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麦田杂草高效封闭药剂筛选试验总结

麦田杂草高效封闭药剂筛选试验总结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麦田杂草高效封闭药剂筛选试验总结刘才忠(溧阳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溧阳 213300)摘要: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杂草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本次试验筛选出稻麦轮作区冬前高效、安全、低用量的新型土壤封闭除草剂,为提高杂草防控效果、减少农药用量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关键词:麦田;杂草;高效封闭药剂;筛选试验0 引言高效除草剂具有更强的杀草能力和更长的持效时间,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为了确保药剂的有效性,对相关药剂进行筛选试验,得出不同药剂的杂草防控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交替使用不同杀草机理的除草剂,或者将不同杀草机理的除草剂混配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单一药剂的使用,以此延缓杂草抗药性产生,提升麦田杂草治理效果,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1 试验基本情况本次试验地点选择在溧阳市上黄镇桥西村,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稻麦连作田内进行,试验田块种植的小麦品种为淮麦33,小麦播种日期为2022年11月 13日下午,用药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下午。

试验时,田间墒情良好,天气晴朗,有微风,施药器械为电动喷雾器,用水量为30 kg/667m2,喷细雾[1]。

2 试验材料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33%氟噻草胺·呋草酮·吡氟酰草胺(拜宝玛);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封敌);泸州东方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41%氟噻草胺(合禾净);祥霖美丰生物科技(淮安)有限公司生产的60%丙草·异丙隆(美丰妙闲);山东先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0%氟吡酰草胺(阔易封);浙江天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0%噻吩磺隆·乙草胺(麦憬)药剂。

3 试验方式3.1 试验设计本次试验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处理小区面积为66.7 m2。

不同药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试验

不同药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试验

不同药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试验
陈勇睿;李艳朋;刘鸿恒;丁慧;倪亚骏;沈健
【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杂草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筛选出高效经济的小麦田杂草封闭化除药剂,特进行了相关试验。

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每667 m2施用41%氟噻草胺悬浮剂30 mL+32%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和每667 m^(2)施用41%氟噻草胺悬浮剂30 mL对小麦田硬草的防效均较好,施药后30 d对小麦田硬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1.94%和91.50%,但供试药剂对阔叶杂草麦仁珠的封闭化除效果均一般。

【总页数】3页(P136-137)
【作者】陈勇睿;李艳朋;刘鸿恒;丁慧;倪亚骏;沈健
【作者单位】江苏农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22
【相关文献】
1.不同药剂对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对比试验
2.不同药剂对麦田杂草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的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3.不同封闭药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对比试验
4.不同药剂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麦生长过程,氟唑磺隆小麦拔节后能用么

小麦生长过程,氟唑磺隆小麦拔节后能用么

小麦生长过程,氟唑磺隆小麦拔节后能用么小麦种子萌发后会先长出幼苗和根部,随后在地面上冒出小叶片,当幼苗破土后就开始拔节长高,在其生长至一定高度就进行孕育麦穗,然后抽出麦穗,开出花朵,最后结果。

小麦对于氮磷钾的需求比较高,所以种植时需要为其补充充足的营养,才能方便小麦抽出麦穗以及正常生长。

一、小麦生长过程1、生长过程小麦种子在土壤中开始萌发,长出幼苗以及根部,接着地面上冒出小叶片,当幼苗破土而出后便开始拔节长高,生长至一定高度后植株开始孕育麦穗,在吸取足够的营养后,会抽出麦穗,开出花朵,最后结出果实。

2、生长条件(1)土壤小麦适合种植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且通透性好的土壤中。

(2)水分一般每生产1kg小麦需要1000-1200kg的水分,因此在小麦的生长期间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并及时实行抗旱保墒措施,使小麦健康生长。

(3)养分小麦生长需要碳、氢、氧、氮、磷、钾、硫、钙等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对小麦生长很重要,因此需要给小麦施充足的肥料。

二、氟唑磺隆小麦拔节后能用么1、小麦拔节后能用氟唑磺隆吗氟唑磺隆属于除草剂,一般不建议在小麦拔节后使用除草剂,会造成药害。

氟唑磺隆属于磺酰脲类内吸型高效小麦田除草剂,可有效的防除小麦田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在小麦体内可很快被代谢,对小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氟唑磺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①在春小麦田亩用70%氟唑磺隆WDG2.5-3g;冬小麦田的用量为3-3.5g/亩。

②在施药前,首先将70%氟唑磺隆WDG用少量清水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将其配置成母液后加入喷雾器中,随后再加入清水至所需的用量并再次搅拌均匀后使用,用水量一般为30-40L/亩。

(2)注意事项①在干旱、低温、冰冻、洪涝、肥力不足、病虫害侵扰等不良环境气候条件下,不适合使用70%氟唑磺隆WDG。

②冬小麦区在晚秋或初冬施药时,一般可选在冷尾暖头的天气用药,建议在温度高于8°C时施药,如果在恶劣的天气中使用,小麦可能表现出受害症。

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防治小麦田杂草效果

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防治小麦田杂草效果

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防治小麦田杂草效果张春容;史良俊;陈志远;童守远【摘要】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播后,苗前使用35%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悬浮剂进行土壤喷雾,药后45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6.7%~97.7%,鲜质量总体防治效果达93.4%~98.8%.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繁缕、啐米荠、看麦娘、通泉草、扬子毛茛、鼠麴等一年生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剂量95~125 mL.【期刊名称】《植物医生》【年(卷),期】2018(031)009【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小麦;一年生杂草【作者】张春容;史良俊;陈志远;童守远【作者单位】四川省乐至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四川乐至641500;四川省乐至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四川乐至641500;四川省乐至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四川乐至641500;四川省乐至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四川乐至641500【正文语种】中文氟噻草胺(Flufenacet)是拜耳公司于1988年开发的芳氧酰胺类除草剂,通过抑制杂草的细胞生长和分裂而发挥作用。

可适用于众多的阔叶类杂草的芽前和芽后除草及防除部分一年生禾本科类杂草,目前已在多个国家获得登记[1]。

吡氟酰草胺(diflufenican)是拜耳公司于1982年开发的吡啶酰胺类芽前除草剂[2]。

通过对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的抑制阻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叶绿素破坏及细胞破裂,最终使植物死亡。

麦田杂草生长贯穿小麦整个生育期,杂草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分、光照和空间,而且还传播病虫害,妨碍小麦收割脱粒,严重降低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3]。

麦田杂草造成的小麦减产一般在10%左右,严重的可达20%~50%,甚至绝收[4]。

对于麦田杂草的治理,除了健全农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外,除草剂的合理使用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

70%氟唑磺隆WDG使用说明

70%氟唑磺隆WDG使用说明

70%氟唑磺隆WDG使用说明70%氟唑磺隆WDG我公司的用于防治小麦杂草的超高效选择性除草剂。

70%氟唑磺隆WDG 是一种全新化合物,其有效成分可被杂草的根和茎叶吸收,通过抑制杂草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破坏杂草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而发挥除草活性。

70%氟唑磺隆WDG可有效防除小麦田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同时也可有效控制部分阔叶杂草。

70%氟唑磺隆WDG在小麦体内可很快代谢,对小麦具有极好的安全性。

一、产品特点:1、对小麦田中的雀麦和野燕麦有特效;2、安全性好,对小麦无任何药害;3、既具有茎叶杀草作用,又具备一定的土壤封闭作用,持效期长;4、杀草谱广,对大多数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效果好。

二、使用方法:1、在小麦2〜4叶期(杂草1〜3叶期,且大部分杂草已萌发),适时施药不仅可有效防除已出土的杂草,也可控制即将出土的杂草;2、70%氟唑磺隆WDG在春小麦田的用量为2.5〜3.0克/亩,冬小麦田的用量为 3.0〜3.5克/亩;3、施药时可将70%氟唑磺隆WDG先用少量清水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配置成母液,然后加入喷雾器内,再加入清水至所需用量,并再次搅拌均匀后,对叶面与土壤均匀喷雾,用水量为30〜40 升/亩;如遇干旱天气,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用水量,以保证对杂草的防效;4、可根据当地小麦田草相,选择与苯磺隆、 2.4-D、2-甲-4-氯及使它隆等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防除猪秧秧等恶性杂草。

三、杀草谱:70%氟唑磺隆WDG可有效防除以下杂草:雀麦、野燕麦、狗尾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及荠菜、春蓼、白荠等十字花科杂草和蓼科杂草。

四、注意事项:1、70%氟唑磺隆WDG 对大麦、荞麦、燕麦、十字花科和豆科作物敏感,因此不能在上述作物使用70%氟唑磺隆WDG 除草,施药时注意避让上述作物,防止药液飘移到上述作物上;2、勿在套种或间作大麦、燕麦、十字花科作物及豆科作物的小麦田使用70%氟唑磺隆WDG,并慎重选择后茬作物;3、在干旱、低温、冰冻、洪涝、肥力不足及病虫害侵扰等不良环境气候条件下,不宜使用70%氟唑磺隆WDG;4、冬小麦区在晚秋或初冬施药时,应注意选择冷尾暖头天气用药,最好在气温高于8C时施药;恶劣天气下使用,小麦可能表现受害症状,也可能影响防治效果;5、70%氟唑磺隆WDG的有效成份在施药后65天,在土壤中已绝大部分降解为无活性的代谢物质,在冬小麦区对玉米、大豆、水稻、棉花及花生的安全间隔期为60〜65天。

小麦田阔叶杂草的克星——双氟磺草胺

小麦田阔叶杂草的克星——双氟磺草胺
防除杂草 :猪殃殃 、播 娘蒿、荠菜、繁缕等 阔叶杂草 ;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 施药时期及方法 :杂草 3 - 6叶期 。骠马在杂草 2叶期至第 2节出现均可施药,但 以分蘖 中期施药 效果好 , 用 药量随防除杂草种类而异 ,以看麦娘 为主 时,亩用 6 . 9 % E C 4 0 — 5 0毫升 ,以野燕麦 为主 时,亩用 5 0 — 6 0 毫升 。 土壤湿 度大时用药量酌减 。 链 接:
0 I 晨化市塄l o@0农 化 行 业 资 深 媒 体 3 4 / 7 0 6
瞄 技 与 产 品 j 0 A 晨化市蜴 0 @ 0
冬小麦 田含双氟磺草胺 除草剂的施药时期及方法 : 1 )5 8 克 /升双氟 ・ 唑嘧胺 S C+ 5 0 % 异丙隆 WP 施药量 ( 商品量 /亩 ) :1 0 毫升 + 1 5 0克兑水 3 0 — 4 O升 /亩 ,茎叶喷雾
J o u r n a l O f 埸 } j 科 技 与 产 品
小麦 田阔叶杂草的克星 双氟磺 草胺
双氟磺草胺 是 由美 国陶氏农业 科学公司开发 的三 唑并嘧啶磺酰胺类 除草剂 。2 O 世纪 8 0 年代美 国陶 氏农 业科学公 司首次报道 了嘧啶酰胺类 除草剂,其后成功开发 了多个 以三 唑并嘧啶磺酰胺 为母体化合物的高效除
双氟磺草胺 因其特殊 作用 机理,具有高效 、低毒 、高选择性等优 点,符合 我国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 友好的农药发展方向。因此,双氟磺草胺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 景。 使用方法 : ,
1 )4 5 9克 / 升双氟 ・ 滴辛酯 S C( 2 , 4 一滴异辛酯 4 5 3克 / 升 、双氟磺草胺 6克 /升 )
法 比拟 的。用 于小麦 田防除阔叶杂草 。进 口 5 %双氟磺 草胺 S C ,商 品名 普瑞 麦 。双氟磺草胺 杀草谱广 ,可 防

小麦田除草从田间实战到趋势把控

小麦田除草从田间实战到趋势把控

小麦田除草从田间实战到趋势把控小麦田除草从田间实战到趋势把控1 小麦田除草剂发展史2000年以前:许多农户还没有小麦田化学除草的概念,小麦田对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需求更不高,主要以防治播娘蒿及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是杜邦“巨星”(苯磺隆)大行其道的年代,同时2,4-滴丁酯也在小麦田广泛应用。

2000—2010年:国产苯磺隆开始推广应用,亩成本开始迅速拉低。

此后几年,苯磺隆与乙羧氟草醚、2,4-滴丁酯、2甲4氯、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的复配迅速发展,大多以1+1的形式销售。

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治也迅速发展,骠马、炔草酯、世玛的防治面积迅速扩大。

在此期间,播娘蒿、荠菜等十字花科杂草对苯磺隆等ALS抑制剂的抗性迅速发展,日本看麦娘、菵草对骠马、炔草酯的抗性也被发现。

2010年至今: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多样化及抗性问题凸显出来,个性杂草“雀麦”的暴发引发了氟唑磺隆的迅速成长。

啶磺草胺也在这场禾本科杂草的争夺战中迅速崛起。

同时,节节麦等恶性杂草发生面积的扩大让“世玛”(甲基二磺隆)有了第二春,播娘蒿、荠菜的抗性发展及婆婆纳向小麦田的蔓延发生也让“唑草酮”重新焕发了新的光彩。

2 近年我国小麦田杂草发生概况(1)因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变化、频繁调种、机械跨区作业等因素导致杂草群落发生演替。

比如黄淮海及西北麦区雀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等杂草扩展蔓延危害,成为一些地区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类;婆婆纳已经成为河南、山西、陕西、安徽很多地区的主要杂草,已经取代原来的播娘蒿和猪殃殃,多由蔬菜田扩展而至;麦家公也在河南很多地区暴发,发生面积逐步增加。

禾本科杂草中,节节麦在全国小麦田大暴发;日本看麦娘从稻麦轮作区逐步蔓延到旱田轮作区;雀麦在山东、河北暴发,河南、江苏部分地区开始大面积出现;多花黑麦草在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大面积暴发;早熟禾也由蔬菜田逐步扩展至小麦田。

(2)因超量用药及用药技术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杂草抗性逐渐提高,其中突出的表现包括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多种杂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以及禾本科杂草中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等常用品种抗性都在增加等。

小麦品种华伟305 播种量及播种期优化试验

小麦品种华伟305 播种量及播种期优化试验

河南农业2022年第28期小麦品种华伟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氟唑磺隆+联苯菊酯,防治麦田各类杂草。

4.搞好春季追肥。

2022年3月28日拔节期,每667 m 2追施46%尿素13 kg,用化肥耧冲沟条施。

5.搞好中耕。

2022年3月27日浅中耕1次,用化肥耧(不装肥料)前行划破表土浅中耕保墒。

6.搞好春季病虫害的防治。

2022年3月10日,喷施联苯菊酯+戊唑醇防治小麦纹枯病、红蜘蛛、蚜虫。

2022年4月16日,喷施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戊唑·咪鲜胺,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

7.搞好中后期“一喷三防”。

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孕穗期和穗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提高小麦抗逆性,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增加小麦粒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

2022年5月6日每667 m 2用2.5%高效氯氟氰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200 g 磷酸二氢40 kg 喷雾防治蚜虫,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

年6月2日,夏邑县组织产量验收组进行田间3个点,计算理论产量;2022年62个点,每点实收1 m 2麦穗,脱粒年10月27日播种,处理1平均亩穗数46.3粒数33.0、千粒质量49.9 g,每667 m 2理论产kg,实际产量675 kg;处理2平均亩穗数48.4粒数32.7、千粒质量49.6 g,每667 m 2理论产kg,实际产量695 kg;处理3平均亩穗数49.131.9、千粒质量49.4 g,每667 m 2理论产量683 kg。

年11月3日播种,处理4平均亩穗数46.0粒数32.8、千粒质量48.7 g,每667 m 2理论产kg,实际产量653 kg;处理5平均亩穗数48.132.4、千粒质量48.4 g,每667 m 2理论产量668 kg;处理6亩穗数48.8万、穗粒48.0 g,每667 m 2理论产量631.2 kg,651 kg。

年11月10日播种,处理7平均亩穗数45.7粒数32.5、千粒质量47.6 g,每667 m 2理论产kg,实际产量626 kg;处理8平均亩穗数47.7粒数32.1、千粒质量47.2 g,每667 m 2理论产kg,实际产量633 kg;处理9平均亩穗数48.231.4、千粒质量47.0 g,每667 m 2理论产量622.1 kg。

吡氟酰草胺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

吡氟酰草胺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

吡氟酰草胺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吡氟酰草胺(Picolinafen)是一种广谱的除草剂,通常用于小麦田的草害控制。

以下是吡氟酰草胺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1.使用时间:吡氟酰草胺通常在小麦的苗期使用,以控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生长。

最佳使用时间通常是在小麦拔节期或小麦3-5叶期,这时杂草的生长也较为旺盛。

2.剂量:吡氟酰草胺的使用剂量应根据草害种类和严重程度、小麦品种以及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吡氟酰草胺的建议用量为每公顷30-40克,但具体剂量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生产经验进行调整。

3.施用方式:吡氟酰草胺可通过喷洒或灌溉方式施用。

使用喷洒方式时,应确保均匀覆盖小麦和杂草的叶片。

喷洒应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飘散和漂移。

灌溉方式适用于灌溉田地,通常使用灌溉水悬浮剂混合吡氟酰草胺,确保均匀分布。

4.预防措施:在使用吡氟酰草胺时,务必遵循产品标签上的说明,包括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以减少接触和风险。

同时,应注意不要将剂液接触小麦的根部或叶片,以免对作物产生伤害。

5.处理废弃物:处理剩余的药液、包装物和废弃物时,应按照当地法规和指南进行正确处置,以减少环境风险。

6.监测和观察:在施用吡氟酰草胺后,应定期监测小麦和杂草的生长情况。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补充施药或其他管理措施,以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吡氟酰草胺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但在使用时务必小心谨慎,按照产品标签和当地农业部门的建议进行操作。

此外,还需要遵守农药管理法规,以确保农田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小麦产量的提高。

登记作物:冬小麦防治对象:麦田阔叶杂草和部分一年生禾草使用剂量:每亩剂量15-20克骄马作用机理:类胡萝卜素合成抑制剂,被处理的植株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进而导致叶绿素被破坏,细胞膜破裂,杂草表现为幼芽脱色或变白。

在杂草发芽前使用,可在上表层形成抗淋溶的药土层,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当杂草萌发时,通过幼芽和根系能吸收药剂,最后死亡,死亡速度和光照强度有关,光强则快,光弱则慢。

小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小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小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收割机械跨区远距离作业、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国小麦田杂草种群结构日趋复杂,恶性杂草发生密度逐年增加,抗药性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今年秋季土壤墒情较好,小麦田杂草预计呈偏重发生趋势。

为有效防控小麦田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防控目标重点防控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菵草、播娘蒿、猪殃殃等恶性杂草。

小麦田杂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90%以上,杂草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防控策略根据《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要求,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小麦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按照“综合防控、治早治小、减量增效”的原则,在开展小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监测、系统抗药性监测的基础上,精准防治时间,精准防治药剂,精准防治策略,突出恶性杂草、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重点抓住冬前杂草敏感期,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措施为重要手段,辅以物理、生态等防治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构建适合不同地域的“一减两控”(减少除草剂使用量,控制草害和药害)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实现小麦田杂草绿色可持续防治的目标。

基本原则坚持综合防控。

充分发挥轮作休耕、深耕除草、覆盖除草等农业、物理及生态措施的作用,降低小麦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坚持治早治小。

冬前小麦田杂草出苗期和幼苗期是最为敏感脆弱的阶段,也是杂草与小麦竞争刚刚开始的阶段。

根据小麦栽培模式、土壤墒情以及除草剂特性,在播后苗前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小麦出苗后、杂草3叶期前趁小实施茎叶喷雾处理,提前施药窗口期,提高杂草防治效果。

坚持减量增效。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品种和增效助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产品,坚持对靶选药、适量施药,严防违规用药、乱用药。

技术措施非化学控草技术。

精选种子。

通过对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野燕麦等。

麦田巧用氟吡酰草胺与吡氟酰草胺除草

麦田巧用氟吡酰草胺与吡氟酰草胺除草

麦田巧用氟毗酰草胺与毗氟酰草胺除草毗氟酰草胺与氟毗酰草胺均适用于小麦III 土壤封闭防除较多种类的阔叶杂草,剂量提高时对部分种类的禾本科杂草也有效。

作用机理均为通过抑制敏感杂草体内类胡萝卜索生物合成,进而导致叶绿索被破坏、细胞膜破裂。

杂草表现为幼芽脱色或白色,最后整株萎焉死亡。

毗氟酰草胺在小麦上登记的产甜多一些,氟毗酰草胺仅有一个制剂产品在小麦上获得登记,两者在小麦上的使用技术有一定差别。

氟毗酰草胺屈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冬小麦田苗前封闭防除婆婆纳、繁缕、牛繁缕、宝盖草、弄菜、播娘蒿等一年生阔叶杂草20%氟毗酰草胺悬浮剂,登记用于冬小麦H1 土壤喷雾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每亩推荐用制剂17〜20毫升。

在冬小麦播后苗前施药,亩用水量30〜40公斤,不能少于30公斤, 喷雾要均匀,避免重喷、漏喷。

选睛天、无风天气用药,每季最多使用1次, 人风天不能施药以免产生飘移。

在低温和寒流及霜冻来临前后不宜用药,以防药害。

对蜜蜂、鱼类、藻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注意对周围蜂群的影响,禁止在开花植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

毗氟酰草胺屈取代毗噪基酰苯胺类除草剂,兼有土壤处理活性和茎叶处理活性,茎叶处理除草效果好于土壤封闭除草效果。

在小麦田使用适期长,在小麦播种后至拔节之前均可使用(霜冻期或小麦拔节后不能施药)。

最佳使用时期为小麦播种后至分彙初期,能防除猪殃殃、繁缕、牛繁缕、婆婆纳、宝盖草、播娘蒿、菩菜、野老鹳草、人巢菜等人多数种类的阔叶杂草。

作土壤封闭处理剂使用时,毗氟酰草胺可以在土表形成抗淋溶的药土层,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

当杂草萌发通过药土层时,药物被杂草幼芽、根系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

用作土壤封闭时,只要盖籽严密,小麦发芽后也能施用该药。

作茎叶处理时,冬前、早春均可施药,在小麦3叶期至拔节之前施药,对小麦的安全性好;在杂草基本出齐后越早用药效果越好,不仅能杀死己出土的杂草,还可以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层药膜,封杀兼顾,能较长时间控制杂草为害。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作者: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鲁传涛魏红梅薛飞来源:《植物保护》2018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田间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

室内水培法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有效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37 mg/L和105.91mg/L,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比例为8∶2、12∶2、16∶2、20∶2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94.3、239.7、198.1、156.5,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用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以12∶2、16∶2比例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增效最为显著。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苗前以12∶2和16∶2比例土壤封闭喷施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指数为1.51和1.43;苗后3 d及苗后15 d茎叶喷施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选择性较差,选择性指数低于1。

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对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婆婆纳防效优于氟噻草胺单独使用,混配条件下株防效为85.45%~100%,鲜重防效为89.57%~100%,对小麦分蘖数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协同作用;小麦;多花黑麦草中图分类号: S 482.47文献标识码: BDOI: 10.16688/j.zwbh.2017163Abstract The activity of flufenacet, flucarbazone-Na or their combinations to the growth of wheat and Lolium multiflorum Lamk. were evaluated through indoor bioassay method. The results of hydroponic method showed that the 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 value) of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were 0.37 mg/L and 105.91 mg/L on L.multiflorum Lamk, respectively. The mixtures of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with ratios of 8∶2, 12∶2, 16∶2 and 20∶2 showed additive or synergistic effects on L. multiflorum, with the co-toxicity coefficient (CTC) of 94.3,239.7, 198.1 and 156.5, respectively. The selective values of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with ratios of 12∶2 and 16∶2 were 1.51 and 1.43, respectively, when treated at pre-emergence stage, while few selectivity was observed when treated at post-emergence stage. In field the synergy of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displayed excellent control effect on broad leaf weeds, such as Capsella bursa-pastoris, Descurainia sophia and Veronica didyma, with the control efficacies of 85.45%-100% in plant number,and 89.57%-100% in fresh weight, 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wheat tillers.Key words flufenacet; flucarbazone-Na; synergistic effect; wheat; Lolium multiflorum多花黑麥草最初作为绿化草坪和牧草引进我国,在草坪绿化、畜牧养殖等方面,曾做出了巨大贡献[12],但近几年来,多花黑麦草逐渐成为小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在陕西[3],山东日照[4]、菏泽[4],河南驻马店[5],江苏[6]等地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小麦生长。

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的内吸传导特性范添乐;魏芩杰;陈小军;宋玥颐;任莉;管凌君【期刊名称】《农药学学报》【年(卷),期】2018(20)6【摘要】新型除草剂氟唑磺隆是磺酰脲类小麦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野燕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以及为合理使用氟唑磺隆防除杂草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研究了氟唑磺隆在野燕麦Avenafatua植株中的传导特性。

结果显示:采用水培法以50mg/L的氟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根部,药后24h野燕麦根、叶鞘和下部成熟叶中氟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2%、74%和4%,心叶中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3%、58%、8%和11%。

采用涂药法以50mg/L氟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成熟叶片,药后24h野燕麦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57%和43%,根和叶鞘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1%、1%、68%和30%。

结果表明,氟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根吸收,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同时氟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叶片吸收,并可在叶间传导和向根传导。

表明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具有双向传导的能力。

【总页数】5页(P809-813)【关键词】氟唑磺隆;野燕麦;内吸;传导性【作者】范添乐;魏芩杰;陈小军;宋玥颐;任莉;管凌君【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4【相关文献】1.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麦田野燕麦效果研究 [J], 刘卫民;班亚伟;赵风合2.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J],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鲁传涛;魏红梅;薛飞3.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氟唑磺隆和氟吡磺隆含量[J], 黄伙水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氟唑菌苯胺在小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J], 韩平;胡彬;马帅;曹永松5.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炔草酯和炔草酸在小麦中的残留分析 [J], 井婧;冯晓晓;潘理想;徐天恒;张红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噻草胺在大豆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

氟噻草胺在大豆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

李秉华,刘小民,许 贤,等.氟噻草胺在大豆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J].杂草学报,2020,38(3):68-72.doi:10.19588/j.issn.1003-935X.2020.03.0012氟噻草胺在大豆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李秉华1,刘小民1,许 贤1,田胜民1,王贵启1,聂东兴2(1.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1;2.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 摘要:为了明确氟噻草胺在大豆田的应用效果,2016年和2017年在河北省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氟噻草胺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表明,在大豆播后苗前使用氟噻草胺进行土壤处理,能够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对铁苋菜的防效较低,对杂草的鲜重防效高于株数防效。

使用氟噻草胺后,大豆生长正常,产量较空白对照有显著性增加。

推荐氟噻草胺在大豆田的使用剂量为630~810ga.i./hm2,该剂量下药后28d对杂草的合计鲜重防效达84.9%~92.0%,且对大豆安全。

氟噻草胺的杀草谱和防效与乙草胺相近,可以作为乙草胺的替换产品在大豆田使用。

关键词:氟噻草胺;杂草;大豆;安全性;除草效果 中图分类号:S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35X(2020)03-0068-05WeedControlEfficacyandSelectivityofFlufenacetinSoybeanFieldsLIBing hua1,LIUXiao min1,XUXian1,TIANSheng min1,WANGGui qi1,NIEDong xin2(1.KeyLaboratoryofCropCultivationPhysiologyandGreenProductionofHebeiProvince/InstituteofFoodandOilCrops,HebeiAcadem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Science,Shijiazhuang050035,China;2.InstitutefortheControlofAgrochemicals,MARA,Beijing100125,China)Abstract:Todevelopapplicationtechnologyforflufenacetinsoybeanfields,fieldplotexperimentswereconductedtostudyitsherbicidalefficacyandselectivityinHebeiProvincein2016and2017.Flufenacetsprayedasasoiltreatmentinpre-emergenceeffectivelycontrolledgrassweedsandsomesmall-grainedbroadleafweeds;itwaslesseffectiveonAcalyphaaustralis.Thebiomasscontroleffectofflufenacetwashigherthanthatbasedonplantnumber.Soybeangrewnormallyatflufenacetdosesofupto1260g/hm2inthegrowthperiod,anditsyieldincreased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theuntreatedcheck.Therecommendeddosageofflufenacetinsoybeanfieldswas630~810g/hm2.Efficacybasedontotalweedat28daysaftertreatmentwas85%~92%attherecommendedthedose.Flufenacetwasselectivetosoybean.Theherbicidalspectrumandefficacyofflufenacetwassimilartothoseofacetochlor,anditcouldbeusedasareplacementforacetochlorinsoybeanfields.Keywords:flufenacet;weed;soybean;safety收稿日期:2020-03-30基金项目:河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326-0702-JSNTKS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鲁传涛;魏红梅;薛飞【摘要】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田间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室内水培法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有效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37 mg/L和105.91 mg/L,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比例为8∶2、12∶2、16∶2、20∶2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94.3、239.7、198.1、156.5,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用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以12∶2、16∶2比例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增效最为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苗前以12∶2和16∶2比例土壤封闭喷施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指数为1.51和1.43;苗后3d及苗后15d茎叶喷施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选择性较差,选择性指数低于1.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对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婆婆纳防效优于氟噻草胺单独使用,混配条件下株防效为85.45%~100%,鲜重防效为89.57%~100%,对小麦分蘖数无显著影响.【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8(044)002【总页数】6页(P209-214)【关键词】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协同作用;小麦;多花黑麦草【作者】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鲁传涛;魏红梅;薛飞【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47多花黑麦草最初作为绿化草坪和牧草引进我国,在草坪绿化、畜牧养殖等方面,曾做出了巨大贡献[1-2],但近几年来,多花黑麦草逐渐成为小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在陕西[3],山东日照[4]、菏泽[4],河南驻马店[5],江苏[6]等地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小麦生长。

氟噻草胺属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为芽前或芽后早期处理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杂草死亡,主要用于冬小麦田防除一年生抗性杂草婆婆纳、猪殃殃等[7],对禾本科的防除效果稍差[8]。

也有研究者指出氟噻草胺对多花黑麦草有良好防效[9]。

氟唑磺隆属磺酰脲类内吸型高效小麦田除草剂,为苗后茎叶喷施处理剂,通过抑制杂草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破坏杂草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而发挥除草活性,对早熟禾[4]、菵草[10]、雀麦[11-14]、看麦娘[10]、野燕麦[14]等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

本实验室前期试验证实,氟噻草胺对多花黑麦草有一定防效,与氟唑磺隆混用可能存在增效作用。

目前尚无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作用的报道,为了探明二者混用的联合作用,确定二者最佳配比,我们在室内测定了二者混配使用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多花黑麦草的防效,并在田间测定了对阔叶杂草的防效,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购自河南秋乐种业有限公司,此品种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培育。

多花黑麦草,采集于河南驻马店西平县芦庙乡。

1.2 试验药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SC),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0%氟唑磺隆乳油(EC),爱利思达生物化学品北美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1.3.1 除草剂对多花黑麦草混用效应测定称取41%氟噻草胺SC、70%氟唑磺隆EC适量,加入水中稀释至所需浓度,详见表1。

表1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生物活性试验设计Table 1The experiment 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to Lolium multiflorum处理Treatment浓度/mg·L-1Concentration氟噻草胺flufenacet0.05、0.1、0.2、0.4、0.8、1.6氟唑磺隆flucarbazone⁃Na0.25、0.5、1、2、4、8氟噻草胺+氟唑磺隆(8∶2)flufenacet+flucarbazone⁃Na(8∶2)0.05+0.0125、0.1+0.025、0.2+0.05、0.4+0.1、0.8+0.2、1.6+0.4氟噻草胺+氟唑磺隆(12∶2)flufenacet+flucarbazone⁃Na(12∶2)0.0375+0.00625、0.075+0.0125、0.15+0.025、0.3+0.05、0.6+0.1、1.2+0.2氟噻草胺+氟唑磺隆(16∶2)flufenacet+flucarbazone⁃Na(16∶2)0.05+0.00625、0.1+0.0125、0.2+0.025、0.4+0.05、0.8+0.1、1.6+0.2氟噻草胺+氟唑磺隆(20∶2)flufenacet+flucarbazone⁃Na(20∶2)0.05+0.005、0.1+0.01、0.2+0.02、0.4+0.04、0.8+0.08、1.6+0.16一次性口杯中装入石英砂约20 g,加入药液6 mL,以加入清水6 mL为空白对照,多花黑麦草种子催芽至芽长0.5 cm,每杯接入多花黑麦草10株,培养48 h,测定芽长,计算生长抑制率,以共毒系数法[15](CTC法)计算除草剂混用联合效应。

生长抑制率=(对照株高-处理株高)/对照株高×100%;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下列公式中,单剂A代表氟噻草胺,单剂B代表氟唑磺隆,以A为标准药剂。

实测毒力指数=单剂A的ED50/混剂(A+B)ED50×100;理论毒力指数=单剂A相对毒力指数×A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剂B相对毒力指数×B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剂A的相对毒力指数=单剂A的ED50/单剂A的ED50×100;单剂B的相对毒力指数=单剂A的ED50/单剂B的ED50× 100。

以共毒系数在80~120为相加作用,大于120为增效作用,小于80为拮抗作用[16]。

1.3.2 除草剂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选择性1.3.2.1 试验材料的栽培所用土壤取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阴干,过筛,加入草炭与蛭石,三者比例为3∶1∶1。

取该混合土壤适量置于塑料盆(直径8.5 cm,高8.2 cm)中,分别播种多花黑麦草和小麦,小麦12粒/盆,覆土3 cm;多花黑麦草20粒/盆,覆土1 cm左右。

从盆底部浇水浇透,置于人工温室,温度为白天(20±5)℃,夜间(15±5)℃。

施药方法参照吴仁海等[17],施药液量为450 kg/hm2。

1.3.2.2 苗前除草剂土壤处理播种后3 d进行苗前土壤处理。

多花黑麦草及小麦施药有效成分用量如表2所示。

药后21 d剪取地上部分测定小麦及多花黑麦草鲜重,计算生长抑制率及选择性指数。

选择性指数=抑制小麦生长10%剂量(ED10)/抑制多花黑麦草生长90%剂量(ED90)。

表2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土壤处理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选择性试验设计Table 2Experiment on the selectivity between wheat and Lolium multiflorum treat ed with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at pre-emergence stage氟噻草胺∶氟唑磺隆比例Ratioofflufenacetandflucarbazone⁃Na种Species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剂量/g·(hm2)-1Dosesofflufenacet+flucarbazone⁃Na12∶2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5.4+0.9、10.8+1.8、21.6+3.6、43.2+7.2、86.4+14.4、172.8+28.8、345.6+57.6小麦Wheat21.6+3.6、43.2+7.2、86.4+14.4、172.8+28.8、345.6+57.6、691.2+115.2、1382.4+230.416∶2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5.4+0.675、10.8+1.35、21.6+2.7、43.2+5.4、86.4+10.8、172.8+21.6、345.6+43.2小麦Wheat21.6+2.7、43.2+5.4、86.4+10.8、172.8+21.6、345.6+43.2、691.2+86.4、1382.4+172.81.3.2.3 苗后除草剂活性测定分别于小麦苗龄3 d 、15 d进行除草剂处理,以模拟苗后早期及苗期喷雾处理。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以12∶2混合,喷施剂量如表3所示。

药后21 d剪取地上部分,测定小麦及多花黑麦草鲜重。

表3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12∶2)茎叶喷施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试验设计Table 3Experiment on the selectivity between wheat and Lolium multiflorum treat ed with flufenacet and flucarbazone-Na at post-emergence stage处理时期Treatmentstage种Species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剂量/g·(hm2)-1Dosesofflufenacet+flucarbazone⁃Na苗龄3d3⁃dayoldseedling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14.765625+2.4609375、29.53125+4.921875、59.0625+9.84375、118.125+19.6875、236.25+39.375、472.5+78.75、945+157.5苗龄15d15⁃dayoldseedling小麦Wheat59.0625+9.84375、118.125+19.6875、236.25+39.375、472.5+78.75、945+157.5、1890+315、3780+6301.4 田间封闭喷雾试验试验安排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基地,试验地土壤为潮土,土壤耕层中速效氮含量为29.8 mg/kg,速效磷含量为6.5 mg/kg,速效钾含量为78.3 mg/kg,全氮含量为0.046%,有机质含量为0.549%,pH 8.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