近期发展规划 一、2008-2011年及2011年工作总结 (一)2008-2011年水产业取得的主要效 2008年以来,全区水产业认真贯彻中央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渔民增收、渔业增效”这一中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并通过精心组织,成功实施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高效渔业建设、三项工程等渔业科技项目,使全区渔业生产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高效渔业面积增长迅猛。由于区域规划调整导致全区养殖总面积有所减少,至2011年末,全区现有水产养殖总面积为16.1万亩(其中池塘4.2万亩,网围5万亩,稻田6.9万亩),累计生产水产品产量13余万吨,4年创渔业总产值26亿元。同时,通过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高效渔业规模不断扩大,所占比重显著增加,至2011年,全区高效渔业面积达11.98万亩,已超过养殖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 水产科技含量显著提高。以渔业科技入户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开展技术培训,4年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8期,累计培训1.8万人次。同时,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较好地推广应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渔业科技项目,辐射和带动渔民改革养殖模式,调整养殖结构,

实现增产增效,并先后建成了新科甲鱼繁育中心、微孔增氧示范基地、水蛭大王科研中心、昌盛特种水产、振友特种水产、金水湖蟹业、来龙泥鳅养殖基地、国禾农业等一批生态渔业示范园,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高效渔业的快速发展。 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落到实处。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水产品质量安全放到突出位置上来抓,切实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先后50余次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较好的成效。省组织的多次抽检结果表明,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王官集渔场还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健康养殖示范场”。 渔民合作组织建设卓有成效。在区水产品产业协会的引导下,全区渔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至2011年,全区共建立各类渔民经济合作组织38个,有影响的水产经纪人200多名,全区基本实现了渔民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渔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对提高养殖水平、拓展销售渠道、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2011年水产工作取得成效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2011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现代渔业为发展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渔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全区渔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11年水产工作总结如下: 1、高效渔业面积持续增长。今年我区水产养殖总面积为16.1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经典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推进海洋事业发展、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根据省委、省政府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及要求,我厅组织编制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于推动海洋强省和现代渔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海洋与渔业发展总体评估 “十二五”期间,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颁布了《辽宁省渔业条例》,出台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做好海洋与渔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认真落实海洋工作和渔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提出的各项任务,多项渔业经济指标继续居于全国前列。 (一)渔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15年末,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366亿元,位居全国第七,年均增长10.7%;渔业经济增加值达到672亿元,位居全 - 1 -

国第七,年均增长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23万吨,位居全国第六,年均增长4%;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39元,位居全国第六,年均增长6.2%;出口创汇达到29亿美元,占全省大农业出口额一半以上,位居全国第四,年均增长10%。渔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渔业经济附加值显著提高。2015年,渔业一、二、三产结构比由2010年的64∶22∶14到57∶21∶22。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74%,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精品养殖面积570万亩,产量240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14%和29%,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规模455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4%。近海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远洋捕捞渔船344艘,位居全国第三,产量19万吨。发展渔业龙头企业41家。水产品加工企业915家,水产品加工量237万吨。休闲渔业蓬勃兴起。初步奠定了我省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三)海洋综合管理不断规范。 坚持规划、集约、生态、科技、依法用海,实施《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沿海市(县)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海洋开发格局,建立区划统筹调控体系,实现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获批区域建设用海规划13个、面积198平方公里;确权用海3600余宗、面积4900平方公里,- 2 -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新材料 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0〕37号? 2010年4月6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我省有224.2万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5.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发〔2015〕7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13号)精神,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依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辽宁残疾人事业牢牢抓住国家及省委、省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09〕4号),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重点,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根本,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5年来,相继出台贫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和困难家庭依靠父母等类似家庭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申请低保,以及残疾人医疗、教育、就业、公共服务等一系列 - 1 -

托底性特惠政策,全省有80%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和康复服务,近38万城乡贫困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扶持35万余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为75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3.5%,资助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2.6万人;培训各类残疾人120699名,实名制安置残疾人就业62277名;通过社区、家庭和机构为3.86万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照料服务,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20余万件;在2136个社区和3142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投资3亿元资金,建设19个残疾人康复和托养等综合服务设施,基层残疾人服务条件得到切实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残疾人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全省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备,特惠政策比较少,保障标准较低、覆盖面较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进程刚刚起步,资源相对匮乏,与残疾人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残疾人事业投入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促- 2 -

渔业创业计划书

渔业创业计划书 渔业创业计划书篇1 一、绪论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鱼类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已开始广泛进入平常百姓的餐桌,目前在 我国鱼类产品的日人均消费在0.2-0.3公斤之间,而美日欧等发达 国家的日人均消费量已超过0.5公斤。从现在国家的国情来看,我 们国家现在耕地资源比较稀缺,人均耕地不到1.2亩,水资源也是 比较低的,我们国家现在13亿人口,专家预计二三十年之后可能要 达到16亿,这样大的人口,要解决吃饭问题,解决食物的安全问题,靠粮食不行,靠水产渔业有很大的潜力,所以我们必须发展渔业、 发展水产业,能够通过渔业、水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食物 的安全问题。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有巨大的消费需求量,但河南适合天然渔业发展的水面很少,所以淡水养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 收入提高后,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也普遍增家,因此,我们 准备以鱼产品为基础发展集垂钓、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 服务产业项目。 二、企业简介 企业名称:县玫瑰村,2006年8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万, 现有鱼塘8个,年产值35万左右。目前,企业正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三、市场分析 据调查了解县人均鱼类产品消费约为12公斤/人/年,按县现有 人口30万人计算,年消费总量约360万公斤。此外,县距离新乡市 很近,交通便利,新乡市作为一个更大的鱼产品的市场,市场容量

巨大。婚丧嫁娶、逢年过节、饭店日常聚餐,可以说鱼类产品在百姓的餐桌上将日益频繁出现,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节日菜。 本企业竞争优势:目前县乃至新乡市较大规模的养鱼场仅?家,大部分都是个别农户小规模养殖,鱼塘面积很小,产量低,而且鱼类品种少,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消者的需要。本企业是县规模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有8个鱼塘,养殖鲤鱼、草鱼、观赏鱼等20多个品种,养殖水面达到100亩,可供人们垂钓,也可为广大渔民提供各类优质鱼苗;此外,充分利用乡村的地理风光及鱼塘资源,在鱼塘附近建成了集娱乐、渡假、餐饮与一体的多功能餐厅(玫瑰园渡假餐厅),餐厅按照人们返璞归真的消费取向,以农家小院的形式呈现。 本企业不足:管理的成本比较高,家族式管理,缺专业人才,资金紧张。 四、生产规划 (1)2005.8-2006.8第一阶段:鱼塘硬件建设 ①建设8个鱼塘,面积12亩 ②购买增氧机12台 ③建设玫瑰园休闲娱乐餐厅 (2)2006.11-2007.8第二阶段:投产期投入育苗100万尾鱼 (3)2007.9-2009.11第三阶段:成本回收期 (4)2009.12-第三阶段:利润增长期和发展壮大期,计划在稳定当前产量同时,优化养鱼的品种,根据市场需求调研,新增高营养甲鱼等养殖项目,吸引高端消费者;发展立体化养殖,充分利用水平养鸭、鱼塘两边种植桑树养蚕等实现生态低成本养殖。 五、销售策略 1、销售渠道

深圳市新材料“十二五”规划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 (2011—2015年) 新材料是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领域,推动着产业的优化升级。新材料产业关联度高、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是我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对我市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创造深圳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是指导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本规划的实施,深圳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1.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约59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涌现出以光启、比亚迪、中金岭南等为代表的新材料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杜邦、住友、日东电工等跨国企业已在我市建有大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重大项目密集启动。日东电工偏光片、沃尔热缩材料等项目已建成投产,龙邦芳纶复合材料、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材料、盛波光电偏光片等项目已开工,光启超材料、旭硝子玻璃基板、杜邦工程塑料、清溢光电掩膜版等项目有序推进。这些项目建成达产将增强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后劲。

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重庆市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发展规划 “十五”时期,全国渔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坚持“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渔业已经成为了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需求的多元化,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渔业的多功能性,拓展其渔业的生态和休闲功能。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产健康发展,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在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指出,面对当前的形式,在本市除大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加工业外,还应该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决定在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建立休闲渔业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建设和探索,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有序开发、确保质量”的基本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考虑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社会发展因素,保证休闲渔业健康、和谐发展,最终达到“重庆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为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实施,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背景 休闲渔业,即是指以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渔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渔业。 我国13亿人口中有超过9000万的人是钓鱼爱好者,为了满足这一巨大的群体,发展休闲渔业已是形势所趋。作为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益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现已被国家体委正式列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以推广,休闲渔业作为一个大众化的东西已不在遥远。在我国,全年有着近1/3的时间都是节假日,人们为了寻求假日的乐趣,休闲渔业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新宠,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已经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辽宁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冶金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宁省人民政府 一、辽宁省冶金工业“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辽宁省冶金工业基本情况。 辽宁省冶金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包括矿山、冶炼和加工等完整的冶金工业体系。截止2015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冶金企业1894户,其中黑色金属采选企业665户,有色金属采选企业179户,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756户,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294户。从业人员48.7万人。资产总额8247亿元,负债总额5382亿元,资产负债率65.3%。 到2015年末,全省已形成炼铁能力8126万吨,炼钢能力8600万吨,轧钢能力超过1亿吨。10种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接近160万吨,其中锌冶炼生产能力43.5万吨,电解铜生产能力2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75万吨,电解铅生产能力8万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能力150万吨。 2015年,全省冶金工业完成生铁产量6065万吨,粗钢产量6071万吨,钢材产量6322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91.7万吨,其中:锌产量26.7万吨,电解铝46.5万吨,精炼铜8.78万吨,铅6.5万吨;有色金属加工材产量133.1万吨,其中铝材产量110.9万吨,铜材12.2万吨。 2015年,冶金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的16%,比2010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在全省位列装备制造和石化行业之后,居第3位。 (二)“十二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1.行业生产能力和主要产品产量持续保持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冶金工业生产能力继续保持增长。2015年与2010年相比,炼铁能力增加了1550万吨,增长了24%;炼钢能力增加了1200万吨,增长了16%;轧钢能力增加了1700万吨,增长了20.6%。有色金属冶炼能力增加了60万吨,增长了67%;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能力增加了50万吨,增长了50%。 “十二五”期间,全省冶金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累计生产生铁28585万吨,比“十一五”增产6242万吨,增长27.9%;生产粗钢29534万吨,比“十一五”增产7542万吨,增长34.3%;生产钢材31787万吨,比“十一五”增产8576万吨,增长36.9%;10种有色金属累计生产379.6万吨,比“十一五”增产73.4万吨,增长23.9%。 2015年,我省的粗钢产量占全国的7.6%,位列河北、江苏山东之后,居第四位。10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1.8%,在全国位列18位。 2.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十二五”以来,鞍钢集团(辽宁地区)持续推进全流程的工艺设备升级改造,圆满完成了包括2座180吨转炉、冷轧厂4条镀锌线改造等多项重点技改工程。本钢集团公司实施减量置换,完成了北台厂区炼铁系统的改造,淘汰了10座530立方米以下高炉,建设了2座2850立方米高炉;冷轧高强钢项目部分建成,并开始试车。东北特殊钢集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连基地搬迁改造项目于2011年7月全面建成投产,具备了260万吨粗钢、236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东北特钢抚顺基地实施了三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建成了锻造车间及钛合金冶炼生产线,实施了特种冶炼电渣炉和真空炉技术改造,完成了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改造工程。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改造,不但产能从350万吨提升到600万吨,而且装备实现大型化、现代化和节能化,工艺和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营口市的钢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五矿营口中板有限公司建成了2座2300立方米高炉,实现了高炉大型化;嘉晨集团投资建设的营口钢铁有限公司,具备了年产280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入驻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了100吨转炉和现代化的大型棒材生产线。此外,本钢丹东不锈钢冷轧薄板项目等一批钢材深加工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整体装备水平。 “十二五”以来,有色金属行业也竣工投产了一批重点项目。抚顺铝业有限公司二期电解铝项目全部建成,电解铝产能达到30万吨。辽宁忠旺集团在营口建设的国内最大的500KV A级高精铝项目一期投产,新增电解铝产能43万吨。辽宁忠旺集团建成了20条大型

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 规划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产业中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一项新兴产业。作为我市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新材料产业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新材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充分发挥我市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及分类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具有优异性能的先进高性能材料和新兴材料。包括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本纲要针对我市具有特色的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作出规划。 1.新型化工材料 化工材料分为和两大类。化工用金属材料又可分为和。黑色金属材料主要指和,多数化工机械设备是用和制成的。高合金铁、高(如高硅铁、高镍铁和各类)以及、、、、及其,也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非金属材料在化工中的使用日益广泛,主要有、、、、、不透性等类。塑料发展迅速,耐蚀性优良,应用最广泛;不透性石墨既耐热、耐酸、还具有高热导率,用量也较多;陶瓷、玻璃等耐酸性良好,但性脆,又不能制成大体积设备,所以其本身用途有限,但可用来搪、衬金属表面,制成耐蚀的搪瓷设备,搪(或衬)玻璃的槽、罐等。

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篇一: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据省市渔业主部门及县政府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县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县水产事业局XX 年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化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深化渔业安全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发展、专项整治、督导检查、宣传培训、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推动全县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杜绝重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控制一般事故。 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控制在县政府下达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控制指标内。 三、工作内容 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下达XX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进一步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实现年

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渔业船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企业和每一个人,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有人担、有人管。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活动,提升渔业安全管理水平。 2、切实深化宣传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咨询日等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明确处置渔业船舶安全突发事件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维护渔区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户外宣传栏等各种载体,加大对“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宣传力度,营造深厚氛围,推动“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常态化。 3、切实加强专项执法检查。一是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水上安全生产秩序,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渔业生产经营行为,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渔业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渔业安全生产事 故。二是继续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深入排查、治理渔业船舶安全隐患,加大水上巡查力度。三是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在重点地区、重点时段、敏感时期适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年) 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 (一)产业界定与特点 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

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随着新能源、光电子、微电子、航空、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三)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8年的24.03%,其中,10类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8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80家。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我省已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产业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苏州南大光电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金属有机源(MO 源)产业化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0%。我省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总体发展已达全国先进水平,骨干企业近20家。东海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材料集散中心,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硅材料产业集群。中复神鹰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2008年,我省已形成年产4000吨原丝和1320吨T300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碳纤维生产的完全国产化。我省玻璃纤维总量居全国第4位,年收入超亿元的玻璃纤维企业有8家,江苏九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型玻璃纤维企业。特纤、电子布、增强基材、织物等产品全国领先,全国玻璃纤维名牌产品中我省占38%。 3.企业支撑不断增强

渔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渔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渔业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总结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渔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 我是今年11 月份又来到 单位工作的,虽然对单位已不陌生,但是,现在的单位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一个新的起点。到单位之后,一切从零开始,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办公室服务工作。一边凭着自己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解决了一些网络故障。我经常请教单位的一些有经验的水产工程师,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性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吸取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和积累经验。现在对网站建设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现在我逐渐掌握了网络建设、网页设计的各种技术。所以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也完成了网站域名注册,网站空间申请等成功任务。郯城渔业信息网的上线将成为我站对外宣传的一个新的窗口。 在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业务水平都比以前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我站目前的形式,现在可以拿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应付一些网络故障,对于一个网站建设 项目可以全程的操作下来。 、存在的缺点: 对于渔业技术的专业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对网站建设的技术

问题掌握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十分清晰的向渔民解释鱼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对于一些大的网络故障不能快速拿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职的工作做得不好,感觉还停留在一个计算机初级水平。 xx 年的目标是将郯城渔业信息网站的访问量有大的突破,这个目标很难达到,不过努力吧,努力总会有好的结果 xx 年需做的事情: 1、网站每日更新不能少于5 篇文章; 2、致力于二个重点栏目:渔业技术推广和渔政监督管理 3、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很快,应用日益普及,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站每一间办公室都专门配置了用来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并与互联网相连,单位职工能通过因特网这一新兴的媒体传播技术及时查阅信息,掌握动态,为职工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便利。 我站在互联网上的毕业范文完成了域名注册和空间申请工作,已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主页开发和信息收集,不久可投入使用。该网站建成之后,将成为我站对外宣传的窗口,联系渔民的桥梁,发布信息的平台,同时也为构建电子渔业创造了条件。发布的信息范围包括我县渔业行业的科技示范户信息、渔业供求信息等,并与相关兄弟网站建立友情链接。同时,我们还将在互联网上建立基础性数据库供公众浏览查询。 几年来,我站渔业信息化工作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材料产业是郑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指导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特编制本规划,作为2011—2015年郑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指导。 一、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新材料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迅猛发展。近年来,新材料市场需求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二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借助其雄厚的财力和人力资源,纷纷抢占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三是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联合发展态势明显。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跨越多个相关部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四是发展驱动力由军事需求转变为经济需求,新能源开发、信息处理和应用、生态环境保护、卫生医疗保健等将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产业组织呈现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态势。规模大、研发能力强、产业链完善的跨国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制定产业技术和市场标准等方式,在竞争中形成优势甚至垄断地位。二是新材料产业整合重组趋势加剧,上下游产业进一步融合,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散和互相包容的趋势。三是高性能、低成本、绿色化、可持续发展趋势明显。新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使新材料产品实现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四是新材料产品标准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三)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新材料产业逐渐形成,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有近500家科研院所和大学、40多万人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近几年新材料产品的年均市场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部分新材料产品市场增长率超过20%。二是科研投入不断增加,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