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路径
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
![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0b704f78a6529647d536e.png)
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春城的山茶学情分析:学生在作文备考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1、缺乏对作文备考的正确全面认识。
相当部分同学认为作文备考只是老师的事,学生的任务只在学习,对作文的复习缺乏系统有序的计划。
有的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从不自主参与学习,不仅把老师当作向导,还要把老师当成司机,希望一直载他到目的地——老师讲什么,他听什么、记什么;老师要求他干什么,他就机械地去做什么——根本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备考方略。
这种读书只为完成任务的学习态度,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究的情致。
具体到作文上则表现为无法激起写作情趣和表现欲望,无法实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思维跃进,无法形成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认识,自然也就无法写出有新意、上档次的好文章来。
2、素材积累不够,生活体验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对作文材料(话题)的认识不到位,流于肤浅。
很多同学拿到材料(话题)只知道按其基本层面进行延展而无法展开深入分析。
如有好些同学对话题只知道按原材料内容进行扩写,不能结合社会现实或人生实际把话题往深度广度拓展;在材料运用上始终死守现成,文章写得假、大、空,完全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体悟。
由于素材积累不够,生活体验不足,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便没有鲜活的材料可用,写来写去,总是屈原、司马迁、文天祥、林则徐、张海迪,一味地吃“古董饭”,而对现今社会上、世界上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或感人事件,对新近出现的一些有影响的人物知之甚少或不甚了了,基本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书”的半封闭状态。
生活体验的不足,使学生丧失了对生活的敏锐和激情,有的甚至趋于冷漠(漠视师长的关怀、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关心),因而写出的文章缺乏生活的情趣,有的在主题或言词上甚至出现偏激倾向。
3、学生训练随意性、主观性太强,缺乏序列训练,不符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
学生上高三的目的很明确:一定要上大学。
浅谈普通高中语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
![浅谈普通高中语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5eeb46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8.png)
浅谈普通高中语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总结了在大量教学实践研究基础之上的普通高中语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对改变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及整体语文成绩,培养学科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引言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也在迅速发生着变革,与此相应,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在改变。
但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却依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有限。
为此,本课题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研究,逐步探索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广纳博览,融媒助益。
我们在高中写作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之所以难以突破和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写作素材和写作兴趣的缺乏。
当前的教育模式下,高中生每天维持着多学科、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状态,使得其获取社会鲜活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狭窄。
本课题组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借助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教室智慧黑板等硬件设施,利用人民网、新华网、新闻周刊、学习强国、抖音、B站等媒体所发布的海量资源来进行作文教学,将包罗万象的素材信息经过精心编排和分主题筛选,全方位地呈现在课堂上,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新颖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循序渐进。
课题组通过调查得知,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同学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这就启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立足学生写作水平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学生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本课题组教师按照高中学段,将作文序列化教学研究分为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文体、篇章教学和卷面整洁规范训练、议论文进阶训练以及情景教学模式下的高考作文十大主题和文体规范训练,以及思辨能力、书写美观度与速度训练,从而使学生经过科学的写作教学训练后,能够达到各阶段不同标准的作文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最终达到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的较高能力水平。
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化讨论
![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化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00268356bed5b9f3f90f1c97.png)
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化讨论根据调查显示,高中生普遍对作文有畏俱心理,更有甚者是厌恶心理。
每当作文课的时候,听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似乎有千百种写法,但是到自己作文的时候,则是搜肠刮肚,笔下艰涩。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以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训练不到位。
所谓训练到位,其一是训练要有序列,其二是要真正落实。
笔者根据研究的课题,就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化的构想与实践作一简单阐述。
我们课题组经过研究及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路径:以立意训练为主线,以文体训练为副线,以阅读为辅助三条线并行;主线以大作文为训练载体,副线以一小作文为训练载体,辅助以课外阅读为训练载体,齐头并进。
高中三年分三个阶段进行训练:第一阶段是高一年级两个学期,以记叙文的立意训练为主线,以记叙文的写作知识为副线,阅读围绕记叙文展开;高二年级以议论文的立意训练为主线,以议论文的写作知识为副线,课外阅读围绕议论文展开;高三年级以作文升格立意为训练主线,以写作知识为副线,阅读围绕主副线所涉及的内容展开。
(一)高一年级上学期记叙文训练序列第一训练序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文章要有立意”;第一篇小作文训练记叙文的六要素,第二篇小作文训练记叙的顺序。
第二训练序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立意要有真情实感”;第一篇小作文训练继续要真实,第二篇小作文训练记叙要有真情。
第三训练序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立意正确”;第一篇小作文训练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第二篇小作文训练记叙的详与略。
第四训练序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个人美德立意训练”;第一篇小作文训练触动心灵的人,第二篇小作文训练触动心灵的事。
第五训练系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个人修养立意训练”;第一篇小作文训练记叙文中的描写,第二篇小作文训练描写要生动。
(二)高一下学期记叙文训练序列第一训练序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环保意识立意训练”;第一篇小作文训练记叙的线索,第二篇小作文训练材料的选择。
第二训练系列:大作文训练目标为“旅游感悟立意训练”,第一篇小作文训练记叙文中的议论,第二篇小作文训练,记叙文中的点题。
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化训练
![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化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9558542daef5ef7bb0d3c72.png)
浅谈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化训练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按照新课标中倡导的作文教学理念与要求,高中作文教学应该以“积累、指导、提升”为主要环节来贯穿序列化训练,进而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一、构建一个序列――夯实基础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作文现状研究为基础,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系统论、过程作文教学理论作为我们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作文教学实际,有效构建高中议论文教学序列,以夯实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基础。
其具体程序为: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措施。
在高一阶段,学生积累议论文的写作素材,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能运用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
在高二阶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与方法,弄清楚论据与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这样,就能构建规范整洁的文章结构。
在高三阶段,要整体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提升作文的思想内涵、语言的简练度、思维的严谨性等,在此基础上力求让文章更有文采。
但是,序列化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只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还应该相互配合。
这样,才能让序列化教学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
二、注重一个细节――积累技法作文的实质是对作者知识储备的综合运用,是作者综合素质的展示。
厚积才能薄发。
写作需要积累各种知识与技能,缺失生活积累与人生体验的作文,不可能成为有思想内涵的佳作。
所以,在议论文序列化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积累技法的训练。
如语言表达、行文构思、论证技巧等。
在论证过程中,每一个论证细节都应该充分考虑到。
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写作根基。
作文的训练不仅仅是“三味书屋”,更应该是生活的“百草园”。
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活水,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体验社会,并且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用阅读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技法彰显特色。
高中作文进行有序性训练方法
![高中作文进行有序性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0d07c205087632311212c3.png)
高中作文进行有序性训练的方法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
在作文教学领域尤其如此。
写作教学的改革虽一再被呼吁,但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足够重视。
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写作规律和学习规律,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无“章”可据、无“法”可依,缺乏系统的作文教学材料与作文训练体系,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分散且隐藏于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而许多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又无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呈现出盲目性、无序性、随意性、低效性。
很多学生不爱写作文,甚至惧怕写作文,抄袭、拼凑、杜撰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主要途径。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套话空话连篇,不见个性,少有创意。
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写作能力,而且也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
基于以上情况,近几年我对高中作文的有序性进行了思考,并有意识地进行了实践,由此有了以下思考和认识。
一.每次作文训练应有系统性我们进行作文训练要避免随意性,每次训练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自拟题作文,老师首先要对作文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作文题目应怎样理解,审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如果是拟题作文,可以拟哪些合适的题目,从哪些角度思考的拟题不合适。
本次作文想主要训练学生什么写作能力,一定要心中有数。
力避每次作文训练眉毛胡子一把抓,审题、结构、语言全分析,结果什么也没有说透。
所以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要把本次训练点给学生指导好。
我在作文训练中感觉比较好的作文指导是先让学生讨论看到作文题目你的思路是什么,或者想到了哪些材料,然后大家进行评析。
这样学生没写之前,大致上就对作文有了一个整体的初步认识,知道应避免什么问题。
所以就避免了盲目的写作。
因此也就要求我们老师不能随便给个题目,然后就让学生写作文,而应结合每次的训练点做好作文指导。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路径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ec95200783e0912a3162a40.png)
章 有 理 有 据 ,并 能 够 针对 当 时 的实 际情 况 提 出观 点 , 可 以说 是 学 生 学 习 写议 论 文 的 典 范 。
写议 论 文要 多思 善 想 ,中心 论 点 的 提 出 ,要 有 的
者 一 句 真情 的话 语 、一 个 善 意 的 微 笑 ,我 们 的 心 里 都 放 矢 并 且 观 点 明确 ,不 能 无病 呻 吟 也不 能 模 棱 两 可 ,
可 能 激起 涟 漪 ,我 们 要 把 这 种 内心 的 感 动 表 达 出 来 , 明确 中心 后 ,还 要 合 理组 织论 据 ,运 用 适 当 的论 证方
写 成 文 章就 是 记 叙 文 。高一 的 作 文 教学 ,应 该 以 激发 法支 持 自己 的观 点 。高 二 的 作 文 教 学 应该 加 强 议论
学 生 内 心 的感 情 为 主 ,让 学 生 从 生 活 巾 发 现 美 ,让 学 文写 作 的训 练 。
生 写触 动 自己心 灵 的人 和 事 ,也 就 是 说 ,高一 的作 文
三 、锤 炼 思 想 。高 考 作 文 要 能 写得 有 文 采
应 该 针对 记 叙 文 进 行 有序 的训 练 。
什 么 样 的 差 别 ,从 写 作 的手 法 上 来 说 ,都 重 在 描 写 , 含 泪 ,满 心 辛 酸 ;接 着 他 又 从 新 朝廷 地 方 官 员 的推 荐
而 不 是 议论 ,在 高 一 的作 文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该 着 重 指 写起 ,写 到 新 朝 廷 以孝 治 天 下 的 方 针 ,可 谓 是 句 句 谦
学 生 在 高 考 中 主要 使 用 的 文体 就 是记 叙 文 和议
记 叙 文 重 在 描 写 ,例 如 《记 梁 任 公 先 生 的一 次 演 论文 ,高 ~ 高 二 我 们 分 别 对 这 两 种 文 体特 征进 行 了
序列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
![序列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0b7e06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9.png)
序列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作者:刘金昌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2年第02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表现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养成。
序列化系统化培养是指教师在统筹规划写作教学的思想培育目标和写作能力培养目标指导下,系统地开展有目标、有内容、有过程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方案。
一、序列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写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高考的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权重很大,所以教师和学生非常重视作文。
但现实情况却是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畏惧写作,究其根源,一是教师难教,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1],从而有效落实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学生难学,学什么、怎么学才能有效“达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因此探索以立德树人引领的序列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序列化系统化写作教学曾经取得过相当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推广经验。
比如夏丐尊、叶圣陶于1935年编写出版了《国文百八课》,开了写作教学“知识模式”之先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形成了以“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为主要内容和以“三大文体知识”为主体的写作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黑龙江省常青老师提出了“写作分格教学法”[3]。
华东师范大学附中陆继春归纳出18个阶段、108个训练点的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论述能力训练序列[4],湖南杨初春老师总结出“五步四法两课型”[5],北京刘胐胐用提高认识能力带动表达能力,提出了“观察——分析——表达”三级作文体系[6]。
常青、陆继春等老师努力建构写作知识体系,杨初春、刘腓腓试图建构写作能力体系。
序列化系统化写作教学现在面临着新兴教学理论和观念的冲击和挑战。
正当序列化系统化写作教学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些高校博士研究生加入了这一途径的探索和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797ed247375a417866f8faf.png)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老师常常很难找到抓手,因此见效更是缓慢。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历来是语文教师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和作文的教学实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高中学段的作文教学,我对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指导模式作了点滴的思考。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的教学是需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中作文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基于新的课程环境,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语文课程新理念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价值和内涵,需要充分借鉴国外母语写作教学的先进经验,冲破传统高考作文教学标准化、模式化的误区,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课堂作文教学指导模式,开展高中作文教学课堂的组织教学模式的实施及策略研究,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以便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培植学生“写作期待”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必需”。
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指导教学模式,着重在写作前的分析指导,以达到明确目标定位、激发情感。
1.以“点”促实效作文是学生情感的表达,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作文指导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作文的愉悦。
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则是对写作训练点的目标定位。
我们的作文教学指导是不可能通过一两篇写作就能使学生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作文课堂的指导训练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眉毛胡子啥都抓。
教师为主的课堂指导教学模式,其利处在于老师心中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作文序列,教师把握好这个训练的尺度和要求,每次训练重点突出,这就易于形成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集中,每次作文严格按照作文训练点的目标内容进行实施,课堂教学就能高效。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797ed247375a417866f8faf.png)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老师常常很难找到抓手,因此见效更是缓慢。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历来是语文教师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和作文的教学实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高中学段的作文教学,我对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指导模式作了点滴的思考。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的教学是需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中作文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基于新的课程环境,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语文课程新理念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价值和内涵,需要充分借鉴国外母语写作教学的先进经验,冲破传统高考作文教学标准化、模式化的误区,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课堂作文教学指导模式,开展高中作文教学课堂的组织教学模式的实施及策略研究,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以便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培植学生“写作期待”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必需”。
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指导教学模式,着重在写作前的分析指导,以达到明确目标定位、激发情感。
1.以“点”促实效作文是学生情感的表达,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作文指导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作文的愉悦。
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则是对写作训练点的目标定位。
我们的作文教学指导是不可能通过一两篇写作就能使学生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作文课堂的指导训练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眉毛胡子啥都抓。
教师为主的课堂指导教学模式,其利处在于老师心中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作文序列,教师把握好这个训练的尺度和要求,每次训练重点突出,这就易于形成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集中,每次作文严格按照作文训练点的目标内容进行实施,课堂教学就能高效。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有效教学谈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有效教学谈](https://img.taocdn.com/s3/m/8899de1927284b73f3425010.png)
行 反 思评 价 等方 面 的训 练 这 一 序 列 圳练 过 程 ,可 以 使 学 生 的 作 文 训 练 从 宏 观 向微 观 发 展 ,由 粗 放 型 走 向精 细 型 ,最 后 实 现 写 作综 合能 力 的提 升 .
建构 作 文 序列 化 训 练体 系 ,是 对 学 生 进 行 作 史 序 列 化 训 练 的必 要 手 段 。通 过 序 列 体 系 的 掏 建 提 高 文 体 洲练 的规 范 性 。学 生 作 文 中存 _ 存 ~-个 突 的问 题 是 ,不 会 根 据 写 作 内容 及 要 求 选 择 合 适 的文 体 进 行 写 作 。从 学 生 平 日的 作 文及 高考 试 卷 中可 以 发 现 , 部 分 学 生 文 体 不 分 ,导 致 文 章 不 能 很 好 地 突 巾心 思 想 。所 以 ,对 学 生 以 文体 作 为 类 别 进 行 训练很 有必 要 。文本训 练在 高 中各 学 段 都 应该 得 刮 突 体 现 ,如 高一 年 级 可 以重 点 训 练 文学 类 文 体 ,高 一一上学 期 可 以侧 重 于训 练 自述 类 散 文写 作 ,下学 期 可 以 i_ JII练 写 景状 物类 散 文 的 写 作 。 而在 高 二 町 以重 点 圳练 议 论 类 文体 ,让 学 生 学 习写 作 记叙 文 短 评 ,写 时评 与 短 沦 高 三年 级 则 可 以存 复 习过 程 巾进 行 义体 的 综 合 训 练 ,重 点 写 短论 与时评 。这样 学 生 可 以掌 握 多 种 文 体 的写 作 ,提 高综 合 写 作 能 力 。
三 、以题 型 训 练 为 切 入 点 ,提 高 升 格 训 练效 果 目前 高 考 的作 文题 型 通 常 是 标 题 作 文 及 根 据 材 料作 文 。所 以 ,教 师 在 高 一一与高 二年 级 的题 犁 训 练 可 以 以标 题 作 文 为重 点 ,材 料 作 文 作 为辅 助 训 练 题 型 。 高 i 则 把 训 练 重 点 放 在 材 料 作 文 题 型 上 。往训 练 过 程 中 ,可 以对 标 题 作 文 、材 料 作 文 进 行 分 类 ,如 把 标 题作 文划 分 为 全标 题作 文 、半 标 题 作 文 ,独 词 型 标 题 作 文 、短 语 型 标 题 作 文 等 ,可 以 把 材 料 作 文 划 分 为 文 字 型 材 料 作 文 、图表 材料 作 文 等 。 同 时 ,要 强 化 作 文 升 格 训 练 。升 格 训 练 一 般 包括 两 个 方 面 ,“一是对 原 作 在 立 意 、构 思 、选 材 做 创 意 性 的 修 改 ,使 作 文 结 构 严 漳 ,内 容 丰 富 ,立 意新 颖 。 二是 对 原 文 从细 微 方 面 进 行 修 改 ,如 从 语 言 上进 行 修 改 ,使 语 言 更 具 文 采 ,更 加 流 畅 。升 格 训 练 能 使 学 生更 准 确 的审 题 ,对 文章 有 更 高 的 立 意 能 力 ,能 够 更 严 谨 地 进 行 构 思 、布 局 ,在 不 断 训 练 中 掌 握作 文技 巧 。 高 中 作 文 序列 化 训 练 要 结 合 学 生 实 际 , 引导 学 生 积 累 写 作 素 材 .为 学 生 素 材 的 积 累 与 运 用 创 设 平 台 ;在 高 中不 同 阶 段 对 学 生 实 施 以文 体 为 类 别 的训 练 ,提 高 学 生 对 不 同 文 体 文 章 写 作 的 驾驭 能 力 ;同 时 ,可 以 以 题 型 训 练 及 升 格训 练 为 手 段 ,提 高学 生 刘 不 同 类 型 作 文 的 写 作 能力 。
如何使作文训练具有序列性和实效性
![如何使作文训练具有序列性和实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95e8de3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2.png)
怎样使作文训练拥有序列性和实效性《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表达沟通”部分“编写说明”中重申,存心突出“过程与方法”,力争纠正过去“那种只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缺点”,在每一个专题,都给学生一些能触发他思想感觉的话题,让他在一种思想主张下累积、剖析和整合资料,进而达成写作的过程。
他们以为,过去的教材只看重写法,简单致使训练沦为一种技术训练,淡化了学生真切感情的表达。
但笔者感觉,新教材思想主张是正确的,有前瞻性的意义,但实质上没做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均有短缺。
第一,在过程方面。
新教材的几个谈论文写作专题不过在理解谈论文的文体特色方面对学生起到导引作用,所谓“过程”,不过走出了记述文的写作套路的过程。
其次,在方法方面。
新教材的表达沟通部分都是大纲性的指导,在方法层面上太甚简单,关于刚接触谈论文的学生来说,没有使作文训练拥有序列性和实效性的特色。
特别是《学习辩证剖析》这个专题,教材只限制于辩证思想的好处,没有将一种作文思想落到训练实处,因此,本文要点商讨怎样在作文行文中使用、落实辩证剖析的方法。
一、明确辩证剖析的目的“辩证”一词根源于希腊语,从字面看,词义不够明确,只好经过一些感性教课资料,让学生理解辩证剖析的目的。
在第一课时,要给学生留下预习:关于下边这些看法,你是认可,仍是反对?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说说自己的见解。
1.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勤学校。
2.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3.坚持就是成功。
4.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要求:1.小组从“看法的严实性和合理性”角度沟通自己的见解。
2.请几位同学读评析片段,师生沟通他们剖析中的严实和合理之处。
3.改正预习题中的看法句,使其说法严实、合理。
4.师生概括辩证剖析的目的。
二、领会用到的哲学看法阅读几篇有辩证剖析的谈论文,在阅读中感觉:(一)参考之资:运用全面的看法剖析问题阅读文章《猛士耶?莽夫耶?》,思虑:这篇文章作者针对长江第一漂发布自己的见解,剖析时没有人云亦云,你感觉他的剖析有什么独到之处?这篇文章是针对长江第一漂发布自己的见解。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序列化训练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序列化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f74cf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5.png)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序列化训练
一是从写作的基础技巧方面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合理运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写好句子,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文章开头、结尾、过渡、拟题,如何指导学生设悬念、蓄势、照应、点题、论证、抒情、造波澜、辩证思维,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想象、联想、综述、评论等微观问题。
二是从写作学的文体方面研究如何构建板块式基本文体写作教学,如何指导学生写通讯报道、山水游记、散文小品、人物传记、童话寓言、科技说明、实事评论等各体文章,如何短时高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应用文的特殊格式和语体特点,如何指导学生写辩论词、独幕剧、就诊报告、两地书等特殊文体的文章。
三是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大胆创新、表达情感、张扬个性,向文学创作方面发展,同时发现与培养写作英才,为祖国的文艺百花园输送人才。
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
![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ab9ffad02de80d4d840da.png)
高三作文序列化训练方案学情分析:学生在作文备考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1、缺乏对作文备考的准确全面理解。
相当部分同学认为作文备考仅仅老师的事,学生的任务只在学习,对作文的复习缺乏系统有序的计划。
有的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从不自主参与学习,不但把老师当作向导,还要把老师当成司机,希望一直载他到目的地——老师讲什么,他听什么、记什么;老师要求他干什么,他就机械地去做什么——根本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备考方略。
这种读书只为完成任务的学习态度,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究的情致。
具体到作文上则表现为无法激起写作情趣和表现欲望,无法实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思维跃进,无法形成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理解,自然也就无法写出有新意、上档次的好文章来。
2、素材积累不够,生活体验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对作文材料(话题)的理解不到位,流于肤浅。
很多同学拿到材料(话题)只知道按其基本层面实行延展而无法展开深入分析。
如有好些同学对话题只知道按原材料内容实行扩写,不能结合社会现实或人生实际把话题往深度广度拓展;在材料使用上始终死守现成,文章写得假、大、空,完全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体悟。
因为素材积累不够,生活体验不足,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便没有鲜活的材料可用,写来写去,总是屈原、司马迁、文天祥、林则徐、张海迪,一味地吃“古董饭”,而对现今社会上、世界上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或感人事件,对新近出现的一些有影响的人物知之甚少或不甚了了,基本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书”的半封闭状态。
生活体验的不足,使学生丧失了对生活的敏锐和激情,有的甚至趋于冷漠(漠视师长的关怀、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关心),因而写出的文章缺乏生活的情趣,有的在主题或言词上甚至出现偏激倾向。
3、学生训练随意性、主观性太强,缺乏序列训练,不符合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
学生上高三的目的很明确:一定要上大学。
而语文中的作文又是重头戏,作文分数高了,高考总分就会上去。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整理精校版)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整理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3b9df89e3143323968935c.png)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作文辅导0411 07:44::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教师之家一、写作训练的三种形式:1) 随笔训练写随笔要求也不高, 就像写日记, 但是比日记要求更宽泛, 学生有什么写什么,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可以是一句, 可以是一段, 也可以是一篇; 所写内容也可以是包罗万象。但要求是写真话, 说真事, 流真情, 忌流水账的形式。2) 片断训练也叫小作文训练, 主要是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序列有步骤的进行完文的分解训练, 时间可以不作统一要求, 但是所写的内容或训练的侧重点必须是有序的。3) 完文训练也叫大作文训练, 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完整的大作文出来, 尽量是当堂完成。二、高中三年的序列安排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序列规划和整体教学目标, 才能使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循序渐进、有效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这就要求每一个年级段都要有各自的训练重心。而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也都应该有其训练的侧重点, 力争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都要有所收获, 使他们每一次作文时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成功处, 找到写作的新动力, 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高中三年写作训练的整体安排是高一年记叙文高二年议论文高三年考场作文具体分解:高一第一学期重点是训练写人的记叙文, 可分解序列为写谁, 写什么, 选什么材料, 如何来写, 如何突出个性等。高一第二学期重点是训练记事的记叙文, 具体分解序列为确定什么中心, 写什么事情, 选什么材料, 如何写的生动等。高二第一学期重点是训练议论文的写作, 可分解序列为如何立论, 如何论证,如何结构等高二第二学期重点训练散文的写作, 可分解序列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的写作方法等。高三第一学期着重审题能力和写作基本套路的训练, 通过训练让学生达到高考基础等级。高三第二学期着重就作文的发展进行训练, 具体分解序列为深刻透彻; 生动形象; 有文采; 有创意。最后一阶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 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 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三、作文训练的基本模式。有的是按表达方式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有的是按写作流程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修改。有得是按表达凭借的手段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先说后写, 以说带写, 用口头语言作为书面语言的先导。有的是按写作的本质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观察→思考→感悟→作文。四、作文课的基本课型方法理论指导课型, 自主写作课型。知道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并非是让学生搞文学创作, 因此在学生作文之前, 加强理论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虽说“文无定法”, 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共同或相通的东西, 必须要较为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而不是放羊式的自由创作。这种方法理论指导课型, 以指导学生如何写作为主, 另外兼引导学生去修改作文。具体的内容可分为理论指导, 美文揣摩, 作文评改, 作文升格等。自主写作课, 就是教师按照序列训练设计的计划, 每次出题时候都要明确此次作文训练的重点, 让学生带着这种重点意识去自主完成一篇作文, 老师不作任何的指导。在作文时候, 要求学生有时间观念, 必须当堂完成作文。二、处理好序列训练的几大关系。1 、教材的约束性与教师自由度的关系。2 、课内外的关系;3 、讲与练的关系;4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5 、作文训练与作文考试的关系;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认清文体和结构编写:王晓雨 2015届高考模拟9月6日【训练目标】1、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把握文体特征。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775a64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8.png)
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第一篇: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新课标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框架写作序列化训练的基本思路教师之家一?写作训练的三种形式:1)随笔训练: 写随笔要求也不高, 就像写日记, 但是比日记要求更宽泛, 学生有什么写什么,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可以是一句, 可以是一段, 也可以是一篇;所写内容也可以是包罗万象?但要求是写真话, 说真事, 流真情, 忌流水账的形式?2)片断训练: 也叫小作文训练, 主要是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序列有步骤的进行完文的分解训练, 时间可以不作统一要求, 但是所写的内容或训练的侧重点必须是有序的?3)完文训练: 也叫大作文训练, 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完整的大作文出来, 尽量是当堂完成?二?高中三年的序列安排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序列规划和整体教学目标, 才能使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循序渐进?有效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这就要求每一个年级段都要有各自的训练重心?而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也都应该有其训练的侧重点, 力争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都要有所收获, 使他们每一次作文时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成功处, 找到写作的新动力, 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高中三年写作训练的整体安排是高一年: 记叙文高二年: 议论文高三年: 考场作文具体分解:高一第一学期: 重点是训练写人的记叙文, 可分解序列为: 写谁, 写什么, 选什么材料, 如何来写, 如何突出个性等?高一第二学期: 重点是训练记事的记叙文, 具体分解序列为: 确定什么中心, 写什么事情, 选什么材料, 如何写的生动等?高二第一学期: 重点是训练议论文的写作, 可分解序列为如何立论, 如何论证, 如何结构等高二第二学期: 重点训练散文的写作, 可分解序列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的写作方法等?高三第一学期: 着重审题能力和写作基本套路的训练, 通过训练让学生达到高考基础等级?高三第二学期: 着重就作文的发展进行训练, 具体分解序列为: 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意?最后一阶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 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 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三?作文训练的基本模式?有的是按表达方式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有的是按写作流程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修改?有得是按表达凭借的手段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先说后写, 以说带写, 用口头语言作为书面语言的先导?有的是按写作的本质来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观察→思考→感悟→作文?四?作文课的基本课型: 方法理论指导课型, 自主写作课型?知道了我们的作文教学并非是让学生搞文学创作, 因此在学生作文之前, 加强理论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虽说“文无定法”,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共同或相通的东西, 必须要较为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而不是放羊式的自由创作?这种方法理论指导课型, 以指导学生如何写作为主, 另外兼引导学生去修改作文?具体的内容可分为: 理论指导, 美文揣摩, 作文评改, 作文升格等? 自主写作课, 就是教师按照序列训练设计的计划, 每次出题时候都要明确此次作文训练的重点, 让学生带着这种重点意识去自主完成一篇作文, 老师不作任何的指导?在作文时候, 要求学生有时间观念, 必须当堂完成作文?二?处理好序列训练的几大关系? ?教材的约束性与教师自由度的关系? ?课内外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文训练与作文考试的关系;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认清文体和结构编写:王晓雨2012年9月6日【训练目标】1、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把握文体特征。
高三作文序列化教学体系
![高三作文序列化教学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ed278fb240c844769eaeee5.png)
高三作文序列一、目标定位高三的作文教学应以高考的《考试说明》相关的要求,作出针对性实效性强的训练。
《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作文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敏锐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并能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学会各种搜索写作素材的方法。
2. 掌握相应的写作知识,能根据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需要恰当地选用文体,自如地运用写作技巧。
特别要掌握好记叙文和议论文。
3.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发现其中的本质。
能辩证地思考,力争能创造性思考。
4. 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自由地、有个性地表达,并且能进行创造性表达。
三、高三作文教学序列(1)积累与思考系统学段写作习惯积累侧重点写作技巧积累侧重点课外阅读侧重点高三1.精思慎索,编好提纲再行文的习惯2.写读书随笔、时评的习惯3.尽量使用新1.记叙文2.议论文。
关注时政热点阅读经典美文鲜素材的习惯4.经常进行仿写训练的习惯(2)作文与指导系统学段课前五分钟演讲大作文训练重点作文训练阶梯思维训练重点高三时评分享点评1.记叙文文体训练。
能写完整的记叙文,写好细节,写出真情,挖掘事件的典型意义。
2.议论文体训练。
能确立明确中心论点,有理有据,有条理地展开议论,能精心选择和使用论据,论证方法灵活,掌握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结构技巧记叙文:1、写完整的记叙文,写好细节和环境描写2、挖掘事件的典型意义3、安排记叙的材料议论文:1.审题立意独词型、短语型、关系型2.例证训练扣题、简练、叙议结合、有文采3.结构训练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4.点题训练5.开头与结尾训练6.拟题训练侧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浅谈高中议论文序列化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议论文序列化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4f37e56bd97f192379e940.png)
浅谈高中议论文序列化的教学方法用议论文文体写作,无论是平时,还是高考,都是大部分同学的选择,究其原因,主要是记叙文要求“太高”,操作不当又容易偏题跑题,而议论文好像就没有这么大的顾虑。
但是,纵观学生们的议论文,问题多而明显,笔者“不自量力”地想探索一下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作一个高中议论文序列化教学的尝试,现介绍如下。
高考作文教学,要确定好师生职责,以期各负其职,井然有序。
一、让学生准备(一)开眼1.让学生自己查找网页,看亚马逊等网站推荐的书单,然后每个学生在和家长商量的前提下每学期购买正版书4本,并让学生每月看一本,鼓励他们摘抄,写读书笔记,然后在月末的一个星期内安排四节课时间,让大家讲这个月所看书的内容、感受。
2.和全班商量,用班费定了两份《姑苏晚报》,两份《参考消息》,指定学生收发整理,并每节课之前让看过报纸的学生谈谈前一天印象深的新闻,鼓励他们发表意见。
3.按照学号顺序,每天安排两位同学各推荐一篇文章,打印出来,内容可以是美文,小小说,人物介绍,甚至名人名言均可。
贴在后面的墙报栏里,让大家课余时间阅读,老师上课会随机让学生讲讲前一天所贴内容。
(二)动笔1.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摘抄一段,内容可以是诗歌,名言,优美的文段,人物介绍或赏评,字数不限,但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有文采或有哲思的。
2.每周让学生写一篇周记,话题或材料是规定好的,基本是社会热点,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了解事情始末,写上自己的点评。
3.每两个星期写一篇大作文,题目随着高一高二高三的顺序安排难度,给学生五十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作文稿纸看齐高考,让他们有考试的仪式感和紧张兴奋感。
(三)张嘴1.每节课安排一个演讲小环节,话题不限,时间在5分钟左右。
2.每次评讲作文时,让优秀习作的作者谈谈他们的审题构思等考场思考历程。
二、老师如何教(一)确定好学生的文体方向因为初中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写作初中老师已经讲了很多。
笔者在高一上学期就重点讲议论文的写作,但基本是浅层次的,规范化的。
论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训练策略
![论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训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e9430f5a76e58fafbb00352.png)
论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训练策略论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训练策略议论文是高考作文命题频率较高的文体。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理论指导缺乏灵活性,使得学生的作文难以自由发挥。
但是,近年来关于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专家与学者作了深入的剖析与研究。
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可是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还是问题百出。
究其原因,是因为作文教学存在无序性的问题。
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序列化训练的探究。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文模式化重,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标准学生的阅读习惯做起,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去学习前辈名家们的写作经验,领悟写作的精髓,而不是只学习别人的皮毛。
写作训练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才是写作灵感的来源,是写作材料的源头。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相关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鲁迅的作品,通过仔细研读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要求以自己的见解为主,内容丰富,主题要以小见大。
这就是写作序列的进行过程。
议论不会分析,议论文最重要的是说理,文章要有一定的说服力,要想写好议论文,学生就要学会说理和分析,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许多学生想写议论文,可是写出来的往往都是材料的堆砌,最后再加上一点大道理的说辞,没有或是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由于上述学生的自身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很难改变。
缺乏对哲学根本观点的了解,无法将说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从生活中举出例证去支撑自己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生阅读面窄,好的文章往往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学生可以最大化利用其中的价值,关注课本上的佳作,走进作品,了解作者,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研读后能有所得。
例如:在?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课后作业中,参加探究外国文化对中国渗透的讨论,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议论文。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序列化训练策略了解议论文要领,构建议论文框架。
当学生充分了解写作中需遵循的原那么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做好一切前提准备工作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打好一篇文章的框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路径
作者:杜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2期
为了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高考作文对文体一般没有过多的要求,可以写记叙文,也
可以写议论文,甚至戏剧,不论哪种形式,只要写得好,都可以得到高分,但是有些学生在写
作中把“文体不限”写成了“文体不明”,文章不伦不类,有点四不像,这是因为学生平时缺
乏针对性的训练。
所以从高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对作文进行序列化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各种
文体之中游刃有余。
一、表达情意,记叙文要能引起心音共鸣
记叙文长于表情达意,面对一个生活的场景,或者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我
们的心里都可能激起涟漪,我们要把这种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写成文章就是记叙文。
高一的
作文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为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让学生写触动自己心灵
的人和事,也就是说,高一的作文应该针对记叙文进行有序的训练。
记叙文重在描写,例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主要在于出色的描写。
比如,对先生演讲稿的描写、对先生肖像的描写,对先生神情和动作
的描写,这些都属于正面描写,突出的表现了先生严谨、认真、率直、博学的特点。
除了正面
描写,文中还有生动的侧面描写,作者写到,在二十余年后,自己在茅津渡候船过河时顿时就
记起了梁先生的课,由此可见梁先生讲课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大。
正是因为前面这些精彩的描写,才让我们对梁启超先生敬佩不已。
记叙文从内容上分的话,应该包括写人,例如《记念刘和珍君》;记事,例如《记梁任公
先生的一次演讲》;状物,例如《囚绿记》三个方面。
但不论内容有什么样的差别,从写作的
手法上来说,都重在描写,而不是议论,在高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进行描
写训练。
二、论说道理,议论文要能做到多思善想
议论文长于说理,到了高二,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的加强,对事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把这些看法清晰而有条理的表达出来,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也有自己的文体特点,首先就是要
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其次是要对自己的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让自己的论点成立,为了证明自己
的论点是正确的,就要找出证据来证明,这就是论据,论据可以是真理,也可以是某个公认的
事实。
例如《师说》,针对当时人们普遍不从师的现象提出了要跟从老师学习的道理。
首先,从
道理上来讲,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如果有了疑惑,不向老师学习,这些疑惑就永
远不能解除,所以要从师;接着,他又用事实来说明,古代的圣人,都会向他人学习,即使是
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曾经向郯子这些人学习,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向他人学习呢?他又
分析了当时人们耻学于师的心理以及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来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
这篇文
章有理有据,并能够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观点,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写议论文的典范。
写议论文要多思善想,中心论点的提出,要有的放矢并且观点明确,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
模棱两可,明确中心后,还要合理组织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支持自己的观点。
高二的作
文教学应该加强议论文写作的训练。
三、锤炼思想,高考作文要能写得有文采
学生在高考中主要使用的文体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高一高二我们分别对这两种文体特征进行了强化训练,高三就要在这两种文体意识下进行提升训练。
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首先的要求都是能够有深刻的思想,这来源于我们对事物或事件的认知水平,平时我们要多听多问多思考,但是同样的观点使用不一样的表达手法,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所以,高三还要加强学生写作手法的训练。
例如,李密曾仕蜀汉,现在要拒绝新朝晋武帝的征召,这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李密的一篇《陈情表》不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还使得晋武帝赏金赐婢,他是怎样做到的呢?在于李密的情真意切,也在于他的层层推进和委婉的措辞。
首先从自己年幼的孤苦无奈写起,写到自己如今的狼狈状态,可谓字字含泪,满心辛酸;接着他又从新朝廷地方官员的推荐写起,写到新朝廷以孝治天下的方针,可谓是句句谦卑,满心感激;无奈忠孝暂时不能两全,最后他提出了先尽孝再尽忠的方法,恳切地希望皇帝成全。
至性之言,自然悲恻动人。
探寻作者的思路,他首先摆事实,之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晋朝提倡的孝来推脱,最后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作者最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就是写作的技巧,高三应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提升训练。
进入高中开始,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序列化的训练,以期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杜涛,山东邹城市兖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