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分类标准

合集下载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附件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第一条为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化妆品的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同时考虑使用方法,制定本规则和目录。

第二条本规则和目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化妆品的分类。

第三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产品剂型和使用方法,按照本规则和目录进行分类编码。

第四条化妆品应当按照本规则和目录所附的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产品剂型和使用方法的分类目录(附表1—5)依次选择对应序号,各组目录编码之间用“-”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产品分类编码。

同一产品具有多种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或者产品剂型的,可选择多个对应序号,各序号应当按顺序依次排列,序号之间用“/”进行连接。

第五条化妆品应当根据功效宣称分类目录所列的功效类别选择对应序号,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第六条作用部位应当根据产品标签中的具体施用部位合—1 —理选择对应序号。

宣称作用部位包含“眼部”或者“口唇”的化妆品,编码中应当包含对应序号,并按照“眼部”或“口唇”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

第七条宣称使用人群包括“婴幼儿”“儿童”的化妆品,编码中应当包含对应序号,并按照“婴幼儿”“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

第八条使用方法同时包含淋洗和驻留的,应当按驻留类化妆品选择对应序号,并按照驻留类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

第九条功效宣称、作用部位或者使用人群编码中出现字母的,应当判定为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

第十条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必须配合使用或者包装容器不可拆分的独立配方的化妆品,按一个产品进行分类编码。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附表:1.功效宣称分类目录2.作用部位分类目录3.使用人群分类目录4.产品剂型分类目录5.使用方法分类目录—2 —附表1功效宣称分类目录—3 ——4 ——5 ——6 —附表2作用部位分类目录—7 —附表3使用人群分类目录—8 —附表4产品剂型分类目录—9 —附表5使用方法分类目录—10 —。

fda对化妆品的分类

fda对化妆品的分类

fda对化妆品的分类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化妆品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产品用途、产品成分、产品效果、产品目标人群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品用途分类根据产品的用途,FDA将化妆品分为以下几类:1. 护肤品:主要用于清洁、滋润和保护皮肤,如洁面乳、面霜、乳液等。

2. 彩妆品:主要用于美化肤色和修饰容貌,如粉底液、口红、眼影等。

3. 洗发护发品:主要用于清洁和保护头发,如洗发水、护发素等。

4. 口腔护理品:主要用于口腔清洁和保护,如牙膏、漱口水等。

5. 防晒品:主要用于防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如防晒霜、防晒喷雾等。

二、产品成分分类根据产品的成分,FDA将化妆品分为以下几类:1. 化学合成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合成香料、合成染料等。

2. 天然成分:包括来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等原料,如植物提取物、动物油脂等。

3. 有机成分:指符合有机农业标准的原料,如有机植物提取物、有机精油等。

4. 矿物成分:指来自地下矿物资源的成分,如矿物粉末、矿泉水等。

三、产品效果分类根据产品的效果,FDA将化妆品分为以下几类:1. 滋润保湿:主要用于补充肌肤水分和营养,如保湿霜、面膜等。

2. 美白亮肤:主要用于淡化色斑和提亮肤色,如美白精华液、美白面膜等。

3. 抗衰老:主要用于减少皱纹和提升皮肤弹性,如抗衰老精华液、抗衰老面膜等。

4. 祛痘控油:主要用于清除痘痘和控制油脂分泌,如祛痘霜、控油面膜等。

四、产品目标人群分类根据产品的目标人群,FDA将化妆品分为以下几类:1. 女性化妆品:主要面向女性消费者,如女士香水、女士口红等。

2. 男士化妆品:主要面向男性消费者,如男士洗面奶、男士须后水等。

3. 儿童化妆品:主要面向儿童消费者,如儿童洗发水、儿童沐浴露等。

4. 中性化妆品:适用于男女皆宜的产品,如中性香水、中性洗面奶等。

总结:根据FDA的分类标准,化妆品可以按照产品用途、产品成分、产品效果和产品目标人群进行分类。

(完整版)化妆品分类明细表

(完整版)化妆品分类明细表

(完整版)化妆品分类明细表
本文档旨在提供化妆品分类的详细清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化妆品的种类和功能。

以下是各类化妆品的明细:
1. 面部护理产品
- 洗面奶:用于清洁面部皮肤,去除污垢和化妆品残留。

- 爽肤水:调理皮肤的pH值,保湿,舒缓皮肤。

- 面霜:保湿和滋润面部皮肤,预防皮肤干燥。

- 面膜:提供额外的深层滋润和护理,改善肤质。

2. 眼部护理产品
- 眼霜:滋润眼部周围的脆弱皮肤,减少细纹和黑眼圈。

- 眼膜:提供眼部周围肌肤所需的充分滋润和护理。

3. 唇部护理产品
- 唇膏:滋润和保护唇部皮肤,预防干燥和裂开。

4. 彩妆产品
- 粉底液:调整肤色,遮盖瑕疵,使肤色均匀。

- 眉笔:填充和定义眉形。

- 眼影:增加眼部的颜色和深度。

- 眼线笔:定义眼部轮廓,使眼睛更加明亮。

- 睫毛膏:增长和加密睫毛。

- 腮红:增加脸颊的色彩。

- 口红:为嘴唇提供颜色和保湿。

5. 指甲护理产品
- 指甲油:为指甲提供颜色和光泽。

- 指甲油去光水:去除指甲油。

请注意,以上仅为化妆品分类的简要明细,具体产品的使用方法和功效请参考产品说明和贴士。

化妆品的具体品牌和成分可能有所不同,请选择适合您个人需求和肤质的产品。

谢谢阅读本文档!如有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化妆品功效分类规则及分类界定详解

化妆品功效分类规则及分类界定详解

一、概述化妆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美化外貌,提升个人形象,更可以滋润肌肤,改善肤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追求,化妆品的种类和功效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对化妆品进行分类规则及界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妆品功效分类规则1. 根据用途分类根据化妆品的主要用途,可以将其划分为护肤品、彩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三大类。

(1)护肤品:主要功效是滋润肌肤、改善肤质、延缓衰老等,包括乳液、面霜、精华液等;(2)彩妆品:主要功效是修饰面部、提升容颜,包括粉底液、口红、眼影等;(3)个人护理品:主要功效是清洁、保湿、防晒等,包括洗发水、沐浴露、防晒霜等。

2. 根据成分分类化妆品的成分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其主要成分进行分类。

(1)植物提取:以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天然、温和的特点,适合肌肤敏感者使用;(2)化学成分:以化学合成的成分为主要成分,功效明显、效果快速,但有些人可能对化学成分过敏。

3. 根据适用人裙分类考虑到不同人裙的肤质和需求不同,可以将化妆品划分为男士专用、儿童专用、孕妇专用等。

三、化妆品功效分类界定详解1. 护肤品的分类界定(1)滋润类:滋润类护肤品主要功效是提供肌肤所需的水分和油分,改善肌肤干燥、缺水等问题;(2)美白类:美白类护肤品主要功效是淡化色斑、提亮肤色,使肌肤更加白皙透亮;(3)抗衰老类:抗衰老类护肤品主要功效是抗氧化、抚平细纹、紧致肌肤,延缓皮肤衰老;(4)修复类:修复类护肤品主要功效是修复受损肌肤,减轻肌肤炎症、修复损伤细胞。

2. 彩妆品的分类界定(1)底妆类:底妆类彩妆品主要功效是遮盖瑕疵、修饰肤色,包括粉底液、遮瑕膏等;(2)眼妆类:眼妆类彩妆品主要功效是突出眼部轮廓、提亮眼神,包括眼影、眼线、睫毛膏等;(3)唇妆类:唇妆类彩妆品主要功效是提升唇部色彩、延长唇部保湿效果,包括口红、唇彩等。

3. 个人护理品的分类界定(1)清洁类:清洁类个人护理品主要功效是洗净头发、肌肤等,包括洗发水、沐浴露等;(2)保湿类:保湿类个人护理品主要功效是补充肌肤水分,保持肌肤湿润,包括身体乳、护手霜等;(3)防晒类:防晒类个人护理品主要功效是抵御紫外线伤害,防止肌肤晒伤,包括防晒霜、防晒喷雾等。

化妆品分类及质量要求

化妆品分类及质量要求
⑶用天然物的主要成分制成的表面活性剂,
如以烷基多糖苷(APC)、蔗糖酯、葡萄糖酰胺、烷基葡萄 糖酰胺和烷基葡萄糖酯为代表的各类糖基表面活性剂;以 甲酯磺酸盐(MES)、脂肪醇硫酸盐为代表的油脂衍生产品; 以脂肪酰谷氨酸盐和脂肪酰肌氨酸盐为代表的类氨基酸产 品。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大部分的天然物基团,或具有与 天然物类似的结构,能够平衡温和性、环境相容性和应用 性能。
蜡、唇膏等油蜡类化妆品的基本原料,主要起护肤、 柔滑和滋润作用。
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动植物油脂、矿物油脂 和化学合成的脂肪酸脂。 最常用的动植物油脂有椰子油,蓖麻油、橄榄油、 羊毛脂、蜂蜡、白油等。
三、化妆品的原料
基质原料
椰子油-椰子果肉中提取,易溶于乙醚和氯仿,主要用 作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有特殊气味,易酸败,常用作制造唇膏、香波
三、化妆品的原料
基质原料:
2 粉类原料 是香粉、爽身粉、胭脂等化妆品
基体的原料,主要起遮盖、滑爽、吸收等作用。主 要包括:
滑石粉-是香粉、粉饼、胭脂河爽身粉的主要原料, 性质柔软,以光泽滑润者为上品。
高岭土-制造香粉的原料,吸油性、吸水性和皮肤 附着力好,以色泽白、质地细者为上品。
钛白粉-白色、无臭无味,遮盖力极强,用于粉类 化妆品及防晒霜中。
氧化锌-遮盖力强,兼具收敛和杀菌作用等。
例如,用化学法在云母粉上镀一层钛白粉,用于粉 类化妆品中,使皮肤具有一种自然的感觉
三、化妆品的原料
基质原料:
3 香水类原料主要采用乙醇,是香水、发油
等液体化妆品基体原料,主要起溶解、稀释作用。 纯度要求高,不能还有低沸点乙醛、丙醛和较高
沸点的戊醇、杂醇油等。
人参浸出液,它含有抑制黑色素的天然还原物质和多种 营养素,能增加细胞活力,延缓衰老,用于去老年斑膏 霜中。

化妆品国家标准一览表

化妆品国家标准一览表

化妆品国家标准一览表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更是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化妆品国家标准,对化妆品的生产、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文将对化妆品国家标准进行一览表的介绍,以便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了解相关标准,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GB/T 7916-2008 化妆品名称和分类。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的命名原则和分类方法,对于化妆品的命名和分类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二、GB/T 7917.1-2008 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保证了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而导致变质或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三、GB/T 7919-2008 化妆品重金属元素的限量。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重金属元素的限量要求,包括铅、汞、砷等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限制,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四、GB/T 7918-2008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的限量。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包括对苯二酚、甲醛、铅、砷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限制,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五、GB/T 7915-2008 化妆品标识。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标识的内容和要求,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化妆品,避免不当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六、GB/T 7914-2008 化妆品包装。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包装的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印刷标识、包装容器的卫生要求等,以保证化妆品在包装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七、GB/T 7913-2008 化妆品质量检验。

该标准规定了化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外观检验、pH值检测、微生物检测等,以保证化妆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化妆品国家标准一览表的相关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障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的分类如下
化妆品一般有效果、用途、剂型、对象、功能五种分类方式。

一、按效果分类:清洁型、护发型、基础型、美容型和疗效型;
二、按用途分类:发用化妆品、肤用化妆品、美容化妆品和特殊功能化妆品;
三、按剂型分类:液体、乳液、膏霜、粉状、块状、油状;
四、按对象分类:婴儿用化妆品、少年用化妆品、男用化妆品、孕妇用化妆品;
五、按功能性分类又分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1. 发用品:发油类、发蜡类、发乳类、发露类
2. 护肤品:化妆水类、护肤膏霜类、乳液类
3. 彩妆品:粉底类、分饼类、胭脂类、眼影类、睫毛类、描眉类、眼睑类、眼部彩妆卸除剂、护唇类等
4. 指趾甲用品:修护类、涂彩类、清洁漂白类、
5. 芳香品:香水类、古龙水类、花露水类
特殊用途化妆品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美白、祛斑、防晒十大类。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申请初始注册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初始注册申请表;
(二)执业资格证件和身份证件复印件;
(三)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四)工程造价岗位工作证明;
(五)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资格证书签发之日起1年后申请初始注册的,应当提供继续教育合格证明;
(六)受聘于具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的中介机构的,应当提供聘用单位为其交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凭证、人事代理合同复印件,或者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离退休证复印件;
(七)外国人、台港澳人员应当提供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书复印件。

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的分类

1. 清洁化妆品:用以洗净皮肤
化妆品(4张)。

2. 毛发的化妆品:这类化妆品如清洁霜、洗面奶、浴剂、洗发护发剂、剃须膏等。

3. 基础化妆品:化妆前,对面部头发的基础处理。

这类化妆品如各种面霜、蜜,化妆水,面膜,发乳、发胶等定发剂。

4. 美容化妆品:用于面部及头发的美化用品。

这类化妆品指胭脂,口红,眼影,头发染烫、发型处理、固定等用品。

5. 疗效化妆品:介于药品与化妆品之间的日化用品。

这类化妆品如清凉剂、除臭剂、育毛剂、除毛剂、染毛剂、驱虫剂等。

按使用部位分类
1. 肤用化妆品:指面部及皮肤用化妆品。

这类化妆品如各种面霜、浴剂等。

2. 发用化妆品:指头发专用化妆品。

这类化妆品如香波、摩丝、喷雾发胶等。

3. 美容化妆品:主要指面部美容产品,也包括指甲头发的美容品。

4. 特殊功能化妆品:指添加有特殊作用药物的化妆品。

贝佳斯官网。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分类

(一)我国化妆品的分类按照我国化妆品生产、销售和有关化妆品法规实施情况,我国化妆品一般可分为七大类,即护肤类.发用类.美容类.口腔类、芳香类.气雾剂类和特殊用途的化妆品。

气雾剂类化妆品由于工艺特殊,有别于其他类别的化妆鼠特殊用途化妆品由于生产该类产品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

所以,尽管这两类产品使用目的和部位方面与其他类产品有交叉,但部分别列为一类产品较为合理.1.护肤类(1)、洁肤用品:清洁霜和乳液.洗净用化妆水,浴油.浴盐,泡沫浴剂.浴皂、磨砂膏、卸妆油和膏等。

(2)、勺护肤用品:雪花膏.冷霜.润肤霜(包括营养霜.晚霜,珍珠霜等)。

护肤嗜嘱膏和嗜喱水.手和体用护肤霜和乳酸.浴后润肤油,剃须后润肤剂泡括霜、乳液、水刑和皂.粉剂等).日光浴后护肤油和膏等。

2.毛发类(1)、清洁毛发用品:通用型香波(透明和膏状).药效型香波(祛臭,酸性于衡.去头屑和止痒.滋养型香波等).调理型香波(二合一香波、油性、蛋白质和定型香波等)、特殊型香波(香气香波、损伤型头发用香波.儿章香波.染发香波和干洗香波等)。

(2)、护发用品:护发素.发油.煽油.发乳、发蜡.免洗护发索(爽发霜)、润发嗜嘱等。

(3)美发用品:原型发腔.定型嗜喱水和嗜喱膏等。

3、美容类①唇和鼻美容用品:唇膏(透明、液体.彩色、变色和液品唇膏等),护唇油膏、唇线笔和鼻影笔等。

②胭脂:干粉。

蜡基、膏状胭脂,湿粉等。

3、眼部美容用品:染睫毛膏.眼影膏.眼线笔和眉笔等。

4、指甲美容用品:指甲油.指甲光亮剂.指甲营养型和指甲油清除剂等。

⑤香粉类:扑粉,水粉.彩虹粉、粉饼和水粉饼、粉条.粉底霜.艳丽粉饼和爽身粉等。

4.口腔用品牙膏(膏状和嗜喱状)、嗽口液,牙粉.牙粉饼和口腔清新剂等。

5、芳香化妆品1、液体芳香用品:香水、古水、花露水、香体露和除臭香水等。

2、固态芳香用品:香粉、清香袋、香水条、香锭和晶体芳香剂等。

6.气雾剂制品润肤露.润肤摩丝.剃须摩丝、染发摩丝、发油、驱蚊露、祛臭剂和止汗剂等;7、特殊用途化妆品生发水.染发剂(暂时性.永久性和半水久性).烫发剂,脱毛剂.美乳霜.苗条霜.除臭剂.祛斑剂(汗斑和肝斑)、防粉刺制品和防晒.晒黑.防晒斑制品(霜.乳液和油剂)等。

化妆品分类 国家标准

化妆品分类 国家标准

化妆品分类国家标准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化妆品的分类和标准也变得尤为重要。

国家标准对于化妆品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便消费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化妆品的种类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首先,化妆品可以根据其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化妆品主要分为护肤品、彩妆品、美发护发品、口腔护理品、个人清洁用品等几大类。

护肤品是指用于保护和改善皮肤的化妆品,包括洁面霜、面膜、爽肤水、乳液等;彩妆品则是用于修饰面部和美化外表的化妆品,如唇膏、眼影、粉底等;美发护发品是用于护理头发和头皮的化妆品,如洗发水、护发素、染发剂等;口腔护理品是用于口腔卫生和美白牙齿的化妆品,如牙膏、漱口水等;个人清洁用品是用于清洁身体和保持个人卫生的化妆品,如沐浴露、洗手液等。

其次,化妆品还可以根据其成分和功效进行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化妆品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油、乳化剂、防腐剂、香料、色素、活性剂等。

根据不同的成分和功效,化妆品可以分为保湿型、美白型、抗衰老型、祛痘型、防晒型等多种类型。

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此外,化妆品还可以根据其生产工艺和质量等级进行分类。

国家标准对于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等级也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化妆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包装和贮存等多个环节,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

化妆品的质量等级则根据其成分、功效、安全性等进行评定,分为特级品、一级品、合格品等多个等级,以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化妆品的质量和档次。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于化妆品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化妆品时,可以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同时,化妆品生产厂家也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国家标准的规范,能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同时也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化妆品是指用于改善外貌、保护皮肤和修饰面部特征等目的的化学制品。

它们包括了各种涂料、香料、防晒剂、清洁剂、染发剂、指甲油等,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和美容领域。

一、化妆品的分类1.按照功能分类(1)护肤类:主要用于保护和滋润皮肤,如洁面乳、面霜、眼霜等。

(2)彩妆类:主要用于修饰面部特征,如口红、眉笔、睫毛膏等。

(3)香水类:主要用于增加气味,让人感到愉悦,如香水、古龙水等。

(4)美发类:主要用于染发或造型,如染发剂、定型喷雾等。

2.按照性质分类(1)天然类:由天然植物或动物提取而成,不含化学成分。

如花露水。

(2)合成类: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组成。

如洗面奶。

3.按照适用对象分类(1)女性化妆品:主要适用于女性。

(2)男性化妆品:主要适用于男性。

(3)儿童化妆品:主要适用于儿童。

二、化妆品的成分1.基础成分(1)水:作为化妆品的溶剂和稀释剂。

(2)油脂:作为保湿剂和滋润剂,如植物油、矿物油等。

(3)乳化剂:使水和油脂相互混合,如月桂酸钠等。

2.功能成分(1)防晒剂:能够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2)美白剂:能够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使皮肤更加白皙,如维生素C 等。

(3)保湿剂:能够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如甘油、尿素等。

三、化妆品的使用方法1.洁面使用洁面乳或洗面奶清洁面部,去除污垢和彩妆。

2.护肤使用爽肤水或精华液滋润皮肤,并使用面霜或乳液保湿。

3.化妆使用口红、眼影、粉底等彩妆产品进行修饰。

4.卸妆使用卸妆油或卸妆水将彩妆和污垢清除干净。

四、化妆品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

2.避免频繁更换品牌,以免过敏。

3.注意保质期,过期化妆品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4.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化妆品,以免产生过敏反应。

五、结语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可以使我们更加美丽动人,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和健康。

2022最新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2022最新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附件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第一条为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化妆品的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同时考虑使用方法,制定本规则和目录。

第二条本规则和目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化妆品的分类。

第三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产品剂型和使用方法,按照本规则和目录进行分类编码。

第四条化妆品应当按照本规则和目录所附的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产品剂型和使用方法的分类目录(附表1—5)依次选择对应序号,各组目录编码之间用“-”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产品分类编码。

同一产品具有多种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使用人群或者产品剂型的,可选择多个对应序号,各序号应当按顺序依次排列,序号之间用“/”进行连接。

第五条化妆品应当根据功效宣称分类目录所列的功效类别选择对应序号,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第六条作用部位应当根据产品标签中的具体施用部位合—1—理选择对应序号。

宣称作用部位包含“眼部”或者“口唇”的化妆品,编码中应当包含对应序号,并按照“眼部”或“口唇”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

第七条宣称使用人群包括“婴幼儿”“儿童”的化妆品,编码中应当包含对应序号,并按照“婴幼儿”“儿童”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

第八条使用方法同时包含淋洗和驻留的,应当按驻留类化妆品选择对应序号,并按照驻留类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宣称要求管理。

第九条功效宣称、作用部位或者使用人群编码中出现字母的,应当判定为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

第十条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必须配合使用或者包装容器不可拆分的独立配方的化妆品,按一个产品进行分类编码。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附表:1.功效宣称分类目录2.作用部位分类目录3.使用人群分类目录4.产品剂型分类目录5.使用方法分类目录—2—附表1功效宣称分类目录序号功效类别释义说明和宣称指引A新功效不符合以下规则的01染发以改变头发颜色为目的,使用后即时清洗不能恢复头发原有颜色02烫发用于改变头发弯曲度(弯曲或拉直),并维持相对稳定注:清洗后即恢复头发原有形态的产品,不属于此类03祛斑美白有助于减轻或减缓皮肤色素沉着,达到皮肤美白增白效果;通过物理遮盖形式达到皮肤美白增白效果注:含改善因色素沉积导致痘印的产品04防晒用于保护皮肤、口唇免受特定紫外线所带来的损伤注:婴幼儿和儿童的防晒化妆品作用部位仅限皮肤05防脱发有助于改善或减少头发脱落注:调节激素影响的产品,促进生发作用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06祛痘有助于减少或减缓粉刺(含黑头或白头)的发生;有助于粉刺发生后皮肤的恢复注:调节激素影响的、杀(抗、抑)菌的和消炎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07滋养有助于为施用部位提供滋养作用注:通过其他功效间接达到滋养作用的产品,不属于此类08修护有助于维护施用部位保持正常状态注:用于疤痕、烫伤、烧伤、破损等损伤部位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09清洁用于除去施用部位表面的污垢及附着物10卸妆用于除去施用部位的彩妆等其他化妆品11保湿用于补充或增强施用部位水分、油脂等成分含量;有助于保持施用部位水分含量或减少水分流失12美容修饰用于暂时改变施用部位外观状态,达到美化、修饰等作用,清洁卸妆后可恢复原状注:人造指甲或固体装饰物类等产品(如:假睫毛等),不属于化妆品—3—序号功效类别释义说明和宣称指引13芳香具有芳香成分,有助于修饰体味,可增加香味14除臭有助于减轻或遮盖体臭注:单纯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达到除臭目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15抗皱有助于减缓皮肤皱纹产生或使皱纹变得不明显16紧致有助于保持皮肤的紧实度、弹性17舒缓有助于改善皮肤刺激等状态18控油有助于减缓施用部位皮脂分泌和沉积,或使施用部位出油现象不明显19去角质有助于促进皮肤角质的脱落或促进角质更新20爽身有助于保持皮肤干爽或增强皮肤清凉感注:针对病理性多汗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21护发有助于改善头发、胡须的梳理性,防止静电,保持或增强毛发的光泽22防断发有助于改善或减少头发断裂、分叉;有助于保持或增强头发韧性23去屑有助于减缓头屑的产生;有助于减少附着于头皮、头发的头屑24发色护理有助于在染发前后保持头发颜色的稳定注:为改变头发颜色的产品,不属于此类25脱毛用于减少或除去体毛26辅助剃须剃毛用于软化、膨胀须发,有助于剃须剃毛时皮肤润滑注:剃须、剃毛工具不属于化妆品—4—附表2作用部位分类目录序号作用部位说明B新功效不符合以下规则的01头发注:染发、烫发产品仅能对应此作用部位;防晒产品不能对应此作用部位02体毛不包括头面部毛发03躯干部位不包含头面部、手、足04头部不包含面部05面部不包含口唇、眼部;注:脱毛产品不能对应此作用部位06眼部包含眼周皮肤、睫毛、眉毛;注:脱毛产品不能对应此作用部位07口唇注:祛斑美白、脱毛产品不能对应此作用部位08手、足注:除臭产品不能对应此作用部位09全身皮肤不包含口唇、眼部10指(趾)甲—5—附表3使用人群分类目录序号使用人群说明C新功效不符合以下规则的产品;宣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适用的产品01婴幼儿(0~3周岁,含3周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02儿童(3~12周岁,含12周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卸妆、保湿、美容修饰、芳香、护发、防晒、修护、舒缓、爽身03普通人群不限定使用人群—6—附表4产品剂型分类目录序号产品剂型说明00其他不属于以下范围的01膏霜乳膏、霜、蜜、脂、乳、乳液、奶、奶液等02液体露、液、水、油、油水分离等03凝胶啫喱、胶等04粉剂散粉、颗粒等05块状块状粉、大块固体等06泥泥状固体等07蜡基以蜡为主要基料的08喷雾剂不含推进剂09气雾剂含推进剂10贴、膜、含基材贴、膜、含配合化妆品使用的基材的11冻干冻干粉、冻干片等—7—附表5使用方法分类目录序号使用方法说明01淋洗根据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选择编码02驻留—8—。

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分

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分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产品,其分类和主要成分的了解对于选择合适的化妆品非常重要。

化妆品主要根据其功能和使用部位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护肤品、彩妆品、美发产品、美容工具和个人护理产品等。

1.护肤品护肤品是指能够改善皮肤外观和质感的化妆品,包括洁面乳、化妆水、面霜、精华液等。

其主要成分包括水、油、活性成分和功能性成分。

水是护肤品的基础成分,用于具有清洁、舒缓和保湿等功效。

油则能够给皮肤提供滋润,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胶原蛋白等则可以改善肤色、抗衰老等。

功能性成分如紫外线过滤剂、增白剂等能够提供额外的保护和美白效果。

2.彩妆品彩妆品主要用于修饰面部,包括粉底液、遮瑕膏、眼影、口红等。

其主要成分包括颜料、增稠剂、乳化剂和防腐剂。

颜料是彩妆品的主要成分,在彩妆品中扮演着有色修饰的角色。

增稠剂用于增加产品的粘稠度和延展性,使其更易于涂抹和涂抹。

乳化剂则能够使不相溶的成分混合并保持稳定。

防腐剂可以阻止微生物滋生。

3.美发产品美发产品主要用于保护、修饰和造型头发,包括洗发露、护发素、发膜、发胶等。

其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润滑剂、胶原蛋白和氨基酸等。

表面活性剂能够清洗头发并去除油脂和污垢。

润滑剂能够使头发变得柔顺、顺滑。

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则能够补充头发的营养和水分,修复受损的头发。

4.美容工具美容工具是辅助使用化妆品的产品,包括化妆刷、粉扑、化妆海绵、美甲工具等。

这些工具不直接接触皮肤,但对于化妆效果和使用体验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的主要成分取决于具体的材料选择,常见的材料有化纤、天然纤维和海绵等。

5.个人护理产品个人护理产品是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化妆品,包括沐浴露、香水、口红、指甲油等。

其主要成分取决于产品的功能和用途,涵盖了护肤品、彩妆品和美发产品的成分。

此外,个人护理产品还会引入额外的成分,如香精和抗菌剂等。

总结起来,化妆品根据其功能和使用部位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护肤品、彩妆品、美发产品、美容工具和个人护理产品等。

1化妆品分类

1化妆品分类
10
特殊用途化妆品 是指用以改变人体局部状态,或是促进人体美, 或是消除人体美不利因素的一类化妆品。此类化妆品的特点是 带有半永久性装饰性(如烫发),或带有治疗(如祛斑)作用。特殊 用途化妆品有如下几类:
1.育发化妆品:有助于毛发生长、减少脱发和断发的化
妆品;
2.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作用的化妆品;
如用于毛发部位的染发剂、烫发剂、定型摩 丝、发胶、生发剂、脱毛剂、睫毛膏等;
用于皮肤部位的粉饼、胭脂、眼影、眉笔、 眼线笔、香水、古龙水等;
用于指甲部位的指甲油等; 用于口唇部位的唇膏、唇彩、唇线笔等。
9
芳香类化妆品 以香味为主的芳香制品类化妆品。其功
能是醒脑提神、祛除体臭,保持人体芬 芳。 主要品种有:香水、花露水等。
物形象生产的 文艺化妆品与生活化妆品在用途和品种上有
很大区别 文艺化妆品最主要功能是塑造人物形象,而
生活化妆品用途繁多。两者品种也有很大差 异 油彩是文艺化妆品最主要的品种,生活化妆 品无此品种。
14
基础化妆品 包括护肤化妆品、清洁卫生类化妆品、
营养化妆品等 除美容修饰化妆品外,其他的均属基础
1.根据化妆品性状分为:膏类化妆品、 霜类化妆品、蜜类化妆品、水类化妆品等。
2.根据酸碱度可分为:酸性化妆品、碱 性化妆品、中性化妆品。
3.根据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基础化妆品、 护肤化妆品、美容化妆品、营养化妆品、药 用化妆品、卫生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发 化妆品、美发化妆品等。
13
文艺化妆品 也称专业化妆品 是专为专业化妆师刻划戏剧、电影、电视人
3.烫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弯曲度,并维持相对稳定
的化妆品;
4.脱毛化妆品:具有减少、消除体毛作用的化妆品;

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分类和定义根据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怎么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定义的化妆品范畴?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定义的化妆品范畴,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1.产品的使用方法应是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如揉、抹、敷等,而以口服、注射等方式达到美容目的的产品不属化妆品范畴。

2.产品施于人体的部位应是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而牙齿、口腔黏膜等不在此范畴。

3.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目的应是以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为目的,不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这也是化妆品与药品的本质区别。

目前,我国法规定义的化妆品不包括牙膏和其他与口腔黏膜接触的产品。

三、怎么区分非特殊类化妆品类别?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我国将非特殊类用途化妆品分为五类:(1)发用品。

一般发用产品,包括发油类、发蜡类、发乳类、发露类、发浆类等;易触及眼睛的发用产品:包括洗发类、润丝(护发素)类、喷发胶类、暂时喷涂发彩(非染型)等。

(2)护肤品。

一般护肤用品,包括护肤膏霜类、护肤乳液类、护肤油类、护肤化妆水、爽身类、沐浴类等;易触及眼睛的护肤品,包括眼周护肤类、面膜类、洗面类。

(3)彩妆品。

一般彩妆品,包括粉底类、粉饼类、胭脂类、涂身彩妆类;眼部彩妆品,包括描眉类、眼影类、眼睑类、睫毛类、眼部彩妆卸除剂等;护唇及唇部彩妆品,包括护唇膏类、亮唇油类、着色唇膏类、唇线笔等。

(4)指(趾)甲用品。

包括修护类、涂彩类、清洁漂白类。

(5)芳香品。

包括香水类、古龙水类、花露水类。

所有进口化妆品(包括特殊类化妆品和非特殊类化妆品)、进口化妆品新原料必须经CFDA审批。

综普咨询,一家备案技术团队,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公司已建有高素质的资深技术团队,和前端申报顾问团队。

化妆品分类及质量要求

化妆品分类及质量要求

化妆品分类及质量要求化妆品是指用于美容、保养和改善肌肤、头发和身体外观的产品。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化妆品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妆品分类,并讨论其质量要求。

常见的化妆品分类包括护肤品、彩妆品、洗护品、卫生用品等。

1.护肤品:护肤品是指用于保护和改善肌肤的化妆品。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洁面乳、面膜、爽肤水、乳液、面霜、眼霜等。

护肤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护肤品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含有禁用成分和超标成分,不得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稳定性:护肤品的配方应当能够在合理的保存期限内保持稳定,不腐败、分层或发生其他质量问题。

-效果:护肤品应当能够实现其标称的功能,如保湿、抗皱、美白等,同时其功效应当有科学研究支持。

2.彩妆品:彩妆品是指用于修饰和美化外貌的化妆品,如唇膏、粉底液、眼影、指甲油等。

彩妆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色:彩妆品的颜色应当准确明示,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色或脱落。

-安全性:彩妆品中的颜料和添加剂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含有有毒或致敏物质。

-纯度:彩妆品的成分应当准确明示,不得含有欺诈性成分,且包装上的描述应当符合实际情况。

-不致痘:彩妆品应当配方合理,不易引起皮肤过敏或堵塞毛孔,从而避免痘痘的产生。

3.洗护品:洗护品是指用于清洁和保养头发、身体的化妆品,如洗发水、沐浴露、护发素。

洗护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洁能力:洗护品应当能够有效清洁头发、身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给皮肤和毛发带来不适感。

-不刺激:洗护品的成分应当温和,不得含有刺激性物质,特别是对于敏感肌肤的用户。

-去屑效果:洗护品应当具备良好的去屑效果,能够减少头屑的产生,并且不对头皮和头发造成伤害。

4.卫生用品:卫生用品是指用于女性生理期间的卫生保健产品,如卫生巾、卫生棉条等。

卫生用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吸收性:卫生用品应当具备良好的吸收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分泌物,并保持干燥和清洁。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一、按用途划分1.护肤品:用于保持皮肤的健康和美观,包括洁面乳、爽肤水、面霜、眼霜、精华液等。

2.彩妆品:用于修饰和增强面部特征,让皮肤看起来更好看,包括粉底液、散粉、眼影、口红、睫毛膏等。

3.美发产品:用于保养头发、美化发型,包括洗发水、护发素、发膜、摩丝、发胶等。

4.口腔护理品:用于口腔清洁和保护,包括牙膏、漱口水、口喷、牙线等。

5.个人护理品:用于个人清洁和保养,包括沐浴露、洗手液、身体乳等。

6.防晒品:用于抵御紫外线伤害,包括防晒霜、防晒喷雾、防晒乳液等。

7.美容工具:辅助化妆和美容的实用工具,包括化妆刷、海绵、美容仪等。

二、按成分划分1.天然成分化妆品:成分主要来自于天然植物或动物的化妆品,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

2.合成成分化妆品:成分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组成的化妆品,可以提供更多的功效和改善皮肤问题。

4.矿物质化妆品:成分主要是从矿物存在的矿物质提取而来的化妆品,通常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三、按适用皮肤类型划分1.干性皮肤专用化妆品:适用于皮肤较干燥的人群,能够提供较强的滋润效果。

2.油性皮肤专用化妆品:适用于皮肤较油的人群,能够控制皮脂分泌,防止油光出现。

3.混合性皮肤专用化妆品:适用于皮肤部分干燥部分油腻的人群,能够平衡皮肤的水油分泌。

4.敏感性皮肤专用化妆品:适用于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能够舒缓和抗敏感。

四、按品牌划分1.国际大牌:来自于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如兰蔻、雪花秀、雅诗兰黛等。

2.国内品牌:来自于国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如相宜本草、佰草集、大宝等。

3.小众品牌:规模较小但在特定领域具有口碑和影响力的品牌,如MG、科颜氏等。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的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可能会有新的分类规则和目录出现。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分类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的分类和编码。

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备案、注册、管理和统计。

2. 化妆品分类
采用线分类法,在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的基础上,按产品功能、作用部位、产品剂型,同时考虑特殊人群,对化妆品进行细化分类。

3. 化妆品编码 3.1 代码结构
采用层次码,代码分5个层次,依次为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类别、产品功能、作用部位、产品剂型、特殊人群,各大类中的细分品类见表1。

3.2 编码方法
代码用6-7位数字和字母组合表示。

第一、三、五层各用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若产品适用人群不包含第五层特殊人群,则省略第五层编码。

第二、四层采用顺序码,用2位数字表示,代码为01~99。

3.3 分类编码表 化妆品分类编码见表1。

× × × × ×
第一层 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第二层 产品功能
第三层 作用部位 第四层 产品剂型 第五层 特殊人群
表1 化妆品分类编码
编码1 编码2 功能编码3 作用部位编码4 剂型产品举例编码5 特殊人群

特殊用途化妆品01 育发类 A 头发01 膏霜类隔离霜、BB霜、CC霜、霜状面膜、香脂、冷霜、焗油
膏、发膜、护发素、焗油膏、染发膏等
a 儿童
02 染发类 B 头皮02 乳液类乳、乳液、奶、奶液、蜜、露、精华液、精华乳、粉
底液、乳状面膜、洗面奶、发乳、无纺布面膜等
b 孕妇或哺乳期妇

03 烫发类 C 面部(不包含粘膜
部位)
03 水剂类啫喱水、精华水、香波、花露水、香氛、香水等 c 老年人
04 脱毛类 D 眼部04 凝胶类啫喱、啫喱膏、凝胶、胶、凝露、晶露、啫喱面膜等
05 美乳类 E 唇部05 油剂类精油、唇蜜、唇彩等
06 健美类 F 剃须部位06 粉剂类粉、颗粒、粉底、散粉、粉块、粉饼、腮红、颊彩、
眼影、眼彩、气垫粉底、粉状面膜、香粉、爽身粉、
痱子粉、定妆粉、面膜(粉)、浴盐、洗发粉、染发粉、
胭脂、眼影等
07 除臭类G 身体肌肤(不包含
面部)
07 泥类泥状面膜、洁颜泥等
08 美白祛斑类H 身体肌肤(包含面
部)
08 喷雾剂类定型发胶、喷发胶、发胶、彩喷等
09 防晒类I 手部09 气雾剂类摩丝等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10 抗皱类J 足部10 贴膜类拔毛贴、鼻贴等
11 延缓衰老类K 指(趾)甲11 蜡基类唇膏、眉笔、唇线笔、发蜡、睫毛膏、唇彩、液体唇
膏等
12 祛痘类L 牙齿及口腔粘膜12 有机溶剂

指甲油、甲彩等
13 控油类M 眉毛13 胶囊类
14 去屑类N 睫毛
编制说明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作为我国化妆品的根本性法规,对化妆品定义和分类的界定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化妆品行业发展的需求。

为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化妆品分类进行研究。

通过对市场现有的化妆品品类进行调研分析,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现行化妆品分类标准进行优化细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妆品分类方式,为化妆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一、分类原则
(一)依法依规,合理细化。

在遵循现有法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在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的大框架下,以产品功能、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为依据细化分类。

开放式的分类表格设计,可依据行业和科技的发展对分类进行动态增补或调整,合理高效。

(二)科学分类,确保安全。

以产品具有或宣称的使用目的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产品采用的原料、适用人群等内容为参考,科学合理对化妆品进行分类。

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单独列出,便于引起重视,差别化管理。

(三)编码原则,准确定位。

实施编码原则,可以准确地定位产品的功能、作用部位以及剂型信息,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利于产品的追根溯源。

二、关于化妆品分类标准的说明
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分类管理模式是《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提出的,并规定对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首次进口化妆品实行审批制,《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规定了九类特殊用途化妆品含义。

2004年,卫生部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审批制调整为审核备案制。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前监管实际,基于风险管理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化妆品分类进行完善。

(一)建立功效、使用部位、剂型、安全风险基础上的化妆品分类原则
通过查阅50余篇文献,以及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化妆品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的化妆品分类方式主要以产品功能(如浴用制剂、芳香制剂、防晒制剂等)来对产品进行大的归类,同时兼顾特殊使用部位(如眼妆制剂、指甲制剂、口腔清洁产品等),以及特殊使用人群(如婴儿产品);欧盟结合功能(如抗皱产品、脱毛剂等),作用部位和剂型(如用于手、脸、足部的乳霜、乳液、露、啫喱和油),同时考虑特殊使用部位(如面部和眼部化妆品与卸妆产品、唇用产品等),来对化妆品进行分类;日本将化妆品、医药部外品进行功能细化,以功能为基准进行分类;韩国主要以功能作为化妆品分类的一级座标(如染发用产品类、洗浴用产品类等),同时结合特殊部位(眼部化妆用产品类(眼部彩妆产品类)、指甲用产品类、刮脸用产品类),
以及特殊人群(如儿童用产品类),使其分类体系更加完善。

广大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化妆品的时候,第一需求以及关注点即为化妆品的功能,而功能效用决定了选择何种功能性原料,因而成为影响化妆品安全的第一要素,因此功能在引导消费、保障消费者安全、制定监管法规及制度方面自然也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化妆品行业也逐渐的细分,不同的作用部位、不同的剂型、不同的人群都会对化妆品的安全有效使用产生影响。

眼部、唇部等粘膜部位皮肤更薄更细腻,在保证功能的同时,产品的刺激性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消费者安全使用。

婴儿和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皮肤与成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更容易引发过敏和其他伤害,因而化妆品研发以及监管都要区别对待。

特殊剂型,比如气雾剂类产品,因为压力大,粒子非常细小,易被吸入人体,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在分类进行监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其特殊性。

(二)实行编码制度
通过对市场现有的化妆品品类进行调研分析,在尽量囊括市场现有全部化妆品品类的基础上,从实际需要及监管的角度出发,在特殊用途化妆品、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分类的大框架下,建立功效、使用部位、剂型、安全风险基础上的化妆品分类原则,将功能更加细化,并将作用部位和剂型进行细化规范化,对化妆品实行编码原则。

在这种分类标准下,市场上任何产品都能归入相应品类,且对应相应编码,
通过每种产品的编码,就能清楚地知道该产品功能、作用部位以及剂型信息。

准确地定位产品的功能、部位以及剂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把握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对问题产品追根溯源,也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和监管工作者更加细化规范地定向对产品进行研发和监管。

(三)开放式分类表格管理模式
由于《条例》及《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已有20余年,对化妆品定义和分类的界定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当前化妆品监管工
作的实际需要。

伴随科技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化妆品的功能、剂型、作用部位、作用人群等涉及产品安全性的因素会出现新的动向,采用开放式表格,对化妆品分类进行动态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